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练习题及答案1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练习题及答案1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练习题及答案1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练习题及答案1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练习题及答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中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3.你怎样理解文中学生的提问和先生的态度?

4.你会对文中的先生持什么态度?

不必说碧绿的……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算要好得远。

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写视觉的:写听觉的:

写味觉的:

3.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4.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5.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

面加以回答。

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法再续

写两个句子。

7.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

8.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1.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

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

2.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舞有什

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3、请相互合作,查阅有关书籍,理解“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含义。

2.爸爸的花儿落了

给下面的歌词拟个标题,再仿照歌词写一段话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标题:

仿写:

1.课文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2.课文的线索是什么?

3.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4.全文插叙了哪几件事?用简洁语言概括。

5.全文以“花”开头,又以“花”结尾,作用是什么?

6.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文段写花实际是为了写爸爸,花的衰落,花的凋谢,暗示了爸爸的生命是不可换回的。

请把这句话找出来。

2.文段中哪些地方直接刻画了爸爸的花儿落了?

3.文段中有一处用了省略号,分析其作用是什么?

4.文段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

5.文中描写弟妹们顽皮天真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6.从文段中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7.文段中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结合英子的成长历程,谈谈你从中领悟到些什么?

2.结合你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成长有什么体验?

3.丑小鸭

1.怎样理解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自己不懈追求的结果?

2.联系课文,写出丑小鸭经历了哪些困苦和磨难?

3.丑小鸭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4.这篇童话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什么?

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困苦和灾难,那么……

……还是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

1.第①段写丑小鸭“认出这些美丽的动物”时,为什么“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

2.丑小鸭为什么拼死拼活也要飞向美丽的天鹅?

3.第①段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找出第②段中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5.怎样理解“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在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句话?

6.丑小鸭变成天鹅后,处境有怎样的变化?

7.面对赞誉,丑小鸭表现如何?

8.面对丑小鸭的生活经历,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为什么说丑小鸭的一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2.有人说:逆境使人成才;也有人说顺境使人成才。请你积累•些环境对人起一定作用的

名言警句,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的体验。

4.诗两首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的主题是什么?

2.《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含义,你从中悟出什么人生的哲理?

六.阅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L从诗中你能看出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过去、现在、未来吗?

2.假如把这首诗分成两部分,请各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容。

3.你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4.学完此诗后,你有什么感悟?

七.阅读《未选择的路》

1.作者为何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2.本诗主要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诗中流露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复杂感情?

4.本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5.伤仲永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世隶耕__________

2.未尝识书具__________

3.即书诗四句__________

4.收族为意__________

5.宾客其父__________

6.余闻之__________

7.令作诗__________

8.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

9.泯然众人矣__________

10.固众人__________

五.翻译系列句子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2.并自为自名。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4.父利其然也。

5.贤于材人远矣。

6.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金溪民方仲永……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

2.解释。

①传一乡秀才观之②指物作诗立就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或以钱币乞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5.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

6.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7.仲永的天赋才华从哪些事情可以说明,请举两例。

8.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

9.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F.父异焉。

10.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1.课文在叙述故事后还有一段议论,以往的课文删去了这一段,我们今天所读的教材没有删,

你认为删了好还是没删好?为什么?

2.结合社会现状和自身实际,请你思考:成才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6.黄河颂

填充诗句

1.我站在高山之巅,,奔向东南。惊涛澎湃,

2.五千年的古国文化,._____:多少英雄的故事,!

3.你是伟大坚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4.你一泻万丈,,伸出千万条的臂膀。

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2.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3.为什么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4.今天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概括歌词的主要内容

2.“啊!黄河!”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3.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4.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5.把选文分成两部分,并概括层意

6.全诗的诗眼是什么?

7.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8.从赏析的角度,任选一句诗进行赏析

七.“黄河”这•概念已深深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与黄

河有关的诗句,在民间流传的俗语中也有许多与黄河有关,请写出几条。看谁积累得多。

7.最后一课

1.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讲解过。

2.个个都那么,教室里那么!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3.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4.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______,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小说插入对镇上人物的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3.作者是怎样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

4.说说小说是怎样安排情节的?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

……——你们走吧。”

1.给文中带点字注音

祈________

哽________

2.从小说情节看,选文属于什么部分?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卜二下。”钟响了,意味着什么?

4.“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

5.选文有一处侧面描写,请找出来。

6.韩麦尔“脸色惨白”的原因是什么?

7.“我”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8.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9.作者反复写钟声,用意何在?

