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02(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02(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02(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02(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02(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20·辽宁抚顺市·高二期中)材料一: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之盛衰关乎政之治乱,良法向来是治国之重器、善治之前提。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问世,到代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议》出台,再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彰显了中华民族对法治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民法典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它的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可以说,编纂民法典是我国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是我国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中华民族在法治道路上的不懈奋进。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曾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建议,可以说,民法典诞生的过程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过程。遵循同样的逻辑,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不管是遇上高空坠物,还是碰到遗产纠纷,抑或遭遇隐私泄露,都需要从民法典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只有全体社会成员以民法典为遵循,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让民法典真正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摘编自阿斯力格《以民法典实施提升“中国之治”》)材料二: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的精髓和要义就在于“民”字,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含爱民、护民、利民、惠民的情怀,促进民权保障、民生改善、民业兴旺、民心和顺、民风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确立或完善了胎儿利益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护、老年人利益保护、死者利益保护等规则,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从抽象人到具体人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编织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网。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社会治理的要义在于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民法典不仅为合作共治提供了所需的大量规则,而且通过公平分配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风险、责任,给合作过程注入平等相待、尊重权利、信守契约、诚信无欺、公序良俗等精神元素,推动合作产生最优效果。同时,民法典赋予和保障了社会主体广泛的选择自由、契约自由、行为自由,激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法。民法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道德取向、文化指向,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民法典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继承重家庭、讲仁爱、守诚信、尚公平、促和谐的传统法律精神,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律文本之中,融入民事法律规范之中,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民法典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行义举、惩罚丑行恶举,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民法典关于生命无价、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性别平等、尊重隐私、环境正义、英烈保护等内容,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观念的进步。(摘编自黄文艺《民法典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之重器》)材料三:民法典其体系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也是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重要实体法律依据。民法典的出台将会给民事检察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冯小光:民法典颁布以后的溢出效应,必然对行政机关、司法权产生影响。首先,民事审判和民事检察适用的最核心实体法律是民法典。此前适用的单行法律和庞大的司法解释规定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协调、不统一的地方,民法典的体系性、协调性为民事实务提供了统一的适用依据。其次,民法典能够对民事检察官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很好的规制。长期以来,如何规制民事法官和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一个司法改革的课题,民法典在这方面填补了很多空白。王利明:民法典是基本的民事法律规范,是基本的裁判依据,将来无论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对话、讨论的平台就是民法典,而不是各说各话。民法典颁布之后,就应当从民法典中寻找法律依据;而且规定非常清晰,所有的规则都在这里面了,已经消除了不一致、不统一的现象,就要在这里找统一的裁判依据、裁判尺度。另外要有体系思维,民法典是体系化的产物,为法官、检察官、律师提供了体系化的思考方式。法典就是要求援引多个条款,这是我们在适用民法典时必须要注意的新现象。王轶:在这个问题上,我只有一个建议,就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应该是实力相当的,监督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疫情期间,我写了篇文章,主要讨论行政许可的民法意义,着重从民法的角度分析,行政许可应该做什么样的类型区分,对民事法律行为、合同行为的效力判断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发现,相关司法解释中,较为集中的问题是没有处理好行政法与民法的交叉问题,这可以成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如果我们能够重点突破,充分树立监督自信,慢慢地,会与被监督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互动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摘编自龚云飞、关仕新《王利明、王轶、冯小光“三人谈”》1.下列对“民法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法典吸收了许多优秀法律文化和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整合了我国多年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B.民法典激励社会主体的自主自治与其推动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并不矛盾,目的都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C.民法典注重以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难题,惩恶扬善,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促进社会发展进步。D.民法典的颁布能规制检察官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从而消除法律规则之间的不协调、不统一的现象。2.