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含四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0/0F/wKhkGWWmOBqAPs82AAQOFY2MNe8088.jpg)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含四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0/0F/wKhkGWWmOBqAPs82AAQOFY2MNe80882.jpg)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含四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0/0F/wKhkGWWmOBqAPs82AAQOFY2MNe80883.jpg)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含四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0/0F/wKhkGWWmOBqAPs82AAQOFY2MNe80884.jpg)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含四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0/0F/wKhkGWWmOBqAPs82AAQOFY2MNe808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一)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拿到答题卡后,要认真检查答题卡有无折皱破损、污渍,如有以上问题须立即
向监考老师反映。
>答题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进行,在试题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前要离开考场的考生须先按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从上到下的顺序平放在
桌面上,再举手提出离场。
一、主观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
1、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2、荣获第62届美国年度国家教师大奖的瑞贝卡•米勒沃基说:“我们的学生就
是我们的未来,当有一个非常热情、非常投入的老师的时候,学生们学得最好……
其实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无论用哪种方法,最终都会面对复杂的学习任务,作为
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笑声、用激情、用技巧、用紧迫感和爱去实现这一切。”
问题:(1)谈谈你对“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的理解。
(2)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3、小亮是班里同学的主心骨,什么事都分析的头头是道,可他的文化课却不好,
刚做过一遍的题再做还是错,但他讲故事生动又有趣,看过的电视剧也能很准确
的复述出来,可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他越来越没信心了。
导致小亮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可以采取什么办法帮助他呢?
4、《植物的叶》一课教学中,老师利用植物叶子的若干标本和图片,通过让学生
观察讨论得出:大自然中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
纷举手表示怀疑。
生A:同样的一棵树上应该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生B:这么大一个大自然,肯定有不少叶子是完全相同的。
生C:我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信,我可以去找来。
学生对老师的结论充满了怀疑。此时,老师并没有反驳,而是顺水推舟说:“看
来还得继续研究,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找找看,下节课继续研究。”
第二节课,学生们果真带来了许多植物的叶子。在经过观察后,确实发现班上所
有的叶子没有完全相同的。
为了要得出“大自然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如此简单的结论,花如此大的
时间和精力,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
5、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片段,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1][简答题]
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0分)
[问题2][简答题]
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问题3][简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6、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照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问题1][简答题]
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问题2][简答题]
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问题3][简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7、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8、(2020年真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数学与科学)什么是众数?众数有什么特点?
(2)(数学与科学)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3)(数学与科学)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
理由。
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问题1][简答题]
简述英语游戏教学的作用。(10分)
[问题2][简答题]
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问题3][简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操练环节的游戏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10、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课堂学习?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主观题
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1)双轨制。以欧洲国家
为代表,把学校分成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由小学到大学的普
通学校,另一轨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由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该类型学制不利于教育的
普及。(2)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由小学一直到大
学,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教
育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3)分支制。以
前苏联为代表,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
两个分支,也被称为中间型学制或“Y”型学制。(4)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
