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制度_第1页
刑事证据制度_第2页
刑事证据制度_第3页
刑事证据制度_第4页
刑事证据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事证据制度教学内容第一节证据的概念\特征第二节证据的种类第三节证据的分类第四节刑事诉讼证明刑事证据制度教学重点:刑事证据的特征刑事证据的种类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刑事诉讼的证明刑诉法关于证据制度的修改要点:1。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2。确立电子证据,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3。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4。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5。明确举证责任分配6。解释“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7。建立证人作证保护和补偿制度第一节证据的概念\特征一.刑事证据的概念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1.证据的内容是能够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2.证据必须以法定的形式之一作为表现形式3.证据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才能够用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根据某银行被盗,侦查机关将沈某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在进行警犬辨认时,一“功勋警犬”在发案银行四处闻了闻后,猛地扑向沈某。随后,侦查人员又对沈某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论显示,只要犯罪嫌疑人说没偷,测谎仪就显示其撒谎。关于可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可以B.警犬辨认可以,心理测试结论不可以C.警犬辨认不可以,心理测试结论可以D.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不可以本题考核证据的种类。《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刑诉解释》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据此可知,首先,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都不是法律规定的证据的种类,其次,该证据没有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第一节证据的概念\特征二.刑事证据的基本特征1.客观性2.关联性(证据的证明力)3.合法性(证据的可采性)第一节证据的概念\特征证据相关性客观性合法性(一)客观性1.含义:是指证据事实必须是随着案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遗留下来的,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2.体现:(1)证据有自己存在的客观形式,并且这种形式可以为人的认识所感知到,或者能被人看到,或能听到,或能触摸到等。(2)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客观的,是不以当事人和司法人员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经得住事实和科学的检验。(3)作为证据内容的事实与案件待证事实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二)相关性(关联性)1.定义:相关性又称关联性,指的是作为证据内容的事实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存在某种客观的联系。2.含义:(1)证据事实指向案件的争点问题(2)证据事实与案件证明对象存在客观联系(3)具有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甲故意杀人案件中,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除了其他证据外,还收集到了下列材料,如果要认定甲犯有故意杀人罪,这些材料中哪些不具备证据的相关性特征?

A.甲写给被害人的恐吓信

B.甲在10年以前曾采用过与本案相同的手段实施过杀人行为(未遂,被判过刑)

C.甲吃、喝、嫖、赌,道德品质败坏

D.甲的情妇证明,在本案的作案时间中,甲曾与她一起在某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泰坦尼克号》(三)合法性1.定义:指一定的事实材料只有符合法律规定才能被采纳为诉讼证据。2.含义:(1)必须由合法主体收集和提供;(2)证据必须有合法的形式(3)证据的收集和提供程序合法;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43: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含义形诉法第54条: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予以排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排除的范围言词证据一律排除实物证据有条件地排除3。排除的程序(1)人民检察院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3)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予以排除,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材料。4。排除的效力应当排除的证据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某公司被盗手提电脑一台,侦查人员怀疑是王某所为,王某一开始不承认,但后来经过刑讯承认了盗窃事实,并供述已将电脑卖给刘某,同时还说他之所以拿公司的电脑是因为公司拖欠了6个月的工资。侦查人员找到刘某后,刘某说电脑又倒卖给了秦某。秦某起初不承认,侦查人员威胁他:“如果不承认就按共同盗窃论罪!”秦某害怕,承认了购买电脑一事,并交出了电脑。此案中下列哪些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A.王某承认盗窃事实的供述

B.王某有关公司拖欠他工资的辩解

C.秦某的证言

D.手提电脑

案情:2010年10月2日午夜,A市某区公安人员在辖区内巡逻时,发现路边停靠的一辆轿车内坐着三个年轻人(甲、乙、丙)行迹可疑,即上前盘查。经查,在该车后备箱中发现盗窃机动车工具,遂将三人带回区公安分局进一步审查。案件侦查终结后,区检察院向区法院提起公诉。(证据)甲——在侦查中供称,其作案方式是3人乘坐乙的汽车在街上寻找作案目标,确定目标后由甲、丙下车盗窃,得手后共同分赃。作案过程由乙策划、指挥。甲在法庭调查中承认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但声称在侦查中被刑讯受伤。

乙——在侦查中与甲供述基本相同,但不承认作案由自己策划、指挥。在法庭调查中翻供,不承认参与盗窃机动车的犯罪,声称对甲盗窃机动车毫不知情,并声称在侦查中被刑讯受伤。