10.“散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1.有的同学认为采用第三人称写这篇小说比第一人称写更好些,也有同学不同意这种看法,

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2.作品中为什么没有对韩麦尔先生的心理描写?这是作品的欠缺之处还是独特之处呢?请

谈谈你的看法。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解释整个词语

①浩浩荡荡:②一泻千里:

③亦复如是:④奇趣横生:

根据课文把下列对象的比喻句写在横线上。

①民族生命的进程:

②人类历史的生活:

③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④艰难的境界: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①“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②文中“雄健的精神”指什么精神,现在还需要这样精神吗?

③文章二、三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二段与第三段相比,语意

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④作者为什么要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联系起来?

历史的道路,.......的境界,愈能感到•种冒险的美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逼狭崎岖

2.“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

3.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4.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

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一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什么诗句呢?

5.第二段中的两个“其”字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6.第三段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

7.仿写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

是崎岖险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用了很多的比喻,请举例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

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9.土地的誓言

四.用下面的句式写一段话

当……的时候,当……的时候,当……的时候,我想起……我想起……我想起……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2.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

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3.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改口说“土地,原野,

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4.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选取“白桦林”“蒙古驹”“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作为描写对

象吗?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炽痛:②亘古:

2.指出文中加“y的词语各指代什么内容?

①她:②这种声音:③这个:

3.请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4.作者在这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绘的?

5.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红熟的浆液”?这一联想准确吗?为什么?

6.文中“不得不回去”、“应该回去”、“必须回去”三者之间有什么细微的差别?

7.将下列句子改为肯定的陈述句,并谈谈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唤我回去。

8.理解下列各句的含义

①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

②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

们要汇合在一起。

9.文中应用呼告手法,直接对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念、眷恋,并将倾诉对象拟人化,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10.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1.有人认为课文中有些词语排列过多,可以删除,你的看法如何呢?

2.课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

10.木兰诗

多义字辨析

市:东市买骏马

愿为市鞍马

将:将军百战死

出郭相扶将

帖: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机:不闻机杼声

万里赴戎机

四.解释

1木兰当户织____________

2.昨夜见军帖__________

3.旦辞爷娘去__________

4.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

5.朔气传军柝__________

6.木兰不用尚书郎

7.出郭相扶将__________

8.出门看火伴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2.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3.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4.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

5.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6.写木兰一家人高高

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爷娘闻女来,出……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话的段意

2.填出相应的动词

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5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6.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1.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如何理解本诗详略的处理?

11.邓稼先

三.词语填空

当之无_死而后__然不同知人之_盖世无_德高望_公而忘

_两—清风

四.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例:“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

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仿写: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邓稼先的伟大贡献和崇高品质有哪些?

4.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

.....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是“‘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

愧的。

1.张爱萍符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2.“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3.摘录段中语句回答:

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

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

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

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

4.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

目的是什么?

1.试从课文中找出具体材料说明:本文作者具有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

2.试举例说明对比手法在本文中的应用及作用。

九.读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杨振宁和周润发同机抵达上海机场。周润发一下飞机,就被无数的歌迷影迷团团围住,拍照、

送鲜花、请求签名……热闹非凡。•位工作人员对身边的青年说:“杨振宁也在这架飞机上!”

有青年问了一句:“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

12.闻-多先生的说和做

四.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例: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犹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仿写:

例: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仿写: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

3.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

4.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闻一多先生还……

……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给上面的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

②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3.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

一致?

4.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

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5.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6.最后几段,几乎是一句话一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

7.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七.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

么,谈谈你的看法。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四.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1.“你们竟敢到兽穴来抓狮子的毛。”

2.“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座已倒落的火山,头颅到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1.“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中,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作者笔下的贝多芬,主要的性格特征有哪些?

3.贝多芬超出常人的地方表现在哪里?

4.文章怎样通过肖像描写来表现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人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①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

……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1.作者将“耳聋”比作了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2.如何理解“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

开的「

3.“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这是什么原因?

4.段③末尾连用两个叹号,有什么作用?

5.贝多芬能够向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指挥的情形,这表现出他怎样的精神?

6.贝多芬为什么会说“一个人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谈谈你的理解。

7.假如你是贝多芬最后一次指挥的音乐观众,当时会有什么感受?请简要写在下面。

[作为一个音乐家,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双聪慧的耳朵,而贝多芬却没有,他是怎样看待这一

问题的?请试着谈谈你的理解。

2.贝多芬曾说过:“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联系课文谈谈你从中

感受到了他怎样的生命力量?给你什么人生启迪?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本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了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2.本文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

接着来的是左拉。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

……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1.这段文字刻画了谁的形象?抓住他什么特点来写?

