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原卷+解析)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

语文试卷

测试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太子迟之②仁而下士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④愿枉车骑过之⑤箕踞以骂曰⑥群臣怪之

⑦且勇者不必死节⑧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⑨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⑩不敢以其富贵骄上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函封之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乃朝服,设九宾今行而无信

A.①⑥/②⑧⑨/③⑦⑩⑤/④/⑤/

B.①⑥/②⑧/③⑩/④/⑤⑨/⑦/

C.①⑥⑩/②⑧/③④/⑤⑨/⑦/⑤

D.①⑥⑩/②/③⑤/④⑦/⑤⑧⑨/

13.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类型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给贡职如郡县嬴乃夷门报关者也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而诸侯敢救赵者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试人,血濡缕

D.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关系)②而公子亲数存之(邀请)③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察)④此五霸之伐也(征伐,进攻)

⑤矫魏王令代晋鄙(纠正)⑥虽万被戮(侮辱)⑦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掷击)⑧比诸侯之列(排列)

⑨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⑩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升迁)公子勉之矣(勉强做)持千金之资币物(礼物、财物)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死)

A.①③⑤⑦⑩B.①④⑦⑧⑨C.②⑤⑧⑨①D.③⑥⑦⑧⑨

1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与“市人皆以嬴为小人”中“以”的含义及用法不同。“念父母,顾妻子”与“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中“顾”的含义相同。

B.“然此可为智者道”与“如姬为公子泣”中“为”含义及用法相同。“公子过谢侯生”与“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中“谢”的含义相同。

C.“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与“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中“焉”的含义及用法相同。“草创未就”与“已就极刑而无愠色”中“就”的含义相同。

D.“今日往而不反者”与“仁而下士”中“而”的含义及用法不同。“成一家之言”与“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中“言”的含义不同。

1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乘车尚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者叫“骖乘”。战场上乘车,主帅居中掌旗鼓,御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护主帅。

B.门下客又名门客、食客,指依附寄食于皇族宗室门下并为其服务的人,多有一技之长。门客作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最早出现于秦朝。

C.宫商角徵羽指的是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源于春秋时期,亦称为五音,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现有成语“五音不全”指人唱歌时发音不准确。

D.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地位较高。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地位渐低。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谓裴寂曰:“比多上书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寝。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

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上愕然曰:“朕何为失信?”对曰:“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复一年。’既而继有敕云:‘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方复更征,百姓固已不能无怪。今既征得物,复点为兵,何谓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上悦曰:“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乃不点中男,赐征金甕一。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夫[A]号[B]令[C]不[D]信[E]则[F]民[G]不[H]知[I]所[J]从[K]天[L]下[M]何[N]由[O]而[P]治[Q]乎[R]朕[S]过[T]深[U]矣

1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在古代一般与皇权相联系,文中三处“敕”意思相同,皆指皇帝下的命令。

B.让,文中指责备,与《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的“让”相同。

C.征役,常用来表示赋税、徭役、行役,文中的“征役”特指朝廷征发百姓服兵役。

D.“宰”有“主管、主持”意,文中“守宰”指州县等地方长官。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励精图治,不仅将奏章贴在寝宫的墙壁上,常常思考为政之道,而且希望臣下也都能恪尽职守。

B.魏征认为,要无敌大下,就要“御之得其道”,不在于士兵人数多少,不必征用“中男”入伍。

C.唐太宗并未立即执行免除租赋和徭役的命令,魏征认为,百姓对此虽无责怪之意,但也是君王失信的表现。

D.为政不能失信于民,既然许诺了百姓就当兑现,既然任用官员就应信任,太宗对魏征的这一说法表示赞同。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对曰:“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

(2)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

2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到“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请结合文本概括唐太宗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点。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猎罢夜饮示独孤生①

陆游

客途孤愤只君知,不作儿曹怨别离。

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呼鹰小猎新霜后,弹剑②长歌夜雨时。

感慨却愁伤壮志,倒瓶浊酒洗余悲。

①独孤生:名策,河中人,工文章,善骑射。陆游和他蜀中相识而志同道合,推之为一世奇士。②弹剑:战国时齐人冯谖客于孟尝君门下,因为没有得到重视,弹剑而歌。

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歌题目看,这是在一次打猎结束之后的酒席上写给独孤生的诗。

