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断层脉冲方向性对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陈志强;郑史雄;陈志伟;洪成晶;李晰【摘要】由于近断层地震动脉冲特性在不同方向上差异明显,以集集地震中典型脉冲地震记录为例,比较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和峰值速度PGV在各个方向上的变异性;基于连续小波变化识别出最强脉冲能量所对应的方向,比较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动与初始地震记录的2条水平分量脉冲性的差异;以某大跨斜拉桥为例,研究近断层地震动脉冲方向性效应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断层脉冲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PGA和峰值速度PGV在各个方向上差异明显,通过旋转变换以后PGA和PGV的变异性分别达到30%和70%;基于连续小波变换识别出的最强脉冲方向与PGV最大值所在的方向基本重合,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动的反应谱和脉冲幅值都要明显强与实测地震动记录的2条水平分量;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动作用下大跨斜拉桥的地震响应明显要大于实测地震记录2条水平分量作用下的结果,在近断层地区的大跨斜拉桥抗震分析时应该以最强脉冲方向上的地震动作为输入,如果直接采用实测地震记录水平分量作为地震输入则将低估桥塔和主梁的位移响应可达到45.4%和40.2%.期刊名称】《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年(卷),期】2018(015)012【总页数】8页(P3127-3134)关键词】脉冲方向性;连续小波变换;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作者】陈志强;郑史雄;陈志伟;洪成晶;李晰【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2.5大跨度斜拉桥由于其造型美观,跨越能力较强,近年来在公路和铁路的跨江、跨海工程中都得到了较多的运用。主跨1088m的苏通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中跨度448m的主桥都已经建成通车,主跨1092m沪-通长江大桥、主跨518m的公安长江大桥等一大批大跨度斜拉桥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对于这类大跨度斜拉桥而言,由于其跨度较大,刚度较低,结构自振周期较长,长周期地震作用对其影响尤为突出。近断层脉冲地震动是最为典型的一类长周期地震动。由于滑冲效应和前场方向性效应的影响,其速度时程中包含有明显的长周期、高幅值脉冲[1]。这种速度脉冲会对地震动中长周期段的反应谱产生显著的放大效应[2],特别是当结构的自振周期和脉冲周期Tp接近时,结构的地震需求可能会急剧的增大。对于大跨度斜拉桥这种特殊结构,由于其自振周期较长,对结构其控制作用的振型较多,近断层脉冲地震记录中所含的长周期、高幅值脉冲更容易使其产生共振效应,从而对其地震响应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徐艳等[3]通过等效模态法将斜拉桥简化为单自由度体系,提出了脉冲地震作用下斜拉桥地震响应的简化计算方法;LI等[4]提出了近断层脉冲地震动分解-叠加的合成方法,然后以苏通大桥为例,研究了滑冲效应和前场方向性效应对产生的2类脉冲地震动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李帅等[5]以集集地震为例,根据地震动测站位置与断层的空间位置关系,将地震动分为破裂前方区域(FD)、破裂区域(MD)和破裂后方区域(BD),研究了近断层地震动的空间分布对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Shrestha[6]研究了尼泊尔近断层区域内的Karnali斜拉桥的地震响应,详细研究了近断层竖向地震动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以上成果虽然考虑到了近断层地震动速度脉冲效应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近断层地区大跨度斜拉桥抗震设计理论,但是目前的研究都没有考虑到近断层脉冲地震动的方向性。然而,常志旺[7]的研究表明近断层脉冲地震动存在显著的方向性,脉冲型地震动的两条水平分量经过旋转变换后脉冲特性可能会消失,非脉冲地震动的两条水平分量经过旋转变换后也有可能变为脉冲型地震动。YANG等[8啲研究表明近断层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动的反应谱和能量都要明显大于垂直于断层和平行于断层2个方向的地震动分量。鉴于此,本文以台湾集集地震典型脉冲地震记录为例,基于连续小波变换[9]确定其最强脉冲方向,比较各个方向上地震动脉冲特性的差异,最后以某一大跨度斜拉桥为例,详细研究近断层脉冲地震动的方向性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从而为近断层地区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对于1组实测的地震记录,其包含2条水平分量和1条竖直分量。在进行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时,通常以实测地震动的最大水平分量最为地震动输入。由于地震发生时地震记录测站和断层空间位置的随机性,实测的2条水平分量并不一定是该位置处所受到的最强地震作用。为了研究地震动的方向性,通常可以采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对地震动的2条水平分量进行旋转变换,从而得到不同方向上的地震动水平分量,其计算式为[7]式中:6为2条原始水平地震记录的旋转角度;和为原始地震记录2条水平分量;为旋转角6对应的地震动水平分量。