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磷酸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H3PO4=3H+PO?
B.用电子式表示HC1的形成过程:HH+eCPC*2HeCo
C.S2-的结构示意图:
2+
D.KC1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1O+2Fe(OH)3=2FeO4+3C1+4H+H2O
2、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1.1molL-'KI溶液:Na+、K+>CRT、OH-
2+2-
B.1.1molLTFe2(SO4)3溶液:Cu\NH4>NO3>SO4
C.1.1mol-L'HCl溶液:Ba2\K\CH3coeF、NO3
D.1.1mol-L'NaOHMg2\Na\SO?-,HCOj-
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完全消耗的是
A.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i8.4mol/L的硫酸中
B.常温下,向100mL3mol/L的硝酸中加入6.4g铜
C.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用2moiSO2和ImoKh合成SO3
D.将含有少量H2O(g)的H2通入盛有足量Na2(h容器中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
4、设由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常温下O.lmol/LNa2s2O3溶液与pH=l的H2s(h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lLpH=l的H2s(h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2NA
B.98g纯H2sO4中离子数目为3NA
C.含O.lmolNa2s2O3的水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大于O.INA
D.NazSzCh与H2sCh溶液混合产生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5、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和净化装置省略)。仅用以下实验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
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a
选项a中的液体b中的物质C中收集的气体d中的液体
浓氨水碱石灰
ANH3H2O
浓硝酸
BCuNO2H2O
C浓硫酸Na2SO3SO2NaOH溶液
D稀硝酸CuNONaOH溶液
A.AB.BC.CD.D
6、X、Y、Z、W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比X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X、Y、Z
为同一周期元素,X、Y、Z组成一种化合物(ZXY)2的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Z"、餐丫
A.化合物WY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
B.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弱酸
C.X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小于Z的
D.化合物(ZXY)2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7、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项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
A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在炽热的木炭上滴加少许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加热条件下,浓硝酸与C反
B
体,木炭持续燃烧
应生成NO2
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fh溶液,Ksp(CuS)<Ksp(ZnS)
C
生成黑色沉淀
用pH试纸测得:Na2cO3溶液的pH约为9,NaNO2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
D
溶液的pH约为8H2c。3的强
A.AB.BC.CD.D
8、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丁达尔现象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CO2、NCh、Mn2O7>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C.漂白粉、水玻璃、铝热剂均为混合物
D.熔融状态下,CH3COOH,NaOH、MgCh均能导电
9、最新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粒子,这种新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有质子)
和2个电子构成,对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氢的一种新的同分异构体B,是氢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C.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D.它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10、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上的羟基所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
B.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可把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
硝酸
C.在比较乙醇和苯酚与钠反应的实验中,要把乙醇和苯酚配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水溶液,再与相同大小的金属钠反
应,来判断两者羟基上氢的活性
D.若皮肤不慎受浸腐蚀致伤,应先用苯清洗,再用水冲洗
11、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厂
气
体
燃
物
料
燃
)
烧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钱和硫酸钱
C.N%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12、与氨碱法相比较,联合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
A.NaQ利用率高B.设备少
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D.原料易得
1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液氨作制冷剂B.合成氨C.大气固氮D.生物固氮
1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盐酸,以下操作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滴定管用待装液润洗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结束滴定管末端有气泡D.滴定时锥形瓶中有液体溅出
