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参考解析:
C2.B3.D
①比喻论证。如以“母体”喻“中国文学”,以“胎记”喻“中国特色”,生动形象地阐释两者的紧密关系。②举例论证。如以鲁迅的小说创作为例,证明五四文学革命后新文学仍然具有中国特色。③引用论证。如引用“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句子,具体阐释根据地、解放区文学的中国特色。④对比论证。如以西方各民族因为宗教争斗与中国完成“儒道释”三位一体对比,有力支撑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观点。(每个观点1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
5.①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②开发民间资源,汲取民间滋养。③学习外来优秀文化。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李季、赵树理等人创作的民间曲艺作品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错误,原文为“李季等人的长篇叙事诗创作、赵树理等人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榜样。他们的作品在改造民间曲艺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是这期间的文学锻造中国特色的主要表现”,是说李季等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和赵树理等人创作的小说在改造民间曲艺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不是李季、赵树理等人创作了民间曲艺作品。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中国近代发生的文学变革不仅完成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而且坚持了自身的特色”错误,原意为“从古典向现代发生转型变化之际”,并非“完成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原意为“在创作中显示了自身的特色”,并非“文学变革……坚持了自身的特色”。
C.“受外来文化影响”错误,原文有“承袭古人‘发愤’著书的传统,如‘忧愤深广’的《狂人日记》;以古仁人之心,关切民瘼,悲天悯人”,关切民瘼悲天悯人是中国文学的特质,不是因为受外来文化影响。
D.“传统中国有很多诸如‘敬德宗孝’之类的糟粕”错误,原文为“传统中国尊崇祖训,‘敬德宗孝’,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价值,不管是治国方略还是家庭伦理,都以‘三纲五常’为上,‘四书五经’则是文人学子的文化基础”,只客观陈述传统中国尊崇祖训,“敬德宗孝”,没有将其定义为“糟粕”。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核心主张为“兼容并包”,D项说山海之高深由于纳微尘、百川,最能体现这一主张。
A.诗句意思是,年事已高的自己,面容在喝醉过后漾着酒红,宛如在风中飘摇的霜叶一般,虽显出红色但不是春啊。主旨为感慨时光流逝和惜时。
B.讽喻醉心声色犬马、贪图富贵荣华、缺乏真正的审美能力的人。
C.揭示的哲理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互依存,对立统一。
故选D。
6.B7.C
8.①技术精湛、认真敬业。他们干活技术好,气氛好。
②热爱生活、讲求条理。屋子收拾的整齐,晚饭认真丰盛。
③执拗狭隘,狡黠尖刻。笑容狡黠,为报复把热水器百叶箱的门框打小了一圈。
9.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在叙事中夹杂着“我”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在塑造人物的同时来表述我的看法;③结尾的“纪念”印证了开头“我”“尖刻”的感觉,使人物隐伏的性格变得清晰具体。
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B.“在他俩之间‘我’选择留下刘建华”错,原文只说“老黄也三天两头在我们面前撺掇,还暗示刘建华要不走,他走”,并没有交代老黄真的走了。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
C.“本文善于运用优美的字词”“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错,根据文本“他们的工具特别齐整。电锯,擦拭得锃亮,锤、刨、锉、凿,均是称手牢实,干起活来当当地响”“老黄也三天两头在我们面前撺掇,还暗示刘建华要不走,他走。可是,刘建华一直作出这样的姿态:谈得拢谈,谈不拢不谈”“有一日,我们晚上过去,看见刘建华正在电炒锅里煎一条一尺长的花鲢。锅比鱼小,可他周转腾挪十分灵活,一条鱼煎得面面俱到,黄灿灿的,然后放进一把葱姜蒜,喷香扑鼻”等可知,本文字词平白如话,语言平白素淡,纯朴自然,并非选用优美的字词。“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错,应该是“隽秀凝练的语言风格”。
故选C。
10.BDF11.A12.C13.(1)刘文静因为和李密联姻受牵连而获罪,被关押在太原的监狱里,李世民去监狱探视他。
