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阿城区高一学年上半学期期中测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迅速走红,与纪录片一起走红的还有主人公——故宫文物修复师。55岁的王

津师傅是他们的代表,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进入故宫工作已经39

年了。每天早八晚五,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几十年如一日,和蒙尘多年的文物打交道。

人们尊崇工匠精神,更多的是钦佩其所蕴含的认真细致、精雕细凿、精益求精以及出神入化的技艺。其实,

这些精湛非凡的工匠技术,并非仅有天赋便可成就。后天的刻苦学习、甘于寂寞、坚守如一,才是工匠精神形

成的源头活水与真正底色。

自古而今,在工匠精神的光芒下,诞生无数工匠大师。如在中国古代,就有鲁班、李春、李冰等,他们几

乎全靠手工制作,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如果其没有儿时就开始从师学艺,没有汗水擦亮前路,没有坚持不懈地

努力,当然就难以成为一名巨匠之师。

像过去,一个学徒工,要从小时候到长大成人,学上十多年才能出师。此中之艰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

一种安静如初的心态和坚守不懈的精神,学艺而成,青出于蓝,就很难做到。

即使到了当代,像瑞士的钟表工业,一些意大利的制鞋业,仍然在沿用手工工艺,就是因为机器的流水线

上,很难达到工匠手艺之精致的程度。像故宫钟表修复师,至今仍默默地坚守着这一古老行业,他们因此成了

另类“网红”。这其实正是人们对其于时光的静谧中不惧寂寞、无声坚守之工匠精神的推崇与尊敬。

当下时代,社会嬗变,人心浮躁,人们的脚步匆匆。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与心态下,我们更需要有时能静

下来、慢一些,让步伐走得更稳些;在耐心中更多些深入思考,让我们的行动来得更为扎实、有力些。

在生活中,一些看似“慢”的行为,其实正孕育着快速提升的质变;在看似静无声息的环境里,其实正磨

炼和生成着动若脱兔的飞跃;在看似无言而寂寥的坚守中,其实也正昭示着成功目标的一步步逼近……所谓工

匠精神,就是在这种不惮于寂寞、不畏于静默、不躁于坚守中,让技艺超凡脱俗,令手中精品迭出,成就更多

传世经典,并让这种技艺与精神代代传承不息。

就像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师傅所言:“干这一行要坐得住,必须安静、安静、再安静。”是的,当我们从

纪录片中,看着这些故宫工匠那种宁静致远、坚韧不拔、精益求精、有条不紊、禅意十足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时,

便能真切地感受和体会到,如果大家都多了些安静中坚守的工匠精神之底色,就能更多地修复那些尘世间的浮

躁心态,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为从容淡定、执着内敛;让我们的工作,更为细致入微、飞得更高更远……

(摘编自陈怀瑜《“安静与坚守”是工匠精神的底色》)

材料二:

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

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

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

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

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我们由此也可以

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

1

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

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

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

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

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

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住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

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

件事干到极致?

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

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

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

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

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

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责在“守破离”。

(摘编自刘根生《匠心之道“守破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认真细致、精雕细凿、精益求精、有出神入化技艺的工匠,能够赢得人们的尊崇,这体现了人们对工匠

精神的重视。

B.齐白石认为,仅仅模仿别人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在别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不断创新,才能迎来事业

的灿烂春天。

C.跟着师傅修业,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并开创自己新境界,也能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可见“守破

离”的重要意义。

D.从容淡定、执着内敛的人生,更细致入微更高更远的工作,都要在安静中坚守工匠精神,这证明工匠

精神贵在淡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炉火纯青的工匠技术,天赋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后天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难补天赋不足。

B.匠心之道“守”很重要,讲究不忘初心、久久为功,还要能超常吃苦,文中法拉第的例子很典型。

C.现实生活中,快节奏是常态,而一些想静下来、慢一点、走稳点的,却一念之间,就再赶不上了。

D.匠心之道的“守破离”中,“守”是关键,没有“守”,“破”就是无源之水,“离”就是空中楼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守,意味着长久的等待和超常吃苦”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高飞集团高级饭金工王伟,在肉眼难辨的误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