丙——始终否认参与犯罪。声称被抓获当天从C市老家来A市玩,与原先偶然认识的甲、乙一起吃完晚饭后坐在车里闲聊,才被公安机关抓获。声称以前从没有与A市的甲、乙共同盗窃,并声称在侦查中被刑讯受伤。公安机关——在甲、乙供述的十几起案件中核实认定了A市发生的3起案件,并依循线索找到被害人,取得当初报案材料和被害人陈述。调取到某一案发地录像,显示甲、乙盗窃汽车经过。根据甲、乙在侦查阶段的供述,认定丙在2010年3月19日参与一起盗窃机动车案件丙的辩护人——称在案卷材料中看到甲、乙、丙受伤后包有纱布的照片,并提供4份书面材料:(1)丙的父亲的书面证言:2010年3月19日前后,丙因打架被当地公安机关告知在家等候处理,不得外出。丙未离开C市;(2)2010年4月5日,公安机关发出的行政处罚通知书;(3)C市某机关工作人员赵某的书面证言:2010年3月19日案发前后,经常与丙在一起打牌,丙随叫随到,期间未离开C市;(4)丙的女友范某的书面证言:2010年3月期间,丙一直在家,偶尔与朋友打牌,未离开C市(法庭审判)庭审中,3名被告人均称受到侦查人员刑讯。辩护人提出,在案卷材料中看到甲、乙、丙受伤后包有纱布的照片,被告人供述系通过刑讯逼供取得,属于非法证据,应当予以排除,要求法庭调查。公诉人反驳,被告人受伤系因抓捕时3人有逃跑和反抗行为造成,与讯问无关,但未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法庭认为,辩护人意见没有足够根据,即开始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法庭调查中,根据甲的供述,认定乙为策划、指挥者,系主犯。审理中,丙的辩护人向法庭提供了证明丙没有作案时间的4份书面材料。法庭认为,公诉方提供的有罪证据确实充分,辩护人提供的材料不足以充分证明丙在案发时没有来过A市,且材料不具有关联性,不予采纳。最后,法院采纳在侦查中甲、乙的供述笔录、被害人陈述、报案材料、监控录像作为定案根据,认定甲、乙、丙构成盗窃罪(乙为主犯),分别判处有期徒刑9年、5年和3年。问题:

1.法院对于辩护人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请求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如法院对证据合法性有疑问,应当如何进行调查?

3.法院对乙的犯罪事实的认定是否已经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什么?

4.现有证据能否证明丙构成犯罪?为什么?

5.如何判断证据是否具有关联性?法院认定丙的辩护人提供的4份书面材料不具有关联性是否适当?为什么?1.不正确。因为根据《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庭应当启动对证据是否为非法取得的调查程序。本案被告人均称供述系刑讯逼供所得,辩护人提出了排除非法证据的请求,并有一定证据支持,法院在公诉人没有证据支持的情况下,不做调查即采纳公诉人的解释,是不正确的。

2.根据《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庭应进行如下调查:(1)应要求公诉人向法庭提供讯问笔录、原始的讯问过程录音录像或者其他证据,提请法庭通知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出庭作证。(2)仍不能排除刑讯逼供嫌疑的,公诉人应提请法庭通知本案讯问人员出庭作证。(3)公诉人当庭不能举证的,可以建议延期审理。(4)控辩双方可以就被告人供述的合法性进行质证、辩论。(5)对被告人供述的合法性,如果公诉人不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或者已提供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该供述不能作为定案根据。3.没有。因为根据《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必须均已查清,是证据确实、充分的基本要素。本案仅根据同案犯甲的供述即认定乙为策划指挥者,无其他证据印证。4.不能。因为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认定有罪,必须证据确实充分。法庭认定丙犯罪的证据中,甲、乙在侦查中的供述笔录尚未排除刑讯逼供可能;被害人陈述笔录和车辆被盗时的报案材料只能证明车辆被盗,不能证明谁是盗车者;监控录像只证明甲、乙实施了其中一起犯罪;丙的辩护人提供的犯罪时丙不在现场的4份证据,法庭没有查明其真伪。因此,现有证据没有排除丙没有犯罪的可能性,不能得出唯一的结论,认定丙犯罪的证据不确实充分。5、(1)判断证据是否具有关联性的依据主要是:第一,该证据是否用来证明本案的争点问题,与案件证明对象之间是否存在客观联系;第二,该证据是否能够起到证明的作用,即是否具有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2)不适当。因为这些材料与案件证明对象之间存在客观联系,指向丙是否有罪的争点问题;另外,这些材料具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能够实际起到使指控的犯罪事实更无可能的证明作用第二节证据的种类教学重点:各种证据的特点教学难点:各种证据的区别我国刑诉法规定的证据种类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第二节证据的种类一.物证(一)概念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和存在场所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物品或痕迹。犯罪工具2004.8脚印、痕迹鞋底的尘土可以告诉你鞋子主人过去所经历的故事,远比辛苦的审讯所获得的要多。汉斯·格罗斯

