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件09年高考历史唐宋元阶段课件_第1页
历史课件09年高考历史唐宋元阶段课件_第2页
历史课件09年高考历史唐宋元阶段课件_第3页
历史课件09年高考历史唐宋元阶段课件_第4页
历史课件09年高考历史唐宋元阶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至元时期(二轮复习)

[考试说明]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宋明理学

(山)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五)古代中国历史人物

3•唐太宗

[考点归纳]

一.唐至元的政治制度

(一)唐宋代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1.三省的名称、职责、运作顺序:

中书省(负责草拟文件)一门下省(负责审批文

件)——尚书省(负责执行)

[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2.六部的名称与职责:礼部(主管礼仪)、吏部(主

管官吏)、户部(主管户口)、工部(主管工程)、

兵部(主管军事)、刑部(主管刑法)

3.影响:唐朝三省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相权一

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

权。

4.宋代设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分散相权

(一)唐代政治制度一科举制(选官制度)

1、形成时间:隋唐

2、考试内容:儒学经典

3、影响:

政治上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统治

基础;提高官员素质,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

思想文化上,促成了广泛持久的读书风气,有利

于重学之风形成;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在一定

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消极影响: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也导致

古代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相对缺乏。

(一)唐宋代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区划

1、唐代地方设道、州、县三级

2、宋代地方设路、州、县三级

(二)元朝的行省制度

1.行省的设置:元朝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的制

度,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即陕西、甘肃、辽

阳、河南江北、四川、云南、湖广、江浙、江西、岭北行

省。[此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书省(直辖“腹

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2.行省与中央的关系:①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

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各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

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央诏旨,行政

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②行省官员

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③为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

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

加以控制。

3.行省制度的意义: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

有重要意义。

(三)从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

(中央日益集权于皇帝)

2.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特点: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

加强。(地方日益集权于中央)

(1)下面三幅图是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

和地区的政治文明成果材料,阅读后回答:

C公妣会飒

(2)说一说:图②所示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它

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央集权,皇权至上。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

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3)议一议: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图③为代表

的政治文明成果的看法。它对近代社会政治文

明建设留下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开创了集体管理国家政权的新形式;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为近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但它只是部分人的民主,而广大妇女、

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可言,造成社会不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任期制、议会制、少数服从多数等。

2.主题:权力角逐——君权与相权的争斗

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

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

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蚣于武帝时

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

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

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

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

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

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一可知丞相的

政治地位怎样?

“助理万机”,位高权重。

(2)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如何?他又是怎样

做的?

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

做法:由宰相等官员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

(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

篇矗管中的“帝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帝”

明朝。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明太祖朱元璋

(4)从三段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

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步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并发展。

身临其境,感受“皇帝”风采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明君,在他统治

时期为什么能形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你如何对唐太宗评价?

二.唐到元的经济与科技

(一)唐代:

1.手工业方面:

(1)纺织业:

A、随薪市.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B、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C、当时的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2)唐代陶瓷业的成就:

A、美术陶制品“唐三彩”风行一时;

B、越窑的青瓷盛名全国: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

翠色来;

C、邢蠢的白瓷制作精美:天下无贵贱通行之;

D、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名列前茅。

E、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诗文

用于瓷器装饰。

2.商业方面:

A、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B、“夜市”比较繁荣;

C、商业交通发达,客着、邸店、车坊,“俞大娘航

船”,等;

D、商业都会长安、洛阳商业繁盛,广陵“雄富冠天

下”。

3.科技方面:

(1)公元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

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唐末宋初战争中已经使用火药箭

4、农业方面:

水利工程:唐代专有渠堰使官职,负责水利工程管理

(二)北宋到元:

1.手工业方面:

(1)宋代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

(2)宋代陶瓷业的成就: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

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闻名天下

2.商业方面:

(1)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

设施;

(2)商业交通发达;

(3)商业都会:都市商业繁荣,汴京(《清明上河图》)

3.科技方面(发达):

(1)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

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

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2)火药运用在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

火炮、火球、火辣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

三种火药配方。

(3)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王

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4)火药、印刷术在元代开始外传。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

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

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实际上它

反映了

明光宫(宫廷)

长乐宫

未央宫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D.重农抑商的政策

•下列关于图中绘画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属于风俗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B.属于写意的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

•C.属于年画,表现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具有生活上的实用性。

•D.属于小说插图,使作品读来更为有趣。

三.唐到元的思想和文化

(-)唐朝:

1.文学上

(1)唐诗繁荣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

基础;②中外、民族间的交往频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

了诗的体裁;③科举“诗取士”刺激了诗的发展;④前代诗文

创作提供了借鉴与经验

(2)“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诗仙”李白(701-762):