综合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自古至今法律就是社会安定的重器,民法典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正在走向强盛。B.只有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才能让民法典真正保护人们的权益。C.激励社会主体自已解决问题,激活社会能量,能使治理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D.民法典仍然有可以改进的空间,处理好了行政法与民法的交叉问题,就会完美。3.下列说法中,不能正面支撑材料三相关观点的一项是()A.张某与李某因房屋租赁引发纠纷,在审理过程中,法官、检察官和律师都将民法典作为统一的法律依据。B.法院根据民法典对张某高楼坠物致伤案做出判决,张某因法官没有使用自由裁量权而认可判决结果。C.赵某出售了与其妻共有的房屋,某地方法院认为此案只涉及婚姻家庭,不需援引合同、物权等条款。D.刘某与钱某因共建厂房产权产生纠纷,法院依据行政法判决产权归刘某,钱某不服又依法提起民事诉讼。4.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概括民法典是如何体现“民”这一精髓和要义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2020·邵东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同里之思张抗抗春天去了周庄,仍是意犹未尽,心里总是想着那个叫做同里的小镇。同里不去,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夏天的荷花时节,终于有机会去了同里。同里镇果然让我喜欢:周庄小镇上有闻名的双桥,而同里竟有太平、吉利、长庆三桥,三曲九折相贯相联,似给人以三思而行的警示;周庄小镇有精美的私家花园沈厅、张厅,而同里镇上也有嘉荫堂、崇本堂、陈去病故居那些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何况同里镇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汊用古老的桥连接起来又分割开去。桥下是舟,河边是树。舟船在水里摇曳,绿树在风中摇曳,那一棵棵苍绿碧翠的杨柳桂花女贞玉兰树的叶尖上,终日飘动着细腻柔曼的温情。何况,同里镇临河镑岸的小街上,没有那么多杂乱的店铺,便少了许多嘈杂的商业气味,自然多了几分幽谧与清静,河边洗涤的农妇与屋前饮荼的男子,都有一种同里人才有的从容与悠闲。更何况,同里镇古宅群中,还有被同里人最引为轿傲,也已被世人竞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那座独一无二的“退思园”呢。退思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退职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之意。相传任兰生在同治年间官居安徽六相兵备道道台兼凤阳关监督。凤阳关监督为肥缺,凡过往商贾都要向他送红包,因此宦囊充盈,于是他就在家乡同里镇上兴建一座花园,以备晚年享用。不料园子尚未完工,慈禧让他去镇压捻军,他因不愿对捻军赶尽杀绝而触怒慈禧。眼看将招来杀身之祸,他在好友左宗棠、彭玉麟的教导帮助下,对慈禧巧以应对,不作辩解,使慈禧有火难发。最后慈禧问他:今后怎么办?他答:退而思过,进而报国。慈禧默允,一场风波就此结束。任兰生总算免去性命之忧,罢职还乡。归家后,果真将花园取名为“退思园”,以此制造出一种认罪悔过的假象,专门糊弄皇上。因是带罪思过,那园子必须得有些低头顺眉的小模样,作出检省内愧的收敛状。这一“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向,由纵向变为横向,自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竟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贴水筑”,为江南古镇留下了一处颇费后人寻思咂味的别样庭园。既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得有“水芗榭”和“眠云亭”下棋解闷,“揽胜阁”作画;春有“闹红一柯”的喜庆,夏有“菰雨生凉”的悠闲;还有横空出世、八面来风的“天桥”,可令人精神一爽。再有读书思过的“辛台”,抚琴听乐的“三曲桥”,将园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却因是解职下台,清静中不免寂寞冷清,门前车马日稀,岂不辜负了园内美景?任老前辈早有准备,在中庭通往园内,泊有一艘旱船,好似一艘正在靠岸的到客船,为园主请来了一批批嘉宾。侧旁的“岁寒居”,正待好友围炉品茗,舞文弄墨,谈古论今;园内的楼台亭阁上处处留有祈福求爵的痕迹,以期有朝一日宦海复出,东山再起。若是有如此优裕的日子可过,退下来未必真能思过了;若是真的思出有过,这建园所收敛所耗费的钱财,想必是应“退”还凤阳去才是了。从“望月楼”袭来的凉气中,我无法得知任老先生在园中的那些岁月,究竟在“思”些什么?任兰生在退思园安居两年后,因西北回民起义,经左宗棠力荐,如愿“平反”,被慈禧重新起用,后在镇压回民的战斗中死于沙场。当年的捻军之难并未能让任老先生心灰意冷,从此隐退田园;当年的任道台仍是固守着他对朝廷的忠义,固守着他的功名利禄,当他享受着退思园的时候,他便愈发不能放弃天下的“富土”了。那原本只是一种策略一种计策的“退思”,却成为一个黑色的玩笑——退思后的任兰生,退至其退思之前的位置,甚至更远?好一个“退思园”。遥远的历史和不远的“文革”以至当下,有着何等惊人的相似之处呵。退思园确是发人深思。相传“同里”的地名,早年为“富土”,只因太湖鱼米之乡,甲富一方,时有盗贼骚扰,遂将竖排的“富土”两字,重新分割组合,成为“同里”,倒也顺理成章。似乎只有如此富裕的土地,才能产生如此精美的园林,以及藏富匿民、瞒天过海、含蓄绕弯的心思。质朴而秀美的同里,常让人思念。再思同里,却是为了那座名闻遐尔的“退思园”,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待“退”时才能思过呢?尽管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进取”时,亦能冷静检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么?退思园在江南的雨雾中变得朦胧。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我们或许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所以,退思园仍是令人难忘的,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他安逸俗艳的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冥思苦想的思辩色彩。(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了同里的石桥、园林、湖水、舟船、居民,多角度表现了同里质朴、静谧、从容的独特气韵。B.文章第⑧段中加点词语“滴水不漏”,是指退思园主将退休生活安排得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C.文章开篇从同里质朴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写到从容悠闲的文化气质,层层推进,为下文写退思园蓄势。D.作者颇费笔墨写退思园,写建园缘起、庭院布局、退思生活,为下文写任兰生进而报国的壮怀作铺垫。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同里”比作“波浪中的小船”,形象地写出作者心中对于同里的向往和挂念。B.文章开头将周庄古镇和同里小镇进行对比,写出了周庄虽然名气稍胜一筹,但实质上却比不上同里的美。C.文章条理清晰,作者先是向往“退思园”,后来游览“退思园”,最后产生了关于“退思”的诸多思考。D.文章结尾既是独创的,也是具有诗性的,同时也会引发游人的思考与想象,去感受这思辨意味的小镇。8.说说同里“质朴而秀美”的特点表现在哪两方面?请简要分析。9.文章题目叫“同里之思”,同里究竟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020·广东佛山一中高二期中)杨言,字惟仁、鄞人。正德十六年进士。授行人。嘉靖四年擢礼科给事中。奸人何渊请建世室。言与廷臣争,不听。言复抗章曰:祖宗身有天下大宝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薄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太宋千天下正统献帝虽有盛德,非若周文、武创王业也,欲袭世室名,舛矣。如以献帝为自出之帝,是前无相宗;以献帝为祢而宗之,是后无孝、武二帝。陛下前既罪医士刘惠之言,今乃纳渊之说。前既俞礼卿席书之议,今乃佛书之言。臣不知其何谓也。”杨一清召人内阁,言请留之三边。特旨拜张璁兵部侍郎。言以璁贪佞险躁,且新进,未更国家事,请罢璁,并劾吏部尚书廖纪引匪人。同官解一贯等亦谏。皆不纳。有投匿名书御道者,言请即烧之,报可。六年,锦衣百户王邦奇借哈密事请诛杨廷和、彭泽等,下部议,未覆,而邦奇复诬大学士费宏、石瑶阴庇廷和,词连廷和子主事惇等,将兴大狱。言抗疏曰:“先常晏驾,江彬手握边军四万,图为不轨。廷和密谋行诛,俄顷事定,迎立圣主,此社稷之勋也。纵使有罪,犹当十世宥之。今既以奸人言罢其官、戍其长子矣,乃又听邦奇之诬而尽逮其乡里、亲戚,诬为蜀党,何意圣明之朝,忽有此事?至宏、瑶乃天子师保之官,百僚之表也。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惑圣听。若穷治不已,株连益多,臣窃为国家大体惜也。”书奏,帝震怒,并收系言,亲鞫于午门。群臣悉集。言备极五毒,折其一指,卒无挠词。既罢,下五府九九卿议。镇远侯顾仕隆等覆奏邦奇言皆虚妄,帝责仕隆等徇情。然狱亦因是解,谪言宿州判官。御史程启充请还言旧任,不听。稍迁溧阳知县,历南京吏部郎中。坐事再谪知夷陵。言为吏,多著声绩。溧阳、夷陵皆祠祀之。(节选自《明史·杨言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干/天下正统/B.