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生态旅游的形成、作用和问题第一节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一、生态旅游的产生(一)生态旅游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2、游客兴趣的转移3、战略趋势4、经济驱动5、对传统大众旅游方式的反思与矫正
第一节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一、生态旅游的产生(一)生态旅游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1)外在环境问题2)内在环境问题生态旅游产生的外在环境问题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50年后将有超过30%的物种灭绝(四)酸雨蔓延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三大酸雨区四川乐山大佛遭酸雨侵蚀表面多处剥落乐山大佛所在的岷江上游有造纸和制药企业排放废气、废水,乐山市西北沿成昆铁路正在新建一条工业带,大佛以南10公里处将建成一个旅游机场;另外,大佛的水渗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风景区人造建筑和居民过多,乐山大佛的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乐山大佛的脸上出现了黑色条纹,鼻子已经变黑。
(五)森林锐减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如果森林消失,我们还能留下什么?
(六)土地荒漠化全球陆地面积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由沃土变成荒漠。别再让干旱蔓延!我国土地荒漠化情况我国土地荒漠化情况我国土地荒漠化情况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截至199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大大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其中98%集中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涉及十八个省、自治区,并且仍在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一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以5到100米的速度往东南方向移动着,新疆2/3以上的县(市)遭受着风沙的危害。内蒙古境内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已经高达60%。截止目前,我国已有近250万公顷的草地变成了流沙。据专家推算,我国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我国土地荒漠化情况原因分析一是气候因素二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主要)一是过牧,这是草地沙化、退化的主要原因。二是滥樵、滥挖、滥采,这是局部地区土地荒漠化、沙化扩展的重要原因。三是滥垦,5年间的固定沙地及草地上开垦的耕地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近一半面积变成流动和半固定沙地。四是滥用水资源,一些地区由于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大片沙生植被干枯死亡,沙丘活化。
(七)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如此环境如何生存?(八)水污染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如此水还是生命之源吗?!受蓝藻污染的太湖水(九)海洋污染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波罗的海、北海、黑海、东中国海等出现赤潮。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赤潮(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美国在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中规定,所谓危险废物是指一种固体废物和几种固体的混合物,因其数量和浓度较高,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死亡率上升,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的废物。发达国家危险性废物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对传统资源利用方式的重新定位。生态旅游产生的内在环境问题
旅游活动本身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旅游区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光化学污染、垃圾问题以及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案例:山地风景旅游区的环境问题海滨风景旅游区的环境问题湖泊风景旅游地的环境问题自然保护区的环境问题旅游城市的环境问题山地风景旅游区的环境问题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大部分风景旅游区都和山地联系在一起,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旅游地一旦开发不当、保护不力和建筑不合理,就会使环境遭到破坏。山地风景旅游区的环境问题山地风景旅游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有:生活垃圾堆积如山;污水、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人溪、潭之中,严重污染景区水土和山下水的质量;山地旅游点多采用煤炭作生活、取暖燃料,锅炉缺乏油烟除尘设备;由于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的营建,使山地旅游地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案例)伐树建屋、毁林烧柴及捕猎动物、采集珍惜花木等行为;山地旅游地有不少属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游人过多会导致环境破坏。汽车等噪声污染会对野生动物造成惊吓
山东泰山修建索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泰山中天门——南天门索道,施工中炸掉月观峰峰面的三分之一,破坏面积达到1.9万平方米,远在二十公里以外都能清晰看到这片山峰的破败景象。在月观峰的峰面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伤疤”,破坏了岱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施工期间,沿索道线的地面,要砍伐宽约二十米的森林地带,要占用大片土地作为站场,为此还要有公路接通下站,毁掉大批树木,大量的原生植被将无法恢复。海滨风景旅游区的环境问题海滨度假区在建设中对高度、密度、造型、位置、色彩等安排不当,都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海滨度假区还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燃煤烟尘和汽车尾气。由于开发当中保护不力,我国南方滨海旅游区珍贵的珊瑚礁、红树林景观等遭到破坏,有的甚至消失。滨海的旅游船只多采用机动船,会增加海水中油类物质污染。滨海旅游区常采取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措施,如用灯光照射海龟生蛋等,对海洋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不良影响。
厦门红树林50年锐减4300亩!
红树林的作用:红树林是湿地的一份子抵抗潮汐和洪水冲击,保护堤岸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和觅食的理想环境是近海的重要初级生产力使人们从观赏、知识、教育等角度旅游湖泊风景旅游地的环境问题湖泊富营养化过程正在普遍加剧。什么是“富营养化”?