B.颔联用马援和百里奚的典故,表明了诗人坚定的报国之志和抗金主张。

C.颈联点题,其中“呼鹰小猎”“弹剑长歌”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D.尾联写诗人难以抑制壮志未酬的悲愁,并试图以酒销之的无奈,语意沉痛。

23.有论者认为陆游诗歌“善为悲壮”,对其中的“悲壮”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诗歌首联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先列举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在厄境中的事例,后总结他们著书立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礼运》)

(3)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此第二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4)天之道,__________;人之道,__________。(《八章》)

(5)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__________,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瞑》)

(6)__________,__________。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周邦彦《苏幕遮》)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看似平常的句子却隐藏着多少①的故事与情感。他乡遇故知,偏偏又是在“落花时节”。人们由暮春时分的落花之景联想到青春流逝,正是由自然景物触发的生命感受。青春以比年华,花红借喻红颜,皆是诗文常用之典。《红楼梦》别名《金陵十二钗》,曹雪芹披阅于悼红轩,“悼红”二字亦点其题。书中描写大观园女子们占花名行令,以花的特性、寓意暗示了人的性格、命运。春光美好却短暂,鲜花娇艳难保鲜,恰如妙龄女子②,年华易逝。林黛玉正因为花落与人亡的情感联系,葬花成为一个“悼红”的重要仪式,作为花与人的结合体,对暮春的感伤最为敏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吟》诉尽伤春惜红之情。黛玉葬花,以物体人,安葬的是花魂,悲悼的却是即将夭亡的自己。前生为护花使者的贾宝玉,如今是爱红的公子,在贾府中却常常因多情呵护而给身边的女子们带来不幸,往往因“爱红”而致“悼红”,就如挚爱黛玉却不能守其一生,怜爱晴雯却无法保其平安,喜欢金钏却无力护其善终。同为葬花,林黛玉安葬落花,让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也表明自己的生命观;贾宝玉则更多是感于失去的遗憾,为“护花”的③而懊丧、痛惜。

25.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印泥,素有“文房第五宝”之称,①,所以印泥古称“丹泥”“印朱”等。

印泥堪称印章的外衣,篆刻的核心,书画的内涵。“盖用印章者之择印泥,犹善书者之择其笔墨”。印文稍有不同,②。在一幅丹青酣畅的绘画作品上钤上一二方印章,可谓锦上添花,赏心悦目。因此,历代文人墨客对印泥要求极高。

印泥品种多,红色又分朱砂、朱膘等。朱砂赤红,朱膘偏橙红,相当于口红的不同色号,并不影响品质。北方文人墨客青睐炙热的朱砂红,而南方人③。好的印泥,红而不燥,沉静雅致,细腻厚重,冬无凝冻,夏不渗油,钤出的印文色泽鲜明,能让篆刻清晰传神到纸上,呈现微凸的立体感,历经数百年“面不改色”。

千锤百炼的一方印泥,不仅有着它娇美的“姹紫嫣红”,更是中国绘画书法的“点睛之笔”,百年时光沉淀出那一抹低调的惊艳,赋予了作品别样的韵味。

27.在行文中,使用引号,有时会有独特的效果意味。文中有四处画横线部分使用了引号,请任选一处,分析其表述效果。

2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作文(60分)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财经类的专业都是最热门的。从广大考生的专业选择来看、追求财富是社会的普遍心理。诚然,追求财富是人们正当的追求,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然而孔子也说:“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然而对于财富,也有很多人持以淡泊的态度,我们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陶渊明,宁可清贫,也不愿意逢迎高官。现当代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202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泽山院士,将所得1050万的奖金一次性捐赠给南京理工大学。

对于“如何看待、追求财富”的问题,上述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

语文试卷解析解答

测试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太子迟之②仁而下士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④愿枉车骑过之⑤箕踞以骂曰⑥群臣怪之

