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土高原关键生态过程联网监测系统
通用技术要求
目录
一、监测站分布...................................................................2
二、监测站网的层级结构..........................................................2
三、站、样地、径流小区、流域控制站及监测点布设说明.............................3
四、01包(生态要素监测仪器设备与集成)方案说明................................3
1仪器设备数量...............................................................3
2气象要素监测方案..........................................................4
3土壤湿度、温度、电导率、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方案...........................4
4生物要素监测方案...........................................................4
五、02包(径流泥沙监测仪器设备设施与集成)方案说明............................5
1径流小区、流域控制站分布及数量............................................5
2径流泥沙监测方案...........................................................5
3径流泥沙监测设施的建设要求................................................6
六、03包(监测网络管理平台设备集成与软件开发)方案说明.......................11
1边界的界定与任务.........................................................11
2数据管理平台需求..........................................................11
3管理平台机房建设..........................................................17
七、野外数据传输网络的组建方案.................................................17
1监测网络系统的数据流......................................................17
2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单元之间的逻辑结构........................18
3数据传输的网络环境要求...................................................18
八、野外供电设施建设说明.......................................................20
1电力设施建设原则..........................................................20
2供电方式..................................................................20
3防雷措施..................................................................20
4其他辅助设施..............................................................20
九、仪器设备维护要求...........................................................20
十、各站基本情况与监测点位的分布...............................................20
一、监测站分布
黄土高原关键生态过程监测网络由10个监测站组成,其分布如图1所示。
图1黄土高原关键生态过程联网监测站分布图
二、监测站网的层级结构
该监测网络由监测站-监测样地-监测点-监测位-四个层级组成,即一个监测站包含1-N
监测样地,一个监测样地包含卜N监测点,一个监测点包含1~?4监测位,一个监测位对应
1-N个监测传感器。监测网络的层级结构如图2所示。
监测站
图2监测站网的层级结构示意图
三、站、样地、径流小区、流域控制站及监测点布设说明
