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广东1.(2023上·广东广州·高二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雁门以东至辽阳,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於天子。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史记》材料二需要补充的是,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材料三清朝对西南边疆的统治进一步深入。清代将原属四川的播州地区(今遵义一带)划归贵州,广西北部地区的罗甸、望谟、册亨、贞丰数县亦并入贵州。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清朝在云南等边陲地区实行富有特色的基层驻军制度即汛塘制度,在边远地带以及与邻邦接界的地区,大量驻守绿营兵和各种土军。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使之同于内地。——摘编自杨永福、陶亚敏《明、清西南边疆治理措施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统治者为消除地方行政制度存在的隐患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散地方机构权力的角度指出材料二中“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具体措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清朝加强对西南地区统治的措施并简述其作用。2.(2022上·广东江门·高二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一般设立边区、县、乡三级政权机构,各级参议会是边区各级的最高权力机构,参议员由人民采取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方式直接选举产生。参议会以人民代表的身份选举同级政府(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必须服从和执行参议会的决议,对参议会负责。在乡级政权中,行政权与立法权相结合,开会时是乡参议会,休会时是乡政府。政权机关实行“三三制”分配原则,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各占三分之一。——摘编自闫世恒《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材料二

光荣革命到1832年议会改革时期,英国地方自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自治传统的发展集中表现在郡内治安法官几乎实现了完全自治。治安法官是通过逐渐排除中央政府和法庭对本地方的干涉来实现自治的。1834年的济贫法修正案和1835年市政法案共同开启了地方自治民主化的进程。这两个法案都扩大了地方选民的范围,地方议会由选举产生。这一时期出现了新型的自治主体,比如,1834年的济贫委员会,1848年的地方卫生委员会,1862年的公路委员会,1870年的学校委员会等等。——摘编自孙宏伟《论英国地方自治的发展和变革》(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共民主政权建设的原则及影响。(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地方自治发展的原因。3.(2023上·广东广州·高二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校考期末)文官考试制度作为文官制度的首要环节,对于文官队伍选拔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也是民国文官制度的初创者。他关于文官考试制度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点:一、科举制“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考试原则蕴含着民主精神,不能将其一概抹杀,需要加以批判继承,因此大小官员都需通过考试来取得资格。二、有些人口才出众却没什么实学,容易通过演讲煽动民众而在选举中获胜;有的人善于思考却拙于表达,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大放异彩。因此还要用西方的选举制度作为补充。三、他提出“五权宪法”的构想,“希望在中国实施的共和政治,是除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外还有考选权和纠察权五权分立的共和政治”。其中考试权居于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位置。说其重要,是因为它与其他各权不分高低,平起平坐;说其特殊,是因为它从其他各权中分离出来,真正取得了独立的地位。——摘编自陶继波、马卉《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兼论其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材料二

1929年8月1日公布的《考试法》中取消女子不得参加考试的规定,将北京民国政府时期应考资格中的“民国男子”改为“中华民国国民”。这一规定,一直延续执行至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1938年10月28日,国民政府公布《非常时期特种考试暂行条例》,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改革文官考试的“基本立法原则”。长期担任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秘书长的陈大齐曾对国民政府的人才标准和考试科目设置作了详细说明:抗战后,情势变迁,每次举行考试,都有迅速结束的必要,遂简化二试为一试,共同科目与特殊科目合并在一次考试内考毕,不分先后。共同科目与特殊科目的并重,论者谓为兼采英、美两国考试制度之长,亦足为考试制度上的一个优点。据亲历文官考试的汪掁国回忆:“文官考试从其考试科目之内容来看,封建科举的气息少,很大程度上有似欧美、日本的文官考试,所考的多系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与科举时代所取类皆文艺辞章之末,有所不同。这种文官考试,更多的是注重实务、注重才能。”——摘编自房列曙《抗战时期中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改革、创新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关于民国文官考试制度设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简析抗战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性。4.(2023上·广东广州·高二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校考期末)近代西方法律发展有自己的路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罗马法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词确切和结论明确的特点……当今资本主义法律三大基本原则,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产权不可侵犯,均发端于罗马法。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也为后世所承袭。19世纪拿破仑制定的《民法典》主要是参照罗马法制定的,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摘自《世界文化史》材料二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官的地位突出,当无先例可循时,法官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作出新的解释。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也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英美法系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摘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请指出材料一的主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民法典》制定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异同。5.(2023上·广东肇庆·高二统考期末)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此印1784年出土于日本,现藏于日本福冈市博物馆。——《中国古代历史图谱·秦汉卷》下册材料二