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1)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和激励每一个学生,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负责。学生
的发展决定着将来社会的发展,教师应该尽自己最大力量去激励和指导学生实现他们的梦
想。(2)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指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具体而言,包括对学生
认知过程的指导:感知、注意、思维、记忆等;非认知过程的指导:情绪情感和意志;学
习方法的指导。
3、(1)原因:可能是小亮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2)方法:①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
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除了被广泛认同的言语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这两种智力
以外,人们实际上还存在着视觉一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
等多种智力,只不过这些智力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得不完全一样,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个性
特长和个体差异。小亮讲故事又生动又有趣,说明小亮的言语智力比较好。看过的电视剧
也能很准确的复述出来,说明小亮的记忆力很好。我们应该帮助小亮认识到他的长处,充
分发挥优势,重塑他的自信心。2但是小亮刚做过一遍的题再做还是错,说明小亮没有真
正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教小亮一些学习策略,如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帮助他学会分析题目,学会学习。
4、我觉得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值得。这是因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就是以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细心呵护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
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花了如此大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要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大自然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
叶子”的结论。教师这样的处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让学生主动参与
探究,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而且学生在像科学家一样
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了科学知
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
养是很有帮助的。
5、1、根据一定的数学概念、法则和定理,由一些已知量得出确定结果的过程,称为运
算。能使某些运算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称为运算能力。运算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通
常所说的运算能力还包括运算技能,如心算、笔算,以及四则运算、方程运算,等等。
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帮助学生形成计数能力。计数能力是运算的基础。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有一定的
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万以下的数,通过推理而掌握更大的数,并能够在一定范
围内运用归纳演绎的形式进行推理、运算。
(2)引导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和公式。首先,让学生在大量感知具体事例的过程中逐步感受
到法则的存在,到一定阶段用文字或数学方式对法则进行科学的表达。其次,把单个的法
则公式联系起来,形成系统,这有助于灵活进行运算。
(3)通过解答应用题发展运算能力。应用题的解答主要在于列式。学生应能够理解题意,
迅速回忆相应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利用图示或表解把思路形象化、条理化,最后
列出算式进行运算。这一过程体现出了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的品质,也是运算
能力的集中表现。
2、【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导入环节】
(1)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口算下面各题。
40x830x52x309x20;
12x48x117x1012x3
自己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以前相关的知识,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够得到有效迁移。)
(2)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请学生根据该情景自主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与教材上不同的问题。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是理解。因此,学生若能正确提出问题,就是理解了该
情景中的数学关系,这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需要用整十、整百数解决的问题。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
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思考、交流,
探讨口算方法,自然引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6、(1)《乃哟乃》是一首土家族的歌曲,表现了土家儿童幸福、快乐的生活。
(2)全曲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谱成,其旋律多为级进下行,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色
彩,给人以奇特、质朴、清新之感。
(3)是一个让孩子们了解土家族,拓宽民族音乐文化的很好的载体。
(1)知识目标:能用活泼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乃哟乃》。能认唱音符do、mi、
solo
(2)能力目标:能用碗筷和老师合作演奏歌曲《乃哟乃》,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团结合作的
精神。
(3)情感目标:了解土家风情,感受土家族音乐特点,并对土家族歌舞产生兴趣。
音乐律动导入,用音乐营造幸福快乐的氛围:
学生随着歌曲《幸福拍手歌》的伴奏音乐,自由而有序地进入音乐课堂;
1.师生问好;
2.教师提问导入:什么是幸福?你们觉得怎样就是幸福?哪位小朋友来说给老师听听?
学生:被爸爸妈妈喜欢就是幸福,被老师喜欢就是幸福,开开心心就是幸福,一家人住在
——起就是幸福……
3.教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幸福和快乐常常在一起,我们会因为幸福而快乐,也会因为
快乐而幸福。你们都觉得幸福吗?那我们一起来唱首《幸福拍手歌》!
教师引导学生边哼唱《幸福拍手歌》,边做律动(拍手、跺脚、搭肩、握手)
4.教师谈话式语言引入新课:我们感到幸福的时候会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表达快乐的心
情。你们知道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感到幸福时是怎样表达的吗?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
首土家族的歌曲《乃哟乃》!
