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课件_第1页
环境微生物学课件_第2页
环境微生物学课件_第3页
环境微生物学课件_第4页
环境微生物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緒論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史第一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第二節微生物的特點第三節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第五節環境微生物學的研究內容第六節學習環境微生物學的意義第一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一、微生物的發現

1676年,荷蘭,列文虎克,單式顯微鏡(複製品)第一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一、微生物的發現A、C、F、Q:杆菌E:球菌H:球菌的聚集體列文虎克向英國皇家學會的信中對細菌形態的描繪

第一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二、微生物的定義細小的肉眼看不見的生物稱微生物。非細胞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真核生物(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微生物一、體積小,比表面積大單位:um(10-6m)或nm(10-9m)2μm0.5μm桿菌80個桿菌肩並肩總寬度=1根頭髮絲的寬度1500個桿菌首尾相連總長度=1粒芝麻的長度微生物的體積大小第二節微生物的特點不同生物類型細胞大小的比較第二節微生物的特點一、體積小,比表面積大微生物與其它生物種類的體積比較動物的模式細胞動物細胞核細菌病毒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個體大小尺度範圍

一、體積小,比表面積大微生物的比表面積比表面積:個體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設定:人的比表面積=1

則:(與人等重)大腸桿菌比表面積=30萬第二節微生物的特點設球菌半徑r=0.5μm球菌表面積(S)=4πr2=3.1416μm2

球菌體積(V)=4/3πr3=0.236μm3

比表面=S/V=3.1416/0.5236=6

設球菌半徑r=2μm

球菌面积(S)=50.3μm2

球菌體積(V)=33.5μm3

比表面=S/V=50.3/33.5=1.5二、吸收多,轉化快人(50kg)500~1000g/d地鼠(體重3g)3g/d大腸桿菌細胞重量2000倍糖/h奶牛(500kg)合成0.5kg蛋白質/24h微生物細胞合成自身重量30-40倍的細胞物質/24h吸收多轉化快第二節微生物的特點三、生長旺,繁殖速大腸桿菌在合適的生長條件下:12.5~20分鐘繁殖1代每小時分裂3代,由1個變成8個。經24小時分裂72代,重約4722噸經48小時可產生2.2×1043個後代。第二節微生物的特點地球重的4000倍微生物代時及每日增殖率微生物名稱代時(分)溫度日增殖率乳酸菌38252.7×10^11大腸桿菌18371.2×10^24根瘤菌110258.2×10^3枯草桿菌31307.2×10^13光合細菌144301.0×10^3釀酒酵母120304.1×10^3念珠藻1380252.1矽藻1020202.64小球藻4202510.6草履蟲642264.92

四、適應性強,易變異1、對營養物質的利用上的適應性。2、對環境條件尤其是惡劣的“極端環境”的適應性。

耐0~-196℃低溫耐250℃~300℃的高溫耐鹽(飽和鹽水)耐乾燥(產芽孢細菌、真菌孢子)耐酸堿、耐缺氧、耐毒物、抗輻射適應性強第二節微生物的特點四、適應性強,易變異易變異青黴素生產菌的發酵水準1940年每毫升20單位2000年每毫升10萬單位青黴素的使用劑量:1940年10萬元單位/次1980年:輸液80萬單位/次2000年:輸液800萬-1000萬單位/次第二節微生物的特點青黴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最低抑制濃度0.02μg/ml200μg/ml五、分佈廣,種類多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佈: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分佈廣土壤空氣水域生物體內外極端環境正常環境高空深海底2000米深的地層溫泉第二節微生物的特點五、分佈廣,種類多60年前,中國人乘飛機採集了160米到5300米的高空的氣樣並分析了其中的微生物發佈狀況。第二節微生物的特點五、分佈廣,種類多種類多地球上的微生物:估計有100萬種以上已發現的微生物:約有10萬種已開發利用的微生物:約1000種

第二節微生物的特點微生物的微觀性研究手段的限制分離培養的局限第三節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無細胞結構生物—病毒具細胞結構生物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真細菌古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動物植物真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動物植物真核生物古細菌生物沃氏提出的三域(三原界)分類系統一、史前時期(直觀應用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微生物分解有機物質,漚糞積肥。西元二世紀的《神農本草經》

白僵蠶治病。西元6世紀後魏的賈思勰《齊民要術》

穀物制曲、釀酒、制醬、造醋、醃菜。豆科植物與其它作物輪作二、初創時期(形態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17世紀下半葉——十九世紀中葉)使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世界的時期。代表人物:列文·虎克貢獻:(1)發現了微生物世界(2)科學地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態並闡述了它們的繁茂性.三、奠基時期(生理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十九世紀下葉有關微生物的兩個疑難問題:1、生物是自然產生的嗎?2、傳染性疾病的本質是什麼?三、奠基時期(生理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1、巴斯德與自然發生學說法國,化學家,路易斯·巴斯德三、奠基時期(生理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1、巴斯德與自然發生說新鮮食品擱置細菌檢定無細菌腐敗食品細菌檢定有細菌由非生命的物質自然發生自然發生說三、奠基時期(生理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1、巴斯德與自然發生說巴斯德反駁自然發生說的三個實驗第一個實驗空氣乙醇、醚混合物棉纖維沉澱物檢測三、奠基時期(生理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1、巴斯德與自然發生說巴斯德反駁自然發生說的三個實驗第二個實驗加熱營養液密封放置細菌檢測無細菌檢出自然發生說質疑:無機物自然變為生命有機體必須提供新鮮的空氣三、奠基時期(生理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1、巴斯德與自然發生說巴斯德反駁自然發生說的三個實驗第三個實驗三、奠基時期(生理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1、巴斯德與自然發生說巴斯德反駁自然發生說的三個實驗第三個實驗三、奠基時期(生理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1、巴斯德與自然發生說巴斯德反駁自然發生說的三個實驗第三個實驗2、科赫與疾病的病菌說三、奠基時期(生理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德國,鄉村醫生,科赫2、科赫與疾病的病菌說三、奠基時期(生理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健康者病者接觸傳染物感染得病2、科赫與疾病的病菌說三、奠基時期(生理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科赫的有關實驗——病原菌的發現炭疽病——炭疽芽孢桿菌科赫法則(證明某微生物是某疾病病原菌的四項要求)1、在患病動物中存在可疑病原有機體,而健康動物中沒有;2、可疑有機體在純培養中生長;3、純培養中的可疑有機體細胞,能引起健康動物發病;4、可疑有機體被再次分離,並且和最初分離的有機體一樣;2、科赫與疾病的病菌說三、奠基時期(生理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主要貢獻:

建立了疾病細菌說;首創了細菌染色法;首創了細菌的純培養——固體培養基提出了著名的科赫法則。三、奠基時期(生理學發展時期)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3、貝耶林克

加富培養4、維諾格拉斯基

土壤微生物研究的生態學觀點和原位研究路線。四、發展時期(生物化學水準)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始於二十世紀初,代表人物:E.Eüchner

