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_第1页
石家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_第2页
石家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_第3页
石家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_第4页
石家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及其他组织为了为满足国家战略目标或区域重点产业开展需求,以产业技术进步为目标,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各种长期契约结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网络型组织体。对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较多,但是应用研究缺乏。本文首先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进行了比拟,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及其结构特征,为运行机制研究打下理论根底。然后根据石家庄市现状,提出了石家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重点研究了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选择机制,根据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两类不同的成员的特点分别建立成员选择模型;研究了资源投入机制,建立了资源价值评估模型,为利益分配奠定根底;研究了利益协调机制,建立了利益分配模型和利益协调模型。实证分析以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研究对象,对其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描述,之后从成员选择、利益协调、退出流程优化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为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优化指明方向。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产业界进一步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供参考。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选择机制;资源投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成员退出机制Abstract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Allianceistwoormoreenterpriseswithindependentlegalstatusandotherorganizationsinordertomeetthenationalstrategicgoalsorregionaldevelopmentneedsofkeyindustriestoindustrialtechnology,undertheguidanceofthegovernment'sfulluseofmarketmechanisms,formedbytheinterestsofvariouslong-termcontractsandrisksharing,elementsofthehorizontalflowoftwo-wayortothebodyofaloosTheoryresearchesabout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Allianceoperationmechanismaremore,butlackofappliedresearch.Thisarticlefirstcompared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Allianceandstrategicalliances,researchcooperation,putforwardthedefinitionof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Allianceanditsstrategicalliancestructure,laiedthetheoreticalfoundationofoperationalmechanism.ThenAccordingtopresentsituationoftheShijiazhuang,proposedShijiazhuang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Allianceoperatingmechanism.FocusedontheShijiazhuangPharmaceuticalIndustryTechnologyInnovationAlliancemembersselectionmechanism,AccordingtothedifferentcharacteristicsofManufacturingenterprisesandresearchinstitutesestablisheddifferentmembersselectionmodel;researchtheresourceinputmechanism,EstablishedResourcevalueassessmentmodel,laythefoundationforthedistributionofbenefits;researchtheinterestsCoordinationMechanism,EstablishedtheProfitDistributionModelandInterestscoordinationmodel.Antibiotics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AllianceistheempiricalAnalysisresearchobject.Describesit’sexistingproblems,thendiscussedtheMembersselection,coordinationofinterests,andexitprocessoptimization.Optimizedthedirectionofantibiotics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Allianceoperationalmechanism.Finally,ProposedSomesuggestions,providedreferencesforGovernmentandindustryforthefurtherdevelopmentofindustrialtechnology.Keywords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Alliance;membersselectionmechanism;resourceinputmechanism;profitdistributionmechanism;intellectualpropertyprotectionmechanism;membersexitingmechanis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1章绪论 11.1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对象 11.2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1.2.1研究目的 21.2.2研究意义 2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1.3.1研究内容 21.3.2研究方法 31.3.3技术路线 31.4本文的创新点 3第2章理论根底与国内外研究及实践分析 52.1相关根底理论综述 52.1.1交易本钱理论 52.1.2资源根底理论 52.1.3知识与组织学习理论 62.2国内外研究分析及实践启示 72.2.1国内外研究分析 72.2.2国内外实践启示 82.3本章小结 11第3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一般合作关系的比拟分析 133.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定义及类型 133.1.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 1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类型 143.2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战略联盟之间的关系 153.2.1战略联盟形态演进 153.2.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战略联盟的异同点 163.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学研合作之间的关系 173.3.1产学研合作现状 173.3.2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及特点 183.3.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学研合作的异同点 193.4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结构特征 203.5本章小结 20第4章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现状与问题分析 224.1石家庄市医药产业现状与特点 224.1.1石家庄市医药产业现状 224.1.2石家庄市医药产业特点 224.2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背景 234.3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状分析 234.3.1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状 244.3.2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结构分析 244.3.3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分析 254.4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存在问题分析 254.5本章小结 26第5章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275.1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构成机制 275.1.1选择联盟成员的标准 275.1.2选择联盟成员的阶段 285.1.3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的选择 295.1.4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选择指标体系建立 295.1.5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选择联盟成员的评价模型 325.2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资源投入机制 355.2.1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资源构成及分类 365.2.2石家庄市医药医药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资源投入的原那么 375.2.3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资源价值评估 385.3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利益协调机制 395.3.