不少湖泊旅游地因机动船只的废水排放和废油泄漏,使水中油类浓度、高锰酸盐、总悬浮物和大肠杆菌超标。湖区开展身体与水接触的水上运动,可将各种水媒介传播的疾病的病毒带入水中,造成疾病传播。
某些湖泊旅游区因生产和销售地方名特产品,也给水生生物带来了危害。
什么是“富营养化”?是指水中的氮,磷,钾元素过多(这些是植物生长必需的),所以会造成水中藻类快速增长,藻类死亡后,尸体会在细菌作用下腐烂,这一过程会耗氧,而细菌也会消耗氧,最终导致水中氧缺乏,造成鱼虾大量死亡。安徽巢湖蓝藻局部爆发这是绿油漆?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蓝藻大量繁殖,让湖水绿浪翻滚,远处是著名的睡美人西山“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的湖体富营养化已经接近重度。太湖蓝藻暴发主要与入湖氮磷等富营养元素增加直接相关。太湖湖体富营养化已从中度向重度转变,全湖富营养化水体面积比例已从39%增加到63%。
太湖霉呀,太湖霉。霉就霉在太湖水,水上有蓝藻哪,水下有淤泥哪,水边蓝藻蓝,水底淤泥黑,臭水流进千万家,垃圾绕湖蚊虫飞,太湖霉呀,太湖霉。(一网友)自然保护区的环境问题不少自然保护区没有严格划清核心区、过度区和实验区的界限,对游人的出游范围缺乏明确限制,将旅游接待设施置于核心区,从未落实区内游、区外住的开发原则。有的自然保护区缺乏科学管理,大量垃圾如罐头盒、塑料袋、食品包装纸、啤酒瓶等遍布保护区,使区内水质恶化,植物被破坏。人们对鲜花、苗木、药材和真菌的采集,引起生物物种组成成分发生不良变化。
自然保护区周围的垃圾和工厂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被破坏村民连喂牲口的“料槽”都是用原木凿成的。靠山吃山,保护区内村民的柴薪及房屋全部取材于保护区山林旅游城市的环境问题城市是旅游饭店的载体。这些接待设施对旅游城市的污染主要集中表现在供水、供暖、供能的锅炉和煤灶所产生的废气。旅游城市的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出来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铅化合物等污染物对大气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游人可给城市带来大量的垃圾。噪声污染是城市一大公害,许多旅游城市闹区噪声平均达到70分贝、80分贝。生态旅游产生的内在环境问题,会迫使旅游经营单位或组织对传统旅游方式重新思考,开始审视旅游对环境和社会的各种影响,探讨如何正确利用自然,如何实现旅游、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一、生态旅游的产生(一)生态旅游产生的原因2、游客兴趣的转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表现为掀起以追求新奇、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为特征的“回归大自然”热潮。许多旅游者对传统的大众旅游方式逐渐厌倦,兴趣有所转移,不少人将视角转向生态旅游,参加生态旅游与开展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时尚。旅游相关部门为迎合这种新需求,推出生态旅游产品来激发人们出游。一、生态旅游的产生(一)生态旅游产生的原因3、战略趋势自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逐步得到世界各国各业的公认,尤其是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里约宣言》以后,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处理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准则。相应地,世界旅游组织、世界观光理事会和地球理事会等机构制订了《关于世界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旅游的发展思路,而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一、生态旅游的产生(一)生态旅游产生的原因4、经济驱动许多国际机构和组织都在支持不同类型生态旅游项目,如世界银行、国际建设和开发银行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泛美开发银行、美洲组织、美国国际开发署等。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认识到生态旅游在赚取外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不少非工业化国家都将生态旅游作为其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生态旅游的外汇收入在哥斯达黎加超过了香蕉,在坦桑尼亚超过了咖啡,在印度超过了纺织和珠宝,成为这些国家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一、生态旅游的产生(一)生态旅游产生的原因5、对传统大众旅游方式的反思与矫正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伴随着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传统大众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冲击与破坏越来越明显,全球范围的旅游环境恶化,使旅游从“无烟工业”的光环中走出来,开始对传统的大众旅游方式进行反思和对新型的、旅游发展能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的旅游形式的向往。生态旅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传统大众旅游对自然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有限的自然旅游资源面临过度开发的巨大压力;脆弱的生态系统与旅游需求快速扩张之间的尖锐矛盾;超负荷游客量的负面影响;在大众旅游开发中“破坏性建设”及景区城市化;旅游废弃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国民素质淡薄,环境意识和不文明旅游行为并存。传统大众旅游发展对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文化古迹旅游资源及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及环境受到同化和影响;民族文化艺术受到冲击和不良影响;大众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污染。
传统大众旅游造成旅游生态环境危机的因素分析:“无烟工业”观的误导“低投入、高产出”观的误导“旅游资源不存在耗竭的问题”观的误导“旅游是单一性产业”观的误导(印开蒲、鄢和琳编著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一、生态旅游的产生(二)产生模式1、主动式发达国家常见的产生模式,因市场需求促使生态旅游主动产生。如美国: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开始了以游览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旅游20世纪中后期由于自然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加剧,提出了要发展生态旅游,营造“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的生态旅游氛围,同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条例和规范,并注意培育从事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经营的企业。其他欧美国家及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办起了生态旅游,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二)产生模式2、被动式欠发达国家常见的产生模式。这些国家拥有开展生态旅游的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市场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压力,是迫不得已的。肯尼亚的生态旅游发展是典型的例子。肯尼亚的生态旅游发展自20世纪初起,殖民主义者发起的野蛮的大型狩猎活动对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带来了灾难。1963年结束英国殖民统治。