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学习目标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分析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必然性;多层次认识变法改革的影响。时空观念:认识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了解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内容、特点、影响及评价。家国情怀:认识改革家们在改革中体现的远见卓识和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理解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新授知识点(一)基础知识点梳理。商鞅变法目的措施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影响王安石变法背景措施结果张居正改革背景措施影响(二)重点知识详解改革的整体认识:1、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但两者有区别:(1)改革是要革除社会制度中落后的部分,完善当前制度,使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其间既有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改革如商鞅变法、戊戌变法;也有补偏救弊、拯救危局的局部调整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总体来说,改革的方式比较温和,循序渐进。(2)革命一般伴随着暴力斗争,如法国大革命、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2、分析改革类问题的基本逻辑:(1)分析改革背景:存在的问题、时代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新要求;(2)分析改革内容:学会概括改革的内容、特点,逐条分析措施;(3)分析改革的结果、评价:成败原因的分析,影响、启示3、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辩证地评价(既要看到改革取得的成果,也要看到改革存在的问题或局限);(2)历史地评价(要把改革放到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3)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4)19世纪以来的改革,一般要将其置于近代化的背景下去分析;4、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1)改革中,新旧势力力量对比;(2)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3)改革家个人的素质;(4)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需要全社会的互动);(5)需要解放思想;(6)需要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5、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三、小结四、课堂达标训练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2.“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3.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①实行均输法②兴建水利工程③鼓励百姓养马④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一)基础知识点梳理。1、戊戌变法(1)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___________社会。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_____之路。(2)内容:1898年6月开始,在维新派的推动下,___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_______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______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2、清末新政(1)背景: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危机,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___、振兴商务、奖励___等。(3)影响:清末新政的一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的发展(二)重点知识详解近代中国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4年~1919年)总体特征:中国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完成形成。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进行民主化的改革与革命。具体表现为:政治上:①列强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进行新政,但最终走向灭亡。②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斗争不断:如戊戌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经济上: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的方式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②戊戌变法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重农抑商政策。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③1912年~1919年期间,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顾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春天”。一战后衰落。思想文化上:①深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封建儒家思想受到冲击,民主思想进一步兴起(维新思潮、实业救国思潮和民主共和思潮)。②新文化运动兴起,大力弘扬民主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三、小结四、课堂达标训练 1.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为了(
)A.缓和德英关系 B.推广德语教育C.维护中国权益 D.争取在华利益2.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让几成股份合同范本
- 短视频营销的视觉吸引力分析
- 平台开发合同范本
- 社交活动在老年生活中的作用及社区规划
- 科技公司员工绩效与激励机制设计
- 广告展位合同范本
- 电影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与挑战
- 兽药购货合同范本
- 工控维护合同范本
- 科技园区的消防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
- 202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安保服务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第六章创业资源与融资
- 初中英语高频熟词生义
-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高频实词分类汇编
- 绵阳市三台县乡镇地图矢量可编辑课件行政区划边界高清(四川省)
-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 术语翻译与本地化
- 2024年全国高考甲卷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AQ/T 1089-2020 煤矿加固煤岩体用高分子材料(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