《检察官手册》毛发、体液、皮屑、纤维科林·罗斯强奸杀人案

时间:1921年

地点:澳大利亚,墨尔本

意义:这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起通过法庭科学做出判决的谋杀案。

(头发)血迹第二节证据的种类(二)物证的特点1.客观性2.不可替代性3.间接性4.依赖性批判性思维物证会说谎吗?赫伯特·麦克唐奈(McDonnell):“物证不怕恫吓。物证不会遗忘。物证不会像人那样受外界影响而情绪激动……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会说谎,证人会说谎,辩护律师和检察官会说谎,甚至法官也会说谎,惟物证不会说谎。”

何家弘:物证也“说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物证搜集运用过程规范专业谨慎细心物证的提出物证的保全物证的发现物证的鉴定物证的认定现行法律关于物证运用的规则最佳证据规则最佳证据规则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情时,其原件才是最佳证据。1.举证和质证:应当提供原物,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提交照片或模型。2.认证:是否为原物是有关物证真实性审查的一项内容,在证明同一事实的情况下,原物的证明力优于复制品。3.取证:公安司法人员应当调取原物;调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调取复制品、照片,但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记明来源和取证情况。第二节证据的种类二.书证(一)概念以其反映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文件材料

(二)特点

1.有较强的客观性、稳定性

2.可以作为证明待证事实的直接证据

3.所证明的事实内容一般比较明确

(三)审查与运用

1.收集的书证应当是原件

2.书证是否伪造涂改,内容是否有错误.物证与书证

物证书证证明方式以其存在的场所、外部特征或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书证以其记载的内容或者表达的思想证明案件事实属性主观以外的客观范畴具有主观性证明范围只能证明案件的某个方面事实多数情况下可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或多个事实保存和固定方法通常用提取、拍照等方法保一般用复印法方法保存下列哪些证据属于书证?

A.某强奸案,在犯罪嫌疑人住处收集的笔记本,其中记载着其作案经过及对被害人的描述

B.某贪污案,为查明帐册涂改人而进行鉴定的笔迹

C.某故意伤害案,证人书写的书面证词

D.某走私淫秽物品案,犯罪嫌疑人非法携带的淫秽书刊公安机关在一盗窃案现场收集到犯罪嫌疑人张某书写的一张字条,收缴了被盗电视剧录像带、DVD光盘、书籍等,被盗超市提供了被盗物品清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该字条是书证B.电视剧录像带和DVD光盘是物证C.收缴的被盗书籍是书证D.被盗物品清单属于证人证言现行法律关于书证运用的规定(一).举证要求1。当事人应当提供书证原件;2。在确实有困难并且经法庭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照片、复印件、节录本等复制品;3。复制品应当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核对无误、签字或盖章;4。经核对无误的复制件具有与原件同等的证明力;AddYourTitle现行法律关于书证的规定(二)专业书证的说明义务:对报表、图纸、会计帐册、技术资料、科技文献等专业书证,当事人应当附有说明材料。(三)证明力大小规则:在证明同时实施的情况下,公文书证的证明力大于私文书证;档案及经公证、等级的书证证明力大于其它书证。(四)补强证据规则: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提供原件,在无法核对复制件并且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情况下,复制件不能作为证据。AddYourTitle第二节证据的种类三.证人证言(一)概念证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的办案人员所作的口头或书面陈述.