(1897年)酵母細胞石英砂研磨過濾濾液葡萄糖酵母細胞酒精、CO2五、成熟時期(分子水準)第四節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電子顯微鏡的使用DNA的發現第五節環境微生物學的研究內容一、自然環境中微生物的多樣性二、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生態學研究

三、污染環境中的微生物生態學研究四、廢棄物生物處理中微生物學原理和方法的研究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環境微生物學:研究人類的生存環境與微生物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微生物學環境生物學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節學習環境微生物學的意義一、瞭解並揭示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與作用二、避免或防止微生物對人類的危害三、開發、利用微生物以保護環境造福於人類第二章微生物細胞第一節細胞的化學性質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第三節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結構的異同第一節細胞的化學性質有機物無機物大分子有機物:蛋白質、核酸、脂類、碳水化合物小分子有機物:氨基酸、核苷酸、輔酶等占細胞幹物重的99%。小分子無機物和離子糖類脂肪酸核苷酸氨基酸多糖脂類核酸蛋白質單體多聚體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細胞質纖毛鞭毛核糖體細胞膜細胞壁莢膜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細胞壁細胞質質膜原生質體基本結構特殊結構鞭毛芽孢莢膜細胞結構細菌模式圖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一、基本結構1、細胞壁包在細菌細胞表面、內側緊貼細胞質膜的、較為堅韌、略具彈性的結構。壁厚度20-80nm(G+菌)10nm(G-菌)細胞質胞圍細胞膜肽聚糖外膜(1)細胞壁的功能

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一、基本結構b.鞭毛運動的支點c.細胞壁的化學成分與細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及對噬菌體的敏感性有關a.保護作用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一、基本結構(2)細胞壁的化學組成、結構及革蘭氏染色反應a.化學組成:

肽聚糖(兩種氨基糖+氨基酸組成的堅韌的多聚體結構)肽聚糖形成的網狀結構NAM:N-乙醯胞壁酸NAG:N-乙醯葡萄糖胺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一、基本結構(2)細胞壁的化學組成、結構及革蘭氏染色反應b.結構:(P5F1-3)兩種類型:單層較厚、比較緻密的結構(20-80nm)兩層膜結構(10nm)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一、基本結構(2)細胞壁的化學組成、結構及革蘭氏染色反應e.革蘭氏染色反應機理的推測c.革蘭氏染色反應(1884,丹麥,GRAM)d.G+菌和G-菌細胞壁組成及結構比較

教材P6表1-1。C.Gram

丹麥醫生步驟:塗片固定;結晶紫初染1min;碘液媒染1min;

95%乙醇脫色0.5min;番紅複染2min。結果:

陽性菌——紫色;陰性菌——紅色。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一、基本結構2、原生質體

(1)細胞質膜:質膜、細胞膜a.質膜的組成及結構

組成: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質組成。結構:POOOOCH2CHCH2OOCCOOHR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一、基本結構b.質膜的功能Ⅰ.滲透屏障的功能。Ⅱ.參與細胞壁的生物合成。(載體脂類)Ⅲ.參與能量的產生。(電子傳導系統)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一、基本結構(2)中間體:(mesosome)

存在於細胞質中一個或數個較大的、不規則的由細胞質膜內陷而成的、管狀的、囊狀的物質。

(3)細胞質

包含在細菌細胞質膜以內的所有部分稱細胞質細胞質纖毛鞭毛核糖體細胞膜細胞壁莢膜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一、基本結構b.核區原核、類核或染色質區處於細胞質中部的絮狀的區域。含一個染色體及質粒。附加體:附著在染色體的質粒。功能:細菌遺傳資訊的物質基礎。a.細胞質區:核蛋白體(或核糖體):直徑10nm,沉降係數為70s的顆粒,由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質組成。功能:蛋白質合成場所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二、特殊結構1、莢膜

在一定營養條件下,部分細菌能夠向細胞外分泌一些膠粘性的物質,並附著在細胞的表面,這類物質稱之為莢膜。不同細胞的莢膜連在一起,形成一個內含多個菌體的膠團,稱菌膠團。(P8F1-6)雙球菌的莢膜菌膠團

Ⅰ.使細胞免受乾燥的危害。a.莢膜的組分多糖和多肽b.莢膜的主要功能:III.莢膜多糖——信號物質Ⅱ.病原菌的莢膜與致病能力有關c.活性污泥中的菌膠團絲狀、球狀、蘑菇狀菌膠團大型指狀菌膠團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二、特殊結構2、鞭毛

(1)形態特徵

鞭毛是從細胞膜內長出,穿過壁伸出體外,形成細長的絲。細菌鞭毛的電鏡照片弧菌鞭毛的電鏡照片(2)功能:細菌細胞運動的器官。(3)類型:根據鞭毛著生位置和數目來分。細菌鞭毛著生類型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二、特殊結構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二、特殊結構3、菌毛(菌須)

(1)形態特徵

附著在細菌表面的短而僵直的絲狀附著物。(須)。特點:短、細、硬、多(2)功能:菌膜、性器細菌菌毛(BacterialPili)

性菌毛Conjugation(Sex)Pilus

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二、特殊結構4、芽孢

在一定的生長階段,細菌胞內形成一個球形或卵形的、具有厚壁構,並處於休眠狀態的物質,這種物質稱為芽孢。功能:抵抗逆境類型:大小、著生部位細菌芽孢的各種類型左:端位;中:近端位;右:中央位枯草桿菌營養細胞和芽孢囊超薄切片電鏡照片第二節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二、特殊結構5、內含物(P8)氣泡、聚羥基丁酸鹽(PHB)、異染粒第三節真核細胞與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比較一、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及組成1、細胞壁纖維素或幾丁質2、細胞質膜:磷脂、蛋白質、固醇類(如膽固醇)。3、細胞核:具有完整的細胞核,有核膜、核仁。4、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等。第三節真核細胞與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比較二、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1、細胞的大小和形狀的區別

2、細胞結構的區別

(2)形狀細菌:球狀、杆狀和螺旋狀,(P24圖1-20)。真核生物:一般為橢圓形或柱狀,部分種類分化成菌絲體、孢子等(1)大小原核生物:直徑或寬度0.5-2.0um真核細胞:2-200um.

