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一中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填空题专项经典练习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1/12/wKhkGWWqM0CACGY0AAIjPih-5tI341.jpg)
![贺兰一中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填空题专项经典练习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1/12/wKhkGWWqM0CACGY0AAIjPih-5tI3412.jpg)
![贺兰一中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填空题专项经典练习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1/12/wKhkGWWqM0CACGY0AAIjPih-5tI3413.jpg)
![贺兰一中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填空题专项经典练习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1/12/wKhkGWWqM0CACGY0AAIjPih-5tI3414.jpg)
![贺兰一中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填空题专项经典练习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1/12/wKhkGWWqM0CACGY0AAIjPih-5tI34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
1.氮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
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N2(g)+3H2(g)^2NH3(g)A/7<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
t/℃200300400
0.5
KKiK2
①试比较Ki、%的大小,K\—K2(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丛、N%的浓度之比为1:3:2
bw(N2),E=3v(H2)迪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在400℃时,2NH3(g)UN2(g)+3H?(g)的K'=一(填数值)。
④400℃时:在0.5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E、NL的物
质的量分别为2mol、Imok2mol,则此时反应vg)正一丫时)鼠填"〉或“不能确
定”)。
⑤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氨气,则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填“向左”、”向
右”或“不”)移动;使用催化剂_(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反应的
答案:>c2=向左不改变
【详解】
①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
物浓度增大,所以K>K2,故答案为:>;
②N2(g)+3H2(g)U2NH3(g)AHV0,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则
a.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但不确定各物质起始浓度以及转化率,因此
无法确定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因此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a不选;
b.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是平衡状态,3V(N2),E=V(H2)逆时能说明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b不选;
c.该反应为气体非等体积反应,当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该反应达
平衡状态,故c选;
d.该反应参加反应的物质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气体总质量不变,如果是在密闭
容器中反应,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故d不选;
故答案为:C;
2
c(NH3)
③由表格数据可知,在400℃时,N2(g)+3H2(g)U2NH3(g^K=八丫:3%・\=。5温
C(N2)XC(H2)
度不变时,平衡常数不变,因此2NH3(g)UN2(g)+3H2(g)的
3
C(N2)XC(H2)^1^1
22,
C(NH3)K0.5
④400℃时,某时刻N2、出、N%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2moi,则
22
C(NH,)4
c(N2)=4mol/L,c(H2)=2mol/L,c(NH3)=4mol/L,则Qc=「---;---h---r=-----=0.5=K
33f
C(N2)XC(H2)4X2
则该时刻处于平衡状态,故v(N2)jE=v(N2)i2;
⑤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氨气,而氮气不参加化学反应,容器体积将增
大,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压将减小,因此平衡将向左移动;使用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
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的始变,故答案为:向左;不改变。
2.向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iNH3和3moi。2,在恒温和催化剂作用下发
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1),经过5min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
C(NH3):C(O2)=4:7.则:
(1)反应开始至平衡时,以NO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o
(2)起始状态与平衡状态容器内的压强之比为。
(3)该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o
A.田山。)保持不变的状态B.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的状态
C.4VMNH3)=5v逆Q)D.NH3与02浓度之比保持不变的状态
(4)为了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
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
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ABcDEF
4mol/LH2so“mL)30V\vV.,
2v4v5
饱和CuSO4溶液(mL)00.52.5520
v6
H2O(mL)v7V*V、Vio10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尸,V6=。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CU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
当加入的CuSCU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
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o
答案:lmol/(L-min)4:3BD3010生成的Cu覆盖在Zn的表面,接触面积减小,反
应速率减慢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NH3的浓度为4X,由题意得:
4NH3(g)+5O2(g)u4NO(g)+6H2O(1)
起始lmol/L1.5mol/L0
反应4x5x4x
终止l-4x1.5-5x4x
【详解】
1-4r4
(1)平衡后C(NH3):C(O2)=4:7,由分析可知,-------=一,解得X=0.125mol/L,
1.5-5%7
,口-,、,,zc、Ac(NO)0.5mol/L..,.
