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课件_第1页
环境质量评价课件_第2页
环境质量评价课件_第3页
环境质量评价课件_第4页
环境质量评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環境影響評價概述第二節環境規劃含義和原則第三節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規劃方法簡介第一節環境影響評價概述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品質評價

環境影響評價是對建設專案、區域開發計畫及國家政策實施後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預測和估計。

環境品質評價是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對一定區域內的環境品質進行評價和預測,主要是為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服務。2.環境影響評價分類與制度根據開發建設活動的不同可分為單個開發專案的環境影響評價、區域開發建設的環境影響評價、發展規劃和政策的環境影響評價等三種類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防止產生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法律措施。最早由美國在《環境政策法》中提出。我國在1979年的《環境保護法(試行)》首次規定了這項制度。該制度是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方針的重要手段。3.環境影響評價證書環境影響評價證書是由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確認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可以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證明文書。其主要內容包括:單位名稱、證書等級、證書編號、發證單位等;評價證書分為甲級和乙級。從事環境影響評價所有人員必須持有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持證上崗培訓合格證書”。二、環境影響評價目的、原則及程式1、評價目的

環境評價目的是貫徹環境保護這項基本國策,通過評價查清專案擬在地區的環境品質現狀,針對專案的工程特徵和污染特徵,預測專案建成後對當地環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及其範圍和程度,從而制定避免污染、減少污染和防止破壞的對策,為專案選址、合理佈局、最終設計提供科學依據。2.評價原則針對性政策性科學性公正性3.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式和管理(1)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式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式如圖1-1所示。建設單位提出已批准的建設專案意見書研究國家有關的法律檔研究與建設專案有關的其他檔篩選重點評價專案確定各單項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等級和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大綱環境影響預測環境現狀調查國家、地方有關法規和標準建設專案的工程分析評價建設專案的環境影響

提出環境保護建議和措施給出評價結論編制報告書圖1-1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式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三、建設專案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建設專案環境保護分類管理的規定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建設專案界定原則環境敏感區的界定原則四、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歷程1969年美國率先在國家“環境政策法”中將環境影響評價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80年代的環境影響評價的對象、範圍、程式和方法出現一些新特點;90年代環境影響評價更加關注跨國跨區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經歷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國,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四個階段。五、環境影響評價展望當代世界關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將在環境評價中重組;圍繞可持續發展環境軟科學研究;專案評價後的驗證評價將廣泛推廣;環境影響評價向規範化發展;評價方法學的深入研究和高新技術的應用前景。第二節環境規劃含義和原則

一、环境规划和环境总量控制的含义環境規劃

是應用各種科學技術資訊,在預測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及環境品質變化趨勢的基礎上,為了達到預期的環境目標,進行綜合分析作出的帶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環境總量控制

是指在規定的時間內,對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或所生成的污染物最終排放到環境中數量的控制。環境總量控制比濃度控制更加體現以預防為主的環境管理原則和較真實的反映污染源對環境的危害。二、環境規劃原則符合生態理論的原則;以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思想為指導的原則;合理開發利用的原則;綜合分析、整體優化原則。三、環境標準、環境影響評價

與環境規劃的關係

環境標準是衡量環境品質優劣的尺規,是環境影響評價的法定依據之一。強化實施環境標準是實現環境保護目標的基礎。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規劃為經濟決策中的環境管理手段和方法,是微觀與宏觀、個體與總體的關係。它們分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和不同側重點研究經濟活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

第三節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規劃方法簡介

一、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列表清單法矩陣法網路法圖形重置法品質指標法二、環境規劃的方法1、系統分析方法2、環境規劃決策方法線形規劃動態規劃投入產出分析法多目標規劃整數規劃

思考題1何謂環境影響評價?何謂環境品質評價?兩者之間有何區別?

2環境評價的原則有哪些?其工作程式與管理程式是如何規定的?

3試述環境標準,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規劃三者之間的關係。第二章環境標準與環境目標第一節環境標準第二節環境規劃指標體系第三節環境目標第一節環境標準一、環境標準的定義、原則與作用1.環境標準的定義

環境標準是國家根據人群健康、生態平衡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對環境要素間的配比、佈局和各環境要素的組成所規定的技術規範。2.環境標準的制訂原則確保人體不受污染危害原則;政策性原則;以環境狀況為基礎,要有科學依據;差異原則;儘量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原則。3.環境標準的意義與作用二、國內外環境標準化工作概述國際環境管理體系標準ISO14000的簡介(1)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產生的背景

近年來,環境保護正在成為全人類的共識。為消除由於各國、各地區、各組織制訂的有關環境法律、法規和標準的不統一及各自實施一套標準和審核辦法的問題,消除將環保納入貿易所形成的一些國家製造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和新的貿易壁壘的問題,國際標準化組織第207技術委員會(ISO/TC207)組織制定了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系列標準。(2)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的基本內容表2-1ISO/TC207各分技術委員會標準編號分配分技術委員會

任務標準號SC1環境管理體系EMS14001-14009SC2環境審核EA14010-14019SC3環境標誌EL14020-14029SC4環境行為評價EPE14030-14039SC5生命週期評估LCA14040-14049SC6術語和定義T&D14050-14059WG1產品標準中的環境指標14060(備用)14061-14100(3)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的適用範圍、目的和意義

ISO14000的服務對象廣泛,要滿足職工、顧客、政府、合同方、社區等利益相關方的需要,內容側重點是組織的活動、產品和服務過程對環境的影響。標準實施的目的是幫助組織實現環境目標和經濟目標的統一,支持環境保護和污染預防。

ISO14000系列標準是近20年來環境保護思想、環境管理手段不斷發展、完善的結晶,體現了環境領域的最新發展,合乎國際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戰略。2、國內環境標準化工作簡介與主要任務

1973年我國發佈了第一個環境標準--《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截止1995年底共頒佈了各類國家環境標準344件。初步形成了種類齊全、結構基本完整的環境標準標準。今後我國環境標準化工作的主要任務:①健全環境品質標準與污染物排放標準分類分級制;②完善行業與綜合相結合的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③實行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年限制;④建立部門環境保護行業標準;⑤強化環境標準化管理;⑥提高環境標準的科學技術研究水準。三、環境標準的分級分類與檢索1.環境標準的分級分類

我國將環境標準分為環境品質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方法標準、環境基礎標準、環境標準物質標準及環境其他標準六類;國家級、地方級、行業級三級。(1)環境品質標準

環境品質標準是在保障人體健康,維持生態良性迴圈和保障社會物質財產的基礎上,並考慮技術經濟條件,對環境中有害物質或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規定。環境品質標準主要包括:大氣品質標準、水質品質標準、環境雜訊及土壤、生態品質標準等;環境品質標準分為國家和地方標準,現行和超前標準。(2)污染物排放標準

污染物排放標準是根據環境品質要求,結合環境特點和社會技術經濟條件,對污染源排入環境的有害物質和產生的各種因素所做的控制。是國家根據技術上的可能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規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容許濃度或數量。它直接起到控制污染源的作用,是實現環境品質目標重要控制手段。該標準分為國家排放標準和地方排放標準;在標準中還分別列出現行標準和超前標準。(3)環境基礎標準

