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每日专练课时作业47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每日专练课时作业47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每日专练课时作业47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每日专练课时作业47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每日专练课时作业47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第47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承德,一座深远而厚重的城市。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1000多年的辽金文化和300多年的清文化在这里融合碰撞。亭台楼阁,山水相依,林海绵延,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在这里______。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在这里,林海与草原相接,山庄与古刹辉映,城镇与乡村共荣,人们漫步在青石小路,轻抚红色宫墙,恍然间与历史打了一个照面……才感盛夏,忽而已秋,避暑山庄正门前却______,热度不减,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游客们越来越关注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对每一件文物都______。文物保护是“留根”,更是“护魂”。避暑山庄正以科技赋能文物保护,以文化传承赓续民族团结根脉,以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如何保护好历史资源,传承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承德市按照首先开展文物调查、建立古建筑保护信息库,然后组建由文物管理和古建施工等单位组成的文保团队,最后保护利用文物、让古建筑焕发新光彩的规划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承德全力抓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3分)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现代智力测验于1904年编制。最早的智力测验更像是一场针对儿童的脑力营养体检,鉴别出“营养”不良的儿童,然后给予他们特别关注和额外帮助。说到智力,①。“智商”最初于1911年前后提出,英文简称“IQ”,其公式是:IQ=(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看到这,有人或许已经意识到,智商只是一个测验分数,并不能等同于智力。科学家们已经一致同意,智力是“从经验中学习、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适应新情境的能力”。它不跟我们想象中那样,达到某一水平之后,②。由于智力的生理基础——大脑不断地发展变化,所以智力也随之产生变化。再者,后天训练以及年龄也会影响智力的变化。有科学家把人类的智力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是我们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例如语言,它会因我们不断地学习获得提高,在我们65岁达到顶峰,然后逐渐下降;③,那么其下降将会获得较大地延缓。流体智力是解决新异问题的能力,在自然情况下会在我们25岁达到顶峰,随后逐渐下降;然而经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不仅可以延缓这种智力的衰减,甚至还有可能把它进一步提高,直至中年时期。4.下列句子中的“这”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毕业二十年后再相聚,我们俩说这说那,聊了整整一个晚上。B.陈辰一会唱歌儿,一会跳舞儿,哄了半天,孩子这才不哭了。C.老李说话这快,跟开机关枪似的,我们大部分时间只有听的份儿。D.蔡英文勾连外部势力作乱,挟洋谋独,这是所有中华儿女不能接受的。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雨中寄元宗简张籍秋堂赢病起,盥漱风雨朝。竹影冷疏涩,榆叶暗飘萧。街径多坠果,墙隅有蜕蜩。延瞻游步阻,独坐闲思饶。君居应如此,恨言相去遥。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用“秋”点明时间,用“风雨”点出环境,以“羸病起”表明了自己的状态。B.三、四句是景物描写,写竹影疏涩、榆叶飘落,“冷”和“暗”字凸显了环境的凄清。C.五、六句写小路上掉下了许多果子,墙角里有蝉蜕下的壳,照应了前面“风雨”二字。D.七、八句写诗人外出,但家人以其病方愈阻拦,只好回家静坐思念朋友,“闲思”实不“闲”。7.