4x=0.5mol/L,所以v(NO)=----------=--------------=0.Imol/ZLI»min;
t5min
(2)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本题体积不变,故压强之比等于
1+1.54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1—4x+1.5—5x+4-x3
(3)A.H2O是液态,没有浓度概念,不能用来判定平衡,A错误;
B.该反应是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故压强是个变量,可以判定平衡,B正确;
v(NH,)4
C.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故5V(NH3)=4V(O2),错误;
v(O2)5
D.由于NH3与O2不是按4:5投入的,当N%与02浓度之比保持不变时,说明NH3与
。2浓度不变,达到平衡,D正确;
故选BD。
(4)①要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H2sCU的用量需是定值,所以Vi、
V2、V3、V4、V5都是30mL;通过F组数据可以看出,溶液的总体积是50mL,要保证H+
浓度相同,所有溶液的总体积都得是50mL,故V6=10mL;
②由于Cu2++Zn=Zn2++Cu,当加入的CuSCU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的Cu覆盖在Zn的表
面,接触面积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点睛】
本题要主要第(4)题,研究某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用控制变量法,保证实验过程
中只有一个自变量,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
3.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生产中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合成氨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⑴若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的用和0.6mol的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
应:N2(g)+3H2(g)-2NH3(g)A”<0,若在5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H.3的物质的量
为0.2mol,则前5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_________%。
(2)平衡后,若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加了催化剂
B.增大容器体积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加入一定量N2
(3)若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A//<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200300400
KKiK30.5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试比较K、出的大小,Ki丘(填或“=");
②400℃时,反应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当测得NH3、N2
和比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和Imol时,则该反应的v(N2):L伏冲)逆(填
“<,,“>”或"=,>
(4)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联系合成氨的生产实际,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0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勒夏特列原理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催化剂的使用是提高产品产率的有效方法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理论都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答案:OlmolL'-miir150C,D>2>C
解析:(1)初始投料为0.2mol的N2和0.6mol的H2,容器体积为2L,根据题意列三段式
有:
N2(g)+3H2(g)^2NH3(g)
起始(mol.L-)0.1().30
转化(mol.L」)0.050.150.1
平衡(mol.L」)0.050.150.1
据以上分析进行反应速率和转化率的计算;
(2)不增加氢气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供氢气的转化率;
(3)②先计算浓度商,与平衡常数进行比较,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详解】
(1)根据三段式可知5min内△c(N2)=0.05mol/L,所以v(N2)=0=0.01molL'-min-
5min
,0.15
';△c(H2)=0.15mol/L,双氏尸——x!00%=50%;
0.3
(2)A.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移动,不能改变氢气的转化率,故A不选:
B.增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平衡会向压强增大的方向,即逆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减
小,故B不选;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氢气转化率增大,故C选;
D.加入一定量的氮气,平衡正向移动,氢气转化率增大,故D选:
综上所述选CD;
⑶①因△”<(),升高温度,K减小,所以KI>K2;
②根据表格数据可知400℃时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为0.5,则反应
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为2:当测得NH3,N2和比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
c(N))4x23
2moi和Imol时,容器体积为0.5L,所以浓度商Qc=------==一—=0.89<2,所以
c~(NHJ6"
平衡正向移动,即v(N2)m>v(N2)j£;
(4)A.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故A正确;
B.结合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采用合适的外界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
产率,故B正确;
C.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率,故C错误;
D.在一定的反应速率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
合经济效益,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若已知各物质的浓度,可以通过浓度商和平衡常数的比较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浓度商大
于平衡常数时平衡逆向移动,浓度商小于平衡常数时平衡正向移动。
4.(1)在一定条件下,xA+yBUzC的反应达到平衡。
①已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z之间的关系是
②已知C是气体,且x+y=z,在增大压强时,如果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一定向
(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加热后C的质量分数减少,则正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其污染
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的原理为:
2sO2(g)+O2(g)r催%幺2s03(g)。某温度下,SOz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填“>”、
或
答案:x+y>z逆反应方向放热=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减压平衡移动方向判断方程式系数关系;根据题中信息,C为气体
和系数关系,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根据题中信息,升温C减少,由平衡移动判断正反应放
热或吸热;根据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判断A点与B点平衡常数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
