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五数教案_第1页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五数教案_第2页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五数教案_第3页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五数教案_第4页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五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倍数与因数第一课时:数的世界主备人

1、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并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教学

2、探索找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目的3、学生经历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对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作出合理的解释。

重点:探究因数与倍数。

重难点难点: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个人缴集体第建议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谈话。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

板书课题:数的世界。

2、呈现情境图。(略)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看一看:

1、师问:图中有哪些数?谁愿意扮演小小售货员介绍一下水

果的价格?

(1)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指名汇报。

2、你知道这些表示水果的价格的数,分别是什么数呢?

(3.6和5.8是小数,6和4是整数。)

3、问:我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生答:4X5=20(元))

(二)活动二:试一试:

1、看书自学什么是自然数和整数。

(1)指名说说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

(2)同桌俩人一人说一个数。

(3)师:任意说一个数,学生判断它是什么数?

2、自学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问:在什么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呢?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集体幽建议

3、师任意写一个乘法算式,先判断符合倍数和因数的范围吗?

再判断()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三)活动三:说一说

1、根据算式,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因数。

(1)同桌俩人一人说一人判断。

(2)指名汇报25X3=7514X6=8420X5=100

(四)活动四:找一找: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1417

2577

(1)师: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这些数是不是7的倍数呢?

(2)生答:14+7=214是7的倍数17+7=2...3,17

不是7的倍数

(五)活动五:练一练:

1、你写我说:45X2=9045和2是90的因数,90是45和

2的倍数。(同桌2人,一人写算式,一人说倍数和因数。)

2、看谁找得快。

(1)24691218203048

师问:先找哪些是4的倍数?再找哪些是6的倍数?

哪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2)请写出100以内全部6的倍数

师:100以内6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如果不限

制在100以内呢?

你发现6的最小的倍数是几呢?能找到最大的6的倍数吗?

三、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主备人

1、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个数是不

教学

是2或5的倍数。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目的3、在观察、猜测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重难点

教学过程个人缴集体第建议

一、揭示课题:

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全体学生进行探索活动,探索的知

识是“2、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探索活动(一)一一2、5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索活动。

(一)活动一:想一想:

1、问: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下表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

号。

(1)师:读一读5的倍数,观察它们有那些特征?

(2)同桌互相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给5的倍数做记号。

(3)指名汇报:我的发现: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5的倍数:

师:任意说一个数,学生用抢答的形式来判断。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在下面数中圈出5的倍数。

2845538075348995

汇报:你是怎样判断的?

2、在上面表格中找出2的倍数,做

上记号,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3、自学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集体幽建议

(生答: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你说我答:(同桌一人说数,一人判断。)

你任意说一个数,我来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三)活动三:练一练:

1、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

28354055108495785390

(1)说一说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呢?

(2)填一填:2的倍数有哪些?5的倍数有哪些?

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的倍数有:284010847890

5的倍数有:354055109590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4090)

2、食品店云贵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

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1)师:你是怎样判断的?可以不用计算吗?为什么?

(2)生答:根据2和5的特征来判断,85的个位不是偶数所

以不能装完,85的个位是5,所以能装完。

(四)活动四:数学游戏:

1、每人准备:0-9的数字卡2、师说要求,生摸。

问: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2的倍数

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5的倍数?

3、同桌合作:一人说要求,一人按要求摸数。

三、总结。谁能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主备人

1、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教学

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进行判断。

目的3、通过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

的兴趣

重点: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重难点

难点:探索活动中,发现规律,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个人缴集体第建议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个位上的数来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

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活动一:复习巩固。

1、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

他们的特征呢?

