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1_第1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1_第2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1_第3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1_第4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z\u1工程概况11.1总体概况11.2设计概况12编制依据13质量通病预防方法及措施23.1地基与根底工程23.2基槽(坑)回填土53.3混凝土结构缺陷的防止方法与措施63.4砌体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73.5楼地面工程183.6外墙、屋面、厨卫渗水防治方法与措施193.7门窗渗漏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03.8装饰工程213.9建筑物临空防护栏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23.10电气工程233.11给排水工程233.12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244过程质量控制254.1对分包的管理254.2以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为创优良样板工程的技术根底254.3制定完善的方案体系264.4过程控制的有效制度265创优工程检查要点295.1创优工程的质量检查要求295.2宏观检查要点295.3微观检查要求295.4各分局部项工程检查要求305.5工程资料检查重点326质量控制体系336.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336.2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小组346.3分局部项工程质量目标控制表346.4工程质量总体控制程序366.5分部工程质量控制程序376.6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程序386.7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39-6.8质量信息反应体系401工程概况1.1总体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孔雀城听涛苑工程〔1#-26#楼、S1及普通车库〕施工2工程地址廊坊市固安县城北,孔雀环路东侧,孔雀湖东街北侧3建设单位固安京御幸福房地产开发4设计单位廊坊市雅泰建筑设计5监理单位达华集团北京中达联咨询6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1.2设计概况1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9.5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38万平方米2层数地下别墅〔-1层〕地上别墅〔3层〕洋房〔-2层〕洋房〔7层〕高层〔-2层〕高层〔20层〕3建筑功能多样式住宅小区4结构类型别墅、洋房为框架结构,高层为框剪结构5根底形式均为筏板根底2编制依据本方案主要为预防孔雀城听涛苑工程〔1#-26#楼、S1及普通车库〕施工地基及根底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电气工程等分局部项工程的易发质量通病而编制。序号标准、规程名称标准规程编号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2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233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GB50203-2023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9-2023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07-2023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08-2023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2007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42-20029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03-20023质量通病预防方法及措施3.1地基与根底工程基槽(坑)开挖1、现象(1)基槽(坑)轴线错位。(2)基槽(坑)开挖尺寸偏小2、原因分析(1)测量放线错误,造成轴线错位。(2)土方边坡坡度太陡,开挖线尺寸太小。3、预防措施(1)施工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建立与施工相适应的测量控制网,作为施工测量的根本依据,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确保其正确。(2)在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应在主要轴线部位设置控制桩或标志板。(3)基槽(坑)开挖前,应选用适宜的边坡坡度,并计算确定最小的开挖线尺寸。(4)土方开挖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长宽尺寸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4、治理方法错位的基槽(坑)必须进行修整或返工,确保根底工程建造在正确的位置上,根底平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1.2边坡失稳1、现象(1)基槽(坑)坡顶土面出现裂缝或局部下沉。(2)边坡土方滑坡、坍塌。2、原因分析(1)边坡坡度值选用不当,坡度过陡。(2)对地表水没有采取截流和排除措施,导致土中含水率升高,抗剪强度降低。(3)开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方时,特别在易发生流砂条件区域施工时,不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施工方法。(4)边坡顶部附近堆放大量土方或材料、设备,或坡顶附近有振动设备作用。(5)选用不适当的开挖顺序和方法。(6)基槽(坑)土坡长期暴露,在日晒、雨淋或外力作用下造成坍塌。3、预防措施(1)基槽(坑)开挖、根底工程施工和土方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上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同时还应做好地面排水设施,防止边坡附近土体少积水,而造成边坡塌方。(2)挖方边坡不放坡作成直立壁并不加支撑时,要求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槽〔坑)底面标高。(3)选用适宜的边坡坡度。(4)在基槽(坑)边坡顶上侧堆土或材料,或设置施工机械时,应与槽(坑)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边坡或直立壁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堆土或材料距边缘1.5m以外,堆高不宜超过1.5m。(5)开挖土方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地进行。禁止采用先挖坡脚的方法。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4、治理方法基槽(坑)边坡发生坍塌后,除了去除塌落的土方外,还应针对造成塌方的原因和场地条件,分别采取改缓边坡坡度、卸除坡顶荷载,或对土壁进行支护(如堆放装土草袋、设支撑、打设简易板桩等)后,再继续施工。3.1.3基底标高或土质不符合要求1、现象(1)基槽(坑)底标高不符合设计规定值,造成浅根底埋置深度缺乏或超挖。(2)基底持力层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被人工扰动,造成持力层承载能力降低。2、原因分析(1)测量放线错误,造成基底标高缺乏或过深。(2)地质勘察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虽已挖至设计规定深度,但土质仍不符合设计要求。(3)选用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不当,造成超挖。3、预防措施(1)当发现控制桩或标志板有被碰撞和移动迹象时,应复查校正,防止标高出现过大误差。(2)防止超挖。采用机械开挖基槽(坑)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土用人工清理,其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确定。(3)基槽(坑)挖至基底标高后,应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要求,并作出隐蔽工程记录。