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特点 405.3.2技术创新联盟利益分配原那么 405.3.3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收益构成 415.3.4利益分配模型 425.3.5利益协调模型 435.4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 445.4.1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风险 445.4.2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455.5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退出机制 465.5.1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退出机制的核心问题 465.5.2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退出情况分类 465.6本章小结 47第6章以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实证分析 486.1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状 486.1.1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联战略盟概况 486.1.2存在的主要问题 486.2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496.2.1成员选择模型在抗生素联盟中的应用 496.2.2利益协调模型在抗生素联盟中的应用 506.2.3抗生素联盟退出程序优化 536.3本章小结 54第7章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对策 557.1提高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主创新能力 557.2完善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 557.3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 557.4健全为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效劳的社会效劳体系 567.5本章小结 57结论与展望 58附录 59参考文献 6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67致谢 68第1章绪论1.1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对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开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由高速开展阶段进入了剧烈竞争阶段。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持续开展,维持产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与传统资源相比,知识资源的创造性是无穷的。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可持续开展的根底。于是,世界各国纷纷寻找产业技术创新的途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是其中之一。从国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情况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就出现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雏形——研究协会。近些年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一组织形式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纳。上世纪60年代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先在日本兴起,随后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各个产业开始蓬勃开展,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国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如日本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合作组织〔VLSI〕、美国的半导体技术合作研究组织〔SEMATECH〕、欧盟的尤里卡方案〔EUREKA〕等。从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的情况看,1992年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这是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雏形。产学研联合通过大中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了科研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十几年的实践中,产学研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加速产业技术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我国科学和技术部首先在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领域成立了四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此,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布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涌现出一大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成员实力构成、行业分布、地域分布上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由于运作时间短,实践经验少,我国大局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层次不高,以产品联盟为主,并且很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行政力量建立,运行效率不高。为了能够推动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蓬勃开展,实现产业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必须改造现有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是针对它的运行机制展开研究。石家庄市拥有抗生素、维生素两个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别由位于石家庄的石家庄制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牵头,吸纳了多家优势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同组成,是我国生物技术领域成立的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抗生素和维生素两个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使石家庄市医药制造企业的实际研发需求与我国科研院所研发能力相结合,对提高石家庄市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建设和开展石家庄市“药都〞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1.2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基于上述背景,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必须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优化,这对于提高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效率,促进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带动石家庄市高端医药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提升石家庄市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旨在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根据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的研究分析,最终提出一个具有石家庄医药产业自身特色的先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1.2.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项比拟新的研究课题,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深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认识。本文不仅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根底理论和一般特征,还将结合石家庄市医药产业的实际,研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为走出一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化的道路提供理论和认识上的准备。〔2〕实践意义本文结合石家庄市医药产业的实际,通过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构成机制、资源投入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成员退出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联盟成员共赢的目标。进而为石家庄市医药产业界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做大做强医药产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3〕学科意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将中西方先进管理理论与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际相结合,对于充实管理学内涵以及丰富管理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1.3.1研究内容首先进行相关理论根底综述与国内外研究分析及实践启示分析,并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一般合作关系进行比拟分析,深化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认识,为优化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提供理论指导。