(1)本项目共包括10个站;
(2)每个站分别有多个样地,每一个样地面积为lOOOSOOOn?,监测点基本设在样地内;
(3)每一个站设1个气象站,1-2个称重式自动雨量计;称重式自动雨量计原则上一个样
地安装一台,若相邻样地之间的距离小于1000m,可共享一个称重式自动雨量计:
(4)一个样地内设三个监测点,按照指标体系分别监测;
(5)径流小区原则上布设在样地之内,一个样地内设3个径流小区,每个径流小区在上、
中、下三个坡位设三个土壤湿度监测点;
(6)除裸地外每个样地架设1台物候照相机,安装高度为距离冠层不小于5m;
(7)除个别站外,每个站布设1个流域控制站。
四、01包(生态要素监测仪器设备设施)方案说明
1仪器设备数量
项目样地土壤样地土径流小通用数据采自动样地物植物冠层
水分、热、壤CO2区土壤集器及数据气象候影像茎流分析
电导传感传感器水分传传输单元站采集计仪
器感器
长武站150181831321
固原/p>
云雾山站9027061301
宜川铁龙
90272721221
湾
延安庙沟
12018021221
村
安塞站150275441411
米脂站1200031321
神木站150274531401
富县任家
台6001821111
延安燕儿
9001831211
沟
杨凌00000001
合计11701441983112271111
备注:1、殳标人采购的仪器设备数量不能少于本表提供的:数量。
2、3K购人鼓励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在完成监测内容,且不降低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实
际使用的仪器设备数量可以少于本表提供的数量匕剩余部分作为备件处理。
2气象要素监测方案
项目频度方法和仪器
太阳总辐射1次/小时气象自动监测系统
空气温度1次/小时
空气湿度1次/小时
风速、风向1次/小时
空气二氧化碳1次/小时
降水1次//I分钟
3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方案
项目频度方法和仪器
土壤分层温度、水分、电导率(每个剖面分别1次/小时土壤温度、水分、电导率
在10cm、30cm>50cm>70cm>100cm、200cm、传感器
300cm>500cm>700cm>1000cm布设传感器,
若土层厚度小于1000cm,则以基岩为界,其下
不设置传感器。
土壤剖面二氧化碳浓度(每个剖面设置3层,1次/小时土壤二氧化碳传感器
分别为10cm、50cm>100cm)
4生物要素监测方案
4.1农田监测方案
项目频度仪器
总生物量一季作物2-3次,只测地上部分人工观测,野外调查记录
仪录入,无线上传到数据
产量一季作物一次管理平台
叶面积指数生育期内3-4次冠层分析仪
样地照片每天3张(10时、13时16时)物候照相机
4.2林地监测方案
项目频度仪器
胸径年内1次(生长期末)人工观测,野外调查记录
树高度年内1次(生长期末)仪录入,无线上传到数据
林下生物量年内1次(生长期末)管理平台
凋落物年内1次(十月份)
密度年内1次(十月份)
物种多样性年内1次(旺盛期)
郁闭度年内2-3次(旺盛期)冠层分析仪
树干茎流常年监测1次/秒茎流计
样地照片每天3/张(10时、13时16时)物候照相机
4.3草地监测方案
项目频度仪器
物种多样性年内1次(旺盛期)人工观测,野外调查记录
生物量年内1次(收获期)仪录入,无线上传到数据
管理平台
覆盖度年内2-3次
叶面积指数年内2-3次冠层分析仪
样地照片每天3/张(10时、13时16时)物候照相机
五、02包(径流泥沙监测仪器设备设施)方案说明
1径流小区、流域控制站分布及数量
本包涉及到径流泥沙监测的站有8个,每个站的监测场地与仪器设备数量如下表。
项目径流小区径流径流小径流流域控制站流域控流域控称重式
监测:径流池+区径流小区泥沙监测仪制站巴制站太自动雨
雷达水位计泥沙监+雷达水位歇尔槽阳能供量计
测仪计电
长武站3361112
固原站0661111
宜川铁龙1
639111
湾
安塞站96151112
米脂站0000001
神木站96151111
富县任家1
台020111
延安燕儿1
336111
沟
合计302957771010
2径流泥沙监测方案
2.1径流小区监测方案
项目频度仪器
径流量、含沙量次径流过程径流泥沙自动监测系统
径流总量、输沙量次径流过程基于监测的径流量、含沙量计算
土壤湿度1次/小时土壤湿度自动监测系统
2.2流域控制站监测方案
项目频度仪器
径流槽水位次径流过程雷达水位计
含沙量次径流过程径流泥沙自动监测仪
总径流量、总输沙量次径流过程基于监测的水位、含沙量计算
3径流泥沙监测设施的要求
1流域控制站
本项目需要进行小流域径流泥沙监测的有安塞纸房沟流域、长武王东沟流域、固原火岔
湾流域、神木六道沟流域、延安燕儿沟流域、宜川松峪沟流域、富县任家台流域等七个流域
控制站,其中固原火岔湾流域和宜川松峪沟流域2个小流域没有基流,其他5个小流域都有