(2)适逢突厥进犯马邑,李渊派遣高君雅率兵,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抵御突厥军队。14.①需要像汉高祖、光武帝那样的人才来平定/需要真正有胆识的君主来统一;②需要有利的时机;③需要众多豪杰的帮助。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李世民聪慧、明理、勇武、果决,见识胆量过人,他眼见隋朝皇室正处于变乱之中,暗中怀有安定天下的志向。
“聪明勇决”是“世民”的谓语,后面断开;且“识量”是“过人”的主语,其前断开。即在F处断句;
“识量过人”是主谓宾结构,在宾语“人”后断开,即在J处断句;
“隋室方乱”是主谓结构,“乱”是谓语,其后断开;且“阴有安天下之志”的主语是省略掉的“世民”,“阴”前断开,即在O处断句。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殆”意义相同,都是“大概”。句意:群盗大概数以万计。/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
B.正确,“乘”意义不同,分别是趁着、趁机;冒着、顶着。句意:凭借这些兵力趁虚进入关中。/从京师冒着风雪。
C.正确,“阴”意义相同,都是“暗中”。句意:于是暗中部署宾客。/暗中共同谋划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回汉朝。
D.正确,“益”意义相同,都是“更加”。句意:自身却更加危险了。/已经很精致了,还要更加精致。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李渊担心他俩会一起被治罪”错误。原文是“渊恐并获罪”,意思是“李渊担心自己会和他们一起被治罪”,而不是“担心他俩会一起被治罪”。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坐”,因……犯罪;“连昏”,指姻亲,昏,同“婚”;“系太原狱”,省略句,“系(于)太原狱”;“省”,探视。
(2)“寇”,进犯;“将”,率领;“并力”,合力;“拒”,抵御。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天下大乱,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可概括出:天下大乱,需要像汉高祖、光武帝那样的人才来平定;
结合“当此之际,有真主驱驾而用之,取天下如反掌耳”可概括出:需要真正有胆识的君主来统一;
结合“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围逼东都,群盗殆以万数”“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旦收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将之兵复且数万,一言出口,谁敢不从?以此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可概括出:需要有利的时机和众多豪杰的帮助。
参考译文:
李世民聪慧、明理、勇武、果决,见识胆量过人,他眼见隋朝皇室正处于变乱之中,暗中怀有安定天下的志向。他为人谦逊,礼贤下士,散发财物,结交宾客,都得到了人们由衷的拥戴。晋阳令刘文静看见李世民而认为他与常人不同,说:“这个人不是平常人。”于是主动和他交往。刘文静因为和李密联姻受牵连而获罪,被关押在太原的监狱里,李世民去监狱探视他。刘文静说:“天下大乱,没有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那样的才能是不能平定的。”李世民说:“怎么知道没有呢,只是人们认不出来罢了。我来探视你,不是为了儿女之情,是想和你商议大事。现在该采取什么对策呢?”刘文静说:“现在皇上南巡江、淮一带,李密围困进逼东都,群盗大概数以万计,当今之时,如果有真命天子驱使驾驭并利用他们,夺取天下就易如反掌了。太原百姓都逃避贼寇涌入城中,我担任了几年的太原县令,知道那些豪杰,一旦把他们收拢集结起来,可以得到十万人,令尊大人所率领的将士也有数万人,一旦发话,谁敢不服从?凭借这些兵力趁虚进入关中,号令天下,不超过半年,帝业就可以成功了。”李世民笑着说:“你的话正符合我的心意。”于是暗中部署宾客,李渊不知道这个情况。李世民担心李渊不同意,犹豫了很久,不敢向李渊禀明。适逢突厥进犯马邑,李渊派遣高君雅率兵,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抵御突厥军队。王仁恭、高君雅作战失利,李渊担心自己会和他们一起被治罪,心里很忧虑这件事。李世民趁机屏退他人,劝说李渊道:“如今皇上昏庸无道,百姓艰难窘迫,晋阳城外都是战场。父亲大人如果拘守小节,下有流寇盗贼,上有严刑峻法,危亡为时不久了。不如顺应民心,兴举义兵,转祸为福,这是上天授予的良机啊。”李渊大惊说:“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我现在就把你抓起来报告朝廷。”李世民慢慢地说:“我观察天时人事一向是这样,所以敢说这番话。一定要把我抓起来告官,我也不敢推辞一死。”李渊说:“我怎么忍心告发你,你千万要谨慎不要乱说。”第二天,李世民又劝说李渊道:“现在盗寇日渐增多,遍布天下。父亲大人受命讨伐贼寇,贼寇能除尽吗?总之,最终也免不了获罪。况且世人都传说李氏应当应验图谶,所以李金才无罪,却在一个早上便被灭族了。父亲大人假如能够除尽贼寇,那么功高而不会获得封赏,自身却更加危险了。只有我昨天说的话,可以解救祸端,这是万全的对策,希望父亲大人不要疑虑。”李渊于是感叹说:“我一整夜都在思考你说的话,也确实有道理。今天家破人亡也由你,变家为国也由你了。”