2、请你举例说明。(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

上。)

3、说说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活动二: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1、在书上第6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

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

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生1: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

没什么规律。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集体幽建议

生2:十位上的数也没有什么规律。

生3: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

3、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

(1)自己先找几个数试一试。

(2)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验证的结论。

(三)活动三:试一试

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4553873665

(先自己圈,然后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四)活动四:练一练

1、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

361754714548

(自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3045

(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窍门和方法。)

(五)活动五:实践活动

在下表中找出9的倍数,并涂上颜色。

(可以在自主实践以后再交流。)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找因数主备人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取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

教学

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目的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刍然数的所有因数

重难点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过程个人缄

一、揭示课题。

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找一种数,找什么数呢?

是找因数。板书课题:找因数。师:你知道什么是因数?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中拼法?

2、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

(自己试着独立画一画,看看你有几种画法,同学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12=1X1212=2X612=3X4

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

4、小结: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

(自己试着找一找,并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

2、你能试着找出9和15公共的因数吗?你是怎样找的?

(三)活动三:练一练。

1、填空。24=1X2424=2X12

()=()X()()=()X()

24的全部因数是:()

小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集体幽建议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活动一: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中拼法?

2、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4、小结: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

活动二:试一试。

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你能试着找出9和15公共的因

数吗?你是怎样找的?

活动三:练一练。

1、填空。24=1X24=2X()=()X()=()X()

24的全部因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看谁找得快。9、18、2、4、7、6、1、3、21

(1)18的全部因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的全部因数: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3、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使得它的面积是16平方米,边长是

整厘米书数。(自己在书上画,然后找出16的全部因数。)

4、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1、19、4、32、11。

5、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有

几种排法?如果有37名学生呢?

三、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找质数主备人

1、通过找因数,观察它们的特点,初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

教学

2、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目的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重点: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重难点难点:培养孩子的观察,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教学过程个人缴集体第建议

一、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

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找因数。板书课题:找质数。什么

样的数是质数?质数有什么特征呢?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一)活动一: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的方法多,动作还快。

(同桌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合作,并完成书第10

页的表格。)

2、学生汇报,教师填表

小正方形个数(n)拼成的长方形种数n的因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31,2,3,4,6,12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集体幽建议

(1)让孩子观察左表中各数的因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结合上面的发现,将2—12各数分为两类,说一说这两

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

3、介绍: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4、你有问题要问吗?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

(二)活动二:探索活动

1、1—100中哪些数是质数?

一位聪明的数学家想出了一个寻找质数的简单方法。在书的右

表中:

(1)划掉1;(2)划掉除2外所有2的倍数;

(3)划掉除3,5,7外所有3,5,7的倍数,如此做下去,

剩下的就是质数。

2、书第11页第2题

在表中圈出所有的质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2、3两个质数外,其余的质数都分布在哪些列中?

(2)把这个表扩大到90,在看此时质数的分布情形是怎样的。

(3)笑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把最小的两个质数相乘得

到6(2乘3得6),用6去除其他的质数,余数一定是1或5。

这个结果对吗?试一试。

(学生按照方法在表中试着做一做,再用彩笔将质数圈起来。)

(三)活动三:你知道吗?让孩子介绍课外知识。

三、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

么要问的?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练习一主备人

1、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规定范围内的倍数。

教学

2、能正确区别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

目的

重难点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规定范围内的倍数;能正确区别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

教学过程个人缄

(一)活动一:找一找

1、找出15的全部因数和100以内15的全部倍数。

15的全部因数:1、15、3、5

100以内15的全部倍数:15、30、45、60、75、90

2、哪个数既是15的倍数,有是15的因数?(15)

你用什么方法找出来?还有好方法吗?

3、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二)活动二:分一分

把1、10、12、25、37、54、102、417、23、398分成奇数、

偶数、质数、合数四类。

1、先让孩子独立分类

2、同桌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

(1、37、23既是质数,又是奇数;10、12、54、102、398既

是合数,又是偶数;25、417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三)活动三:猜一猜

利用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或比大、比小说一句话,让其他

同学猜。

1、同桌做猜数的游戏

2、一人利用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或比大、比小说一句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

话,另一同学猜。然后再交换。

(四)活动四:解决问题

选哪种包装盒能正好把90瓶饮料装完?还有其它的包装方式

吗?