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千天下正统/C.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干天下正统/D.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千/天下正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科给事中,官名,分掌稽核典礼事务,注销礼部、宗人府、理藩院等衙门之文卷。B.锦衣,即锦衣卫,是历代封建王朝的警卫机构,主要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C.晏驾,即“驾崩”,指帝王之死。《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D.五毒,指五毒之刑,为中国古代惩罚罪犯所用笞、杖、徒、流、死五种酷刑的统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言尊奉正统,反对何渊建议。他认为献皇帝虽然有崇高的品德,但不是像周文王、武王那样创立王业的,想承袭宗庙的名分,就会造成错乱。B.杨言忠心耿耿,经常犯颜直谏。他说皇帝特别降旨拜封的兵部侍郎张璁贪财巧佞、轻薄浮躁,而且是新升的官,没有经历国家大事,请求罢去张璁。C.杨言铁骨铮铮。虽受刑而不屈。他因杨廷和一案惹怒了皇帝,受到锦衣卫百户王邦奇的审讯,杨言受完五毒之刑,并被折断一指,始终没有屈服。D.杨言做地方官,有显著声望。他曾先后担任溧阳和夷陵知县,虽为贬职,但他忠于职守,政绩突出,因此,溧阳和夷陵都立祠纪念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廷和密谋行诛,俄顷事定,迎立圣主,此社稷之勋也。(2)若穷治不已,株连益多,臣窃为国家大体惜也。14.杨言在奏章里对王邦奇诬告杨廷和之事进行了争辩,请具体说明他是如何逐层展开争辩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2020·山东烟台市·莱州一中高二月考)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注]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注)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末,当时安史叛军气势正盛,国事艰难。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迪送客时看到早梅开放,想念杜甫并寄赠一首诗,本诗是杜甫对裴迪的答谢之作。B.首联将裴迪与何逊相比,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表达对裴迪和他所赠之诗的推崇。C.颔联紧承“动诗兴”,具体写裴迪送客的情形,寄寓了作者对裴迪没有自由的同情。D.颈联表达庆幸之意,庆幸裴迪没有折梅寄来,要不然诗人面对折梅一定会感慨万千。16.尾联中说“朝夕催人自白头”,是什么催诗人“白头”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2020·湖北武汉市·高三开学考试)(1)苏轼《赤壁赋》中表现客吹洞箫效果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贺“老鱼跳波瘦蛟舞”有异曲同工之妙。(2)庄子《逍遥游》中颂赞了许多理想人格形象,像“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人格修为方式给予我们很多启示。(3)韩愈《师说》结尾处盛赞李蟠,年仅十七,因为喜好古文,所以“_________________”,而且向自己学习,也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的胆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2020·苏州新草桥中学高二月考)秋天的下午,几乎家家户户每一堵朝西的墙壁上都落满了蜻蜓,夕阳下它们透明的薄翼和花纹各异的细长尾巴,像一件精心的刺绣。顺着墙根悄悄溜过去,用手一按,就捉住一只。一只被捉走了,其他的照旧静静趴着;好像蜻蜓对此时此刻的阳光迷恋至极,生怕一拍翅,①。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他的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他并不知觉。他正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他的影子已经伸进家。妻子在院子里,做好了饭,看见丈夫的影子从敞开的大门伸了进来:先是一个头(a)戴帽子的头,接着是脖子,然后是弯起的一只胳膊和横在肩上的一把锨(b)你爸的影子已经进屋了(c)她喊孩子(d)快打洗脸水,准备吃饭了(e)孩子打好水,将脸盆放在地上,跑到院门口,看见父亲还在远处的田野里走着,一个人一摇一晃的。他的影子像一渠水,②。18.文中括号处的标点符号,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A.A B.B C.C D.D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子高高的、扛着锨、一摇一晃的人,他并不知觉他的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他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时前面留下长长的影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更好,为什么?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2020·六安市城南中学高三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③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22.(2020·重庆高三二模)第五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就“长江经济带发展”主题展开研讨。假设你是某新闻网的记者编辑,请你为以下专家的发言拟出一句话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20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总编: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主流媒体责无旁贷。本报对长江经济带的关注长期持续,而且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一方面,我们发挥光明全媒体矩阵的传播优势,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深度报道、新媒体产品,生动描画出新时代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新图景;另一方面,我们沿着“智库化办报”的路径深入研究,主动以智库成果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进程,为广大智库专家提供咨政建言、激荡智慧的广阔平台。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院长:去年我院成立了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研究重点由“长三角”范围,拓展到“长江经济带”,从而配合国家战略布局。作为高端智库,我们举办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数据库,推出长江经济带蓝皮书,为深化理论研究、服务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曾市长:2017年7月以来,我市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建、治、管、改”并举,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届论坛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题,分享交流各地经验,也为我市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脉诊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部长:“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是重庆的基本市情。所谓大库区,是因为长江横贯重庆,流经679公里,对整个重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7月以来,重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建、治、管、改”并举,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届论坛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题,分享交流各地经验,也为重庆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脉诊断。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0·湖北十堰市·高三期末)以前,篾匠编织花篮时,竹片需要破很多次才能破成很细的竹棍,篾匠一直破,最后把竹片破成需要的样子。这种精致的竹器,需要很多细小的竹棍,而每一根都不能马虎制作,否则就破坏了整体效果。在编织时,篾匠的心中装着多种形状,如何起底子,何时收口,都心中有数。如今,超市里售卖的花篮等竹器都是机器生产出来的,虽然便宜但总会让人觉得,没有经过篾匠一刀刀破竹,一根一根刮去毛刺,也就缺少某种人文温情。造型奇特、凝聚着篾匠独特审美的花篮之类的工艺品,恐怕还得靠羡匠手工制作。