基流。
流域控制站监测流域径流量(基流和洪水)、含沙量。
1.1径流量监测
每一个监测站安装2个量水槽,一个监测基流,一个监测洪水。基流监测统一选用H
型水槽(几何尺寸为:水槽高度:0.610m,水槽宽度:1.158m,水槽顺直段长度:1.829m,
测区长度:0.823m)o洪水监测统一选用巴歇尔槽。
基流监测点和洪水监测点相距10-20m»
洪水测点旁建10m2左右的砖混结构房子,接入市电,以供泥沙监测等设备安装。巴歇
尔槽用钢筋水泥浇注。
表各个流域控制站径流量历史数据与量水槽型号
洪水
站点流域面积(KM?)长流水(L/S)型号
(L/S)
8.27H型水槽
安塞纸坊沟4-404-34580
21号巴歇尔槽
6.3H型水槽
长武王东沟0.5-22.5-1202
21号巴歇尔槽
0.94H型水槽
固原火岔湾无1-40
21号巴歇尔槽
6.89H型水槽
神木六道沟无未监测到
18号巴歇尔槽
46.90H型水槽
延安燕儿沟0.05-1.0800-8000
21号巴歇尔槽
2.72H型水槽
宜川松峪沟无0-8.3L/S
21号巴歇尔槽
9.00流域没有观测,不H型水槽
知道最大流量和最18号巴歇尔槽
富县任家台
小流量。大多时间
有基质流。
表不同型号巴歇尔槽的标准水位-流量公式
流量公式最小流量最大流量
喉道宽度最小水位最大水位临界淹没
型号Q=Chn范围Q范围Q
B(m)范围h(m)范围h(m)度%
(L/S)(L/S)(L/S)
18#3.057463h1-60.091.0716082800.8
21#6.1014450h1-60.091.83310379700.8
表不同型号巴歇尔槽的构造尺寸单位:m
型号喉道段收缩段扩散段墙高
BLNB1L1LaB2L2KD
18#3.050.910.3434.764.271.7943.681.830.1521.22
21#6.101.830.6869.147.622.7857.323.660.3052.13
名称标注
喉道段B
收缩段L1
探头位La
喉道段L
扩散段L2
收缩段Bl
扩散段B2
墙高D
N
K
图巴歇尔槽结构示意图
图巴歇尔槽实物图
H型水槽示意图
1.2含沙量的监测
含沙量监测安装径流泥沙自动监测仪,安装位置位于巴歇尔槽扩散段的末端。含沙量监
测只监测洪水的含沙量,基流不监测含沙量。
2径流小区
本项目涉及的径流泥沙观测小区有农地、林地、草地和裸露地四种类型,不同监测站允
许种植的作物或林草种类不同。标准原则上统一执行标准径流小区的技术规范,特殊需求单
独处理。
农地、裸地径流小区监测径流量、含沙量、土壤含水量、降雨量、植被覆盖度等。
林地、草地径流小区监测径流量、人工监测次径流总含沙量、土壤含水量、降雨量、植
被覆盖度等。
2.1选址(中标人与采购方共同选定)
1、径流小区布设应选择在不同样地的典型地段,使径流小区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能
够反映监测区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
2、选择布设小区的坡面横向应该平整,坡度、土壤、植被条件均一,尽可能减少地表
扰动.
3、在同一监测站或流域内布设的小区应尽量集中,有利于管理和维护。
图径流小区参考图片
2.2小区面积
1、为了提高监测数据的可比性,不同监测站的小区面积应保持一直,原则上农地、草
地、裸地、连片灌木林地统一选用标准径流小区,即垂直投影长度为20m,宽度为5m,坡
度为自然坡度。
2、乔木林地、带状灌木林可选用非标准径流小区,垂直投影长度为40±5m,宽度为
10m,坡度为自然坡度。
2.3小区挡板
1、小区挡板选用预制水泥板,单块预制水泥板的尺寸:长60cm,宽50cm,厚8cm,
水泥板的上缘相小区外倾斜60%
2、水泥板埋入地下30cm,地面以上保留20cm。
3、小区之间保留l-2m的保护带,地表处理方式应与相邻小区一致。
2.4集流口规格
2.4.1农地、裸地小区的集流口
1、集流口采用镀锌铁皮加工而成。上缘与小区下端无缝连接,出水口安装引流管,引
流管从水平面向下方5。倾斜。
2、集流口的尺寸:宽与小区相同,高与小区地表以上相同,为20cm,汇水区出水口距
离小区前缘20cm,汇水区从边缘向出水口5"倾斜。
3、前立面墙砖砌而成。出水管为直径1100mm的PVC管。出水口距离地面
以便安装测量仪器。
保
保
护
护
带
带
++
人
人
行
行
通
通
道
道
前立面墙
2.4.2林地、草地小区的集流口与集流池
林地、草地小区的集流口的规格与农地、裸地小区相同,但由于这类小区监测径流量
和含沙量的方法不同,需要在集流口的后端安装翻斗式流量计和径流桶。
2.5其他
1、小区前端地面简单硬化(沙石、砖),并有排水渠道。
2、小区四周修筑简单的人行通道。
3、小区建设应尽可能减少对周边植被、地形、土壤等环境的扰动。
六、03包(监测网络管理平台设备集成与软件)方案说明
1边界的界定与任务
网络环境与管理平台在整个联网观测系统的结构中以DTU的输出端口为上界,以数据
