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一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①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也培养成了可育的植物:

②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后代;

③用烟草组织培养的单个组织培养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

①②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

2.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的含量变化,下列对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细胞周期

A.在AB段发生DNA复制,并出现染色单体

B.CD段始终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

C.CD段该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I).DE段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1:1

3.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

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AJ©DEp

o217319.334636.6

4.科学家用即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

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倍

C.CD阶段完成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h

5.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表面结构改变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种类会发生改变

6.关于植物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己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细胞分化过程中将导致细胞全能性升高

C.幼小的植物体内一般不存在衰老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的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A.蓝细菌产生子代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

B.造血干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C.细胞癌变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加快

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8.关于细胞分裂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b图和c图所示细胞各含有2个四分体

C.c图和d图所示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和不同的染色体组数

D.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同一生物体

9.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其数目也随之加倍

B.真核细胞增殖体细胞的主要方式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有高尔基体的参与

D.人体内所有细胞都具有增殖能力

10.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一染色一漂洗一制片

B.视野内可以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

C.看到的根尖细胞都正在分裂

D.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甲乙

11.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

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

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

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

1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

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3.下列属于纯合子的是()

A.YYrr

B.AaBBCc

C.Aa

D.Yyrr

14.下列各对基因中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兔的粗毛基因和短毛基因

B.人的身高基因和肥胖基因

C.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和对应的正常基因

D.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和常染色体上的白化病基因

15.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

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DDXdd

B.DDXDd

C.DdXDd

D.DdXdd

16.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A.

B.®(3)

EE।ffi

D.S0

17.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为显性.亲本为纯种

的黄色非糯性和纯种的白色糯性杂交,F?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3/16

B.6/16

C.9/16

D.10/16

18.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z的性状分离比为9:7,那么R与隐性个体测交,

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是()

A.1:3

B.1:1

C.1:2:1

D.9:3:3:1

19.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一对果蝇

杂交,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方为白眼.杂交后,国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

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A.XN和X¥

B.X^X'和X3

C.XX和X*

D.xRxr^nXRY

20.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雌雄配子结合方式、子代中纯

合子的比例分别为()

A.8、1/4

B.16、1/8

C.16、1/16

D.8、0

21.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均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

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

A.1/9

B.4/9

C.1/4

D.2/3

22.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让绿色圆粒

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R都表现为黄色圆粒,R自交得Fz,也有四种表现型,如果继续

将邑中全部杂合的黄色圆粒种子播种后进行自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A.25:15:15:9

B.25:5:5:1

C.21:5:5:1

D.16:4:4:1

23.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24.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

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即肤色深浅

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的肤色都是一样的.若双方均

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X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数目分别

有()

肤色渐变◊------►◊------►*

基因型渐变aahbee-AABBEE

A.27,7

B.16,9

C.27,9

D.16,7

25.香豌豆中,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

子代中有一/8开红花;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红花后代中杂合子占()

A.8/9

B.6/9

C.2/9

D.1/9

26.•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

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孩子的色肓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纯合子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27.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

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

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

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③杂交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①和②杂交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R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

会看到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9:3:3:1

28.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R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

A.R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H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B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

D.B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29.已知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YYRR:IYYrr:IYyRR:IYyrr:2YYRr:2YyRr,按自

由组合规律推测双亲的遗传因子是()

A.YYRRXYYRr

B.YYRrXYyRr

C.YyRrXYyRr

D.YyrrXYyRr

30.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R再

自交产生F2,将F?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问F3中灰身与黑

身果蝇的比例是()

A.3:1

B.5:1

C.8:1

D.9:1

3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联会现象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C.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无关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32.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A.EeFfGgXEeFfGg

B.EeFfGgXeeFfGg

C.eeffGgXEeFfGg

D.eeffggXEeFfGg

33.四分体是指()

A.细胞核中含有四条染色体

B.细胞核中含有四条同源染色体

C.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D.联会后同源染色体中四条染色单体的总称

34.某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

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

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

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35.有甲、乙、丙、丁、戊五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丁和戊是长毛,甲和乙是雌

性,其余都是雄性.甲和戊的后代全部是短毛,乙和丁的后代长、短毛都有.欲测定丙猫的

基因型,与之交配的猫应选择()

A.甲猫

B.乙猫

C.丁猫

D.戊猫

36.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b与b和B与b的分开,分别

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④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37.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有丝分裂后期,含4个染色体组

B.乙为初级精母细胞,含8条染色单体

C.乙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

38.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有误的是()

A.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B.间期复制后,每个细胞有适度生长,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变

C.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

D.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的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39.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同时发生的变化是()

A.染色体复制

B.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形成

C.染色体和纺锤丝消失

I).植物细胞中出现细胞板

40.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z的表现型比为3:1

B.Fi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z的基因型比为1:2:1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