其次分析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状,从石家庄医药产业现状与特点入手,分析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的背景,重点对联盟的现有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指出现行的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局部研究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包括联盟成员构成机制、联盟的资源投入机制、参与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联盟成员退出机制。第四局部以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针对抗生素联盟的具体问题,应用成员选择模型和利益协调模型,优化联盟成员退出流程。最后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产业界进一步推进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供决策参考。1.3.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图书馆图书以及中国知网、维普科技期刊、超星数字图书等数字图书和数字期刊,吸取前人的研究精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定性分析的根底上,采用成员选择模型、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利益分配模型、利益协调模型等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在研究中综合采用管理学、产业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进行具体研究。〔3〕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搜集国内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案例及对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地调查研究,探讨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突出研究的实践性。1.3.3技术路线 本文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1.4本文的创新点文的创新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三者之间关系的根底上,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念与特征结构;〔2〕根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点分别构建了企业、科研院所选择评价指标体系;〔3〕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和利益分配模型以及利益协调模型。论文撰写论文撰写石家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对策研究石家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调查分析石家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一般合作关系的比拟分析国内外实践分析与启示成员选择机制资源投入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成员退出机制国内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分析国内外理论研究以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例实证分析图1-1技术路线图Fig.1-1Technologyroute图1-1技术路线图Fig.1-1Technologyroute第2章理论根底与国内外研究及实践分析2.1相关根底理论综述2.1.1交易本钱理论1937年,罗纳德·科斯〔R.H.Coasee〕在其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了交易本钱这一概念,他认为市场交易是有本钱的,包括搜索市场本钱〔searchcosts〕、谈判本钱〔contractingcosts〕和监督履约本钱〔moni-toring&enforcementcosts〕,当市场交易本钱与企业内部协调管理费用相等时,这一均衡水平确定了组织边界[1]。科斯理论的集大成者威廉姆森〔O.E.Williamson〕首先把交易本钱理论应用到联盟中,威廉姆森认为当内部生产本钱过高导致纵向一体化本钱过高时,就会出现联盟以节约交易费用[2]。迪屈奇进一步开展了交易本钱理论,他认为当市场管理效益高于公司管理效益,并且市场管理本钱介于公司交易本钱与市场交易本钱之间时,就会出现联盟这一组织形式[3]。交易本钱理论主要研究如何确定组织边界以最小化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该理论认为企业在联盟中形成专业化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4]。企业通过联盟交流信息、共同合作,可以提高对不确定性商业环境的认识能力,缓解信息不完全的问题。联盟还能促进联盟成员的组织学习,减少因有限理性而导致的交易费用。联盟成员通过组织化的市场,可以稳定交易关系,获得比拟关键的、保密性比拟高的技术资源。同时,联盟能够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时机主义行为。当企业在联盟内按照公平的原那么屡次成功完成交易后,联盟成员的信任度会得到极大提高。当联盟的优势表达出来后,留在联盟中的期望将会阻止联盟成员的逆向选择。因此参加联盟不仅可以降低生产费用的还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总之,联盟是介于市场和一体化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联盟虽然不是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但是联盟成员间并没有实质合并,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易关系是建立在契约根底上的。联盟是市场化的组织和组织化的市场,它既可以防止高额的市场交易费用,又可以防止完全内部一体化所导致的高昂组织本钱。因此,联盟是有效利用了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新组织,它既保持了联盟成员的相对独立性,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还增强了联盟成员的战略灵活性。2.1.2资源根底理论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首先提出了“资源根底理论〞,假设资源是无限的、可创造的[5]。巴尼〔Barney〕进一步开展了资源根底理论,他认为当一个企业实施的价值创造战略无法被其他竞争者模仿时,该企业就拥有了竞争优势[6]。他还认为,有价值的企业资源通常是稀缺的、难以模仿的和难以替代的[6]。艾森哈特〔Eisenhard〕认为,公司在均处于较弱的战略地位——都需要资源或者均处于较强的战略地位——都拥有可共享的有价值资源这两种情况下容易结成联盟[7]。曼德哈克〔Madhok〕认为战略联盟能增加在关键领域里起作用的重要知识,这些知识的开发时间和本钱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8]。Das,T.K.和Teng,Bing-Sheng将资源理论比拟系统地用于分析联盟,提出联盟成员为战略联盟带来四种关键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而企业参加联盟源是为了获得外部资源,把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相结合维持和开发自己的资源[4]。与交易本钱理论强调费用最小化不同,资源根底理论强调通过获得有价值的资源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当市场中的资源交易可能且高效时,企业更可能依赖市场。但是有些资源根植于企业内部或者是与其他资源混合在一起难以通过市场交易。因此,资源根底论将联盟看做是获得外部资源的战略,这些资源是公司以其他方式无法获得的。企业以其现有优势资源与联盟优势资源进行融合,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当今剧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单纯依靠某一类型的优势资源缺乏以使一个企业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所以许多企业参加了众多的联盟以获取不同资源。联盟的竞争优势在于资源在联盟中的使用价值超出在企业内部的使用价值。联盟竞争优势的获得依赖于资源有效整合利用的程度,假设企业能够高效地利用资源,联盟就是最正确选择。2.1.3知识与组织学习理论哈梅尔(Kumar)提出组织学习是企业参加联盟的另一个动因[9]。库马〔Kumar〕指出组织吸收知识的能力是组织认识到新的外在知识价值,消化并将其运用到商业终点的能力[10]。组织吸收知识的能力往往基于以前经验,具有路径依赖和积累性开展的特点。而联盟有助于企业了解并吸收外部知识,增强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西蒙尼〔Simonin〕认为企业拥有卓越的创新知识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这是企业参加战略联盟的动机[11]。目前,企业越来越重视获取新技术和新知识。而联盟是组织间转移新知识、新技术的有效途径。莫厄里〔Mowery〕认为知识是意会的而且很难定价,所以在市场上很难买到创新知识,企业只能通过联盟来学习某项创新知识[12]。知识创新通常发生在一个知识不断流动的动态环境之中,正式组织由于体制的束缚学习的气氛比拟差。创新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而且普遍出现在企业、科研院所、供给商和消费者的交流之中。知识与组织学习理论认为企业学习能力与竞争优势密切联系。战略联盟的意义在于,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的组织学习和在联盟中的组织学习,不断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很多企业不仅希望通过联盟获得互补性资源,而且希望通过联盟学习获得这些资源的能力。联盟的形成只是为企业提供了学习的时机,学习效果受到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类型、学习壁垒以及联盟各方的特性、关系的影响。学习是联盟各方合作竞争的目的。在联盟中企业如何保护自己的专有知识不被竞争者获得,又能学习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对联盟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理论目前还存在一些缺乏,首先该理论只注重知识的开展和转移,而忽略了相关费用。其次,联盟成员可能会把有信息扩散到联盟外部,这就导致联盟在共享信息过程中承当的风险高于市场交换,学习理论对于这种情况缺乏分析。2.2国内外研究分析及实践启示2.2.1国内外研究分析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前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langd〕和管理学家罗杰·夏奈尔〔RNigel〕提出的。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战略联盟逐渐开展为技术联盟。国外学者对技术联盟进行了比拟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联盟的定义及理论解释。