4、治理方法(1)当开挖深度到达设计规定,而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协商处理。(2)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应用与基土相同的土料填补,并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或用碎石类土填补并夯实。在重要部位超挖时,可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填补,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根底位置、尺寸偏差大1、现象(1)根底轴线或中心线偏离设计位置。(2)混凝土根底等平面尺寸误差过大。2、原因分析(1)测量放线错误,常见的是看错图或读错尺,这类原因造成的根底位置的偏差值往往较大。(2)控制根底尺寸和标高的标志板出现移动变形。混凝土根底外观缺陷1、现象(1)根底中心线错位。(2)根底平面尺寸、台阶形根底台阶宽和高的尺寸偏差过大。(3)带形根底上口宽度不准,根底顶面的边线不直;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后上段混凝土有缺损,侧面有蜂窝、麻面;底部支模不牢。(4)机坑根底模板位移;芯模上浮,或芯模不易撤除。2、原因分析(1)测量放线错误。安装模板时,挂线或拉线不准。造成垂直度偏差大,或模板上口不在一条直线上。(2)模板上口仅用铁丝拉紧,且松紧不一致,上口不钉木带或不加顶撑,浇混凝土时的侧压力使模板下口向外推移(上口内倾),造成上口宽度大小不一。(3)模板未撑牢;根底上部浇筑的混凝土从模板下口挤出后,未及时去除,均可造成侧模下部陷入混凝土内。(4)模板支撑直接撑在基坑土面上,土体松动变形,导致模板尺寸、形状偏差。(5)机坑根底上段模板支撑方法不当,模底部密闭,浇筑混凝土时,杯芯模上浮。(6)模板两侧的混凝土不同时浇筑,造成模板侧压力差太大而发生偏移。(7)浇筑混凝土时,操作脚手板格置在根底上部模板上,造成模板下沉。3、防治措施(1)在确认测量放线标记和数据正确无误后,方可以此为据,安装模板。模板安装中,要准确地挂线和拉线,以保证模板垂直度和上口平直。(2)模板及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撑的支点应坚实可靠。(3)上段模板应支承在预先横插圆钢或预制混凝土垫块上;也可用临时木支撑将上部侧模支撑牢靠,并保持标高、尺寸准确。(4)发现混凝土由上段模板下翻上来时,应及时铲除、抹平,防止模板下口被卡住。(5)模板支撑支承在土上时,下面应垫木板,以扩大支承面。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6)机坑芯模板应刨光直拼,外表涂隔离剂,底部钻几个小空洞,以利排气(水)。(7)浇筑混凝土时,两侧或四周应均匀下料并振捣。脚手板不得放在模板上。3.2基槽(坑)回填土填土土质不良、密实度差1、现象基槽(坑)填土出现明显沉陷和不均匀沉陷,造成室内地坪开裂,室外散水坡开裂、空鼓、下沉。2、原因分析(1)基槽(坑)中的积水、淤泥、松土、杂物未去除干净。(2)基槽(坑)边的松土流入槽(坑)内,既不去除,又不夯实。(3)回填上料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的规定。用淤泥和淤泥质土或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回填;用冻土块回填;填土料的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等。(4)回填夯实方法不当。常见的有不分层回填或分层厚度太大,压实机械和方法选用不当,用手夯夯实时,未到达要求的密实度。有的甚至采用错误的水泡法沉实,密实度很差。3、预防措施(1)填土前,应去除沟槽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当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采用相应的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2)根底应在现浇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伤时,方可回填。(3)基槽回填顺序,应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4)回填土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的规定。(5)回填应分层进行,并逐层夯压密实。每层铺填厚度和压实要求应符合施工及验收标准的规定。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方。4.治理方法(1)基槽回填土沉陷造成室内散水坡空鼓,但混凝土层尚未破坏,可填人碎石,用灰浆泵压浆等方法,将水泥砂浆填灌密实。(2)基槽回填土沉陷造成室内地面或室外散水坡裂缝破坏,根据面积大小或损坏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重做。3.2.2根底完成后地基变形加大1.现象(1)根底完成后,长期不回填,基底岩土性质变坏,导致承载力下降,地基变形加大,上部结构变形、开裂。2.原因分析(1)基槽(坑)因未及时回填,遭受地面水、雨水等浸泡,影响地基受力性能。(2)基底假设为软质岩石(如常见的红色页岩等),因日晒、雨淋很易风化,其承载力大幅度下降。3.预防措施根底工程完成后,应及早回填夯压密实。4.治理方法因基槽(坑)未及时回填,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上部结构变形、开裂不严重时,可用局部封闭裂缝等方法处理。如裂缝、变形严重,应会同有关方面协商处理。3.3混凝土结构缺陷的防止方法与措施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石以及存留其中的气体和水组成。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拉应力或剪应力〕,造成在骨料与水泥石粘结面或水泥石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一般称为微裂。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是不规那么的,且不连贯,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差、干缩的情况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互相串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一般肉眼可见裂缝宽度约为0.03~0.05mm〕,即通常所说的裂缝。塑性收缩裂缝1、现象裂缝多在新浇筑并暴露于空气中的结构、构件外表出现,开头很规那么,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裂缝较浅,类似枯燥的泥浆面详以下图:大多在混凝土初凝后〔一般在浇筑后4h左右〕,当外界气温高,风速大,气候很枯燥的情况下出现。2、原因分析①混凝土浇筑后,外表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外表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②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砂。③混凝土水灰比过大,砖胎模、垫层过于枯燥,吸水大。3、预防措施①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同时,要捣固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②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浇水湿透,防止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③混凝土浇筑后,对裸露外表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使水分不易蒸发并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吹袭和烈日曝晒。④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地下室底板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在炎热季节,要加强外表的抹压和养护工作。沉降收缩裂缝1、现象裂缝多沿结构上外表钢筋通长方向或箍筋上断续出现,详以下图,或在埋设件的附近周围出现。裂缝呈现梭形,宽度1~4mm,深度不大,一般到钢筋上外表为止。多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混凝土硬化后即停止。2、原因分析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外表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这种沉落受到钢筋、预埋件、大的粗骨料以及先期凝固混凝土的局部阻碍或约束,或混凝土本身各部相互沉降量相差过大而造成裂缝。3、预防措施①加强混凝土配制和施工操作控制,不使水灰比、砂率、坍落度过大;振捣要充分,但防止过度。