2.这段文字用了哪些方法来刻面左拉的形象?从中看出他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3.结合全文看,对左拉是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会有这种安排?

4.“他就变得忧虑起来。”说说他为什么而忧虑呢?

5.作者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带有怎样的感情?

七.福楼拜是莫泊桑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他曾对莫泊桑说:”所有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

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

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该满足于‘差不多'……”试从课文中

找出人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

15.孙权劝学

一.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二.辨析古今异义

孤治博士但往事

(古)______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成语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2.本文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1.解释加点字

①谓:②若:③益:④遂:

2.释句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①孙权:②吕蒙:③鲁肃:

4.用原文回答

①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②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5.用“II”将文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6.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7.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16.社戏

四.请根据文章顺序排列下面事件的先后,并作详、略归类。

1.六一公公送豆给“我”。

2.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3.夜航赴赵庄看戏。

4.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5.看戏前的波折。

6.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7.和伙伴们在赵庄看社戏。

顺序:详写:略写:

1.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2.双喜和六一公公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试举例说说本文景物描写有什么特色?

4.你怎样理解课文的结尾?

甲:两岸的豆麦……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

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

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

起来。

1.注音

蹿老渔父

2.释词

①依稀:②夜渔:

3.你怎样理解甲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

4.“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

5.甲、乙两段景物描写的内容各是什么?

6.甲、乙两段都写了船速之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处是侧面描写?请找出有关语句并

抄写下来。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这两段景物描写都调动了人体的感觉器官,请分别找出来,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你怎样看待文中“偷豆”这一情节安排?

2.从小说《社戏》中,你能看出作者对故乡有怎样的情感吗?

17.安塞腰鼓

,是急促的鼓点;,是飞扬的流苏;,是蹦跳的脚步;—

,是闪射的瞳仁;,是强健的风姿。

叫仿写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

变得亢奋了。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文中反复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有什么作用?

2.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安静的腰鼓”,第二部分是“寂静的腰鼓”,这两个静一样吗?

3.请你说说黄土高原人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4.试从多角度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睡——安塞腰鼓!

1.作者用“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这句话做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2.选文写的是表演前的情况,背景是;人物是;性格是;

神情是;而腰鼓则是o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选文为什么要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又写他们的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

呆”的腰鼓?

4.“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在选文中找出表现这群后生的两个比喻句,并分别指出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6.你最喜欢选文中哪句话,把它抄下来,并说说其妙处是什么?

七.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歌颂西北汉子?联系当今

“走进西部,开发西部”的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18.竹影

三.解释词语

惬意:徘徊:坐不牢:口头禅:

四.说说你对下列比喻句的理解

1.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2.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题目“竹影”在全文有何作用?

2.课文题目是“竹影”,但开头并不谈竹子,却从“太阳落山”写起,为什么?

3.怎样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

4.作者在本文中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

“马的确难画……

……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1.“依样画葫芦”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最后一句的“如此”和“这样的看法”分别指代什么?

3.写“竹影”为什么又写“画竹”,是否多余,为什么?

4.选文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5.第一段和第二段有联系也有区别,说说区别是什么?

6.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什么?

七.童年的游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快乐,也有思考。结合课文思考:游戏与艺术有什么

关系?

19.观舞记

四.仿写下面的句子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

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

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舞技精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3.文中的哪句话最能表现印度舞蹈的民族特色?

4.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笛子吹起,小鼓敲……转星宿摇,花鬓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

1.第三自然段主要通过对卡拉玛舞蹈时的和描写来展示其绝美的舞蹈。

2.作者在上面的描写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3.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语言不通”的我们“起了共鸣”?

4.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带给“我”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5.选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表现舞蹈者舞蹈时的最高境界?

6.从文中摘出照应“离合悲欢”的句子?

7.文中引出白居易的两句诗有什么作用?

七.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写舞蹈的。在舞蹈的风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什

么美?而本文主要表现的又是一种什么美?

20.口技

一•解释

1施八尺屏障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3.宾客意稍舒

4.曳屋许许声

5.众宾团坐

6.妇抚儿乳

7.变色离席

8.妇拍而呜之

二.辨析加点字的含义

1.妙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2.乳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3.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4.绝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三.解释加点字的古今含义

1.虽人有百手2.不能名其一处也3.两股战战4.几乎先走

古:今:

1.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2.文中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极其简单的道具,其用意是什么?