B.心细如发,探手轻柔,李峰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5微米的公差也要“执拗”返工。

C.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风霜雨雪没有阻止他前进的步伐,饥饿贫寒没有扑灭他胸中的

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D.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他能在毫厘之间,把握分寸,重现旷世兵马俑。

4、我们应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归纳。(4分)

2

(二)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共16分。

红绣鞋

王奎山

一大早,七婶就起来了,她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是腊月二十四,是麦苗出嫁的日子。她想简单地弄点

饭吃吃,就到黄瓜园——贵他姑家去。她想躲过这一天,免得自己看到麦苗出嫁伤心,也免得麦苗难受。

刚刚做好饭,麦苗就一头撞了进来。麦苗进了屋冲她叫了一声“婶”,就到西间里去了。

她没有往西间里去。平日她就不常往西间里去。那是贵住的房间,贵参军前就住在西间里。

过了一会儿,麦苗从西间里出来了。七婶抬眼看了一下麦苗,见麦苗脸上竟是出奇的平静。她知道麦苗是个

挺有主见的闺女,就放心了。

麦苗说:“婶,做饭了没”

七婶说:“做了,刚做好。”

麦苗说:“婶,我来晚了。”

七婶说:“看你说的。今儿个是啥日子!”

麦苗麻利地将平日吃饭的小方桌用抹布擦净了,又在桌边放一把小靠椅,就拉七婶往上坐。

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了。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肯往椅子上坐。

七婶说:“苗儿,你看你。”

麦苗说:“婶,你上坐,你上坐。”

七婶说:“这妮子,你看你。”

麦苗说:“婶你上坐,我有话说。”

七婶说:“妮子,哪能那样哩,不兴不兴。”

到底没有麦苗的力气大,被麦苗连推带拉地按到了小靠椅上。

七婶说:“屋里有爹有娘的,那可不兴。”

麦苗不答话,麻利地抹了一只碗,盛了一碗红薯稀饭,又拿了一个馍,一双筷,小心地来到七婶面前,庄重地

跪下。

七婶仰起头,闭上了眼,眼泪却止不住地淌了下来。

麦苗说:“娘,吃饭吧!”

麦苗说:“麦苗今儿个就要走了,再给娘端一次饭。”

麦苗说:“往后,娘再想吃麦苗端的饭,就难了。”

七婶只好睁开眼,将饭接过来,放到桌子上。抬眼去看麦苗时,见麦苗早已哭成了泪人儿。两个人遂抱在一

起,畅畅快快地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七婶首先止了哭,又扳起麦苗的头,用手给她擦脸上的泪。

七婶说:“苗儿,今儿个是你的喜日子,高高兴兴地走。”

七婶说:“啥也不怨,怨俺贵没福。”

停了一下,又自言自语地说:“你说你咋恁傻哩你个龟孙!一个团一千多号人,人家都平平安安地回来了,偏

你……”说着说着就提高了声音,“人家都知道有爹有娘有老有小偏你个龟孙啥都不知道哇我的傻儿我的憨乖

乖……”

又大声哭了起来。

麦苗也跟着哀哀地哭。

3

隐隐约约地,远处传来了欢快的音乐声。七婶止了哭,细细地听。麦苗也细细地听。

欢快的音乐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楚。

又响起了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七婶说:“苗儿,快回吧,人家来了。”

麦苗点点头,刚走了两步,又转回来说:“啥我都给麦叶交代过了,担水、劈柴……”

音乐声和鞭炮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七婶推着麦苗往外走。走到大门口,七婶看到一辆披红挂彩的汽车正从村街北头开过来。

麦苗凑近她的耳朵大声说:“娘,你回吧,过了三天我回来看你。”

音乐声和鞭炮声铺天盖地地压过来了。七婶一把将麦苗推出门外,转身“哐”地一下将大门关上,背靠着大

门,一时间脑子里一片空白……

不知过了多久,音乐声和鞭炮声终于停了下来。

七婶踉踉跄跄地走进堂屋,又朝西间里走去。她想给贵说几句话。

掀开门帘,七婶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桌子上,贵的遗像面前,是一片耀眼的红。

那是一双新鞋。

一双红绣鞋。(有删改)