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SO2和NCh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B.大气中的SO2和CO2溶于水形成酸雨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
1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CrCH和匕CH'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氯代物数目均有6种
B.二者均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C.可用酸性高铸酸钾溶液区分
D.C「CH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W、X、Y、Z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它相关信息见下表。
元素相关信息
W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
X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
Y某种同素异形体是保护地球地表的重要屏障
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元素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一;Y和Z的简单离子半径比较,较大的是_(用离子符号表示)。
(2)XY2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一;由元素W和Y组成的一种绿色氧化剂的电子式为
(3)由W、X、Y、Z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无机盐,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一(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8、结晶玫瑰广泛用于香料中,它的两条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两个羟基同时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结构不稳定,会发生脱水反应:
-C—OHI1功J=o+H2O
OH
完成下列填空:
(1)A的俗称是;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o
(2)写出G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已知:HO-CH则可推知反应②发生时,会得到一种副产物,写出该副产
物的结构简式。
(4)G的同分异构体L遇FeCb溶液显色,与足量浓溟水反应未见白色沉淀产生,若L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能
反应,则共热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19、葡萄糖酸锌{M[Zn(C6HuO7)2]=455g是一种重要的补锌试剂,其在医药、食品、饲料、化妆品等领城中具
有广泛的应用。纯净的葡葡糖酸锌为白色晶体,可溶于水,极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制
备葡萄糖酸锌并测定产率。实验操作分以下两步:
I.葡萄糖酸(C6Hl2O7)的制备。量取50mL蒸馈水于100mL烧杯中,搅拌下缓慢加入2.7mL(0.05mol)浓H2SO4,分
批加入21.5g葡萄糖酸钙{M[Ca(C6HuO7)2]=430g-moir,易溶于热水},在90℃条件下,不断搅拌,反应40min后,
趁热过滤。滤液转移至小烧杯,冷却后,缓慢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液收集在烧杯中,得到无色的葡葡糖
酸溶液。
II.葡萄糖酸锌的制备。向上述制得的葡萄糖酸溶液中分批加入足量的ZnO,在60℃条件下,不断搅拌,反应lh,此
时溶液pH'。趁热减压过滤,冷却结晶,同时加入10mL95%乙醇,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白色晶体,经干燥后称
量晶体的质量为18.2g。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葡萄糖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目的是»
(3)检验葡萄糖酸溶液中是否存在SO』?-的操作为。
(4)制备葡萄糖酸时选用的最佳加热方式为。
(5)制备葡萄糖酸锌时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一系列操作”具体是指»
(6)葡萄糖酸锌的产率为(用百分数表示),若pH=5时就进行后续操作,产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Na2(h具有强氧化性,出具有还原性,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Na2(h与H2能发生反应。为了验证此
推测结果,该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I.实验探究
步骤1: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已省略)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步骤2:打开KbK2,在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zCh的硬质玻璃管的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步骤3: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淡黄色的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
(1)组装好仪器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简述检查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2)B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3)步骤3中的必要操作为打开Ki、K2,(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字母)。
A.加热至NazCh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B.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Ki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4)由上述实验可推出NazCh与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数据处理
(5)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欲测定C装置硬质玻璃管内白色固体中未反应完的NazCh含量。
其操作流程如下:
一定mtr--超1触『性作1]』谕液初【刃----撵作2.卜达巴Lg里」
①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电子天平、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和一.
