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_第1页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_第2页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_第3页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_第4页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科目:生物教学对象:八年级课时:1提供者:王世琪单位:杨柳青三中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是承上启下的一节,在上节解决了基因控制的问题,顺理成章的引出本节内容,是上一节的补充、发展和延续;为以后其他三节的学习奠定了丰厚的基础,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遗传、生物的变异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优势:(1)教材上、下节知识体系联系紧密,过度自然。(2)学生热爱生活、精力充沛,对社会问题热心,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这是转化为学习动力的先期储备。(3)师生共同进入课程资源改革已经一年多了,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方式的变化已经接受,成为最大的收益者,有学习的热情。劣势:教材在这一部分的语言表述过于简单,学生推测理解有难度。教材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概念只字不提,却直接拿出结果来应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在《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之后,进一步讲述子代的性状是如何从亲代遗传的,基因是如何传递的,并为下一节课中解释子代与亲代的性状为什么会有相同有不同,打下基础。本课主要通过不同问题的设置,引领学生去整理知识,发现问题,推测结果,寻找真相。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理清思路,才可以掌控课堂。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应注意及时的启发与鼓励。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课前准备时,播放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同学们爱看《爸爸去哪儿》吗?萌娃们和他们各自的老爸长得非常相似,用我们昨天学过的知识说,就是有许多相同的?这是为什么呢?”“很好!跟遗传有关。老爸们是把自己的性状直接遗传给孩子了吗?还是别的什么?”二、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什么?“没错,亲子间的这种相似性,即遗传实质上是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一个惊心动魄的视频《精子和卵子结合受精全过程》,注意!找出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桥梁是什么?那么,成千上万的基因是如何通过这座“小桥”的呢?

这还要和七年级我们学过的DNA、染色体联系起来。三、基因、DNA和染色体(一)自主学习: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教材29页“基因、DNA和染色体”部分。出示自主学习目标:1、什么是基因?2、基因、DNA、染色体位于细胞哪个结构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试着将它们填写在下列的关系图解中。5min之后小组汇报,

教师适时点拨并总结。(1)、“完全正确!说到DNA,它呈双螺旋结构,两条链间由碱基对连接。根据资料人类平均每个DNA分子约含3000个基因,由此你对基因是DNA片段有所理解了吗?所以基因是DNA片段,且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出示七年级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示染色体)图,复习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肯定学生答案。(二)观察与思考,讨论探究“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多少个DNA,多少基因呢?请同学们将书翻到30页,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小组合作完成讨论问题。”5min后请学生小组汇报。

1、数一数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为什么这些染色体是成双成对的?

2、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染成不同的颜色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一个基因吗?

3、

概括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4、

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这些不同颜色的区段你可以用来表示什么?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

(教师进行适时引导)

(三)、小结

人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含23对染色体,23对DNA分子,数万对基因(板书5)。注意“成对”的特点!

讲到这里你知道基因是如何通过精子和卵细胞这座小桥的了吗?四、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出示资料,让学生阅读分析。图片动态演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染色体的对半减少。设置练习题:请将各类生物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填入下表。请学生填出生殖过程中,正确的染色体变化图。下面我们任选人体23对染色体中的任意一对,并用一个字母来代表基因,你能完成下面的填图吗?看谁填得正确五、小结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什么?

基因是如何通过精子和卵细胞这座桥梁的?学生跟唱。

“爱看!”“性状。”“基因一样!”“遗传!”

“不是!遗传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被视频吸引,认真观看,找到问题答案:精子和卵细胞。

思考,不得其解。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问题,小组互助合作解决问题。汇报:(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领悟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1、46条(23对),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不是

3、基因是染色体上能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4、表示基因。演示自己小组将DNA变成染色体的处理方法。观察数目表,肯定结论,成对存在。阅读资料,得出结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完成教材上“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解。精子和卵细胞。

随染色体一起遗传。调动学生热情。

使学生明白遗传的实质是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用视频形式呈现旧知,巩固旧知的同时,利用旧知探究新知,新旧结合,融会贯通。自然过渡。将预习任务(自主学习任务)分割,

在课堂内高效完成,提高自学能力,发挥学生主体性。这是第一个自学小任务。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同时带动后进生。汇报小组由教师点名回答,以检查小组互助合作情况。

讨论探究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合作精神、表达交流能力等。

将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转换为染色体在亲子间的传递

将教材相应内容处理成资料分析题出示,变换方式让学生吃透教材。

讲练结合,加深理解。

问题式小结,理清思路。七、教学评价设计

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一、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

精子和卵细胞

二、基因、DNA和染色体

三、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的传递九.教学反思《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我利用上节课的复习巩固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例如: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父母遗传给后代的是性状还是基因?

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大部分学生在纸上画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图解,让就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都想上黑板去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用小动画的形式展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规律,鼓励学生描述其中的染色体变化的奥妙,这个环节很好的激起了学生们自我挑战的意识。

值得思考的地方:

1、上课的过程中,还是有点急于求成,把学生拽着向前走。不知不觉中,有点将自己设计好的环节硬往学生身上套的味道,因此在某些问题处理上,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分析时间,急于将问题直接给出,这也是不符合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今后还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2、本节以基因为主要线索,需引导学生明确三个问题:基因在什么地方?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怎样的?基因通过什么途径有亲代传递给子代?这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