1963-1976年,自然观光和狞猎旅游迅速发展,野生动植物给肯尼亚带来巨大的利益,但许多问题开始显现,如对野生动物的滥捕行为严重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生长与繁衍,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环境状况急剧恶化。1977年,在人们强烈要求下,政府宣布完全禁猎。1978年宣布野生动物的猎获物和产品交易为非法,并着手建立国家公园。累计至今,肯尼亚共成立了26个国家公园,28处保护区和一处自然保留地,共占陆地面积12%,也就是全国有1/10的土地的用途着眼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肯尼亚的生态旅游发展肯尼亚政府及一些团体机构提出了“用你的镜头来猎取肯尼亚”,用以替代过去的狩猎旅游。肯尼亚政府同时采取开放政策,接受来自英国、德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国不同组织、机构所提供的旅游发展计划,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经验。到了1988年,生态旅游业的收人成为肯尼亚的第一外汇来源,首次超过了茶叶和咖啡,该年吸引的生态旅游者达69.5万人次,旅游收入总额高达3.9亿美元。10年后的1997年,生态旅游者达到7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亿美元。自从旅游形式改变后,肯尼亚有更多的私人企业投入旅游事业,并为当地居民带来许多就业机会;而在商人和政治家相继将关注焦点转移到旅游事业上后,肯尼亚出现了许多属于他们自己经营的旅游集团和旅游服务公司。肯尼亚的生态旅游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肯尼亚被列为世界上生态旅游者最喜欢的国度。1993年肯尼亚形成全非洲第一个生态旅游协会(ESOK)。1997年肯尼亚主办了关于生态旅游的国际研讨会。调查显示:约79%的观光客是因为肯尼亚的原始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才选择前往肯尼亚度假旅行。另一项调查也显示,凡是造访肯尼亚的游客,约有90%以上的人会前往野生动物园区进行旅游。根据世界银行所做的统计显示,肯尼亚的旅游经济收益中有60%是来自于以野生动物为题材的旅游活动。肯尼亚马塞马拉野生动物园:非洲最大的野生动物园肯尼亚内罗毕野生动物园肯尼亚纳库鲁湖国家公园二、生态旅游的发展三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全面发展的阶段(2000年以后)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得到旅游界和自然保护界的认同。虽然也提出要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但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还比较陌生,国内在这个时期的文献非常少见。总体来看,这个阶段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经营创新的理念才刚刚兴起,运作规律在不断完善之中,旅游收入中对当地保护的投资也不多。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世界自然基金会于1987年在美国国际开发机构的资助下,对伯里兹、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墨西哥等国家里的10个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1990年正式出版了介绍这项成果的书籍《生态旅游:希望与陷阱》。我国的生态旅游也是在这个时期兴起,198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的概念不断清晰、完善,各种原则和框架也不断建立。在对诸多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这期间有不少专著总结了各地生态旅游的发展经验。
Cater等(1994)主编的《生态旅游:可持续的选择吗?》一书中,介绍了东欧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南极洲等国家与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概况。
Weaver(1998)的《欠发达世界的生态旅游》,对哥斯达黎加、肯尼亚、尼泊尔、泰国、哥伦比亚和南太平洋等国家与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发展状况分别以一章的篇幅进行案例分析。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
Honey(1999)在界定生态旅游和评述生态旅游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古巴、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南非等5个典型案例。
1991年在美国成立的生态旅游协会(TES),后改名为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至2000年已拥有来自110个国家、35个专业领域的1600多名会员,旨在使生态旅游成为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该会还组织编写了一批出版物,较有代表性的如《生态旅游:规划者与管理者指南》、《规划者与开发商生态资料集》等影响甚广。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在我国受到普遍重视也在这一时期1994年底我国召开了第一届生态旅游研讨会,会上成立了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1995年1月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在云南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第一次生态旅游学术讨论;1996年6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下,在武汉召开了生态旅游规划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将生态旅游研究推向实践。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对于保障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1999年是我国的生态旅游年,开展了以云南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代表的系列“生态环境游”活动,举办了一系列生态旅游研讨会,如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国家旅游局在昆明召开的“生态旅游高级研讨班”,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在昆明召开的“中国生态旅游与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的“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研讨会”。这些会议全面推动了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影响与发展。
全面发展的阶段(2000年以后)进入新千年之后,生态旅游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一个重要的事件是联合国将2002年确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2002年5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市召开了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发起、魁北克市旅游局和加拿大旅游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世界生态旅游峰会。会议发表了《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就今后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政府、私有部门、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国际组织、社区和地方组织的一系列建议。全面发展的阶段(2000年以后)围绕主题年还召开了一系列区域性生态旅游研讨、培训活动:
2001年3月在莫桑比克召开的“非洲生态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研讨会”;2001年8月在巴西召开的美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管理会议;2002年2月在马尔代夫召开的亚太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部长级会议。
全面发展的阶段(2000年以后)我国也在2002年召开了两次重要的生态旅游会议:2002年8月在贵州省兴义市召开的“中国西部生态旅游论坛会”;2002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生态旅游论坛会”。这两次会议深入讨论了旅游生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广泛交流了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与生态旅游业建设的经验,研讨了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与机遇,实现了科学家、政府官员、企业家的对话,使公众对生态旅游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会议对促进和推动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全面发展的阶段(2000年以后)总之,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召开,标志着生态旅游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问题与思考1、生态旅游区大多为各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本身有政府资金投入,为什么还要在这些地方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不开展旅游活动,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不是会更好吗?2、您认为开展生态旅游的会产生哪些效益?三、生态旅游的正面效益(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1、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魏小安:“尽管旅游活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与其他产业相比,应该承认发展旅游业对资源的消耗相对较少,破坏程度也较低;不能将所有的环境破坏都归结为旅游开发的后果。近几年因发展旅游而引起的部门、地方的利益矛盾之争此起彼伏,许多打着保护的旗号行破坏之实的行为应该立即制止;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不依靠生态旅游的原则进行旅游开发,许多地方的环境破坏可能更严重。”三、生态旅游的正面效益(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1、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环境质量不好,你愿不愿意去那个地方旅游?有一些地方既没有出色的文物古迹,也没有奇特的自然风光,但其环境质量上乘,您又愿不愿意去那里旅游呢?优越的环境质量是生态旅游最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案例〕黄山汤口寨西村、源溪村在开发旅游之前,家家都砍木烧炭、砍柴煮食,每年破坏林木35万-40万千克,既造成了黄山森林资源的破坏,又污染了大气。后来开发生态旅游后,他们意识到保护大气质量的重要性,家家产户自觉地改善了燃料结构,改用液化气,使大气污染状况得以好转。〔案例〕湖南张家界过去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mg/m3,超过了国家I级大气标准3.68倍,杉木大多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了酸雾酸雨。为治理大气,该风景区将主要基础和旅游设施均安排在风景核心区之外,并规定了排污标准。三、生态旅游的正面效益(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2、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对世界一些国家的国家公园的调查报告显示,推动和开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生物、尤其是珍稀濒危生物的保护。〔案例〕在游览阿尔卑斯山时,顺手进行净山、净水活动;在德国,许多热爱野生生物的潜水者,会在潜水时顺便清理珊瑚礁的垃圾。有时生态旅游者还会成为前哨观察员,一旦发现某些珍贵资源和珍稀动物遭受破坏时,他们就会设法通知相关的保护团体或政府机构,或者发起相应的保护运动。三、生态旅游的正面效益(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3、有利于强化环境教育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将环境教育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通过导游及环保管理者的解说、环卫人员的行为以及各种宣传标语,既解释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又使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受到生动活泼的环境教育。你看到别人都没有随便扔垃圾,你会不会乱扔垃圾?你看到别人都在拾地上的垃圾,你会不会也跟着拾垃圾?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如果你身上有垃圾要扔,但此时周边没有垃圾筒,你会怎么办呢?有几个答案:一是先放在身上,等找到垃圾筒再扔;二是趁没人看见随手扔掉;三是发现周边有一堆垃圾,于是心安理得地把垃圾扔在里面;四是随手扔掉,不管周围人的反映。上述调查说明了什么?示范效应!生态旅游同样具有示范效应。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国家公园,其经营目的就是以社会公益为主,他们把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为自身的重要职责。在园域开展多种知识、技能、纪念、荣誉等活动,使旅游者从“污染源”变成“环保卫士”。三、生态旅游的正面效益(二)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不能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有积极性吗?不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生活的改善,当地居民又会有积极性吗?生态旅游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动因之一。〔案例〕非洲有许多国家公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东非和南非已建立了20.72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庇护所。当地政府已意识到发展生态旅游可以赚取外汇,如一个野象群每年创汇61万美元,一头狮子每年能创汇2.7万美元,一头雄狮一生能创汇51.5万美元。如果用作狩猎战利品,一头狮子只能获得0.85万美元,作为商品出售仅得到0.1万美元左右。〔案例〕肯尼亚安波沙提国家公园因提供野生动物观赏活动所创造的土地价值,每公顷达40美元,而若开辟为耕地,则每公顷只值0.8美元(魏诗登1982年估算)。〔案例〕学者布在1990年写的著作中记述:同样大小的土地面积若提供作为自然保育、生态旅游,其净效益将是提供畜牧肉类生产的18倍。拉斯喀瑞于1991年以美国的维京岛(Virginlsland)国家公园为例,计算此种利用方式的投资报酬率大约有10倍之多。〔案例〕迪庆:发展旅游产业增强经济实力(摘自《经济日报》,有改动)迪庆:发展旅游产业增强经济实力在迪庆,旅游业的兴旺发达改变了很多老百姓的生活。然而,10年前,知道迪庆的外地人并不多,更不会千里迢迢来此旅游度假。香格里拉品牌蕴藏的丰富内涵令游客对迪庆心向往之。1998年前,迪庆州是个80%依靠“木头财政”的偏远山区,为了执行国家下达的天然林禁伐命令,迪庆在举步维艰之时,1997年,50多万游客“从天而降”,让迪庆人有些措手不及。那时的迪庆仅有两家国内旅行社,100多个标准床位,旅游从业人员不足1000人。旅游业刚起步的那几年,每到黄金周都要动员城区百姓腾床位,旅游、公安、工商等部门专门接受游客的吃、住、行求助。由于看到了旅游业带来发展经济的绝好机会,在短短几年中,迪庆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顺利实现了从“木头财政”向“旅游财政”的转变。当地农民也得到了实惠,迪庆直接从事旅游业的农村人口就有13000多人,他们从旅游业得到的收入达到了每年人均3000元。迪庆:发展旅游产业增强经济实力2006年,迪庆的第三产业创造产值达到了169009万元,已经成为迪庆的第一大产业。