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付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付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付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付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畎亩(quǎn)万仞(rèn)荷担(hè)拂士(fú)B.穷匮(kuì)箕畚(qī)魁父(kuí)孀妻(shuāng)C.始龀(chèn)介胄(zhòu)棘门(jí)曩者(nǎng)D.提携(xié)折戟(jǐ)殷勤(yīn)燕脂(yàn)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甚矣,汝之不惠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河曲智叟亡以应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3分)A.戒之曰(同“诫”,告诫)B.锐兵刃(锋利,形容词)C.丈夫之冠也(行加冠之礼)D.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对)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而戍死者固十六七B.往送之门,戒之曰必敬必戒,无违夫子C.丈夫之冠也此之谓大丈夫D.必先苦其心志何苦而不平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本文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B.《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C.《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司马迁,东汉历史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春望》的春点明季节,“望”统领全篇,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6.下列各句中与“困于心,衡于虑”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此真将军矣 B.富贵不能淫 C.帝感其诚 D.告之于帝7.(1)杜甫的《春望》中作者以花鸟为喻用拟人手法抒发对国破悲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一个人要表达怀才不遇的感受时,可以引用李清照《渔家傲》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形势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文阅读与积累(1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4分)晚次鄂州①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③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④声。【注释】①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作者安史之乱时,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

②估客:商人。

③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④鼓鼙pí:本指军中所用大鼓与小鼓,后也指战事。8.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云开雾散,可以望见远远的汉阳城;估计起来,这孤舟还须一日的路程。B.商贾们白日睡觉,是知道风平浪静;船夫们夜里呼喊,才发觉水涨潮生。C.鬓发衰白,与三湘的秋色交相辉映;离家万里,一片归心伴着明月前行。D.我想起家业,早已随战争荡然无存;只希望再在江上,听到频繁的军鼓声。9.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B.这首诗截取飘泊生活中的片断,反映了百姓穷困潦倒的社会背景。C.“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是动中写静,静中写动的名句。D.诗中流露厌战,伤老,思归之情。(二)古诗词对比阅读(8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0.(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________的景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____的景象。(4分)(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意。(2分)1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文言文阅读(19分)(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注释)①治:修建。②颠踬(zh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1)汝之不惠(2)河曲智叟亡以应(3)无地置土(4)公遂止1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3)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14.理解填空。(3分)(甲)文中___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____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____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且焉置土石父曰:“无地置土。”B.北山愚公者家人有止之者曰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家人有止之者曰D.何苦而不平又何忧焉16.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4分)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沙漠·河流·胡杨赵红继沙漠里有种树,叫胡杨。据考,它是沙漠里唯一的乔木。有人把胡杨誉为沙漠之魂,细想,不无道理。但胡杨能够成为沙漠之魂,要仰仗河流对它的庇护。沙漠里有不少河流,正是这些河流赋予了大漠戈壁以生命和灵动,若没了这些河流,沙漠就成了一片死寂的沙海,自然,胡杨这个魂也可能随风飘散了。人们常说,河流的家在大海。是的,海洋是河流最终的归宿。然而,沙漠河流却是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讲,沙漠河流是悲哀的,她们一生下来便寻找着回家的路,倔强地向前奔腾着,遗憾的是,浩瀚而干渴的沙漠未能让一条河流走出它的边界,条条奔腾的沙漠河流均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大漠深处,或者成为当地人称之为“海子”的湖泊,或者变为一片泛着白花花盐碱的沼泽。不是沙漠河流没有翻越大漠的力量,而是沙漠需要河流,用广袤和博大挽留了河流。沙漠需要河流,胡杨更需要河流,河流善解沙漠之意,也善解胡杨之意,做出了伟大的妥协和牺牲,便滞了脚步,温婉栖息在黄沙的怀抱,把沙漠当成了家,当成了最后的归宿。胡杨之所以被誉为沙漠的魂魄,是因为胡杨具有“三个千年”特质,即“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本不想再重复此类赞美之词,但觉得真正要揭示胡杨高贵品质,还真撇不开这“三个千年”。胡杨的精神的确令人敬重。前不久我去额济纳拜访了胡杨。那天我伫立在胡杨林里,炙热的太阳光照耀在胡杨树上,放眼一望,一树一树的金黄,一片一片的金光,一团一团的火焰,让人热血沸腾。劲风掠过,千万叶片飒飒作响,在天高地阔的大漠之上,胡杨仿佛在对历史倾诉、在对未来歌唱。胡杨的长相不委婉也不修长,不纤秀也不婀娜,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沧桑。A她的树干沧桑,树皮沧桑,树干上倒挂着浓密的老人胡须般的根须沧桑,她枝条沧桑,甚至连叶片也透着沧桑。沧桑即是胡杨的美,没了沧桑便不是胡杨。胡杨不媚俗,也不哗众取宠。她生长在大漠戈壁深处,甚至人迹罕至之地。有人欣赏也罢,无人疼爱也罢,春天来了,我发芽;夏天到了,我茂盛长叶;至深秋,一以贯之把叶子染黄,然后变红。胡杨特神奇,能一夜之间把自己由墨绿变金黄,为色彩单调的大漠戈壁装点一道艳丽的风景。胡杨的生存条件是所有树木中最恶劣。B她甚至每时每刻都在挑战生命的极限,又在每时每刻都在挑战生命极限中创造生命奇迹。沙漠里没有水,为了能够找到潮湿的泥沙,成年胡杨树的根须能够钻进一百多米深的沙土里,精神是何等顽强啊!酷暑,沙漠表层热浪灼人,温度高达六七十度;严冬,凛冽的寒风里,西北高原气温又低至零下四五十度,毅力又是何等的坚韧啊。沙漠里的水盐份重,即便有少许积水,边缘也都铺盖着厚厚的白花花盐碱,这是其它任何树种都无法忍受的。然而,无论胡杨具有多么耐旱的品格与坚毅的精神,她毕竟也是生命,生命离不开水,离开水胡杨也会死亡。自然,沙漠河流就成了沙漠中胡杨树赖以生存的天然保护神。塔里木河,祖国第一大内陆河,巍峨的喀拉昆仑和天山的冰川积雪是它的源头。它拥有数千条支流,流经2100多公里,但它流进罗布泊无人区,便无力前行,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了塔里木河的终结地。还有黑河,这条800余公里长的沙漠河流,与塔里木河一样,它走到哪儿,胡杨就长到哪儿,河流的走向,就是胡杨林带的走向。河流断了,在沙漠中消失了,胡杨也断了,胡杨林也消失了。河流为胡杨提供生命需要的墒情,胡杨为河流挡风阻沙,二者相依相偎,相依相存,相呵相护。后来,我常想,人们把梅竹松称为岁寒三友,沙漠、河流、胡杨不也是西北高原的三友吗?【注释】墒情:shāng,田地里土壤的湿度。17.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文概述“河流”在“沙漠、胡杨”二者之间的重要作用。(3分)18.“有人把胡杨誉为沙漠之魂,细想不无道理”,请结合全文文意,把“胡杨誉为沙漠之魂”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出来。(3分)