第三章原核生物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第二節真細菌第三節古細菌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1、細菌含義的界定三原界中的真細菌原核生物:真細菌和古細菌2、細菌分類學的工作內容分類:依據相似性和進化關係劃分鑒定:通過系統測定,確定菌株在類群中的所屬關係命名:根據國際通用法則給所鑒定的菌株以學名。真細菌古細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一、細菌分類的原則細菌分類系統界

屬種基本單位亞級亞種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一、細菌分類的原則國際命名法則:林奈的雙名法亞種:subsp.(subspecies)變種:var.(variety)學名=屬名+種名+命名人姓氏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Cohn螢光假單胞菌纖維素亞種:Pseudomonasfluorescenssubsp.cellulosae亞種形態學生理生化免疫學遺傳學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分類鑒定依據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分類鑒定方法經典方法數值分類法分子分類法(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1、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和染色反應(1)形狀:細菌的基本形狀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1、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和染色反應(1)形狀——球菌單球菌雙球菌鏈球菌(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球菌分裂後的子細胞的連接方式八疊球菌四聯球菌葡萄球菌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1、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和染色反應(1)形狀——球菌(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球菌分裂後的子細胞的連接方式梭狀芽孢桿菌短桿菌長桿菌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1、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和染色反應(1)形狀——桿菌(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桿菌的基本形狀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1、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和染色反應(1)形狀——螺旋菌(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

螺旋不滿一圈稱為弧菌(vibrio),滿2~6環稱為螺旋菌(spirllum),旋轉周數在6環以上的稱為螺旋體(spirochaeta)。螺旋菌弧菌螺旋體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1、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和染色反應(1)形狀——細菌的特殊形態(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柄細菌腎形菌臂微菌網格硫細菌貝日阿托氏菌(絲狀)具子實體的粘細菌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1、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和染色反應(1)形狀——細菌的異常形態(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結核桿菌的異常形態結核桿菌的正常形態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1、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和染色反應(2)大小(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1)測量:測微尺(2)長度單位:

微米(μm)(3)表示:

球菌:直徑0.5-1.0μm

桿菌:寬(0.5-1.0μm)×長螺菌:寬、長、螺距與細菌鑒定有關的細胞結構:細胞壁芽孢莢膜鞭毛內含物細胞結構的光學鑒定方法:染色革蘭氏染色法芽孢染色法莢膜染色法鞭毛染色法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1、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和染色反應(3)細菌結構與染色反應(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1、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和染色反應(3)細菌結構與染色反應(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簡單染色法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1、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和染色反應(3)細菌結構與染色反應(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

背景著色,菌體不著色,多用於莢膜的觀察。背景染色法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1、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和染色反應(3)細菌結構與染色反應(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C.Gram

丹麥醫生步驟:塗片固定;結晶紫初染1min;碘液媒染1min;

95%乙醇脫色0.5min;番紅複染2min。結果:

陽性菌——紫色;陰性菌——紅色。革蘭氏染色法菌落特徵:大小、形狀、隆起形狀、邊緣和表面狀況、顏色、黏度、硬度、透明度等。(教材P12圖1-11)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2、細胞的群體形態(菌落形態、斜面菌苔、液體培養形態)(1)菌落:微生物單細胞在平板培養基上生長繁殖,形成肉眼能看到的,具有一定形態特徵的群體。(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2、細胞的群體形態(菌落形態、斜面菌苔、液體培養形態)

(2)菌苔:在斜面培養基上劃線接種,培養3-5天形成的培養物。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菌苔特徵:隆起形狀、表面形狀、表面光澤、質地、顏色等。2、細胞的群體形態(菌落形態、斜面菌苔、液體培養形態)

(2)液體培養:培養1-3天後,觀察液體培養基表面生長狀態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培養特徵:混濁程度,沉澱形態,有無氣泡、顏色等。反映微生物與氧氣的關係常用的細菌鑒定的生化試驗

氧化酶接觸酶葡萄糖氧化糖發酵3、生理生化反應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微生物的許多科、屬的劃分必須依據生理生化性質的分析4、細菌的生態條件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一)經典方法(依據細菌形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特性)溫度pHO2等不同微生物對生態條件的需求有差異,這種差異也是分類鑒定的重要依據。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二)細菌的數值分類法(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

數值分類法與傳統方法的區別:採用更多的分類特徵,並且各特徵不分主次,同等對待。

用數理統計的方法處理細菌的各種特徵,求出相似值,根據相似值大小決定細菌在分類學中的關係,並進行類群的劃分。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三)分子分類法分類的依據:遺傳特徵(背景知識點:教材P45)1、G+C百分比的測定原理:G+CG+C+A+T×100%G+C百分比值=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鳥嘌呤C-胞嘧啶

(2)不同細菌G+C百分比值的變化幅度較大(27-75%)(1)同種細菌DNA中的堿基對的順序、數量和比例穩定。2、核酸雜交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三)分子分類法基本原理:雙鏈DNA加熱解鏈成為單鏈;恢復溫度後DNA單鏈互補形成穩定的雙鏈3、16SrRNA堿基測序(80%的rRNA)

原理:根據不同原核生物16SrRNA堿基序列的相似性比較不同生物間的進化關係。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二、細菌分類鑒定的依據和方法(三)分子分類法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三、生物的分類系統(一)兩個生物分類系統1、生物的五界系統:

惠特克,1969年;動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2、三原界(三域)系統:沃斯,1978根據生物的16SrRNA堿基序列,對生物進行劃分。真細菌古細菌真核生物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三、生物的分類系統(一)兩個生物分類系統影響較大的兩部著作:第一節細菌的分類與鑒定三、生物的分類系統(二)細菌的分類系統1、《伯傑氏細菌鑒定手冊》,1994年,第九版特點:吸納了與核糖體RNA測序有關概念,並結合常規分類資訊。特點:以細菌形態、生理類型為依據,參考了系統發育關係2、《伯傑氏系統細菌學手冊》,第2版出版中第二節真細菌1、革蘭氏陰性菌2、革蘭氏陽性菌3、放線菌真細菌是人類研究得最多的一類原核生物。螺旋體球菌桿菌螺菌需氧兼性厭氧球菌乳酸菌桿菌(有芽孢、無芽孢)假絲狀桿菌按形態及與氧的關係分第二節真細菌一、革蘭氏陰性菌(一)需氧性桿菌和球菌(二)需氧性螺菌和彎曲桿菌

(三)兼性厭氧細菌按形態、鞭毛及氧化酶反應分腸桿菌科弧菌科巴斯德氏菌科沙門氏菌屬志賀氏菌屬大腸桿菌屬動物腸道的病原菌飲水衛生標準的指標菌分子遺傳學研究的生物材料第二節真細菌一、革蘭氏陰性菌第二節真細菌一、革蘭氏陰性菌(四)藍細菌(藍藻,教材P66)

形狀:球狀、杆狀,單細胞或多細胞連接的絲狀。大小:直徑範圍,0.5—60μm,大多3-10μm。1、形態大小:鏈杆狀絲狀聚合體球狀(正在分裂)第二節真細菌一、革蘭氏陰性菌1、形態大小:(四)藍細菌(藍藻,教材P66)β-胡蘿蔔素藻膽蛋白兩種蘭色素:紅光下含量高一種紅色素:綠光下含量高有效地利用光源

2、藍細菌細胞組成特點氣泡:存在於細胞質中。功能:利於菌體漂浮水面進行光合作用第二節真細菌一、革蘭氏陰性菌(四)藍細菌(1)進行放氧光合作用(有氧條件下)3、藍細菌的主要生理特點第二節真細菌一、革蘭氏陰性菌(2)部分具有固N能力(熱帶地區、水稻田)異形胞

(四)藍細菌

4、藍細菌代表類群(教材P67)代表類群:銅色微囊藻屬曲魚腥藻屬大顫藻屬第二節真細菌一、革蘭氏陰性菌水體常見第二節真細菌二、革蘭氏陽性菌(三)革蘭氏陽性桿菌芽孢桿菌:芽孢桿菌屬和梭菌屬無芽孢桿菌需氧、兼性厭氧菌專性厭氧菌(一)革蘭氏陽性球菌子細胞聚集排列狀態、呼吸類型(二)乳酸細菌代謝特徵:發酵產物為乳酸第二節真細菌三、放線菌