读了上面的材料,对于花篮等的制作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进行立意,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20·辽宁抚顺市·高二期中)材料一: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之盛衰关乎政之治乱,良法向来是治国之重器、善治之前提。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问世,到代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议》出台,再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彰显了中华民族对法治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民法典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它的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可以说,编纂民法典是我国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是我国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中华民族在法治道路上的不懈奋进。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曾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建议,可以说,民法典诞生的过程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过程。遵循同样的逻辑,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不管是遇上高空坠物,还是碰到遗产纠纷,抑或遭遇隐私泄露,都需要从民法典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只有全体社会成员以民法典为遵循,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让民法典真正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摘编自阿斯力格《以民法典实施提升“中国之治”》)材料二: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的精髓和要义就在于“民”字,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含爱民、护民、利民、惠民的情怀,促进民权保障、民生改善、民业兴旺、民心和顺、民风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确立或完善了胎儿利益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护、老年人利益保护、死者利益保护等规则,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从抽象人到具体人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编织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网。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社会治理的要义在于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民法典不仅为合作共治提供了所需的大量规则,而且通过公平分配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风险、责任,给合作过程注入平等相待、尊重权利、信守契约、诚信无欺、公序良俗等精神元素,推动合作产生最优效果。同时,民法典赋予和保障了社会主体广泛的选择自由、契约自由、行为自由,激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法。民法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道德取向、文化指向,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民法典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继承重家庭、讲仁爱、守诚信、尚公平、促和谐的传统法律精神,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律文本之中,融入民事法律规范之中,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民法典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行义举、惩罚丑行恶举,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民法典关于生命无价、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性别平等、尊重隐私、环境正义、英烈保护等内容,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观念的进步。(摘编自黄文艺《民法典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之重器》)材料三:民法典其体系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也是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重要实体法律依据。民法典的出台将会给民事检察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冯小光:民法典颁布以后的溢出效应,必然对行政机关、司法权产生影响。首先,民事审判和民事检察适用的最核心实体法律是民法典。此前适用的单行法律和庞大的司法解释规定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协调、不统一的地方,民法典的体系性、协调性为民事实务提供了统一的适用依据。其次,民法典能够对民事检察官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很好的规制。长期以来,如何规制民事法官和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一个司法改革的课题,民法典在这方面填补了很多空白。王利明:民法典是基本的民事法律规范,是基本的裁判依据,将来无论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对话、讨论的平台就是民法典,而不是各说各话。民法典颁布之后,就应当从民法典中寻找法律依据;而且规定非常清晰,所有的规则都在这里面了,已经消除了不一致、不统一的现象,就要在这里找统一的裁判依据、裁判尺度。另外要有体系思维,民法典是体系化的产物,为法官、检察官、律师提供了体系化的思考方式。法典就是要求援引多个条款,这是我们在适用民法典时必须要注意的新现象。王轶:在这个问题上,我只有一个建议,就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应该是实力相当的,监督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疫情期间,我写了篇文章,主要讨论行政许可的民法意义,着重从民法的角度分析,行政许可应该做什么样的类型区分,对民事法律行为、合同行为的效力判断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发现,相关司法解释中,较为集中的问题是没有处理好行政法与民法的交叉问题,这可以成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如果我们能够重点突破,充分树立监督自信,慢慢地,会与被监督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互动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摘编自龚云飞、关仕新《王利明、王轶、冯小光“三人谈”》1.下列对“民法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法典吸收了许多优秀法律文化和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整合了我国多年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B.民法典激励社会主体的自主自治与其推动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并不矛盾,目的都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C.民法典注重以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难题,惩恶扬善,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促进社会发展进步。D.民法典的颁布能规制检察官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从而消除法律规则之间的不协调、不统一的现象。2.综合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自古至今法律就是社会安定的重器,民法典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正在走向强盛。B.只有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才能让民法典真正保护人们的权益。C.激励社会主体自已解决问题,激活社会能量,能使治理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D.