访问为下界。
数据管理平台的任务包括:数据管理平台软件系统开发;数据管理平台机房的硬件设备、
供电环境建设等。
2数据管理平台需求
2.1平台系统架构
采用应用服务和数据服务分离的系统架构。将应用和数据分离,分为应用服务、文件服
务和数据服务。应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采用CPU和内存较大的服务器,文件服务存储需要
更大的磁盘空间。系统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2.2平台运行环境
(1)满足B/S模式下数据管理与服务的功能需求
(2)客户端浏览器:IE、Chrome、Firefox等主流浏览器
(3)Web服务器:Apache、Tomcat等主流服务器软件
(4)支持WebGIS模块
(5)数据库服务器:Oracle.MySQL等基于Linux的数据库软件
(6)操作系统:RedHatEnterpriseLinux6sVmwareESXserver、SuseLinux12及以上的
Linux系统
(7)服务器虚拟化
2.3平台功能需求
联网监测系统在体系上分为数据接收入库、前台服务和后台管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数据接收入库,完成数据的建立、野外采集数据的接收、质量控制和入库功
能。
第二部分前台服务,完成用户注册、数据查询、数据下载、数据展示等功能。
第三部分后台管理,完成用户管理、网站统计分析、数据安全管理、故障诊断管理、
时钟管理等功能。
2.4平台业务需求
2.4.1数据接收与入库业务
(1)业务功能需求
由数据服务器端自动下发请求,并接收数据采集端发来的数据包,根据数据管理平台的
统一编码进行解析处理,解析后的数据存入对应站点的观测数据中。
提供数据异常检查功能,当收到的数据存在缺失时,要求采集器重新发送缺失数据。当
有超常规、超极值数据发生时,存入异常数据告警表,通过在网站管理后台告警日志和短信
功能通知管理人员。
本部分还包括接收野外设备状态的功能,包括采集器、DTU、电瓶电压、电量状态信
息,有故障时通知管理人员。
(2)人工数据入库需求
使用数据采集仪人工录入生物测定数据,将录入的数据通过WIFI方式主动发送到服务
器数据接收端。无人机航拍影像存储在管理平台的FTP区。
(3)气候数据常规值、极值说明
常规值:最新一次数据不超过前2次观测值均值的正负50%o可能为极端气候值。
极值:根据观测项目的不同,设定温度、湿度等项目的最大最小值范围。可能为传感器
故障。
异常值:指报文丢包、报文空、缺失字段的情况。可能为数据采集器内部故障或网络故
隙。
(4)业务流程说明
图数据接收与入库流程图
2.4.2前台服务业务
(1)业务功能需求
前台服务系统直接面向用户,是用户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展示、下载的平台。
前台服务系统包括用户注册登录模块。用户能够在数据中心进行注册,用户名在整个平
台保持唯一性。
前台服务系统包括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展示以及下载模块。已登陆用户能够进行数据
查询、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可视化展示和数据下教等操作。
(2)用户注册登陆业务流程说明
用户注册时,先验证用户输入信息是否有效;如有效再判断是否存在此用户;如不存在
则在用户库中进行注册。
图用户注册登陆流程
(3)用户分级说明
A、系统管理员:拥有系统所有管理和访问权限,审核用户注册,配置各站点管理
员的权限。站点设备、电源状态、告警信息查看管理。
B、站点管理员:拥有本站点所有管理和访问权限,授权普通用户访问、查询、下
载本站数据的权限。
C、普通用户:用户注册后即为普通用户,向各站点管理员申请,审核通过后拥有
访问、下载站点数据的权限。
(4)数据查询、展示、下载业务流程说明
图数据查询、展示、下载业务流程
(5)数据查询、展示、下载业务数据说明
A、单个站点依观测要素,按月、季节、年及自定义时间段进行数据的最大值、最
小值、平均值等要求进行图表展示。
B、按观测要素,跨站点图表对比展示。
C、生成单个站点、多个站点的要素数据统计报表。
D、按站点、观测要素、时段打包下载数据。
E、结合WebGIS模块,为系统提供地图服务,以实现在浏览器内进行数据的浏览、
缩放查询、按不同观测要素等可视化查询功能。
2.4.3后台管理业务
(1)业务功能需求
后台功能主要面对系统管理员和站点管理员,包括用户的注册审核,用户权限、角色的
分配;新增野外站点的配置,已有站点观测样地、观测点的增减配置;网站访问数据的统计;
网站数据的安全备份;观测系统中数据采集设备、电源、网络设备的状态监测、网络统一时
钟的设置等功能。
后台管理包括用户管理、站点管理、网站统计、数据安全管理、故障检测、时钟设置等
模块.