15.D16.①抓住事物特征,绘出事物神骨。三、四句写出张璪抓住了松枝的“奇态”,凸显出松树的神韵。②提高思想境界,加强艺术素养。九、十句指出平庸的画师格调不高,修养不够,难以画出松树的气质。③深入生活,善于观察体悟。最后两句传达出画师应善于观察体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灵感。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传达出观再好的画作也不如看真松的感受”错,“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意思是画师去淅阳山看真物,体现出善于观察体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原诗中没有“观再好的画作也不如看真松的感受”的意思。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涵和评价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三、四句“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意思是:(张璪画的古松画的很好)枝叶茂盛看起来就像是翠色的笤帚在春风中扫动(或者是翠色的笤帚扫起了一阵春风),苍松的枝干盘曲如龙,仿佛在轻轻地敲打天上的那轮寒月。其中,“翠帚”形容松树枝叶之颜色与形状。“枯龙”形容松树枝干如龙之躯干,松树之皮如龙之鳞。据此分析出,这两句写出张璪抓住了松枝的“奇态”,凸显出松树的神韵。
九、十句“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埃尘心”指“流传画师辈”的平庸低下的思想品格、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烟霞质”,指张璪画松“得神骨”,具奇姿的画艺。有着“埃尘心”的画师,自然难以画出“烟霞质”的松画来。即画家只有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平庸低下,就难以描状出烟霞凌霄的自然美景。据此分析出,元稹诗的言外之意便是主张提高思想境界,加强艺术素养。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中“深山看真物”,传达出画师应善于观察体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灵感。据此分析出,诗人主张绘画要深入生活,善于观察体悟。
17.《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五月渔郎相忆否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宝马雕车香满路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底、睦、渔、鹧、鸪、缨、戎。
18.B19.B
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错误:
“包括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组成的”句式杂糅,应该是“包括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的”或“由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组成的”;
“发展,成为……重要支柱,并被逐步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搭配不当,主语应是“网络文艺”,可将“取得的长足的发展”改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战略”。
修改全部正确的只有B。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日新月异”意思是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偏重在变化快。“一日千里”形容进展极快,偏重在前进得快。文中搭配“时代潮流”,故应用“日新月异”。
第二空,“波澜壮阔”意思是原形容水面辽阔,现形容声势雄壮浩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盛大。词语修饰对象是“伟大变革”,故应用“波澜壮阔”。
第三空,“席卷”像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都卷进去。“包罗”包括。词语修饰“全球”,应该用“席卷”。
第四空,“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客观情况告知上级或有关部门;是动词。“反应”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和行动;是名词。这里需要一个动词,应该用“反映”。
故选B。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偶像崇拜是否利大于弊”,论辩的主题是限定的,考生构思和行文必须围绕这一主题,和偶像崇拜之利弊无关的内容即为跑题。
2.考生不管是写论辩陈词,还是写总结陈词,构思和行文必须围绕材料所给六句话中的几句,在此基础上陈述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道理。
3.在文体方面,要求考生写的是论辩陈词或总结陈词。论辩陈词在观点上必须有破有立,批判对方观点时要抓住要害,陈述自己的观点则要有理有据;语言既要说理,还要注意气势,要便于口头表述,注意排比手法的运用,注意事例和道理的结合。总结陈词要注意在论辩的基础上辨明是非,内容既要立场明确,又要一分为二、辩证看待,对论辩双方都要照顾到,不可顾此失彼。
开放性