对于同一个测站的2条水平分量,通过不断变化6的值就可以获得任意方向上的地震记录,从而研究地震动的方向性。为了分析近断层脉冲地震动的方向性,这里以台湾集集地震中的典型脉冲地震记录—TCU036测站地震记录为例,将其东西向和南北向2条水平分量按照式(1)进行旋转变换,进而获得不同方向上的地震记录。图1给出了不同方向上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PGA和峰值速度PGV的分布图。从图1可以看出,近断层脉冲地震动水平分量的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在各个方向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特别是对于峰值速度PGV而言,其在-30°附近存在一个关键方向(Criticalorientation),该关键方向上峰值速度达到了最大值64cm/s,而在35。附近峰值速度PGV达到了最小值37cm/s,峰值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对于峰值加速度而言,虽然没有存在一个显著的关键方向使得其达到最大值,但是在60。附近达到其最小值105gal,。设想一种最不利情况,若实测的地震记录恰好是35。方向上的地震记录,若将其运用于速度敏感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由于该类结构较柔,其地震响应有峰值速度PGV控制,此时将低估结构的地震响应达到70%。在实际的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需求远大于结构的抗震能力,结构将发生严重的破坏。对于近断层脉冲地震动而言,不仅其峰值参数在各个方向差异显著,而且其脉冲特性在各个方向也有显著变化[9],同一个测站的2条水平地震记录经过旋转变换后,其脉冲性可能消失,转化为非脉冲地震动。这在过去的多次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7,10-12]。为了获得脉冲特性最为显著的方向(即最强脉冲方向),Shahi等[10]基于连续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确定最强脉冲方向的高效方法,其首先对地震动的2条水平分量进行连续小波变换,然后将2条水平分量的小波系数进行线性组合,由此得到任意方向的地震动小波系数,最后以小波系数最大的方向作为地震动的最强脉冲方向。任意时刻t时的小波基函数为式中:表示小波母函数;t表示时间;表示伸缩变换和平移变换后的小波函数。任意方向0对应的速度时程由式(1)确定,其在相应位置l(Location)和尺度s(Scale)下的小波系数采用如下积分确定将式(1)代入,可得其中:P为最大小波系数对应的方向;和分别为初始2条地震记录水平分量的连续小波系数,即由于P为所有方向中最大小波系数对应的方向,即最强脉冲方向,为了对其进行确定只需要找出和2个小波系数的平方和最大值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此时,EW和SN2个方向地震记录的连续小波系数cl和c2分别为由此可计算最强脉冲方向P最强脉冲方向P确定后,将EW和NS2条水平地震记录按照式(1)进行旋转变换,即可得到最强脉冲方向上的地震记录。这里以集集地震TCU036测站为例,按照式(2)~(9)求得其最强脉冲方向P为-40.92°,最强脉冲方向与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的分布关系如图1所示。东西向、南北向以及最强脉冲方向3个方向上地震记录的速度时程和按照小波分析[12]提取的脉冲时程如图2所示,加速度反应谱(阻尼比E=5%)如图3所示。图1中可以看出,按照连续小波变换确定的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虽然较大,但并不是PGA最大值所在方向。该最强脉冲方向与峰值速度PGV最大值所在的方向基本重合,这主要是由于最强脉冲方向的确定就是按照地震动速度时程确定的,按照该方法确定最强脉冲时程是综合考虑了各个方向上地震动峰值速度PGV、脉冲周期以及脉冲持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按照连续小波变换确定的最强脉冲方向与峰值速度PGV最大值所在的方向基本重合。图2中可以看出,虽然这3条地震水平分量都为脉冲型地震记录,然而其脉冲幅值Vp和脉冲周期Tp[12]存在显著差异,与东西向、南北向地震记录相比,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动的脉冲幅值也明显要更大,脉冲周期明显更短,能量更为集中。由此说明了相比于原始的2条地震动水平分量,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动的脉冲特性将更为显著。此外,从图3中可以看出,与东西向和南北向2条原始水平地震记录相比,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动反应谱不仅在1.6~6.5s的长周期范围内要更大,而且在0~1s的高频段,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动反应谱也更大。只有在1.3s附近的局部位置处,其才略微减小,这与YANG等[8]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对于大部分工程结构而言,其自振周期都位于0~6.5s的频段内,因此在最强脉冲地震激励下,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可能会明显增大。以某双塔双索面特大跨斜拉桥为工程依托,其跨径布置为51+91+300+91+51m,桥梁全长584m(含两端主桥梁缝),边、中跨之比为0.473。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材料为C55混凝土,截面类型为单箱单室等高截面,截面全宽13m,中心处梁高4m。桥塔采用钻石型塔,塔高120.5m,梁顶以上塔高75m,材料为C50混凝土。斜拉索采用抗拉标准强度1670MPa平行钢丝拉索,全桥共有72对(144根),索面呈扇形布置。支撑体系采用半漂浮体系,即主梁在塔上设置双向滑动球形钢支座,墩上设置单向滑动球形钢支座,塔梁间设置纵向阻尼器。