(2)后台管理逻辑图
图后台管理逻辑图
(3)用户管理业务
站点管理员对用户进行分级管理,从访问本站点数据权限的角度对用户进行一定级别的
划分,主要分为:普通用户(只能访问本站点公开数据)、内部用户(能够访问本站点公开
数据和内部数据)、高级用户(能够访问本站点所有数据)三个级别,并赋予相应的查询、
下载权限。
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用户的注册审核,对用户进行锁定、删除等管理操作。同时具有站
点管理员的所有权限。
(4)站点管理业务
能新增、修改某个站点的配置,包括新增野外站点的全新配置,现有站点观测样地、观
测点的增减配置。
完成数据采集端上传数据请求的下发任务,并能够对任务间隔进行设置。
本管理功能只对系统管理员有效。
(5)网站统计业务
能够查看网站访问、数据下载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提供相应的统计报表。系统管理
员能查看总站的统计结果,站点管理员只能查看各自站点的统计结果。
(6)数据安全管理业务
提供网站数据的备份、恢复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
本管理功能只对系统管理员有效。
(7)故障检测管理业务
能够实时显示野外站点数据采集器、DTU、电源等设备的状态,并通过短信、邮件等
方式通知系统管理员。
为确保整个网络内各设备时间的一致性,应支持采集器和服务器时间自动同步功能。
3管理平台机房建设
3.1机房硬件设备
2台机柜,2台服务器组成双机热备,作为数据管理和展示应用平台。盘柜容量80TB
以上,划分应用数据存储区和FTP数据存储区,FTP区用于存储无人机航拍影像。
3.2机房供电环境
机房电源采用“市电-发电机-UPS”并机供电系统。UPS保证提供>2小时的后备电源,自
动转换开关(ATS)侦测到没有市电时自动启动采用“发电机-UPS”方式供电,来电后切换到
“市电-UPS”,发电机自动停止工作。同时具有多项监控下的自动停机与报警功能。
七、野外数据传输网络的组建方案
1监测网络系统的数据流
监测网络系统的数据流有以下三种:
(1)监测样区是布设传感器相对集中的区域,在此区域内,1~N个传感器与卜N数据采
集器与卜N数据传输单元(DTU),以无线或有线方式连接起来,并通过DTU将数据发送
到公共网络。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接收模块经由公共网络接收数据,并将数据写入数据管理
平台的数据库中。
(2)前台用户通过数据管理平台的前台功能,完成对监测数据查询、浏览等操作。后台
用户通过数据平台的后台功能,完成对数据平台的管理。
(3)后台用户,通过网络向各级监测设备发出特定指令,完成对监测设备的设置,如设
备时钟的设置、设备状态的监控等。
图联网观测系统数据流向逻辑图
2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单元之间的逻辑结构
本项目监测指标的多样性势必带来仪器设备组成、结构的多样性,为了充分发挥各类仪
器设备的优势,允许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单元等功能部件之间选用下图四种不
同的逻辑结构。
图数据采集现场功能部件结构示意图
3数据传输的网络环境要求
3.1数据采集要求
A、应具有RS232/485、RJ45接口。采集器通讯协议公开。
B、能够接收管理平台的指令,定时被动地从数据采集器向数据服务器接收端发送
数据。
C、每个数据采集器提供本地数据备份功能。
D、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在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转换,上传有实际物理意义的数据,
如温度(℃)、湿度(%)等。
E、数据采集器要具有按照管理平台的统一编码规则和方案,进行本采集器所连接
监测设备的设置,包括监测站点编码、采集项目编码、监测值等。
F、数据采集器可接收管理平台指令,进行数据采集器自身和传感器的自检,并按
管理平台统一格式返回检查结果(传感器状态码等).