⑦且勇者不必死节⑧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⑨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⑩不敢以其富贵骄上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函封之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乃朝服,设九宾今行而无信

A.①⑥/②⑧⑨/③⑦⑩⑤/④/⑤/

B.①⑥/②⑧/③⑩/④/⑤⑨/⑦/

C.①⑥⑩/②⑧/③④/⑤⑨/⑦/⑤

D.①⑥⑩/②/③⑤/④⑦/⑤⑧⑨/

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①迟,意动用法,认为迟。句意:太子您(既然)嫌我走得迟。

②下,名词作动词,谦逊地对待。句意:心肠仁爱,而且能够谦逊地对待士人。

③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句意:诸侯由于公子的贤能,又有很多食客。

④枉,使动用法,使……受屈。句意:希望劳驾一下车马载我去拜访他。

⑤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句意:像簸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

⑥怪,意动用法,觉得奇怪。句意:群臣都觉得奇怪。

⑦死,为动用法,为……死。句意: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

⑧袖,名词作动词,在袖子里藏。句意:朱亥在袖子里藏了一个四十斤的大铁椎,用铁椎杀死了晋鄙。

⑨网,名词作状语,用网。句意:搜集世上散失的文献。

⑩骄,形容词作动词,傲慢地对待。句意:不敢凭自己富贵而傲慢地对待士人。

屏,使动用法,使人退避。句意:侯生屏退左右(或者使避开)悄悄地说。

函,名词作状语,用木匣子。句意:用匣子封装起来。

救,动词作名词,救兵。句意:现在邯郸早晚就要投降秦国了,魏国的救兵却还没有来。

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句意:于是穿上朝服,设置九宾大礼。

信,动词作名词,信物。句意: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

①⑥意动用法/②⑧名词作动词/③⑩形容词作动词/④使动用法/⑤⑨名词作状语/⑦为动用法/动词作名词。

故选B。

13.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类型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给贡职如郡县嬴乃夷门报关者也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而诸侯敢救赵者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试人,血濡缕

D.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如郡县给贡职”。句意: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侯嬴只是一个守关巡夜的人。

B.定语后置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秦王(以)千斤金,万家邑购之”。句意: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

定语后置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敢救赵国的诸侯。

C.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被动句,无标志词。句意:西伯姬昌被拘禁而写了《周易》。

省略句,以(之)试人,血濡缕。句意:用它来向人做实验,血沾湿衣褛。

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及宾客辩士万端说王”。句意:同时让自己的门客和辩士用各种理由劝说魏王。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也”。句意:公子能关心和解救别人的困难这一点又表现在哪里呢。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近于无能之辞自托”句意: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

故选A。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关系)②而公子亲数存之(邀请)③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察)④此五霸之伐也(征伐,进攻)

⑤矫魏王令代晋鄙(纠正)⑥虽万被戮(侮辱)⑦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掷击)⑧比诸侯之列(排列)

⑨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⑩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升迁)公子勉之矣(勉强做)持千金之资币物(礼物、财物)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死)

A.①③⑤⑦⑩B.①④⑦⑧⑨C.②⑤⑧⑨①D.③⑥⑦⑧⑨

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②存,慰问。句意:公子多次亲自慰问我。

④伐,功业。句意: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⑤矫,假托。句意:假传魏王命令代替晋鄙担任将领。

⑩迁,贬谪。句意:吕不韦被贬徙蜀郡,世上才流传《吕览》。

勉,努力。句意:公子努力吧!

