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水调歌头)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水调歌头)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水调歌头)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水调歌头)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水调歌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水调歌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中秋口占刘辰翁【注】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何处胡笳三弄,尚有南楼余兴,风起木飕飕。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醉青州,歌赤壁,赋黄楼。人间安得十客,谭笑发中流。看取横江皓彩,犹似沈河白壁,光气彻天浮。举首快哉去,灯火见神州。【注】刘辰翁:号须溪,南宋遗民。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品开篇写明月普照,作者渴望在中秋之夜与异地的友人共沐清辉,表达了对离散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B.上阕三、四句作者感慨如此良夜,古往今来不曾为谁而停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一去不返的伤感之情。C.上阕五、六句写胡笳声传来,尚有未尽的欢乐,借景抒情,与第七句抒写萧瑟凄清之意的景物描写形成反差。D.下阕艺术手法多样,情感丰富复杂,熔对与朋友欢聚的渴望、对皓月的赞美和对故国的眷念于一炉。2.晚清词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须溪词风格似稼轩。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杨炎正①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3.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两句中“斜日”即夕阳,除实写景物,点明时间外,同时还暗含对时光流逝、青春不驻的感慨。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看似无理而问:西风你为什么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实则是因为此景与词人此时心境大相径庭。C.“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三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极写愁之多之深。D.下片词人发出人生如寄的感慨,运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和范蠡归隐五湖的典故,表明词人只想和这二人一样,退隐田园,弃官归隐。4.杨炎正与辛弃疾相从甚密,酬唱很多,同时也是辛派重要代表词人,因而其词风、手法、立意方面明显受到辛弃疾词作的影响,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程珌①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望淮阴,兵冶处②,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③。三拊当时顽石④,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注】①程珌,字怀古,南宋词人。②兵冶处:冶炼兵器之处。③祖逖,字士雅。祖逖、刘琨都是晋代爱国之士。④顽石,指诸葛亮曾垒石列战阵于江边,即“八阵图”。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本”字显示出作者对人为边际的不满。“谁分”二字,问得尖锐、强烈,蕴含诗人的情感态度。B.上片“楼前多景”由多景楼楼名演化而成,照应题目,同时作者由眼前的多景引出了“中原一恨”,衔接自然。C.本词借助比喻修辞寄托心志。如“点破水晶盆”暗指金瓯有缺,国土残破;“鞭霆力”则喻指抗金的磅礴力量。D.下片结尾两句描绘了孟夏时节刚刚下过的一场透雨,及时地洗去了北方昏暗的沉沙。既点明时令,又以景结情。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①张孝祥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②。何人为写③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④,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注】①绍兴三十一年冬,虞允文击溃金主完颜亮的部队于采石矶,捷报传来,张孝祥写了本词。②写:通“泻”。③风约楚云留:当时作者知抚州(今江西),未能亲自参战。④燃犀处:指采石矶。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雪洗”二字一语双关,表面指此战于冬天大捷,白雪洗刷了金人掀起的战尘;内含洗雪“靖康耻”之意。B.“骇浪与天浮”运用夸张手法,想象自己似乎看到了采石之战的雄伟场面,读来惊心动魄,可谓气象阔大、声势雄壮。C.“剪烛看吴钩”一句借助联想与想象,描绘了宰相虞允文夜看吴钩,把玩宝剑的情形,塑造其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D.