民法典仍然有可以改进的空间,处理好了行政法与民法的交叉问题,就会完美。3.下列说法中,不能正面支撑材料三相关观点的一项是()A.张某与李某因房屋租赁引发纠纷,在审理过程中,法官、检察官和律师都将民法典作为统一的法律依据。B.法院根据民法典对张某高楼坠物致伤案做出判决,张某因法官没有使用自由裁量权而认可判决结果。C.赵某出售了与其妻共有的房屋,某地方法院认为此案只涉及婚姻家庭,不需援引合同、物权等条款。D.刘某与钱某因共建厂房产权产生纠纷,法院依据行政法判决产权归刘某,钱某不服又依法提起民事诉讼。4.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概括民法典是如何体现“民”这一精髓和要义的。【答案】1.D2.B3.C4.①整体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三个角度论述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法;②每部分采用总分结构,先明确民法典意义与作用,然后具体阐述。5.①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尊重民意;②在立法思想上,以人民为中心,以民为本,以民为上;③在立法体系上,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对人民群众形成了全面立体的保护;④在时代针对性上,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鼓励并保护人们惩恶扬善。【分析】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民法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民法典的颁布能规制检察官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从而消除法律规则之间的不协调、不统一的现象。”理解错误。原文是“此前适用的单行法律和庞大的司法解释规定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协调、不统一的地方,民法典的体系性、协调性为民事实务提供了统一的适用依据。其次,民法典能够对民事检察官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很好的规制。”,所以前后两句不构成因果关系。故选D。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本题要求选出“综合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项,“法律就是社会安定的重器”错,原文是“良法向来是治国之重器”,所以应是“良法”而不是“法律”。C项,“能使治理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理解错误,原文是“民法典赋予和保障了社会主体广泛的选择自由、契约自由、行为自由,激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所以原文是“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选项中“能使治理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说法太绝对。D项,“处理好了行政法与民法的交叉问题,就会完美。”错。原文是“较为集中的问题是没有处理好行政法与民法的交叉问题,这可以成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如果我们能够重点突破,充分树立监督自信,慢慢地,会与被监督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互动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文中只是说“这可以成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并没有说“处理好了行政法与民法的交叉问题,就会完美”。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干要求选出“不能正面支撑材料三相关观点的一项是”,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民法典其体系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也是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重要实体法律依据。”三个人的观点主要是谈论民法典的体系化特点。C项,“赵某出售了与其妻共有的房屋,某地方法院认为此案只涉及婚姻家庭,不需援引合同、物权等条款。”理解错误。根据王利民的观点“民法典颁布之后,就应当从民法典中寻找法律依据;而且规定非常清晰,所有的规则都在这里面了,已经消除了不一致、不统一的现象,就要在这里找统一的裁判依据、裁判尺度。另外要有体系思维,民法典是体系化的产物,为法官、检察官、律师提供了体系化的思考方式。法典就是要求援引多个条款,这是我们在适用民法典时必须要注意的新现象。”所以民事法需要法官具有体系化思维,该项中“某地方法院”的判决不能体现体系化,不能证明文中观点。故选C。4.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结构的特点。论证结构的特点主要有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分析论证结构可通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的安排。先整体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材料二共三节内容,先概括每一节的段落大意,每一段开头的一句话就可以作为中心句,分别是“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法。”通过对材料二每一段开头一句话的分析,可知这三段的内容是并列关系,所以材料二整体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三个角度论述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法。然后再分析每一段中的论证结构,可通过划分层次来分析。通过对每一段内容的分析可知,这三段在论证结构上一样,都是先用一句中心句引出谈论的话题,然后再具体分析,这属于总分结构。所以段落内部每部分采用总分结构,先明确民法典意义与作用,然后具体阐述。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本题要求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民法典是如何体现“民”这一精髓和要义的。答题区间集中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要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概括。如:材料一中:“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曾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建议,可以说,民法典诞生的过程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过程。”据此可概括出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尊重民意。材料二中:“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的精髓和要义就在于“民”字,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含爱民、护民、利民、惠民的情怀,促进民权保障、民生改善、民业兴旺、民心和顺、民风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据此可概括出在立法思想上,以人民为中心,以民为本,以民为上。“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确立或完善了胎儿利益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护、老年人利益保护、死者利益保护等规则,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从抽象人到具体人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编织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网。”据此可概括出在立法体系上,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对人民群众形成了全面立体的保护。“民法典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行义举、惩罚丑行恶举,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据此可概括出在时代针对性上,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鼓励并保护人们惩恶扬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2020·邵东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同里之思张抗抗春天去了周庄,仍是意犹未尽,心里总是想着那个叫做同里的小镇。同里不去,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夏天的荷花时节,终于有机会去了同里。