整个桥梁结构布置如图4所示。基于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分析,主梁和桥塔采用BEAM188单元模拟,边墩和辅助墩采用BEAM44单元进行模拟,拉索采用LINK8单元进行模拟。主梁与主塔和辅助墩之间的支座采用节点耦合来实现,塔底和墩底均为固结。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如图5所示。基于ANSYS中的Modal模块,采用Lanczos方法计算该斜拉桥的前50阶模态的振型和频率。相对于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而言,大跨度斜拉桥结构体系较柔,自振周期较长,高阶模态的参与系数较大。限于文章篇幅所限,表1仅列出了前5阶模态的周期、频率和振型。从表1可知,该算例斜拉桥1阶模态为全桥纵飘,自振周期为5.99s,属于长周期结构,结合图3中的地震动反应谱,1阶模态刚好落在脉冲周期附近,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效应将对其地震响应产生明显的影响。为了研究近断层脉冲方向性效应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将图3中的东西方向(EW)、南北方向(NS)和最强脉冲方向(StrongestPulseOrientation,SPO)上的地震记录分别作用于该算例桥梁数值模型,通过时程分析获得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由于各个方向上地震动的峰值参数都不同,为了保持各个方向上地震动的结构效应,这里均采用原始地震记录,不做调幅处理。另外,为了量化近断层脉冲方向性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程度,本文定义了脉冲方向性对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的放大系数Fd其中:为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峰值;REW和RNS分别为初始地震记录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地震分量作用下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峰值。Fd越大,表明近断层地震动脉冲方向性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也就越大。图6~7分别给出了上述3条地震作用下桥塔的位移和剪力地震响应的峰值包络曲线,图8给出了近断层地震动脉冲方向性对桥塔地震响应的放大系数Fd。从图6~8中可以看出桥塔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剪力分别发生在塔顶和塔底,近断层地震动脉冲方向性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响应有着明显的放大作用,以塔顶位移为例,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和最强脉冲方向地震作用下塔顶位移分别为137.0,162.4和199.2cm,与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地震记录相比,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作用下塔顶位移分别增大了45.4%和22.7%。同样,由图7可知,最强脉冲方向地震作用下桥塔的纵向剪力增长也非常明显,与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地震记录相比,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作用下塔底剪力分别增大了27.8%和13.5%。由此说明了近断层脉冲方向性对大跨度斜拉桥桥塔地震响应有着显著的影响,最强脉冲方向地震作用下,桥塔地震响应明显要大于实际记录到的2条水平分量。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桥塔从塔顶到塔底高度的减小,桥塔纵向剪力逐渐增大,但是在距离塔底87.26m处突然减小了,这主要是由于该算例桥梁采用的是钻石型桥塔,在距塔底87.26m处,桥塔分为了左右两肢,该位置以上的桥塔承受的剪力是整个桥塔产生的剪力,而从距离塔底5~87.26m这一段剪力仅为桥塔一肢的剪力,仅相当于整个桥塔所受剪力的一半,因此桥塔剪力在距塔底87.26m处发生了突变。图9给出了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和最强脉冲方向3条地震作用下该算例桥梁主梁竖向位移峰值响应包络曲线,图10给出了近断层地震动脉冲方向性对主梁竖向位移响应的放大系数。从图9~10中可以看出,上述3条地震作用下主梁地震响应差异明显。类似于桥塔的地震响应,最强脉冲方向地震作用下主梁的竖向位移明显要大于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地震记录作用下主梁的位移响应。以响应最大的1/4中跨为例,相比于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地震记录作用,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作用下1/4中跨主梁的竖向位移分别增大了40.23%和13.22%。同样,在其他位置处,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也明显要更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论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还是最强脉冲方向上主梁竖向位移最大值都发生在中跨跨中与桥塔之间,而中跨跨中的位移反而更小。这主要是由于该算例桥梁1阶正对称竖弯振型对应的周期为2.5s,而1阶反对称竖弯对应的周期为1.64s,1阶正对称竖弯所对应的周期刚好为高频地震动与长周期脉冲对反应谱产生放大效应的周期段之间,该位置处反应谱值较小,而1阶反对称竖弯对应的周期与高频段更为接近,该周期处地震动的反应谱的谱值更大,桥梁结构的1阶反对称竖弯振型被激起,因此导致了中跨的跨中位移反而比跨中与桥塔之间的主梁的竖向位移更小。