②对于截面相差较大的混凝土可先浇筑较深部位,静停2~3h,待沉降稳定后,再与上部薄截面混凝土同时浇筑,以防止沉降过大导致裂缝。③确保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3.3.1.3凝缩裂缝1、现象混凝土外表呈现碎小的六角形花纹状裂缝,详以下图,裂缝很浅,常在初凝期间出现。2、原因分析混凝土外表过度的抹平压光,使水泥和细骨料过多地浮到外表,形成含水量很大的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水分蒸发后,产生凝缩而出现裂缝。有时在混凝土外表撒干水泥压光,也会产生这种裂缝。3、预防措施①混凝土外表刮抹应限制到最少程度。②防止在混凝土外表撒干水泥刮抹,如外表粗糙,可撒较稠水泥砂浆再压光。3.3.1.4碳化收缩裂缝1、现象在结构的外表出现,呈花纹状,无规律性(详以下图),裂缝一般较浅,深1-6mm,有的至钢筋保护层全深,裂缝宽0.05-0.2mm,少数大于1.0mm,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完后数月或更长时间。2、原因分析混凝土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外表体积收缩,受到结构内部未碳化混凝土的约束而导致外表发生龟裂,在空气相对湿度较小〔30~50%〕的枯燥环境中最为显著。3、预防措施防止过度振捣混凝土,不使外表形成砂浆层,同时加强养护,提高外表强度。3.3.1.5温度裂缝1、现象外表温度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性;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构件,裂缝多平行于短边;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深入的和贯穿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于平行,裂缝沿全长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0.5mm以下,沿全长没有多大变化。外表温度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间,进深的或贯穿的多发生在浇筑后2~3个月或更长时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沿截面高度,裂缝大多呈上宽下窄,但个别也有下宽上窄情况,地下室底板配筋较多时,有时也出现中间宽两端窄的梭形裂缝。详以下图:2、原因分析①外表温度裂缝,多由于温差较大引起的,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根底浇筑后,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使混凝土外表和内部温差较大。当温度产生非均匀的降温差时将导致混凝土外表急剧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此时外表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内部降温慢,受自约束而产生压应力〕,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很低,因而出现裂缝。但这种温差仅在外表处较大,离开外表就很快减弱,因此,裂缝只在接近外表较浅的范围内出现,外表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②深进的和贯穿的温度裂缝多由于结构降温差较大,受到外界的约束而引起的。当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果混凝土浇筑时温度很高,加上水泥水化热的温升很大,使混凝土的温度很高,当混凝土降温收缩,全部或局部地受到某种约束,将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很大的拉应力,产生降温收缩裂缝。这类裂缝较深,有时是贯穿性的,将破坏结构的整体性。3、预防措施1〕合理选择原材料和配合比,采用级配良好的石子;砂、石含泥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在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降低水灰比;严格施工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2〕采取分段间隔浇筑或适当设置施工缝或间断缝,以减少约束应力。3〕在结构薄弱部位及孔洞四角,适当配置必要的细直径温度筋,使对称均匀分布,以提高极限拉伸值。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控制结构与外界温度梯度在允许〔25℃〕范围以内。混凝土浇筑后裸露外表及时喷水养护,炎热天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能力,养护时温差过大引起裂缝,地下室底板保湿保温,减少温度收缩裂缝。3.3.1.5楼板45°角裂缝的控制楼板裂缝,楼板裂缝一般为45°裂和跨中裂缝,该裂缝都是一种受构造、收缩、温度影响的裂缝,该裂缝虽然对结构本身不构成重大威胁,但必须修补,以保证耐久性要求。控制楼板钢筋的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等,防止负弯筋下沉,板角宜放置放射筋或双向负弯筋,详以下图:1、控制好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少空隙率和砂率,防止混凝土收缩过大。2、控制拆模和上荷载的时间,在混凝土强度未到达75%〔7d〕跨度小于8米或100%〔14d〕时不应拆模,在浇捣混凝土未满3d不宜上过重的荷载。3、加强混凝土养护,在夏天曝晒下宜采用覆盖和加水养护,加水养护的时间不少于7d。4、加强施工操作控制,特别是面钢筋移位的控制,砼振捣密实的控制,外表抹压时间的控制,拆模方法的控制等。3.3.1.6内外墙体裂缝的控制柱拉结筋留置位置、间距、长度应满足标准要求埋入砌体。砌体砌筑至梁下200左右时,宜停一段时间,让砌体下沉稳定后,再砌斜顶砖。标准层砌体应分三次砌筑,每次不超过1.4m。斜顶砖处及柱边与墙门缝隙,应用砂浆填密实。不同材料联结处双面应加设300-500宽金属挂网。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在立框架柱、剪力墙的模板支撑系统前,在现浇混凝土楼面上预埋Φ12的钢筋头或Φ48短管作为支点,间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撑能与支点有牢固的连接,起到撑顶、反拉和调节垂直度的作用。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柱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在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和柱与梁顶交界处,扎筋时给框架柱、暗柱增加一个限位箍筋,用电焊将它与梁的箍筋点焊固定,再将柱主筋逐一绑扎牢固,并沿柱高临时绑扎间距不大于@500的箍筋,确保节点处柱筋在浇砼时不会发生偏位。剪力墙在距楼面标高500mm处,用不小于Φ12的水平钢筋,临时将竖向钢筋按排列逐一绑扎固定,再沿垂直于水平钢筋的方向,用16号铅丝在模板上或楼面钢筋上将水平筋加以固定,以此控制好竖向钢筋的间距和排距,并能防止在下料和振捣时造成竖向钢筋偏位。加强砼的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整车或整料斗的砼直接灌注到柱、墙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应先将砼卸在盘板上。再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箍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柱的钢筋,绑扎箍筋,既平安,又能保证框架柱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绑扎搭接接头松脱:钢筋接头应用铁丝扎紧,一条直筋上的扎点尽量采取交叉方向绑扎,绑扎部位在搭接部位分中心及两端三处绑扎牢固。柱箍筋接头位置同向:操作时经常互相提醒,接头位置错开绑扎。钢筋加工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I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3.2.2.2钢筋绑扎与安装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弯形。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那么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绑丝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假设有错误应即纠正。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就及时调整。