(1)①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
贝ijx+y>z;答案为x+y>z。
②己知C是气体,且x+y=z,在增大压强时,如果平衡发生移动,则反应物中有固体或液
体,所以反应物气体体积之和小于生成物,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为逆反应方
向。
③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加热后C的质量分数减少,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为放热。
(2)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
温度没有改变,则K(A)=K(B);答案为=。
5.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02(g)+H2(g)=三CO(g)+H2O
(g)O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请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一(填字母)。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i5;(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
的温度为—
(5)某温度下,将CO2和H2各。.lOmol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得
c(CO)=0.0080mol/L,则CO2的转化率为—,若此时容器中再充入CO2和H2各O.lOmol,
反应到达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为—mole
C(CO)C(H2Q)
答案:吸热be83080%0.04
C(CO2)C(H2)
C(CO)C(H2O)
解析:(1)平衡常数K=;
C(CO2)C(H2)
(2)图表数据随温度升高K增大,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
(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
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
【详解】
C(CO)C(H2O)
(1)CO2(g)+H2(g)=CO(g)+H2O(g),平衡常数K=
C(CO2)C(H2)
C(CO)C(H2O)
故答案为:)
C(CO2)C(H2)
(2)图表数据可知,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说明升温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为吸热反
应,
故答案为:吸热;
(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
发生变化:
a.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变,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压强始终不变
,故a错误;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正出2)=”逆(比0),体现了正逆方向,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当c(CO2)=c(CO)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和转化率有关,
故d错误;
故答案为:be;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02)-c(H2)=C(CO)c(H20)可以推出K=
C(CO)C(H2O)
:《=1.0,对应的温度是830℃;
C(CO2)C(H2)
(5)根据反应方程式CO2(g)+H2(g)UCO(g)+H2O(g)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
物质的量之比是1:1,生成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0.0080mol/Lxl0L=0.08mol,所以消耗0.0
8moi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幽㈣X100%
0.1mol
=80%,若此时容器中再充入CO?和H2各O.lOmoL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浓度变为原来
的二倍,反应到达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6.工业上常用如下反应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CH4(g)+2NO2(g)^N2(g)+CO2(g)+2H2O(g)
△H.回答下面问题:
(1)在某绝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当容器内温度不变时
B.当恒容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
C.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时
D.当恒压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变时
(2)在温度为「和不时,分别将0.40molCH4和LOmolNCh,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
"(CH4)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010z/min
①温度为Ti时,0〜lOmin内NOa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该反应的4H_0(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②比较M点和Q点反应速率较高的是,温度为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下列措施中,能够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且提高NO?转化率的有一。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增加CH4的充入量
C.缩小容器体职。增大压强
D.恒容时,再次充入0.40molCH4和l.OmolNCh
E.降低温度
④比较M点和N点容器内气体压强较大的是原因是
答案:AC0.02mol・L”・min」小于Q0.42mol・L”BENN点时容器内的混合气体
的总物质的量大于M点
【详解】
(1)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不变),说明反应一定
达到平衡状态,A项正确;
B.该可逆反应为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混合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平
衡状态,因为密度始终保持不变,B项错误;
C.该可逆反应中含有有色物质NO?,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时,可以说明反应一定达到
平衡状态,C项正确;
D.该可逆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反应,恒压时,总压强始终不变,不能说明
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项错误;
(2)①温度为方时,lOmin时,n(CH4)=0.3mol,根据方程式,反应的
H(NO2)=2x(0.4mol-0.3mol)=0.2mol,NO2的平均反应速率
0.2mol
110
V(NO2)=IL=0()2mol-L_•min-
根据图像,石时先达到平衡,说明4>7”温度越高平衡时甲烷物质的量越大,说明平衡
逆向进行,因此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答案为:0.02mol,L",min";小于;
②分析图像,相同时间内,M点的"(CH,大于Q点的"(CFU),说明相同时间内,Q点的反
应速率较高。
温度为一时,由图像可知,平衡时〃(CH4)=0.15mo1,根据反应方程式,利用三段式进行计
算:
设平衡时〃(NCh)为2x
CH4(g)+2NO2(g)N2(g)+CO2(g:)+2H?0(g)
起始物质的量(mol)0.401.0000
转化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j0.15
2xXX2x
।j1.Omol-2x(0.40-0.15)mol…、一…"t、、,―一心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x=-------------------------=0.25mol,则温度为“时,该反应的
2
0.25mol0.25mol(0.5molV
平衡常数代一-------当一11=0.42mol.L?。答案为:Q;042moi山
0.15mol(0.5mol)
1L义〔ILJ
③A.改用高效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的移动,不能提高NO?转化率,A项错误;