[链接材料]王奎山,当代小小说领军人物之一。王奎山所写农村题材的小小说站在探寻人物心灵的高度,

在中国当代文坛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红绣鞋》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过去了20多年,其艺术魅

力却依然丝毫不曾减少半分。

“小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创新,自有其相对规范的字数限定(1500字左右)、审美态势(质量精度)和结构特

征(小说要素)等艺术规律上的界定。”(杨晓敏)。《红绣鞋》是典型的、标准的小小说作品,在这样的篇幅内,

不可能展开宏大叙事,不可能铺排广阔画卷。小小说要抓住一小段时间、一个小场景展开关于一件事情的叙事,

使表述集中,笔锋尖锐。

(摘编自徐小红《王奎山赏析》)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麦苗一进门招呼一声就到西间里去了,可见麦苗经常来七婶家,从她麻利地擦桌子可以看出,帮衬七婶是经常

的事,从后文中她对麦叶的交代也能看出这一点。

B.麦苗临行又转回,后来被七婶推着往外走,最后被推出门外,从中见出麦苗对七婶日后生活的忧虑和依依不舍

的深情,也见出七婶的明白事理和对麦苗的疼惜之情。

C.麦苗对七婶由“婶”到“娘”称呼的变化和庄重的一跪,表现了麦苗的深情和决心,以及一个平凡女子的大仁

大义。谜底也一步步揭开,情节由此逐渐推向高潮。

D.麦苗想最后帮七婶做做家务,拉七婶往椅子上坐,想让七婶休息一下,但因为是麦苗的大喜日子,七婶不想麻

烦麦苗,硬是不让。推让之间,见出两人美好的人性。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大篇幅采用对话的方式展开情节,暗藏伏笔,勾连人物,这种叙述故事的方式简洁凝练,别具匠心。

B.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而是用一个长句表述,能更真实地表现出七婶当时伤心欲绝的状态,以及对贵的无限思

念。

C.通过七婶和麦苗的言行正面表现了贵的形象,看似用笔不多,却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他身上的人性光辉。

D.本文省笔和详笔合理运用,省笔的运用主要在开头:用全知叙事方式交代这天是麦苗出嫁的日子,可以省去许

多笔墨。

4

7.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麦苗”这一形象的(4分)

8.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红绣鞋》“表述集中,笔锋尖锐”的“小小说”特点。(6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文段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公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

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公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征拜议郎。

建安二年,张绣等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失所中,长子昂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

将骑来抄,公击破之。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

还许

初,公举魏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

不置汝也!”四年春,生擒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初,公为兖州牧,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

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吕布。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

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以为鲁相。(摘编自《三国志·魏武纪》)

文段二:

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何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

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诸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十六年,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

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摘编自曹操《求贤令》)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B.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C.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D.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人的表字,在本名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是相同相近关系的称谓。

B.“唯魏种且不弃孤也”中“且”与短语“且战且退”中“且”含义不同。

C.顿首,旧时一种礼节。跪而头短暂叩地。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敬礼。

D.“遂亡归吕布”中的“亡”与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含义不相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善于反省,知错就改。曹操深受张绣投降又反叛之害,自己中箭,长子被杀,他当众检讨剖析错

误,并承诺不再犯错。

5

B.曹操年少有,为人看重。曹操年少时尚义任侠,机灵能干,善于随机应变,受到当时人追棒认可,尤其

被桥玄、何颙看重。

C.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魏种和毕谌都曾离开过曹操,在将两人活捉后,曹操出于对人才的重视,

不计前嫌,对两人继续重用。

D.《求贤令》和《短歌行》中均表述了曹操的“求贤若渴”之情,但二者在表述方式上有较大不同,前

者多直接表述,后者多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4分)

(2)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4分)

13.文段二中,对“有行”和“上进”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去证明?请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4.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

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

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

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泊不定的生活。

D.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15.尾联中的“泪”包含了哪些情感(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6、补写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刘

义隆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落得“”的结局。

(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

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4)《声声慢》中“,”两句用一个“愁字写出无尽的愁绪,传达出