這是在環境標準化工作範圍內,對有指導意義的符號、代號、圖式、量綱、導則等所作的統一規定,是制訂其他環境標準的基礎。(4)環境方法標準

是在環境保護工作中,以實驗、分析、統計、計算、測定等所作的規定作業等方法為對象而制訂的標準。(5)環境標準物質標準

這是對環境標準物質必須達到的要求所作的規定。(6)環境保護其他標準

環保行業標準,是對在環保工作中還需統一協調的如:儀器設備、技術規範、管理辦法所作的統一規定。2.環境標準的檢索表2-1國家環境標準分類及代表號基礎標準Z00-09方法標準Z10-39環境品質標準Z50-59排放標準Z60-71標物標準Z80-89其他標準Z90-99名詞術語、原則導則、量綱單位、圖式標誌採樣、布點、保存、測試、統計、評價方法標準推薦性標準、強制性標準、現行標準、超前標準綜合排放標準、行業排放標準、地方排放標準(水、田、氣)化學樣品標準、物理實物標準四、環境品質標準實例解析(一)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二)地表水環境品質標準(三)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準(四)土壤環境品質標準(五)地下水品質標準第二節環境規劃指標體系一、環境規劃指標體系概述1、環境規劃指標含義

環境規劃指標是指能夠直接反映環境現象以及相關的事物,並用來描述環境規劃內容的總體數量和品質的特徵值。包括兩層含義:①表示規劃指標的內涵和所屬範圍的部分,即規劃指標的名稱;②表示規劃指標數量和品質特徵的數值,是經過調查登記、匯總整理而得的數據。2、環境規劃指標體系

環境規劃指標體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繫、相互獨立、相互補充的環境規劃指標所構成的有機體。根據環境規劃的目的、要求、範圍、內容等的不同,所建立的環境規劃指標體系也不相同。我國現階段的環境規劃指標體系從內容上劃分有數量方面指標、品質方面指標和管理方面指標;從控制指標劃分有總量控制指標和濃度控制指標;從層次和結構上分有綜合性指標和單項指標;從範圍上分有宏觀指標和微觀指標;從作用和地位上分有決策指標、評價指標和考核指標。二、建立環境規劃體系指標的原則整體性原則科學性原則規範性原則可行性原則適應性原則三、區域性環境指標體系分類及內容指令性指標指導性規劃指標相關性規劃指標四、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規劃指標體系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規劃指標體系從某種程度上可反應出規劃的基本思想;城市環境規劃指標大體上可分為:環境污染指標,經濟、社會結構指標,環境建設指標。確定城市規劃指標體系的方法:參數篩選結合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標和城市環境管理經驗篩選指標;專家諮詢法篩選指標專家諮詢是一種以經驗判斷為主,並輔以數學處理的科學分析方法。2.分指標權值的確定權值是指標重要性的確定。(1)結合參數篩選時的專家諮詢和國家“定量考核”標準,採用經驗判斷法確定的參數,權值也應大。(2)以環境效應調查分析為基礎,根據效應大小確定權值;(3)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權值。3.分指標的綜合及綜合指標的分級(1)指標的分類按環境要素分:大氣、水、固體廢物、雜訊、生態;按指標的性質分:環境污染指標(環境品質指標和污染控制指標)、社會經濟環境指標、環境建設指標。(2)分類指標的分級評分(3)分類指標的綜合及綜合指標的分級①分類指標的綜合:ⅰ直接疊加I綜---綜合指標的評分值;I分---各分類指標的評分值;n---指標類別數ⅱ、加權疊加Wi---第i類分指標的權值;Ii---第i類分指標的分級評分值;n---分類指標的類別數;I綜---綜合指標數值。②、綜合指標的分級:三級:舒適、基本舒適、不舒適;五級:很舒適、舒適、基本舒適、不舒適、很不舒適。第三節環境目標一、環境目標的定義與確定原則

1、環境目標的定義

環境目標是在一定條件下,決策者對環境品質所想達到的水準和標準。

2、確定環境目標的基本原則

ⅰ、選擇恰當環境保護目標要考慮規劃區環境特徵、性質和功能;

ⅱ、選擇環境目標要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ⅲ、有利於環境品質的改善;

ⅳ、充分考慮人們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

ⅴ、環境目標和經濟發展目標要同步協調。3、環境目標與環境標準的關係

一般來講,環境標準是制定環境目標的準繩。二、環境目標的類型和層次1、從層次的高低劃分;2、從時間上劃分;3、從空間上劃分;4、從行業上劃分;5、從環境規劃指標體系劃分。三、確定環境目標的方法1、經驗判斷法;2、最佳控制水準確定法⑴污染損失函數⑵污染控制投資函數四、環境目標的可達性分析1、從投資分析環境目標的可達性;2、從環境管理技術和污染防治技術的提高論述目標的可達性;3、從污染負荷削減的可行性論述環境目標的可達性。思考題1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規劃常選用哪些環境標準?

2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分為幾類幾級?有哪些污染物?

3何謂環境品質標準?何謂污染源排放標準?

第三章環境影響評價總則

第一節環境影響評價的分類、等級及範圍

第二節環境影響報告編制

第三節環境背景調查與污染源評價

第四節工程分析

第五節環境評價存在及關注的幾個問題

第一節環境影響評價的分類、等級及範圍

建設專案有污染影響與環境破壞兩大類,若再按其建設規模又可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由於各種類型的建設專案對環境所產生的污染和破壞程度差別明顯,所以評價工作深度和廣度的要求也應有一定的區別。為了統一相同類型建設專案的評價要求,使評價工作有章可循,逐步實現規範化避免主次不分、繁簡不當,浪費人力、物力和時間,需要針對建設專案的特點和專案所在地的環境條件把環境影響評價進行分類,劃分出工作等級,確定其評價範圍。

一、環境影響評價的分類

單個建設專案的環境影響評價。多個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聯合評價。區域開發專案的環境影響評價。宏觀活動的環境影響評價。

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的等級是指需要編制環境影響評價的各專題的工作深度的劃分,各單項環境影響評價劃分為三個工作等級。一級評價最詳細,二級次之,三級較簡略。

工作等級的劃分依據為:①建設專案的工程特點;②專案所在地區的環境特徵;③國家或地方政府所頒佈的有關法規(包括環境標準)。對於某一具體建設專案,在劃分各評價專案的工作等級時,根據建設專案對環境的影響、所在地區的環境特徵或當地對環境的特殊要求情況可作適當調整。

1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根據評價專案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圍地形的複雜程度以及當地應執行的大氣環境品質標准等因素,將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劃分為一、二、三級。通過對建設專案的初步工程分析,選擇1~3個主要污染物,計算其等標排放量,依等標排放量的大小和根據專案的性質、投資規模和產值,周圍地形的複雜程度,環境敏感點分佈情況及當地大氣污染狀況等進行綜合考慮確定評價級別。2地面水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劃分地面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分為三級,一般根據建設專案的工程特點與環境特點來劃分其評價工作級別。確定判據的原則①所定判據應能反映建設專案向地面水排放污染物的主要特點,並能反映相關地面水的主要特點;②參數的形式簡單,且其數據在評價大綱編寫階段能夠得到。