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标准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标准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3.2.2.3垫卡、垫块及钢筋保护层垫卡及垫块:禁止使用碎石做梁、板、根底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梁、板、柱、墙、根底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塑料垫卡;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应不低于M15,面积不小于40mm×40mm。梁柱垫块应垫于主筋处,厚度为纵筋保护层厚度减去箍筋直径;根底垫块厚度同根底保护层。3.2.2.4梁二排钢筋固定应符合以下要求图1a图1b〔1〕一、二排纵筋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5mm和一排纵筋直径的较大者。如箍筋弯勾阻挡二排纵筋位置,应按如图1a、1b处理。〔2〕分隔筋直径不小于25mm和纵筋直径的较大者,一、二排纵筋与分隔筋三者必须靠紧,用粗铁丝绑扎。〔3〕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0.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同一面纵筋每跨不少于2处;〔4〕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每跨不少于2处。模板工程梁模板1、通病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胀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撤除困难。2、防治措施: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那么,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3.3.3.2柱模板1、通病现象: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模板夹渣蜂窝2、防治措施: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四周斜撑要牢固。柱、梁柱节点、混凝土墙以及梯板的模板安装均应在其根部预留100×100mm的清扫口,清洗垃圾后再予封孔,防止接口处出现夹渣现象。垃圾出口孔按以下要求留设:〔1〕柱、梁柱节点每根〔处〕下部留一个清扫口;〔2〕楼梯板每跑留一个清扫口;〔3〕混凝土墙每3m留一个清扫口。板模板1、通病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2、防治措施: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工程要求。板模按规定起拱。3.3.4混凝土工程蜂窝1、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2、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外表及模板拼缝处的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假设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a.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颜色一致。3、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柱子和墙应分层浇筑,每层不能大于0.35m。露筋1、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缺乏,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2、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自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a.浇混凝土时,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发现问题及时修整。垫块一般隔一米左右绑一个。b.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的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采用带刀片的振动棒进行振捣。c.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进行入料。d.拆模时间要根据试件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e.操作时不要踩踏钢筋,如有踩弯和脱扣者,应及时修补好。麻面1、产生原因:模板外表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2、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去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3.3.4.3孔洞1、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2、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3.3.4.4缝隙及夹渣1、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2、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3.3.4.5墙柱底部缺陷〔烂脚〕1、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2、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3.3.4.6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1、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2、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3.3.4.7楼板外表平整度差1、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袜平;梯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2、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梯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到达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3.3.4.8根底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1、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2、预防措施:根底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3.3.4.9混凝土外表不规那么裂缝1、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缺乏,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2、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枯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3.3.4.10缺棱掉角1、产生的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2、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外表及棱角在撤除模板不受损坏时方能撤除。撤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3.3.4.11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1、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放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2、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较大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3.3.4.12混凝土缺陷的处理麻面:先用清水对外表冲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蜂窝、露筋: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刷涂纯水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力灌浆。