技术联盟研究早期集中在定义及理论解释上,比拟有代表性的技术联盟的定义是由美国学者格拉特〔Gulati〕提出的,他把技术联盟定义为企业之间交换、共享或共同开发新产品或效劳的自发性活动,可以建立在企业横向或纵向界限上[13]。许多学者从交易本钱理论,资源根底理论、知识与组织学习理论、价值链理论等不同角度解释了技术联盟的成因。〔2〕对技术联盟不稳定性的研究。技术联盟的不稳定性是指联盟各方没有预料到的联盟中的重大变化和解体[14]。20世纪80、90年代形成了一大批技术联盟,但失败率却非常高。很多学者通过关系合同理论[15]、交易本钱理论[2]、博弈论[16]、资源依赖[17]理论等各种理论来解释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3〕对技术联盟结构模式的研究。技术联盟的结构模式多种多样,目前有很多关于技术联盟结构模式的研究。技术联盟的结构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模式分类,并解释各种类型结构模式的特点和意义[18]。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分类方法是股权——非股权的二分法。Narula和Hagedoorn认为在技术开展的早期多采用非股权式的联盟结构,而在技术成熟期那么多采用股权式的联盟结构。〔4〕对技术联盟绩效的研究。在联盟绩效方面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定量联盟绩效评价主要是通过不稳定性、失败率和持续性这几个指标评价联盟的绩效[19,20]。定性检验联盟的效用主要通过调研、案例研究等方法评价联盟绩效[21]。〔5〕技术联盟文化融合的研究。文化融合是联盟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并且创造出各种文化相融度极高的合作。一个貌似和谐的技术联盟中,可能存在严重危害双方和谐相处的文化[22]。在技术联盟中进行文化融合是相当重要的。在对国外学者企业技术联盟的根底理论进行研究的根底上,我国学者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论以及实践中所涉及到的模式和机制问题做了更进一步分析研究。赵志泉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将战略联盟的概念扩展到产业层面[23]。李雪、李菁华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从本质上看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缔结的技术联盟[24]。刘旻、李建伟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5]。我国的学者钟书华对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技术联盟微观强化机制、宏观强化机制的方法。技术联盟微观强化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1〕管理人员接受技术联盟的新观念;〔2〕创新合作模式;〔3〕培养和使用跨组织人才;〔4〕联盟各方联合开发;〔5〕加强信息、通讯设施建设,技术联盟的宏观强化机制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提供政策指导;〔2〕传递合作性息,组织联盟各方联合科技攻关;〔3〕提供咨询效劳,强化中介效劳体系建设;〔4〕改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条件和科学文化条件[26]。赵志泉进一步研究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有契约和股权两种维系方式:〔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契约安排主要连接纽带是契约,通过契约明确规定联盟各方的权利和义务〔2〕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股权安排是指联盟各方通过相互控股、参股,成立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实体[23]。赵志泉认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联盟成员间的信任机制:〔1〕完善的信息交流;〔2〕管理层加强协调;〔3〕妥善处理危机;〔4〕妥善处理文化冲突[23]。赵顺龙研究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产业开展阶段的匹配及类型选择,对产业开展的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匹配了四种联盟的组织演变形式,分别是以科研机构为中心的核心技术联盟、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普通技术联盟、以大企业为中心的核心技术联盟、以大企业——科研机构为中心的核心技术联盟[27]。刘旻和李建伟进行了基于租金视角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租金的概念,并将其分为地理租金和组织租金两类[25]。蒋樟生,胡珑瑛,田也壮进行了基于知识转移价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将联盟成员拥有的知识分为根底知识和独特知识两类,建立了基于知识转移价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动态系统方程组,指出知识转移价值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28]。2.2.2国内外实践启示日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启示日本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20世纪6O年代开始兴起,经过几十年的开展成效显著。日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早期形式主要是技术组合。80年代之后,企业开始在建立技术标准方面合作,涌现出大批技术标准联盟。日本的大局部国家重大产业研发工程都是在政府的建议组织下,由企业联合科研院所结成技术组合共同研究开发。技术研究组合为提高日本的产业技术水平做出了重大奉献,比拟成功的案例有:20世纪60年代的光学工业技术研究组合,70年代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80年代的激光浓缩技术研究组合,90年代的超尖端电子技术开发机构,21世纪的电子商务平安技术研究组合等。截至2007年1O月日本累计建立了176个技术研究组合,其中完成使命解散的有144个,32个仍在活动中[29]。比拟有代表性的日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VLSI技术研究组合〔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VLSI技术研究组合由政府和企业在1976共同出资成立。成员全部由政府选定,它们是日本电气、东芝、日立、富士通、三菱电机,这五家大型半导体生产企业在产业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该研究组合还建立了一个研究基地——共同研究所,由国立的工业技术院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和各联盟成员共同派遣科研人员组成。VLSI组合从1976年设立起至1980年宣布解散,这四年里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在光刻装置和大口径晶圆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在存储器生产销售领域大幅超越了美国。VLSI技术研究组合的启示有如下几点:〔1〕研发工程选择突出根底性和共性。VLSI研究组合把研究目标锁定在未来10年到20年内有实用化可能的1MDRAM的技术上[30],该课题有根底性和共性两大特征。只有研究根底性课题,企业才不担忧自己的独特技术会在联盟中被竞争对手学去;只有研究共性技术问题,企业才会有兴趣参与研究。〔2〕研究方式多样性。VLSI研究组合中的研究任务不一定都要由内部的研究人员来完成,也可以委托其他研究机构。虽然直接参加VLSI组合的只有五家大型企业,但很多上游企业都被程度不同地发动起来。据统计参与VLSI研发的上游企业数多达50余家[31]。〔3〕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当研究经费。VLSI组合运行的四年里,总研发费用约为720亿日元,其中291亿日元由通产省补助,约占总研发费用的40%[32]。其余研发费用由联盟成员平均分担。组合解散后,为了消化联盟研究成果,联盟成员企业又追加了高达600亿日元的研发费用[33]。〔4〕政府和国有研究机构在组建研究组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存同一产业内的竞争企业组织到一起共同从事研究开发,有很多困难。从组建研究组合到运行过程中,政府官员和国立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工作。2.2.2.2美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启示美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出现与日本有很大关系。20世纪80年代,日本通过大力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个产业尤其是的计算机产业得到长足进步。这深深刺痛了美国计算机产业,美国计算机产业做出了快速应对。1982年美国12家计算机和半导体制造企业联合成立了美国第一个计算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公司。其它产业主要企业与政府相关研发机构之间也相继开展合作。从2O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产业界、政府、科研院所相互协作,成立了许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1984年国会通过了国家合作研究法案通过后,尤其是1993年美国国会修订了国家合作研究法后,美国更是出现了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热潮。在1985—1996期间共成立了609个创新联盟,平均每年50个,这些联盟大都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34]。CDMA产业联盟是美国比拟成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由高通公司发起,整合了来自政府、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国际市场的资源,成功在困境中崛起。CDMA产业联盟的经验与启示有如下几点:〔1〕联合相关制造企业。高通公司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迅速开展了众多CDMA设备生产厂家。这样,CDMA就作为一个共同推进的事业,将各类设备生产厂家联合在一起,共同对CDMA开展投入资金、技术、人才,使得CDMA迅速成熟并实现商用。〔2〕整合产业各方资源。高通公司成功整合了各方资源。其中,政府和运行商的支持对移动通讯技术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对开展国内移动通讯技术起着决定性作用;运营商的支持对移动通讯商来说就是市场的支持和客户的支持。〔3〕争取国际同盟支持。1993年高通公司与中国、印度、俄罗斯和智利等国的政府和组织达成了谅解备忘录,使得CDMA很快占领了全球移动通信市场。2.2.2.3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启示我国从1992年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到2007年成立首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直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布局。