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本着“以人为本、享受音乐”的教育理念出发的,所以本课的开始没有
从传统的发声练习、节奏练习入手,而是紧紧围绕“幸福生活”这一课题展开,让学生尽
快融入音乐营造的幸福快乐的氛围中。
因为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因此设计了律动这一环节。通过律动,既让学生将身体动作融
入音乐中进行体验,又通过“拍手、跺脚、搭肩、握手”等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7、(1)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对班级个体和
班级群体的了解和研究。它是做好各项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级教育过程中有效开
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
的中心环节。班主任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建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
案。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
放起来,即建立学生的档案。学生档案分为集体档案和个体档案。(4)班会活动。班会活动
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锻炼学生活动能
力的基本途径,所以有计划地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⑸协调
各种教育影响。个体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社会、学校等都对学生的发展产
生各自的影响。(6)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
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7)班主任工
作计划与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班
主任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做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
行质的评议和量的估计。(8)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好学生的
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包括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的教育工
作和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8、(1)概念: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就叫众数。
特点:①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②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当众数出现
的次数越多,它就越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并且它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到一组数据的大
致情况。众数是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可以不存
在或多于一个。
(2)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众数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众
数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掌握众数的特点,并能将众数运用到实际生活
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利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乐趣,并培养学生对
数学的兴趣。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根据课本情景提问题
用课件出示课本中20名候补队员的身高情况,请学生们仔细观察,通过小组讨论,试着找出
数据的特点。
二、新授:1.引导学生思考并计算出候补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与中位数。
学生回答:候补队员身高的平均数:1.475米候补队员身高的中位数:1.485米。
教师总结:平均数与中位数可以体现数据的一方面趋势,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据出现的次数体现
出数据明显的集中趋势。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①老师想问问大家,在这组数据中,哪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
②学生讨论:1.52米出现的次数最多。
③教师总结:.上面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三、巩固与小结:
同学们都了解了众数的定义,那么请大家谈一谈,说一说,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相比,有什
么特点?
学生集体谈论: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设计理曲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发现,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之间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数据的整理
与处理,让学生能够将数学与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9、1、英语教学要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利用游戏有意无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
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减轻小学生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
地说,游戏的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游戏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游戏教学能排除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减轻负担;
(3)游戏教学能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4)游戏教学能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思维。
2、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听、读、写"headseye、ear、nose、face、mouth"等单
词,及句子"Thisismy….”;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分组参与、游戏巩固等环节掌握所学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勇于表达的精神,养成学习英语的兴趣。
(1)导入:
1.Greetings.
2.SinganEnglishsong《Tenlittlefingers》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把学生带进一种英语氛围中;由于finger是人体的一部分,
"Tenlittlefingers"这首歌又能很好地把学生引入这堂课)
3.Freetalk
T:Hello,what'syourname?/Howareyou?/Pleaseintroduceyourfriendstous.
(设计意图:运用句型Thisis...,为新授做铺垫)
(2)操练
1.Lead-in
T:Boysandgirls,now,lookhere,canyoutellmewhatisthis?(师指着自己的手指进行提
问)
Ss:Fingers
T:Andwhatisthis?Doyouwanttoknow?(师分别指自己的头、胳膊、手、腿、脚
进行提问)
OK.thislessonwewillpickupthem.Ifyoudowell,youcangetastickerasanaward.
Areyouready?Let'sgo.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老师指着自己的身体部位进行提问能够
带给学生一种真实的感觉:英语就在我们身边;一定的奖励机制更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2.Presentation
T:Lookatthescreen.please.(出示一张Panda的图片)
Whocantellme"what'sthis"?
SI:panda!
T:Welldone!Thisstickerisforyou.
(然后屏幕逐一出示熊猫的各个部位,师引导学生学习)
T:/e/:ea,ea;head,head,head.Readafterme.(师指着自己的头教读这个单词)
Ss:(pointtoheadandsayaftertheteacher.)head
T:Myhead.(TandSsdotheactiontogether.)
Ss:Myhead.
(师通过指着男孩女孩教读让学生加以区分his与her)
同样的方法教授arm,hand,leg,foot.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整个课堂学习的重点,由单词到到词组再到句子,这样小步子
的循序巩固学习,符合三年级学生初学英语的特点,重复加强记忆。
3.Practice
T:Mostofyouworkhard.Let'shaveacheck.
师出示本课的生词卡片,多种形式检测学生的认读情况。
T:Now,practicewithyourpartner.(整个过程,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随堂检测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问题进行点拨,
确保课堂的高效性;把课堂教给学生,小组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
性,避免了“老师说的多学生说的少”的弊病。)
4.Consolidation
T:Nowdrawananimalonyourpaper,andwritethenameonhishead,arm,hand,
legandfoot.