①③⑥⑦⑧⑨正确。

故选D。

1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与“市人皆以嬴为小人”中“以”的含义及用法不同。“念父母,顾妻子”与“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中“顾”的含义相同。

B.“然此可为智者道”与“如姬为公子泣”中“为”的含义及用法相同。“公子过谢侯生”与“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中“谢”的含义相同。

C.“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与“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中“焉”的含义及用法相同。“草创未就”与“已就极刑而无愠色”中“就”的含义相同。

D.“今日往而不反者”与“仁而下士”中“而”的含义及用法不同。“成一家之言”与“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中“言”的含义不同。

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以”的说法正确。“以”:介词,因为;/动词,认为。句意:绝不会因为看守城门穷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物。/街市上的人都认为我是个小人。

“顾”的说法错误,含义不同。“顾”:怀念;/回头看。句意:没有不顾念父母妻儿的。/这样荆轲坐车离去,直到最后都没有回头看。

B.全部错误。“为”的用法相同,含义不同。“为”:介词,和、跟;/介词,替。句意:这是可以和有智慧的人说讲讨论。/如姬为了公子哭泣。

“谢”的含义也不同。“谢”:辞别;谢罪。句意:公子去向侯先生辞行。/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走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

C.全部错误。“焉”的含义及用法不同。“焉”:语气助词,表反问;/兼词,于之。句意:怯懦的人如果仰慕大义,什么地方不可以勉励自己去死节呢?/只有不为世俗所拘的卓异之士才能见称于后世。

“就”的含义也不同。“就”:完成;/受到。句意:刚开始做,尚未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

D.全部正确。“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而且。句意: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待人仁爱,又能谦逊地对待士人。

“言”:言论;/建议。句意:成为一家的言论。/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

故选D。

1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乘车尚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者叫“骖乘”。战场上乘车,主帅居中掌旗鼓,御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护主帅。

B.门下客又名门客、食客,指依附寄食于皇族宗室门下并为其服务的人,多有一技之长。门客作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最早出现于秦朝。

C.宫商角徵羽指的是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源于春秋时期,亦称为五音,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现有成语“五音不全”指人唱歌时发音不准确。

D.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地位较高。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地位渐低。

B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最早出现于秦朝”错误,应是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故选B。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谓裴寂曰:“比多上书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寝。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

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上愕然曰:“朕何为失信?”对曰:“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复一年。’既而继有敕云:‘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方复更征,百姓固已不能无怪。今既征得物,复点为兵,何谓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上悦曰:“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乃不点中男,赐征金甕一。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夫[A]号[B]令[C]不[D]信[E]则[F]民[G]不[H]知[I]所[J]从[K]天[L]下[M]何[N]由[O]而[P]治[Q]乎[R]朕[S]过[T]深[U]矣

1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在古代一般与皇权相联系,文中三处“敕”意思相同,皆指皇帝下的命令。

B.让,文中指责备,与《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的“让”相同。

C.征役,常用来表示赋税、徭役、行役,文中的“征役”特指朝廷征发百姓服兵役。

D.“宰”有“主管、主持”意,文中“守宰”指州县等地方长官。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励精图治,不仅将奏章贴在寝宫的墙壁上,常常思考为政之道,而且希望臣下也都能恪尽职守。

B.魏征认为,要无敌大下,就要“御之得其道”,不在于士兵人数的多少,不必征用“中男”入伍。

C.唐太宗并未立即执行免除租赋和徭役的命令,魏征认为,百姓对此虽无责怪之意,但也是君王失信的表现。

D.为政不能失信于民,既然许诺了百姓就当兑现,既然任用官员就应信任,太宗对魏征的这一说法表示赞同。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对曰:“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

(2)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

2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到“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请结合文本概括唐太宗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点。

17.EKR18.B19.C

20.(1)魏征答道:“陛下刚即位时,就下诏说:‘百姓拖欠官家的财物,一律免除。’”

(2)至于征点兵员,却怀疑他们使诈,这难道是以诚信为治国之道吗

21.①将大臣上书言事的奏章贴在寝宫的墙壁上,进出时观看。

②接受魏征“不点中男”的建议。

③赞同魏征以诚信为治国之道的进言。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朝廷政令不讲信用,则百姓不知所从,国家如何能得到治理呢?朕的过失很深呐!