19.从修辞角度品析文中画线A句语言的妙处。(2种)(4分)20.文中画线B句中“生命奇迹”的含义是什么?(3分)21.在作者笔下,沙漠胡杨始终坚守在沙漠阵地,胡杨的“坚守”让你想到了什么?请你参考下面示例,也仿写一句话。(4分)示例:胡杨的坚守让我想到了中华大地上那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如中流砥柱,撑起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五.综合性学习。(12分)横竖撇捺,勾连交错间,记忆了历史,传承了文明。汉字,一个个奇妙的组合,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的力量。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识字,更思“知”字,我市某中学将开展以“探秘汉字”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你也来一试身手吧!(1)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可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根据图片字形推知其本义。(2分)写下这个字并解释它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2)“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惊心动魄的力量。今天,汉字中文随着海内外修习者不断增多,也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散播到世界各地。如果有外国友人来你校考察交流,你将如何向他们介绍你心中的汉字?(不超过50字)(2分)23.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三泉中学初二(6)班决定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任务。(8分)(1)下边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图标,请你说明图标的内容。(4分)(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下列文化遗产中选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填在横线上:古遗址、壁画、相声、京韵大鼓等。(2分)非物质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3)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下面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对联,请根据上联填写下联。(2分)上联: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下联:______________六.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六、写作(60分)800答案和解析C点拨:A项“拂”应读bì,B项“箕”应读jī,D项“燕”应读yān。2.C点拨:A项“惠”同“慧”,聪明;B项“衡”同“横”,梗塞、不顺;D项“亡”同“无”,没有。3.B“锐”在这里是形容词做使动用法,使……锋利。4.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5.C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6.【正确答案】D本题考查辨识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等。例句:“困于心,衡于虑”是一个状语后置句。A.属于判断句式,“矣”表判断语气。B.不是特殊句式,“淫”是动词的使动用法。C.属于被动句式,原句应为“帝感于其诚”。D.属于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于帝告之”。7.(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阅读下面这首词,D9.B10.(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国都残破、乱草丛生点拨:(1)空的描写对象是泰山,其特点是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空的描写对象是国都,其特点是残破、乱草丛生。(2)(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意对即可)11.B点拨:“家书”指家信。12.(1)同“慧”,聪明(2)没有(3)安放(4)于是13.(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损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3)鲁公迟疑不能决定,建园的事也又一次停止了。14.愚公愚公妻子小孩15.B点拨:B项两个“者”分别为“表示停顿”“……的人”。16.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惠”是通假字,同“慧”,意思是“聪明”;“亡”读音为wú,通假字,通“无”,意思是“没有”。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可具体运用“留、补、删、换、调”五种方法;同时要注意词性活用、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情况。(1)句中“易”的意思是“交换”;“反”是通假字,通“返”,意思是“往返”。(2)句中,“以”是介词,理解为“凭”;“曾”是副词,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其”起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无实义;“如……何”意思是“把……怎么样”。14.本题考查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分析。解答此题可以根据题目中横线后陈述的内容及文中对人物的描写来选填人物名字。根据“一个高尚,一个平庸”的陈述以及选文第二段愚公和智叟的对话,可知第一空应该填写“愚公”;根据“一个担忧,一个讥笑”的陈述及第一段“其妻献疑曰”的语言和第二段“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的语言,可知关心丈夫的是妻子,讥笑愚公的是智叟,所以第二空应填写“妻子”;同理,根据“一个热心,一个冷漠”的陈述及第一段对邻居小孩“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的描写,可知小孩去帮助愚公是主动热心的,是得到了大人支持的,所以第三空应填写“小孩”。1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愚公移山》中,从愚公的提议“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可知愚公的远大目标;从愚公摆出的理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知愚公有着坚定的信念。第二篇短文中,根据文中鲁公每当听到有人提出异议时就马上放弃了想做的事的情节,可知他性格优柔寡断,遇难而退。参考译文:(1)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2)鲁公修建一个园子,想要凿出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他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女儿跌倒吗?”鲁公又停下来了。又有人说:“如果你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家里又有人阻止他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值得考虑啊。”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停下来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17河流赋予了大漠戈壁以生命和灵动,是沙漠中胡杨树赖以生存的天然保护神(3分)18.(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