介於細菌與絲狀真菌之間而又接近於細菌的一類多核單細胞的絲狀原核生物。細胞結構:無細胞器,無核膜形態:無隔菌絲體細胞組分:細胞壁含磷壁酸基本特徵(一)放線菌的形態結構

第二節真細菌三、放線菌依據分佈和功能分類基內菌絲氣生菌絲孢子絲0.2-0.8μm1-1.4μm不同類型的孢子絲灰色鏈黴菌的直形孢子鏈玫瑰花鏈黴菌能登亞種的螺旋形孢子鏈(下)第二節真細菌三、放線菌(一)放線菌的形態結構(二)放線菌的菌落特徵第二節真細菌三、放線菌③放大鏡下可見菌落週邊具輻射狀菌絲。①菌落相對於其他細菌來說較小;②菌落質地緻密,表面光平或有皺折;(二)放線菌的菌落特徵第二節真細菌三、放線菌A:諾爾斯氏鏈黴菌B:皮疽諾卡氏菌;C:酒紅指孢囊菌

D:遊動放線菌;E:小單胞菌F:皺雙孢馬杜拉放線菌

A:卡特利鏈黴菌;B:弗氏鏈黴菌;C:吸水鏈黴菌金淚亞種;D:卡那黴素鏈黴菌;E:除蟲鏈黴菌;F:生磺酸鏈黴菌(二)放線菌的菌落特徵第二節真細菌三、放線菌產抗生素的放線菌(二)放線菌的菌落特徵第二節真細菌三、放線菌(三)放線菌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凝聚分裂橫隔膜分裂孢囊孢子無性孢子菌絲斷裂第二節真細菌三、放線菌(三)放線菌的繁殖方式第二節真細菌三、放線菌

在氣生菌丝頂端膨大成孢子囊,囊中形成孢子。1、孢囊孢子鏈孢囊菌屬(三)放線菌的繁殖方式第二節真細菌三、放線菌2、橫隔孢子(節孢子、粉孢子)

氣生菌絲橫隔分裂形成。(三)放線菌的繁殖方式第二節真細菌三、放線菌3、分生孢子在氣生菌絲頂端形成成串或單個孢子。(四)放線菌代表屬鏈黴菌屬諾卡菌屬小單孢菌屬代表屬第二節真細菌三、放線菌第三節古細菌產甲烷菌極端嗜鹽菌極端嗜熱菌無細胞壁的古細菌美國黃石公園的間歇泉中漂流的彩色的古細菌第四章真核微生物第一節黴菌第二節酵母菌第三節擔子菌第五節原、後生動物第四節藻類第一節黴菌

在營養基質上形成絨毛狀、蜘蛛網狀或絮狀菌絲體的真菌。黴菌隸屬於藻狀菌綱子囊菌綱半知菌綱黴菌(絲狀真菌):一、黴菌的形態、大小第一節黴菌菌絲:管狀伸長、分枝直徑3-10μm基本特徵:一、黴菌的形態、大小第一節黴菌無隔膜菌絲

有隔膜菌絲根據菌絲的基本形態分(教材P64)一、黴菌的形態、大小第一節黴菌根據菌絲的分佈和功能分營養菌絲氣生菌絲繁殖器官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繁殖方式菌絲片段(液體)無性孢子有性孢子厚垣孢子節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遊動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孢子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一)無性孢子繁殖(教材P65)1、厚垣孢子

菌絲部分細胞原生質濃縮變圓,壁加厚,球形或紡綞形休眠體。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一)無性孢子繁殖2、節孢子

菌絲斷裂形成矩形的孢子。青黴Penicillium

的分生孢子麯黴Aspergillus

的分生孢子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一)無性孢子繁殖3、分生孢子菌絲頂端細胞或菌絲分化成的分生孢子梗的頂端細胞分割縊縮而成的單個或者成簇的孢子。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一)無性孢子繁殖3、分生孢子青黴的分生孢子梗頂部

麯黴的分生孢子頂囊部

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一)無性孢子繁殖3、分生孢子鐮刀黴的大分生孢子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一)無性孢子繁殖3、分生孢子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一)無性孢子繁殖4、孢囊孢子根黴Rhizopus

的孢囊孢子的掃描電鏡照片形成於孢子囊的孢子。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一)無性孢子繁殖5、遊動孢子形成於孢子囊內的並具有鞭毛,能運動的無性孢子。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二)有性孢子繁殖黴菌有性繁殖過程(1)質配(形成雙核細胞)(2)核配(產生二倍體接合子核)(3)減數分裂(單倍體核)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二)有性孢子繁殖1、卵孢子菌絲分化成不同形的配偶細胞(雄器、藏卵器)結合,形成具雙層外壁的孢子。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二)有性孢子繁殖2、接合孢子由兩菌絲生出形態相同或略有不同配子囊接合而成的厚壁、粗糙、黑殼孢子。根黴Rhizopus的結合孢子接合孢子形成過程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二)有性孢子繁殖2、接合孢子a.菌絲→原配子囊b.原配子囊→配子囊c.配子囊結合形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在子囊中形成的有性孢子。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二)有性孢子繁殖3、子囊孢子子囊:兩性細胞結合形成的一種圓球形或為棒狀囊狀的結構。子囊果:子囊+菌絲體保護組織構成的子實體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二)有性孢子繁殖3、子囊孢子二、黴菌的繁殖方式第一節黴菌(二)有性孢子繁殖3、子囊孢子閉囊果子囊殼子囊盤子囊果三、黴菌的菌落特徵第一節黴菌(一)菌落形態:絨毛狀、絮狀、蜘蛛網狀(二)菌落大小:較放線菌、細菌大得多(三)菌落外形:圓形、無限發展(四)顏色:孢子或孢子梗色素、胞外色素。四、黴菌的代表屬第一節黴菌(一)毛黴2.繁殖:孢囊孢子、厚垣孢子、接合孢子。1.形態特徵:菌絲發達,白色無隔多核。3.應用:腐乳:蛋白酶四、黴菌的代表屬第一節黴菌(二)根黴與毛黴的主要區別在於?2.繁殖:孢囊孢子、厚垣孢子、接合孢子。1.形態特徵:菌絲發達。具假根和匍匐菌絲。3.應用:糖化菌(澱粉酶)四、黴菌的代表屬(三)麯黴2.繁殖:分生孢子1.形態特徵:菌絲有隔,具足細胞、分生孢子梗及膨大頂囊。3.應用:釀造酒、醬,有機酸、酶製劑。第一節黴菌四、黴菌的代表屬(四)青黴第一節黴菌2.繁殖:分生孢子1.形態特徵:菌絲有隔,具分子孢子梗及掃帚狀分生孢子頭。3.應用:抗生素五、黴菌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第一節黴菌1)對污水中各種有機質的降解(活性污泥)2)特殊有毒廢水的處理(無機氰化物)3)高濃度重金屬離子廢水的處理活性污泥好氧微生物兼性微生物有機無機固體第二節酵母菌一、酵母菌的形狀、大小第二節酵母菌基本特徵:單細胞,橢圓形、圓形或柱形。寬1-5um,長5-30um。假菌絲、芽生孢子、厚垣孢子.