以激情与浪漫著称。他的诗狂放炽烈,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

体现,透射出中国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诗圣”杜

甫(712770):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尽沧桑的时代歌手。

其诗风笼罩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以臻于

化境的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代表作:七

律《秋兴八首》、《登高》,五律《春望》、《月夜》等。杜

诗被后人成为“诗史”。

2.书法艺术: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分别创立了楷书中欧

体、颜体、柳体;②怀素、张旭之则擅长狂草。

(二)宋元:

1.思想方面:

(1)理学(新儒学)形成的背景:①汉末以来,儒学受到佛、道

思想的冲击,正统地位有所削弱;②唐末,韩愈、李翱提出复兴

儒学的主张成为儒学复兴、理学创立的先声;③宋初在相对宽松

文化政策下开始了儒学复兴运动

(2)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颍、程颐

(新儒学)(了解他们对理学的贡献)

(3)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哲学思想

①朱熹的哲学思想

A理气关系:理一气二;B理学修养论: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追

求“仁”,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维

护封建统治秩序。

②朱熹的哲学地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儒学地位上仅次于孔孟;程朱理学成为

官方正统思想后,对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2.艺术方面:

(1)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被称为北

宋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元朝:赵孟甫(赵

体)。

(2)北宋以后的文人画追求抒情写意风格,注重诗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文学方面:

(1)宋词:词的特点: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

来的一种新诗体;宋词既是宋代文学的标志,也是一

种崭新的文学题材。

(2)元曲

元曲包括散曲和元杂剧。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创作

出多部揭露黑暗现实、讴歌反抗精神的高水平剧目,

其中《感天动地窦娥冤》一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

性;

材料一: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

是。:请回之葭“室.宽X值工解二事。恭则不侮,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敏则看功,惠则足以使人”。

一一《论语》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

歌莺2矍喜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

its聚,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一一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

五分)

•(3)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与朱熹有何不同?反

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3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

的认识。(2分)

•(1)核心是“仁”。(1分)

•(2)态度: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

思想不可改变。本质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秩序。(3分)

•(3)李贽反对坚持儒家思想,认为不应以

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时代特征:

封建社会日趋落后。(3分)

•(4)对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实

现社会安定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封建专制

统治下,儒家思想日益僵化保守,禁锢了

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分)

四.唐朝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开明的民族政策

A、武力征服,战而后和的策略

、设立羁縻府州制度

C、册封

D、设置都护府管辖西域

E、和亲

2、开放的对外政策

A、设置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者

、鼓励中外贸易

C、对外来宗教提出“示存异方之教”

D、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为中国文化增多元色彩

[练习与检测]

1.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

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

A.秦统一六国B.西周的分封制C.贞观之制D.北魏的均田制

2.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蠲e手谴藕建翻箴登鳄居髓龌而求其宁息,晟不

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0

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

任南海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博岁4县,郡所

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4.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

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

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理温克

BCD

5.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

王露有五M藕位儿藕子,誓便赐疆给翼他们翻五人翻侯谑爵之位位,亶并禽赏燧褊许多疆物他品。们梁孝的王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B

B.用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

C.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迅速发展

6.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给沿岸居民带来诸多巨大灾难,为治理黄河士

唐朝政府从工程决策到实施的过程应该是E

A.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工部B.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

一工部

C.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户部D.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

一工部

7.《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

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A

这说明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

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

C.程序繁琐效率低下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

8.右图中,图一和图二标示的两个王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

度分别是,

图一图二

A.分封制与行省制

B.郡县制与封国制

C.分封制与郡县制

D.郡县制与行省制

9.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

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思巴(土蕃的大喇嘛,元世祖让他主持宣政院)

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思巴。”以上材料表明A

①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②元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

治③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④思巴也是元朝中央政府

中的高级官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0.下图反映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C

A、春秋战国B、两汉C、唐D、明清

11.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灌溉工具B.冶铁工具C.播种工具D.纺织工具

12.银行在今天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中介机构。假如要编写

我国银行的发展史,最早可追溯到A

A.唐B.宋C.明D.清

13.《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

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并弓《周书》的话说:

:农不出独率其食,工丕省则乏其手心商丕出则三宝鼐窿不出则财

匮少,财箧少而山泽不辟矣。”以工材就表明司马迁南经铸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B

C.以农为本D.重农轻

14.《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

市。”这说明E

A.政府禁止商业活动B.政府禁止高官从事商业活动

C.政府鼓励官吏经商D.政府鼓励高官从事商业活动

15.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

是B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宗教信仰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16.西汉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

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宋代的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

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侬说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B.孔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1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著名的刘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

学吻合

A.孔孟之学B.程朱理学C.王阳明心学D,格物致知

•18《新唐书》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

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

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

击鼓三百以会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