让学生上台用“Thisishis…”介绍自己所画的动物的身体各部位。学生介绍的过程
中,师适时发出指令Pointtohis…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开放式的画画练习,技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又能学以致用,师
在合适的时机参与,趁热打铁。)
10、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听。要求小学生聚精会神地听
讲,充分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含义,如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等。
⑵注意看。要求小学生全神贯注地注视教师板书的内容,对教师用彩色粉笔标记的部分、
用电化教具突出演示的部分尤其要仔细观察、认真领会和重点记忆。
⑶多动脑。要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要边听、边看、边思考,要与教师讲课的进程保持同
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⑷主动练。在课堂上要鼓励小学生大胆发言,勤学多练,从而加深理解,保证听课有较好
的效果。
⑸做笔记。对教师讲课中的要点、难点要简明扼要地写在笔记上,以备课后复习。
⑹善归纳。对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要抓住纲目,归纳要点,力求当堂理解。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二)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拿到答题卡后,要认真检查答题卡有无折皱破损、污渍,如有以上问题须立即
向监考老师反映。
>答题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进行,在试题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前要离开考场的考生须先按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从上到下的顺序平放在
桌面上,再举手提出离场。
一、主观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
1、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及管理策略。
2、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3、简述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
4、简述处理班级突发事件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5、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6、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小摄影师
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他经常坐在窗子旁边工作。一个阳光明媚的
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高尔基打开纸
团,上面写着:
亲爱的高尔基同志: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
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
架照相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
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
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
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简答题]
试分析本文的文章大意与写作特点。
[问题2][简答题]
如指导中学段学生学习,试确定教学目标。
问题3][简答题]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新授课的教学。
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梅花魂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
异国的外祖父。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
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
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
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
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知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
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
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外祖父家中有不少
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
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
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
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
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
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
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鸣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
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
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
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
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
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毗溅
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
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
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一雪白的
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
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⑴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⑵如指导高学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确定教学目标。
(3)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人环节以及揭示何谓梅花之魂的部分。.
8、以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为例,请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并制作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9、请选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案,并据此
设计教学过程。
10、材料:
小学教学材料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
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孙老师把题目改编为:“六一”儿童节要到了,我们三年
级要参加表演,需要演出服装160套,爱心服装厂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20
套。现在离“六一”儿童节还有2天,请你帮忙算算每天需要完成多少套?
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问题:
(1)对孙老师成功的教学情境创设进行评析。(10分)
(2)阐述老师处理教材内容时的基本要求。(10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主观题
1、(1)课堂问题行为是在课堂中发生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
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
综合起来,主要有教师的教育失策、学生的身心因素及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三方面的原
因。(2)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如下:①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②运
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8运用恰当的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2、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
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
内在需要活动力,是一种寻求发展的积极动机和渴望,所以,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
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逆境可
以成才,“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威武不能屈”等典型故事,反映出人的主
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总之,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共同作用于人的身心发展,他们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是以各个不相同的复杂组合
在不同个体身心发展上产生影响的。
3、(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
以发展智力。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原有的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
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这个为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
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方法就称为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2)先
行组织者教学程序。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
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识。(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作为先行组织
者的知识,或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
识。
4、(1)教育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可接受性;(5)冷处理原则。
5、(1)自我中心阶段;(2)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⑶可逆性阶段(自律
或合作道德阶段);(4)公正阶段。
6、1、文章大意:
《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忘记带胶卷未
能照成的故事。
这则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与爱护。
写作特点:
本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的高尚情操、道德品质,
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突然、打量、已经、如果……就"口头语造句。
②过程和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人物对话,学习高尔基关心与爱护青少年的高尚品
质。
3、新授课教学:
A.初读课文
①默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清楚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②检查朗读情况:重点指导“鞠(ju)躬(gong)"、“胶(jiao)卷",轻声字"停当(dang)”、
“打量(liang)”。
3交流学习疑难,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子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
文中的文字和词的障碍。
④齐读全文后,小组讨论,谈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B.细读感悟
①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②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③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
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
关怀。
d.引读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
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体会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
这张照片,实现孩子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C.再读课文,升华情感
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提问两个问题:
1小男孩会回来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②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
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7、(1)中心思想:本文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
色梅花的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
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读探究,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章的感悟,体会梅花坚贞不屈的品格,培养民族意识及
爱国情怀。
⑶导入环节:
同学们,我们每年都在经历季节的变换,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
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
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尽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
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
毛主席也曾写下词盛赞它。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及写梅花
的诗词)。看到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时,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身在异乡的外祖
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今天我们就跟着作家一起回忆一下她
的外祖父与梅花的故事。
揭示梅花之魂的环节:
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A.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B.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C.仔细想一想,课文的题目是梅花魂,何谓梅花魂?