特殊形態:假菌絲假菌絲是由酵母菌細胞與其子細胞連接而成的鏈狀絲。一、酵母菌的形狀、大小第二節酵母菌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第二節酵母菌無性繁殖有性繁殖芽殖、裂殖厚垣孢子、節孢子子囊孢子繁殖方式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第二節酵母菌(一)無性繁殖1、芽殖a.多邊出芽b.兩端出芽c.三邊出芽芽殖的方式

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第二節酵母菌(一)無性繁殖2、裂殖:分裂繁殖。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第二節酵母菌(一)無性繁殖3、厚垣孢子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第二節酵母菌(二)有性繁殖子囊孢子三、酵母菌的菌落特徵第二節酵母菌

啤酒酵母的菌落紅酵母的菌落各種酵母菌的菌落四、酵母菌的代表第二節酵母菌(一)釀酒酵母(二)產朊假絲酵母1、處理高濃度的有機廢水五、酵母菌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第二節酵母菌工業(糖蜜、酒精、澱粉、制藥)農牧業(養殖、屠宰、水產品加工)生活(垃圾滲濾液、餐飲泔水)酵母菌的特點:

(1)耐高糖(2)耐高油脂有機廢水的資源化利用高濃度的有機廢水酵母菌處理活性污泥法(1)高有機負荷(2)含油脂沙拉油加工廢水味精廢水油田廢水染料廢水菌種選育酵母菌細胞(SCP)苯酚廢水處理氧化分解(臭氧氧化、過氧化氫氧化、錳氧化物氧化)分離再生技術(多孔固體吸附、膜分離、溶劑萃取)生物處理苯酚降解菌:細菌、熱帶假絲酵母五、酵母菌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第二節酵母菌2、利用酵母菌處理含苯酚廢水苯酚廢水(毒性、腐蝕性)染料合成樹脂塑膠合成纖維農藥我國污染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0.5mg/L二級:1.0mg/L三級:2.0mg/L優先控制污染物第三節擔子菌擔子菌大型真菌(子實體)植物病原菌一、擔子菌的各種菌體形態第三節擔子菌(一)菌絲體:由菌絲分枝交織而成的網狀體。1、初生菌絲:由擔孢子萌發而成較細的菌絲。(有隔單核)一、擔子菌的各種菌體形態第三節擔子菌次生菌絲的分裂方式:鎖狀聯合2、次生菌絲:由兩個性別不同的初生菌絲結合而成。(雙核菌絲)同宗結合異宗結合次生菌絲形成方式(一)菌絲體一、擔子菌的各種菌體形態第三節擔子菌2、次生菌絲:(一)菌絲體次生菌絲的鎖狀聯合過程一、擔子菌的各種菌體形態第三節擔子菌(二)菌絲體的分化組織(三次菌絲體)1、子實體2、菌核3、菌索菌絲體的雙核菌絲經過分化密集而成的組織。1、菌蓋2、菌肉3、菌皺4、菌托5、菌柄6、柄髓牛肝菌子實體一、擔子菌的各種菌體形態第三節擔子菌(三)擔孢子擔子菌的子實體成熟時從子實體皺折中放射出來的孢子。1、蘑菇屬洋蘑菇:雙孢蘑菇。2、香菇:香蕈、冬菇二、擔子菌的代表第三節擔子菌(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1、口蘑科口蘑屬:蒙古口蘑、白樁菇、香杏口蘑、鬆口蘑蒙古口蘑(白蘑、白蘑菇)夏秋季在草原上群生並形成蘑菇圈。分佈於我國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區。菌肥質細,鬱香醇正,味獨特鮮美。是我國北方草原“口蘑”之最上品,傳統暢銷於國內外市場。藥用能宣腸益氣,散熱,解表。有抗癌活性。此種蘑菇目前還未馴化栽培成功。

(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1、口蘑科口蘑屬鬆口蘑(松茸、雞絲菌)

秋季在松林或針闊混交林中地上群生或散生,或形成蘑菇圈。往往和松樹形成菌根關係。分佈在我國黑龍江、吉林、安徽、臺灣、四川、山西、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區。菌肉肥厚,香氣濃郁,味道鮮美。在西藏地區群眾將此菌火烤後蘸鹽吃,味道很好。由於生態習性特殊,目前人工栽培子實體未能成功。具強身,益腸胃,止痛,理氣化痰之醫藥功效。該菌又是樹木的外生菌根菌。已知與赤松,黑松,高山松形成菌根。1、口蘑科香菇屬香菇(植物性食物頂峰)冬春季(部分地區夏秋季)生長在闊葉樹倒木上,在人工栽培中有春生型、夏生型、秋生型、冬生型和春秋生等類型,在段木上單生或群生。分佈在我國浙江、福建、臺灣、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地區。香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香菇是人們重要的食用、藥用菌和調味品。