全词笔墨酣畅,格调慷慨激昂,喜中寓愁,壮中带悲。奔放中有顿挫,豪健中有沉郁,体现出作者豪放的词风。8.词人善化用前人诗句以抒己怀,请于全词中举出两例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①辛弃疾千里渥洼②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③,且拟醉黄花。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④。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⑤。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注】①这是作者青年时代的一首祝寿词,作于宋孝宗乾道四年,时任建康府通判。赵介庵:赵彦端,号介庵;为宋宗室,时任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②渥洼;古代盛产千里马的地方,在今甘肃省瓜州县。③钱流地:语出《新唐书·刘晏传》:“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自言如见钱流地上。”刘晏管理财政、赋税、盐铁等,使水陆运输畅通,物价稳定。④“唤双成”三句:双成、弄玉、绿华皆为古代传说中能歌善舞的仙女。⑤流霞:传说中的仙酒。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四句作者以千里马喻赵介庵,说他才能出众,名声显赫,当年在皇帝身边草拟奏章,落笔万言,如走龙蛇。B.“带得无边春下”与“莫管钱流地”两句盛赞赵介庵的治理能力;“教看鬓方鸦”则是祝愿赵介庵青春长驻。C.下片主要写祝寿筵上的所见所感:寿宴上歌舞繁盛,令人目不暇接,“江海吸流霞”描写了敬酒江河的情形。D.这首词构思巧妙,上下片间转接自然,全词整体笔调高昂而委婉,几处借用典故、神话来表情达意,气势通畅。10.有人评论这首词在祝寿的同时流露出浓烈的爱国情怀,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其二)朱敦儒①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冀望封侯一品,侥幸升仙三岛②,不死解③烧金④。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昔人已矣,松下泉底⑤不如今。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澹澹飞鸿没,千古共销魂⑥。【注】①朱敦儒,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中等职,后退隐嘉禾。②三岛:传说中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海上仙山,秦始皇曾派人去此寻求长生不死之药。③解:得。④烧金:指炼丹。⑤松下泉底:松柏之下与黄泉之地,指代辞世之人。⑥销魂:形容飘飘欲仙的状态。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开头先写时间流逝之快,又写明达的人对待光阴的态度,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B.下阕前三个句子,连用“会”“逢”“斟”三个动词,展现了昔人曾经有过的放纵恣意的生活。C.“高处红萸黄菊”句,紧扣重阳日这一特殊时节,写出了登高、插茱萸、赏菊等民间习俗。D.整首词语言凝练简明,意境苍劲高远,比喻、对比等手法的运用,增添了形象性和深刻性。12.这首词表现了对“达者”“追名逐利、求仙问道者”以及词人自己不一样的态度,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①戴复古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②。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③,人事恨悠悠。骑黄鹤④,赋鹦鹉⑤,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注】①本词作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兵侵扰,南宋军队一再击败来犯之敌,民心振奋,一度造成有利形势。②南楼:晋人庾亮曾赴殷浩、王胡之等的南楼赏月之会,与诸人咏谑,甚为快乐。③百载一机会:南宋渡江已近百年,终于有了与金作战接连获胜的大好形势,可是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却不能抓住这个好机会。④骑黄鹤:词出崔颢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⑤赋鹦鹉:吞云楼近鹦鹉洲,东汉名士祢衡曾在洲上作《鹦鹉赋》。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两句侧面描写吞云楼的胜概:巍巍高楼,直耸云天,足以压倒南楼。B.“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两句,写面对巍峨华美的吞云楼,登临之人却没有观赏风景的闲情。C.词的下片将景、情和历史陈迹融为一体,从吞云楼上放眼望去,江山胜迹尽收眼底,抒发心中感慨。D.“岳王祠畔”一句运用岳飞典故,郁郁葱葱的杨柳生长在岳王祠畔,深锁着岳飞忠而被杀的遗恨。14.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C2.①多用典故。上阕的南楼赏月、下阕的“醉青州,歌赤壁,赋黄楼”等典故,表达了赏月的愉悦之情;下阕用“十客”典故,表达了佳友相伴、一同泛舟赏月的渴望。②意境开阔恢弘。上阕的“明月几万里”展现了阔大的空间,“古今良夜如此”着笔于悠长的时间,营造了恢弘深远的意境。