(二)特点1.生动.形象.具体2..是证人对案件有关情况的客观阐述,不是推测或分析意见3.易受到证人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记忆七罪(Thesevensinsofmemory)

记忆七罪分为:健忘、失神、空白、错认、暗示、偏颇及纠缠随着时间而记忆褪色或消失的“健忘(Transience)”;心不在焉,忘东忘西的“失神(Absent-mindedness)”;怎样想都想不出来,但事后又突然间想回来的“空白(Blocking)”;张冠李戴,误把幻想当作事实的“错认(Misattribution)”;受到外界的误导而扭曲记忆的“暗示(Suggestibility)”;根据目前的认知或训练,而改变对过去的记忆的“偏颇(Bias)”;一直无法释怀的恼人回忆的“纠缠Persistence)”。丹尼尔.沙克特(DanielL.Schacter),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

第二节证据的种类(三)证人的资格1.知道案件情况(在诉讼开始前知道)2.能够明辨是非.正确表达3.只能是自然人4.具有优先性5.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互为证人张某、李某共同抢劫被抓获。张某下列哪一陈述属于证人证言?A.我确实参加了抢劫银行B.李某逼我去抢的C.李某策划了整个抢劫,抢的钱他拿走了一大半D.李某在这次抢劫前还杀了赵某(四)近亲属拒绝作证权刑诉法第188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第二节证据的种类(五)国外立法中的证人免证规则1.因亲属关系而免除作证义务2.因职业关系而免除作证义务3.因职务关系而免除作证义务4.因利害关系而免除作证义务(六)对证人作证的保护和补偿制度刑诉法第62条: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保护措施:(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的(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三)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保护措施。(五)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七)意见证据规则证人只能陈述自己亲身感受和经历的事实,而不得陈述对该事实的意见或结论。证人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第二节证据的种类(八)证人证言的收集1.个别和口头询问证人2.严禁用非法方法收集3.证言中的矛盾由证人自己解释(九)审查判断1.证人的资格2.证人与案件的关系3.证言的来源4证人的自身情况(文化\阅历\品德\)5.收集证人证言的程序是否合法四.被害人陈述第二节证据的种类四.被害人陈述(一)概念被害人本人就自己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及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二)特点1.大都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2.往往包含虚假失实的成份(三)审查判断1.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前有无仇恨.积怨2.被害人的品质第二节证据的种类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辩解(一)概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案件事实向司法机关所作的口头或书面陈述1.有罪供述2.无罪.罪轻.减免刑罚的辩解(二)特点

1.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

2.多有虚假成份

3.容易出现反复第二节证据的种类(三)口供补强规则定案中,只有被告人口供,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而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第二节证据的种类六鉴定意见(一)概念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运用专门知识.技能对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结论性意见。第二节证据的种类六鉴定意见.(二)鉴定种类1.法医鉴定2.司法精神病鉴定3.司法化学鉴定4.痕迹鉴定5.会计鉴定6.文件书法鉴定DNA鉴定1990年美国Virginia州下令搜集所有罪犯的DNA样品,向州级或国家数据库提交DNA遗传分型测定数据。通过与犯罪现场案例样品检测数据核对,1999年为破获“无头案”提供证据达74起,2000年增加至178起,2001年增加至285起。DNA鉴定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自从杰弗里斯等人于1985年首次对一起移民纠纷中的母子关系作出肯定鉴定以来,用DNA指纹术进行亲子鉴定已有近10年的历史了。代表性的报道有:在一起无名尸的鉴定过程中,专家们将提取到的腐尸残血中的DNA,和假定受害人双亲的DNA进行DNA指纹鉴定后,成功地对这具无名尸的人身作出了鉴定。在常规血清学检验不能对亲子关系作出肯定结论的情况下,采用DNA指纹术便可轻易地作出结论.