(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1、口蘑科側耳屬:平菇、紫孢側耳、金頂側耳、佛羅里達側耳側耳(北風菌側耳、平菇(福建)、青蘑(黑龍江)、桐子菌(四川)、糙皮側耳。冬春季在闊葉樹腐林上呈覆瓦狀叢生。分佈在我國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等地區。味道鮮美,人工栽培普遍,屬重要的木腐菌,藥用於治腰酸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適。(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1、口蘑科側耳屬:金頂側耳秋季叢生在榆樹、櫟樹等闊葉樹倒木上。分佈在河北、黑龍江、吉林、廣東、香港和西藏等地。可以食用,味道較好,現已人工栽培。可引起有關樹木的木質腐朽。還可供藥用,有滋補強壯的功能,用於治療腎虛陽痿和痢疾。(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1、口蘑科金錢菌屬:金針菇金針菇早春和晚秋至初冬,在闊葉林腐木樁上叢生。分部在我國各省區。味鮮,可藥用,預防和治療肝臟系統疾病及胃腸道潰瘍,可抗癌此菌可使樹木木質形成黃白色腐朽,在樹皮和木質部的間隙中出現根狀菌索。(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1、口蘑科蜜環菌屬:蜜環菌蜜環菌夏秋季在很多種針葉或闊葉樹樹幹基部、根部或倒木上叢生。可食用,幹後氣味芳香,但略帶苦味,食前須經處理,在針葉林中產量大。(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1、口蘑科白蟻傘屬:雞縱菌雞縱菌[傘把菇(四川)、雞肉絲菇(臺灣、福建)、豆雞菇(福建,廣東)]夏秋季在山地、草坡、田野單生或群生,其假根與地下黑翅土白蟻窩相連。分佈江蘇、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浙江等地區。肉嫩香濃味美。具“益胃、清神、治痔”等藥用功效。(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2、紅菇科紅菇屬可供食用50多種乳菇屬可供食用30多種黃斑紅菇夏秋季在混交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分佈於我國黑龍江、吉林、安徽、河南、甘肅、陝西、四川、貴州等地區。食味較好。西南地區群眾廣泛采食。此菌有抑癌作用。(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2、紅菇科光亮紅菇夏秋季在闊葉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分佈於四川、雲南等地。可食用。屬外生菌根菌。(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2、紅菇科松乳菇夏秋季在闊葉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形成菌根。分佈於我國浙江、香港、臺灣、海南、河南、河北、山西、吉林、遼寧、江蘇、安徽、江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新疆、西藏等地區。食味柔和,後味稍辛辣,味好。與松衫、鐵衫、冷衫、高山松馬尾形成菌根。(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3、牛肝菌科牛肝屬粘蓋牛肝屬疣柄牛肝屬絨蓋牛肝屬假牛肝屬美味牛肝(大腳菇、白牛肝菌)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單生或散生。分佈於我國河南、臺灣、黑龍江、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內蒙古、福建等地區。優良野生食用菌。菌肉厚而細軟,味美。藥用治療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可與冷杉、鐵杉、樺、鵝耳櫪、山毛櫸、白臘樹、櫟、懸鈴木、山楊、榆、高山松、雲南松等樹木形成菌根。(85種食藥用菌)(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4、蠟傘科蠟傘屬白蠟傘夏秋季生闊葉林或混交林中地上,成群或近叢生。分佈於黑龍江、吉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區。菌絲體深層發酵培養作為家畜家禽的精飼料。與櫟等樹林形成外生菌根。(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6、光柄菇科可供食藥用7種草菇夏秋季在草堆上群生。我國南方多用稻草進行人工栽培。分佈於我國河北、福建、臺灣、湖南、廣西、四川、西藏等地。食用肉脆嫩,味鮮美。藥用能消食去熱。小包腳菇屬(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7、傘菌科可供食藥用30多種,傘菌屬占20種雙孢蘑菇生林地、草地、田野、公園、道旁等處。分佈極廣泛,味道鮮美。可降低血壓及肺炎輔助治療,含有抗癌物質和抗細菌的廣譜抗菌素。傘菌屬(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7、傘菌科可供食藥用30多種,傘菌屬占20種四孢蘑菇春到秋季在草地、路旁、田野、堆肥場、林間空地等處單生及群生。分佈於我國河北、黑龍江、吉林、江蘇、臺灣、西藏、陝西、甘肅、山西、新疆、四川、雲南及內蒙古等地區。可食用,能人工栽培和深層發酵培養菌絲體。可預防腳氣病、毛細血管破裂,牙床及腹腔出血,皮膚糙皮病及各種貧血病症等。產生的野菇菌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傘菌屬(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8、鬼傘科可供食藥用13多種鬼傘屬毛頭鬼傘(雞腿蘑)春至秋季在田野、公園內生長,雨季在茅屋頂生長。分佈於我國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區。可食用,人工栽培成熟快,易出現菌褶液化。(一)傘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8、鬼傘科可供食藥用13多種鬼傘屬糞鬼傘春秋季於糞堆上散生至群生,分佈於河北、江蘇、臺灣、廣西、雲南等地區。幼嫩時可食用,成熟後菌蓋自溶成墨汁狀。可藥用,能益腸胃,化痰理氣、解毒、消腫。經常食用,有助消化和治療痔瘡。

(二)非褶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雞油菌科猴頭菌科孔狀菌各科非褶菌目(二)非褶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猴頭菌(猴頭蘑、刺蝟菌)秋季生長多。多生於櫟等闊葉樹立木或腐木上。分佈於我國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等地區。菌絲體“猴頭片”等中藥,對治療胃部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及食道癌有一定療效。猴頭菌對消化不良、神經虛弱、身體虛弱等均有醫療作用,被視為宜藥膳食的食用菌。2、猴頭菌科可供食藥用8多種(猴頭菌、假猴頭菌、短針猴頭菌)(二)非褶菌目中的食用、藥用菌靈芝(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黃芝和紫芝)分佈於我國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四川、河南、湖南、湖北、陝西、甘肅、貴州、雲南、西藏等地。藥用治療神經衰弱、頭昏、失眠、肝炎、支氣管哮喘等,還可治積年胃病和用做蘑菇中毒的解毒劑。3、孔狀菌各科:子實層體多數為孔狀和管狀。我國產500種,可供食藥用80多種。靈芝覆土栽培及靈芝盆景(三)木耳目黑木耳(耳子、黑菜(黑龍江))

生長在櫟、榆、楊、榕、洋槐等闊葉樹上或朽木及針葉樹冷杉上,密集成叢生長,可引起木材腐朽。分佈於我國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福建、臺灣、河南、廣東、香港、廣西、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西藏、海南等地區。為棉麻、毛紡織工人的保健食用。藥用性平、味甘、補血氣、止血活血,有滋潤,強壯,通便之功能,可用於治療痔。木耳科木耳屬黑木耳、毛木耳可供食藥用10多種(三)木耳目毛木耳生長在柳樹,洋槐、桑樹等多種樹幹上或腐木上,叢生。分佈於我國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廣西、廣東、香港、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雲南、海南等地區。食用質地脆,別有風味,藥用功效與木耳近似。木耳科木耳屬黑木耳、毛木耳可供食藥用10多種(四)銀耳目銀耳夏秋季生於闊葉樹腐木上。可人工段木栽培分佈於我國浙江、福建、江蘇、江西、安徽、臺灣、湖北、海南、湖南、廣東、香港、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內蒙古、西藏等地區。

食用和藥用銀耳具有“補腎、潤肺、生津、止咳”之功效,可以治療肺熱咳嗽、肺燥乾咳、久咳喉癢,咳痰帶血等疾病。銀耳科銀耳屬銀耳、金耳可供食藥用10多種(四)銀耳目金耳(黃木耳)

夏秋季生於高山櫟等闊葉樹腐木上,有時也見生長於冷杉倒腐木上。分佈於我國西藏、雲南、四川、甘肅等地區。藥用可防癌抗癌、治肺熱、氣喘、高血壓等作用。銀耳科銀耳屬銀耳、金耳可供食藥用10多種(五)鬼筆目長裙竹蓀夏秋季在竹林或園林地上群生或單生。分佈於我國河北、江蘇、四川、臺灣、廣東、香港、廣西、海南、貴州、雲南等地。食用須去掉菌蓋和菌托,味鮮可口,煮沸液防菜肴變質,防肉變腐。藥用治痢疾、抗癌,子實體的發酵液對高血壓、高膽固醇及腹壁脂肪過厚等有較好的療效鬼筆科竹蓀屬(長裙竹蓀、短裙竹蓀)可供食藥用6多種(六)馬勃目梨形馬勃夏秋季生長在林中地上或枝物或腐熟木樁基部,叢生、散生或密集群生。分佈於我國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安徽、香港、臺灣、廣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藏、雲南等地區。幼時可食,老後內部充滿孢絲和孢粉,可藥用,用於止血馬勃科馬勃屬(網紋馬勃、梨形馬勃)可供食藥用6多種(六)馬勃目大禿馬勃(大馬勃、馬勃、馬屁包)