截至2021年1月,仅北京市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超过100家,成员单位超过5000家[35]。这100多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几乎覆盖了北京市的主要产业,既有钢铁、建筑、软件等传统产业,也有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成立于2002年的闪联是我国比拟有代表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之一,联盟成立之初有联想、TCL、康佳、海信、长虹5家成员企业,后增至136家,除了国内的龙头企业,还包括松下、三星等多家大型跨国公司。该联盟成立的目的是解决3C〔电视、电脑、〕融合和三网〔互联网、移动网和电视网〕融合过程中的设备互联互通,制订IGRS标准〔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效劳标准〕,并促其产业化。闪联的IGRS标准研发成功后,于2006年成为国家行业标准,于2021年10月成为国际标准。在标准的产业化方面,闪联也进展顺利,已有电脑、电视、、投影仪、高清播放器等20余种产品上市销售,累计销量达1729万台,直接创造经济效益34.6亿元[35]。闪联的经验与启示有如下几点:〔1〕强强联合共同开发行业标准。闪联的五家发起单位在信息产业和家电产业具有重要地位,并且随着联盟的开展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参加,这为闪联IGRS标准的产业化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市场根底。〔2〕建立标准平台。闪联在制定标准过程中,以标准为根底,整合各成员的人才和技术资源,集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这就防止了资源浪费,也防止了成员之间因竞争而不愿奉献技术力量。〔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闪联极其注重知识产权的管理,形成了与标准相配套的知识产权体系。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方法,鼓励成员及时披露专利技术。目前闪联已经建立起一整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体系,相关国内创造专利240件,国际创造专利48项[35]。〔4〕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2006年3月,闪联向ISO/IECJTC1SC25WG1〔国际标准化组织家用电子系统)提案,2021年10月被正式接受为国际标准。闪联积极推进与其他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例如:与日本的标准化组织ECHONETConsortiumofJapan和韩国的标准化组织HomeNetworkForumofKorea联合成立亚洲家庭网络标准委员会;与下一代互联网联盟IPv6Forum合作。通过与国际相关标准化组织合作,保证了闪联技术标准与其它标准相兼容。综合国内外研究分析和实践启示,可以看到有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体系目前还不成熟,主要表现在:〔1〕目前国内的研究还主要是在定性研究和描述上,对具体的应用研究及联盟效果研究显得不够。〔2〕对适合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管理方式研究缺乏。如何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东方文化和管理学的特点来丰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管理与实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专门针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一般性研究也十分缺乏。针对上述这些研究缺乏,本文采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论与企业实际紧密联系的研究方法,充分考虑石家庄市医药产业开展的特点,将西方前沿理论与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开展实践相结合,对石家庄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的特点、困境和运行机制选择研究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2.3本章小结本章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根底做了概述,并且对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其中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根底,包括交易本钱理论、资源根底理论、知识及组织学习理论做了详细的介绍,重点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日本、美国、中国实践的开展历程和经验启示。第3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一般合作关系的比拟分析3.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定义及类型3.1.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开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科技部在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领域成立了首批四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些年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国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的战略举措越来越多地被付诸实践。但是目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比拟多样,还没有统一认识。赵志泉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产业内联盟各方为了实现共同的战略性创新目标,通过各种长期契约安排、股权安排和彼此间的默契而结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网络型组织体[23]。这是罗伯特·汉密尔顿〔RobertHamilton〕在1995年提出的战略联盟概念在产业层面的扩展。联盟成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实力对等企业开展为产业内联盟各方。这样联盟成员不仅仅局限在企业,有可能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其他组织,同时联盟成员范围也确定在同一产业内。李雪、李菁华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从本质上看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缔结的技术联盟。这种观点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技术联盟的一种特殊形式,技术联盟的主体是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及其他组织[36],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体更具体也更明确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蒋樟生,胡珑瑛,田也壮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产业技术进步为目标,由产业内两个或两个以上技术创新主体形成的互相联合致力于技术创新活动的中间组织[28]。这个定义认为强调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产业技术进步为目标,主要研究产业内的共性和根底性问题。有学者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以影响产业或企业长远开展的共性技术创新需求和重要标准等为纽带,为满足国家战略目标或区域重点产业开展的需求,通过各种技术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建立的一种长期、稳定、制度化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37]。该定义强调了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重要作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为满足国家战略目标或区域重点产业开展的需求而效劳的。本文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及其他组织为了为满足国家战略目标或区域重点产业开展的需求,以产业技术进步为目标,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各种长期契约结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网络型组织体。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体是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组织,可以是企业,科研机构,大学院校或其他机构等。第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产业长远开展的共性技术和重要标准等为研究目标,是为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或区域重点产业开展而效劳的。第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政府推动,是国家创新体系在产业层面的推进,这与由市场机制驱动形成的企业战略联盟不同。第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部成员分担本钱、分散风险、共享利益。这样,减少了联盟成员的创新本钱,提高了联盟成员的创新积极性。第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之间具有松散性和相对独立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契约为纽带,并非独立实体。联盟资源是由联盟成员分别提供的,不具有统一所有权,合作关系也并不是稳固的和长期的,是动态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类型3.1.2.1依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的职能领域分类依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的职能领域分类,可以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分为以下几类:研究开发型联盟、技术标准型联盟、产业链型联盟、市场合作型联盟等。〔1〕研究开发型联盟研发联盟是联盟成员共同研发知识技术和转移知识。研究开发型联盟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最主要的实现形式之一。