尤其是香格里拉品牌落户迪庆以来,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33085万人次,比1994年的15.3万人次增长了2162倍,旅游总收入226亿元,是1994年的166万倍。迪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素很多,如大打“文化牌”、对香格里拉品牌的建设等,但其中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地克服了旅游发展的瓶颈:迪庆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然而“最短的木桶板子”是缺乏运用资源的思维、手段和能力。要想补齐缺陷,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首先要加快基础建设的步伐。在这块2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横断山脉和三江并流将大地割裂成一个个纵横交错的单元,全州3个县城之间的距离平均在200公里左右,离内地主要城市间的距离都在上千公里。通过10年建设,随着航空、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香格里拉不再遥远。如今,从昆明坐汽车到迪庆,只用1天的时间,坐飞机只需几十分钟。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给迪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筑就了一条“快车道”,国内外投资者纷纷落户迪庆,成为拉动迪庆发展的强大“引擎”。上述例子表明:生态旅游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是有明显效益的。伊丽莎白·布:“经济发展和保育的整合是一时代趋势,尤其是在许多低度开发国家,观光旅游的收入往往是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经营管理的衣食父母。”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的主要表现:1、提高了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水平。保护区的经济收益主要是来自参与旅游者所交的观光费用,主办生态旅游的单位再将这笔经费交给保护区,以换取该保护区的使用权、合作契约。在印度尼西亚,有部分森林的拥有者便依赖这样的收入来维持生计。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的主要表现:2、其他经济效益。促进穷国、穷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提高生态旅游地域知名度,为争取资金来源开辟了新的渠道和契机;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旅游地间开放型经济转化;提供旅游就业机会,解决社会多余劳动力的安置等。扶贫旅游(PPT,
pro-poor
tourism)就是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旅游,使得贫困人口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并且注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机会的开发,所以扶贫旅游规划和开发的目的在于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现状。
扶贫旅游(PPT)★关于旅游扶贫
Ⅰ、含义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即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扶持旅游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旅游扶贫不是借助于单项的救济而脱贫,而是一种“造血”式扶贫。Ⅱ、意义1.旅游扶贫从另一个侧面,实现了贫困地区脱贫的目的,是对扶贫措施的一个有效补充。2.旅游扶贫开发既符合我国大力发展旅游的总趋势,又符合我国地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贫困地区经济开发转型的新探索。3.旅游扶贫开发符合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本原则,为贫困地区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脱贫致富新途径。★关于旅游扶贫
案例鲁山县是河南省24个深山区县之一,是集老区、深山区、水库淹没区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1993年该县利用“一山一水三条线”(即石人山、昭平湖、军事文化线、风俗民情线和温泉沐浴疗养线)的旅游发展有利条件,实施了以旅游为主的综合开发。到1996年底,旅游收入占全年财政收入的50%,脱贫人口17万;到2000年底,旅游收入占全年财政总收入的70%,又有近20万人脱贫,旅游扶贫效果极好。扶贫旅游对于当地的影响扶贫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它毫无疑问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当地本土化特色的消失、文化氛围的破坏、资源消耗的加快、自然环境的污染等社会问题。三、生态旅游的正面效益(三)有明显的社会效益1、有利于保护地方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主要是自然生态旅游,但也有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为了开发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就需要对当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整理、继承、保护和发扬,以便进一步发挥民族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案例〕瑞典、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特别强调尊重地方文化传统,鼓励开发与当地民族文化传统相一致的旅游项目,注重社区的参与,增加当地人管理生态旅游业的权力。瑞典北部土著萨米人居住区是该国重要的旅游区,萨米人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吸引了许多国际旅游者。瑞典政府为继承这种民族文化传统,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政策和措施,限制其他现代产业的发展,将传统驯鹿业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引导萨米人发展传统文化生态旅游业。〔案例〕丽江的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东巴文化、丽江古乐的保护等。三、生态旅游的正面效益(三)有明显的社会效益2、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缓解那些过于拥挤的、大众化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压力,并促进旅游业收益在更多地区和各种社会阶层中合理分配。3、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4、促进生态旅游区社会政治环境改善,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能。5、其他功能:增强民众参与环保信心、提高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消除生态旅游区民族隔阂、促进社会安定、优化市场需求结构、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心态、吸收外来地区管理经验等作用。四、生态旅游的构成条件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一)生态旅游的构成条件构成生态旅游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旅游经营者、管理者必须符合一定条件;二是游客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只有二者都能对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具体承诺,并能变承诺为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形成与一般传统旅游不同的生态旅游格局。1、对经营管理的条件要求2、对生态旅游者的条件要求P55-59自学3分钟结论:1)组织管理者要具有生态旅游的理念和动机。2)能否拥有必要的设施和运用科技手段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环保等科普知识和美学教育,是生态旅游必须具备的内容。3)旅游者能否事先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和意义有所了解,对生态旅游资源体系及其价值进行生态学评估和管理监督,是搞好生态旅游的又一个基本条件。四、生态旅游的构成条件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一)生态旅游可能遇到的问题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独立关系共生关系冲突关系生态旅游就其本身来说与环境是一种共生关系
