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08名著阅读(必刷真题)部编八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期末篇)(原卷+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8名著阅读
1.(2023春·江西上饶·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礼古经》已亡,《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
B.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
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使是《战国策》记录这一段时期。
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写作。
2.(2023春·江苏苏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经典常谈》一书中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要把说的意思明说出来,而借用别的话表示,古代称作隐语,类似后世的谜语。
B.“赋、比、兴”是前人概括的《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C.李白变换五言诗格调,从此“温柔敦厚”之外,又开了“沉着痛快”一派。
D.柳宗元的文深幽精洁,最工游记,他创造了描写景物的新语。他与韩愈并称“韩柳”。
3.(2023春·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中)请你结合《经典常谈》的前五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B.《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箍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4.(2023春·湖北黄石·八年级统考期中)同学们读了《经典常谈》后,整理了下面的有关内容,其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经典常谈》全书共十三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C.《经典常谈》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D.《经典常谈》叙述的语言平实,论述思路严密,是一部按照严谨的传统学术观念撰写的学术著作集。
5.(2021春·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统考期中)选出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不符的一项()
A.保尔13岁时就参加革命活动。
B.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C.保尔是以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被邮差弄丢过。
6.(2022春·北京丰台·八年级北京十八中校考期中)下列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B.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他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C.当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时,他也从没有灰心丧气,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写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7.(2023春·安徽马鞍山·八年级马鞍山八中校考期中)阅读名著《经典常谈》,回答下列问题。
《经典常谈》是_____(人名)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一共13篇,包括《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其中_____(书名)介绍了“文字的起源”。其中的《四书》指《大学》、_____、《孟子》和_____。
8.(2023春·陕西宝鸡·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名著答题。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看的。这种字体究竟和小篆差不多。
以上选自《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人名)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______________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9.(2022秋·江苏盐城·八年级校考期中)下面概括了保尔的成长历程及相对应的故事情节,请你根据小说内容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情节。
成长历程:退学——参军——筑路——著书
故事情节:勇敢反抗:与神父作对——战斗受伤:大腿中弹、头部重伤——死里逃生:①_____——焕发新生:写成《②_____》
10.(2021春·上海·八年级上海田家炳中学校考期中)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一个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回到了难以忍受的底部,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上面这段文字中“老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接下来他投入的工作是:____________。
11.(2023春·陕西宝鸡·八年级统考期中)《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请你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pìyù,比喻,打比方)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juéjiàn,委婉地规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地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
(1)《诗经》“六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赋、比、兴。
(2)根据以上文段的理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的是_____(A.赋B.比C.兴)手法。类似的句子还有我们学过的“________”
12.(2023春·江苏无锡·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小语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读书卡片,请帮他填充完整并找出错误一项。
读书卡片作品:《经典常谈》:作品内容: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C.《说文解字》篇是我们学习、研究古汉字体系,探究汉字起源的重要参考书目。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1)补写处读书卡空缺部分
(2)上面读书卡片作品内容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AB.BC.CD.D
(3)小语在阅读《第四》一章中,对“诗言志”即诗歌的育人作用产生了兴趣,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请根据名著内容以及你的语文素养积累,帮他补充完整。
原句原义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他把桃子送给我,我以李子回赠他。①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渊,就像脚踏薄冰。②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的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③
13.(2023春·山东临沂·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
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
(1)以上语段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人?朱自清指出了他们的什么特点?
(2)《经典常谈》是一本给中学生看的书,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请以选段为例简单分析说明。
14.(2023春·江苏徐州·八年级统考期中)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1)为什么说歌谣是“多人的智慧”?
(2)原始歌谣或《诗经》中多含有重叠内容,但后世的诗歌却少有重叠,为什么?
15.(2023春·浙江杭州·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
(1)以上语段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人?
(2)《经典常谈》是一本给中学生看的书,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请以选段为例简单分析。
16.(2023春·江苏扬州·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
(《战国策》)
(1)上文中的“他”是_________。他劝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所以属于_____派。
(2)“他”成功之后,可以佩六国相印。像他一样的游说之士为什么这么受各国君主重视?