②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③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形个体杂交产生隐性

的后代

④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⑥性别受性染色体的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42.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aX"两种

43.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四分体及DNA数目之比为()

A.2:1:4

B.4:1:4

C.2:1:2

D.1:1:2

44.如图为•家族的遗传谱系,已知该病由•对等位基因捽制,若HI;和II,婚配,生下了」

个正常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1/8

B.3/8

C.1/4

D.1/6

45.如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

B.在植物乙的a-b段,DNA和染色体数目均增加一倍

C.温度对植物丙a-b段的生理活动没有影响

D.甲植物和丙植物的b-a段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46.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

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B.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D.孟德尔做出的“演绎”是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47.已知玉米的某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图所示,则双亲的

基因型是()

八比值

基因型

A.DDSSXDDSs

B.DdSsXDdSs

C.DdSsXDDSs

D.DdSSXDDSs

48.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

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

居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

B.品雄果蝇的白眼基因来自亲本雌蝇

C.K长翅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2

D,件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8

49.关于染色体和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都能自由组合

C.萨顿通过类比推理得出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

D.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50.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51.如图是同种生物不同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图A含有个四分体.

(2)图B处于期,此细胞的名称是,含条染色体.

(3)图C处于期,含条染色单体.

(4)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填字母).

52.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种重要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性染色体组成|XY|XXY|XO

人的性别男女男女

果蝇的性别雄雌雌雄

(1)果蝇与人相似,均属于型性别决定.上表列出了人、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

性别的关系.由表可知,Y染色体只在(填“人”或“果蝇”)的性别决定中起

主导作用.

(2)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

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表现型均为红眼灰身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出现了红眼

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白眼黑身四种表现型,问:

①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雄.

②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其比例为

(3)有潘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K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

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和染色体

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

53.某植物有宽叶和窄叶(基因为A、a)、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B、b)等相对性状.两

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匕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宽叶和窄叶植株杂交,区全部表现为宽叶,则显性性状是,窄叶植物的基

因型为.

(2)现有纯合宽叶抗病和纯合窄叶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所得H自交,Fz有宽叶抗病、宽

叶不抗病、窄叶抗病和窄叶不抗病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

①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定律.

②若F,中的窄叶抗病植株与杂合宽叶不抗病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种,其中

宽叶抗病植株占后代总数的

54.如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II-4无致

病基因.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正常乐女口0

甲痛男、女自0

乙病男、女nms

两病皆想见、女■匈

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2)n-2的基因型为,ni-i的基因型为.

(3)如果ni-2与1II-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4)若基因检测表明IT也无致病基因,则II-2患乙病的原因最可能是.

(5)若n-2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

型为AAaX,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一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一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0

1.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①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也培养成了可育的植物;

②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后代;

③用烟草组织培养的单个组织培养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I).①②③

,考点J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

,芬折7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

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

则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据此答题.

【解答】①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也培养成了可育的植物,①正确;

②子不是一个细胞,因此用植物种子繁殖后代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②错误;

③单个组织培养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体现了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③正确;

故选:B.

。点肛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要求考生识记全能性的概念,掌握细胞具有全

能性的原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具体实例进行判断.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

无个体产生,则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2.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的含量变化,下列对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DNA'

含4c

细胞周期

A.在AB段发生DNA复制,并出现染色单体

B.CD段始终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

C.CD段该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D.DE段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1:1

f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J分析曲线图:图示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的含量变化图解,其中

AC段表示分裂间期;CD段表示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DE段表示分裂末期.

【解答】解^A、在BC段发生DNA复制,并出现染色单体,A错误;

B、CD段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前期核膜和核仁才开始逐渐解体消失,因此该阶段并

不是始终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B错误;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进行了复制,因此CD段该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C正

确;

D、DE段表示分裂末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1:0,D错误.

故选:C.

,点,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

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准确判断各

区段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

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J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后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DNA的含量是保持不变的.在

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而其他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同正常

情况一样.有丝分裂间期进行了DNA分子的复制,其含量在前、中、后期都比正常情况多一

倍,到了末期由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NA的含量又恢复正常.

ZW答J解: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是从前期开始,由于分裂前期DNA和染色体已经复制,但染

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开,数目没有加倍.因此前期细胞内DNA数是体细胞的两倍,染色体数

与体细胞相同;故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DNA的含量为Q/2,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DNA

数、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

故选:C.

。点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

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解题规律是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DNA

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AgcpEF

4.0217319.334.636.6

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

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CD阶段完成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h

,考点J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J本题是考查细胞周期概念和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特点.细胞周期的概念是

连续分裂的细胞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

和分裂期,分裂期持续的时间比分裂期长,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

成,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DE段是细胞分裂的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

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BC段是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B正确;

C、分析题图可知,CD段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C错误;

D、一个细胞周期应包含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可以用图中(BC+CD)或(DE+EF)表示,D错

误.