具體判據的確定

①與建設專案排汙有關的判據為污水的排放量和污水的水質;②與地面水環境有關的判據定為受納水體的規模和受納水體對水質的具體要求。

3雜訊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劃分雜訊評價工作等級劃分的依據有:①按投資額劃分建設專案規模(大、中、小型建設專案);

②雜訊源種類及數量;

③專案建設前後雜訊級的變化程度;

④建設專案雜訊有影響範圍內的環境保護目標、環境雜訊標準和人口分佈。

三、評價範圍的確定評價範圍的劃分必須滿足環境保護的需要,範圍大小應有科學根據,劃分原則應針對擬建專案的專業類別、生產規模、排汙種類、數量、方式以及所處地區的地理環境、氣象、水文等條件區別對待,不能盲目擴大和任意縮小。大氣環境評價範圍水環境評價範圍土壤、生態環境評價範圍雜訊環境影響的評價範圍

第二節環境影響報告編制

一、環境影響報告表的編制二、環境影響評價大綱與報告書的編制1環境影響評價大綱的編制

環境影響評價大綱是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總體設計和行動指南。評價大綱應在開展評價工作之前編制,它是具體指導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檔,也是檢查報告書內容和品質的主要判據。該檔應在充分研讀有關檔、進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環境現狀調查後形成。環境影響評價大綱經專家評審通過並報環保主管部門批准後,可進行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

2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是環境影響評價程式和內容的書面表現形式之一,在編寫時應遵循下述原則:環境影響報告書應該全面、客觀、公正,概括地反映環境影響評價的全部工作;文字應簡潔、準確、圖表要清晰,論點要明確;評價內容較多的報告書,其重點評價專案另編分項報告書;大(複雜)專案,應有主報告和分報告(或附件),主報告應簡明扼要,分報告把專題報告、計算依據列入。

環境影響報告書應根據環境和工程特點及評價工作等級,選擇下列全部或部分內容進行編制。

(1)總則

(2)建設專案概況及工程分析

(3)建設專案周圍地區的環境現狀(4)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5)環境保護措施的評述及其經濟、技術論證,並提出各項措施的投資估算(列表)

(6)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7)環境監測制度及環境管理、環境規劃的建議(8)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有些專案要做風險評價,要有公眾參與章節,有的專案生態評價是重點。

第三節環境背景調查與污染源評價一、建設專案所在地區環境現狀調查環境現狀調查是各評價專案(或專題)共有的工作,雖然各專題所要求的調查內容不同,但其調查目的都是為了掌握環境品質現狀或本底,為環境影響預測、評價和累積效應分析以及投產運行進行環境管理提供基礎數據。

1環境現狀調查的一般原則

2環境現狀調查的方法主要有搜集資料法現場調查法遙感法。環境現狀調查的主要內容有:①地理位置;

②地貌、地質和土壤情況、水系分佈和水文情況,氣候與氣象;

③礦藏、森林、草原、水產和野生植物、農產品、動物產品等情況;

④大氣、水、土壤等的環境品質現狀;⑤環境功能情況(特別注意環境敏感區)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設施;

⑥社會經濟情況;

⑦人群健康狀況及地方病情況;⑧其他環境污染和破壞的現狀資料。

二、污染源調查的內容1.工業污染源調查2.農業污染源調查3.生活污染源調查4.交通污染源調查

三、污染源調查方法

1工作階段和程式2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通常採用實測法。對於暫時無法實測的有毒、有害物質可用物料衡算和經驗估算方法獲得。

(1)實測法實測法是通過工廠和車間外排廢水、廢氣中污染物濃度和流量的實測來計算污染物的排放量。(2)物料衡演算法對一些無法實測的污染源,可採用此核算排汙量,該方法既適用於整個生產過程的總物料平衡,也適用於生產過程中的某一個步驟或某一生產設備的局部。(3)經驗估算法根據生產過程中單位產品的經驗排放係數和產品產量計算污染物的排放量四、污染源評價不同的污染物和污染源具有不同的特徵、不同的環境效應、對公眾產生不同的健康危害。在對污染源進行調查之後要對污染源作出評價,以確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汙物源,為污染源的治理或制訂治理規劃和污染防治對策提供依據。常用等標污染負荷評價方法使不同的污染物在同一尺度上加以比較。

第四節工程分析建設專案環境影響分析包括工程分析、環境分析、影響識別、方法選擇等一系列內容,是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基礎。工程分析是建設專案影響環境因素分析的簡稱,其主要任務是通過工程一般特徵和污染特徵的全面分析,從宏觀上縱觀開發建設活動與環境保護全局的關係;從微觀上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提供基礎數據。工程分析是環境影響的評價基礎,並貫穿於整個評價工作的全過程,是環境評價工作的獨立專題。

一、環境影響識別

二、工程分析的對象、重點與方法

工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建設專案的工程分析查清建設專案的污染物的產生(包括生產工藝、污染物種類、數量)、處理或治理方法、排放方式和排放種類、定量地給出污染物的排放量,估算其環境影響,提出減少其環境污染的措施。(一)工程分析的對象建設專案的工作分析主要是分析與環境影響有關的各個環節或過程,其中包括與產生污染物有關的生產工藝過程、資源和能源的儲運、交通運輸、土地開發利用、廢物處置及控制。(二)工程分析的重點與階段劃分

(1)根據實施過程的不同階段可將建設專案分為施工期、營運期、服役期滿後三個階段進行工程分析。(2)所有建設專案均應分析生產運行階段帶來的環境影響。生產運行階段要分析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

(三)工程分析方法當建設專案的規劃、可行性研究和設計等檔不能滿足評價要求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工程分析。類比法物料平衡計算法查閱資料評價法

三、工程分析的主要作用與技術原則

(一)工程分析的主要作用為專案決策提供依據為環境影響評價提供基礎數據為環保設計提供優化建議為環境管理和發展規劃提供總量控制建議和科學依據

(二)工程分析應遵循的技術原則

1體現政策性2具有針對性3為各專題評價提供定量而準確的基礎資料4為專案選址、工程設計提出優化建議

四、清潔生產1清潔生產的定義清潔生產是將綜合預防污染的環境策略持續應用於生產過程和產品中,以減少對人類的環境的風險。對生產過程而言,清潔生產包括節約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材料;在污染源部位降低排放廢物的數量和毒性。對產品而言,清潔生產戰略旨在減少產品從原材料選取、製造和使用到最終處置的整個生命週期對人類的環境的影響

2環境影響評價中清潔生產分析的方法清潔生產分析應該是一個比較的過程。這種比較可以是橫向的,也可以是縱向的。對現有企業來說,縱向比較即與自身比較更切合實際,對新建專案採用橫向類比則較科學可行。

第五節環境評價存在及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環境評價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向二、環境評價關注的幾個問題

全球性環境問題社會影響評價環境風險評價公眾參與生態影響評價

思考題

1大氣、地面水及雜訊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是如何劃分的?2污染源的評價方法有幾種?最常用的是哪種?3何謂工程分析?其有哪些主要作用?並應遵循哪些技術原則?