本诗最后两句富有特色,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引用《论语·泰伯》里的一句话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2)人民就是江山,守江山就是守住民心。《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对秦王朝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挥金如土的奢靡生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3)春社是汉族最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一般在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主要内容是祭祀土地神,以祈求农事丰收。在古诗词中,“春社”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训练】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大红袄李海燕奶奶并不看俩人的脸,只说了一句,回来了。其实奶奶不用看,也知道俩人脸上的憔悴和疲惫。昨天,小远爸打电话来,妈,小远只是受了伤,已经无大碍,我和小远他妈明天回去。奶奶就明白他们打算瞒着她了。两个人疲惫地坐了下来,奶奶问了那个姑娘。你们见着那姑娘了见着了。那么大团长的千金能看上咱家小远嗯嗯。儿子儿媳妇一起点头。奶奶从炕上下来,步子有些蹒跚。她打开柜子,拿出那件大红袄。小远妈用手掩住嘴,眼泪就下来了。小远爸忙上前一步挡在小远妈的前面。妈,红袄你不是做完了吗,又拿出来做啥奶奶说,我把扣重新得一下,这个没襻好。原来奶奶襻的是喜字扣。今年春天小远回家探亲,告诉奶奶,他有女朋友了。奶奶刨根问底,是你们边防站里的女兵吗小远告诉奶奶,是他军校的同学。你俩相爱吗小远被奶奶逗笑了,奶你也知道相爱呀咋不知道,奶天天看电视,在电视里我还看过你们边防站呢。那你看到我了吗那倒没有,等你成了英雄,奶奶就能看到你了。奶奶抱着大红袄回到炕上,开始动手拆那些缝好的襻扣。那件大红袄,是奶奶为未来的孙媳妇做的。小远妈曾制止过,现在啥样的衣服都有卖的,妈您就别费心了。奶奶固执地说,我做的是我的心意,再说,我的孙子媳妇,那天必须穿我做的大红袄拜堂。大红袄是绸缎面料,缓着本色的小朵玫瑰花,亮闪闪的。奶奶开始重新襻扣。奶奶拿针的手微微颤抖。屋子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只听见奶奶的针线缝合声。过了好一会儿,小远爸说,妈,不急着做,小远今年结不上婚,他女友小蕊明年才毕业呢。奶奶头也不抬,做好了放着,我都是土埋脑瓜顶子的人了,万一……妈,您能活一百岁呢。又沉默了。秋风在窗外纺着线,嘤嘤嘤地响。偶尔有一两片树叶刮过来,打在窗玻璃上,又被风旋走了。小远妈站在柜子那儿,看着墙上小远的照片,默默地掉眼泪。儿子说,妈您歇会儿,睡个午觉,走一个星期了,我去地里看看庄稼啥时候能收。说完上前拉了拉小远妈。小远妈忙说,我也去。奶奶抬头隔着玻璃窗,看着儿子儿媳的背影,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我的小远,我的宝贝孙子,你成了英雄,奶在电视里看到你了·····老天爷呀,我都七十七岁了,咋不让我替我的小远死呢······你爸妈怕奶奶受不了,瞒着奶奶·····他们就你这一个孩子,他们比我还难奶奶给大红袄重新襻好了扣,这次襻的是蝴蝶扣,然后整整齐齐地叠好,放进柜子里,在上面落了一把锁。从此,奶奶再也没打开过那口柜子,直到小蕊来。小蕊来的那天,下着春天的第一场雨。清清瘦瘦的小蕊说她去北京,顺路来看看奶。小蕊还说,小远本来也想跟她一起回来的,但因为临时有任务,没回来。小蕊说得真切,奶只好问小远的伤。小蕊说,跟过去一样活蹦乱跳了,就是想奶奶,让我替他抱奶奶。小蕊说完,抱住了奶奶。奶奶的眼泪在前面流,小蕊的眼泪在奶的身后流,俩人松开的时候,又是两张笑脸。三天的时间,奶奶要小蕊跟她睡,一老一少两个爱着小远的女人,一唠就是大半宿,唠的都是小远。小蕊给奶奶讲她跟小远的相遇,从相知到相爱,说她这辈子就认准小远了。奶给小蕊讲小远小时候的事,从孩提时开始讲起,一件件一桩桩,几列火车都装不尽。三天后,小蕊要走了,奶打开那口柜子,拿出那件大红袄,给你做的,试试合身不小蕊把大红袄穿在身上。奶奶上前抻抻前襟儿,拽拽后身儿,蛮好看的,喜庆,只可惜有点儿肥了。脱下来吧,以后奶给你做件合身的。小蕊说,奶奶,我喜欢,给我吧。小蕊抱着那件大红袄在前面走,小远爸妈和奶奶在后边送。出了村口,奶说她要单独送送小蕊。小蕊挽着奶奶,俩人慢慢地向前走着。走到村前那条小河边,小蕊说,奶回去吧。奶奶说,我送你过河,再来就不容易了。小蕊说,以后我会跟小远常来看奶奶的。奶奶攥着小蕊的手,俩人过了河。奶奶说,走吧,孩子,过了前面那道坡,就是大道了。小蕊上前抱住了奶奶,奶奶,我走了,您多保重。小蕊的眼眶再也关不住汹涌而至的泪水。她转身快步走去,不再回头看奶奶。小萬—小蕊——奶奶追了过来,小蕊站定。奶奶说,红袄还给奶奶吧,袄太肥,你太瘦,穿着累。小蕊说,奶奶,我回去好好吃饭,袄就不肥了。不给了,不给了。奶坚持要回了大红袄。春风带着一股春天才有的湿润,从南边吹过来,吹湿了奶奶的眼睛。奶突然说,奶奶知道小远已经不在了,这么好的姑娘,怪就怪我家小远没福气啊。奶奶哽咽了。小蕊憋着眼泪,一个劲儿地摇头。三天来,小蕊终于在奶的面前哭出了声音。