(3)请你阅读《第八》一章,概括战国时期游说的策士苏秦和张仪的人物形象。
17.(2023春·江苏·八年级校联考期中)请阅读《经典常谈》相关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1)小相想收集关于“苏秦”“张仪”的故事,他应该阅读()
A.《史记》B.《诗经》C.《战国策》D.《尚书》
(2)《诗经》中有田园之美,有山水之美;有桃之夭夭,有蒹葭苍苍;有柏树泛流,有鹤飞于天……心中有自然,厚德载物。透过诗经,我们看见并拥抱自己,请结合《诗经》的诗句,谈谈你收获的精神力量。
18.(2022春·江苏泰州·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片段一: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泅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片段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1)结合片段一,当儿子成功之时,做父亲的一定非常高兴激动,说说父亲究竟都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
(2)片段二是保尔柯察金经历几次死里逃生一直践行的生命诺言,请结合著作,概括保尔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19.(2022春·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中)班级开展“读名著,话英雄”主题阅读活动,请你按要求作答。
①“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的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②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译林出版社)
(1)“我的病情”是指①____,保尔为了重新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他选择的“这条道路”是指②____。
(2)英雄受人敬仰,但其成为英雄的历程往往曲折而又艰辛。请你从下面三位人物中选出一位,结合作品相关内容,简述其“英雄”成长史。
A.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C.贝多芬(《名人传》)
20.(2020春·天津红桥·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1)文中的“他”“老弟”指的是谁?_______
(2)选段中“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是指什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产生了这样的念头?用相关的情节概括回答。
(3)主人公最后所选择的真正的“英雄主义”又是怎样的精神?这以后,他的人生走向如何?用相关的情节概括回答。
21.(2021春·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湖北省天门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名段的两个翻译版本,回答问题。
“放心吧,亲爱的,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大干一场,偏偏要向权威的结论挑战。虽然他们对我的病情诊断是正确的,但因此而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完全错了。咱们走着瞧吧!”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准备“大干一场”,他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2)这两个翻译版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人物性格,请结合两个版本的翻译分别谈谈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
22.(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校考期中)名著
有一天,在发电厂那堆满木料的院子里,朱赫来拦住保尔,微笑着说:“你母亲说你爱打架。她说:‘我那孩子就像小公鸡一样好斗。’”朱赫来纵声大笑,似乎挺赞赏,“打架根本不是坏事,只是要弄清楚该打谁和为什么打。”
保尔不知道朱赫来是在嘲笑他还是跟他说正经的,便回答说:“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
朱赫来出其不意地提议道:“想要我教你打架的真功夫吗?”
保尔惊诧地望着他:“什么是真功夫?”