②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的NazCh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深入研究碳元素的化合物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CH30H(l)+O2(g)=CO(g)+2H2O(g)△H=-359.8kJ-moF,
②2co(g)+O2(g)=2CO2(g)△H=-556.0kJmoFl
1
(3)H2O(g)=H2O(l)△H=-44.0kJmoF
写出体现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H2c2。4,发生反应:H2C2O4(S)^CO2(g)+CO(g)+H2O(g),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已
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压强不再变化B.CO2(g)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3)合成尿素的反应为2NH3(g)+CO2(g)=CO(NH2)2(S)+H2O(g)ot℃时,若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NH3
和ImolCCh,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0.75倍。则t℃时的化学平衡常数为,若保持条件不变,再向
该容器中加入0.5molCO2和ImolHzO,N%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用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AlCb溶液可以溶解CaCCh固体的原因是o
(5)常温下,测得某CaCCh的饱和溶液pH=10.0,忽略CO3?-的第二步水解,碳酸根的浓度约为c(CO3")=mol/L。
7
(已知:Kai(H2CO3)=4.4xl0-Ka2(H2CO3)=4.7xl0-"),碳酸钙饱和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序。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答案解析】
A选项,磷酸是弱酸,应该一步一步电离,第一步电离为:H3PO4=H++H2P(V,故A错误;
B选项,用电子式表示HC1的形成过程:H---ci:——>故B错误;
c选项,S2-的结构示意图:诵京,故C正确;
5))
-2+
D选项,KC1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1O+4OH+2Fe(OH)3=2FeO4-+3CF+4H+5H2O,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答案点睛】
弱酸电离一步一步电离,而多元弱碱的电离虽然复杂,但写都是一步到位的。
2、B
【答案解析】
A项,r与CI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项,在Fe2(SO4)3溶液中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B选;
C项,在HC1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选;
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答案选B。
3、D
【答案解析】
A、铝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
+2+
B、根据3Cu+8H+2NO===3Cu+2NOt+4H2O计算知稀硝酸有剩余;
C、SO2和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D、2H2O(g)+2Na2O2=4NaOH+O2,2H2+O2=2H2O,两式相加,则相当于Na2()2+H2=2NaOH,故D项符合要求,正
确。
4、C
【答案解析】
A.pH=l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O.lmol/L,故1L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O.lmol,贝!J个数为O.INA个,故A
错误;
B.硫酸是共价化合物,无氢离子,即纯硫酸中离子数为0,故B错误;
C.硫代硫酸根是弱酸根,硫代硫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会导致阴离子个数增多,故含O.lmolNa2s2O3的溶液中阴离
子数目大于O.INA,故C正确;
D.所产生的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气体的摩尔体积不确定,则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Imol,转移的电子
数也不一定是2NA,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点睛】
考查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①气
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②物质的结构,如硫酸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③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选项C
为难点,多元素弱酸根离子水解后,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增加。
5、C
【答案解析】
A.浓氨水与碱石灰不加热可以制取氨气,但是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方法收集,A错误;
B.浓硝酸与Cu反应产生NO2气体,N(h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方法收集,NO2是大气污染物,但NO2若
用水吸收,会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产生的NO仍然会污染空气,B错误;
C.浓硫酸与Na2s03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Na2s04、H2O>SO2,SO2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方法收集,SO2
是大气污染物,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发生反应为:SO2+2NaOH=Na2SO3+H2O,为防止倒吸,安装了倒扣漏斗,
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C正确;
D.稀硝酸与Cu反应产生NO气体,NO与空气中的氧气会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方法收集,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6、C
【答案解析】
因W的最外层电子数比X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且原子序数W>X,因此X、Y、Z为第二周期元素,W为第三周
期元素,结合(ZXY)2的结构式可知,X为C,Y为N,Z为O,X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W为A1,以此解答。
【题目详解】
A.化合物A1N为原子晶体,AIN最高可稳定到2200℃,室温强度高,且强度随温度的升高下降较慢,导热性好,热
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N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HNO2为弱酸,故B不符合题意;