故选:B.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的概念,分裂期与分裂间期的特点,分析题图判断题图各

段属于细胞周期的哪个时期是解题的突破口,准确把握细胞周期的概念,弄清细胞周期的起

点和止点是解题的关键,D选项往往因对细胞周期的起点和止点把握不准而错选.

5.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表面结构改变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种类会发生改变

,考点J细胞的分化.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

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

效率.

【解答】解^A、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稳定性差异,A正确;

B、细胞分化后,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的改变,B正确;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变化,C

正确;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细胞核遗传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D错

误.

故选:D.

,点沈7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

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6.关于植物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细胞分化过程中将导致细胞全能性升高

C.幼小的植物体内一般不存在衰老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考点J细胞的分化;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凋亡的含义.

,专题J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

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

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

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

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

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

却解:A、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A正确;

B、细胞分化过程中将导致细胞全能性降低,B错误;

C、幼小的植物体内也存在衰老的细胞,C错误;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死亡,D错误.

故选:A.

,点评7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哀老、细胞凋亡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

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的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A.蓝细菌产生子代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

B,造血干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C.细胞癌变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加快

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考点J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的分化;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专题J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

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iE常的生命历程,

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3、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

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4、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解答】解:A、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蓝细菌为原核

生物,不进行无丝分裂,A错误;

B、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存在于体细胞中,故造血干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

正确;

C、细胞癌变后,由于无限增殖,细胞内水分增加,代谢加快,C错误;

D、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提高细胞

代谢的效率,D错误.

故选:B.

,点沈7本题考查细胞分裂方式、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真

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

义;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关于细胞分裂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a图与b图所示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

B.b图和c图所示细胞各含有2个四分体

C.c图和d图所示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和不同的染色体组数

D.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同一生物体

,考点J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分析;据图分析,a图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图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图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

而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匕表示丝分裂中期;d图无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分裂,处于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判别方法是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

含有儿个染色体组.

【解答】A、a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数目为0,b图表示减数第

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4条,染色单体8个,故A错误;

B、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在b图中含有2个四分体,c图没有四分体,故B错误;

C、c图和d图所示细胞都具有4条染色体数,2个染色体组,故C错误;

D、根据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可判断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则所有细胞均可来自同一

生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力本题难度中等,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和识别细胞

图的方法,可采用两看法,一看是否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无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可能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二看细胞内是否有联会现象,有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则为有丝分裂.

9.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其数目也随之加倍

B.真核细胞增殖体细胞的主要方式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有高尔基体的参与

D.人体内所有细胞都具有增殖能力

工考点1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专趟J正推法;有丝分裂.

。分析/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分为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

有丝分裂的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

上有遗传物质,所以使前后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解答】解:A、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加倍,A错误;

B、真核细胞增殖体细胞的主要方式为有丝分裂,B错误;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版逐渐形成细胞壁,需要高尔基体参与,C正确;

D、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增殖,只能有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D错

误.

故选:C.

。点町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明确间期完成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

而DNA数目加倍;识记间期结束后细胞体积变大;识记分裂间期时间长,因此处于间期的细

胞多

10.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一染色一漂洗f制片

B.视野内可以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

C.看到的根尖细胞都正在分裂

D.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制作装片的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装片,分

析每一个步骤可顺利解题.

【解答】解: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制作装片的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装

片,A错误;

B、在解离步骤细胞已经被固定杀死了,所以不可能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B

错误;

C、因为细胞已经死亡,所以看不到细胞正在分裂,且根尖成熟区和根冠的细胞已经高度成

熟,不在分裂,C错误;

D、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很长,所以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可以看

到完整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点,归7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甲乙

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

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

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

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

1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力助"根据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

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

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

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

1.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

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乙两个容器中共有两对等位基因,又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

随机抽出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

近1:1:1:1,体现的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答】辘: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错

误;

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等位基因的种类,B错误;

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正确;

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且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要相等,D错误.

故选:C.

。点见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

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1997?上海)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

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考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分析J本题是对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随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

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

体的分离而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减数

第二次分裂是复制的遗传物质分开,由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2个子细胞相同,由同一

个第一极体形成的2个极体相同.

【解答】醺;由题意可知,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由

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极体的基因型是Ab;卵原细胞经过减数第•次分

裂形成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aBB,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2个极体的基因型是aB、aB.

故选:B.

。点见本题的知识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随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对减数分

裂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3.下列属于纯合子的是()

A.YYrr

B.AaBBCc

C.Aa

D.Yyrr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寺酊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屯合子是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如AA(aa).杂

合子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如Aa.

