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_第1页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_第2页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_第3页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_第4页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平衡移动一、选择题1.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Br2(g)2HBr(g) B.N2(g)+3H2(g)2NH3(g)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解析】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时化学平衡不移动。【答案】A2.对于平衡CO2(g)CO2(aq)ΔH=-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解析】正反应放热,要使平衡右移,应该降低温度;另外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以为了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该增大压强,故选D。【答案】D3.在常温常压下,向5mL0.1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0.5mL0.01mol·L-1的NH4SCN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Cl3+3NH4SCNFe(SCN)3+3NH4Cl,所得溶液呈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C.向溶液中加少量无水CuSO4,变蓝后立即取出D.向溶液中滴加2滴2mol·L-1的FeCl3【解析】从反应实质看,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是:Fe3++3SCN-Fe(SCN)3,Fe(SCN)3溶液显红色,加入NH4Cl晶体,因为在反应中NH4+、Cl-未参与上述平衡,故对此平衡无影响;加水稀释各微粒浓度都变小,且上述平衡逆向移动,颜色变浅;CuSO4粉末结合水,使各微粒浓度变大,颜色加深;加2滴2mol·L-1FeCl3,增大c(Fe3+),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加深(注意,若加入FeCl3的浓度≤0.1mol·L-1,则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相当于稀释)。【答案】B4.合成氨工业上采用了循环操作,主要原因是()A.加快反应速率 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 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解析】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压缩操作,将N2、H2压缩到合成塔中循环利用于合成氨,提高了N2、H2的利用率。【答案】D5.(2008年全国Ⅰ)已知:4NH3(g)+5O2(g)=4NO(g)+6H2O(g)Δ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解析】该反应的正方向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NO含量越低,到达平衡所用时间越短,故A项正确,C项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越大,到达平衡所用时间越短,NO含量越低,故B项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平衡时各物质含量,故D项正确。【答案】C6.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1和p2,时间t1和t2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多选)()A.p1>p2 B.p1<p2C.m+n>p+q D.m+n<p+q【解析】由图象可知:本题是起始反应物为A、B,生成物为C、D的可逆反应(注意起点),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的反应过程。图象显示,在压强为p1时,在t2达到平衡,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为c1;在压强为p2时,在t1达到平衡,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为c2。从横坐标看,t2>t1,说明p2时化学反应速率快,先达到平衡,所以压强p2>p1;从纵坐标看,c1>c2,说明加压将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p+q>m+n。【答案】BD7.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大压强④降低压强⑤加入正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 B.②③⑤C.②③⑥ D.②④⑥(1)此时________相等,________保持不变,而________却仍在进行,因此化学平衡是________平衡。(2)若降低温度,会使上述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生成每摩尔氨的反应热是46.2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合成氨时,选择700K高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反应容器的体积不变,原反应温度不变,而将平衡体系中的混合气体的浓度增大1倍,则上述平衡向________移动;若在平衡体系中加入氦气,则上述平衡______移动。【解析】(1)根据化学平衡的定义及特点可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而正、逆反应却仍在进行,因此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2)由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知,降低温度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由题意知,生成2mol氨的反应热是46.2kJ×2,即92.4kJ,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92.4kJ·mol-1。(3)升高温度和加入催化剂都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工业上用的催化剂在该温度时活性最大。(4)若保持反应容器的体积和反应温度不变,将平衡体系中的混合气体的浓度增大1倍,其效果相当于增大体系的压强,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原则,可判断上述平衡应该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在平衡体系中加入氦气,氦气不参与反应,由于反应容器的体积和反应温度都不变,氦气的加入只是增大了容器内总的压强并未改变反应体系的压强,因此氦气的加入对上述平衡没有影响即化学平衡不移动。【答案】(1)正、逆反应速率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正、逆反应动态(2)放热N2(g)+3H2(g)2NH3(g)ΔH=-92.4kJ·mol-1(3)加快反应速率,工业上用的催化剂在该温度时活性最大(4)正反应方向不13.在某一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等物质的量的X和Y,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ΔH<0(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2)若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Z的浓度________,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下图中Ⅰ、Ⅱ表示该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在t2时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曲线:由图Ⅰ判断,反应进行至t2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文字表示);由图Ⅱ判断,t2min到t3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降低温度 b.加了催化剂c.增加Z的量 d.缩小容器体积【解析】(2)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由于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Z的浓度减小,K也减小。(3)由图Ⅰ可知,t2到t3min时,产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该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放热反应,所以曲线变化的原因是温度降低,因为曲线连续,所以不可能是改变浓度,图Ⅱ中,t2→t3,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同样倍数,可以是加入催化剂;该反应气体分子数不变,所以也可以是缩小容器体积即加压。【答案】(1)K=eq\f(c2Z,cX·cY)(2)增大减小减小(3)降低温度bd14.硫化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制备硫化钠的反应原理可用下式表示:Na2SO4(s)+4H2(g)Na2S(s)+4H2O(g),已知该可逆反应在1100℃(1)此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温度升高后,K值会增大,意味着该反应的正方向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下列各种情况下,平衡将发生何种变化?(填“正向”、“逆向”或“不”)①加入少量Na2SO4固体,平衡________移动。②加入少量Na2SO4·10H2O晶体,平衡________移动。③加入少量灼热的焦炭,平衡________移动。(3)若将温度降低100℃,则在降温过程中对恒容反应器内气体总压强[∑p(g)]、氢气物质的量[n(H2)]、恒容反应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eq\x\to(M)(g)]、气体的总质量[∑m(g)]的变化,描述正确的图象是________。【解析】本题从温度、浓度等对平衡的影响出发,结合图象分析,考查同学们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1)固体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据K的意义,温度升高,K值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2)①加入固体,平衡不移动;②加入Na2SO4·10H2O晶体,在容器内高温使水汽化,即相当于增大H2O(g)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③加入灼热的焦炭会发生反应:C(s)+H2O(g)CO(g)+H2(g),从而使c(H2O)下降,c(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