典型案例
美国一旅游胜地在给客人的信息袋中有这样的提示:洗一个5分钟的淋浴,可节省将近13加仑的水;离开客房时拉上帘子,可减少保持室内温度所需能量的损失;把吹风机放在最低档上,不仅节省能量,而且对头发有好处。想一想:我们是怎么做的?德国的许多宾馆没有一次性拖鞋,甚至没有浴帽;卫生间内贴有告示,毛巾若重复使用可放在架子上,因为客房的毛巾洗涤一次,不仅需耗费大量的水,而且排放的洗涤剂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喜欢一次性的东西,这些一次性的东西难道真的好吗?关于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争议你使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在外就餐是用消毒筷子还是一次性筷子?你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感受?你觉得一次性筷子卫生吗?一次性筷子隐藏三大危害: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一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O2,侵蚀呼吸道黏膜;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清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等。一次性筷子是谁发明的?日本人自己是否制造一次性筷子?日本人的一次性筷子从哪里来?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多少?为什么?资料: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这是日本利用别国林业资源服务本国的一个实例。然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7%,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据有关材料介绍,中国现在每年生产大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出口到日本、中国台湾、美国等3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186.0939万箱,则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国可能在20年内就要砍掉所有森林。而中国市场本身消耗也很大,仅北京一地,每天就消耗一次性饭盒、筷子80万套;一年365天就是29200万套。一双一次性筷子重5.5克,29200万双筷子总重1606吨,折合木材3212立方米,还不包括皮、心、边和锯末等废料。早有专家指出,像中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广为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对林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典型案例美国Princess游船公司在船上装有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洗澡间、厨房及厕所排出的废水,使之无害化。另外,他们还采取措施分离、管理、处理危险废弃物,如电池、涂料、清洁剂等。马来西亚某些景区及邻近森林区禁止狩猎、诱捕动物或采集植物标本;钓鱼限于一定地段,而且只可用鱼钩和鱼线钓鱼;他们要求游人尊重自然,把对环境的影响降之最低限度。典型案例国外在提倡开展与环境相和谐的生态旅游时,企业也制定出种种环境保护措施,并且对游客提出了要求。英国航空公司会劝说乘航班的旅游者不要购买珊瑚、象牙、动物制品及别的可能蹂躏野生动物而制作的纪念品;告诫丢弃瓶子、空罐和其他包装时要小心,以免伤害野生动物;在遇到环境问题时不能保持沉默,应及时与环境和旅游组织取得联系。典型案例澳大利亚在其海滨的许多度假区可看到野生的考拉、海豚、大鲸鱼。菲利普岛有全球惟一的小企鹅和考拉及2万头海豹,因生态保护得好,而被英国航空公司评为全球最佳环保景点。昆士兰州有大堡礁和热带雨林,为保护自然生态,海水落潮时不准游客在珊瑚礁上走路,人们只能乘船、潜泳去看海底世界。在热带雨林没有盘山公路和停车场,而架设了一条7.5公里长的空中缆车。典型案例澳大利亚还规定,景区管理公司需向环保组织交纳100万澳元保证金,如果自然生态遭破坏,保证金即被没收。CouranCoreResort为一个海岛景区,为不污染海水,他们饲养了100万条蚯蚓,用来分解消化生活垃圾。澳大利亚有一座100年前殖民主义者留下的财政部大楼,楼房陈旧,无任何装饰,与周围新建筑反差很大,因为国家法律规定,不得损坏所有古建筑,即使作为娱乐场所,也不得在外墙抹涂任何颜色,不准做户外广告和布置霓虹灯,内部装修也不准伤及墙体。生态旅游的发展会不会遇到问题?目前主要有哪些问题?(请结合你的认识谈一谈)生态旅游的发展会不会遇到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装懂!或挂羊头卖狗肉!这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现实的选择!王献溥研究员:①大量游人的进入必然会破坏环境,引起环境退化;②许多旅游区大多由主管旅游部门经办,利益为其所得,地方特别是保护区得益甚微,大大影响了地方改善旅游条件的积极性;③旅游的兴衰受国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制约了以旅游作为经济支柱的区域经济的发展;④随着大量外地旅游者的进入,有可能促使本地社会文化结构和风俗习惯的变化。高露先生在《生态旅游管理亟待加强》一文中引用了几个调查数字:一份调查显示,已有20%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不当而使被保护对象遭到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作了深入调查后发现,目前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牛亚菲研究员在《可持续发展旅游与生态旅游——理论、方法与实践》一文中说:“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的需要,要限制进入人数,使游客人数限定在环境容量之内。人数的限制将减少旅游收入。在环境容量很小的环境脆弱区,如果环境容量小于旅游业的门槛人数,旅游业必然亏损经营。一些学者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低密度、小规模,重视当地居民参与的旅游……如果在投资能力很低的落后地区,限制规模和外资进入,将很难实现发展目标。如果单纯依靠外来资金发展旅游业,必然以高收人人群为市场目标,这种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依赖性很小,各种物质需求常从区域以外输入,所获利益的大部分又返回投资国,同时还会带来负面的社会心理影响。”曹敏鲁等编写的《中国生态旅游指南》一书列举了生态旅游区破坏生态环境的四种表现:一是游客随地扔垃圾,毁坏树木、花草,踏践草坪,狩猎,打鸟,滥挖药材;二是人为旅游设施增多,其中很多缺乏环境保护措施,造成宾馆废水、废气、废渣污染严重,生活垃圾堆积成灾;三是旅游区的建筑造成人为自然景观的破坏,特别是在自然风景区内建造的高楼大厦、索道和人工管理接待设施,大大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协调性;四是环境退化导致旅游环境的破坏。旅游空间的逐渐缩小,最后可能导致旅游点的衰落和消失。如甘肃敦煌著名的旅游点月牙泉,由于周围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增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使月牙泉处于萎缩和面临消失的危险;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曾一度因拉煤卡车穿梭往来,含二氧化硫的粉状煤炭被风吹到石窟佛像身上,煤时间长了,导致佛像不断风化。今年的清明节是哪天?为什么清明节是阳历而不是阴历?