/下阕“看取横江皓彩”等三句和“灯火见神州”,将开阔的景观与恢弘的想象融为一体,意境宏大。③感情激越饱满/感情豪放。作品抒发了爱月赏月的高昂意兴、渴望与朋友谈笑放舟的豪情、一睹神州灯火的强烈故国之思,感情饱满强烈,极具感染力。【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和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C.“借景抒情”错,五、六两句并非写景的句子而是叙事的句子,这两句记述了南楼听曲的乐事,在语意上与写萧瑟凄清之景的第七句形成反差。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语言特点的能力。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所说的“须溪词风格似稼轩”一句的意思是:本词作者刘辰翁在创作词的风格上与辛弃疾相似。辛弃疾的词不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且风格多样,技法高超,艺术特色鲜明。其一是善于创造宏大的意境和雄壮的声势;其二是把自己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熔铸在宏大的意境中;其三是多用典故来表达自己悲壮的情感。刘辰翁的这首词,很好地体现了辛弃疾的这三个风格特点。“明月几万里”“古今良夜如此”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用“几万里”“古今”展现了空间的阔大和时间的久远,意境宏大深远。下阕的“看取横江皓彩”等三句和“灯火见神州”,更是将开阔的景观与恢弘的想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表达,也让读者在品味诗句时感受到了无尽的韵味。在情感的表达上,这首诗堪称激越饱满、豪放不羁。作品抒发了爱月赏月的高昂意兴、渴望与朋友谈笑放舟的豪情、一睹神州灯火的强烈故国之思,这些情感在诗句中交织、碰撞,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力。这种情感饱满、激越的特点,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极强的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情与豪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上阕中的南楼赏月和下阕中的“醉青州,歌赤壁,赋黄楼”等典故,将赏月的愉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下阕中,通过“十客”这一典故,诗人表达了对佳友相伴、一同泛舟赏月的渴望。这些典故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更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才情与情感。3.D4.①从词风上看,具有豪迈风格词风特征。该词上片选取“西风”“暮江千顷”“征鸿”等豪放色彩强烈的意象,塑造了广阔辽远的意境,明显属于辛派豪放词风格。②从手法上看,该词的下片多用典故,借陶渊明归居田园、范蠡弃官归隐之典,反劝自己“此意莫匆匆”,一扫理想不能实现的愁闷之气,尽显豪迈之情,与辛词相同。③从立意上看,该词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愁思,“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一句将作者内心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抒发得淋漓尽致,与辛词感情内涵相似。【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词内容,评价诗词思想内容的能力。D.“表明词人只想和这二人一样,退隐田园,弃官归隐”理解错误,下片词人虽有归隐之意,但最后两句“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表明回首看这破败不堪的故国,词人却仍心系家国,告诫自己这田园归隐的心思不要太匆匆。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词风格,鉴赏诗词表达技巧,评价诗词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词的上片“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大意是我拿着酒杯面对斜阳,默默无语似乎在问西风。为什么胭脂把荷花染得这么红。放眼望去这千顷大江,里面有万斛的离别哀愁,没有地方让远飞的鸿鸟歇足。该词上片选取“西风”“暮江千顷”“征鸿”等豪放色彩强烈的意象,塑造了广阔辽远的意境,具有豪迈风格词风特征,明显属于辛派豪放词风格。词的下片“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多用典故,借陶渊明归居田园、范蠡弃官归隐之典故,最后两句“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反劝自己归隐之意不要太匆匆,由此可知词人一扫理想不能实现的愁闷之气,尽显豪迈之情,与辛词相同。“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大意是试问谁是中原豪杰,借我舟楫浮泛五湖,当一个钓鱼翁。一句将作者内心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抒发得淋漓尽致,与辛词感情内涵相似。分析全词,词的上片,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愁思,悲壮而沉郁。