1、同学讨论还有其它的包装方式吗?

2、你是怎样想的?(90的因数)

(五)活动五:动脑筋

123,234,345,456,567,……它们都是3的倍数。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是3的倍数)

(六)活动六:你知道吗?

介绍书第13页“你知道吗?”(学生介绍歌德巴赫猜想课外资

料。)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数的奇偶性主备人

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猜想的研究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出偶数+偶数=偶

教学

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目的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变化过程,在活动重视学生体验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从生活中的摆渡问题,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

重难点难点:运用数的奇偶性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个人缴集体第建议

一、揭示课题:

自然数包含有奇数和偶数,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这

一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数的奇偶性。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示图:小船最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

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

1、(1)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为什么?

(2)有人说摆渡100次后,小船在北岸。他的说法对吗?

为什么?

摆渡次数船所在的位置

1北岸

2南岸

3北岸

4南岸

2、请任说一个摆渡的次数,学生回答在南岸还是北岸?

3、请学生列表并观察。

4、想:摆渡的次数与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摆渡奇数次后,船在岸。摆渡偶数次后,船在岸。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师:一个杯子杯□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

反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后,杯口朝-一,反动19次后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集体幽建议

杯口朝----。2、师示范,生活动:

5、师: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6、学生你说我答,一人任说一个翻动次数,另一人判断杯口

朝上还是朝下。

(三)活动三:观察下面两组数:

1、出示圆内数:121820346801652

2、出示方框内数1149252133710187

(1)读一读:(2)说一说圆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3)方框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3、偶数有什么特征?奇数有什么特征?

(四)活动四:试一试:

1、从圆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偶数。

师:从以上举例可以发现?任请一组同桌汇报,

(1)偶数+偶数=()

(2)从正方形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_______o

(3)任意写出两个偶数,它们的和是______o

(4)任意写出两个奇数,它们的和是______。

(5)分别从圆和正方形中各取一个数相加,和是______0

(6)任意写出一个偶数,一个奇数,它们的和是______o

(7)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04=11387+131=

三、总结。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希望同学们做一

个生活中的细心观察者,发现并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主备人

1、能借助方格纸,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目的3、形成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难点能借助方格纸,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个人缴集体第建议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你都认识哪些图形?你能画出这些图形吗?

1、看一看,画得对不对。

2、比较任意两个图形,说一说哪个图形面积大。

3、板书课题:比较图形的面积。

二、观察比较,探索新知。

1、呈现主题图。

2、提出问题。

师: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与同

学进行交流。

3、交流讨论。

4、全班反馈、交流。

(1)图①和图③面积相等。

(2)把图①平移到图③位置,两个图形重合。

(3)图⑨和图⑩合起来与图12的面积相等。

(4)图⑤和图⑥合起来与图⑧的面积相等。

(5)图11和图12的面积相等。

(6)图④和图⑦的面积相等,也都比图⑧小。

(7)板书配合说明: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

①直接比较(两图面积大小相差明显);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

②运用重叠的方法;

③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

④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

5、小结: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对比较面积大小的几种方法有了一定

的饿认识,这时,教师应重点揭示和说明数方格的方法。

三、练习。

1、书P17“练一练”的第1、2题。

2、书P17“练一练”的第3、4题。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地毯上的图形面积主备人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教学

2、能利用分割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目的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重难点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简单的方法计算出面积。

教学过程个人缴集体第建议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呈现情境图。

2、引导问题。

3、揭示课题。

师:对了,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计算地毯

上的图形面积。

板书课题: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地毯上的兰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1、观察书上的图,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2、自己独立观察图,先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在小

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方法一:可以把地毯划分为4块边长是7米的小正方形,算出

其中的一块兰色部分的面积就可以了。

(1)尝试计算:

(2)每小块正方形上兰色部分的面积:(方法非常多样)

整块地毯上兰色部分的面积:

(根据你的理解列出算式来。请生板演,说说你是怎样计算每

小块正方形上兰色部分的面积的?集体订正。)

方法二:可以用地毯总面积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就得到兰色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

部分的面积。

(1)地毯总面积;

(2)白色部分面积:(自己试独立计算,想一想白色部分的面

积可以怎样计算?)