(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交代奶奶做大红袄的用意,展现了奶奶对孙子的疼爱与美好的期盼,反衬出此刻奶奶内心巨大的悲痛。B.文中关于季节的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时令,也显示了时间的推移,又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内心的情绪。C.“奶奶拿针的手微微颤抖”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手法,意在表现奶奶因为年事已高,襻扣时很吃力。D.“秋风在窗外纺着线,嘤嘤嘤地响”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秋风嘤嘤就像他们内心在啜泣、呜咽。2.关于文中伏笔、照应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嗯嗯。儿子儿媳妇一起点头”表明在“小蕊爱小远”的事上儿子儿媳妇没有骗奶,为春天小蕊的到来埋下伏笔。B.“你成了英雄,奶在电视里看到你了”与“等你成了英雄,奶就能看到你了”相呼应,交代了奶奶知道真相。C.“奶奶打开那口柜子”与“在上面落了一把锁”相呼应,暗示了奶打算打开悲痛的心锁,开始直面孙儿的牺牲。D.小蕊给奶奶讲她与小远的故事,目的是让奶奶相信小远还活着,呼应了“今年春天小远回家探亲”这一段的内容。3.大红袄是小说的线索,随着情节展开,围绕大红袄,奶奶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6分)4.“小蕊把大红袄穿在身上”这个情节有很强的艺术效果,请谈你的理解。(6分)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文本一帝好土功,既作许昌宫,又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高十余丈。力役不已,农桑失业。司空陈群上疏曰:“昔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加以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帝答曰:“王业、宫室,亦宜并立。”群曰:“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今二虏未平,诚不宜与古同也。”帝乃为之少有减省。帝聃于内宠,妇官秩石拟百官之数,凡数千人。廷尉高柔上疏曰:“昔汉文惜十家之资,不营小台之娱;去病虑匈奴之害,不遑治第之事。况今所损者非惟百金之费,所忧者非徒北狄之患乎!可粗成见所营立,以充朝宴之仪,讫罢作者,使得就农;二方平定,复可徐兴。”帝报曰:“知卿忠允,乃心王室,辄克昌言,他复以闻。”帝又欲平北芒,令于其上作台观,望见孟津。卫尉辛毗谏曰:“天地之性,高高下下。今而反之,既非其理;加以损费人功,民不堪役。且若九河盈溢,洪水为害,而丘陵皆夷,将何以御之!”帝乃止。文本二魏书曰: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自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唯潜思书籍而已。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竞,意无厌倦。评曰: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时百姓凋敝,四海分崩,不先聿修显祖,阐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汉武,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疾乎!(摘编自《三国志·魏书·明帝纪》)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B.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C.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D.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农桑,耕种田地与植桑饲蚕,泛指农业生产。古代统治者皆以劝农桑为治国要略。B.劳力,旧指体力劳作的人或劳动力,含贬义。文中“劳力”就是这个意思。C.容止,文中指人的仪容举止、容貌风度。如《孝经》:“容止可观,进退可度。”D.评曰,是《三国志》传后的评论。相类的有《史记》的“太史公曰”《汉书》的“赞曰”。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明帝先后兴建或修复许昌宫、洛阳宫等,面对司空陈群的谏阻,明帝认为帝王宫殿建设与帝王之业同等重要。B.高柔劝谏魏明帝,认为应在平定吴国、蜀国之后方可慢慢兴建宫室,明帝认可他说的话,请他继续直言进谏。C.魏明帝即位之后,礼遇大臣,拨冗去繁,戒绝虚浮华靡,且行军用兵,决断大事,文武大臣都很佩服。D.魏明帝沉稳坚毅,做事果断,率意而行,记忆超群,甚至侍从小臣父兄子弟的官职品性、声名业绩都不会遗忘。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可粗成见所营立,以充朝宴之仪,讫罢作者,使得就农;(4分)(2)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4分)9.文本二文末有“其殆疾乎!”的论断,请根据文本一的内容,简述作者得出这一推断的理由。(3分)