四五清明说起来是一个农历的节气,但它是用阳历方法确定下来的日子,这个说法在使用公历以前是没有的。就好像说3月21日是春分,6月23日是夏至一样。用节气来反映太阳的运动规律是中国古人了不起的发明。由于一年的长度是用太阳的运行定出,二十四节气也是用太阳的位置定出,基本上,每一节气在每年中的日期变动不大。天文专家介绍,近几十年来,“清明”的日期一直是在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的。统计结果显示,公元1901年至1943年清明日期为4月5日或6日;1944年至1975年均为4月5日;1976年至2000年中,当2月有29日的闰年清明就在4月4日,其他年份则在5日;而从2008年开始后的20年中,凡逢闰年以及下一年的清明均为4月4日。例如,2008年和2009年、2012年和2013年、2020年和2021年、2024年和2025年等年份清明的日期都是在4月4日。专题:中国生态旅游的实践综述一、生态旅游在我国发展历程回顾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三、我国生态旅游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生态旅游在我国发展历程回顾我国的生态旅游在80年代得到初步的发展,这时候的生态旅游处于萌芽阶段,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突飞猛进,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2005年,我国森林公园总数已增至1540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503处
。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区,其中包括了自然保护区。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2003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1999处,其中国家级的有226处(至2007年达303处)
,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目前有28个。我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最享盛誉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Park”。
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美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即黄石国家公园。自黄石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设立了多达1200处风情各异、规模不等的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综观世界上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国家公园,一般都具有二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国家公园自然状况的天然性和原始性,即国家公园通常都以天然形成的环境为基础,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为的建筑、设施只是为了方便而添置的必要辅助。二是国家公园景观资源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即国家公园天然或原始的景观资源往往为一国所罕见,并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而特别的影响。国家公园设立国家公园,其主要的意义和作用大致可概括为三大方向:一是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二是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三是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国家公园”已经成为一项具有世界性和全人类性的自然文化保护运动,并形成了一系列逐步推进的保护思想和保护模式。一是保护对象从视觉景观保护走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二是保护方法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三是保护力量从一方参与走向多方参与。四是保护空间从点状保护走向系统保护。国家公园我国目前国家公园概念上的建设类型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公园。2.自然保护区。3.风景名胜区。4.生态示范区。5.国家地质公园。另外,还有国家级的湿地保护区、国家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等。重
庆(10处):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双挂山国家森林公园、小三峡国家森林公园、金佛山国家森林公园、黔江国家森林公园、桥口坝国家森林公园、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四
川(20处):都江堰国家森林公园、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双桂山国家森林公园、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高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岭国家森林公园、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寨国家森林公园、黑竹沟国家森林公园、佛宝国家森林公园、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华蓥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措普国家森林公园、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4)1.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22)1.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22)12.小金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生物圈保护区是一种新型的自然保护区,是根据“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章程框架”设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范围内得到国际上承认的地区。将传统的绝对保护过渡到开放式、多功能的积极保护。它由两个区域组成:中心区和缓冲区。在中心区内强调保护生物物种,在缓冲区内开展实用研究,开发小型的项目,如蔬菜种植、水产业、林业开发等。如墨西哥的马皮米生物圈保护区内,中心区保护的是濒危的沙漠龟,缓冲区内是牧场和村庄,牧民和村民们在缓冲区内培育更好的牲畜饲料,同时开展宣传活动,阻止当地的居民对沙漠龟的捕杀。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世界网络由352个生物圈保护区组成,目前已经在97个国家建立了459个生物圈保护区,成为全球最大的政府间保护区网络之一。中国已经有28个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中国项目
1.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2.卧龙自然保护区
3.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4.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5.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6.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7.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8.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
9.盐城自然保护区
10.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中国项目
11.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12.茂兰自然保护区
13.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14.丰林自然保护区
15.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
16.山口自然保护区
17.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18.黄龙自然保护区
19.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20.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中国项目
21.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22.达赉湖自然保护区
23.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
24.亚丁自然保护区
25.珠峰自然保护区
26.佛坪自然保护区
27.车八岭自然保护区28.兴凯湖生物圈保护区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1、中国生态环境游主题年启动1999年是中国生态旅游发展重要的一年。由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生态环境游”在这年启动。这次活动的支持单位还有中国科协、人与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国务院新闻办、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承办单位有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局、环保局和林业厅等单位。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1、中国生态环境游主题年启动1999年生态旅游有两大盛事:其一是我国首次承办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生态环境游是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的。世博会的主题是“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其二是国家旅游局把1999年定为生态旅游年。生态环境游的主题是“走向自然、认识自然、保护环境”生态环境游的主题口号有:(1)走向自然,认识自然,保护环境;(2)返朴归真,回归自然;(3)生态环境游——时尚的选择;(4)青山秀水探净土,清风明月近自然。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1、中国生态环境游主题年启动在1999年9月27日,四川成都世界旅游日的主会场,四川借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9月下旬,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91年以来每年举办,国内唯一以森林)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在2001年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元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个。其中上世纪80年代前对外开放旅游的只有4个,到上个世纪90年代又增加了52个,目前这一明显上升趋势仍在加速。