(3)兰色部分面积:

3、还有别的方法吗?(请生介绍自己想出的其他的方法。)

(二)活动二:练一练。

1、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先自己算。说说每个图形的计算思路,请同学到黑板上画

图讲解。)

2、下列点子图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

(独立完成,说说计算方法)

3、求下列每组图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试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动手做主备人

1、经历“动手做”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教学

2、能借助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

目的3、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新知

重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过程个人缴集体第建议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实物投影呈现情境图。

2、提出问题:

(1)“长方形的桌面”,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2)“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是什么意思?

(3)应该怎样制作最大的长方形桌面?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1、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学生自行实践活动。

(2)反馈实验结果。(图略)

(3)认识高、低。

(4)学会画高。

师:刚才你是怎么画这条线段的?(指着锯开的高)

让学生交流,尝试后,教师示范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边

画边说明画的方法。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

这条垂线(从点到垂点)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

(5)尝试练习。

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

他掌握画高的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

2、活动(二):三角形的底和高。

(1)尝试画高。

让学生随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画出它的高,并标明"高”

和“底”。

(2)展示作品。(图略)

(3)画指定边上的高。

①教师画一个三角形,并指定一条底。

②学生画指定边上的高。

③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4)提出问题。

师:三角形有几条不同的高?

3、活动(三):练一练。

(1)完成书P、21的“练一练”的第1题。

(2)完成书P、21的“练一练”的第2—4题。

三、总结。

谁能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你还有什么要问

的?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主备人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

2、通过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目的

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重难点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个人缴集体第建议

一、激发

1.提问:怎样计算长方形面积?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乂宽

2.□算出下面各长方形的面积。

(1)长1.2厘米,宽3厘米。

(2)长0.5米,宽0.4米。

3.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什么

叫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4.揭题:我们已经学会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

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尝试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1)让学生打开书自学

(2)指名到投影上数。边数边讲解:我先数……,它是……平

方厘米;再数……,它是……平方厘米;两部分合起来是……

平方厘米。

(3)投影出示长方形。提问:数一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

宽是多少?怎样计算它的面积。

(4)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的关系,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集体幽建议

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

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2.通过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1)自由剪、拼,进一步感知。

①每个平行四边形只准剪一下,试一试被剪下的两部分能拼成

己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自己剪、拼。

②互相讨论。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通过操作讨论得出: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才能拼成

一个我们会计算的图形一一长方形。这种剪法最简便。

(2)揭示转化规律

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

中,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

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出示剪刀,

闪动被剪掉的部分)。

②左手按住右手的梯形,右手抽拉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

边慢慢向右移动,直到两斜边重合为止。这样就得到一个长方

形。

③学生根据刚才的演示模仿操作,体会平移的过程。

3.归纳总结公式(1)比较变化前的两个图形,提问:你发现

了什么?互相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4.教学字母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三、应用

1.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得数保

留整数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主备人

1.巩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

教学

答有关应用题。

目的2.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重难点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个人缴集体第建议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4.94-0.75.4+2.64X0.250.87-0.49

530+2703.5X0.2542-9864-12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⑴底12米,高7米;

⑵高13分米,第6分米;

⑶底2.5厘米,高4厘米

二、指导练习

1.补充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米,高是78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⑴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⑵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地共可收

小麦多少千克?①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②生独立列式,集体讲评:

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先X这0・10000=1.95公顷,

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X1.95=13650千克

⑶如果问题改为:“一共可收小麦58500千克,平均每公顷可

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想?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集体幽建议

与⑵比较,从数量关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讨论归纳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4-(250X784-1000)

⑷小结:上述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后

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地积后才能进入下一环

节,否则就会出问题。

2.练习:下士重量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每个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1.6厘米

2.5厘米

⑴你能找出图中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吗?