夏秋季生於曠野的草地上,單生至群生,在新疆山地草原及內蒙古呼盟草原可形成“蘑菇圈”。分佈於我國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江蘇、西藏、甘肅、雲南、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區。幼時可食用,味鮮可口。成熟後可藥用。具有消腫,止血、清肺潤喉和解毒作用。馬勃科馬勃屬(網紋馬勃、梨形馬勃)可供食藥用6多種(六)馬勃目草地橫紋馬勃夏秋季在草地、空曠草地、林緣草地上單生、散生或群生。分佈於我國廣東、福建、河北、雲南、新疆、西藏等。幼時可食。馬勃科馬勃屬(草地橫紋馬勃、梨形馬勃)可供食藥用6多種三、子囊菌亞門中的食用、藥用菌(一)塊菌目(子囊果生於地下)印度塊菌:生於雲南松、華山松、麻櫟等樹木根際土地上。目前僅報導分佈於雲南省的西北及東南地區。新鮮時菌肉有清甜味。塊菌科塊菌屬:印度塊菌、太原塊菌、中國塊菌(二)盤菌目(子囊果生於地上):羊肚菌科、馬鞍菌科1、羊肚菌科羊肚菌屬羊肚菌(羊肚菜、美味羊菌)生長於闊葉林地上及路旁,單生或群生。分佈於我國陝西、甘肅、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蘇、雲南、河北、北京等地區。食用味道鮮美,藥用,益腸胃,化痰理氣。

(二)盤菌目(子囊果生於地上):羊肚菌科、馬鞍菌科1、羊肚菌科羊肚菌屬紫褐羊肚菌春夏季生山林地上,多在雜灌木林地上散生或單生,偶有群生。分佈於我國甘肅、四川等地區。食用味美。(二)盤菌目(子囊果生於地上):羊肚菌科、馬鞍菌科2、馬鞍菌科鹿花菌屬鹿花菌春至夏初在林中沙地上單個或成群生長。分佈於黑龍江、雲南等地。含有馬鞍菌酸,食用中毒,但對此菌的毒性反應因人而異。(二)盤菌目(子囊果生於地上):羊肚菌科、馬鞍菌科2、馬鞍菌科鹿花菌屬大鹿花菌在針葉林中地上靠近腐木單生或群生。分佈於我國吉林、西藏等地區。可能有毒,毒性因人而異,不可食用。(三)球殼菌目:肉座菌科、麥角菌科1、肉座菌科竹黃屬竹黃(竹花)生長在竹子上的子囊菌,廣泛分佈在南方竹林區。藥用治療虛寒胃疼、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跌打損傷和筋骨酸痛等。(三)球殼菌目:肉座菌科、麥角菌科2、麥角菌科蟲草屬冬蟲夏草(蟲草、冬蟲草)

分佈在海拔3000-5000米之間的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叢帶,寄生於蟲草蝙蝠蛾的幼蟲體上。每年5-7月份出現。也有的在11月份開始出現子座,但不發育。我國冬蟲夏草幾乎都集中分佈於青藏高原,已記載產區有青海、西藏、甘肅、四川、雲南、貴州、新疆等地區。藥用性溫、味甘,後微辛、補精益髓、保肺、益腎、止血化痢、止血化痢,止癆嗽。其中含有特有成分蟲草菌素,是一種有抗生作用或抑制細胞分裂作用的核酸類物質。冬蟲夏草、蛹蟲草、蟬花、第四節藻類一、形態大小單細胞多細胞球形橢圓形球狀片狀絲狀形態大小若干微米二、細胞結構特點:葉綠素第四節藻類三、主要種類(教材P67-69)紡錘形矽藻ABCD綠藻:A-微星鼓藻(單細胞)B-團藻(多個細胞集合)C-柵藻(4個細胞排列)D-水綿(絲狀)第四節藻類四、在水處理中的應用氧化塘(教材P68圖4-14)藻類供細菌氧氣;細菌降解有機質供藻類無機營養第五節原生動物一、形態大小形態:單細胞,圓形、卵形、長形等,多呈扁平狀。大小:直徑30-300um第五節原生動物二、結構及生理特點(教材P69)(1)行動胞器——偽足、鞭毛、纖毛(2)營養方式——動物性、植物性、腐生性(3)排泄胞器——伸縮泡(4)感覺器官——眼點等第五節原生動物三、主要種類(教材P69-72)肉足類(教材P70圖4-15)鞭毛類(教材P70圖4-16、17)纖毛類(教材P71圖4-18)變形蟲鞭毛蟲草履蟲第五節原生動物四、在廢水處理中的作用(教材P72-74)1、改善水質(1)有機物降解(2)絮凝(纖毛蟲,分泌粘液)(3)吞食游離細菌2、指示生物(1)對環境條件變化的敏感性(數量的變化)(2)對毒物的敏感性(3)活性污泥培養馴化程度的標誌(數量和種類變化)第五章病毒第一節病毒的特性第二節病毒的形狀與大小第三節病毒結構、組成、繁殖第四節噬菌體第五節動物及植物病毒第六節理化因數對病毒的影響第一節病毒的特性一、病毒的發現發現1886年,德國農業化學家邁爾在荷蘭的接種試驗

(煙草花葉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第一節病毒的特性一、病毒的發現1892年,俄羅斯伊萬諾夫斯基煙草花葉病感病因子(細菌濾器濾過性)發現第一節病毒的特性一、病毒的發現發現1935年,美國生物化學家斯坦萊煙草花葉病毒結晶基本特徵(1)沒有細胞結構(2)只含有DNA或RNA(3)缺乏酶系統(4)在特定活細胞內寄生第一節病毒的特性二、病毒的基本特徵圖6-1病毒和細菌的相對大小支原體痘病毒皰疹病毒流感病毒1μ葡萄球菌細小核糖核酸病毒第二節病毒的大小和形狀最大的病毒與最小的病毒天花病毒200×300nm脊髓灰質炎病毒口蹄疫病毒10nm3、蝌蚪狀(噬菌體)圖6-2

病毒的各種形態形態1、杆狀或絲狀(大多為植物病毒)2、多面體或球形(大多為動物、真菌病毒)第二節病毒的大小和形狀一、病毒的結構結構圖6-3病毒的粒子的基本結構病毒粒子:成熟的或結構完整,有感染性的病毒個體。殼體核酸包膜刺突核殼體第三節病毒結構、化學成分及繁殖方式一、病毒的結構

廿面體對稱的結構

(球狀)

螺旋對稱的結構

(杆狀)

複合對稱的結構

(蝌蚪狀)典型的病毒粒子的形態第三節病毒結構、化學成分及繁殖方式圖6-5煙草花葉病病毒結構(螺旋對稱)RNA核殼體一、病毒的結構煙草花葉病毒的杆狀殼體由2130個殼粒螺旋排列而成,大約有130個螺旋。第三節病毒結構、化學成分及繁殖方式一、病毒的結構腺病毒粒子的三維結構人體腺病毒負染照片