D.全班交流: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保存
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带。
拓展交流:说说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文天祥、苏武等)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读出梅花坚贞不屈的
傲骨;读出远在他乡的游子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8、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
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法,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分数,观察教师提供的材料并猜想能不能平均分
这些物体得到分数,动手分一分寻找分数等数学活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
物体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
学生分析、概括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兴趣、愉悦、兴奋这些丰富的情感
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V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概括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自己的身高,并用小数表示。
2.引导学生复习回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知识并举例。
师:说明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整数和小数,小数是分母为10,100,1000,10000……的分数
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实质上是特殊的分数。什么是分数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揭示并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用整数、小数的概念表示事物的数量,进而回忆认识过的
分数,不仅使数的概念得以横向扩展,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对学
习新知识产生亲切感。)
(二)探索分数的意义
1.探索感悟
师: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学具中有一盒跳棋、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一板
发卡、一张长方形白纸、一袋圆珠笔、一板电池、一米长的绳子),同学们想一想:这分别
是什么材料?这些材料能不能平均分,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请大家动手分一分,并用分数来表示。(学生独立活动,寻找分数)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重点发现平均分一些材料时用不同分数表示的学生。
全班交流,教师弓I导学生说出得到了哪些分数,是怎么得到的。
(教师从生活中精心挑选了一些实物,作为寻找分数的材料。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材料并
猜想能不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得到分数,然后动手操作寻找分数。展示时重点展示平均分多
个物体得到分数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
分成不同的份数,其中这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过程。为抽象分数的意义做好铺
垫,感悟分数就在生活之中。)
2.抽象概括
让学生说一说在寻找分数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教师解释:像这样一个实物、一个计
量单位(板书)和许多个物体(板书)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T'表示,通常我们把
它叫作单位"1”(板书)。
教师启发学生观察自己写出的分数,小组交流,体会分数中的分子、分母与自己平均分的
过程有什么联系。
学生通过交流汇报明确: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这样的几份。
让学生举例单位“V还能表示生活中哪些物体,引导学生联想到:一个班的学生、一个学
校的学生、男生的人数等等,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只要学生明确是把单位“V平均分成许多份,这
样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教师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在
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看书中定义,让他们自己读一读。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分数,在已经建立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分数的意义,不强调死记
硬背程式化的术语,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说明学生已经明白什么是分数。接着引导学
生看书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实践应用
出示课件:
师:看到这些分数你想到了什么?
(通过研究找到的分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体会学习分数的价值,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进行合理的评价,并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使学生对分数产生亲切感。)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9、《柳树醒了》
教学目标:
⑴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过程:
⑴识字写字。
①生字的呈现。
A.出示课题时,教学“醒”字。
B.结合课文,呈现“春雷、洗澡、柳枝、软了、梳头、柳梢、绿了、玩耍”等词。
②生字识记
A.利用偏旁部首,新旧字联系记忆生字。
B.生字巩固。
③写字指导。
⑵朗读感悟。
①通过不同学生朗读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②指导朗读方法。
③抓住重点词语感悟诗歌。
A.“柳树醒了”是什么意思?
B.从哪里知道“柳树醒了”?
C.“柳树醒了”说明了什么?