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除了实写景物,点明时间外,同时还有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的感慨。下片,词人即调转笔锋,着重刻画报国与归田的心理矛盾。把退隐心情表现得委婉有致而又酣畅淋漓,渲染得十分饱满。最后两句,笔调顿挫。在那去国离家,退隐田园的感情洪流奔腾汹涌之时,骤然放下闸门。可见,该词立意上强烈表现了词人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愁思。5.D6.①对国家分裂的悲慨。词人登上多景楼北望中原,想到沦丧的故土,心中充满悲愤。②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上片“谁分”一句,下片“止欠”一句,都把矛头指向了当朝执政者。③对收复失地的信心。词人借诸葛亮等人的典故表达收复中原的信心。【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内容和艺术手法能力。D.“描绘了孟夏时节刚刚下过的一场透雨,及时地洗去了北方昏暗的沉沙”错误,“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是借喻,意思是说南宋的抗金力量正需要一次胜利来打击北方金人的嚣张气焰。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上阕“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一句,意思是“我登上多景楼,向北眺望,望着沦丧敌手的大好中原,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怅恨”,其中“楼前多景”由多景楼楼名演化而成,是全篇唯一写到美好风光的地方,只是作者并没有把目光停留在这里,而是由眼前的多景引出了疮痍的中原,表达了对国家分裂的悲愤之情。上阕首句“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意思是“天地本来没有界限,是谁把它们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呢?”其中“天地本无际”,再现了望中所见的广袤山河,但一个“本”字,则显示着作者对人为边际的不满。“南北竟谁分”,完全是作者的议论,其中“谁分”二字,问得尖锐、强烈,把矛头直指当时的统治阶级。天地本来是如此广无边际,无能的统治者让本诗广无边际的天地分成南北两个部分,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同时,下阕中写到“止欠士雅与刘琨”。史载,祖逖与刘琨友善,素以恢复之事互相鼓励,为练好杀敌本领,他们常常中夜闻荒鸡而起舞。后来祖逖破敌,刘琨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吾枕戈待旦,志枭叛逆,常恐祖生先我着鞭。”词人说由于当时“止欠士雅与刘琨”,无人可与共商大事。是谁造成这种“止欠士雅与刘琨”的局面,显然是当朝的统治阶级。作者通过这个典故也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下阕中,淮河数千里,词人独独“望见了”淮阴的兵冶处。兵冶处,指冶铸兵器的地方。《晋书·祖逖传》说,祖逖北伐,渡江,“屯于淮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人而后进。”正因为这一陈迹的存在,使作者想起了山河未改,天意向宋,恢复大业未来可期;还有,词人在偌大一座甘露寺内偏偏发现了“顽石”,想起了誓师北伐的诸葛亮。甘露寺内有一被称作“狠石”的石头,形状如羊,据传,诸葛亮曾坐其上,与孙权商议破曹大计。词中,词人说他“三拊”(拊是拍的意思)顽石,可见他对顽而感慨再三;说是由于当时“止欠士雅与刘琨”,无人可与共商大事,必须“唤醒”隆中一老(指诸葛亮),说要同诸葛亮“细”酌“芳尊”,则表示对统一大计的关切以及收复中原的信心。7.C8.①“剪烛看吴钩”化用了李贺诗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或是杜甫诗句“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辛弃疾诗句“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作者借“剪烛”“看吴钩”的动作,抒发自己杀敌建功的迫切愿望和强烈冲动。②“小乔初嫁”化用了苏轼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作者借周瑜赞扬虞允文深得周瑜儒雅余风,故能从容不迫、悠闲自得地建立了不朽勋业。③“我欲乘风去”化用了苏轼词句“我欲乘风归去”,作者借苏轼“乘风归去”的豪语抒发了自己欲大展雄图,从戎报国的壮志豪情,词气慷慨激昂,豪情激发。【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C.“借助联想与想象,描绘了宰相虞允文夜看吴钩,把玩宝剑的情形,塑造其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错误。“剪烛看吴钩”是写词人为前线取得重大胜利感动高兴,也有自己因羁留在后方未能参加的遗憾。自己平生怀着豪迈的抗金志气,面对关河要塞的战云未靖的风景,禁不住剪亮烛光,看一看自己“锋利的吴钩”。这里是表明词人怀揣着抗金报国、恢复河山的坚定决心和豪迈之气。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剪烛看吴钩”禁不住剪亮烛光,看一看锋利的吴钩。杜甫诗“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后出塞》),李贺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此处化用诗句,“剪烛”“看吴钩”是一句动作描写,抒发自己杀敌建功的迫切愿望和强烈冲动。