楼板、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以下规定: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终凝后〕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1〕根据气候条件,淋水次数应能使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2〕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应全面将混凝土盖严,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3〕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淋水。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确定:〔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2〕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对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生液等〕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3.4砌体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砌体工程容易出现的工程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点:1、墙身轴线位移:在砌筑操作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校正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以及通线进行砌筑。2、水平灰缝厚薄不均。应控制标高一致,砌砖盘角时应控制灰缝厚度一致,砌筑时拉通线施工。墙面粗糙。砌筑时未拉通线,外表偏差较大,溢出的灰渍未刮平顺。4、同一砌块层的标高差较大。砌筑前由于根底顶面或楼板面标高没有理顺,皮数杆与砌块层不吻合;甚至不按皮数杆控制。5、构造柱未按标准施工。构造柱两侧砌体没砌成马牙样式,没设置好拉结筋及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差6cm〕落入构造柱内的地灰、砖渣杂物没清理干净。6、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用侧砖或立砖斜砌顶贴挤紧,没有分层砌筑或下部的砌体未沉稳定。7、墙身轴线位移。造成原因: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以及挂准线过长而未能到达平直通光一致的要求。8、水平灰缝厚薄不均。造成原因,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上画水平线〕标高不一致,砌砖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控制不均匀,砌砖准线没拉紧。9、墙面游丁走缝。造成原因:砖的长、宽尺寸误差较大,砌前没有进行实测及挑选,排砖撂底时没有把竖缝排列均匀,或没将窗口位置引出,使砖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丁砖的中线必须与下层条砖的中线相重合而造成游丁走缝,上下竖缝发生错位;没有在沿墙面每隔2m间距左右竖缝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向上引伸作为控制游丁走缝的基准。9、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造成原因:砌筑前由于根底顶面或楼板面标高偏差过大而没有找平理顺,皮数杆不能与砖层吻合;在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10、墙面粗糙。造成原因:砌筑时半头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反面平直度偏差较大;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未刮平顺。11、构造柱未按标准砌筑。造成原因,构造柱两侧砖墙没砌成马牙搓,没设置好拉结筋及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当齿深120mm时上口一皮没按进60mm后再上一皮才进120mm落入构造柱内的地灰、砖渣杂物没清理干净。12、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造成原因,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用侧砖或立砖斜砌〔60度〕顶贴挤紧。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龄期不应少于15d。砂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的密度不应大于1800kg/m3,分层度不应大于20mm,粘结强度〔剪切〕不应小于0.2MPa,收缩率不应大于0.11%。施工时所用的砂浆,宜选用专用的小砌块砌筑砂浆。砌筑方法非承重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应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非承重砌体顶部应预留空隙,再将其补砌顶紧。墙高小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3d后补砌;墙高大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5d后补砌。补砌顶紧可用配套砌块斜顶砌筑,在砌体顶部预留200㎜左右空隙,按以下图所示方法砌筑。1-砌体转角部位2-砌体中部3.5楼地面工程3.5.1楼梯步级高差、宽窄不致1、防治措施:应认真熟悉图纸,掌握标高尺寸。施工时,木工应复核梯级尺寸,墨线应有明显标志,按墨线装模浇筑后应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整,做面层时,定出标高控制线,按控制线施工。地砖面层1、面料与基层空鼓:主要是由于基层清理不够干净,不够湿润;水泥浆涂刷不均匀或结合层完成后放置时间过久,铺贴块料时没有洒水湿润。2、错缝:面料尺寸规格不一,事前没有认真挑选分类使用;铺贴时没有认真严格按挂线标准及对好缝。3、相邻两板上下不平,由于块料本身不平正;铺贴操作不当;铺贴后过早上人行走踩踏或堆物品〔有时还出现松动现象〕。3.6外墙、屋面、厨卫渗水防治方法与措施1、外墙、屋面、厨卫、门窗渗水是一个涉及几道施工作业步骤和工艺的问题,只有做好了施工的每个环节,我们才能有效地防止渗漏水质量缺陷。2、屋面的层序必须按设计和标准图集施工,每个层序必须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外墙砌体必须灰缝饱满,特别是竖缝的饱满容易被大家所无视。3、屋面的沿沟、压顶、泛水、变形缝、管口应严格按照设计、图集认真进行局部加强处理,墙体拉接筋的留置应满足标准规定,并埋入墙中的部位用混凝土固定。在砌体砌到梁底20cm处时,须等待七天以上时间,待砌体砂浆收缩沉降后再砌筑斜顶砖和填塞密实墙和梁柱间的缝隙。4、屋面外墙橱卫间墙防水层。按设计选取的屋面外墙面橱卫间墙的防水设防标准做法进行施工,不同的防水层按不同的要求进行选用材料和工艺工法作业。5、每道防水层施工后,应保存养护或通风枯燥的周期,应单独蓄水或浇水进行检漏检渗,而后才能继续上一层的施工作业。6、砌体女儿墙,砌体强度等级应大于Mu10,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10,应按以下图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钢筋混凝土压顶。3.7门窗渗漏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推拉窗扇应设限位装置。1、外窗下框宜有泄水结构,如无时应做如下处理:推拉窗:导轨在靠两边框处铣8mm宽的泄水口;平开窗:在靠框中挺位置每个扇洞铣一个8mm宽的泄水口。铝合金窗外周边留宽5mm深8mm槽,防水胶嵌缝。安装所用的螺丝应为铜螺丝或不锈钢螺丝,钉口应做好防渗处理。每条窗边框与墙体的连接固定点不得少于2处,间距不得>0.5m,边框端部的第一固定点距端部的距离≤0.2m。窗高≥2m或面积≥6m2的窗框宜固定在混凝土或其它可靠构件上。铝合金门窗框安装前,应撕去水泥砂浆接触处的包装纸并涂刷聚氨酯清漆等保护剂。门窗框与墙体安装缝隙宜用防水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嵌填饱满,必要时也可采用注浆工艺,不得使用混合砂浆嵌缝3.8装饰工程一般抹灰1、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上等抹灰空鼓、裂缝,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木砖松动,经门窗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周边处产生空鼓、裂缝。应重视门窗框塞缝工作,设专人负责堵塞实。