⑶实践活动。
①课堂活动。
仿照课文编诗句:
春天跟说话了。
说着说着,。
②课外活动。
“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到户外寻找春天,说一说并画一画你眼中的春天。
10、(1)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反应的
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编造故事和问题创设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通
过创设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故事的引导和一定的问题情境联系,
激起学生的取之欲,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独特的教学情境,有效的激发兴趣,培
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
材料中,孙老师把枯燥泛味的数学题目,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六一儿童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
兴趣,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这样新奇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
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
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
第二,教师在处理教材是应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好奇心,
向学生提供充参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知识,解决
问题。
第三,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
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
谓教学内容的深度,就是指知识的难度,也就是教师挖掘教材的程度。教学的难度大小,
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难度过大,容易挫伤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
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合适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三)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拿到答题卡后,要认真检查答题卡有无折皱破损、污渍,如有以上问题须立即
向监考老师反映。
>答题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进行,在试题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前要离开考场的考生须先按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从上到下的顺序平放在
桌面上,再举手提出离场。
一、主观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
1、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1][简答题]
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2][简答题]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年学校安排我担任高一年级某班的班主任。组建班委会是我感到既敏感又头疼
的一件大事,因为既要选举出能起表率作用、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又要适
当照顾那些性格内向、自卑、需要锻炼的学生。在观察中我发现,有个女学生很
特别:性格孤僻,不敢与人正视,总是一个人发呆。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
该生在初中时活泼、开朗,曾经担任过班上的宣传委员,学习名列前茅,尤其擅
长作文。但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班级黑板报评比中,她负责的黑板报名落孙山,遭
到班主任三番五次的严厉批评,这种打击直接影响到她的学习。在随后的考试中,
由于成绩不理想,班主任又旧话重提,并以“你做什么都不行”为由撤掉了她宣
传委员的职务。这使她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刺激,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并经常自责,
整天生活在忧郁和自卑的阴影中无法自拔。在安排班委的过程中,尽管我苦口
婆心地动员、鼓励,但她执意拒绝担任宣传委员。为此,我有意将宣传委员的位
置空缺,并宣布:“暂时没有发现合适人选,待学期结束后根据同学们的成绩和
表现进行公开选举,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机会。”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多次暗地里
给她创造机会:把她的演讲稿、学习心得等多次在班上进行展示,并在学校广播
站广播。她所拍摄的有关宣传环保的图片被报社采用,作文也获得了学校的“新
蕾奖”。我发现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愿意主动和同学交流了,也能听到她天真、
爽朗的笑声了,不知不觉中她逐渐恢复了久违的自信。第二个学期初,在全体同
学的掌声中她“站”到了宣传委员的位置上。两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点大
学。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4、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请简述教师课堂上“创设语境”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
⑵请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时的语言技能(听说)目标。
(3)请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个语言运用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要求:创设一个
真实语境,让学生运用核心句型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语言交际训练。)
5、小林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所做的作业中经常会出现错别字,下面这些词
语就是从他作业中收集来的。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蚂蚊运骨头;凶恶的豺狠;坑蜓的小道;叔叔的喉节;
甜甜的甘遮;美好的婚烟;空扩的田野;力量的平横……
(1)从小林的作业可以看出,他对一些词语的掌握还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如果你
是小林的语文老师,要对小林进行个别指导,请写出你的教学设想及设计意图。
(2)结合小林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谈谈你对如何准确规范地掌握字词,减
少、避免出现错别字的见解。
6、某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我们的画》中设计了以下几组活动:
活动一:教师在课前把教室布置成刚刚举办过“二年级画展”的样子,学生自由
观赏,与环境互动,自然地萌发办自己班级画展的愿望。
活动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画,请小组里的伙伴对自己的画提出
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
活动三:教师出示自己的画,进行示范介绍,请学生介绍并为绘画作品提建议,
为学生提供交际案例,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子,自然、大方、有礼貌地向好朋友
介绍自己的画,把话说完整,把图画的内容说清楚。好朋友要仔细倾听,认真评
价。
活动四:以小组为单位,推选评委,带领大家评选“最受欢迎的画”,推荐参加
班级画展,为了本组的画能被选中,小组的同学必须想办法说好推荐的理由,说
服其他组的同学,其他组里的同学可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自己的意见。
活动五:请获奖的同学在音乐声中上台领奖,其余学生当小记者,采访获奖的同
学,让他们谈谈获奖时的感受、创作的过程等。
问题:你是怎样评价上述设计的?请从教和学的角度进行评述。
7、根据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1)设计说明
①话题:谈论正在进行的动作。
②适合级别:2级。
③课题说明:PEFC第五册(下)第四单元8部分,选编教学内容。
④课时说明:1课时。
⑤学生情况说明:本案例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
(2)设计要求
①主题明确。
②条理清楚,步骤准确,内容翔实。
[问题1][简答题]
请按上述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8、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9、请选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案,并据此
设计教学过程。
10、简述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主观题
1、1、1.教学目标
⑴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⑵初步建立I克和I千克的观念,知道I千克=1000克。
⑶掌握用秤称量物体的方法。
⑷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2.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2、
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老师也喜欢,昨天我在超市买了两样东西,猜一猜,
哪个更重?你怎样知道是它重?(面条和苹果)
学生可能会说用秤称,可能会说掂一掂,还可能说看标签……
师:看来物品有轻有重,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作物体的质量。
二、认识秤,揭示课题
1.出示:常见的秤挂图。
师:刚才说可以用秤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你都认识些什么秤?在哪里见过?