第四章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第一節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概述第二節大氣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第三節污染氣象條件分析第四節大氣擴散模式第五節大氣擴散參數的測定與選取第六節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第七節大氣環境規劃和污染防治對策第一節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概述

一、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基本概念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就是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在摸清大氣自然規律和污染排放規律的

基礎上,通過適當的評價手段和模式計算,分析生產、生活活動所排放的主要氣載污染物對

大氣環境可能帶來的影響程度和範圍,為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指導,為決策者合理安

排生產、生活活動提供依據。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按對象,可分為建設專案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區域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和城市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二、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基礎

環評工作者接受評價

任務之後,首先要進行評價專案的初步工程分析,確定排放的主要氣載污染物名稱及其排放量;其次要深入專案擬建地現場踏勘,掌握其地形、地貌特徵,重點是要調查摸清其周圍一定區域範圍內的區域環境功能是鄉村還是城區?是工業區、商業區還是文化區?是否包含自然保護區、文物古跡、風景名勝等環境保護敏感區?在此基礎上確定評價執行標準與評價等級。

第二節大氣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一、污染源調查與評價

1調查範圍

2調查對象3調查方法4建設專案大氣污染源調查內容:

包括污染流程、排放量、排放方式等,對於毒性較大物質還應估算其非正常排放量或事故排放量。5大氣污染源評價

二、大氣環境品質現狀監測與評價

1監測評價目的

大氣環境品質現狀監測的目的是為了定量掌握現狀大氣環境品質,分析說明大氣環境對新增污染物的接受能力,為大氣環境品質預測評價提供背景。

2監測因數和範圍監測因數根據國家規定的表徵大氣環境品質的常規污染物、當地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以及建設專案的特徵污染物綜合確定。監測範圍應根據建設專案可能影響的範圍確定。

3監測點位佈設一般對於一級評價專案監測點不應少於10個,二級評價專案監測點不應少於6個,對於三級專案,若區域內已有常規監測點,可直接利用常規監測資料,否則可佈設1~3個監測點。當污染源較集中,而主導風向較明顯時,主導風向下風向應多佈置測點,上風向作為清潔對照區,應少佈置測點。工業集中區、交通繁忙區、人口集中區、現狀污染較重區,佈置的測點不宜太少,郊區和人口密度較社區,以及現狀污染較輕地區,可適當少布點。4監測時間和採樣分析方法

監測時間及頻率應根據當地氣象條件、評價等級及各項污染物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綜合確

定。一般一級評價應在冬、夏兩季各進行一期監測;二級評價可取一期不利季節,必要時也

應作二期監測;三級評價專案可不作監測,必要時應作一期監測。由於氣候存在著7天左右

的短週期變率,因此每期監測至少應取得有季節代表性的7天有效數

據,監測頻率應滿足《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規定的要求。

5監測數據的統計分析統計分析之前應對監測數據進行嚴格的審核,對少數極大、極小值要作科學認真的分析,剔除異常值,保留真實值,按照表徵大氣環境品質特徵的指標要求,大氣環境品質現狀監測一般須統計1h平均濃度

、日均濃度、年日平均濃度及其相應的超標率、最大超標倍數等,根據建設專案性質及評價

對象的需要,可增加季日平均濃度及超標率的統計分析。6大氣環境品質現狀評價

大氣環境品質現狀評價一般採用指數法,環境品質指數包括單項指數和綜合指數。設某污染物實測濃度為

Ci(mg/m3),其評價標準為

Coi(mg/m3),則單項指數Ii

為:

Ii=Ci/Coi

綜合指數是以諸評價因數的單指數為基礎,通過各種數學關係式綜合運算而得,一般采用單項指數的求和、平均等。綜合指數雖然定量地評價了某一環境要素,但如果有幾種污染物濃度很低,就可能把某個污染物濃度很高的情況掩蓋,事實上任何一種污染物濃度較高時都可能引起較大的危害,顯然,用綜合指數表徵大氣環境品質的優劣往往與實際情況有差距,因此實際工作中較少使用。第三節污染氣象條件分析

一、資料來源

二、資料統計1氣候背景分析資料統計2臨時氣象站及流場觀測點資料統計3低空風場資料統計4低空溫度場資料統計5大氣穩定度統計6混合層高度的統計7聯合風頻的統計

三、污染氣象條件分析根據主要氣候要素資料統計結果,概要說明評價區氣候背景特徵,並作單要素評述;根據臨時氣象站觀測資料,分析評價區局地氣候特徵,分析評價區與相關氣象臺站所在城區氣候異同;根據流場觀測資料,結合其他觀測結果,分析評價區局地流場特徵;利用可代表評價區氣象條件的氣象臺站最近1~5年氣象資料,分析大氣穩定度分佈特徵,分析混合層高度變化特徵,給出季、年風向、風速、穩定度聯合頻率表,分析聯合風頻特徵。

第四節大氣擴散模式

高架點源擴散模式面源擴散模式線源擴散模式日平均濃度計算模式年日平均濃度模式第五節大氣擴散參數的測定與選取

大氣湍流擴散是小尺度範圍的空氣運動,隨著局地條件的不同湍流擴散特性相差很大,而大

氣擴散參數又是大氣擴散模式諸參數中靈敏度最高的參數之一,因此大氣擴散參數的測定與

選取成為大氣環境影響評價中關鍵的工作。擴散參數的測定可採用平穩球標記粒子法、照相

法、示蹤劑擴散試驗法、定點風脈動資料計算法、三軸風向風速儀測量法、超聲風速儀測量

法、熱線風速計測量法及鐳射雷達測煙法等。

第六節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一、大氣環境影響預測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的操作過程包括:(1)選擇適合專案工程特徵及專案所在地地形、氣象特徵的擴散模式。(2)確定預測因數。(3)確定預測範圍。(4)確定源參數和模式參數。(5)大氣環境影響預測。(6)模式驗證。(7)預測結果整理。

二、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評價要點根據評價標準,採用單項指數法定量評述建設專案對大氣環境的貢獻及專案建成後評價區大氣環境品質,明確專案建成後對區域大氣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範圍、程度;根據區域大氣環

境容量或環境保護管理部門分配的總量指標,提出污染物總量控制措施、污染削減方案;從清潔生產的角度出發,提出清潔生產工藝備選方案;根據有關原則和方法,論證排氣筒設計高度的合理性;以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為前提,作環境經濟損益分析;根

據以上分析,對廠址選擇、建設規模、總圖佈置等作合理性分析,提出污染防治措施。第七節大氣環境規劃和污染防治對策一、大氣環境規劃

制定大氣環境規劃的基本原則

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規劃為指導

以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現狀為依據

以當地經濟、環境現狀為基礎

以環境目標切實可行為目的

污染防治、控制措施要有可操作性

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制定大氣環境規劃的步驟

(1)現狀調查與評價

(2)環境功能分區

(3)確定規劃時段

(4)環境預測

(5)提出環境目標

(6)提出污染防治措施

(7)綜合平衡環境目標與經濟目標,提出最佳大氣環境規劃方案

二、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顆粒污染物(塵污染)防治措施機械法、濕法、過濾法、靜電法2氣態污染物防治措施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催化轉化法、燃燒法、生物淨化法膜分離法。

3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措施

(1)全面規劃、合理佈局。(2)改善能源結構。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發展熱電聯供,實行集中供熱。

(5)清潔生產。(6)加強綠化,增強植物淨化功能

(7)行政監督、依法監管

思考題1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基礎是什麼?如何進行大氣環境現狀監測工作?

