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一、选择题1.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军备落后 B.政府腐败 C.军费匮乏 D.军纪松弛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官兵携家带眷住在陆地、海军军费移修颐和园等信息反映出,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2.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答案D解析A、B、C三项仅体现了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破坏和掠夺;列强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一方面是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侵略,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然而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促使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故D项正确。3.《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文中所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 ()A.辛亥革命使中国完成了近代化的任务B.辛亥革命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C.辛亥革命将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改造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答案B解析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仅是在器物层次,辛亥革命主要是向西方学习制度,创立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远远没有完成近代化的任务。4.诗联网2009年7月14日发布的一首诗中写道:“迷雾遮天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eq\x()eq\x()eq\x()eq\x()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eq\x()处应该填写 ()A.中共成立 B.国共合作 C.抗战胜利 D.遵义会议答案D解析这首诗描写的是长征。前四句是描述红军反“围剿”失败以及长征初期失败的疑惑.后四句描述了遵义会议后红军重新焕发活力的状况。5.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在蒋毛会谈结束之际,双方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协定,宣布了主要原则……蒋介石要求他们(中共军队)应统一在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之下,共产党领导人吃惊地没有提出反对.”中共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A.认为中央政府是“人民的政府”B.当时中共力量还很弱小C.鉴于国内人民争取和平的舆论D.中共认同国共两党合作方式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主张先政治民主化,然后军队国家化;国民党主张先军队国家化,然后政治民主化。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主张将军队交给“人民的政府”,而不是国民党独裁的政府。6.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答案B解析从材料1954年这一时间信息可以判断出A、C、D三项错误,A项《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是在1949年;C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是在1956年;D项是在1956年。7.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的“协助"“反映意见和提出建议"等信息不难判断,1954年政协已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而是转变成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机构.8.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是()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B.十月革命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C.五四运动启发了人民的觉悟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答案A解析“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应该是指一战前夕,故符合此时间的只有A项。9.1917年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这个文件在刚提出时,并没有被全党立即接受,但很快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在下列《四月提纲》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当时俄国广大人民群众愿望的是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不要议会制共和国”C.“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 D.“废除警察、军队”答案A10.从人类文明演进史(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A.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B.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答案B1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革命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答案B解析列宁这个观点谈的是一战使十月革命的条件成熟,促进了十月革命的爆发。20世纪初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一战的失利,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加速了俄国革命的到来。12.《全球通史》写道:“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这里所说的“新的机构”是()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沙皇政府C.工农苏维埃政府 D.军事革命委员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分析,“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指封建王朝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新的机构”建立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成立。C项建立于1917年11月十月革命后;D项军事革命委员会不是政权机构。二、非选择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国民革命歌材料三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还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今天,我们重温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更能体会到他始终不渝地维护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胡锦涛《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结合史实说明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民主革命的理论和组织方面是怎样做到“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8分)(2)“打倒列强,除军阀”是20世纪20年代国民革命的目标,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国民革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8分)(3)为实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的目标,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进行过哪些努力和斗争?(10分)答案(1)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和我党民主革命的目标基本一致;改组国民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工农运动掀起高潮;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被侵夺的权益.(3)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于大清的君主专制,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领袖英明,金口玉言,出口成法,日理万机,三跪九叩,三呼万岁!这个传统从秦始皇开始,到清朝达到历史最高峰。对比一下英国君主立宪制与中国君主专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双方的发展轨迹绝对是背道而驰的。英国那边,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这边,道路是平坦的,前途是黑暗的。英国是越来越好,中国是一条道走到黑。——《鸦片战争:那一次,我们挨打了》材料二中国有一句老话:“有饭大家吃。"这是很有道理的.既然有敌大家打,就应该有饭大家吃,有事大家做,有书大家读。那种“一人独吞”、“人莫予毒”的派头,不过是封建主的老戏法,拿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来,到底是行不通的。我们共产党人对于一切革命的人们,是决不排斥的,我们将和所有愿意抗日到底的阶级、阶层、政党、政团以及个人,坚持统一战线,实行长期合作。但人家要排斥共产党,那是不行的;人家要分裂统一战线,那是不行的.中国必须抗战下去,团结下去,进步下去;谁要投降,要分裂,要倒退,我们是不能容忍的。——1940年毛泽东著《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三下幅图是某时期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的目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从秦代到清代具有怎样的“传统"特点?史学界有种与一般流行观点相反的认识,即中国从秦朝至清朝的皇帝们并不是独裁君主,试以唐朝政体举例说明。运用文明史观理解材料一“双方的发展轨迹绝对是背道而驰”的含义。(12分)(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取到哪些重要信息?(6分)(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点?(2分)(4)上述三则材料有关中国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分别概述影响上述矛盾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分)答案(1)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帝位终身制;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等。举例:唐朝皇帝敕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中国阿利沙坦酯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甲基叔丁基醚项目评估报告
- 2025-2030年化纤纺织行业市场调研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减水剂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自助火锅未来趋势预测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石墨烯技术助力办公环境升级
- 2025年发泡胶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淡水鱼养殖市场调查报告
- 科技企业如何利用全球化资源实现快速发展
- 科技企业中的商务礼仪与领导形象塑造
- 2025年天津三源电力集团限公司社会招聘33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川教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 HYT 087-2005 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JJG(交通)054-2009 加速磨光机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H.248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
- 玻璃水钻行业需求分析及生产工艺流程
- 上科教版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 宏伟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与利益冲突案例
- (完整版)信息技术读书笔记3篇
- 商务运营管理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