⑵他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⑶生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⑷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

等。)

3.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平方米和底是7米,求高。

分析与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乂高,如果已知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是28平方米,底是7米,求高就用面积除以底就

可以了。

三、课堂练习.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练习课主备人

1、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

2、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的关系。

目的3、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重难点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个人缄

一、基本练习。

1、画高,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让学生利用方格纸,画几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标出每个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2、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1)说一说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2)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板书:S=ah

(3)计算下列图形面积。(略)

二、专项练习。

完成书P24“练一练”。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集体幽建议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主备人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目的

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重难点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个人缄

一、激发

1.出示平行四边形底1.5厘米高2厘米

提问:(1)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

些方法?(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又高)

(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尝试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1)看书(2)订正数的结果。

(3)如果不数方格,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像平行四

边形那样,找出一个公式来?

(4)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不同,按角可以分为三种,是不是都

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我们分别验证一下。

2.用直角三角形推导。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学生自

由拼图。(2)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

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每个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的一半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集体幽建议

3.用锐角三角形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试拼。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3)教师带着学生规范地操作。

(4)对照拼成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锐

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5)练习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用刚才的方法来拼

吗?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②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又发现了什么?

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归纳、总结公式。(1)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同学们互相讨

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汇报结果。引导学生明确: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

“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5.教学字母公式。

三、应用

1.教学例题: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

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①读题。理解题意。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③订正。提问: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今天有何收获?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是怎样推导的?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主备人

1.学生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

2.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目的3.养成良好的审题、检验的习惯,提供正确率。

重难点重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个人缄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⑴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是。

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小2”?

⑵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2.8米,高是1.5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行四边

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

等?为什么?你能在途中再画出一个与涂颜色的三角形面积

相等的三角形吗?试试看。

⑴生用尺量一量这两条虚线间的距离,搞清这两条虚线是什么

关系?

⑵看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了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为什么?

⑶分组讨论如何在图中画出一个与涂了颜色的三角形面积相

等的三角形,并试着画出来。

2.练习:一张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从一边的中点到邻边的

中点连一条线段,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先求出原正方形的面积,再求出剪去的小三角形的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

面积,然后求出剩下部分的面积。因为剪去的是正方形的一个

角,所以是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都是正方形边长的

一半,所以剪去的面积是2X2+2=2平方厘米。

3.练习: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421米,高是58米。估算一

下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大约是多少公顷。

分析与解:课先取三角形的底和高的近似数400米和60米,

再算出这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约是:400X60+2=12000(平方

米)=1.2公顷。

三、课堂练习

练习。(分组完成)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主备人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目的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

思想探索规律

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重难点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个人缴集体第建议

一、激发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底L8厘米高2.1厘米

三角形:底2.5米高3.2米

2、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除以2”?

二、尝试

1、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

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拼拼看。

2、学生操作,互相讨论。

3、根据讨论结果,完成书空,并计算出面积。

4、汇报结果。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①操作过程。先按住梯形右下角的顶点,再使一个梯形向逆时

针方向旋转180度,使梯形的上下底成一条直线,然后把第一

个梯形的左边沿着第二个梯形的右边平行移动,直到成一个平

行四边形为止。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

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想一想:如果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什么图形?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集体幽建议

学生口述,教师点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一个长

方形,而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殊形式。

4.字母公式。(1)学生看书(2)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

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

表示为:S=(a+b)h+2(板书)

(3)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为什么要“除以2”?

5.小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用字母怎样表示

梯形的面积公式?

三、应用

1.出示例题: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如图),渠口宽

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

少平方米?