2024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答案与解析(第47练)【基础训练】1.【答案】交相辉映(或:相映生辉)游人如织(或:摩肩接踵、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兴趣盎然【解析】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第1处填“交相辉映”,表现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在这里相互映照,更增添了光彩。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第2处填“游人如织”,表现来此的有人很多。兴趣盎然:对某种事物或问题兴趣浓厚的样子。第3处填“兴趣盎然”,表现游人兴致高,兴趣浓厚。每空1分,共3分。2.【答案】承德市按照规划进行文物保护工作,首先开展文物调查、建立古建筑保护信息库,然后组建由文物管理和古建施工等单位组成的文保团队,最后保护利用文物、让古建筑焕发新光彩。【解析】第1步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承德按照规划进行文物保护工作。第2步根据上下文意思,把“规划”的三个长定语改写成三个短句。第3步检查这三个句子是否有逻辑顺序问题,如果有再加以调整,最后整合成四个短句。每个短句1分,共4分。3.【答案】①使用排比,从多角度具体展现了此地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交汇、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风貌,节奏鲜明,抒情意味强烈。②使用拟人,将历史比拟为人,漫步于此,窥见历史,似见故人,表达灵动逼真,突出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4.D5.①就不得不提到智商;②就不再变化;③如果此时我们仍在学习。6.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但家人以其病方愈阻拦”分析错误,根据“延瞻游步阻”可知,应是看到的各处衰败的景象打消了诗人外出的念头,而不是家人阻拦了诗人的行为。7.①前句从对方写起,推己及人,写朋友所处的环境也是如此;与标题中的“寄元宗简”形成照应,使结构上浑然一体。②后句直抒胸臆,“恨”字表示遗憾,表明与朋友相距甚远,从而表达出思念之情。(每点3分,其他言之有理的亦可酌情给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弘毅、锱铢、箫、柘。【综合训练】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意在表现奶奶因为年事已高,襻扣时很吃力”分析错误,应该是“意在刻画奶奶因小远牺牲而内心伤痛却又极力克制的状态”。2.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技巧的能力。“目的是让奶奶相信小远还活着”说法错误,小蕊和奶奶睡在一起,互相唠小远,都是在表达她们对小远的思念。3.①奶奶改大红袄的扣,思念小远,内心悲痛。②奶拿出大红袄给小蕊穿,追念小远,充满了对小燕的怜惜与喜欢。③执意要回大红袄,惋惜小远,希望小蕊获得幸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比如回答“奶奶锁红袄,准备压制悲痛”,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首先概括出文章围绕大红袄有哪些情节,再分析奶奶情绪的变化。4.①情节上∶起到了情节转换过渡的效果,“穿上大红袄”既承接了前文奶奶为孙媳妇做大红袄的内容,又引出了结局奶奶借口要回大红袄,希望小蕊开始新的生活。②人物上∶“大红袄穿在身上”,是成就奶奶、小蕊彼此的心愿与梦想的仪式,展现了她们的内心世界。③主旨上∶这一情节的设置,是对英雄的告慰,是对善良人的美好祝愿与期许。(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5.B6.B(文中“劳力”应指兴役劳民之意)。7.D(“甚至侍从小臣父兄子弟的官职品性、声名业绩都不会遗忘。”错,应是“侍从小臣的官职品性、声名业绩”)8.(1)只可粗略地完成已动工的工程,充当朝会和宴会之用,竣工之后遣返在工地上劳作的民夫,让他们能够回去务农;(落实“所营立”“讫罢”“作者”等关键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共4分)(2)即使上书的文辞粗鄙浅陋,仍然省察穷尽到完全明白,毫无厌倦之意。(落实“虽”“鄙陋”“究竟”等关键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共4分)9.①大兴土木,劳民伤财;②聃于内宠,沉迷后宫;③不吸取历史教训(每项1分,共3分)【文言参考译文】文本一明帝热衷于土木建筑工程,已经兴建了许昌宫,又修缮洛阳宫,建起昭阳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