“号令”作主语,‘不信”作谓语,“则”照应上文的假设引出下一句,常置于句首,故应在E处断开;

“民”作主语,“不知”作谓语,“所从”为所字结构,是名词短语作宾语,应在K处断开;

“……乎”是反问句,独立断开,“乎”是句末语气词,“朕过”偏正短语作主语,“深”作谓语,应在R处断开。

故在EKR处断句。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意思不同。“让”,责备。/谦让。句意:将他召进宫中责备道。/径直上了车,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上,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

C.正确。

D.正确。句意: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官。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百姓对此虽无责怪之意”错误。从原文“百姓固已不能无怪”来看,百姓还是有责怪之意的。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初”,刚刚;“逋负”,拖欠;“蠲免”,免除。

(2)“点兵”,征点兵员;“岂”,难道;“治”,治国之道。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由“比多上书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寝。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可知,唐太宗将大臣上书言事的奏章贴在寝宫的墙壁上,进出时观看。

由“乃不点中男,赐征金甕一”可知,唐太宗接受魏征“不点中男”的建议。

由“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可知,唐太宗赞同魏征以诚信为治国之道的进言。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太宗对大臣裴寂说:“近来很多上书言事的奏章,朕都将它们贴在寝宫的墙壁上,以便进出时观看,朕时常思考为政之道,有时要到深夜才能入睡。希望你们也要恪尽职守,与朕的这一心意相符。”

太宗励精求治,多次让魏征进入卧室内,询问政治得失。魏征知无不言,太宗均高兴地采纳。太宗派人征兵,封德彝上奏道:“中男虽不到十八岁,其中身体魁梧壮实的,也可一并征发。”太宗同意。敕令传出,魏征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不可以,不肯签署,如是往返四次。太宗大怒,将他召进宫中责备道:“中男中魁梧壮实的,都是那些奸民虚报年龄以逃避徭役的人,征召他们有什么害处,而你却如此固执!”魏征答道:“军队在于治理得法,而不在于人数众多。陛下征召身体壮健的成丁,用正确的方法加以管理,便足以无敌于天下,又何必多征年幼之人以增加虚数呢!而且陛下总说:‘朕以诚、信治理天下,欲使臣下百姓均没有欺诈行为。’现在陛下即位没多久,却已经多次失信了!”太宗惊愕地问道:“联怎么失信了”魏征答道:“陛下刚即位时,就下诏说:‘百姓拖欠官家的财物,一律免除。’有关部门认为拖欠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属于官家财物,仍旧征求索取。陛下由秦王升为天子,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是官家之物又是什么呢又说:‘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年。’不久又有敕令说:已纳税和已服徭役的,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如果退还已纳税物之后,又重新征回,这样百姓本就不能没有责怪之意。现在是既征收租调,又指派为兵员,还谈什么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呢!另外,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官,日常公务都委托他们办理;至于征点兵员,却怀疑他们使诈,这难道是以诚信为治国之道吗”太宗高兴地说:‘“以前朕认为你比较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务,现在看到你议论国家大政方针,确实都切中要害。朝廷政令不讲信用,则百姓不知所从,国家如何能得到治理呢朕的过失很深呐!”于是不征点中男做兵员,并且赐给魏征一只金甕。

材料二:

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非常注意加强自我修养,谦虚处世、自律言行,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猎罢夜饮示独孤生①

陆游

客途孤愤只君知,不作儿曹怨别离。

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呼鹰小猎新霜后,弹剑②长歌夜雨时。

感慨却愁伤壮志,倒瓶浊酒洗余悲。

①独孤生:名策,河中人,工文章,善骑射。陆游和他蜀中相识而志同道合,推之为一世奇士。②弹剑:战国时齐人冯谖客于孟尝君门下,因为没有得到重视,弹剑而歌。

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歌题目看,这是在一次打猎结束之后的酒席上写给独孤生的诗。

B.颔联用马援和百里奚的典故,表明了诗人坚定的报国之志和抗金主张。

C.颈联点题,其中“呼鹰小猎”“弹剑长歌”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D.尾联写诗人难以抑制壮志未酬的悲愁,并试图以酒销之的无奈,语意沉痛。

23.有论者认为陆游诗歌“善为悲壮”,对其中的“悲壮”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诗歌首联简要分析。

22.C23.悲:首句以“客途”二字点出写自己为国奔波,且这种壮志未酬的“孤愤”只有对方(独孤生)知道;