C.C的氢化物的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沸点不一定比H2O的沸点低,故C符合题意;
D.由(OCN”的结构式可知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7、B
【答案解析】
A.先加氯水可氧化亚铁离子,不能排除铁离子的干扰,检验亚铁离子应先加KSCN,后加氯水,故A错误;
B.在炽热的木炭上滴加少许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木炭持续燃烧,这说明加热条件下,浓硝酸与C反应生成Nth,
故B正确;
C.由于悬浊液中含有硫化钠,硫离子浓度较大,滴加CuSO4溶液会生成黑色沉淀CuS,因此不能说明Ksp(CuS)V
Ksp(ZnS),故C错误;
D.水解程度越大,对应酸的酸性越弱,但盐溶液的浓度未知,由pH不能判断HNCh电离出H+的能力比H2c03的强,
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答案点睛】
D项为易错点,题目中盐溶液的浓度未知,所以无法判断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H2c03的强,解题时容易漏掉此
项关键信息。
8、C
【答案解析】
A选项,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A错误;
B选项,Nth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选项,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铝热剂是金属铝和金属性比铝弱的金属氧
化物的混合物,故C正确;
D选项,CH3COOH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答案点睛】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
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9、D
【答案解析】
A.该粒子为微观粒子,是离子,不是单质,A项错误;
B.相同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该粒子与H的质子数不同,则不是氢的同位素,B项错误;
C.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而出表示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3个电子构成,C项错误;
D.普通氏分子有2个原子核,而这种新粒子有3个氢原子核,比普通氏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D项正确;
答案选D。
10、C
【答案解析】
A.对于能溶于水的待分离物质,滤纸纤维上的羟基所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以与水能混合的有机溶剂作流动相,故A
正确;
B.检验氯离子的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离子存在,故B正确;
C.若把乙醇和苯酚配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水溶液,则钠先和水反应了,故C错误;
D.苯是有机溶剂,可以迅速溶解浸,使危害降到最低,所以若皮肤不慎受澳腐蚀致伤,应先用苯清洗,再用水冲洗,
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1、C
【答案解析】
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
B.根据示意图分析;
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题目详解】
A.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固体颗粒。因此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A正确;
B.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钱盐形成无机颗粒物,因此雾霾中含有硝酸钱和硫酸钱,B正确;
C.N%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转化为钱盐,因此氨气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
D.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由于氮肥会释放出氨气,因此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
有关,D正确。答案选C。
【答案点睛】
结合示意图的转化关系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氨气作用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本题情境真实,应用导向,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既可以引导考生认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
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
12、A
【答案解析】
氨碱法对滤液的处理是加熟石灰使氨气循环,产生的CaCL用途不大,而侯氏制碱法是对滤液通入二氧化碳、氨气,
结晶出的NHKL其母液可以作为制碱原料。
【题目详解】
氨碱法缺点:大量CaCL用途不大,NaCl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留在母液中,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把合成
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保留
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故选A。
13、A
【答案解析】
A.液氨作制冷剂,液态氨变为气态氨,是物理变化,不存在电子转移,故A错误;
B.合成氨是氢气与氮气反应生成氨气,是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转移,故B正确;
C.大气固氮是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转移,故C正确;
D.生物固氮是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转移,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4、B
【答案解析】
A.滴定管需要用待装溶液润洗,A不符合;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会引起待测溶液增加,使测定结果偏高,B符合;
C.滴定管末端有气泡,读出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小,计算出的待测液浓度偏低,C不符合;D.有液体溅出则使用的标
准溶液减少,造成结果偏低,D不符合。故选择B。
15、B
【答案解析】
A.空气中的SO2和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故A正确;B.大气中的SO2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故B
错误;C.液化石油气含有杂质少,燃烧更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少,对空气污染小,减少大气污染,故C正