腺病毒二十面體對稱的模式圖及負染顯微照片。圖6-6腺病毒結構(二十面體對稱)第三節病毒結構、化學成分及繁殖方式大腸桿菌的T4噬菌體是由橢圓形的二十面體頭部和螺旋對稱的尾部組合而成,是病毒中複合對稱的代表。一、病毒的結構圖6-5大腸桿菌的T4噬菌體結構(複合對稱型)第三節病毒結構、化學成分及繁殖方式二、病毒的化學組成病毒的主要化學組成:核酸:RNA或DNA病毒蛋白:主要功能:A、病毒粒子外殼,保護病毒核酸活性。B、感染的特異性。病毒包含體:寄主細胞中,由寄主蛋白質包裹病毒體形成的聚集體。脂類和糖類:第三節病毒結構、化學成分及繁殖方式三、病毒的繁殖方式吸附脫殼侵入複製合成裝配釋放T噬菌體的侵染複製過程第三節病毒結構、化學成分及繁殖方式受體(脂蛋白、脂多糖)侵入方式:(1)注入(細菌病毒)(2)傷口、昆蟲刺吸(植物病毒)(3)吞噬(動物病毒)左:E.coliT噬菌體吸附在E.coli上

右:腺病毒吸附在鸡红细胞上三、病毒的繁殖方式第三節病毒結構、化學成分及生活週期圖6-7腺病毒粒子的吸收和核酸的脫殼示意圖細胞質膜包含體細胞質核孔細胞核三、病毒的繁殖方式病毒粒子第三節病毒結構、化學成分及生活週期一、噬菌體的形態第四節噬菌體

基本形態:蝌蚪形、微球形、線狀。據蝌蚪形的頭部及尾部的特徵細分6種。T4Bacteriophage

(TEMx390,000)一、噬菌體的形態第四節噬菌體StructureofT4bacteriophageT4噬菌體浸染時的尾殼收縮ContractionofthetailsheathofT4(wheninfectionofhostcell)一、噬菌體的形態第四節噬菌體頭尾釘(刺突)尾尾絲尾鞘溶源細胞:含有溫和噬菌體的寄主細胞原噬菌體:溶源細胞中的噬菌體。二、噬菌體的類型第四節噬菌體毒性噬菌體:病毒粒子複製裝配釋放從而導致寄主細胞崩潰的噬菌體溫和噬菌體:核酸與寄主細胞核酸同步複製而不導致寄主細胞裂解的噬菌體。溶源性細胞的特點:三、溶源性細胞的特點第四節噬菌體5、溶源性細菌的複愈1、溶源性——溶源性細菌穩定的遺傳特性2、自發裂解3、誘發裂解4、具免疫性四、噬菌體的生長的測定第四節噬菌體噬菌體生長的測定——一步生長曲線一步生長曲線:定量描述一群菌體內毒性噬菌體生長規律的實驗曲線。感染後培養過程被噬菌體侵染的菌群培養過程定時取培養液與敏感菌混合平板培養不同取樣時間培養液與敏感菌混合平板培養產生的噬菌斑數量的動態一、愛滋病毒第五節動物病毒與植物病毒(一)形態:圓球形(二)侵染特點:逆轉錄病毒。AIDS:獲得性免疫缺失綜合病症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三)傳播方式:血液及分泌物經由粘膜表面或皮膚破損處進入一、愛滋病毒第五節動物病毒與植物病毒T淋巴細胞中的愛滋病毒二、昆蟲病毒第五節動物病毒與植物病毒防治農林害蟲的優勢:專一性高擴散性強毒力大後效長環保功能對人類的不利作用:經濟昆蟲(蜂、蠶)病毒病斜紋夜蛾病毒殺蟲劑及甜菜夜蛾病毒殺蟲劑:一種核型多角體病毒(NPV)三、植物病毒第五節動物病毒與植物病毒被病毒感染的植物(一)植物病毒的構型與形態:包括兩種:螺旋對稱體、二十面體三、植物病毒第五節動物病毒與植物病毒(二)植物病毒的感染特點:1、嚴格寄生生物,但專一性不強。2、植物病毒感染植物後,植株常產生花葉、畸形或植株的枯死。3、植物病毒感染植株後,可在植株細胞內形成細胞包含體。4、入侵方式:昆蟲吸食或植株擦傷處第六節理化因數對病毒的影響1)高溫:對熱不穩定,55~60攝氏度時,幾或十幾分鐘滅活;1.溫度對病毒的影響:第六節理化因數對病毒的影響2)低溫:病毒保持感染性。1.溫度對病毒的影響:第六節理化因數對病毒的影響2.pH值對病毒的影響:pH6.0~8.0:穩定,pH5以下或pH9以上:迅速失活;第六章微生物營養與代謝第一節微生物營養物質和營養類型第二節微生物營養物質的吸收機制第三節培養基第四節微生物代謝第一節微生物營養物質和營養類型微生物營養微生物吸收必要的物質以獲得能量並合成細胞物質的過程。微生物吸取生長所需的各種物質並進行代謝生長的過程。(教材P13)微生物代謝微生物體內化學反應的總和。第一節微生物營養物質和營養類型一、微生物營養物質及其功能水微生物營養物質碳素化合物氮素化合物礦質元素生長因數第一節微生物營養物質和營養類型一、微生物營養物質及其功能1、碳素化合物(碳源):

微生物細胞含碳量:細胞幹重的50%。

第一節微生物營養物質和營養類型一、微生物營養物質及其功能1、碳素化合物(碳源):微生物細胞中碳的功能:(2)大多數微生物的能源物質(1)構成微生物體有機分子的骨架第一節微生物營養物質和營養類型一、微生物營養物質及其功能1、碳素化合物(碳源):甘薯、玉米粉、麩皮、米糠、野生植物的澱粉、酒糟、造紙廠亞硫酸液CO2有機物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澱粉有機酸、醇類、脂類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碳源種類第一節微生物營養物質和營養類型一、微生物營養物質及其功能1、碳素化合物(碳源):甲烷氧化菌:甲烷、甲醇根據不同微生物對碳素利用的情況,可以做什麼工作?不同的微生物利用碳素的情況洋蔥假單胞菌:九十多種碳素化合物纖維素分解菌(部分):只利用纖維素第一節微生物營養物質和營養類型一、微生物營養物質及其功能2、氮素化合物(氮源)分子氮N2(固氮菌、根瘤菌、少數放線菌和光合細菌、藍細菌)無機氮NH4+、NO3-、NO2-(多數微生物)有機氮蛋白質、多肽、氨基酸(多數微生物)牛肉膏、蛋白腖、尿素、酵母高、玉米漿、餅粕微生物可利用的氮素化合物:氮素化合物的功能:構成細胞物質,少數微生物的能源物質。第一節微生物營養物質和營養類型一、微生物營養物質及其功能3、礦質元素(無機鹽)

為機體提供了必要的金屬元素等P、S、Fe、Mg、K、Ca(大量元素)Mn、Cu、Zn、Mo(微量元素)第一節微生物營養物質和營養類型一、微生物營養物質及其功能3、礦質元素(無機鹽)主要功能:(教材P14)第一節微生物營養物質和營養類型一、微生物營養物質及其功能4、生長因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