B.增加CH」的充入量,CH」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NCh转化率提
高,B项正确;
C.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
移动,NCh转化率降低,C项错误;
D.恒容时,按原比例再次充入CH4和NCh,相当于增大压强,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
动,NO2转化率降低,D项错误;
E.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Ch转化率提
高,E项正确;
④分析图像,N点时〃(CPU)小于M点,结合反应方程式,说明N点时总物质的量大于M
点的总物质的量,恒温恒容条件下,物质的量和压强成正比,故N点时容器内气体压强较
大。答案:N;N点时容器内的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大于M点。
7.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icCh和1mol%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若反应在830℃下达到平衡,则CCh气体的转化率为«
(3)若绝热时(容器内外没有热量交换),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使容器内CO的浓度增大,
则容器内气体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能确定”)。
(4)在830℃达平衡后在其容器中分别又充入1molCO2和1molCO后,该反应的v
(填“大于”"小于等于”)。
c(HQ)c(CO)
-降低小于
°C(H2)C(CO2)3
【详解】
c(HoO)c(CO)
(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可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口J:<;
C(H2)C(CO2)
(2)8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设平衡时转化的CCh的物质的量为xmoL列三段式
有:
H2(g)+CO2(g)^CO(g)+H2O(g)
起始(mol)1200
转化(mol)xxxx
平衡(mol)1-x2-xxx
该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可以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所以有
XXX
解得,所以CO2的转化率为四'I。。%=33.3%或;;
02mol'
(3)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
热反应,若绝热时(容器内外没有热量交换),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使容器内CO的浓度增
大,则平衡正向移动,吸收热量,故容器内气体温度降低;
(4)根据⑵的计算可知830C时达到平衡时H2、CO?、CO、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gmol、
4227
—mol、—mok—mol,加入ImolCO2和ImolCO后CCh和CO的物质的量变为一mol、
3333
-mol,该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可以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浓度商,所
3
52
—X-1A
以浓度商为舛=卫>1,所以平衡逆向移动,丘小于V逆。
Zxl7
33
【点睛】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反应,可以用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等物理量
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和浓度商。
8.在某温度下,将H2和L各I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
b(g)U2Hl(g)AH〈O,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8mol/L,容器内压强为
P(Pa)。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再加入ImolFh,反应速率(填“加快”、“变慢”或
“不变”),平衡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2)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lmol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填
“加快”、“变慢”或“不变”),平衡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
方向”或“不”)。
(3)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4)在上述温度下,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混合气体颜色将(填序号)
A.加深B.变浅C.先变深后变浅D.先变浅后变深E.不变
(5)在上述温度下,将以和L各2moi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
平衡状态时,c(H»=,容器内压强为。
答案:加快向正反应方向变慢不0.25A0.16mol/L2p(Pa)
解析:根据有效碰撞理论和勒夏特列原理原理综合判断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根据平衡常
数公式计算K,并运用K值计算平衡时物质浓度。
【详解】
(1)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lmolN2(N2不参加反应),容器体积增大,物质浓
度下降,反应速率变慢,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平衡不移动;
(3)依题意可知,平衡时c(L)=c(H2)=0.08mol/L,生成c(HI)=0.04mol/L,平衡常数
c(HI)
K=----------=025•
C(H2)C(Z2)-'
(4)体积压缩一半,浓度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气体颜色加深;
⑸设H2消耗浓度为xmol/L,则平衡时c(L)=c(H2)=(0.2—x)mol/L,c(HI)=2xmol/L,根据
平衡常数K为0.25,带入平衡时各物质浓度求得x=0.04,c(l2)-c(H2)=0.16mol/L,
c(HI)=0.08mol/L,压强为原来的2倍,即2P(Pa)。
9.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CO?分解实验:2cCh(g)U2co(g)+Ch(g)。以
CCh起始浓度均为cmolL।测定C02的转化率,结果如图所示。图中甲曲线表示CO2的平
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乙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lOmin所测CO2的转化率。
二
氧
化
碳
转
化
率
%
℃
温度
向曲线
曲线乙
高,
度升
随温
(O)—
速率v
平均
应的
,反
达A点
in到
应lOm
℃时反
1300
①在
2
以
还可
外,
温度
升高
,除
增大
化率
2的转
点CO
让B
。要
是
因
原
的
近
靠
甲
个)。
任填一
措施(
采取
.
的是
状态
平衡
达到
反应
上述
说明
列能
②下
CO;
nmol
生成2
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执行中止申请书
- 学业奖学金申请书
- DB61T-地理标志产品 凤县大红袍花椒(凤椒)编制说明
- 初级公司信贷-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点睛提分卷2
- 企业数据转换与存储管理规范
- 高三补课申请书 范文
- 绿化工人用工合同(2篇)
- 100以内加减乘除基础知识回顾1000题(可打印)
- 202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二模英语试题(解析版)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考卷(含笔试答案无听力答案、原文及音频)
- 课题申报参考:法国汉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对中国山水画论的阐释研究
- 2024年09月202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部门秋季校园招聘(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 2025年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银行金融机构银行金融服务协议
- 基于ChatGPT的ESG评级体系实现机制研究
- GB/T 27697-2024立式油压千斤顶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