2.介绍一些常见的秤。重点介绍天平和盘秤。
小结:它们都可以用来称物品的质量。
3.揭示课题。
师: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克和
千克)
三、认识克,感受1克和几克
1.掂一掂1克的物品,感受1克的质量。(1个2分硬币)
师:你想知道1克是多重吗?
学生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1克的质量,你有什么感受?(很轻)
2.说一说,你觉得哪些物品也是大约1克。(药片、小发卡、纽扣、小螺丝、一粒花生、一
个乒乓球、一片树叶……)
3.掂一掂,比一比。分别掂一掂一支铅笔、一袋米、一包盐的重量,比一比谁重,感受几
克、100克、500克的重量。一般比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做单位,用字母表示是g。
4.估一估数学课本有多重?再称一称。(1本数学课本大约重150克)
5.介绍天平。称较轻的物品要用到一种秤——天平。
四、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1.感受1千克。
师:物体有轻有重,称比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做单位,称比较重的物体时我们就周千克做
单位。那1千克有多重呢?
1扎面条的重量就是1千克,也可以用1kg表示。
师: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1扎面条,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学生用手掂一掂)
师:你觉得1千克怎么样?(挺重)1千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斤。但斤不是国际通用单位。
2.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3.判断: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比较,哪个重一些?
小结:不论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如何,1千克重的感觉是一样的。
4,估计几千克,称书包。
师:你估计书包有多重?你是怎样估计的?(引导学生与1千克对比)
师:好,咱们用盘秤来称一称,看你估计得准不准确。(指导学生使用盘秤)
(出示盘秤)观察一下盘秤,你们有什么发现?(让学生看到指针和单位千克)
5.当我们用盘秤称东西的时候,当指针指到1就表示1千克。下面,我们就来称1千克的
东西吧。(称1千克的东西:1扎面条、1罐奶粉、两袋盐……)
6.称一称:1千克苹果有几个?1千克香蕉有几个?
7.活动:感受几十千克,称体重,互相抱一抱。(体重在20~35千克)
五、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师:一包食盐有500克,两包呢?
生:1000克,因为500克加500克等于1000克。
师:再用盘秤称一称两包盐的重量。指针指向I,两包盐的重量是Q千克)。你发现了什
么?(1千克等于1000克)
5千克等于多少克?3000克等于多少千克?
六、拓展深化
1.玲玲是二年级的学生,自从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后,她对周围物体的质量可感兴趣
了,下面是她称出的物体的质量,这个马大哈,把什么给漏了,你能帮她补上吗?(课本第
89页第4题)
2.认真阅读玲玲的日记,你能发现什么?