同里镇果然让我喜欢:周庄小镇上有闻名的双桥,而同里竟有太平、吉利、长庆三桥,三曲九折相贯相联,似给人以三思而行的警示;周庄小镇有精美的私家花园沈厅、张厅,而同里镇上也有嘉荫堂、崇本堂、陈去病故居那些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何况同里镇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汊用古老的桥连接起来又分割开去。桥下是舟,河边是树。舟船在水里摇曳,绿树在风中摇曳,那一棵棵苍绿碧翠的杨柳桂花女贞玉兰树的叶尖上,终日飘动着细腻柔曼的温情。何况,同里镇临河镑岸的小街上,没有那么多杂乱的店铺,便少了许多嘈杂的商业气味,自然多了几分幽谧与清静,河边洗涤的农妇与屋前饮荼的男子,都有一种同里人才有的从容与悠闲。更何况,同里镇古宅群中,还有被同里人最引为轿傲,也已被世人竞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那座独一无二的“退思园”呢。退思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退职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之意。相传任兰生在同治年间官居安徽六相兵备道道台兼凤阳关监督。凤阳关监督为肥缺,凡过往商贾都要向他送红包,因此宦囊充盈,于是他就在家乡同里镇上兴建一座花园,以备晚年享用。不料园子尚未完工,慈禧让他去镇压捻军,他因不愿对捻军赶尽杀绝而触怒慈禧。眼看将招来杀身之祸,他在好友左宗棠、彭玉麟的教导帮助下,对慈禧巧以应对,不作辩解,使慈禧有火难发。最后慈禧问他:今后怎么办?他答:退而思过,进而报国。慈禧默允,一场风波就此结束。任兰生总算免去性命之忧,罢职还乡。归家后,果真将花园取名为“退思园”,以此制造出一种认罪悔过的假象,专门糊弄皇上。因是带罪思过,那园子必须得有些低头顺眉的小模样,作出检省内愧的收敛状。这一“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向,由纵向变为横向,自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竟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贴水筑”,为江南古镇留下了一处颇费后人寻思咂味的别样庭园。既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得有“水芗榭”和“眠云亭”下棋解闷,“揽胜阁”作画;春有“闹红一柯”的喜庆,夏有“菰雨生凉”的悠闲;还有横空出世、八面来风的“天桥”,可令人精神一爽。再有读书思过的“辛台”,抚琴听乐的“三曲桥”,将园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却因是解职下台,清静中不免寂寞冷清,门前车马日稀,岂不辜负了园内美景?任老前辈早有准备,在中庭通往园内,泊有一艘旱船,好似一艘正在靠岸的到客船,为园主请来了一批批嘉宾。侧旁的“岁寒居”,正待好友围炉品茗,舞文弄墨,谈古论今;园内的楼台亭阁上处处留有祈福求爵的痕迹,以期有朝一日宦海复出,东山再起。若是有如此优裕的日子可过,退下来未必真能思过了;若是真的思出有过,这建园所收敛所耗费的钱财,想必是应“退”还凤阳去才是了。从“望月楼”袭来的凉气中,我无法得知任老先生在园中的那些岁月,究竟在“思”些什么?任兰生在退思园安居两年后,因西北回民起义,经左宗棠力荐,如愿“平反”,被慈禧重新起用,后在镇压回民的战斗中死于沙场。当年的捻军之难并未能让任老先生心灰意冷,从此隐退田园;当年的任道台仍是固守着他对朝廷的忠义,固守着他的功名利禄,当他享受着退思园的时候,他便愈发不能放弃天下的“富土”了。那原本只是一种策略一种计策的“退思”,却成为一个黑色的玩笑——退思后的任兰生,退至其退思之前的位置,甚至更远?好一个“退思园”。遥远的历史和不远的“文革”以至当下,有着何等惊人的相似之处呵。退思园确是发人深思。相传“同里”的地名,早年为“富土”,只因太湖鱼米之乡,甲富一方,时有盗贼骚扰,遂将竖排的“富土”两字,重新分割组合,成为“同里”,倒也顺理成章。似乎只有如此富裕的土地,才能产生如此精美的园林,以及藏富匿民、瞒天过海、含蓄绕弯的心思。质朴而秀美的同里,常让人思念。再思同里,却是为了那座名闻遐尔的“退思园”,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待“退”时才能思过呢?尽管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进取”时,亦能冷静检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么?退思园在江南的雨雾中变得朦胧。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我们或许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所以,退思园仍是令人难忘的,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他安逸俗艳的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冥思苦想的思辩色彩。(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了同里的石桥、园林、湖水、舟船、居民,多角度表现了同里质朴、静谧、从容的独特气韵。B.文章第⑧段中加点词语“滴水不漏”,是指退思园主将退休生活安排得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C.文章开篇从同里质朴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写到从容悠闲的文化气质,层层推进,为下文写退思园蓄势。D.作者颇费笔墨写退思园,写建园缘起、庭院布局、退思生活,为下文写任兰生进而报国的壮怀作铺垫。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同里”比作“波浪中的小船”,形象地写出作者心中对于同里的向往和挂念。B.文章开头将周庄古镇和同里小镇进行对比,写出了周庄虽然名气稍胜一筹,但实质上却比不上同里的美。C.文章条理清晰,作者先是向往“退思园”,后来游览“退思园”,最后产生了关于“退思”的诸多思考。D.文章结尾既是独创的,也是具有诗性的,同时也会引发游人的思考与想象,去感受这思辨意味的小镇。8.说说同里“质朴而秀美”的特点表现在哪两方面?请简要分析。9.文章题目叫“同里之思”,同里究竟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请简要分析。【答案】6.D7.B8.自然环境:江河湖汊天水相连,同里镇家家临水,户户通舟;人文环境: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各有千秋,毫不逊色,无不力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9.①退而思过强于退而拒思、顽固不化;②退而思过,不如进而检省;③含蓄绕弯、以退为进不失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智慧;④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从古至今,含蓄绕弯、以退为进的人不在少数。【分析】6.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快速读懂原文,深人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其次,跳出文章,整体把握文旨;最后结合选项逐一比照分析,得出答案。D项,“为下文写任兰生进而报国的壮怀作铺垫”理解错误。下文并非在写任兰生进而报国的壮怀,原文提到“固守着他对朝廷的忠义,固守着他的功名利禄”,这不属于报国的壮怀。故选D。7.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是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比较多,有技巧的分析,有语言的品味,有主旨的体悟。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把握各选项考查的方向,然后有针对性地分析。B项,“周庄虽然名气稍胜一筹,但实质上却比不上同里的美”错误。第二段虽把周庄和同里作了比较,但没有说周庄的美比不上同里,名气稍胜一筹。故选B。8.本题考查概括作品景物描写内容及鉴赏景物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本把握内容,然后根据要求作答。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描绘文中主要景物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候既要忠于原文;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明朗活泼、生机勃勃、恬静优美等,注意能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根据文章第二段至第四段,可以找出“质朴而秀美”的特点,再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概括分析。“同里竟有太平、吉利、长庆三桥,三曲九折相贯相联”“五湖环绕,江河湖汊用古老的桥连接起来又分割开去。桥下是舟,河边是树。舟船在水里摇曳,绿树在风中摇曳,那一棵棵苍绿碧翠的杨柳桂花女贞玉兰树的叶尖上,终日飘动着细腻柔曼的温情”。由此可概括出“江河湖汊天水相连,同里镇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自然环境的秀美。“同里镇上也有嘉荫堂、崇本堂、陈去病故居那些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同里镇临河镑岸的小街上,多了几分幽谧与清静,河边洗涤的农妇与屋前饮荼的男子,都有一种同里人才有的从容与悠闲。”由此可分析出“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各有千秋,毫不逊色,无不力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的人文环境的质朴。9.此题考查学生对散文主题的理解。