1.辩论双方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论辩陈词这种文体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考生可以选择正方,强调利大于弊;也可以选择反方,强调弊大于利;还可以选择当主持人,写兼顾两方面的总结陈词。写作角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3.偶像的类型很多,可以是英雄人物,可以是演艺明星,可以是科研专家,还可以是大国工匠,也可以选身边的敬业标兵。选材角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解题
对于本题,在审题立意之前必须读懂材料所给的六句话,弄清每句话的实质与感情倾向。
①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崇拜偶像能给人以力量,激励青年积极有为,绽放自己的光辉。(正)
②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盲目地崇拜偶像会让自己的大脑被别人控制。(反)
③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众多明星在微博上呼吁大家“守望和平”。——明星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发挥引领民众的积极作用。(正)
④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也进入了我国的文化市场,形成了“日韩潮流”的现象。一些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等。——中学生盲目模仿日韩明星的外表,行为不可取。(反)
⑤2017年,国内多家公司推出了10余位虚拟偶像(“画”出来的人物)。业内确定虚拟偶像洛天依已经盈利,她的魅力也得到了青少年的认可。——网络虚拟偶像,丰富了偶像的类型,其美妙、希望与祝福的象征能给人类送来正能量。(正)
⑥父亲辛苦打工卖面条,12岁少年小赵却沉迷快手直播,半个月狂刷支付宝3万余元打赏主播。——不辨是非,沉迷直播,盲目崇拜偶像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反)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
①③⑤倾向正方,偶像崇拜利大于弊,偶像崇拜能激励青年积极有为,能给人以积极的引领作用,偶像能带给人美好、希望与祝福。
②④⑥倾向反方,偶像崇拜弊大于利,偶像崇拜能让人丧失自己的思维与主见,盲目崇拜日韩明星不利于传承本国文化,盲目崇拜偶像还可能给自己带来巨额经济损失。
整体角度,即主持人角度:对于身上有正能量的偶像,要敢于崇拜,因为他们能够给自己带来积极的力量,引领自己的发展,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和成功;对于身上有负能量的所谓“偶像”,要擦亮眼睛,辩证分析,主动远离,谨防被其沾染和误导,否则极有可能陷入迷途,影响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参考立意
①正方:偶像能引领我们走向光明,让我们前进的脚步更有力量。
②反方:错误的偶像崇拜,能让我们陷入泥淖,坠入深渊。
③主持人:偶像崇拜,要辩证看待、理性选择,既要让偶像发挥积极作用,又要谨防被其误导。
范文展示
偶像,给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偶像崇拜正方辩论陈词
大家好:
我是今天辩论的正方代表,我认为偶像崇拜利大于弊,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崇拜偶像有助于我们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李连杰成立“壹基金”公益组织,濮存昕主动担任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苏有朋担任“母亲水窖”公益大使——这些明星成功而不忘社会,借助明星身份和影响力,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为建设美丽中国主动担当,为构建和谐社会奔走呼吁。试问,把他们当作崇拜的偶像,难道不利于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吗?
第二,崇拜偶像有利于我们找到成功的道路和方法。在2018年9月份的开学第一课上,成龙讲述了自己成功的秘诀,他说:从“跑龙套”到“中国名片”,因为我比别人更能拼。在这拼的背后,成龙受了多少伤,流了多少血。草根影星王宝强6岁开始习武,8岁到少林寺做俗家弟子,后来做京漂,从群众演员到著名影星,一步血一步泪,“宝宝”也是硬拼出来的啊!成功无他,唯有硬拼。我们不能只被明星头顶的光环吸引,还要看到他们的奋斗过程,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
第三,崇拜偶像能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厚重的人生。硬汉影星张涵予坚信:“十几年配音,十年配角,梦想终会吹响人生的集结号。”张涵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但毕业后却多年从事电视配音工作,直到40多岁,才凭借《集结号》中的谷子地一角一炮而红,跻身明星行列。同样厚积薄发的还有无法靠长相出名的黄渤。他们心存希望,厚积演技,磨炼风格,终于从幕后走到前台,从配角成为主角。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在困境中不放弃希望,经历厚积薄发的人生才是厚重的人生。
还有《战狼2》中的吴京,演唱中国风歌曲的李玉刚,以中国元素为背景的张艺谋,为人谦和的陈道明,都在用他们的追求与坚持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该怎么走。他们就像大海上的灯塔,给我指明人生的航向。请问,崇拜他们难道对我们的成长没有好处吗?