2〕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应认真清理和提前浇水。3〕基底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干缩率较大。应分层找平,每遍厚度宜为7~9mm。4〕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或使用不当,应根据不同基层本配制所需要的砂浆,同时要加强对原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2、抹灰面层起泡,有抹纹、开花〔爆灰仔〕。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抹完面层灰后,灰浆还未收水就压光,因而出现起泡现象。在基层为混凝土时较为常见。2〕底灰过分枯燥,又没有浇透水,抹面层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层吸去,因而来不及压光,故残留抹纹。3〕淋制石灰膏时,对过大灰颗粒及杂质没有过滤好,灰膏熟化时间短。抹灰后,继续吸收水分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面出现开花〔爆灰仔〕现象。4〕抹灰外表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主要是扶灰前吊垂直,套方以及打砂浆墩冲筋不认真,或冲筋后间隔时间过短或过长,造成冲筋被损坏,外表不平;冲筋与抹灰层收缩不同,因而产生上下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3、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等面灰接搓明显或颜色不一致。主要是操作时随间留施工缝造成。留施工缝应尽量在分格条、阴角处或门窗框边位置。4、踢脚板和窗台板上口出墙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等。主要是操作不细,墙面抹灰时下部接近踢脚板等处不平整,凹凸偏差大,或踢脚板等施工时的没有拉线找直,抹完后又不反尺把上口赶平、压光。5、管道抹灰不平。主要是工作不认真细致,没有分层找平,压光。釉面砖工程1、空鼓:基层清理不够干净;抹底子灰时,基层没有保持湿润;面砖铺贴前没有事先泡浸或底子灰面没有保持湿润;面砖背抹水泥不够均匀或量缺乏;砂浆配合比不准,稠度控制不好,砂浆中含砂量过大,以及粘贴砂浆不饱满,面砖勾缝不严均可引起空鼓。2、墙面脏:主要因为铺贴完成后,没有及时将墙面清洗干净,贴砖用水泥膏粘着砖面,以及擦缝时没有将多余白水泥彻度清干净。此时可用棉纱稀盐酸加20%水刷洗,然后用清水冲净即可。3.9建筑物临空防护栏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临空处防护栏杆高度h应符合以下规定:高层建筑:1.10m<h≤1.20m。注:以上高度指施工完成后的净高度,起算面从阳台地面算起。1、栏板和栏杆应以巩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标准规定的水平荷载。2、阳台栏板和栏杆与外墙交接处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嵌填处理。3、栏板或栏杆距楼面或屋面0.1m高度范围内不应留空。4、住宅和有儿童经常使用的建筑,其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1〕楼梯扶手高度h应符合以下规定:〔1〕住宅室内楼梯扶手h≥0.9m,当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其扶手高度h≥1.05m;〔注:以上高度均指施工完成后的净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5、住宅和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儿童攀滑的措施。6、金属栏杆的制作和安装的焊缝,应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其焊缝应饱满可靠,严禁点焊。7、栏杆必须进行防腐处理,除锈后应涂刷两度防锈漆和两度及以上的面漆。8、防护栏杆的施工前应按设计及标准要求先进行“样板〞的施工,经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前方可进行大面积的安装,检查时应提供原材料合格证明、复验报告以及相关检测报告。9、栏杆安装预埋件的数量、规格、位置以及防护与预埋件的连接接点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连的金属、塑料栏杆及扶手必须进行满焊。预埋件连接节点、防雷连接节点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10、在防护栏杆安装施工完工后,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3.10电气工程1、同回路插座间连接的接地〔PE〕线,严禁串联连接,应采用接线帽或焊锡等可靠的永久连接方式。2、非镀锌电缆桥架、线槽间连接板和螺纹连接的金属导管接头的两端跨接接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铜芯导线,其中导管、线槽应采用的跨接地线应为铜芯软导线。3、接地〔含跨接〕连接点防松装置齐全、可靠;连接面的涂层应先局部去除,确保接触良好。4、金属导管、线槽〔母线槽〕、桥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其中母线槽和桥架的支架也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5、避雷针〔带〕、均压环、接地干〔支〕线焊连接时,圆钢与圆钢、圆钢与扁钢应双面施焊,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扁钢应不少于三面施焊,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6、接头焊缝连续饱满,焊渣去除干净;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以外,接头应防腐良好。7、所有屋面金属管道设备应与建筑物防雷系统可靠连接。8、镀锌管道的防雷连接应采用抱箍式连接卡与系统连接。不得直接在镀锌管上焊接。3.11给排水工程针对目前在工程中较普遍存在“滴、渗、漏、堵〞的质量通病,防止重点放在使用功能和安装质量上,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如下措施:1、水落管、污水管安装应顺直与墙面间距最近处应有20mm固定卡位,设置应符合标准要求。2、管道穿越楼板时,补塞孔洞用细石砼,使用前对砂、石应用清水冲洗,保证含泥量石<1%,砂<3%,水泥加微膨胀剂,浇筑前基层应清洗干净,底模洒水湿润,灌缝时要求浇筑密实,在洞上口留2cm深,待2~5天后再用1:2水泥砂浆压实抹干。3、洁具水龙头、角阀、截止阀等给水配件标高不统一。由于安装时,未能准确确定标高所致。必须严格进行给水预留口标高的控制,同一分项的标高均应前后一致,严格控制偏差。4、引入室内的管沟开挖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体,塑料管道垫层和覆土层应采用细砂土。5、排水管道穿越根底预留洞时,排水排出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50mm。6、排水管道穿越楼板,地下室等有严格防水要求的部位时,其防水套管的材质、形成及所用填充材料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顶部必须高出装饰地面20mm,卫生间或潮湿场所的套管顶部必须高出装饰地面50mm,套管与管道间环境间隙宜控制在10-15mm之间,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采用阻燃和防水柔性材料封堵密实。7、塑料雨水管道系统伸缩节应参照室内排水系统伸缩节设置要求设置。8、埋地及所有可能隐蔽的排水管道,应在隐蔽或交付前做灌水试验并合格。9、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丝扣法兰或卡套式〔沟槽式〕连接,一般不得采用焊接;假设局部确需焊接〔包括焊接法兰〕,应进行二次热浸镀锌处理。10、根据给水系统的工作压力、水温、敷设场所等情况合理选材,管件应与管材配套。11、必须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水压试验。12、选用水封高度符合标准的产品或加设存水弯,确保水封高度不低于50mm,防止因水蒸发或气压波动影响隔气效果。3.12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部、分项工程已经完成,其他部位或工程尚在施工,对已完成的成品,如不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保护,就会造成损伤,影响质量,有些损伤难以恢复而成为永久性缺陷,如地下管道与根底工程配合进行施工,可防止根底完工后再打洞挖槽安装管道,影响质量和进度。产品保护工作主要抓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两个主要环节。