“好,你就瞧着吧。”
保尔第一次见识了英国拳击,朱赫来简明扼要地给他讲解了一番。
这门本领学起来并不轻松,但保尔掌握得还不错。朱赫来的拳一次又一次把他打飞,让他摔了一个又一个倒栽葱,但是他依旧勤奋耐心地学下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仔细描摩文段关键语句,简单概括保尔有哪些优良品质。
(2)保尔说:“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请概括整本书中的一个情节佐证这句话。
(2023春·浙江·八年级期中)草木不仅出现在诗歌中,也出现在经典里。请结合阅读体验,完成下面小题。
楚辞经典《经典常谈》相关内容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节选自《离骚》)他又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述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他将怀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情辞凄切,缠绵不已。
23.请运用《经典常谈》中的相关内容谈谈《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深层含义。
24.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成问题。
(1)下图是小嘉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以保尔的成长经历做的笔记,你觉得小嘉的笔记做得好吗?请结合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阐述理由。
(2)松柏,历经风雪洗礼更显坚劲;蒲公英,借助风力把希望播撒在远方;二月兰,能在春寒中绽放美丽……请你用一种植物来比喻保尔·柯察金,并结合原著内容,说说这样比喻的理由。
.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8名著阅读
1.(2023春·江西上饶·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礼古经》已亡,《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
B.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
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使是《战国策》记录这一段时期。
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写作。
B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B.“唐代出现了‘话本’”有误,应是宋代出现“话本”;
故选B。
2.(2023春·江苏苏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经典常谈》一书中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要把说的意思明说出来,而借用别的话表示,古代称作隐语,类似后世的谜语。
B.“赋、比、兴”是前人概括的《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C.李白变换五言诗格调,从此“温柔敦厚”之外,又开了“沉着痛快”一派。
D.柳宗元的文深幽精洁,最工游记,他创造了描写景物的新语。他与韩愈并称“韩柳”。
C
本题考查名著中的文化常识。
C.“李白变换五言诗格调”有误,是杜甫变换五言诗格调;
故选C。
3.(2023春·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中)请你结合《经典常谈》的前五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B.《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箍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B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B.《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简称《说文》,是东汉时期的许慎;
故选B。
4.(2023春·湖北黄石·八年级统考期中)同学们读了《经典常谈》后,整理了下面的有关内容,其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经典常谈》全书共十三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C.《经典常谈》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D.《经典常谈》叙述的语言平实,论述思路严密,是一部按照严谨的传统学术观念撰写的学术著作集。
B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不是为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撰写,此项表述有误;
C.《论语》是四书之一,不是史书,此项表述错误;
D.《经典常谈》叙述的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普及性和通俗性极强,不是按照严谨的传统学术观念撰写的学术著作集,此项表述错误;
故选B。
5.(2021春·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统考期中)选出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不符的一项()
A.保尔13岁时就参加革命活动。
B.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C.保尔是以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被邮差弄丢过。
D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前稿曾被邮差弄丢过。1927年底,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后来才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被邮差弄丢过”说法有误;
故选D。
6.(2022春·北京丰台·八年级北京十八中校考期中)下列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B.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他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C.当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时,他也从没有灰心丧气,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写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C
C.表述不正确。当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时,他也曾一度灰心丧气,想自杀,但坚强的革命信念又使他走出了低谷;而非“他也从没有灰心丧气”。故选C。
7.(2023春·安徽马鞍山·八年级马鞍山八中校考期中)阅读名著《经典常谈》,回答下列问题。
《经典常谈》是_____(人名)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一共13篇,包括《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其中_____(书名)介绍了“文字的起源”。其中的《四书》指《大学》、_____、《孟子》和_____。
朱自清《说文解字》《论语》《中庸》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1942年2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编著完成。该书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其中《说文解字》介绍了“文字的起源”,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8.(2023春·陕西宝鸡·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名著答题。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看的。这种字体究竟和小篆差不多。
以上选自《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人名)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______________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经典常谈》朱自清13《说文解字》《周易》《史记》(或《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解析不唯一)。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结合“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可知,以上选自《经典常谈》,《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该书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经典常谈》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
9.(2022秋·江苏盐城·八年级校考期中)下面概括了保尔的成长历程及相对应的故事情节,请你根据小说内容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情节。