②“小乔初嫁”化用了苏轼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作者以周瑜比拟、赞美采石大捷的主将虞允文,周瑜并不在“小乔初嫁”的年龄指挥赤壁之战,而虞允文以文吏督战也并不“优游”,但其目的在于极力歌颂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在于表达作者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③“我欲乘风去”化用了苏轼词句“我欲乘风归去”,古代英雄宗悫曾有“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愿,古代英雄(宗悫、祖逖)的英魂“复活”在苏轼式的豪放词风中,描绘了词人那种踔厉风发、青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欲大展雄图,从戎报国的壮志豪情,词气慷慨激昂,豪情激发。9.C10.①上片和下片的前半部分表面上作者使用大量典故,或别致或委婉地歌颂了赵介庵的才华、能力与功德,实际上雄心壮志受到压抑的辛弃疾,欲求得人家举荐的心情,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不言自明。②下片的最后几句,称赞赵介庵将得到皇帝重用,为国安边,缔造伟大的功业。同时也暗含羡慕之意,渴望自己也能得到重用,为国征战。【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C.“所见所感……敬酒江河的情形”错,还有所听所思所想,作者首先将歌舞繁盛、美人来往的宴席场面,用节奏紧切的短句跌出,造出目不暇接的视听印象。然后,以此为背景,写作者对寿主的劝饮敬酒,表明作者希望与赵介庵同作神仙般豪饮的心意,“江海吸流霞”意思是望你像倾江倒海一样痛饮,并非敬酒江河。故选C。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上片赞颂赵介庵,下片陈述自己的报国宏旨。首句“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作者以天马喻赵介庵人才非凡,声名惊动了朝廷。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雄心壮志受到压抑的辛弃疾,欲求得人家举荐的心情,不言自明。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说赵介庵给皇帝掌理过制诰诏书,颇有文采,落笔万言,如走龙蛇。在这里作者隐约表示希望能得到举荐之意,但不直叙,可谓苦心孤诣,措词颇费踌躇。“带得无边春下”,是说赵介庵能赐福于人民,把春天般的温暖带来人间。“等待江山都老”,指岁月流逝,照应下文:“教看鬓方鸦。”说赵介庵青春长驻,鬓发还像乌鸦羽毛一样乌黑。另方面也隐含着自己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盼望已久,江山都等老了的意思。这首词下片流露出了作者满腔的爱国激情,和他热情勉励友人为抗金事业作贡献的意愿。下片“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这三句从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脱化而出。意谓要派壮士手挽天河,用滔滔的仙浪去冲刷西北地区的胡沙。弦外之音,皇帝要出兵北伐,驱逐金人,洗净中原大地膻腥的胡沙。国难当头,志士献身,有意报效国家,是作者的真正用心。辛弃疾向这位大人物赵介庵,把自己的志愿提出来,希望漕介庵能在皇帝面前保举自己。这是作者所神往的壮丽事业,也是这首词的真正的意旨所在。“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又是一句美好的颂扬话,说赵介庵在人们“回首”之间,就能到皇帝的身边,人们会钦羡地望着漕介庵乘坐飞车消逝于天地云间。那喻意是不言自明的:你赵介庵他日到皇帝身边述职时,不要忘了替我这远离“日边”的人美言几句,把我报国的雄心壮志好好转达。这些自想象并运用隐语来完成的境象,十分显著地表明了作者希望南宋朝廷早日决策北伐的心情,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于寿主能受到皇帝大用、一展雄才的美好祝愿。综上所述,下片陈述自己的报国宏旨,除祝寿之意外也表达了词人想要争取抗金胜利的决心以及得到寿者举荐而施展自己抱负的希冀,在祝寿的同时流露出浓烈的爱国情怀。11.B12.①对达人表达了赞赏之意,赞其珍惜时间。“达者”觉悟光阴似箭,故而更加珍惜每寸光阴。②对追名逐利、求仙问道者表达了惋惜、批判之意。追求名利者就如怀抱冰炭,在现实和欲望之间挣扎;而那些期待长生的梦想也空幻得让后人叹惋。③表达了对自己洒脱恣意、自由放达生活的欣悦和满足。词人邀约朋友登高赏景,与飞鸿一样感受世界的辽阔与自由,是那些追名逐利者远远比不了的。【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展现了昔人曾经有过的放纵恣意的生活”错。联系下阕和“不如今”可知这三句记述的是词人自己快意洒脱的生活。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①“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说的是时间流逝之快,似如箭,达者珍惜每寸光阴。此处表达了词人对达人表达了赞赏之意,赞其珍惜时间。“达者”觉悟光阴似箭,故而更加珍惜每寸光阴。②“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冀望封侯一品,侥幸升仙三岛,不死解烧金。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说的是追求名利者就如怀抱冰炭,在现实和欲望之间挣扎,追求着功名利禄;而那些期待长生的梦想也空幻得让后人叹惋。此部分内容表达了词人对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