研发型联盟的目标是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2003年由联想集团、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公司等16家技术研发企业共同组成中关村产业联盟是典型的研发型联盟,旨在形成中国产业的技术研发中心。〔2〕技术标准型联盟技术标准型产业联盟以制定产业技术标准为目标。研发技术标准,能够促进新技术应用,推动整个产业的开展。例如2003年成立的闪联技术标准产业联盟就是技术标准型联盟。〔3〕产业链型联盟产业链联盟通过联盟成员间合作促进上下游产品创新,有利于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链。2002年联想集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华为技术、普天产业信息集团等八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产业联盟有力的促进了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使整个系统如芯片、系统、应用、测试设备等同步推进。〔4〕市场合作型联盟市场合作联盟以共同开发市场为目标,通过开拓创新用户市场、共用根底设施、联合采购等途径推动产业开展。如2000年由时代集团公司、航天长峰集团公司等多家疗器械企业共同发起创立中关村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联盟,该联盟通过代理销售或捆绑销售等销售手段促进联盟成员产品销量提高。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导者不同分类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导者不同划分,可以划分为中小企业合作的联盟、强强合作的联盟、由核心大企业主导的联盟三类。〔1〕由中小企业合作的联盟中小企业参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聚集各种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降低风险。同时,中小企业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完成超过其本身能力范围的工作。〔2〕强强合作的联盟强强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常与资源垄断或市场瓜分相联系,它和垄断组织辛迪加在成员结构上有些相似[38]。由于联盟成员实力比拟均衡,因此联盟相比照拟稳定,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3〕由核心大企业主导的联盟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由于经济规模、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整体实力等方面的差距,在联盟中地位差异很大。通常在由核心大企业起主导作用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大企业有更多的主动权,而中小企业较被动。众多中小企业围绕着核心大企业运转,为核心企业配套效劳。通过由核心大企业主导的联盟,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类及目标比拟如表3-1所示。表3-1各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标比拟Tab3-1Comparisonamongalltypealliance分类标准联盟类型联盟目标依据合作的职能领域、资源之间关系研究开发型联盟共同研发新技术知识;知识转移技术标准型联盟制定产业技术标准产业链型联盟促进创新产品上下游的配套;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市场合作型联盟共同开发市场为目标依据主导者不同由中小企业合作的联盟聚集各种社会资源,快速响应市场,分散风险强强合作的联盟资源垄断或市场瓜分由核心大企业主导的联盟众多中小企业围绕着大企业运转,为核心企业配套3.2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战略联盟之间的关系3.2.1战略联盟形态演进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前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langd〕和管理学家罗杰·夏奈尔〔RNigel〕提出的。比拟有代表性的战略联盟概念是美国的学者格拉特〔Gulati〕提出的,他认为战略联盟是有共同利益的企业,为了共同拥有市场或共同开发市场、共享资源等原因,通过签订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流动的一种合作模式[13]。它是合作伙伴为了实现更大的竞争优势通过签订契约建立的一种介于市场和一体化之间的新组织形式。战略联盟的开展使合作成为竞争的一局部,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联盟之间的竞争。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产品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企业发现联合控制价格会带来超额利润。于是战略联盟以价格联盟的形式出现,例如卡特尔(Cartel)、辛迪加(Syndicate)和托拉斯(Trust)等。价格联盟以控制产品销售价格及降低原材料采购本钱为目标。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剧烈,战略联盟由联合控制价格价格开展到了在设计、生产、销售等产品价值生产的各个环节共同合作,相应形成了研发联盟、生产联盟、营销联盟。这些战略联盟的主要目标是生产产品,通常也被称为产品型联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逐渐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现实中虽然存在知识市场,但是知识市场容易失灵,知识型战略联盟就应运而生。知识联盟将学习和创造知识作为联盟任务,联盟成员在联盟内交换知识、共同创造新知识。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后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战略联盟分别经历了价格联盟、产品联盟、知识联盟三种形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战略联盟的一种特殊形式,介于产品联盟和知识联盟之间。它既有战略联盟的一般特性,又有自己的特点。3.2.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战略联盟的异同点3.2.2.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战略联盟的相同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战略联盟的一种,具有战略联盟的一般特征。〔1〕灵活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动态的,没有固定的组织结构。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调整组织结构。任何组织都可以经过联盟允许参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可以自由退出。一个组织可以参加多个不同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竞合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成员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曾经的竞争对手也可能为了共同利益参加同一联盟。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对抗竞争转向协作竞争;恶性竞争转向双羸竞争;短期利益竞争转向塑造长期竞争优势的竞争。〔3〕风险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躲避了联盟成员独立研发的风险。但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给联盟成员带来新的风险。例如,失去单独研发竞争力;降低研发的控制力;获利不均衡等。〔4〕柔性与刚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扩大了技术创新规模,延长了组织边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柔性使其更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了环境适应能力。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决策权分散,使联盟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能保持自身的刚性,有更好的纠偏机制。这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了柔性和刚性结合。3.2.2.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战略联盟的不同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战略除了具有战略联盟的一般特征外,也有自己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1〕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政府起引导作用与根据市场机制形成的一般战略联盟不同,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引导作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我国落实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尝试。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政府运用国家资源调控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合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时出面调解联盟运行过程中的摩擦与冲突;其次政府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供政策支持;再次政府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供资金支持,政府通过科技专项,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供资金。〔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解决产业内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一般战略联盟通常关注的是产品价值的增加,本钱的降低,市场的拓展或解决联盟成员企业的技术难题。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注的是同一产业内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这些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推动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战略联盟异同点如表3-2所示。表3-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战略联盟异同点Tab3-2DifferencebetweenStrategicAllianceand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Alliance相同点灵活性竞合性风险性刚性与柔性不同点政府发挥中重要引导作用以解决产业内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为目标3.