6

种种难以言说的哀痛。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以美人衬托周瑜的英姿勃发;再写

“”,以曹操军队的惨败衬托周瑜的军事才能。

(四)课内知识考察(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7.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犹且从师而问焉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18.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暴:露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指长者

C.是故无.贵无贱无:无论D.师不必贤.于弟子贤:贤能,才德优秀

19.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而耻学于师

20.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1)吾尝终日而.思矣(2)人非生而.知之者

B.(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1)而耻学于.师。(2)不拘于时,学于.余。

D.(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1.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韩愈,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

(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B.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

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

愈、柳宗元、范仲淹、苏询、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

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

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水赋》的舞者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

娜,整个舞蹈使端午祈福的美好愿景与惊艳众人的视觉效果高度统一。除此之外,“端午奇妙游”的其他节目

如《龙舟祭》《丽人行》等也让人,带给受众的观感和回甘绵长的余韵。

近年来,从《国家宝藏》到《典籍里的中国》,从《上新了,故宫》到《书简阅中国》,我们已经看到很

多类似的节目。这些节目围绕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激励了观众内心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热爱,

更推动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我们相信,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用创新的形式和匠心为传统文化赋能,

我们一定能让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更加,让文化自信成为心底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7

A.拍手称快耳目一新厚积薄发美轮美奂

B.叹为观止耳目一新厚积薄发熠熠生辉

C.拍手称快焕然一新蓄势待发熠熠生辉

D.叹为观止焕然一新蓄势待发美轮美奂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些节目围绕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激荡了观众内心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推

动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

B.这些节目围绕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激扬了观众内心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推

动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

C.这些节目以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激发了观众内心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推动

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

D.这些节目以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激活了观众内心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推动

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

2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述效果。(4分)

2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近年来,天猫“双11”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新品的竞技场、数字经济的奥林匹克。今年的天猫“双11”

全球狂欢节,开场仅1小时3分59秒,成交额已突破1000亿元,比去年快了43分钟;“双11”全天,成交

额达268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超25%。全球20万个品牌的天猫官方旗舰店在当天集体推出折扣商品超过

1000万款,其中超过100万款为首次发布的新品。而在7500万名“重度新品消费人群”中,超过一半是

85后和90后。

重度新品消费人群:根据天猫数据,有7500万消费者每年要在天猫上购买16笔以上的新品,他们被

定义为“重度新品消费人群”。

四、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

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

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材料三:因新冠疫情而隔离在家的这段时间成为一道分水岭,有的人逆流而上,占据高地,有的人不经意

间,早已被冲刷到了末游。养成自律的习惯,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好成绩,而是一个受用终身的强大助力。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请将这几则材料联系起来思考,自选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D

D项,“这证明工匠精神贵在淡泊”分析错误,应该是证明了坚守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2、B

A项,“天赋是至关重要的”“难补天赋不足”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内容可知。C项,“一念之间,就再赶不上了”与原文不符。D项,于文无据。故选B。

3、C

A项,论证卓越的创造精神。B项,论证工匠的精益求精精神。D项,论证精湛非凡的工匠技术。故选C。

4、①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不受外物诱惑;

②要刻苦学习,能者为师,坚守不懈;

③要深入思考,精益求精。

D

解答:“拉七婶往椅子上坐,想让七婶休息一下”错误。麦苗拉七婶往椅子上坐,七婶拒绝的情节出现在第九、十自然段,由后文“屋里有爹有娘的,那可不兴”“庄重地跪下……‘娘,吃饭吧!’”等句子可知,麦苗拉七婶往椅子上坐的目的是把七婶当作自己的亲娘,在出嫁前,向七婶行礼。“七婶不想麻烦麦苗,硬是不让”错误。由“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了。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肯往椅子上坐”可知,七婶拒绝往椅子上坐的原因是觉得麦苗有爹有娘,不应该向她行礼。

C

解答:“通过七婶和麦苗的言行正面表现了贵的形象”错误。通读文章可知,贵是一个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并牺牲的战士。由文章第二十七段的“你说你咋恁傻哩你个龟孙!一个团一千多号人,人家都平平安安地回来了,偏你……”这句七婶的自言自语可知,贵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并且牺牲。由“人家都知道有爹有娘有老有小偏你个龟孙啥都不知道哇我的傻儿我的憨乖乖……”可知,贵在战场上舍家为国。这些形象都是通过七婶的语言描写表现的,属于侧面描写。