成长历程:退学——参军——筑路——著书
故事情节:勇敢反抗:与神父作对——战斗受伤:大腿中弹、头部重伤——死里逃生:①_____——焕发新生:写成《②_____》
感染伤寒与肺炎,瘫痪失明暴风雨所诞生的
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依据原著内容可知:保尔在筑路过程中因为伤寒与肺炎,险些丧命,中枢神经受损,最终瘫痪失明。故①空可填写:感染伤寒与肺炎,瘫痪失明。
保尔残疾后,凭借顽强的意志完成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并成功出版,开始了新的生活。故②空应填:暴风雨所诞生的。
10.(2021春·上海·八年级上海田家炳中学校考期中)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一个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回到了难以忍受的底部,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上面这段文字中“老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接下来他投入的工作是:____________。
保尔(保尔·柯察金)文学创作
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的把握,注意结合语段“冒牌的英雄主义”“手枪收起来”等字眼,明确这是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述了保尔试图自杀时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老弟”是保尔自言自语对自己的称呼。“接下来他投入的工作是”是指放弃自杀念头后想从事文学创作。
附有关介绍: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邻居家女孩加莉亚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生活的铁环已被彻底粉碎,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11.(2023春·陕西宝鸡·八年级统考期中)《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请你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pìyù,比喻,打比方)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juéjiàn,委婉地规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地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
(1)《诗经》“六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赋、比、兴。
(2)根据以上文段的理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的是_____(A.赋B.比C.兴)手法。类似的句子还有我们学过的“________”
(1)风雅颂
(2)C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1)考查文学常识。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2)考查表现手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意为: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结合“《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地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可知,本句用的是兴的手法,故选C。类似的句子还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12.(2023春·江苏无锡·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小语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读书卡片,请帮他填充完整并找出错误一项。
读书卡片作品:《经典常谈》:作品内容: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C.《说文解字》篇是我们学习、研究古汉字体系,探究汉字起源的重要参考书目。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1)补写处读书卡空缺部分
(2)上面读书卡片作品内容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AB.BC.CD.D
(3)小语在阅读《第四》一章中,对“诗言志”即诗歌的育人作用产生了兴趣,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请根据名著内容以及你的语文素养积累,帮他补充完整。
原句原义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他把桃子送给我,我以李子回赠他。①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渊,就像脚踏薄冰。②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的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③
(1)朱自清
(2)B
(3)①要知恩图报,礼尚往来。②做人做事要小心谨慎,心存敬畏。③知音难求,人要找到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行。
(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1942年2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编著完成,1942年8月由国民图书出版社首次出版,实际见书时间是1943年5月。该书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叶圣陶先生在为198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重印本书写的序里说,全书字里行间表现出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从建设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来说,当代该书无疑仍能起很好的作用。
(2)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
B.“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论语》等”,《论语》不是史书;
故选B。
(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注意扣住“教育意义”来回答。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简称投桃报李,意思是他把桃子送给我,我以李子回赠他。寓意是要知恩图报;也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常被后人用来形容审慎的品格。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现在一般引申为:明白了解我的思想的人就说我心里有忧愁(忧国忧民的意思),而不明白了解我的想法的人就说我到底有什么个欲望(自寻烦恼的意思)。这里突出了“知我者”和“不知我者”对自己产生的不同看法,由此可知,教育人们应该寻找知音,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前行。
13.(2023春·山东临沂·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
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
(1)以上语段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人?朱自清指出了他们的什么特点?
(2)《经典常谈》是一本给中学生看的书,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请以选段为例简单分析说明。
(1)纵横家。只图功名富贵,没有是非观念,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抹角投其所好。
(2)示例:“谁用他们就帮谁”等句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地指出了纵横家“翻覆”的本性。
(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根据题干内容分析和“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的提示,可知,“他们”指的是“纵横家”。从“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可知,他们只图功名富贵,没有是非观念,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抹角投其所好。
(2)本题考查名著特色。
从题干“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可知,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从选段中选取通俗易懂的句子即可,如“谁用他们就帮谁”等句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地指出了纵横家“翻覆”的本性。
14.(2023春·江苏徐州·八年级统考期中)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1)为什么说歌谣是“多人的智慧”?
(2)原始歌谣或《诗经》中多含有重叠内容,但后世的诗歌却少有重叠,为什么?