也许有人会说,偶像崇拜能让青少年误入歧途,干出傻事。对于这种情况我要说的是,要么他们崇拜的偶像身上不具有正能量,根本不值得崇拜;要么他们崇拜偶像的方式是错误的,将学习偶像变成盲目追星。方向错误或者方法错误,自然无法保证结局的美好。所以还希望大家在崇拜偶像时擦亮眼睛,保持理性,用正确的方法,崇拜值得我们崇拜的明星和偶像。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第1页,共2页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共20分。
材料一:
中国文学在从古典向现代发生转型变化之际,就在创作中显示了自身的特色。近代发生的文学变革,虽然以“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相标榜,但其创作带有很深的传统文学印记。五四文学革命,结束了这种新旧杂糅的状态,但新文学最初的创作尝试,仍免不了要经历一个“小脚放大”的蜕变过程。这期间,所谓中国特色在创作中的最初表现,是从中国文学的母体中带出来的鲜明胎记。
五四文学革命之后,中国文学受外来影响渐多,取法于外渐成一时风气,但新文学并未就此泯灭中国特色。只要祛除阐释的遮蔽,就不难看出,在这些新式的外衣下,各体文学创作,仍然具有中国文学的特质。以鲁迅的小说创作为例,笔者曾把鲁迅的小说分为以下几类:承袭古人“发愤”著书的传统,如“忧愤深广”的《狂人日记》;以古仁人之心,关切民瘼,悲天悯人,而以写实笔法出之的《祝福》等;直接继承清代讽刺小说的传统,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冷嘲热讽”的《孔乙己》和《阿Q正传》等;受“诗骚传统”和古代散文影响,如“诗化”“散文化”的《故乡》和《伤逝》等;化用笔记文体,而以“油滑”之笔出之的《故事新编》等。这些都留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传统印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因为有“革命文学”的提倡和左翼作家的实践,成长期的现代中国文学,在接受传统浸润的同时,又自觉地开发民间资源,汲取民间滋养,逐渐在民族化、民间化的方向上,凝聚自身特色。到四十年代的根据地、解放区文学,“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成了这期间及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文学追求中国特色的主要方向。李季等人的长篇叙事诗创作、赵树理等人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榜样。他们的作品在改造民间曲艺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是这期间的文学锻造中国特色的主要表现。同样缘起于根据地、解放区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长足发展的“革命历史演义”和“新英雄传奇”创作,是中国特色创作追求的又一重要成果。这种由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转化而来,又融进新的观念和手法的新兴文类,是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中国小说。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各体文学在中国特色的方向上,都做出了不懈的探索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及其后兴起的文学革新,在一个时期虽然再度把探索的目光转向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文学,但在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行程之后,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又在一种更高的意义上,以一种更新的姿态,回到这一方向上来。
(摘编自於可训《创作经验是文学理论建构的基础》)
材料二:
现代世界的生成,能够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中的人民意识到同处于这个世界上,文学是最好的沟通桥梁。据严家炎先生的研究,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是中国人最早用法文写的文学作品,虽然这部中篇小说来自对唐传奇《霍小玉传》的再创造,但严家炎认为它加入了许多富有时代感的新内容,人物性格和追求爱情的主题都有新的发展。而且可以看出陈季同在浓郁的风俗画色彩描写方面明显受到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虽然缓慢,却持续不断,由最早的涓涓细流,经过百年的顽强走向世界,终于成就当今的气候和阵势。