G、支持远程管理数据采集器,包括重启等功能。
3.2数据传输要求
功能:完成数据从数据采集器-DTU-管理平台数据接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1)数据传输方式
不同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DTU,由DTU通过公用网络发
送数据至数据平台的数据接收器。根据监测区域内的网络覆盖情况,采用无线互联网运营商
的GPRS/4G/蓝牙等方式。
(2)对DTU的要求
A、DTU与服务器时刻保持通信连接。
B、DTU能够接受管理平台指令,进行自检并返回检查结果。
C、支持TCP/UDP/短信通信方式,支持图像、视频传输。
D、支持数据加密传输。
E、支持远程参数配置、重启等网管功能。
F、工作环境-30~+60℃。
3.2数据传输协同
1包、2包和3包之间的数据传输必须遵守共同商定的传输方案,传输方案按采购人的
要求的由3包牵头制定。
如1包、2包中有进一步计算的软件工具,应将源代码提交给3包集成。
八、野外供电设施建设说明
1电力设施建设原则
样地、流域控制站等用电单元的电力设施建设按照谁用电谁建设的原则,提倡不同投标
人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协作,避免重复。
2供电方式
根据监测现场情况供电方式可选以下三种:
A、集中供电方式,即在相对集中的样地内配置太阳能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再给监测
仪器设备供电。蓄电池供电时长至少7天以上,并要有同等容量的蓄电池备份。
B、高容量电池供电方式,即每个监测单元配备独立的高容量电池,为该监测单元供电。
供电时长至少1年以上。
C、流域控制站采用太阳能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再给监测仪器设备供电。蓄电池供电
时长至少7天以上,并要有同等容量的蓄电池备份。
3防雷措施
各个仪器设备都要有防雷措施。
4其他辅助设施
样地内建设安置仪器设备的简易房屋、流域控制站放置仪器的简易房屋、架设冠层分析
仪、物候相机的立杆等。
九、仪器设备维护要求
1、野外站安装的气象站,土壤水热监测设备,径流小区和流域控制站径流泥沙监测仪
等仪器设备要求提供3年质保。
2、服务器,存储设备提供3年质保.
3、厂家对其安装的野外仪器设备3年内要提供定期巡检服务,1年提供1-2次巡检。
十、各站基本情况与监测点位的分布
1安塞站
(1)基本情况
安塞站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典型黄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严重区,主要研究黄土丘陵区生态
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功能及调控,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
建途径和措施等。纸坊沟流域范围:N36°42'30"-36°47'30",E109°ll'15"-109°18'45",流域
面积8.27平方公里。
到达各个样地的道路情况:样地距机动车路的距离约100-200m。
电源情况:安塞纸坊沟流域刺槐、柠条和草地样地均有高压电源线穿过,。农田、裸地、
柠条样地临近农户庭院,市电可就近接入。
公共网络与信号情况:整个纸坊沟流域有无线信号。
(2)样地分布
草地样地中已建有径流小区,坡地农田、坡地裸地、柠条、刺槐林样地和径流小区需要
新建
流域控制站需要重建。
2长武站
(1)基本情况
长武站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福银高速陕甘交界处,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降水580mm,年均气温9.1C,无霜期171天,地下水位50-80m,地带性土壤为黑坤
土。流域范围:N35°12,-35°16,,El07°40'30"-107°42'30",流域面积8.12平方公里。
到达各个样地的道路情况:林地(刺槐林)无机动车路的距离约500m,流域控制站无
机动车路的距离约1000m,其他样地均有机动车路通达。
电源情况:林地样地和流域控制站无市电,接线距离分别约500m和1000m,嫄面苹果、
源面农地嫄面裸地有市电。
公共网络与信号情况:王东沟流域有移动、电信无线信号。
(2)监测样地分布
刺槐林样地、沟坡裸地样地及径流小区需要新建
流域控制站需要重建。
3固原站
(1)基本情况
固原火岔湾流域属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梁状丘陵区,平均海拔高度1750m,年降水量
400mm左右。
到达各个样地的道路情况:样地、流域控制站距机动车路的距离约200m
电源情况:样地和流域控制站无市电,流域控制站接市电距离约lOOOnio
公共网络与信号情况:有手机无线信号,流域控制站手机信号较弱。
(2)样地分布
坡面柠条、坡面裸地样地种需要新建径流小区,其中柠条径流小区为5*40m,裸地径流
小区为标准径流小区.
流域控制站需要重建。
4神木站
(1)基本情况
神木站位于陕西省神木县以西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毛泽东思想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演练强化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5年魔箱式换热器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1226-180954
- 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紫铜油封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车用轴承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2025年中国前列安通胶囊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改性聚酯漆包扁线漆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福建正优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 2025某某流域灌区实施方案设计报告
-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全套课件
- 门窗安装技术标投标书
- 新版手机开发项目流程图
- 折彩粽的手工制作ppt公开课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统计台账
- 《不一样的你我他》(完美)课件
- 外研版一起点二年级下册英语全册课件
- 原油电脱盐电脱水技术
- XE82000--午山风电场风机定检作业指导书
- 前列腺癌临床路径(最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