按正确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不颠倒工序,有序地组织交叉与穿插施工;严格工序交接责任签单制度,凡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就要“买单〞;安排成品保护小组人员上岗,通过采取提前防护、包裹、覆盖和局部封闭等产品防护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损伤、污染、堵塞;成品保护小组人员负责日常巡检,不管谁的成品被损,都要采取“三不放过〞——查不出责任人不放过;找不出原因不放过;拿不出解决方法不放过;切实做到全过程监督有效;工程质量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加强对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的检查和考评。具体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详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成品保护。4过程质量控制4.1对分包的管理分包管理必须以合同为准那么,以各种管理制度、规定、惯例为依据。因此在与分包合同谈判时,需从生产、技术、质量、平安、物质、文明施工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要求分包,条款必须清楚,内容详尽、周全、为工程生产活动做好根底和铺垫工作。在分包管理上很关键的问题是把分包管理融入到总包管理中去,接受总包的组织和协调,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组织有分包技术人员参加的方案讨论,全面听取其合理意见和建议。在工程施工阶段可通过各种施工表格,指令分包定期按时填写上报,由总包审定。要求分包执行总包下达的各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整改通知、指令或协调方案等。同时要注意多与分包主要管理人员沟通,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对分包单位工程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建议应给予表扬和支持。对分包出现的质量问题,不管大小一定不能放过,分析原因提出批评甚至罚款。加强和标准对分包的管理,要按“公正、及时、统一〞三原那么,实行统筹、组织、控制协调四项管理职能。4.2以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为创优良样板工程的技术根底开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制定需要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清单,明确时间和责任人。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在定稿前都要召开专题讨论会,充分参考有关部门及分包的意见。每个方案的实施都要通过方案提出→讨论→编制审核→修改→定稿→交底→实施几个步骤进行。方案一旦确定就不得随意更改,并组织工程有关人员及分包负表人进行方案书面交底。如提出更改必须以书面申请的方式报工程技术负责人批准后,以修改方案的形式正式确定。现场实施中,工程应派专人负责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的现场实施中的跟踪调查工作,将方案与现场实施中不一致的情况及时汇报给技术负责人,通过内部洽商或修改方案〔有必要时〕的方式明确如何解决。施工中有了完备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行的工程方案,以及可操作性强的技术交底,就要严格按方案施工,从而保证全部工程整体部署有条不紊,施工现场整洁规矩,机械配备合理,人员编制有序,施工流水不乱,分局部项工程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施工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标准的要求,有力地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4.3制定完善的方案体系完善的方案体系是掌握施工管理主动权、控制生产各方面的依据。它涉及面十分广泛,不仅指施工生产进度方案,而且还包括材料设备、劳动力供给方案及因现场条件制约的材料设备进场堆放方案,应涵盖各分包交叉作业的协调方案,以及现场文明施工等,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减少管理的随意性。为了实现对业主工期目标的承诺,工程经理总要制定工程总进度方案,方案管理目标以施工总进度方案为指导纲领,月、周施工进度方案作为阶段控制目标,将方案管理的控制单元划分为日方案,保证日方案就保证了周方案和月方案,从而确保施工进度方案目标的实现。为保证工程总控制方案的完成,可在工程实行生产例会制度。考核当日方案的完成情况,总结当日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平安生产,下达第二天的工作方案,协调人、机、料的投入和使用,落实责任,确保日方案的实施。4.4过程控制的有效制度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会诊制度、每月质量讲评制度每周生产例会质量讲评工程经理部可每周召开生产例会,现场经理要把质量讲评放在例会的重要议事议程上,除布置生产任务外,还要对上周工地质量动态作一全面的总结,指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措施要切实际,要具有可操作性,并要形成会议记要,以便在召开下周例会时逐项检查执行情况。对执行好的分包单位可进行口头表彰,对执行不力者要提出警告,并限期整改。对工程质量表现差的分包单位,工程可考虑经济处分、撤换负责人、解除合同、勒令退场。每周质量例会由工程经理部质量总监主持,参与工程施工的所有分承包行政领导及技术负责人参加。首先由参与工程施工的他承包汇报上周施工工程的质量情况,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质量上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需要工程经部协助配合事宜。工程质量总监要认真地听取他们的汇报,分析上周质量活动中存在的缺乏或问题,并和与会者共同商讨解决质量问题所应采取的措施,会后予以贯彻执行。每次会议都要作好例会记要,并分发与会者,作为下周例会检查执行情况的依据。4.4.1.3每月质量检查讲评每月底由工程质量总监组织分承包方行政及技术负责人对在施工工程进行实体质量检查之后,由分承包方写出本月度在工程总结报告交工程质量总监,再由质量总监汇总,以《月度质量管理情况简报》的形式发至工程经理部有关领导,各部门和保分承包方。简报中对质量好的承包方要予以表扬,需整改的部位应明确限期整改日期,并在下周质量例会、逐项检查是否彻底整改。在分项〔工序〕施工前,由责任工程师依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以及现行的国家标准、标准、组织进行分项〔分项〕样板施工,在施工部位挂牌工序名称、施工责任人、技术交底人、操作班长、施工日期等。可将每一层的每一个施工段的各分局部项工程及重点工序都作为样板,请监理共同验收,样板未通过验收前不得进行下一步施工。同时分包在样板施工中也接受了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的培训,做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施工做法,统一质量验收标准。4.4.2三检制及检查验收制度4.4.2.1三检制1、自检:在每一项分项工程施工完后均需由施工班组对所施工产品进行自检,如符合质量验收标准要求,由班组长填写自检记录表。2、互检:经自检合格的分项工程,在工程经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的组织下,由分包方工长及质量员组织上下工序的施工班组进行互检,对互检中发现的问题上下工序班组应认真及时地予以解决。3、交接检:上下工序班组通过互检认为符合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在双方填写交接检记录,经分包方工长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要亲自参与监督。4.4.2.2检查验收制度检查验收制度可用图表公示在工地的宣传栏报上。4.4.2.3技术交底制度1、交底形式:严格按照三级交底制度,工程总工程师向全体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工程总工程师以书面形式向专业工程师和质量管理人员等进行施工方案交底,专业工程师向施工班组进行书面的施工质量技术交底。2、交底的内容:设计意图、施工图要求、构造特点、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技术平安措施、执行的标准、规程和标准、质量标准和材料要求等。对工程某些特殊部位、新结构、施工难度大的分项工程等以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交底时更应全面、明确、具体详细。3、交底的要求: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交底内容字迹要清楚、完整、要有交底人、接受人签字。