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近断层脉冲方向性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有着显著的影响,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的地震响应明显要大于原始地震记录的2条水平分量作用下的结果。在桥梁地震响应分析时应该以最强脉冲方向上的地震分量作为地震输入,如果直接以实测地震记录的2条水平分量最为地震输入可能严重的低估桥梁结构的地震需求,从而导致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偏于危险。1)近断层脉冲地震的峰值参数在各个方向上差异显著,1次地震中,地震动测站记录到的2条水平分量经过旋转变换后峰值加速度可能相差30%,峰值速度可能相差70%。通过连续小波变换识别处的最强脉冲方向与峰值速度PGV所在的方向基本重合,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动的脉冲幅值、脉冲指标以及地震动反应谱都要明显高于实测地震动的2条水平分量。近断层地震动脉冲方向性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有重要影响,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动输入时,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明显增大,在其抗震分析时应该以最强脉冲方向上地震动作为依据,否则将低估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相关文献】KalkanE,KunnathSK.Effectsofflingstepandforwarddirectivityonseismicresponseofbuildings[J].EarthquakeSpectra,2006,22(2):367-390.SomervillePG,SmithNF,GravesRW,etal.Modificationofempiricalstronggroundmotionattenuationrelationstoincludetheamplitudeanddurationeffectsofrupturedirectivity[J].SeismologicalResearchLetters,1997,68(1):199-222.徐艳,黄永福,李建中•脉冲型地震作用下斜拉桥纵向响应的简化计算[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2):41-47.XUYan,HUANGYongfu,LIJianzhong.Simplifiedcalculationoflongitudinalseismicresponseofcable-stayedbridgessubjectedtopulsedgroundmotions[J].Journalof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2015,43(2):41-47.LIS,ZHANGF,WANGJ,etal.Effectsofnear-faultmotionsandartificialpulse-typegroundmotionsonsuper-spancable-stayedbridgesystems[J].JournalofBridgeEngineering,2016,22(3):04016128.⑸ 李帅,王景全,颜晓伟,等.近断层地震动空间分布特征对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16,49(6):94-104.LIShuai,WANGJingquan,YANXiaowei,etal.Influenceofspatial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near-faultgroundmotionsonseismicresponsesofcable-stayedbridges[J].ChinaCivilEngineeringJournal,2016,49(6):94-104.ShresthaB.Seismicresponseoflongspancable-stayedbridgetonear-faultverticalgroundmotions[J].KSCEJournalofCivilEngineering,2015,19(1):180-187.常志旺•近场脉冲型地震动的量化识别及特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CHANGZhiwang.Quantitativeidentificationandthecharacteristicsofnear-faultpulselikegroundmotions[D].Harbin:HarbinInstituteofT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包地转包合同协议书
- 烧烤店合同解除协议书
- 考科目二协议书
- 退出入股协议书
- 费用资助协议书
- 药品上市协议书
- 土地置换及建设协议书
- 茶叶代卖协议书
- 纸厂销毁协议书
- 未施工合同解除协议书
- 学校食堂“三同三公开”制度实施方案
- 危化品驾驶员押运员安全培训
- 2025年福建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肝硬化行TIPS术后整体护理查房
- 人工智能在新闻媒体领域的应用
- 【MOOC】儒家伦理-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银保部三年规划
- 2024治安调解协议书样式
- 零工市场(驿站)运营管理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及答案
- 智研咨询重磅发布:2024年中国航运行业供需态势、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