确;D.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可以将有害气体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减少环境污染,故D正确;答
案为B。
16、C
【答案解析】
冲有6种等效氢,则一氯代物有6种,QpCH,中有4种等效氢,一氯代物有4种,两种一氯代物数目不
同,故A错误;
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除此之外还能发生取代、氧化反应,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
生加成反应,能发生取代、氧化反应,故B错误;
C.QpCH、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镒酸钾褪色,QpCH,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褪色,则可用酸
性高镒酸钾溶液区分,故C正确;
D.Q-CH冲与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共面,其中含1个叔碳原子(与甲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则所有
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
17、第2周期,VIA族O*分子间作用力H:O:O:HHCOa+H2OH2c03+OH
••..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中元素性质分析判断元素的种类;根据元素的种类判断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分析该物质的晶体类型,判断微粒间的作用力;根据成键特点书写电子式。
【题目详解】
W、X、Y、Z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W为氢元素;X最高正
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则X为第IVA族元素,Y的某种同素异形体是保护地球地表的重要屏障,则Y是氧元素,X
是碳元素;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则Z的质子数为23-12=11,则Z是钠元素。
(1)元素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VIA族;氧离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核电荷越大半
径越小,所以半径较大的是O*,故答案为:第2周期,VIA族;O';
(2)CO2晶体为分子晶体,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由元素氢和氧组成的一种绿色
••••••••
氧化剂是双氧水,其电子式为H:0:0:H,故答案为:分子间作用力;H:0:0:H;
••••••••
(3)由氢、碳、氧、钠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无机盐为碳酸氢钠,因为水解其水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表示为:,故答
案为:HCO3+H2OH2CO3+OH,故答案为:HCOy+H2OH2CO3+OH»
OH,?H
18、氯仿氯原子、醛基加成反应。厂:"+4NaOH——>+3NaCI+2H2。
ONaONa
【答案解析】
(1)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判断其俗称是氯仿,D中官能团为醛基、氯原子;对比D、E、G的结构可知反应②为加成
反应,
故答案为:氯仿;醛基、氯原子;加成反应;
(2)G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水解反应,再脱去1分子水生成形成我基,竣基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则反应方
(3)已知:◎)十HO-CH—H—可推知反应②中副产物为苯环取代G中羟基,结构简式为:
卜2
故答案为:
(4)G的同分异构体L遇FeCh溶液显色,说明含有酚羟基,与足量浓滨水反应未见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酚羟基邻位、
对位没有H原子,若L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能反应,贝(JL含有-CH2cH2a或-CHCICH3,L苯环上还含有2个
-Cl,L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时,羟基发生反应,还发生卤代点的消去反应,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
ONaONa
CH=CH2
19、CalGHCj+H,SO.,90℃2GH,Q,+CaSO,(将未充分反应的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取适量
葡萄糖酸试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葡萄糖酸溶液
中还存在SO?',反之则不存在水浴加热(或热水浴)降低葡萄糖酸锌溶解度,便于晶体析出过滤、洗涤
80%减小
【答案解析】
⑴葡萄糖酸钙Ca(C6HuO7)2与硫酸H2s04反应生成葡萄糖酸(C6H12O7),原理为强酸制弱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Ca(C6HHO7)2+H2SO490℃2CAH,9O7+CaSO4J,
Ca(C6HuO7)2+H,SO,90℃2GH,,O,+CaSO,J;
(2)将葡萄糖酸钙与硫酸反应后的滤液缓慢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阳离子交换,可将为充分反应的Ca2+交换为
H+,即将未充分反应的葡萄糖酸钙转化为葡萄糖酸,故答案为:将未充分反应的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
(3)结合SO』?一离子的检验方法,可取适量葡萄糖酸试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b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葡萄糖酸溶液中还存在SO4”,反之则不存在,故答案为:取适量葡萄糖酸试液,向其中加入
足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葡萄糖酸溶液中还存在SCV-,反之则不存
在;
(4)实验I制备葡糖糖酸时,反应条件为90℃,则最佳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或热水浴),故答案为:水浴加热(或
热水浴);
(5)葡萄糖酸锌可溶于水,极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生成葡萄糖酸锌后,加入乙醇可减少葡萄糖酸锌的溶解,使其
以晶体的形式析出,加入乙醇后的“一些列操作”可以是过滤、洗涤,故答案为:降低葡萄糖酸锌溶解度,便于晶体析
出;过滤、洗涤;
⑹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得关系式:Ca(C6HnO7)2~ZnQHiQb,m[Ca(C6H1iO7)2]=21.5g,贝!1
CaCH.L
了/生7T=0.05mol,则理论上可得到葡萄糖酸锌的物质的量为
n[Ca(C6H„O7)2]
MCa(C6H„O7)2430g・mol
n[Zn(C6HnO7)2]=0.05mol,因此,
1
=n[Zn(QH,,O7),].M[Zn(C6H,,O7),]=0.05molx455g-mof=22.75g,根据
产率=程簿、1°0%可得’葡萄糖酸锌的产率为揉x】00%=8。%'若PH,5时就进行后续操作'一些葡萄
糖酸就不能充分转化为葡萄糖酸锌,导致葡萄糖酸锌质量将减小,产率减小,故答案为:80%;减小;
20、关闭K”向A装置中的漏斗加水至漏斗内液面高于漏斗外液面,并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稳定不降,