2制定大氣環境規劃的基本原則有哪些?顆粒物污染防治措施有幾種?如何進行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第五章水環境影響評價

第一節地表水環境背景調查與評價第二節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第三節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第四節水環境規劃與水污染防治對策

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工作內容

(1)

地表水環境現狀調查;

(2)

建設專案的工程分析;

(3)

預測建設專案對地表水環境的影響;

(4)

評價建設專案的環境影響,提出地表水或地下水環境污染防治措施與建議。第一節地表水環境背景調查與評價

一、調查目的與原則

二、調查範圍與時期

三、水文調查

◆形態特徵

◆水文變化規律

◆水溫變化

四、現有污染源調查

點源調查的原則:①以搜集現有資料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時才補充現場調查和現場測試。②點源調查的繁簡程度可根據評價級別及其與建設專案的關係而略有不同。點源調查的內容:

①點源的排放特點②排放數據③給排水狀況④廢水處理狀況

五、水利用狀況的調查

水利用狀況(即水域功能)是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基礎資料之一,一般應由有關政府部

門規定水域功

能。調查的目的是瞭解評價範圍內水域的利用現狀和規劃目標。對於尚未作出使用規定的水域則應通過調查予以明確,並報請環保部門認可。

1評價工作原則

2評價依據

3評價因數及其數值的確定

4評價方法

六、地表水環境現狀評價

第二節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水質預測數學模型(1)零維模式:可用於河流充分混合段的斷面水質平均濃度預測、各級評價的pH值預測和小型湖泊(水庫)平衡時的平均水質濃度預測。(2)一維模式:可用於各級評價的水溫預測、三級評價穩定排放矩形河流混合過程段或二級評價污染範圍很小的河流斷面平均濃度預測。

(3)二維模式:可用於一級評價連續穩定排放矩形河流混合過程段或水深變化不大的湖泊(水庫),持久性和非持久性污染物濃度的預測;二級評價矩形河流,排放口下游3—5km範圍內有重點保護目標(如集中取水點),或混合段長L>10km,或污染負荷與河水容量比ISE>0.08時的水質預測。(4)數值模式:除適用於上述情況外,還可用於非矩形河流或水深變化較大的湖泊(水庫),其中穩態數值模式用於連續穩定排放,動態數值模式用於非連續穩定排放。二、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

(一)預測方法

1數學模式法此方法是利用表達水體淨化機制的數學方程預測建設專案引起的水體水質變化並能給出

定量的預測結果,但需一定的計算條件和輸入必要的參數、數據。一般情況下此法

比較簡便,應首先考慮。它的局限性是污染物在水中的淨化機制,不少方面尚難用數學模式

表達。

2物理模型法

此方法是依據相似理論,在按一定比例縮小的環境模型上進行水質模擬實驗,以預測由建設專案引起的水體水質變化。此方法能反映比較複雜的水環境特點,且定量化程度較高,再現性

好。但需要有相應的試驗條件和較多基礎數據,且制做模型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

間。在無法利用數學模式預測,而評價級別較高,對預測結果要求較嚴時,應選用此法。

但污染物在水中的化學、生物淨化過程難於在實驗中模擬。

3類比調查法調查與建設專案性質相似,且其納污水體的規模、流態、水質也相似的工程。根據調查結果

,分析預估擬建專案的水環境影響。此種預測屬於定性或半定量性質。已建的相似工程有可

能找到,但此工程與擬建專案有相似的水環境狀況則不易找到。所以類比調查法所得結果往往比較粗略,一般多在評價工作級別較低,且評價時間較短,無法取得足夠的參數、數據時

,用類比法求得數學模式中所需的若干參數,數據。

(二)預測條件的確定

1篩選擬預測的水質參數

2建設專案環境影響的預測階段劃分

3預測範圍和佈設預測點

4確定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的時段

(三)地表水環境和污染源的簡化

1河流的簡化

2湖泊(水庫)的簡化

3污染源的簡化

三、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一)評價的任務和原則

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的任務,主要是在影響預測的基礎上,評述建設專案在各個階段對地表

水體的環境影響程度和範圍。評價範圍應同於調查範圍。評價內容應包括所有預測點和預測參數。水質評價的重點應是對水體影響較重的水質參數。時空的評價重點應是水質、水文急劇變化和水體功能改變處和取水口的位置。評價結果應具體說明污染影響範圍、影響程度、

污染特性、水質變化趨勢和存在問題。

(二)評價方法

一般採用標準指數法進行單項評價。對於多個建設專案在近期同時建設時,也可採用容量允

許利用指數法和負荷比法進行評價。

第三節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建設專案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任務是預測建設專案在各個階段對地下水環境的直接

響和由此影響而引起的其他間接危害,並針對這些影響和危害提出防治對策,作為建設專案

選址決策、工程設計和環境管理的科學依據,以達到控制污染、保護地下水環境的目的。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的主要依據有:①廢水排放量;②廢水水質的複雜程度

和地下水質的污染程度;③地下水開發利用狀況;④滲漏場含水層覆蓋條件;⑤所需評價工作量。

地下水預測數學模型

地下水質污染預測解析解法在水文地質條件比較簡單,自然流場比較穩定、地下水尚未大量開採的地段進行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時,可採用地下水解析模式。地下水污染預測數值解法此法適用於水文地質條件比較複雜,要求精度較高的建設專案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評價。三、地下水環境品質評價方法地下水品質評價以地下水水質調查分析資料或水質監測資料為基礎,分為單項組分評價、綜

合評價和模糊數學綜合評價3種。

第四節水環境規劃與水污染防治對策一、水環境規劃二、水污染防治措施與對策

1水污染綜合防治措施(1)

合理利用水環境容量。(2)

節約用水、計畫用水、大力提倡和加強廢水回用。

(3)

排水管網的合理佈局。

(4)

水域污染綜合防治工程。

(5)

綜合防治、整體優化。

2工業水污染治理措施

(1)

改進生產工藝

(2)

污水集中處理

(3)

改進污水處理工藝

(4)

加強面源控制和管理

思考題

1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任務與工作內容是什麼?2為什麼要進行地表水環境調查?地表水環境調查?其範圍是如何確定的?

3地表水環境現狀評價的工作原則及評價依據是什麼?常用什麼方法評價?