现代中国要自强,要新生,要创造全新的中国,这是几代仁人志士的渴求。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趋于保守。从另一种视角也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民族在任何时期,都没有像现代中国人这样顽强地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传统中国尊崇祖训,“敬德宗孝”,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价值,不管是治国方略还是家庭伦理,都以“三纲五常”为上,“四书五经”则是文人学子的文化基础。但在思想文化的创造革新方面,中国文化又具有兼容并包的精神。在西方各民族因为宗教打得你死我活的情况下,中国则可以完成“儒道释”三位一体。中国文化始终有勇气有胸怀吸收外来文化,兼容不同的思想。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是统治阶级的政治策略,并非文人学子的排斥异己。唐宋古文运动,虽然强调“文起入代之衰”,但也是借古之名,托古革新。直至近代“桐城派”之复兴古文,也适应时代变化,不断革新语言。连胡适也承认,“桐城派”的古文为现代白话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确实,中国几千年社会之稳定,其政治上的制度性保守是显而易见的,这也使中国能够进行五千年文明传承而不中断;但中国文化始终有兼收并蓄创化革新的活力,这也是事实。唯其如此,在展开现代转型时,才能如此热烈地敞开胸怀,容纳世界各种优秀文化进入中国,为中国完成现代社会的创造所用。
(摘编自陈晓明《面向世界的中国现代视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四文学革命前,中国文化界提出了“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等口号。
B.中国现代文学成长过程中,曾提倡创作“革命文学”,左翼作家是“革命文学”的践行者。
C.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李季、赵树理等人创作的民间曲艺作品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D.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受法国文学的影响,也在唐传奇《霍小玉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近代发生的文学变革不仅完成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而且坚持了自身的特色。
B.经历五四文学革命后,中国新文学虽然占据了文学创作的主体地位,但仍然有古典的印迹。
C.鲁迅先生受外来文化影响,以写实笔法创作的《祝福》体现出关切民瘼、悲天悯人的思想。
D.传统中国有很多诸如“敬德宗孝”之类的糟粕,但“四书五经”给文人学子奠定了文化基础。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二主张的一项是(3分)
A.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白居易《醉中对红叶》)
B.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李唐《题画》)
C.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
D.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曹植《当欲游南山行》)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5分)
5.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说:“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根据两则材料,我们应怎样“拿来”?请简要概括。(6分)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共18分。
木工刘建华
王安忆
第一次看见刘建华,我就注意到他那双眼睛,特别地亮,烁烁地看着你,看到你先转开眼睛,他才转开。这样的眼神,使得他原本清秀的长相,变得尖刻起来。
刘建华是我们的第二个木工。我们将刘建华带到老黄跟前,告诉他这是我们的监工,老黄将要做的木工活一一报给他,然后让他报价。刘建华一开口报出个天价,老黄一挥手:不可能!杀下去一半。照规矩,刘建华再报一个居中的价位,这就叫讨价还价嘛。可小刘不,他依然是报原价,老黄也跟着坚持半价。我们只得出面调停,居中。刘建华一挥手,少一分不行!最后,还是依了刘建华。这样一来,等于是老黄向他让了一步。可刘建华并没有因此满足。接下来,老黄向他交代如何如何做时,每一项,他都要反着来。我们的装修工程就在这样敌对的气氛底下拉开了帷幕。
后来,我们才明白,刘建华和老黄没有仇,刘建华和我们也没有仇,只是一上来这关系就错了——我们将刘建华置于老黄的领导之下。这使他一直愤愤然,好像不是来做工,而是来报仇。每一样材料,他都要求最好的,倘若说“我们不讲究”,他便说“要有问题我不负责”。这样受刘建华折磨,真的不想再继续了。老黄也三天两头在我们面前撺掇,还暗示刘建华要不走,他走。可是,刘建华一直作出这样的姿态:谈得拢谈,谈不拢不谈。再有,看见刘建华干活的样子,不由得,你又被他感染了。
首先,他们的工具特别齐整。电锯,擦拭得锃亮,锤、刨、锉、凿,均是称手牢实,干起活来当当地响。其次,是刘建华的技术。连成见极深的老黄,都不得不承认:小赤佬基本功是好的,料忒坏!“料”是指人的品质。第三,也是最打动我们的一点,他们干活的气氛,称得上热火朝天。在一片锯刨声中,还响着乐声。那是一架小小的单放机,立在木屑堆里,放着憨直又带些委婉的淮剧唱腔。逢到副歌式的段落,刘建华和他的兄弟们便大声应和:哦唷喂,嗬嚯哉,咿兹唷嚯哉!他们穿着旧衣服,额头上冒着汗气,眼睛里放光,使你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骄傲。
他们能做也能吃。中午一顿,比较马虎,有时就吃菜泡饭。晚上一顿就要认真对待了。有一日,我们晚上过去,看见刘建华正在电炒锅里煎一条一尺长的花鲢。锅比鱼小,可他周转腾挪十分灵活,一条鱼煎得面面俱到,黄灿灿的,然后放进一把葱姜蒜,喷香扑鼻。