和解:A、YYrr中两对基因都纯合,所以是纯合子,A正确;

B、AaBBCc中两对基因杂合一对纯合,所以是杂合子,B错误;

C、Aa是一对等位基因,所以是杂合子,C错误;

【)、Yyrr中一对基因杂合一对纯合,所以是杂合子,1)错误.

故选:A.

,点评7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纯合子的概念以及判断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

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简单.

14.下列各对基因中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兔的粗毛基因和短毛基因

B.人的身高基因和肥胖基因

C.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和对应的正常基因

D.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肓基因和常染色体上的白化病基因

f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

,专题J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分析J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一对基

因.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来表示,如A和a.

【解答】解^A、兔的粗毛基因和短毛基因控制的不是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

B、人的身高基因和肥胖基因控制的不是一对相对性状,B错误;

C、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和对应的正常基因是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一对基

因,C正确;

D、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和常染色体上的白化病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控制两

种不同性状的基因,D错误.

故选:C.

,点沈7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等位基因的概念,掌握

等位基因的表示方法,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

15.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

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DDXdd

B.DDXDd

C.DdXDd

D.DdXdd

,考点7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J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

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

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

【解答】辘:A、DDXddf后代均为高茎,A错误;

B、DDXDd-后代均为高茎,B错误;

C、DdXDdf后代高茎:矮茎=3:1,C错误:

D、DdXdd-后代高茎:矮茎=1:1,D正确.

故选:D.

斯力戈7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6组杂交

实验,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子代的情况,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16.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3)

।Ei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离定律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解答】解A、细胞基因型为DD,其中不含等位基因,因此不能表示基因的分离定律,A

错误;

B、图中可以看出,细胞基因型为Dd,并且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正确;

C、同A项,细胞中不含等位基因,因此不能表示,C错误;

D、图中细胞虽有等位基因,但是未能体现基因的分离,D错误.

故选:B.

,点7句本题属于容易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理解,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

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

17.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为显性.亲本为纯种

的黄色非糯性和纯种的白色糯性杂交,论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3/16

B.6/16

C.9/16

D.10/16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遗传基木规律计算;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在7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

(b)为显性.纯种的黄色非糯性(YYbb)与纯种的白色糯性(yyBB)杂交得R(YyBb),

F,自交得&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糯性(Y_B_):黄色非糯性(Y_bb):白色糯性(yyB_):

白色非糯性(yybb)=9:3:3:1.

第7解:根据分析,拷代中黄色糯性(Y_B_):黄色非糯性(Y_bb):白色糯性(yyB_):

白色非糯性(yybb)=9:3:3:1,其中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黄色糯性和白色非糯性,分别

占J代的9/16和1/16.因此,桂代中性状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9/16+1/16=10/16=5/8.

故选:D.

。点形阵题考查基因自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山组合定律的实质,

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出相关概率,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18.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为9:7,那么R与隐性个体测交,

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是()

A.1:3

B.1:1

C.1:2:1

D.9:3:3:1

工考点7基因的自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7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用C和c、P和P表示.国的性状分离比为9:7,

而9:7是9:3:3:1的变式,说明R是双杂合子,其基因型是CcPp,且C和P同时存在

时(C_P_)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他情况(C_pp、ccP.和ccpp)均表现为隐性性状.

【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的基因型是CcPp,且C和P同时存在时(C_P_)表现为

显性性状,其他情况(C_pp、ccP.和ccpp)均表现为隐性性状.R与隐性个体测交,即CcPp

Xccpp-CcPp(显性):Ccpp(隐性):ccPp(隐性):ccpp(隐性)=1:1:1:1.所以

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

故选:A.

,点评J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本题的切入点是“9:7”,属于“9:3:3:

1”的变式,山此可以推出H的基因型,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掌握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

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的分析.

19.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对果蝇

杂交,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自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

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A.XN和X和

B.XRXr^nXrY

c.xrxr^nxRY

D.xRxrWXRY

,考点J伴性遗传.

。分析J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则双亲的基因型可能为xRxKxx'Y、XNXX'Y、

XrXrXXRY,再根据“国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作

出准确判断即可.

小答J解:A,Xl(XRXXrY-XRXrXXRY,可见后代雌果蝇的性状均与亲代雌果蝇相同,雄果

蝇的性状均与亲代雄果蝇相同,这与题意不符合,A错误;

B、XRXrXXrY-*XRX\XX、X,、XrY,子代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性状,这与题意不符,B

错误;

C、XTXX^-X'\'XX'Y,可见后代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

色相同,这与题意相符合,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不可能为X1^

和X"Y,D错误.

故选:C.

。点为Y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能准确

判断各选项子代的情况,再根据题中信息“K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

代雌果蝇眼色相同”作出准确的判断.

20.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雌雄配子结合方式、子代中纯

合子的比例分别为()

A.8、1/4

B.16、1/8

C.16、1/16

D.8、0

【考点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遗传基本规律计算;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7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