7.解析①文章通过麦苗的动作描写,如跪七婶的一系列动作,“抹、盛、拿、跪”,传神地写出了麦苗的虔诚、庄重的神态,表现了她的有情有义。②通过麦苗的语言描写,如临别的交代,很好地表现了麦苗的细心与善良。③通过七婶对麦苗感激、爱护的一系列言行,如开头一段,暗示了麦苗平日对七婶的关照,侧面表现了麦苗的善良和有孝心。④文末出现的一双红绣鞋,也从侧面烘托了麦苗真挚的情感,艺术地展示了麦苗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8.解析①时间短:截取麦苗出嫁前的一个时辰,表现了小小说“瞬时的艺术”这一特点。②人物选择非常简单,只有七婶和麦苗两个人,其他人只是在她们对话中一笔带过,符合人物单纯的特点。③场景小:七婶的家里。小场景聚焦易于发现主要矛盾,在短时间内推出高潮,引导出结局。④情节紧:围绕麦苗出嫁前她与七婶间的一系列事件展开情节,最后把读者的目光引向标题所指物象——红绣鞋,隐喻人性美、迎接新生活等主题。⑤短时间、小环境、加上象征物象“红绣鞋”的运用,使文章的主题单纯却情感丰厚和深刻。

解答:小小说,又称为微型小说。“篇幅短小”“单一性原则”“人物单纯”“细节精简”“情节紧凑”“时距简短”“风格单纯”“语言简约”等特点。题干要求我们从分析文章“表述集中,笔锋尖锐”的特点。“集中”可以理解为短小、紧凑。因此可以从“篇幅短小”“人物单纯”“时距简短”“情节紧凑”等角度分析;“尖锐”可以理解为灵敏而深刻。可以从“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等角度分析。这篇文章写的是女主人公麦苗出嫁前发生的事情,在时间上,场景集中在出嫁前的准备到出了门上了婚车这段时间,体现了小小说时距简短的特点;小说在人物选择上也非常简单。只有七婶和麦苗两个主人公,其他人只在她们的对话和的描写中一笔带过,符合人物单纯的特点;在情节方面,文章主要写了麦苗出嫁前向七婶行礼这件小事情,并在其坐上婚车后,七婶在遗像面前发现一双红绣鞋为结尾,情节非常紧凑;在人物刻画方面,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麦苗这一女主角善良孝顺的形象,并在结尾通过红绣鞋渲染出人性的美好。

10.D

11.A

A.“有相同相近关系”错,字是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与本名意思可以相同、相近,也可以相反。B.“唯魏种且不弃孤也”中“且”,副词,将。句意:只有魏种将不会背叛我。“且战且退”中“且”,连词,又;一边……一边。句意:一边作战一边后退。D.“遂亡归吕布”中的“亡”,逃亡。句意:就逃亡归附了吕布。“亡羊补牢”中的“亡”,丢失。句意: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

12.B

“受到当时人追棒认可”错误,原文“世人未之奇”是说当时的人并不认为他异于常人。

13.(1)那个人能对他的双亲孝顺,怎能不也对君主忠诚呢(难道不也会对君主忠诚吗)!这正是我所需求的人。

(2)如果一定要是有德行(廉洁)之士然后才能任用,那么齐桓公凭什么能称霸当世!

14.①曹操认为,有德行之士,未必能够努力上进;努力上进之士,未必都能有德行。

②举了陈平和苏秦的例子证明。

翻译:

文段一:

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曹公年轻时机敏警悟,有谋略,但负气仗义而放纵不拘,不从事操行的修养和学业的研习,所以当时的人并不认为他异于常人;只有梁国的桥玄、南阳的何颙都认为他与众不同。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大乱,不是命世之才不能拯救,能够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就是你吧!”二十岁时,曹公被推举为孝廉任郎官,又被征召授任为议郎。