活做到一半的时分,旧历年也到了。起初,刘建华是说旧历年不回家的。临到小年夜,他才通告我们他要回家。我们说,当初不是说好的,不回家过年吗?他便微笑着反诘:过年能不回家吗?这是他第一次对我们笑,虽然是带着狡黠,可我们心里还是软了。一年里不就这么一个团圆日吗?再想,不让他回,他就不回了吗?车票早二十天就订好了,倘是别人大约还可以试试,可这是谁?没有一件事,我们是较得过他的。不过,他说他过了初十,立马回来。我们自然也不敢全信了。
他是小年夜晚上走的。人去楼空的房间里,木屑都扫净了,机器擦得锃亮,锅碗瓢勺也归置整齐。壁上的架子都打齐了,散发着松木的清香。长条地板解开包装,摊开放着收干,上面撂了几件他们干活穿的旧衣服。一切有条不紊,没有一点邋遢相。心里不由感慨:倘若不是与刘建华这样的雇主关系,又弄得有些僵,那么,刘建华这样的劳动者,其实正是我们喜欢和欣赏的。可是,现在,我们不可能客观地看问题了。
元月初十这天,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了新房子。打开门,看见摊开着的白木长条地板上,搁着刘建华的大红旅行包,人不在,想必是去泡澡了。以后的几天里,人陆续回来,新房子里又响起锯刨声,还有放音机里淮剧唱腔,以及他们兴高采烈的应和:哦唷喂,嗬嚯哉,咿兹唷嚯哉!
基本上在约定的期限内完了工,结清工钱。大约是一年以后,我们才发现刘建华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纪念。他将热水器百叶箱的门框打小了一圈,使得我们无法将热水器的铁罩拆下来,清除里边的煤烟,以示对我们的教训。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建华在与老黄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不按常规出牌;老黄作交代,他也要反着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刘建华不满我们将其置于老黄的领导之下。
B.“我”没有受老黄关于刘建华品质不好的蛊惑,相反,在他俩之间“我”选择留下刘建华,因为刘建华他们劳动的快乐和骄傲感染了“我”。
C.刘建华回家过年,说初十回来,初十那天果然回来了;最后也基本上在约定的期限内完了工。这些优秀品质是予以充分肯定的。
D.小说赞美了刘建华这一类进城务工农民工的优秀品质,也展示了他们的缺点,表述了对这一群体的复杂情感。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木工刘建华”为题,带有为人物立传的色彩,既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姓名,又突出了人物形象,使小说具有一种真实感。
B.小说开篇对主角刘建华眼睛的描写,着力突出了其“亮”和“尖刻”,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为写下文他与我们发生冲突做了铺垫。
C.本文善于运用优美的字词、简洁短促的语句,精准地表述出难以描摹的情境,这种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体现了作家的写作能力。
D.文章以敏感、细致的笔触叙述了都市平民琐碎而真实的日常生活,表现了木工刘建华给“我”带来的厌倦、欣赏、疑虑等复杂的心理。
8.刘建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作品用第一人称叙述刘建华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共25分。
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晋阳令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曰:“此非常人。”乃深自结纳。文静坐与李密连昏,系太原狱,世民就省之。文静曰:“天下大乱,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世民曰:“安知其无,但人不识耳。我来相省,非儿女之情,欲与君议大事也。计将安出?”文静曰:“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围逼东都,群盗殆以万数,当此之际,有真主驱驾而用之,取天下如反掌耳。太原百姓皆避盗入城,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旦收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将之兵复且数万,一言出口,谁敢不从?以此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世民笑曰:“君言正合我意。”乃阴部署宾客,渊不之知也。世民恐渊不从,犹豫久之,不敢言。会突厥寇马邑,渊遣高君雅将兵,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并力拒之。仁恭、君雅战不利,渊恐并获罪,甚忧之。世民乘间屏人说渊曰:“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渊大惊曰:“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世民徐曰:“世民睹天时人事如此,故敢发言。必欲执告,不敢辞死。”渊曰:“吾岂忍告汝,汝慎勿出口。”明日,世民复说渊曰:“今盗寇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要之,终不免罪。且世人皆传李氏当应图谶,故李金才无罪,一朝族灭。大人设能尽贼,则功高不赏,身益危矣。唯昨日之言,可以救祸,此万全之策也,愿大人勿疑。”渊乃叹曰:“吾一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3分