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作者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纳即可。赏析主题、中心思想类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委婉含蓄达意的文本,作者并没有明确中心,那么主旨大意就得读者和作者的情感水乳交融达成情感共鸣后,再进行整理概括。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类,因为情感态度在文本中基本上都有明示或者暗写。同里引发的思考,在文中有多处表现,要抓住文中带有议论性的语言进行分析提炼。由“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可分析出“退而思过强于退而拒思、顽固不化”;由“在‘进取’时,亦能冷静检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可分析出“退而思过,不如进而检省”;由“捻军之难并未能让任老先生心灰意冷,从此隐退田园;当年的任道台仍是固守着他对朝廷的忠义,固守着他的功名利禄,当他享受着退思园的时候,他便愈发不能放弃天下的‘富土’了;那原本只是一种策略一种计策的‘退思’”可分析出“含蓄绕弯、以退为进不失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智慧”;由“遥远的历史和不远的“文革”以至当下,有着何等惊人的相似之处呵;退思园确是发人深思”可分析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从古至今,含蓄绕弯、以退为进的人不在少数”。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020·广东佛山一中高二期中)杨言,字惟仁、鄞人。正德十六年进士。授行人。嘉靖四年擢礼科给事中。奸人何渊请建世室。言与廷臣争,不听。言复抗章曰:祖宗身有天下大宝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薄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太宋千天下正统献帝虽有盛德,非若周文、武创王业也,欲袭世室名,舛矣。如以献帝为自出之帝,是前无相宗;以献帝为祢而宗之,是后无孝、武二帝。陛下前既罪医士刘惠之言,今乃纳渊之说。前既俞礼卿席书之议,今乃佛书之言。臣不知其何谓也。”杨一清召人内阁,言请留之三边。特旨拜张璁兵部侍郎。言以璁贪佞险躁,且新进,未更国家事,请罢璁,并劾吏部尚书廖纪引匪人。同官解一贯等亦谏。皆不纳。有投匿名书御道者,言请即烧之,报可。六年,锦衣百户王邦奇借哈密事请诛杨廷和、彭泽等,下部议,未覆,而邦奇复诬大学士费宏、石瑶阴庇廷和,词连廷和子主事惇等,将兴大狱。言抗疏曰:“先常晏驾,江彬手握边军四万,图为不轨。廷和密谋行诛,俄顷事定,迎立圣主,此社稷之勋也。纵使有罪,犹当十世宥之。今既以奸人言罢其官、戍其长子矣,乃又听邦奇之诬而尽逮其乡里、亲戚,诬为蜀党,何意圣明之朝,忽有此事?至宏、瑶乃天子师保之官,百僚之表也。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惑圣听。若穷治不已,株连益多,臣窃为国家大体惜也。”书奏,帝震怒,并收系言,亲鞫于午门。群臣悉集。言备极五毒,折其一指,卒无挠词。既罢,下五府九九卿议。镇远侯顾仕隆等覆奏邦奇言皆虚妄,帝责仕隆等徇情。然狱亦因是解,谪言宿州判官。御史程启充请还言旧任,不听。稍迁溧阳知县,历南京吏部郎中。坐事再谪知夷陵。言为吏,多著声绩。溧阳、夷陵皆祠祀之。(节选自《明史·杨言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干/天下正统/B.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千天下正统/C.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干天下正统/D.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千/天下正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科给事中,官名,分掌稽核典礼事务,注销礼部、宗人府、理藩院等衙门之文卷。B.锦衣,即锦衣卫,是历代封建王朝的警卫机构,主要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C.晏驾,即“驾崩”,指帝王之死。《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D.五毒,指五毒之刑,为中国古代惩罚罪犯所用笞、杖、徒、流、死五种酷刑的统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言尊奉正统,反对何渊建议。他认为献皇帝虽然有崇高的品德,但不是像周文王、武王那样创立王业的,想承袭宗庙的名分,就会造成错乱。B.杨言忠心耿耿,经常犯颜直谏。他说皇帝特别降旨拜封的兵部侍郎张璁贪财巧佞、轻薄浮躁,而且是新升的官,没有经历国家大事,请求罢去张璁。C.杨言铁骨铮铮。虽受刑而不屈。他因杨廷和一案惹怒了皇帝,受到锦衣卫百户王邦奇的审讯,杨言受完五毒之刑,并被折断一指,始终没有屈服。D.杨言做地方官,有显著声望。他曾先后担任溧阳和夷陵知县,虽为贬职,但他忠于职守,政绩突出,因此,溧阳和夷陵都立祠纪念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廷和密谋行诛,俄顷事定,迎立圣主,此社稷之勋也。(2)若穷治不已,株连益多,臣窃为国家大体惜也。14.杨言在奏章里对王邦奇诬告杨廷和之事进行了争辩,请具体说明他是如何逐层展开争辩的。【答案】10.C11.B12.C13.(1)杨廷和密谋诛杀(江彬),不久事情就平定下来,迎接、拥立圣明君主,这是(事关)国家(兴亡)的大功勋。(2)如果对杨廷和彻底查办不停止,株连日益增多,我私下为国家大局感到惋惜。14.杨言首先指出杨廷和安定社稷的功勋,接着指出杨廷和因受奸人诬告而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然后指出王邦奇的奸人行径,最后从国家的角度指出听信奸人诬告的危害。【分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划线句子中,“献皇帝”是一个专有名词,中间不能断开,故可排除B项;“献皇帝旧为藩王”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献皇帝”是句子的主语,所以应从其前与上一句断开,故可排除D项;“藩王”也是一个专有名词,做本句的宾语,中间也不应断开,故可排除A项。译文:祖宗身有天下,是大宗,是君。献皇帝旧为藩王,是臣。以臣与君并列,乱天下大分,以小宗与大宗并列,冒犯天下正统。故选C。11.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B项,锦衣卫是“历代封建王朝的警卫机构”错,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所以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故选B。1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张冠李戴,“受到锦衣卫百户王邦奇的审讯”错误,原文是“帝震怒,并收系言,亲鞠于午门”,因此可见,是皇帝亲自审讯杨言的。故选C。13.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行诛”,诛杀;“俄顷”,不久;“勋”,功勋;此社稷之勋也,判断句。(2)“穷”,彻底;“窃”,私下;“大体”,大局。14.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杨言在奏章里首先提到“先常晏驾,江彬手握边军四万,图为不轨。廷和密谋行诛,俄顷事定,迎立圣主,此社稷之勋也”,阐述了杨廷和曾经的功绩,首先指出杨廷和安定社稷的功勋;然后阐述“今既以奸人言罢其官、戍其长子矣,乃又听邦奇之诬而尽逮其乡里、亲戚,诬为蜀党,何意圣明之朝,忽有此事”,向皇帝表明杨廷和因受奸人诬告而遭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接下来阐述“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惑圣听”,细数王邦奇的恶劣行径;最后指出“若穷治不已,株连益多,臣窃为国家大体惜也”,从国家的角度指出听信奸人诬告的危害。【点睛】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译文:杨言,字惟仁,鄞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授官行人。嘉靖四年(1525)提升为礼科给事中。奸人何渊请求建立明堂宗庙。杨言与廷臣一起争辩这件事,皇帝不听。杨言又抗章说“:祖宗身有天下,是大宗,是君。献皇帝旧为藩王,是臣。以臣与君并列。乱天下大分,以小宗与大宗并列,冒犯天下正统。献帝虽然有盛德,不是周文王、武王那样创立王业,想袭宗庙的名分,是错乱啊。如果以献帝为自出之帝,那么他以前就没有祖宗;以献帝为祢而宗之,那么他以后就没有孝、武二帝。陛下先前既然以医士刘惠之言为有罪,现在又采纳何渊所说的。先前既然许可礼卿席书的提议,现在又以席书的话为乖戾。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杨一清被召进入内阁,杨言请求将他留在三边。皇帝特别降旨拜封张璁为兵部侍郎。杨言说张璁贪佞险躁,而且是新升的官,没有经历过国家大事,请求罢去张璁,并且弹劾吏部尚书廖纪引荐非人。同官解一贯等也这样诤谏。皇帝都不纳他们的谏言。有投匿名书御道的。杨言请求立即将书烧毁,皇帝同意。六年(1527),锦衣百户王邦奇借哈密之事,请求诛杨廷和、彭泽等人,下到刑部讨论,尚未回复,而王邦奇又诬告大学士费宏、石王缶暗中庇护杨廷和,言词牵连到杨廷和的儿子主事杨惇等人。准备兴大狱。杨言抗疏说:“先帝死亡,江彬手中掌握边军四万,图谋不轨。杨廷和密谋诛江彬,不久事情就平定下来,迎立圣主,这是社稷的功勋。即使有罪,也应当原宥他十世。现在既因奸人的话罢去他的官职,让他的守戍边关,而又听信王邦奇的诬告,全部逮捕他的乡里、亲戚,诬他为蜀党,怎么能料到在圣明之朝,忽然有这种事情。