3.全文是如何以“善”字统领全文的?

忽一人大呼“火起”……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给加点字注音

犬吠________

几欲先走

2.释词

间奋

俄而战战

3.理解填空

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众人灭火之声的句子是

o这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一词可以看出。

4.“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5.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6.用“II”划分层次,并说明理由。

21.伟大的悲剧

三.成语填空

坚持不()不可思()风()露宿精疲力()

毛骨()然()武扬威寸步之()海市()楼

四.课文内容填空

1.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

个月计,()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显得太晚太晚了。

2.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到了第二天,()吃掉一天的口粮外,

()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3.因为()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

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1.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试从课文中找出实例。

2.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热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从

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找出答案。

3.在文章中,作者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请你说一说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

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

“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O

2.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3.“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

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

4.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

5.“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要忠实地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

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

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

6.归纳本段大意。

七.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说说探险者为什么选在1月进行南极活动,而不是7月?

22在沙漠中心

根据词语的意思,填写相应的成语。

1.用智慧和勇气进行争斗。2.佛教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众多的普通的百姓。3.自以

为是自己是正确的,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4.死在值得死的地方。指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四、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国作家o其作品多描述飞行员生

活,代表作有、、等。

1、《在沙漠中心》记叙了“我”的心理过程,通过对

独白,表现了“我”,以及

2.通读全文,说说“我”在沙漠中遇到了哪两大困难?我采取了哪些应对办法?

4.作品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好处?

5.读完全文你有哪些感受?

1.第1段作者说“干渴产生的反应多奇怪啊!",这种“奇怪”的反应具体指什么?

2.第2段交代作者在沙漠行进中所犯的一个非常大的错误是什么?

3.将第2段环境描写的句子抄写在下面,说说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第2段最能表现作者绝望心情的句子是什么?

5.文章哪些词句充分表达了“我”的痛苦处境?

6.文章在写“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之前作了多处铺垫。请细读选文,指出其中两处并作简

要分析

7.作者为什么说“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

8依照下列句子仿写。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

己的真理。

9.谈谈你对“我”把“露水当做希望”的理解。

10.选文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11.你怎么理解下面的语句.

①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②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③我感觉平静,一种超越了任何希望的平静。

④“我不再动弹,永远都不会再感到痛苦。何况,说实在的,人受的苦还真不算多……”中

的“痛苦”指什么?

⑤除了你们的痛苦,什么我都不在乎了。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

⑥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⑦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

期待•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⑧我觉得自己是中途站的农人。在郊区火车上,我感到的垂死的感受和在此地的感受大不相

同!在这里,不管怎么说,我都是死得其所!……

⑨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斗牛士,我喜欢的不是危险。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

⑩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12、假如有一天,当你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七、写出两句能勉励人战胜困难、积极向上的名言。

23.登上地球之巅

三.成语填空

养精蓄()斩钉()铁异口同()齐心()力

勇往直()步()艰难头()眼花腰()背痛

1.在登顶过程中,登山队员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是靠什么来克服这些困难的?

2.本文选材详略得当,文中详写了哪两个典型事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写,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4.刘连满最终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你认为他值得写吗?

天色开始……

……仍然勇往直前,继续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

1.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这种估计显然错误”中“这种估计”指什么?

3.文中多次说到队员们严重缺氧,除表明条件艰苦外,还有什么作用?

4.“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请结合全文回答,队员们在攀登中

会遇上哪些痛苦?

5.文中引用了《埃非勒士峰探险记》的一段文字,其作用是什么?

6.文中多次出现“中国登山队员”一词,如果去掉“中国”一词,好不好?

7.第四段第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8.第四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七.假如你是登上顶峰三位队员中的一员,返回时,你读到刘连满同志的短信,你会有怎样

的想法?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读着短信,又会产生怎样的感想?

24.真正的英雄

四.仿写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赞颂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

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1.演讲者在演讲中蕴含的感情及变化的脉络是什么?

2.文中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3.为什么说麦考利芙“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4.文中赞扬了七位宇航员哪些精神和品质?

今天,我们聚集在•起,……

……他们彼此很不相同,但他们每个人的追求和肩负的使命却又是那样的一致。

1.第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发表这篇电视讲话的目的是什么?

2.用原文回答七位宇航员之所以能称之为英雄的原因是什么?

3.第④段的“挑战者”为何要加上引号?