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朋友,每天早晨,我从1千米高的床上起来,拿起重9千克的牙刷,
刷牙洗脸后,吃了一个200千克的面包,一个50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2克的书包,穿
上250千克重的鞋上学去了。
七、全课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
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进行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主要有:⑴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特点和能力
水平。这是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要对
不同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来进行教育。该老师
通过观察,发现该学生性格孤僻,并深入了解了其性格孤僻的原因,对该学生的个性特
点、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该学生初中时期被老师严厉批评,以
致丧失自信的成长经历,该老师采取了适合该学生的教育方法。该老师有意将班上宣传委
员的位置空缺,多次暗地里给该学生创造机会:把她的演讲稿、学习心得等多次在班上进
行展示,并在学校广播站广播。她所拍摄的有关宣传环保的图片被报社采用,作文也获得
了学校的“新蕾奖”。一学期以后,该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恢复了自信,性格也变得
开朗起来,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
3、(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⑵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⑶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jin
4、(1)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语境”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有四点:①创设语境要有针对性。
创设语境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所开展的活动目标、内容、方法及形式等都要适合
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
②创设语境要有趣味性。创设的语境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知更加
清晰、想象更加活跃、思维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
③创设语境要贴近生活。语境的创设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真正参与
到教师所创设的语境中来。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在特定的语言情景中的交际能力。
④创设语境要有可操作性。语境的创设要便于操作,不要超出教师的可控范围。
(2)Abilityobjectives
QjStudents'listeningandspeakingabilitycanbeimprovedbytheendoftheclass.
②Studentscanmastersomeexpressionsaboutthetopic"Lost&Found",andapplythemin
realsituations.
(3)Practice&Activity
Workingroupof4,andgiveeachgroupanemptyboxanda"Lost&Found"board.
Studentscanputtheirstationeriesintheemptybox.Thenonestudentactsasanoffice
staff;otherstudentscometohimtogettheirlostthingsback.Forexample:
A:Exeuseme.Ilostmypencilbox.
B:Whatcolorisit?
A:It'sredandblue.
B:OK.What'sinit?
A:Twopencils,apen,arulerandaneraser.
B:Hereitis!
A:Thankyousomuch.
Studentswillhave10minutestocompletethedialogue.Aftertheyhavefinishedthegroup
work,inviteoneortwogroupsto
cometothefrontandshowtheirdialoguestothewholeclass.Teacherwillgivethem
properfeedback.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来练习单词和句型,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
兴趣,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巩固新知,增强合作意识。)
5、(1)①先讲一些有关错别字引发的笑话,以弓I起小林对错别字的重视。如:“买命”的
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出门在外的生意人托人给家中捎去家书一封,顺便请对方给自己带回需
要的东西。可是当他夫人看到信时着实被吓了一回。信中写道“……此地多雨,吾因未买
命,故易得小恙,今日请君返家,代为我买命,切切……”其实这个生意人将雨伞的
“伞”,错写成了生命的“命”了,闹出了笑话)。
②结合小林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教给小林区别易错字、形近字、同音字等的方法。“授
人以鱼,不如授其以渔”,只有掌握了辨别易错字的方法,才能更大程度地帮助其消灭错
别字。
3鼓励小林自己查找自己作业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通过实践,来检验授课效果。
⑵错别字的类型主要有形近致误(如蚁一蚊、狼一狠、蜒一蜓、烟一姻)、音同或音近致误
(如节一结、遮一蔗、扩一旷、横一衡)、义近致误等。
消灭错别字的方法:
①同音字一学会以义辨形。同音近音字是考查的一个重点,要正确区别它们,就要从汉字
的三要素音、形、义入手,整体把握。纠正音同音近的错别字主要靠以义辨形的方法。许
多音同音近的字,形体也很相近,它们都有共同的声旁,而区别只在形旁。所以只要抓住
形旁,结合字义,加以记忆,就不会写错。例如:“燥”和“躁”,前者从‘火‘,有
“干”的意思,常组成"干燥、燥热”等词;而“躁”字从“足”,有“急”的意思,常
组成“急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装修房子防潮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温度补偿衰减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并沟线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铺路用材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铁锌钙口服液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超白内墙工程乳胶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缩丁醛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北平异景 忧国同思-品析《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程控消振电液模锻锤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容器纸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天津2024年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会员卡转让协议书范本(2024版)
- 育婴师培训课件
- 2024-2029年中国肌电生物反馈仪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4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
-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
-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 2024年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摊位安全责任书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