北京政府外交部在继承清外务部的基础上成立,同时又对临时参议院所制定的各部官制加以改革,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的规制……由于当时各方都深切地认知到外交对中国的重要,所以在北京政府内阁中,外交部居各部之首。陆徵祥首任唐绍仪内阁的外交总长,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由职业外交家执掌外交的新时代……北京政府外交部参照西方外交部模式重组,结合实际适时进行官制改革,确定了外交部内部结构与分工,为外交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摘编自易中梅《民初外交部研究(1912—1916)》材料三

中国多次公开宣示,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2014年3月28日,柏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外交往的价值。(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政府外交部成立的历史条件。(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策和实践的角度说明新中国是怎样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6.(2023上·广东揭阳·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海贝材料二

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司马迁《史记·平准书》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也。——《尚书·盘庚》材料三

明朝银矿稀缺,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1)分别阐述材料一、二对研究古代货币的价值。(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白银货币化的原因。(3)指出研究古代货币的史学方法。7.(2023上·广东广州·高二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3世纪末叶,庄园中富裕农民兴起,成为“头面人物”,也称“庄头”。他们在村庄中担任各种公职的最迟到15世纪中期,没有他们的合作,领主就难以进行管理。庄园法庭有一定的诉讼程序很久以来就依袭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进行诉讼和审判,这些惯例规定既保证领主对地租的占有,同时也是对领主任意勒索的限制。在法庭上,庄头及其他庄园的执事人员常常作为起诉人,对那些侵犯领主特权的人进行指控;佃户包括农奴佃户则根据惯例据理力争。法庭由庄园全体成员组成,出席法庭和参与判决是庄民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利庄头常常起到“召集人”“中间人”的角色。——摘编自侯建新《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英】马修·黑尔《英格兰普通法史》等材料二由科举进入仕途的人在宋代以后逐渐增多,他们构成了乡贤的主体,并逐渐参与到地方事务中来。明代中叶,商业兴起,社会流动加剧,各地乡贤主持的善会、善堂大量涌现,族内更有“义宅”“义冢”,尤其有“义田”(原指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补充“学田”(由国家拨给或者学校自行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以助办学)之举明代,乡约改为宣讲朱元璋“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六谕”,并以《大明律》解释清代乡约基本沿袭明朝模式,《大清律例》进一步渗透。——摘编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浙江义门陈氏宗族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中世纪“头面人物”产生的基本条件,并概括他们在西欧庄园自治中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述“乡贤在基层治理中所起的作用,并指出清代乡村治理的走向。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1)措施: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设河西四郡;(2)措施:设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3)措施:对四川广西贵州省级辖区进行了重大调整,实行基层驻军制度(即汛塘制度),大规模改土归流。作用: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趋势;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势【详解】(1)措施:根据“自雁门以东至辽阳,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可得出针对诸侯的问题,汉代颁布推恩令;根据“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於天子。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可得出主要从加强设立刺史;设河西四郡;(2)措施:根据所学,从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监察角度概括,可得出设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3)措施:根据“发”可得出对四川广西贵州省级辖区进行了重大调整,实行基层驻军制度(即汛塘制度);根据“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使之同于内地。”可得出大规模改土归流。作用:结合所不这,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概括,可得出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趋势;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势2.(1)原则:“三三制”原则。影响:充分保障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民主权利,团结了开明地主和民主人士,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扩大了中共的影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了经验。(2)原因:英国有地方自治的传统;光荣革命及议会改革的推动;政府立法保障;启蒙思想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影响。【详解】(1)原则:根据材料一“……政权机关实行‘三三制’分配原则,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各占三分之一”,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抗战时期中共民主政权建设的原则是“三三制”原则。影响: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抗日战争、对中国共产党和对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等方面分析影响,如:充分保障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民主权利,团结了开明地主和民主人士,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扩大了中共的影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了经验。(2)原因:根据材料二“光荣革命到1832年议会改革时期,英国地方自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自治传统的发展集中表现在郡内治安法官几乎实现了完全自治……”,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英国有地方自治的传统;光荣革命及议会改革的推动;根据材料二“……1834年的济贫法修正案和1835年市政法案共同开启了地方自治民主化的进程……”,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政府立法保障;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地方自治发展的原因还有:启蒙思想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影响等。【点睛】3.(1)特点: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要用西方的选举制度作为补充;提出“五权宪法”的构想,考试权占有重要位置。原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政治上,官僚腐败现象丛生,旧有的官僚制度存在弊端;思想上,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2)进步性:简化考试科目,提高考试效率;吸取外国考试制度的优点,充实中国的文官制度;更注重实务、注重才能。