第六章環境雜訊與固體廢物影響評價

第一節

環境雜訊評價基礎第二節環境雜訊現狀調查與測量第三節工礦企業環境雜訊影響評價第四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措施第五節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評價第一節環境雜訊評價基礎一、聲級1聲壓級聲波在空氣中以縱波的形式傳播。在傳播過程中,將引起體積元內空氣發生疏密交替變化,其壓強亦隨之變化,這個變化迭加在大氣壓強上,稱為逾量壓強,又叫聲壓。聲壓是空間和時間的函數。通常所說的聲壓值,指的是其有效值,即暫態聲壓對時間積分的均方根值。聲壓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記為Pa。

2聲強級聲波的傳播過程,也是能量的傳播過程。聲波在傳播過程中,單位時間內通過垂直於傳播方向單位面積的聲波能量,稱為聲強,記為I。對於小振幅聲波,可以認為聲強級與聲壓級數值相等。因為聲壓很容易測量,因此聲音的強弱常用聲壓級表示。3聲功率級

聲功率是聲源在單位時間內輻射聲能的多少

三、環境雜訊評價量1.

A聲級環境雜訊的度量,不僅與雜訊的物理量有關,還與人對聲音的主觀聽覺有關;人耳對聲音的感覺不僅和聲壓級大小有關,而且也和頻率的高低有關。聲壓級相同而頻率不同的聲音,聽起來不一樣響,這是人耳的聽覺特性所決定的。因此,根據聽覺特性,在聲學測量儀器中,設置有“A計權網路”,使接收到的雜訊信號通過時,依頻率的不同得到不同的衰減或放大,使該雜訊的顯示值與人耳的聽覺感受相一致。其測得值稱為A聲級(LA),記作分貝(A)或dB(A)。A聲級能較好的反映出人們對雜訊吵鬧的主觀感受,它幾乎成為一切雜訊評價的基本值。

2等效連續A聲級

在聲場內的一定點位上,將某一段時間內連續暴露的不同A聲級變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聲級表示該段時間內的雜訊大小。這個聲級稱為等效連續A聲級,簡稱等效聲級,單位為dB(A)。某一段時間的穩態雜訊,其A聲級值就是等效連續A聲級值。

3晝夜等效聲級

晝夜等效聲級是考慮了雜訊在夜間對人影響更為嚴重,將夜間雜訊另增加10dB加權處理後,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得出24小時A聲級的平均值(Ldn),單位為dB(A)。

4統計雜訊級

統計雜訊級是指某點雜訊級有較大波動時,用於描述該點雜訊隨時間變化狀況的統計物理量。一般用L10、L50、L90表示。L10

表示在取樣時間內10%的時間超過的雜訊級,相當於雜訊平均峰值。L50

表示在取樣時間內50%的時間超過的雜訊級,相當於雜訊平均中值。L90

表示在取樣時間內90%的時間超過的雜訊級,相當於雜訊平均底值。

5計權有效連續感覺雜訊級計權有效連續感覺雜訊級用於評價航空雜訊,其特點在於既考慮了在24h的時間內,飛機通過某一固定點所產生的總雜訊級,同時也考慮了不同時間內的飛機對周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中國現行的《機場周圍區域環境飛機雜訊標準》即規定採用此法進行評價。

四、雜訊在傳播過程中的衰減

雜訊從聲源傳播到受聲點,因傳播發散、空氣吸收、阻擋物的反射與屏障等因素的影響,會使其產生衰減。為了保證雜訊影響預測和評價的準確性,對於由上述各因素所引起的衰減值需認真考慮,並選擇相應模式進行計算,不能任意忽略。

第二節環境雜訊現狀調查與測量一、環境雜訊現狀調查1環境雜訊現狀調查目的

環境雜訊現狀調查的目的是:使評價工作者掌握評價範圍內的雜訊現狀;向決策管理部門提供評價範圍內的雜訊現狀,以便與專案建設後的雜訊影響程度進行比較;調查出雜訊敏感目標和保護目標、人口分佈;為雜訊預測和評價提供資料。

2環境雜訊現狀調查內容與方法採用收集資料法或現場調查和測量法,瞭解和掌握:評價範圍內現有雜訊源種類、數量及相應的雜訊級;評價範圍內現有雜訊敏感目標、雜訊功能區劃分情況;評價範圍內各雜訊功能區的環境雜訊現狀、各功能區環境雜訊超標情況、邊界雜訊超標狀況以及受雜訊影響人口分佈。

二、環境雜訊現狀測量1雜訊測量儀器和測量環境條件

(1)測量儀器

雜訊測量,應使用GB3875—83《聲級計電聲性能及測試方法》或IEC651《聲級計》規定的2型或性能優於2型的聲級計及性能相當的其他聲學儀器;若雜訊評價工作等級為一級或二級,必須使用積分聲級計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測量儀器測量等效連續A聲級;若雜訊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也可用非積分式聲級計測量連續等效A聲級。

(2)測量

在室外測量時,聲級計的傳聲器應加防風罩;室外測量的氣象條件應滿足無雨、無雪、風力<4級(5.5m/s)。

3環境雜訊現狀測量點佈設原則(1)現狀測點佈置一般要覆蓋整個評價範圍,重點佈置在現有雜訊源對敏感區有影響的那些點上。(2)對於建設專案包含多個呈現點聲源性質(聲源波長比聲源尺寸大得多的情況下,可以認為是點聲源)的情況,環境雜訊現狀測量點應佈置在聲源周圍;靠近聲源處測量點密度應高於距聲源較遠處的測點密度。(3)

對於建設專案呈現線狀聲源性質(許多點聲源連連續地分佈在一條直線上,如,繁忙的道路上的車輛流,可以認為是線聲源)的情況,應根據雜訊敏感區域分佈狀況和工程特點確定若干雜訊測量斷面,在各個斷面上距聲源不同距離處佈置一組測量點(如15m、30m、60m、120m、240m)。

(4)對於新建工程,當評價範圍內沒有明顯的雜訊源(如沒有工業雜訊、道路交通雜訊、飛機雜訊和鐵路雜訊)且聲級較低(<50dBA=,雜訊現狀測量點可以大幅度減少或不設測量點。(5)

對於改、擴建工程,若要繪製雜訊現狀等聲級圖,也可以採用網格法佈置測點。如機場工程,為了繪製雜訊現狀WECPNL等值圖,可在主要飛行航跡下離跑道兩端不超過15km,側向不超過2km範圍內用網格法佈設測點,跑道方向網格可取1~2km,側向取0.5km。

4環境雜訊現狀測量要求(1)測量量①環境雜訊測量量為A聲級及等效連續A聲級;高聲級的突發性雜訊測量量為最大A聲級及雜訊持續時間;機場飛機雜訊的測量量為計權等效連續感覺雜訊級(WECPNL);②

雜訊源的測量量有倍頻帶聲壓級、總聲壓級、A聲級、線性聲級或聲功率級、A聲功率級等;③對較為特殊的雜訊源(如排氣放空等)應同時測量聲級的頻率特性和A聲級;④

脈衝雜訊應同時測量A聲級及脈衝週期。

(2)測量時段①應在聲源正常運轉或運行工況的條件下測量;②每一測點,應分別進行晝間、夜間的測量;③

對於雜訊起伏較大的情況(如道路交通雜訊、鐵路雜訊、飛機機場雜訊),應增加晝間、夜間的測量次數。

三、環境雜訊現狀評價環境雜訊現狀評價的主要內容有:(1)評價範圍內現有雜訊敏感區、保護目標的分佈情況、雜訊功能區的劃分情況等;(2)環境雜訊現狀的調查和測量方法:包括測量儀器、參照或參考的測量方法、測量標準、測量時段、讀數方法等;(3)評價範圍內現有雜訊源種類、數量及相應的雜訊級、雜訊特性、主要雜訊源分析等;(4)評價範圍內環境雜訊現狀,包括①各功能區雜訊級、超標狀況及主要雜訊源;②邊界雜訊級、超標狀況及主要雜訊源;(5)受雜訊影響的人口分佈。