说明虚线框内的装置气密性良好碱石灰吸收氢气中的水和氯化氢BADCNa2O2+H2=^=2NaOH玻璃棒偏
小
【答案解析】I.(1)关闭Ki,向A装置中的漏斗加水至漏斗内液面高于漏斗外液面,并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
柱稳定不降,说明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良好;
(2)A中生成的田中混有水蒸气和挥发出的HC1,应利用B装置中所盛放的碱石灰吸收吸收氢气中的水和氯化氢;
(3)步骤3中的必要操作为打开Ki、K2,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并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当装置内空气完全除去
后,加热C中至NazOz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停止加热,充分冷却,最后关闭K”故操作顺序为BADC;
(4)Na2(>2与H2反应无水生成,说明产物为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H20=2NaOH;
II.①NaCl溶液蒸发操作进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则操作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电子天平、烧杯、
酒精灯、蒸发皿和玻璃棒;
②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得到NaCl的固体质量偏低,固体增重量偏低,导致NaOH的含量偏高,则
测得的Na2(h质量分数偏小。
点睛:解答综合性实验设计与评价题的基本流程:原理一反应物质-仪器装置—现象-结论-作用意义—联想。具体
分析为:①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②所用各物质名称、状态、代替物(根据实验目的
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③有关装置: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
问题、是否有替代装置可用、仪器规格等。④有关操作:技能、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后果。⑤实验现象:
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全面观察。⑥实验结论:直接结论或导出结论。
1J+
21、CH30H⑴+3/2O2(g)=CO2(g)+2H2O(l)AH=-725.8kJ-molAC1减小A1+3H2O^3A1(OH)3+3H\
CaCO3(s)^Ca2+(aq)+CO32-(aq),水解产生的H+与CCV-结合,促进CaC()3的溶解平衡向右移,使CaCCh溶解
s2+2+
4.7x10c(Ca)>c(CO3')>c(OH)>c(HCO3)>c(H)
【答案解析】
,
⑴已知:①CH30H(l)+C)2(g)=CO(g)+2H2O(g);△H=-359.8kJ»mol;@2CO(g)+O2(g)=2CO2(g);△H=-556.0kJ・moI」;
13
③H2O(g)=H2O(l);AH=-44.0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①+万x②+2x③得CH30H⑴+:O2(g)=CO2(g)+2H2O(l),由此
计算AH;
⑵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特征分析;
(3)rc时,若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iNH3和lmolCO2,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0.75倍,结
生成物平衡浓度上次方乘积
合三行计算列式计算,气体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平衡常数长=再向该
反应物平衡浓度上次方乘积
容器中加入0.5molCO2和Imol%。,计算此时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4)AlCh溶液水解显酸性,结合CaCCh的溶解平衡分析可得;
2
(5)常温下,测得某CaCCh的饱和溶液pH=10.0,由可知CaCC>3(s)=Ca2+(aq)+CO3*(aq),KCO3+H2O^HCO3+OH,
K
水解Kh=Z、,以此计算C(CO32・),溶液中C(CM+)=C(CO32-)+C(HCO3]在碳酸钙饱和溶液中存在CO32-的分步水解,
冬2
且一级水解程度大于二级水解,由此确定离子浓度的大小。
【题目详解】
⑴已知:①CH30H(l)+O2(g)=CO(g)+2H2O(g);AH=-359.8kJ«mol>;②2co(g)+Ch(g)=2CC>2(g);AH=-556.0kJ・moI」;
13
③H2O(g)=H2O⑴;△H=-44.0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①+5x②+2x③得CH30H⑴+5Oz(g)=CO2(g)+2H2O,贝!I
△H=(-359.8kJ・moH)+;xG556.0kJ・moH)+2xG44.0kJ・mol-i)=-725.8kJ«mol',故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
1
CH3OH(1)+-O2(g)=CO2(g)+2H2OAH=-725.8kJ.mol;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H2c2。4,发生反应:H2c2O4(s)=CO2(g)+CO(g)+H2O(g);
A.反应气体增多,开始压强增大,平衡时,压强不再变化,故A正确;
B.只有生成物为气体,COMg)的体积分数保持占;,故B错误;
C.根据p=优,V不变,气体的质量增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故C正确;
D.只有生成物为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PET朱古力吸塑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FR喇叭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AC/DC连接线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8路电源控制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U型无头螺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速达停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调速器垫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节能燃烧炉行业深度研究报告001
- 传统节气的现代生活应用
- 电子商务趋势预测主题及答案
-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 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总结参考(2篇)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 缝纫培训课件
- 总裁助理岗位职责
- 中建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题库》
- 倪海厦天纪学习笔记以及讲义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
- 操场跑道废旧处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