世民聪明A勇决B识量C过人D见隋室E方乱F阴有G安天下之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群盗殆以万数”中的“殆”与《石钟山记》中“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中“殆”意义不同。
B.“以此乘虚入关”中的“乘”,与《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的“乘”意义不同。
C.“乃阴部署宾客”中的“阴”与“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中的“阴”意义相同。
D.“身益危矣”中的“益”,与成语“精益求精”中的“益”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文静与李世民结交颇深,李世民曾向刘文静问计,刘文静对社会形势分析得很透彻。
B.虽然刘文静的谋划契合李世民的心意,但李世民最初也只是暗中行事,不敢告诉李渊。
C.王仁恭、商君雅二人作战失利,李渊担心他俩会一起被治罪,李世民则趁机劝李渊起兵反隋。
D.李渊听到李世民“兴义兵”的建议,先说要把他抓起来,后经李世民劝说终于同意起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1)文静坐与李密连昏,系太原狱,世民就省之。
(2)会突厥寇马邑,渊遣高君雅将兵,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并力拒之。
14.刘文静认为要想平定当时大乱的天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6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共9分。
画松
元稹
张璪①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翠帚扫春风,枯龙戛②寒月。
流传③画师辈,奇态尽埋没。
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④。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注]①张璪:唐代画家,工画树石山水。②戛:敲击。③流传:流俗,平庸。④烟霄质:指松树高凌云霄烟霞的气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璪画中的古松翠绿的树枝和盘曲的枯干形态各异,神韵不一,但都能体现松树的风骨。
B.诗人由张璪的画联想到世俗画师,认为他们的画埋没了松树的气度,继而引出下文的感慨。
C.诗歌三、四两句和七、八两句相呼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凸显了张璪画松的独特之处。
D.最后两句收束全篇诗意,以去淅阳山看松结尾,传达出观再好的画作也不如看真松的感受。
16.本诗通过谈画松,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绘画主张?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2分)
(1)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认为《诗经》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贤们为抒发愤懑而写作的句子是“,”。
(2)《礼运》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
(3)《山居秋瞑》中用对偶的方式写了月光和泉水的诗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下设子公司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国无功功率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出售大型废船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建筑工地钢筋智能化仓储与物流配送合同
- 伴聚合作合同范本
- 公交轮胎采购合同范例
- 停产劳动合同范本
- 人工草坪合同范本
- 2025年印刷装饰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供应商技术合同范本
- 2024新沪教版英语(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单词默写单
- 电力两票培训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2024.8.1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值得借鉴)
- 小王子-英文原版
-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及办法(4篇)
- 电影《白日梦想家》课件
- 妇产科产后虚脱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 DB11∕T 446-2015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 运输车辆挂靠协议书(15篇)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