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学研合作之间的关系3.3.1产学研合作现状我国从1992年开始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促进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产学研联合开发在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开展新兴产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产学研联合开发越来越注重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加快我国的科研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步伐。3.3.2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及特点在我国产学研联合开发的实践中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本文根据产学研合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产学研合作开发划分为几下几种模式。〔1〕技术转让技术转让通常是科研院所出让技术,企业接受技术。技术转让权责清楚,容易操作。通过技术转让方式转让的技术成果通常较为成熟,技术接受方能在短期内获得经济价值。但是,技术转让是一次性行为,这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开发缺乏对技术创新的持续刺激。〔2〕委托研究委托研究一般是企业委托科研院所针对企业自身技术需求进行研发。委托方提供资金,受托方研究相关课题,权责清楚。委托研究的课题小,资金少,合作周期短,没有相应的组织机制保障持续创新,不能实现知识流动。〔3〕联合攻关联合攻关由产、学、研各方派出人员组成临时小组对某科研课题联合研发。联合攻关能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力量,但合作目标的单一,难以形成持续的创新。通常情况下,科研课题的结束后联合攻关小组就会解散,不能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不利于知识的积累沉淀。〔4〕内部一体化内部一体化是指科研院所通过开办企业的方式将自身科研成果产业化。科研院所开办的企业拥有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但是有产权关系不顺、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一系列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5〕共建科研基地共建科研基地是指参与各方共同投入资源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等。共建科研基地既能发挥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又能利用企业工程技术开发能力。但是,共建科研基地要求合作各方在组织与制度方面达成高度共识。并且,科研基地的建设与运营都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共建科研基地仅适用于大型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中小企业很难参与进来。〔6〕组建研发实体组建研发实体是指企业、科研院所以出资或技术入股的方式组建实体,进行技术开发或技术经营。研发实体把合作各方结合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有利于技术创新长期深入开展。但是,研发实体是公司组织,自负盈亏。因此,经济利益往往被放在首要位置,不利于科研开展。〔7〕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通过大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科研院所培训、科研人员担任企业参谋等多种方式实现。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模式虽然能促进知识交流和知识学习,但是不能克服临时性、公益性、非正式性的缺点。各种类型产学研合作优缺点如表3-3所示。表3-3各种产学研合作类型优缺点比拟Tab.3-3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Compairsonamongalltypeofthroughcooperative产学研合作类型优点缺点技术转让权责清楚;可以在短期内获利多为一次性转让,缺乏对于技术创新的持续刺激。委托研究权责清楚、容易操作合作课题比拟小,资金较少,合作周期短,缺乏持续创新的组织机制联合攻关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力量联合攻关的合作目标的单一,难以形成持续的合作动力内部一体化校办企业拥有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产权关系不顺、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共建科研基地有利于带动企业研发队伍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组建研发实体结合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有利于合作各方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济利益被放在首要位置,可能出现不利于科研开展的情形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促进产学研各方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临时性;公益性;非正式性传统的产学研联合开发模式都具有一些限制,总结起来就是:〔1〕松散的产学研联合模式,如技术转让、委托研究、联合攻关等模式合作周期短,注重短期效益,难以形成持续的创新机制。〔2〕紧密的产学研联合模式,如内部一体化、共建研发实体等模式虽然能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有利于产学研各方长期深入的合作,但是要求合作各方在组织与制度方面到达高度一致,并且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为了克服以上两个缺点,进一步促进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开展,推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出现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这种新的产学研联合开发模式。3.3.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学研合作的异同点3.3.3.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产学研合作的相同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产学研合作的主体相同,都是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无论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还是产学研联合开发,都是以企业为核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3.3.3.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产学研合作的不同点〔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和一体化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既克服了松散的产学研联合模式合作周期短,注重短期效益,难以形成持续的创新机制的缺点;又克服了紧密的产学研联合模式要求合作各方在组织与制度方面到达高度一致,片面最求利益最大化的缺点。〔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注的是产业内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产学研合作通常只是针对企业委托的某一具体技术进行科研攻关,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针对产业关键技术进行长期合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产学研合作异同比拟如表3-3所示。表3-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产学研合作异同点Tab3-3Differencebetweenthroughcooperativeand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Alliance相同点合作主体相同不同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和一体化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注的是产业内关键共性技术问题3.4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结构特征根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的异同比拟,可以看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战略联盟与产学研合作的交集,如图3-1所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既具备战略联盟与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又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结构特征有如下三点:首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和一体化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其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注的是产业内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然后,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战略联盟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图3-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系结构图Fig.1-1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Alliancerelationshipchar3.5本章小结本章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一般合作关系即战略联盟与产学研联合开发进行了比拟,明确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和结构特征,为后文研究奠定了理论根底。其中对国内学者提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定义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定义。