4.第③段“我们内心的真实感情”是指什么感情?

5.“言语在我们的不幸面前”显得软弱无力的原因是什么?

6.第⑤段最后一句中的“很不相同”是就什么而言的?“那样的一致”是指什么而说的?

7.第④段第一句该如何理解?联系历史或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七.宇航员们因航天飞机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25.短文两篇

解释

1、逐走2、入日3、欲得饮4、河、渭不足5、北饮大泽6、弃其杖7、昔者8、怒而触不周

山9、地维绝10、故日月星辰移焉11、地不满东南12、故水潦尘埃归焉

三、翻译重点语句

1、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2、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3、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四、课文理解

1、《夸父逐日》选自:,《共工怒触不周山》选,

它们都是(体裁)。

2、《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

3、怎样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

4、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

5、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

6、“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7、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8、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9、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

27.斑羚飞渡

三.词语填空

目一口呆——不染_然不同进退—谷眼—缭乱略——筹

_不从心心甘_愿

四.仿写

这叫声与我平时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

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1.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感人故事?读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2.文中穿插了几处“我”的想法和反应,有什么作用?

3.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试分析其意义。

4.“彩虹”在课文中出现多次,试分析其意义。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我”目睹老斑羚们从容走向死亡的心理感受。

2.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3.从描写的角度看,第⑤段是从表现老斑羚那震撼人心的献身精神。

4.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5.文段①、⑥都写了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6.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段话,展示镰刀头羊成功指挥飞渡后,独自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

时的心里感受。

1.在本文中,人类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2.课文描写“斑羚飞渡”的奇迹是真实发生的吗?

28.华南虎

1.诗人笔下的这只华南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

2.在华南虎的形象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笼里的老虎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

1.注音

劝诱______

拂动______

2.观众面对安详地卧在角落里的老虎,为什么绝望?

3.老虎对观众的做法为什么一概不理?

4.“笼里的老虎/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其中“胆怯”表明了什么?“绝望”是指什么?

5.“哦,老虎,笼中的老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这两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6.华南虎为什么心灵会感到“屈辱”在“抽搐”?

7.为什么说观众是“可怜”而“可笑”的?

29.马

1.作者为了突出马的特点,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2.人工驯养的马其“驯良”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它的命运又会怎样?

3.野马的“豪迈而犷野”表现在哪里?它们又有怎样的命运?

4.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

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1.天然马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中的“不凶猛”表现在哪些方面?

3.用一个词语概括南美各地的马的处境特点。

4.野马与家马有什么区别?

5.你欣赏天然的马还是人工的马?为什么?

6.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第①段大意。

30.狼

二.解释古今含义

1.自后断其股2.盖以诱敌

3.亦毙之4.方欲行

古义:一今义:

三.解释下列多义词

止: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__________

前:狼不敢前

其一犬坐于前

意:意暇甚__________

意将隧入__________

敌:恐前后受其敌

善以诱敌__________

四.说说下列“其”字各指代什么?

1.恐前后受其敌。

2.场主积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

4.一狼洞其中。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屠自后断其股。

7.其一犬坐于前。

五.翻译下列句子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如果用“屠夫遇狼”概括第一段内容,后三段的内容分别该怎样概括?

2.哪些词语表现屠夫害怕,对狼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

3.前狼假寐的姿势、神态,目的分别是什么?

4.哪一句表现了狼贪婪的本性?

5.课文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

6.哪一句能概括文章的主题?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字词部分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

鉴赏:鉴别欣赏。确凿:确实叮嘱:再三嘱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骇人听闻:让

人听了就吃惊害怕。骇,震惊。嫉妒: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讪笑:讥笑。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萋萋:形容草长的茂盛的样子。忧郁:忧伤,愁闷。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

大,气势雄伟。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大。形容广阔或

壮大。婉转:(说话)温和而曲折。(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也做婉转。崎岖:形容山路

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坎坷。斑斓:灿烂多彩。词语:没有根据的话。污秽:肮脏的东西。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的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

动。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悔。家

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喻,明白。锋芒毕露:锐气、才干全都显露出来。毕,完全。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辞劳苦地、辛勤地贡献知己的一生,到死为止。鞠躬:弯着身子,表

示恭敬,谨慎:瘁:过度劳累。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兀兀穷年:辛

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穷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群蚁排衙:文中指

整齐的排列着。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的远。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

充满正气,表达时极为畅快的样子。惹人注目:引起别人的注意.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

有条理。博学多识: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