建安二年,张绣等人投降,不久又后悔,再次反叛。曹公和他交战,军队战败,被流箭射中,大儿子曹昂被杀害。曹公就带领军队返回舞阴,张绣率领骑兵攻掠,曹公反击打败了他。曹公对将领们说:“我降伏张绣等人,过失就在于没有立即扣押他们的人质,以致于落到这种地步。我已知道失败的原因。请大家看着,从今以后我不会再失败了。”便撤兵回到了许都。

当初,曹公举荐魏种作孝廉。兖州叛乱,曹公说:“只有魏种将不会背叛我。”等到听说魏种逃走,曹公生气地说:“只要魏种向南不逃到越地,向北不逃到胡地,我就不会饶恕你!”建安四年春天,活捉魏种,曹公说:“只因为他是个人才啊!”松开捆绑他的绳子而任命他。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把黄河以北地区的事务都委托给他治理。

当初,曹公担任兖州牧,任命东平的毕谌为别驾从事。张邈发动叛乱,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太祖就拜别遣还毕谌,说:“你的老母亲在张邈那儿,你可以离去。”毕谌磕头向太祖表明自己没有二心,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可毕谌离开之后,就逃亡归附了吕布,等到吕布被打败,毕谌被生擒。大家都为毕谌担忧,太祖说:“那个人能对他的双亲孝顺,怎会不对君主忠诚呢!这正是我所需求的人。”封他为鲁国国相。

文段二:

建安十五年春,曹公下令说:“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国家的呢?当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是特别要访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时刻。如果一定要是有德行(廉洁)之士然后才能任用,那么齐桓公凭什么能称霸当世!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建安十五年,又下令道:“有德行的人,未必能有所作为;有所作为的人,未必就有德行。陈平难道是一个行为惇厚的人吗?苏秦难道是一个恪守信用的人吗?但是陈平巩固了汉代大业,苏秦济助了弱小的燕国。由此而言,一个人如果有些缺点,难道就一定要抛弃而不任用吗?各级官府要仔细考虑,弄清这一点,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不致被遗漏,官员就能不荒废工作了。”

15.解析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好友相别实在是令人伤悲。你去的道路伸向云天之外,我归来时只见暮雪在纷飞。从小丧父早年就客游外乡,多经磨难我与你相识太迟。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在战乱年月再见不知何时。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此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颔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离而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留在这旷野里的只剩诗人自己,孤寂之感自然有增无减。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别。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在写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早”“迟”二字,配搭恰当,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尾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毕竟是望不见了,掩面而泣也是徒然,唯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会。但世事纷争,风尘扰攘,不知何时才能相会。“掩泪空相向”,总汇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是很直率而又很有回味的

16.理解默写解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小乔初嫁了,樯橹灰飞烟灭

17解析C(A.“日”,名词作状语,每天B.羞,形容词意动,感到羞耻D.“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18.解析.C(A.暴:晒干B.须臾:片刻D.贤:超过)

19.解析.B(B.定语后置A、B、C均为状语后置)

20解析.C(A句中修饰,/顺承;B转折连词,却/顺承连词,就;C介词,向;D介词,相当于“于”,比/句末语气助词)

解析.C(后世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并不是因为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而是因为他首倡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没有范仲淹,是欧阳修)

B

①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愁恨得到消除。从语境看,是节目令人赞美,故选择“叹为观止”。

②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从语境看,主语是人,故选“耳目一新”。

③厚积薄发:大量地积累,只择其精要少量地表露出来。多用于称赞人学问深厚,学风严谨;也形容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而获得大的成功。蓄势待发:积蓄势力或能量等待发作。从语境看,形容“传统文化”,应选“厚积薄发”。

④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从语境看,形容“文明”,应选“熠熠生辉”。

23.C“围绕……为……”,句式杂糅,应把“围绕”改为“以”,排除A。“激荡”“激扬”“激活”与“热爱”搭配不当,排除ABD。故选C。

24.①构成:结构相同,四句都是“或”字领起的四字短语;意思相关,多角度描写舞者的动作;语气一致,表现出对舞者的赞美之情。②表述效果:句式整齐,语言凝练,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有助于凸显舞蹈之美。

先看构成,排比一般都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构成,画线句“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是由四个“或”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