第三節工礦企業環境雜訊影響評價一、評價區範圍劃分

工礦企業的環境雜訊影響評價區的範圍,一般以廠界區為標準,若廠界外附近遇有敏感目標時應適當放大,一般外延至100—300m範圍內。二、基礎資料的收集

評價所需的基礎資料包括工程概況、雜訊源聲學數據和自然環境條件三部分。

1工程概況重點收集建設規模、產品方案、生產方式、設備類型及數量、機械化裝備水準、自動化程度、占地面積、職工人數、運輸方式及機動車流量等資料。2雜訊源聲學數據

重點收集發聲設備的聲學參數,如聲功率級。

3自然環境條件

重點瞭解社會經濟結構及人口分佈、交通、地理環境、氣象條件等。

三、雜訊現狀水準調查

改擴建專案需調查現有車間和廠區的雜訊現狀;新建專案需調查廠界及評價區域內的雜訊水準。一般可依據工業企業雜訊測量規範、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標準及測量方法、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測量方法進行。

1現有車間的雜訊現狀調查重點調查處於85dB(A)以上的雜訊源。調查方法按《工業企業雜訊調查規程(草案)》的有關規定進行。測量儀器採用精密聲級計或積分式聲級計。

2廠區雜訊水準調查採用點陣法,每隔10~50m(大廠每隔50~100m)劃正方網格,每個網格的交點即為測點,若測點位置遇有建築物、河溝等障礙時,可改到旁邊易測位置。敏感點和聲源附近的測點應加密。測量時間應安排在8—12時,14—18時,22—6時,並且要選擇在生產正常階段和無雨無雪的天氣。測量時要把傳聲器放置到距地高大於1

2m處。如果測量時的風力超過三級,應加防風罩,大風天氣應停止測量。

3廠界雜訊水準調查測點佈置:也是採用點陣法。測點間距,中小專案取50~110m;大型專案取100~300m。對廠外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地段,應作為測量重點。如果廠界遇有圍牆,則測點應選在法定廠界上,若廠界圍牆緊靠廠內建築物,或以建築物牆體作圍牆時,則測點位置應選在牆內3.5m處(或在圍牆以上);

4生活居住區雜訊水準調查

將生活區按250×250m劃成網格,每個網格中心設雜訊測點。若中心位置遇有建築物、河流等障礙不易測量時,可將測點移至近旁可測位置。若生活區受交通雜訊影響,則應在主要交通幹線兩側和交通要道處建築物外1m處增設若干測點,同時記錄車流量(輛/h)。如果生活區屬於特殊住宅區或雜訊敏感區,應進行晝夜24h連續測量,給出晝夜等效雜訊。

四、環境雜訊影響預測1預測點的佈置為了便於比較敏感點的雜訊水準變化情況,影響預測的各受聲點均選擇在現狀監測點的同一位置。新建專案還應在生活規劃區及雜訊敏感點佈設受聲點。2聲能衰減的模式化處理

對擬建專案的雜訊源輻射雜訊的影響按下述原則進行模式化處理。簡化計算工作,抓住主要影響因素,雜訊源只統計85dB(A)以上的高雜訊發聲點。在滿足工作精度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安全係數,預測計算中要考慮廠區內各聲源所在的廠房圍護結構的遮罩效應和聲源至受聲點的距離衰減,以及空氣吸收等主要衰減因數,可以忽略地面效應。雨雪、霧和溫度等影響因素,因所引起的衰減值很小,可以不計。各雜訊源強只考慮常規降噪措施。

4預測專案及內容

廠界環境雜訊影響預測:各受聲點的雜訊預測值應為背景雜訊值與新增雜訊值的疊加和。對於改擴建工程,若有聲源拆除時,應相應減掉。計算通式如下:預測值=(背景值)+(新增值)-(拆除值)廠界外雜訊敏感點的預測:使用類似方法給出各計算點的預測值,如果預測值超過環境雜訊標準要求,應結合控制措施最好進行複測。

五、環境雜訊影響評價評價要點應最終著重說明下列問題:根據評價大綱審定的環境雜訊標準和受聲點功能要求,評述影響程度和範圍;分析超標的原因;評述設備選型、總圖佈置以及控制措施方案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必須增加的控制措施建議。

第四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措施為了消除或減輕雜訊對環境的污染,必須採取措施對雜訊予以控制。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加強環境管理;二是對雜訊的產生和傳播採取工程技術措施予以限制。由於構成聲音的三個要素是聲源、傳聲媒質和接受器。對雜訊進行控制,也必須從這三個環節入手。

一、聲源雜訊控制措施生產性雜訊來源於工業企業中的各種機械設備的振動。這些雜訊有的直接通過空氣向外傳播,稱為空氣聲。有的沿著地基、樓板傳播,並激發建築物的地板、牆壁、門窗等結構振動,再次向空中輻射雜訊,這種通過固體傳導的聲叫固體聲。在設計或改造這些機械設備時,就應充分考慮到可能產生的雜訊影響,在經濟、技術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改進設備結構、改變傳動裝置、選用新型材料(如內耗大的高分子材料、高阻尼合金等)、提高加工精度和裝配品質、改革工藝和操作方法等手段,設計製造出先進新穎的低雜訊機械設備。這是控制聲源雜訊的最根本措施。控制聲源雜訊的另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採取有效的隔振、阻尼和消聲技術,限制其固體聲和空氣聲的輻射。隔振、阻尼和消聲技術是雜訊控制工程的重要技術之一。

二、雜訊傳播途徑的控制措施

在雜訊傳播的途徑上降低雜訊、減輕雜訊對環境的影響所採取的措施很多,根據雜訊傳播的特點,可採取合理佈局,“鬧靜分開”的原則,將雜訊源設置在對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影響最小的地方,如將工業區、商業區和居民區分開。利用地面建築物或自然地形也可阻擋雜訊的傳播。利用聲源的方向性,將其聲級最高的方向指向對人們休息、工作影響最小的方向。利用寬厚的綠化帶對限制雜訊的傳播也有一定效果。除此以外,在工業企業裏,採取吸聲和隔聲的方法也是降低室內雜訊和限制生產性雜訊向外輻射的有效措施。吸聲和隔聲技術也是雜訊控制工程的重要技術之一。

三、對接受者進行防護

接受者指的是由於職業的原因必須在強雜訊的環境下工作的人。因為雜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是聽覺本身和由聽覺引起的,因此防護的措施主要是利用隔聲的辦法阻擋雜訊傳入人耳。常用的隔聲防護用具有耳塞、防聲棉、耳罩、防聲頭盔等,這些用具一般可隔聲10~30dB左右。