壮:但自己绝不像小儿女一样因别离而悲怨,显示诗人刚健硬朗的大丈夫胸襟。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弹剑长歌’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英雄气概”错误。“弹剑长歌”用典故门客不受重视而长歌悲叹,表述了诗人的失意。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善为悲壮”意为善于表述“悲”和“壮”。

“客途孤愤只君知,不作儿曹怨别离”意为“漂泊奔波的苦痛只有你知道,但我是不会像小儿女一样作幽怨哀愁之态”。

首先是“悲”;独孤策是陆游在四川时交结的一个好朋友。诗人说他工文章,善骑射,好击剑,是个当世的奇士,以为知己。故诗人说“只君知”,所谓“只君知”的内容是“客途”,即漂泊奔波的苦痛,这种壮志未酬的“孤愤”只有对方(独孤生)知道;

再是“壮”;“不作儿曹怨别离”,虽然诗人经历了报国之志无处施展的悲痛,但不会像儿女一样因别离而悲怨,显示诗人刚健硬朗的大丈夫胸襟。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先列举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在厄境中的事例,后总结他们著书立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礼运》)

(3)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此第二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4)天之道,__________;人之道,__________。(《八章》)

(5)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__________,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瞑》)

(6)__________,__________。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周邦彦《苏幕遮》)

①.以舒其愤②.思垂空文以自见③.选贤与能④.讲信修睦⑤.衣带渐宽终不悔⑥.为伊消得人憔悴⑦.利而不害⑧.为而弗争⑨.竹喧归浣女⑩.随意春芳歇.燎沉香.消溽暑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睦、喧、浣、燎、溽。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看似平常的句子却隐藏着多少①的故事与情感。他乡遇故知,偏偏又是在“落花时节”。人们由暮春时分的落花之景联想到青春流逝,正是由自然景物触发的生命感受。青春以比年华,花红借喻红颜,皆是诗文常用之典。《红楼梦》别名《金陵十二钗》,曹雪芹披阅于悼红轩,“悼红”二字亦点其题。书中描写大观园女子们占花名行令,以花的特性、寓意暗示了人的性格、命运。春光美好却短暂,鲜花娇艳难保鲜,恰如妙龄女子②,年华易逝。林黛玉正因为花落与人亡的情感联系,葬花成为一个“悼红”的重要仪式,作为花与人的结合体,对暮春的感伤最为敏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吟》诉尽伤春惜红之情。黛玉葬花,以物体人,安葬的是花魂,悲悼的却是即将夭亡的自己。前生为护花使者的贾宝玉,如今是爱红的公子,在贾府中却常常因多情呵护而给身边的女子们带来不幸,往往因“爱红”而致“悼红”,就如挚爱黛玉却不能守其一生,怜爱晴雯却无法保其平安,喜欢金钏却无力护其善终。同为葬花,林黛玉安葬落花,让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也表明自己的生命观;贾宝玉则更多是感于失去的遗憾,为“护花”的③而懊丧、痛惜。

25.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5.①耐人寻味;②红颜暗老;③无能为力。

26.正因为花落与人亡的情感联系,葬花成为一个“悼红”的重要仪式,作为花与人的结合体,林黛玉对暮春的感伤最为敏感。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此处“看似平常的句子却隐藏着”什么样的深意,用一个形容词来修饰“故事与情感”,可填“耐人寻味”。耐人寻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思索。

②此处形容妙龄女子年华逝去,可用“红颜暗老”。红颜暗老:青春焕发的容貌在不知不觉中消逝。比喻年龄增大,容颜衰老。

③此处形容贾宝玉“护花”无力感慨,可用“无能为力”。无能为力:指没有能力去做或力量达不到。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的语病是:

结构混乱,“林黛玉正因为花落与人亡的情感联系,葬花……”中途易辙,可把第一句的主语‘“林黛玉”删掉;

成分残缺,可在“对暮春的感伤最为敏感”之前添加主语“林黛玉”。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印泥,素有“文房第五宝”之称,①,所以印泥古称“丹泥”“印朱”等。