(1)因为歌谣在被使用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动,这样下来,一首歌谣就包含着多人的智慧了。
(2)因为早期的歌谣或诗歌的节奏最主要是靠重叠,而后世的诗歌往往字数整齐、韵脚协调,诗歌因为它们就有了节奏,便不再像以前那样靠重叠了。
(1)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
结合本文“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可知,人们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修改歌谣,所以一首歌谣可能经过了众人的修饰,所以说歌谣是“多人的智慧”。
(2)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
结合《经典常谈》原文“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一唱三叹得回肠荡气”可知,早期的歌谣或诗歌为了充分地表述感情,重叠的内容一唱三叹荡气回肠更能展现其节奏;而后世的诗歌在丰富的文字组合之下,能够做到上下句字数一致和句式上还能做到对称,同时还可采取押韵来提升其节奏感,所以后世的诗歌少有重叠。
15.(2023春·浙江杭州·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
(1)以上语段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人?
(2)《经典常谈》是一本给中学生看的书,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请以选段为例简单分析。
(1)纵横家。
(2)示例:“谁用他们就帮谁”等句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地指出了纵横家们“翻覆”的本性。
(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根据语段中“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的提示,可知,“他们”指的是“纵横家”。
(2)本题考查名著特色。
从题干“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可知,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从选段中选取通俗易懂的句子即可,如“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地指出了纵横家“翻覆”的本性。
16.(2023春·江苏扬州·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
(《战国策》)
(1)上文中的“他”是_________。他劝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所以属于_____派。
(2)“他”成功之后,可以佩六国相印。像他一样的游说之士为什么这么受各国君主重视?
(3)请你阅读《第八》一章,概括战国时期游说的策士苏秦和张仪的人物形象。
(1)苏秦合纵
(2)当时各国之间随时可能爆发战争,外交办得好,就能避免战祸;即使不得不战,也能通过外交与别国联盟。而担任外交任务的,就是像苏秦一样的游说之士。
(3)①苏秦和张仪是战国策士,是游说之士。他们有智谋和辩才,他们因人、因地进言,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②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顺从君王的意志,迎合君王的喜好。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
据“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等情节的叙述可知,讲述的是苏秦发奋读书,终于成功游说六国合纵,功成名就的故事,故文中的“他”是苏秦。
当时分连横派和合众派。连横合纵的实质就是战国时期各大国为拉拢他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用于阻止强国对弱国的兼并,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秦国和齐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即为随从强国进攻其他弱国。就是秦国或齐国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其他的一些弱国。他劝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所以属于合纵派。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
苏秦成功之后,可以佩六国相印。像他一样的游说之士受各国君主重视的原因分析,可从当时社会环境角度分析。
当时诸侯国并立,各国之间为了争夺兼并土地,随时可能爆发战争,这时候就亟需像苏秦、张仪这样的游说之士,在国与国之间游说、互通外交,若外交处理得好,就能避免战争,即使最后不得不战,有苏秦这样的游说之士,可以通过外交与其他国家结盟,联合起来对抗共同的敌人,增强自己的实力。而这些国与国之间的沟通都需要苏秦这样的游说之士,因此他们能得到各国君主的重视。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概括。
本题结合《第八》一章,概括战国时期游说的策士苏秦和张仪的人物形象。
从职业特点分析,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他们有勇有谋,有极强的辩才,懂得因时因势因地向君主进言,因此他们知识广博、聪明机智;同时,他们以游说之士的身份游走在六国之间,因此他们没有理想,没有主张,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求揣摩君主的心理,顺从君王的意志,以某得名与利,实现人生抱负。这从苏秦的经历可见一斑,苏秦一开始主张秦王连横,但是不被重用。在燕昭王求贤之时赴燕国,被重用,帮助燕国强盛。并转而开始游说各国合纵攻秦。合纵攻秦失败后在齐国任相,并暗中帮助燕国游说各国合纵伐齐,并取得一定成功。
17.(2023春·江苏·八年级校联考期中)请阅读《经典常谈》相关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1)小相想收集关于“苏秦”“张仪”的故事,他应该阅读()
A.《史记》B.《诗经》C.《战国策》D.《尚书》
(2)《诗经》中有田园之美,有山水之美;有桃之夭夭,有蒹葭苍苍;有柏树泛流,有鹤飞于天……心中有自然,厚德载物。透过诗经,我们看见并拥抱自己,请结合《诗经》的诗句,谈谈你收获的精神力量。
(1)C
(2)合乎题意即可
(1)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
A.《史记》中有“苏秦”“张仪”的列传,但《经典常谈》中没有关于二人的介绍;
B.《诗经》是收集的诗歌下限为春秋时期,不可能有战国时“苏秦”“张仪”的故事;
C.朱自清《经典常谈第八》中,对战国时的外交家进行了介绍。朱自清介绍了苏秦、张仪等几个谋士的事迹后,评论道“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D.《尚书》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成书在战国之前,没有“苏秦”“张仪”的故事;