【详解】(1)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他关于文官考试制度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点:一、科举制'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考试原则蕴含着民主精神,不能将其一概抹杀,需要加以批判继承,因此大小官员都需通过考试来取得资格。”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根据材料一“二、有些人口才出众却没什么实学,容易通过演讲煽动民众而在选举中获胜:有的人善于思考却拙于表达,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大放异彩。因此还要用西方的选举制度作为补充。”可推出要用西方的选举制度作为补充。根据材料一“三、他提出‘五权宪法’的构想,‘希望在中国实施的共和政治,是除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外还有考选权和纠察权五权分立的共和政治’。其中考试权居于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位置。”可推出提出“五权宪法”的构想,考试权占有重要位置。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即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政治上,官僚腐败现象从生,旧有的官僚制度存在弊端;思想上,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2)进步性: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二“长期担任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秘书长的陈大齐曾对国民政府的人才标准和考试科目设置作了详细说明:抗战后,情势变迁,每次举行考试,都有迅速结束的必要,遂简化二试为一试,共同科目与特殊科目合并在一次考试内考毕,不分先后。”可推出简化考试科目,提高考试效率。根据材料二“共同科目与特殊科目的并重,论者谓为兼采英、美两国考试制度之长,亦足为考试制度上的一个优点。”可推出吸取外国考试制度的优点,充实中国的文官制度。根据材料二文官考试从其考试科目之内容来看,封建科举的气息少,很大程度上有似欧美、日本的文官考试,所考的多系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与科举时代所取类皆文艺辞章之末,有所不同。这种文官考试,更多的是注重实务、注重才能。”可推出更注重实务、注重才能。4.(1)主旨:罗马法对后世法学影响很大,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意义:拿破仑法典继承发展罗马法的精神和原则,以罗马法为基础,形成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它与其他法律一起构成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蓝本。(2)相同点: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都与罗马法有或多或少的联系;都受到日耳曼法和教会法的影响。不同点:大陆法系:成文法为主;宪法处于根本地位;英美法系:判例法为主;法官地位突出。【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法国。据材料“19世纪拿破仑制定的《民法典》主要是参照罗马法制定的,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得出罗马法对后世法学影响很大,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意义:据材料“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也为后世所承袭”,从世界性法律体系分析,得出拿破仑法典继承发展罗马法的精神和原则,以罗马法为基础,形成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据材料“19世纪拿破仑制定的《民法典》主要是参照罗马法制定的,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得出它与其他法律一起构成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蓝本。(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法美)。从两者的性质分析,得出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从与罗马法的关系分析,得出都与罗马法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从其影响因素分析,得出都受到日耳曼法和教会法的影响。不同点:据材料“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得出成文法为主;据材料“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得出宪法处于根本地位;英美法系:据材料“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得出判例法为主;据材料“法官的地位突出,当无先例可循时”,得出法官地位突出。5.(1)价值:“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属于实物史料,可用于研究东汉时期与日本间的政治交往和物质文化交流,说明两国交流历史源远流长。(2)历史条件:南京临时政府初步建立外交部规制;北京政府认识到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重要性;近代外交人才的出现与培养;西方外交部模式的传人。(答对3点即可)(3)政策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方面: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我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国际会议,促进国际合作。(政策、实践层面各答对一点即可)【详解】(1)价值:首先要说明材料的史料类型,进而判断其对历史研究的价值(史料内容分析+可研究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材料一中的金印是实物史料,能够用于研究东汉时期中日两国的交流情况。(2)历史条件:根据材料二“它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的规制”可得出南京临时政府初步建立外交部规制;根据材料二“由于当时各方都深切地认知到外交对中国的重要,所以在北京政府内阁中,外交部居各部之首”可得出北京政府认识到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重要性;根据材料二“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由职业外交家执掌外交的新时代”可得出近代外交人才的出现与培养;根据材料二“北京政府外交部参照西方外交部模式重组,结合实际适时进行官制改革”可得出西方外交部模式的传入。(3)说明:本问重点要说明当代中国在外交上如何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可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从政策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6.(1)材料一是实物史料,直接反映了中国古代最初被用做货币的可能是海贝,材料二是文献史料,间接反映了上古时期曾以海贝充当货币的事实,材料一与材料二相互印证了海贝拥有货币的价值。(2)原因:纸币和铜钱的弊端;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体积小价值高和易于分割的优势;民间和官方的认可使用;“一条鞭法”赋税制度改革的推动;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需求使用量增大等。(任3点即可)(3)阅读史料和分析史料,发现历史真实的读史证信法;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证据证明的史料互证法;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历史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法等。(任2点即可)【详解】(1)根据材料一“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海贝”的图片可知,这是实物史料,直接反映了中国古代最初被用做货币的可能是海贝。根据材料二“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可知,这是文献史料,间接反映了上古时期曾以海贝充当货币的事实。材料一与材料二,一个是实物史料,一个是文献史料,相互印证了海贝拥有货币的价值。(2)根据材料三“明朝银矿稀缺,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白银货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