①拿出渠道模型,认识横截面。使学生明白横截面是一个平面。

②生试做。

③订正。提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除以2”。

2.做一做。①学生试做。②订正。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判断。(1)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练习(1)让学生用铅笔代替圆木或钢管摆成图中的形状。

(2)根据公式求出总根数,说一说是什么道理。

四、体验

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梯形面积的计算公

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梯形面积的巩固练习主备人

教学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目的

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个人缴集体第建议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十八第5题。根据学生情况,限时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7.24-0.122.44-0.30.2X12.6X5

0.38X10000.8X2526.1-3.5-7.5

3.84-2.5+6.2104-2.54.8X0.2+5.2X0.2

2.看图思考并回答。

(1)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

(2)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右图所示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二、指导练习

1.练习

(D名数的改写方法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

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2)根据改写的方法将第6题的结果填在课本上。

3.6公顷=()平方米1200平方米=()公顷

4平方千米=()公顷52公顷=()平方千米

16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集体幽建议

0.25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2.练习:科技小组制作飞机模型,机翼的平面图是两个完全

相同的梯形制成的(如图)。它的面积是多少?

(1)生独立审题,分小组讨论解法。

(2)选代表列出解答算式,不计算。

(3)由学生讲所列算式的想法,

(4)指导学生讲“(100+48)X250”为什么不除以2?

(5)学生计算出它的面积,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练习:根据表中所给的数值算出每种渠道横截面的面积。

渠口宽(米)3.11.82.02.0

渠底宽(米)1.51.21.00.8

渠深(米)0.80.80.50.6

横截面面积

(平方米)

生独立解答出结果并填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2.练习一个果园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180米,下底是

160米,高是50米。如果每棵果树占地10平方米,这个果园

有多少平方米?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第三单元:分数分数的再认识主备人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由于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

教学也分别不同。

目的2、通过一个分数单位,能理解并准确找到这个分数所在的整体。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

和单位一之间的关系。

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由于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也

重难点分别不同。

教学过程个人缴集体第建议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分数,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分数

知识。这一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分数。

二、新课。

(一)活动一:

1、请你拿出你所有铅笔的二分之一。(按要求操作)

2、拿出的铅笔为什么不一样多?(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因为每个人的铅笔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二分之一

也不同。在这件事上,铅笔的总数要看作单位一。

4、师拿厚薄两本书,说这两本书的三分之一的页数一样吗?

为什么?(小组内说明理由,全班交流想法。)

5、我一次能吃四分之一块蛋糕,看图,这两个四分之一一样

吗?为什么?

6、小结:两本书的三分之一中,因为两本书的厚薄不同,因

此结果不同。在这里,要把书看作单位一。在蛋糕的问题

上,也是由于蛋糕本身的大小不同,因此它们的四分之一

也不同。要把蛋糕看作单位一。由此可以看出,单位一不

同,所表示的分数的大小和实际含义也不同。

(二)活动二:画一画。

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是正方形,画出这个图形。

教学过程个人^»彳缴集体幽建议

(三)活动三:练一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试举例说明,自己试独立画,看谁的画法多)

2、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各个分数。(展示大家的画法。)

3、分别画出下列各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自己独立完成,说说一样吗?为什么?)

4、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四分之三。谁是单位一?

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四分之三。谁是单位一?

虽然都是四分之三,它们表示的多少一样吗?为什么?

(说说你的想法。我们应从哪个角度来考虑?)

5、选一选。

6、在正方形里填上适当的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独立完

成,说说你的理由。)

2个二分之一是()。()个四分之一是1,5个八分之一

是(),七分之三里面有()个七分之一。

越往下分,单位一越小,1中所包含的单位一也越多。

你还能继续往下分吗?

7、下列哪些分数更接近0,哪些分数更接近1?分别填入圈内。

三、总结:分子越小的分数越接近0。分子越大的分数越接近

教学反思:

角尾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本学期累计总课时年月日

课题练习课主备人

1、联系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

2、经历探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计与推理的能力,发展

目的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