四、確定雜訊控制方案在前面各項工作的基礎上,根據聲源實際情況,要慎密地確定控制雜訊的具體方案。一般來說,欲控制固體聲的傳播,可採用隔振減振的方法;要減少聲源直接輻射的空氣聲,可採用阻尼的辦法;要降低車間(房間)內的混響聲,可採用吸聲的辦法;要控制直達聲的影響範圍,除阻尼辦法外還可給聲源加裝隔聲罩;要減少車間內雜訊對車間外環境的影響,可加強牆體的隔聲處理等等。任何方案的確定,都必須根據控制目的、現場情況、聲學效果作綜合考慮,做到經濟合理、技術可行、效果明顯、便於操作人員的工作設備正常運行。所採取的措施可以是單項的、也可以是多項的或綜合的。不論是什麼措施,確定後都應對其預期的控制結果進行估算,有的還必須進行實驗避免失誤和浪費。

五、區域環境雜訊綜合整治根據城市聲學功能區劃分結果、各功能區環境雜訊控制目標以及雜訊預測結果,確定各功能區環境雜訊降低值,制定區域環境雜訊的控制措施。一是根據雜訊控制社區建設計畫,逐步擴大雜訊控制社區覆蓋率;二是規定工廠和建築工地與其它區域的邊界雜訊值,對超標者要求限期治理;三是從技術改造、管理對策、法律法規及經濟手段等方面綜合制定交通雜訊整治措施。

第五節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評價一、概述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固態、半固態的廢棄物質。固體廢物不適當地堆置除有損環境美觀外還產生有毒有害氣體,污染周圍大氣,廢物經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質隨淋濾水遷移,既污染土壤,又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所以固體廢物是污染環境的重要污染源。

(一)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任務(1)查清建設專案在開發建設、生產和服務期滿後三階段的固體廢物種類和數量;(2)鑒別不能利用而需要堆置的固體廢物的性質;

(3)優化固體廢物堆置場所的選址,探明固體廢物長期堆置對水體、大氣品質和景觀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途徑、程度和範圍;(4)

尋求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途徑和有效防治對策,為專案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固體廢物分類及源項調查

固體廢物就其來源可分成工業廢物、城市生活垃圾和農業廢物。工業廢物就其來源又可分成礦山開採、選冶、電力工業、化學和石化等廢物,目前大量存在的是工業廢物和城市生活垃圾。農業廢物主要來自農用塑膠薄膜和塑膠製品,其數量相對較少。農村的大量有機垃圾通常經發酵後在農業上自行消化。工業廢物就其毒性和有害程度又可分為危險廢物(或有毒有害廢物)和一般廢物。建設專案的固體廢物的源項調查應根據工程分析和污染源調查程式與方法進行,並進行詳細的核算,鑒別其有毒有害性。

(五)固體廢物有毒有害特性的鑒別在進行固體廢物的影響評價之前,首先要求鑒別固體廢物是有毒有害物還是無毒無害物,然後再根據鑒別結果,確定固體廢物的評價工作等級和深度。有毒有害固體廢物的鑒別方法,通常是從六個方面予以鑒別。(1)急性毒性;(2)易燃性;(3)腐蝕性;(4)反應性;

(5)放射性;

(6)浸出毒性;

二、固體廢物的環境影響評價(一)評價範圍固體廢物的環境影響評價範圍,受處置方式與影響途徑的制約,應按受納影響的具體對象而定。對於固體廢物,其堆置場或填埋地,由於受雨水浸淋而產生的滲出液或瀝濾液,對地面水和地下水可能造成污染時,其評價範圍可參照地面水和地下水評價專題有關評價範圍的劃分方法確定。對於固體廢物焚燒而引起的氣型污染或固體廢物受風力作用而引起揚塵,則應按大氣評價專題有關評價範圍的劃分方法確定其評價範圍。

(二)污染源強計算與評價固體廢物的污染源主要來自建設專案的開發建設與生產過程。污染物的產出量應根據《工程分析》資料進行詳細核算,同時標明產出部位、種類及組成。並應按規定,作出有害、有毒與放射性特徵鑒別。1有毒有害物的浸出與計算2有毒有害氣體的釋放與計算

三、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

固體廢物由於其來源和種類的多樣化和複雜性,它的處理和處置方法應根據各自的特性和組成進行優化選擇。1固體廢物回收利用、資源化我國目前積存的主要固體廢物煤矸石、鍋爐渣、粉煤灰、高爐渣、鋼渣、塵泥等多以SiO2、Al2O3、CaO、MgO、Fe2O3為主要成份。這些廢物只要進行適當的調製加工即可製成不同標號的水泥和其他建築材料。

2分類處置

由於固體廢物數量十分巨大,目前回收利用資源化所占的比例還十分小,所以必須尋求合理的處理處置方法,以減少日益增多的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處置,是指將固體廢物焚燒和用其他改變固體廢物的物理、化學、生物特性的方法,達到減少已產生的固體廢物數量,縮小固定廢物體積,減少或者消除其危險成份的活動,或者將固體廢物最終置於符合環保規定要求的場所或者設施並不再取回的活動。3固體廢物處置應遵循的原則(1)對於有毒有害廢物應儘量通過焚燒或化學處理方法轉化為無害後再處置。(2)對於無法無害化的有毒有害廢物必須放在具有長期穩定性的容器和設施內,處置系統應能防止雨水淋溶和地下水浸泡,在任何時候有害有毒物的遷移不致污染水體水質。(3)對於放射性廢物,必須事先進行固定、包裝,並放置在具有一定工程屏障的設施中,處置系統能防止雨水淋溶和地下水浸泡,並在放射性水準衰變到接近環境本底以前能阻滯放射性核素的遷移,使釋入環境的放射性核素量達到人類可以接受的水準。(4)對一般廢物的填埋處置必須保持周圍環境的一致性,廢物頂部必須覆蓋、植被、保持長期穩定,能防止風化侵蝕、洪水和揚塵。(5)有害有毒和放射性廢物的處置場必須經過預選和評價。

四、固體廢物的污染防治措施與對策固體廢物特別是有毒有害廢物的無序管理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一些大江、大河的水質和地下水水質,威脅著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許多發達國家在工業發展的道路上曾經有過十分沉痛的教訓,所以對固體廢物須採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與對策。

1設立專門的廢物管理機構並對廢物實行全程管理

國家設立專門的廢物管理機構,負責制訂廢物管理的法規和方針政策;審批和發放廢物經營單位廢物經營許可證;對廢物科研進行統一安排和協調;對廢物產生和運輸、貯存、加工處理、最終處置實行監督管理;對廢物經營者和經營效果進行評估獎懲;推廣廢物經營管理經驗。對廢物的產生、收集、運輸、貯存、再迴圈、再利用、加工處理直至最終處置實行全過程管理,即為“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過程管理。以實現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2固體廢物最小量化或廢物交換現代廢物管理的基點是使廢物最小量化。最小量化是針對廢物最終體積而言的,它包括如下內容:(1)培養每個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