4.4.3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本工程的各类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且物证相符,并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分批量进行抽检。4.4.4样板引路制度检验批、分项工程施工前,由工长根据专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以及现行的国家标准、标准要求,组织班组进行样板间、样板墙制度,经过检查评议鉴定,提出措施要求后,按样板去做,要求其它层〔段〕的质量水平,不能低于样板水平,再加强监督检查,不断研究改良,从而提高该项质量水平。4.4.5施工挂牌制度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作为重要的施工档案保存。4.4.6质量否决制度对不合格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质量部门有一票否决权,必须进行返工,杜绝不合格品进入产品流程。4.4.7成品保护制度应处理好上下工序间的交接,分清职责,作好产品中间保护和交验前的保护,建立交接记录。4.4.8质量文件记录制度质量记录是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应力求真实和详尽。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各类工序接口的处理,应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理清各方责任。4.4.9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假设工程发生质量事故,应作好上报和现场抢险及保护工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事故等级逐级上报,同时按照“三不放过〞的原那么,负责事故的调查及处理工作。对事故上报不及时或隐瞒不报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5创优工程检查要点5.1创优工程的质量检查要求对创优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和内容如下:1、工程质量控制要以国家强制法律、法规、标准标准为依据。2、以地基、根底、主体质量检查为重点。3、工程质量的保证责任包括工程参与的各方,检查也要以参与各方质量行为为主要内容。4、工程质量必须保证使用平安。5.2宏观检查要点1、在对工程质量的宏观检查中要着重于以下几点:2、观察主体是否出现有影响结构平安的变形与裂缝。3、观察工程是否按合同规定的内容完成,是否存在有大量甩项,工程的使用率是否到达40%以上,使用人的满意率是否到达80%以上。4、观察地基是否有较大的沉降〔含不均匀沉降〕,如有沉降是否稳定。5、观察地下室、墙体、卫生间及屋面是否有渗漏。6、观察除结构是否平安外,其它是否存在使用中可能会发生的不平安隐患。7、工程的细部构造是否到达精致细腻的程度。8、观察工程是否存在有性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质量问题。9、观察工程质量的匀质性,即土建工程与电气、上下水、通风空调和燃气管道等工程的质量是否均匀相配。5.3微观检查要求在微观检查中,实体质量必须到达国家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优良等级要求,技术资料符合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要求,除常规检查方法外,重点检查以下内容。对工程进行实地查盾,观测地基根底有无沉降、沉降量及相对沉降量是多少,首层地面及周边回填土有无回填不实而出现的裂缝变形。重点查阅以下资料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桩基静载试验及设计的特殊要求的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含有单桩承力及桩体完整性〕、桩位平面图、补桩记录、桩基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方签字盖章齐全〕。3、回填土击实试验报告及土壤干密实试验报告。4、工程定位测量及高程引进记录。5、地基工程所使用材料、构配件质量证明及试验报告。6、沉降观测记录。7、地基根底分部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资料。8、地基根底所用的主要材料的检验记录。9、地基根底〔含地下工程〕的主要材料的检验记录。10、地基与根底结构验收记录〔四方签字盖章齐全〕。5.4各分局部项工程检查要求主体工程对工程进行查看,主体工程中的分部工程有无因地基根底等原因而造成主体工程出现裂缝、变形等情况。重点查阅以下资料1、主体结构所使用的材料,构配件质量检验报告及有关质量证明文件。2、主体结构使用的混凝土、砌筑砂浆的强度检验报告和钢结构的焊接质量检验报告,提请注意的是钢筋连接型式检验报告、混凝土碱含量和集料活性检测报告,混凝土抗渗质量检验制造等。3、主体工程重大设计变更洽商记录。4、主体工程分项分部质量的检验评定表。5、主体工程的测量记录及规划复核测量鉴定报告〔如高层建筑垂直度等〕。6、主体结构验收记录〔四方签字盖章齐全〕。7、重大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4.2防水工程1、检查屋面、卫生间、墙体及地下室中是否有渗漏情况。2、防水工程所使用材料的质量检验报告。3、使用的防水材料质量证明资料、材料复试、防水隐蔽检查记录、厕橱间蓄水检查记录及屋面淋水检查记录。4、屋面防水层道数是否符合《层面工程技术标准》要求,防水层有无起鼓、层面有无积水情况。5.4.3门窗工程1、查看门窗制作与安装精致程度,是否存在开闭不灵及安装不牢的情况,铝合金与门窗是否被污染或有划痕,打胶是否符合要求和到达细腻程度。2、门窗安装位置是否准确。3、防火木门窗的成品保护是否做行好,是否存有污染和变形情况。4、门窗和附件质量证明资料及相应检测报告,同时必须有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和质监、技监部门的监定报告。地面工程1、对工程进行查看地面的平整度和色泽均匀度,块状地面在铺贴之前是否经过预排,缝子大小的均匀、平直度是否到达上乘水平,有无在磨光大理石块面中有再次加磨的情况〔接缝处〕。2、整体地面的平整度、色泽均匀度、分格条显露等的质量状况,是否存有空鼓、裂缝。5.4.5装饰工程对装饰工程中,每个分项工程均要显示精致细腻,不仅大面质量上乘,一些细部构造也是上乘的。1、装饰抹灰或饰面均能保持色泽一致,无空鼓开裂且令人感到美观。2、观察外墙饰面板是采用何法粘接,如采用干挂法缝子打胶是否符合要求,干挂石材的金属构件是否有隐蔽检查记录。3、对顶棚和墙面采用石膏板是否有裂缝,以及上人吊顶的隐蔽检查记录。4、对墙面大面积采用饰面砖的工程,其粘接强度和排砖效果均要检查。5、涂料的色泽是否一致,基层有无开裂,喷涂压光是否均匀。6、块状饰材在镶贴之前是否经过预排或装饰施工设计,墙面平整度、洁净度〔未污染〕及缝子均匀度〔大小及深浅〕的精致〔平整直齐〕程度。7、室内装饰工程有无交叉污染状况。8、细木工程〔含油漆〕是否均到达以细腻要求。9、装饰工程所使用材料的质量证明资料。10、抽查分项分部工程检验评定记录。水、空调、燃气设备安装1、对工程进行检查、安装质量是否到达标准施工,检查安装质量的细腻程度。2、查阅所用材料、部件的质量检验报告或证明文件。3、查看所有管道、阀门以及风管漏风和冷凝水滴漏、卫生洁具等处是否有渗漏。4、查看上水、空调的冷煤管道、燃气管道的打压试验记录,下水道通水〔通球〕试验记录,严密性试验,吹冲洗,设备试运转记录等。风道、出风口的噪声和温度测试记录。严密性试验,吹冲冼,设备试运转记录等。5、观察卫生器具安装质量及使用中是否存在的通病。6、使用PVC、UVC管道的配件配套是否符合有前规定要求。7、抽查水、空调通风、燃气各分项及分部工程检验评定记录及保温前的隐蔽检查记录。电气工程1、对工程进行较细的检查在电气安装是否存有不平安的隐患,安装质量是否到达标准,保证使用平安,运行可靠。2、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的细腻程度。3、查看电气工程所有的材料、部件、设备是否符合电气平安的有关规定要求,同时查看重要材料质量的检验报告和证明文件。4、查看电气管线是否存在线路不清和混用、不接地等情况。5、查看弱电,包括、电视、烟感器、通风、网络等接线调试记录。6、抽查电气分项分部工程检验评定记录。7、查看绝缘接地、电阻测试记录安装和调试试验、运转记录。5.4.8通风空调工程管道试验记录、风系统、空调设备及系统的测速测温调试记录。5.4.9电梯安装工程重点查阅以下资料:1、电梯检测报告、电梯调节器试及调整记录、绝缘电阻测试记录、电梯隐蔽检查记录。2、电梯平安技术检验报告书、电梯平安使用许可证及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监督核定证书。5.5工程资料检查重点5.5.1执行标准、规程、标准要求.1、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行业规定和标准。2、必须符合市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设计要求,经建筑师,监理确认,并进行检查和归类整理。6质量控制体系6.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6.2工程施工质量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