故选C。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启示。
要求结合《诗经》的诗句,谈谈你收获的精神力量。可选择你最有感悟的诗句来谈。
如,《蒹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伊人”是本诗主人公日夜思念的意中人,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惆的情致。主人公的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希望是永恒的。由此,我联想到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如学业、理想、前途,虽然困难重重,但永远不要放弃梦想成真的愿望。
18.(2022春·江苏泰州·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片段一: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泅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片段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1)结合片段一,当儿子成功之时,做父亲的一定非常高兴激动,说说父亲究竟都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
(2)片段二是保尔柯察金经历几次死里逃生一直践行的生命诺言,请结合著作,概括保尔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1)参考解析:为孩子赢得了成功而高兴;为孩子能替祖国争光而高兴;为孩子演奏的音乐能使更多人快乐而高兴;为儿子能够在成功时保持谦卑,坚强而高兴。
(2)参考解析: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
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爆炸,头部受重伤;
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使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
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第四次写保尔战胜自杀也可以。)
(1)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依据材料一中的“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泅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概括为:为孩子取得了成功而高兴;为孩子能替祖国争光而高兴;为孩子演奏的音乐能使更多人快乐而高兴;为儿子能够在成功时保持谦卑而高兴;为孩子能为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坚强品质而高兴。
(2)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成为一块坚强钢铁(是指他的精神)的故事。其四次生死经历: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他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他身边爆炸,他的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寒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这四次“死里逃生”表现了保尔顽强的生命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19.(2022春·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中)班级开展“读名著,话英雄”主题阅读活动,请你按要求作答。
①“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的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②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译林出版社)
(1)“我的病情”是指①____,保尔为了重新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他选择的“这条道路”是指②____。
(2)英雄受人敬仰,但其成为英雄的历程往往曲折而又艰辛。请你从下面三位人物中选出一位,结合作品相关内容,简述其“英雄”成长史。
A.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C.贝多芬(《名人传》)
(1)“我的病情”是指全身瘫痪,双目几乎失明。“这条道路”是指文学创作。
(2)示例:A保尔柯察金①保尔从小在苦难中长大,先后经历了被学校开除,在火车站当伙夫等而受尽凌辱。②后来到电厂当学徒结识了朱赫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③参加革命后,在对敌作战中保尔英勇善战,但是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铁片击中,生命垂危。④革命战争胜利后,保尔又积极参与经济恢复与建设,在筑路时得了伤寒并引发肺炎,最终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保尔凭借顽强的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病魔,开始用文学创作的方式继续战斗,最终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成长为一位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战士。
(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十八章内容:保尔又住进了医院,做过一次手术后,他决定通过文学重新参加战斗。达雅成了正式党员。保尔申请在莫斯科定居,在妻子和母亲的支持下,保尔开始写小说《暴风雨的儿女》。朋友们看了稿都说他写的很好。保尔还有了秘书,加莉亚。保尔的书写完后,母亲把包裹送到了邮局,漫长的等待过后,州委打来的电报,上面写着: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保尔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1)根据①段“他们对我的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可知,“我的病情”是指全身瘫痪,双目几乎失明。
(2)根据②段“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结合原著保尔写成《暴风雨所诞生》的可知,“这条道路”是指文学创作。
(2)本题考查人物经历识记。从保尔·柯察金、孙少平、贝多芬三位人物中选出一位,结合作品相关内容,简述其“英雄”成长史即可。