印泥堪称印章的外衣,篆刻的核心,书画的内涵。“盖用印章者之择印泥,犹善书者之择其笔墨”。印文稍有不同,②。在一幅丹青酣畅的绘画作品上钤上一二方印章,可谓锦上添花,赏心悦目。因此,历代文人墨客对印泥要求极高。

印泥品种多,红色又分朱砂、朱膘等。朱砂赤红,朱膘偏橙红,相当于口红的不同色号,并不影响品质。北方文人墨客青睐炙热的朱砂红,而南方人③。好的印泥,红而不燥,沉静雅致,细腻厚重,冬无凝冻,夏不渗油,钤出的印文色泽鲜明,能让篆刻清晰传神到纸上,呈现微凸的立体感,历经数百年“面不改色”。

千锤百炼的一方印泥,不仅有着它娇美的“姹紫嫣红”,更是中国绘画书法的“点睛之笔”,百年时光沉淀出那一抹低调的惊艳,赋予了作品别样的韵味。

27.在行文中,使用引号,有时会有独特的效果意味。文中有四处画横线部分使用了引号,请任选一处,分析其表述效果。

2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7.示例一:“文房第五宝”,把印泥与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等列,突出了印泥对文人墨客的重要性,强调了印泥在书画创作鉴赏中的重要地位。

示例二:“面不改色”,运用拟人手法,强调突出了好的印泥的特殊效果:历经数百年沧桑而印文色泽鲜明,篆刻清晰传神。让人印象深刻。

示例三:“姹紫嫣红”,把印泥印文比作争相斗妍的美艳花朵,既突出了印泥的娇美,又强调了印泥或朱或紫的色彩。

示例四:“点睛之笔”,运用暗喻手法,强调印泥印文是中国绘画书法作品的传神绝妙之处,突出了其对中国绘画书法的重要性。

28.①因其主要原料朱砂呈鲜红色

②呈现出来的效果便天差地别

③喜欢雅致婉约的朱膘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表述符号作用的能力。

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时,既有原词的意义,又增加了新的意义,丰富了语句内涵,增强了表述效果。作答时要根据原词本身的意义,结合语境指出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表述效果。

“文房第五宝”,指的是“印泥”,此处把印泥与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等列,突出了印泥对文人墨客的重要性,强调了印泥在书画创作鉴赏中的重要地位。

“面不改色”,指的是好的印泥历经数百年之后还能保有原先的色彩,此处赋予印泥以人的神态,运用拟人的手法,强调突出了好的印泥的特殊效果,让人印象深刻。

“姹紫嫣红”,指的是印泥的色彩,此处把印泥印文比作争相斗妍的美艳花朵,既突出了印泥的娇美,又强调了印泥或朱或紫的色彩。

“点睛之笔”,指印泥是中国绘画书法的传神绝妙之处,“点睛之笔”,运用暗喻手法,突出了其对中国绘画书法的重要性。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句,结合后文“印泥古称‘丹泥’‘印朱’”中的“丹”“朱”分析可知,该句是从印泥的颜色来给印泥命名,因此可填:因其主要原料呈鲜红色;

第②句,结合前文“盖用印章者之择印泥,犹善书者之择其笔墨”可知,印泥的选择对于印章而言至关重要,后文又说“在一幅丹青酣畅的绘画作品上钤上一二方印章,可谓锦上添花,赏心悦目”,印泥的不同会导致印文呈现效果不同,因此可填:呈现出来的效果便天差地别;

第③句,结合前文“印泥品种很多,红色又分为朱砂、朱膘等”,前句“北方文人墨客青睐炙热的朱砂红”可知所填句跟前一句是对应关系。

四、作文(60分)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财经类的专业都是最热门的。从广大考生的专业选择来看、追求财富是社会的普遍心理。诚然,追求财富是人们正当的追求,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然而孔子也说:“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然而对于财富,也有很多人持以淡泊的态度,我们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陶渊明,宁可清贫,也不愿意逢迎高官。现当代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202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泽山院士,将所得1050万的奖金一次性捐赠给南京理工大学。

对于“如何看待、追求财富”的问题,上述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