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类型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战略联盟的形态演进过程,提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战略联盟的一种特殊形态,重点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介绍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分类及特点。重点分析了产学研合作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异同点。最后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结构特征。第4章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现状与问题分析4.1石家庄市医药产业现状与特点4.1.1石家庄市医药产业现状石家庄市医药产业实力雄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二位。在石家庄医药产业开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大批优势企业。这些大型企业的开展,为石家庄医药产业作出了重要的奉献。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早最大的抗生素和半合成抗生素生产基地,是国家首批6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和国家“863〞高新技术研究开展方案成果产业化基地,荣获2005年度全国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十强〞第一名,其新药研发中心被国家命名为“微生物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石家庄制药集团拥有世界最大的7—ACA生产基地,头孢系列抗生素生产能力全国第一;神威药业拥有我国最大的软胶囊生产基地,是我国中药产业化示范基地,其综合实力已跻身中国中成药工业前20强;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已经开展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民营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石家庄医药产品生产能力在国内优势地位明显。目前石家庄市医药制造企业可以生产化学药和中成药等多种产品。石家庄市青霉素的产量占国内生产总量的40%;维生素C的产量占全国生产总量的50%;土霉素的产量占全国生产总量的90%。石家庄多种化学原料药产量居世界第一,例如青霉素、维生素C等,多种医药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例如链霉素、维生素B12等。近年来,石家庄市中药现代化开展势头强劲。五福心脑康、通心络胶囊、清开灵注射液等多个中药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的市场。生物制药快速开展,乙肝疫苗等生物医药产品国内有良好市场。4.1.2石家庄市医药产业特点〔1〕以原料药生产为主石家庄市可生产原料药24大类中的多半数产品,年生产能力30万吨,占全国总原料药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石家庄时化学原料药如柯柯豆碱、链霉素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很大,优势明显。原料药既可以作为根底用药又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其它制剂,既能满足药品消费水平不高的国内需求,又能满足兴旺国家加工精深产品的原料需求。原料药生产受经济周期变化影响较小,保证了石家庄医药经济的良好开展态势。〔2〕产业幅宽、产品链长石家庄市占有原料药优势资源,纵向开展空间很大,优势明显。通过对初级原料药产品深加工,可以生产多种精深产品。如青霉素工业盐可深加工成7ANCA、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类产品;从头孢C锌盐可进一步加工成孢布烯、头孢地尼等。〔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虽然石家庄市原料药规模优势明显,但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极少,绝多数化学药是仿制产品。缺乏用于临床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药创制根底较弱,专业技术队伍研发能力缺乏,研发投入少,医药科研与企业生产脱节的现象任然存在。4.2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背景〔1〕医药产业迅速开展20世纪70年代,医药产业从化学工业中别离出来,迅速成为一个开展势头强劲的产业。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较兴旺的国家和地区,医药产业迅速开展,势头强劲。经过几十年的开展,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型跨国医药企业,如默克、葛兰素、强生、诺华、惠氏等。同时,化学原料药生产由兴旺国家向开展中国家转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开展。医药制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医药制造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开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原料药出口国,化学原料药生产已经到达世界先进水平。石家庄作为我国传统的医药制造集中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要医药生产加工制造基地,拥有建立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雄厚产业根底、企业根底和产品根底。〔2〕技术创新能力弱成为制约石家庄医药产业开展的关键因素石家庄市原料药规模优势明显,但是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绝大多数医药产品为仿制药品。近几年石家庄市医药企业虽然加大了研制新药的力度,报批了上百种新药但多为仿制品,与其它省市差距较大。医药制造企业对根底原料药依赖性很强,对研发新产品认识不到位,产品差异化不够,研发力量分散,资金投入缺乏,新产品研发成果不多、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弱成为制约石家庄市医药产业进一步开展的关键因素,严重影响了石家庄市医药产业由大变强。〔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全国范围兴起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有利于推动石家庄市医药产业实现技术突破,形成技术标准;有利于掌握核心技术,提升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整合石家庄市优势创新资源,形成医药产业技术创新链。4.3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状分析4.3.1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状目前,石家庄拥有两个全国性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别是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21年11月,由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集国内优势维生素生产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成立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先有工程,后有联盟。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成功了国家科技部重大产业支撑方案工程,在工程的推动下,曾经的竞争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2021年7月联盟成员单位提交课题报告申报2021年863工程。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21年11月正式签约成立,由15家联盟成员组成,包括石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鲁抗医药医药股份、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联盟成立以来,承当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方案工程“抗生素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创新〞。局部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如完成头孢菌素生产菌种的基因组测序;基于酶工程的化学法7-ACA生产酶法替代,每年可减排COD近两万吨,本钱降低50元/KG,对保持我国抗生素原料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青霉素高通量筛选平台技术应用实现325吨大罐发酵水平到达10万u/ml以上,到达世界先进水平。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促进了抗生素产品链建设,提高了我国抗生素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联盟成立的两年多时间内,成员单位共取得抗生素新产品生产文号88个;32个产品完成了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注册;8个产品获得欧盟COS证书;4个产品分获得美国FDA和德国GMP证书。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推动了抗生素产业新产品研发,成员单位两年多来共申请抗生素类产品创造专利31项,4项科研成果获得创造专利授权,10项科研成果分获各地科技进步奖。4.3.2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结构分析石家庄市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要是契约型联盟。现有的组织机构如图4—1所示。联盟办公室就联盟办公室就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图4-1石家庄市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结构Fig.4-1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ofShijiazhuangPharmaceuticalIndustryTechnologyInnovationAlliance理事会是联盟最高权力机构,由联盟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人组成,设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假设干名,理事长实行任期制。理事会主要职责是促进联盟稳定运行,协调联盟成员的行动,根据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的建议决定联盟技术开展方向与重点工作任务,协调资金筹措和使用,成果转化及收益分配方案等联盟重大决策事宜。专家委员会由理事会聘任,是联盟的技术决策咨询机构,由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