至于费宏、石王缶乃是天子老师保傅之官,百官的表率。王邦奇对他们心怀怨恨,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蛊惑圣上视听。如果对杨廷和穷治不止,株连日益增多,我心中为国家大局感到惋惜。”奏书交入朝廷,皇帝大为震怒,一并收囚杨言,亲自在午门审讯杨言。群臣都集合在这里。杨言受完五毒之刑,并被折断一指,始终没有屈服之词。之后,下到五府九卿讨论。镇远侯顾仕隆等人复奏王邦奇的话都是虚妄的,皇帝斥责顾仕隆等人徇私情。但是官司也因此而解,谪贬杨言为宿州判官。御史程启充请求恢复杨言旧职,皇帝不听。他渐迁为溧阳知县,历南京吏部郎中。因事他再次被谪贬为夷陵知县。积官湖广参议。杨言做官,多有显著声望政绩。溧阳、夷陵都立祠纪念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2020·山东烟台市·莱州一中高二月考)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注]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注)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末,当时安史叛军气势正盛,国事艰难。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迪送客时看到早梅开放,想念杜甫并寄赠一首诗,本诗是杜甫对裴迪的答谢之作。B.首联将裴迪与何逊相比,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表达对裴迪和他所赠之诗的推崇。C.颔联紧承“动诗兴”,具体写裴迪送客的情形,寄寓了作者对裴迪没有自由的同情。D.颈联表达庆幸之意,庆幸裴迪没有折梅寄来,要不然诗人面对折梅一定会感慨万千。16.尾联中说“朝夕催人自白头”,是什么催诗人“白头”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思念友人。从诗歌的颔联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②暮年之伤。诗人由“伤岁暮”而引发人到暮年的感伤。③思乡之愁。诗人唯恐梅花会引发乡愁,实际上表达了自己羁旅思乡的愁绪。④忧国忧民。国家正处于战乱的困境,诗人面对动荡的现实感伤时世,忧国忧民。【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及情感主旨的把握能力。C项,“寄寓了作者对裴迪没有自由的同情”错误,诗歌颔联是说在这样的时候,单是看到飞雪就会想起故人,思念不已,何况你去东亭送客,更何况又遭遇到那恼人的梅花,要你不想起我,不思念我,那怎么可能?所以,颔联表达的是与故人心心相印的情谊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回答是什么催诗人“白头”的,可从诗歌内容入手,分析作答。①思念友人。颔联“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是说在这样的时候,单是看到飞雪就会想起故人,思念不已,何况你去东亭送客,更何况又遭遇到那恼人的梅花,要你不想起我,不思念我,那怎么可能?颔联想象裴迪对着雪中梅花想到诗人,表达的是与故人心心相印的情谊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②暮年之伤。颈联中“幸不折来伤岁暮”一句中的“伤岁暮”三字,表现了诗人的人到暮年的感伤。③思乡之愁。“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是说幸而你未折梅寄来勾起我岁暮的伤感,要不然,我面对折梅一定会乡愁撩乱、感慨万千的。可见颈联还体现出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绪。④忧国忧民。尾联“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表达一年一度梅花开放,时间流逝,诗人渐渐白发,体现出对时光流逝,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结合注释“时值安史之乱”,可见诗人离开家乡是因为安史之乱不得不漂泊他乡,这些愁绪都是由时代背景决定的,诗人面对动荡的现实感伤时世,忧国忧民。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思念友人、暮年之伤、思乡之愁、忧国忧民是诗人“白头”的主要原因。(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2020·湖北武汉市·高三开学考试)(1)苏轼《赤壁赋》中表现客吹洞箫效果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贺“老鱼跳波瘦蛟舞”有异曲同工之妙。(2)庄子《逍遥游》中颂赞了许多理想人格形象,像“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人格修为方式给予我们很多启示。(3)韩愈《师说》结尾处盛赞李蟠,年仅十七,因为喜好古文,所以“_________________”,而且向自己学习,也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的胆识。【答案】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壑、蛟、泣、嫠、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2020·苏州新草桥中学高二月考)秋天的下午,几乎家家户户每一堵朝西的墙壁上都落满了蜻蜓,夕阳下它们透明的薄翼和花纹各异的细长尾巴,像一件精心的刺绣。顺着墙根悄悄溜过去,用手一按,就捉住一只。一只被捉走了,其他的照旧静静趴着;好像蜻蜓对此时此刻的阳光迷恋至极,生怕一拍翅,①。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他的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他并不知觉。他正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他的影子已经伸进家。妻子在院子里,做好了饭,看见丈夫的影子从敞开的大门伸了进来:先是一个头(a)戴帽子的头,接着是脖子,然后是弯起的一只胳膊和横在肩上的一把锨(b)你爸的影子已经进屋了(c)她喊孩子(d)快打洗脸水,准备吃饭了(e)孩子打好水,将脸盆放在地上,跑到院门口,看见父亲还在远处的田野里走着,一个人一摇一晃的。他的影子像一渠水,②。18.文中括号处的标点符号,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A.A B.B C.C D.D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子高高的、扛着锨、一摇一晃的人,他并不知觉他的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他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时前面留下长长的影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更好,为什么?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18.C19.将修饰语独立成句,有强调意味,突出了人物的动作姿态、形象特点;采用短句,读起来富有节奏,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有利于刻画人物,给读者以深刻印象。20.①那暖暖的光阴就会飞逝;②悠长地朝家里流淌着。【分析】18.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结合上下文“先是一个头”“戴帽子的头”可知,下句是对上句的补充说明,故a处应用破折号,排除AB;b处,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描写丈夫的影子,已经告一个段落,故应该用句号;排除D项;“你爸的影子已经进屋了”是妻子说的话,故b处还应用左引号;c处话还没说完,说话人处于句中的位置,故c处应用逗号和右引号;d处应用逗号和左引号;e处,话已说完,故应用句号和右引号。故选C。19.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能力,具体考查句式的表达效果。长句与短句的功用,从修辞上考察,长句与短句自有其各自不能互相取代的功能。长句结构繁复,内涵丰富,集中紧凑,逻辑严密,能细致地表达思想,多用于论说,书面语中出现频率高。短句结构简单,句义明晰,简洁明快,一语中的,多用于叙事、描写与抒情,口语中尤为常见。因此,根据不同的语体和表达的意图与需要,有目的地选用长句或短句,是能够有效地提高表达效果的。文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他的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他并不知觉。他正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他的影子已经伸”是一个短句,从内容的表达上看,修饰语独立成句,强调“走来的这个人”“个子高”的特点,以及“走路一摇一晃”动作姿态,还有“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形象特点。从句式的特点上看,采用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2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要求所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第①处,根据上文“好像蜻蜓对此时此刻的阳光迷恋至极,生怕一拍翅”分析,语境中“蜻蜓”,对此时此刻的阳光迷恋至极,如果拍翅,就会破坏此时的宁静,就会惊动“此时此刻的阳光”;故此处可以填写“那暖暖的光阴就会飞逝”;第二处,上文“他的影子像一渠水”,“渠水”的特点是流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