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2、生态旅游开发实践的主要区域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2、生态旅游开发实践的主要区域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我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1)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2)湖泊生态景区,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3)森林生态景区,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4)草原生态景区,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5)海洋生态景区,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6)观鸟生态景区,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7)冰雪生态旅游区,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表;8)漂流生态景区,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以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为代表。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3、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主要类型99生态环境旅游年推出的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公园11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1999年,国家旅游局同有关部门逐步规划开发,建设了一批生态旅游区,主要类型包括了海洋、山地、沙漠、草原、热带动植物等。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3、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主要类型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问题与争议关于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开发,许多专家和学者仍存有异议,认为我国目前的很多生态旅游实践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有些生态旅游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品,而是自然旅游或者是观光旅游的另一种形式,对这种产品的开发要慎重和缓行。问题与争议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具备许多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但同时:(1)国家现在对旅游业的要求主要还是扩大经济收益,而且主要手段是扩大外延,增加人数,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以吸引大众旅游为主要目标。(2)中国公民目前生态意识较弱,还在提倡“不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刻画”的阶段的中国,远没有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旅游市场。而国际市场上,到中国来的旅游者主要是为了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遗产而非生态旅游。(3)中国缺乏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的理论与经验,更缺乏管理与经营生态旅游的人才。问题与争议在我国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需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在全国建立的932个各类保护区中,仅有38个建立了自然博物馆或展厅,59个设置了知识讲解标牌。而且这些设施许多已经陈旧不堪,野外的知识性标牌数量稀少。同时,设施所提供的知识内容也残缺不全,挂一漏万,远没有反映保护区内极为丰富的科学知识内涵。展示手段更是保守落后,形式单调,无法满足游人的需要。问题与争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南溥:在开展生态旅游的许多区域中,“真正达到生态旅游要求的寥寥无几”。目前开发的很多生态旅游产品,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认识自然、走进自然”一面,而忽略了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因此,在实践中产生了生态旅游标签被乱贴,当成招牌的做法。许多地方的所谓生态旅游其实只是自然旅游或者观光旅游的变形而已,这样的生态旅游开发必然会引发大量的环境问题。三、我国生态旅游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生态旅游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由两大原因引发的:第一个是我国国情决定的,目前经济水平不高、环保意识较差、国内旅游市场仍处于大众观光、度假旅游阶段,尚不完全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引导旅游者进入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景区而引发的问题第二个是由于生态旅游概念和实践在我国历史较短而产生的认识不清、设施、人员、法规等等的不配套问题。三、我国生态旅游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1、旅游环境问题严重。据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一些自然保护区违反有关管理条例,在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在已经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目前,有关开展生态旅游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报道常见于各种媒体,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受到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一些地区还大兴土木,大造人文景观,破坏了自然美。
三、我国生态旅游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1、旅游环境问题严重。李建国等对卧龙自然保护去研究后认为,每年5万人的旅游活动是造成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九寨沟没有设定游客容量的上限,所以7年前的游客量13.9万人次/年已接近极限,1998年这一数字增至38.5万人次,九寨沟水流中的有机质比刚刚开发的10年前大大增加。三、我国生态旅游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1、旅游环境问题严重。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国游客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另一方面企业等以生态旅游为标签和招牌吸引顾客,而不重视生态旅游产品的专业化设计和开发,重视环境的管理。当然也与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分不开的。如一味强调对自然美的求乐求趣,不强调旅游过渡消费对自然的潜在威胁,对于推动环境保护是远远不够的。也显示出现在对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诠释存在明显的片面性,这是造成生态旅游地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我国生态旅游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2、生态旅游认识不清我国对于生态旅游的内涵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不少人对生态旅游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走向大自然,对生态旅游的涵义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而忽视了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和文化保护意义。三、我国生态旅游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2、生态旅游认识不清导致的问题是:首先是对生态旅游产品市场定位不清晰。其次,把大众旅游的开发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套搬到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不当造成环境破坏等。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表明,生态旅游应该定位为高层次的具有责任感的旅游者群。如1990年加拿大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加拿大一般旅游者有20.7%的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而生态旅游这种,这个比例高达64.9%,具有经验的生态旅游者(已经参加过)则有96%以上都上过大学。而目前在国内,对传统大众旅游客源和高层次的生态旅游客源没有区分,大批观光游客的进入,对生态旅游区的环境造成了破坏,三、我国生态旅游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3、生态旅游区归属不清,管理混乱作为生态旅游主要载体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在部门归属上述多头领导,分别归林业部门、建设部门、环保部门、水利水电部门等管理。作为主要行业管理者的国家旅游局很难有所作为。此外,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政府部门、旅游业者、游客和旅游地所在社区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无法确保部分生态旅游的收入用于环境保护,无法保障社区群众的合法权益,更不能保障游客能够获得充分的环境教育。三、我国生态旅游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4、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脊柱的运动解剖》课件
- 第6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
- 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教育2
- 双十二时尚之道
- 驶向辉煌共创精彩
- 音乐制作师劳动合同三篇
- 深部护理科护士的工作总结
- 竞选班干部的演讲稿模板集锦八篇
- 2023年-2024年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A卷)
- 2024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突破训练】
- 幼儿园讲解海军知识新版ppt
- T∕CDHA 9-2022 热力管道安全评估方法
- 试验前准备状态检查报告
- 理正深基坑之钢板桩受力计算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广东话粤语姓名拼音大全
- 闸门及启闭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表(征兵)
-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ppt课件
- 岩石坚固性和稳定性分级表
- CNC程序控制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