示例:我选孙少平。他是陕北农家的一个穷小子,他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来到当地县城念高中,一开始他由于自己贫苦的家境、穿只能尚且遮羞的衣服和下等的吃食而在同学的面前充满了自卑,随后他和同班的郝红梅由于相似的境遇而惺惺相惜,少平在“初恋”失败后初步成熟,随后随着出生大县城、见多识广、敢爱敢恨的田晓霞慢慢走近他的世界,他的视野逐步开放。高中毕业的少平先在村里开办的初中班教书,初中班解散后去了黄原城揽工,随后独自来到异地的煤矿当矿工,同时和田晓霞的关系也进一步发展。工作、感情生活不断地锻造着他,最后凭自己努力成为矿工组长的少平在晓霞意外死亡后经历了巨大的打击,惠英贴心的关怀让他在自己的感觉和外界的看法上左右为难,故事最后少平因为矿难而毁容,在养伤期间他进一步成熟;他拒绝了脱离苦难矿工生活、拒绝了留在县城的机会,毅然回到了矿区,回到惠英身边,完成了平凡而伟大的蜕变。
20.(2020春·天津红桥·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1)文中的“他”“老弟”指的是谁?_______
(2)选段中“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是指什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产生了这样的念头?用相关的情节概括回答。
(3)主人公最后所选择的真正的“英雄主义”又是怎样的精神?这以后,他的人生走向如何?用相关的情节概括回答。
(1)保尔·柯察金
(2)“冒牌的英雄主义”是指保尔想要自杀的念头。因为当时保尔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找不到工作,内心深感绝望,产生了精神危机,在动摇中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产生了这样轻生的念头。
(3)真正的“英雄主义”是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精神。他最终战胜了自身的软弱,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此后保尔重新振作起来,尽管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创作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或《暴风雨的儿女》)。他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坚持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
从“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句经典的语言描写可知,“他”指的是保尔,保尔打算自杀。
(2)考查名著情节。
结合“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可知,“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是指保尔想要自杀的念头。保尔在战场上头部受伤,右眼失明,他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为国战斗和工作的能力,所以才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后来他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想到了自己还没有尝试着竭尽全力地战胜这种生活。想到了自己在战斗中一天发起多次冲锋,终于取得了胜利,最终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3)本题考查名著积累。
真正的“英雄主义”是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顽强意志与精神。此后,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开始了写作,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生活的铁环已被彻底粉碎,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21.(2021春·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湖北省天门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名段的两个翻译版本,回答问题。
“放心吧,亲爱的,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大干一场,偏偏要向权威的结论挑战。虽然他们对我的病情诊断是正确的,但因此而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完全错了。咱们走着瞧吧!”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准备“大干一场”,他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2)这两个翻译版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人物性格,请结合两个版本的翻译分别谈谈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
(1)保尔柯察金(填“保尔”也对);文学创作(写作)
(2)提示:甲版本的译文突出保尔的坚强、不轻易服输的性格,乙版本的译文突出保尔不仅坚强、不轻易服输而且乐观、幽默风趣的性格。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在遭受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沉重打击之后,保尔考虑的不是自己生命的长短,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方小店铺租赁合同范本
- 燃油安全安装合同协议书
- 美甲店加盟协议合同范本
- 物流合同配送协议书模板
- 股权合作协议补充协议书
- 签约非遗传承人合同范本
- 自建洗车房自用合同范本
- 苗木培育承包合同协议书
- 法律居间代理协议书模板
- 猫舍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2年4月自考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审查意见
- ZAPI(萨牌)控制器ACE2-重要参数以及调试步骤
- 道路绿化养护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GB/T 11064.16-2023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第16部分:钙、镁、铜、铅、锌、镍、锰、镉、铝、铁、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2023年云南文山州州属事业单位选调考试试卷真题
- dd5e人物卡可填充格式角色卡夜版
-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研究
- 生产管理制度文本普通货运
- 舞蹈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