左芷津博士的Case2005年4月17日,警方接警称北京某住宅发生盗窃案。当侦查员赶到时发现现场已被严重破坏:没有指纹、没有足迹,而且案发时间在多天以前。刑侦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痕迹搜索,但狡猾的犯罪分子在现场没留下任何线索,侦破陷入僵局。这时,几样东西引起了左芷津的注意:客厅里有半盒牛奶和半块面包、卫生间的浴缸中有一盆没放掉的洗澡水。左芷津马上指挥侦查员对其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令人吃惊:牛奶和面包没有线索,而在洗澡水中提取到的澡泥却含有质量和数量俱佳的DNA,以此为根据案犯很快落网。(三)鉴定人条件1.具有专门知识技能2.接受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3.与案件及案件当事人无利害关系4.是自然人(四)鉴定人出庭作证1.公诉人、当事人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2.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第二节证据的种类(五)鉴定意见的特点1.可以揭示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的证明价值2.有较强的科学性客观性3.限于解决案件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六)审查判断1.提供用于鉴定的材料是否充分可靠2.鉴定人的资格能力责任心3.鉴定的方法是否科学4.鉴定人与案件是否有利害关系关于司法鉴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某鉴定机构的三名鉴定人共同对某杀人案进行法医类鉴定,这三名鉴定人依照诉讼法律规定实行回避B.某鉴定机构的鉴定人钱某对某盗窃案进行了声像资料鉴定,该司法鉴定应由钱某负责C.当事人对鉴定人胡某的鉴定意见有异议,经法院通知,胡某应当出庭作证D.鉴定人刘某、廖某、徐某共同对被告人的精神状况进行了鉴定,刘某和廖某意见一致,但徐某有不同意见,应当按照刘某和廖某的意见作出结论选项A正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本章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选项B正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选项C正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一条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选项D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条规定,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鉴定人应当独立进行鉴定,对鉴定意见负责并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多人参加的鉴定,对鉴定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第二节证据的种类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笔录(一)概念勘验笔录:办案人员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等进行勘查.检验后所作的记录检查笔录:办案人员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生理状态,对他们的人身进行检验和观察后所作的客观记录.辨认笔录:是指在侦查中为了查明案情,必要时让被害人、证人以及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后所作的记录侦查实验笔录:对侦查实验的经过和结果所作的笔录。第二节证据的种类(二)特点1.属于客观记录2.证明具有间接性3.规范性三大诉讼勘验笔录的区别比较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勘验主体侦查人员(必要时可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专家参加)审判人员或由人民法院指定的有关人员执法的行政人员,审判人员对象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和尸体原被告争议的有关场所、物品争议的现场和有关物品功能具有综合性证据意义第二节证据的种类八.视听资料(一)概念以录音.录相.电子计算机及其他高科技设备储存的信息证明案件情况的资料(二)特点1.直观性2.信息量丰富3.易被破坏视听资料监控录像拍下大学生持枪抢劫全过程九、电子数据电子数据不同于传统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种类,它需要借助一定的信号传输和转换设备,并以其所记载的信息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主要包括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聊天记录、网络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式。特点第一,可变性。刑事诉讼电子证据的存储形式及介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较容易被伪造、篡改,并且该伪造、篡改不通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很难察觉和识别。第二,可还原再生性。刑事诉讼电子数据正是由于其便捷、快速的修改、复制方式而被广泛运用。当有关信息最初输入计算机系统时,通常存储在系统内存中,并会随之很快被复制到硬盘等半持久性存储装置中。用户也可以随时将相应的电子信息存储到其他存储装置中,如光盘、移动硬盘、U盘等。在未经篡改、完整地转存储的场合,电子证据的原件与复制件除文件生成时间不同外几乎无任何差别,所以,在用于刑事案件的证明时区分原件与复制件并无实际意义,即便经过无数次的复制,其复制件与原件在性状上依然无异。电子证据再还原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在用户删除相应信息后,侦查人员还可以依靠专业知识将其还原、再生。这也正是电子证据优于传统证据,在许多新类型案件中受到侦查人员、司法人员追捧的原因所在。第三,客观真实性刑事诉讼电子证据的生成、传递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依托,它的一系列存储、传输过程都具有完备的安全保障系统,外界一般无法侵入。因此,刑事诉讼电子证据本身在没有外界人为因素蓄意篡改或技术差错影响的情况下,很少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能避免人为形成的证据的偏差。、1992年7月13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三血迹。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下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死。有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发生时,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而去。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牌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15公里。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有二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有一辆为肖山某厂车辆。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脱落的痕迹。厂调度证明司机刘某13日从杭州返回肖山,下车后脸上有慌张的神色。出车登记表记明司机刘某13日5点55分回厂。侦查人员询问和司机同车的赵某,俩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肇事。

问:上述案件中有哪些证据?第三节刑事证据的分类一.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证据的来源)(一)概念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如证人证言,物证原物,书证原件.传来证据: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物证的复制品.文件的副本,非亲自感受案件事实的证人所作的证言等(二)划分的意义揭示这两种证据在可靠程度上的差异,为收集和运用提供理论支持第二节刑事证据的分类(三)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1.没有正确的来源或来源不明的传闻.文字材料不能作为定案根据2.只有在原始证据不能取得或确有困难时,才用传来证据.3.应当收集和运用距原始证据最近的传来证据.4.如果只有传来证据而没有原始证据不能认定有罪第二节刑事证据的分类二.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一)概念有罪证据: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存在和犯罪行为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为的证据无罪证据:否定犯罪事实存在,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二)运用规则1.收集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2.如果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并存,应作出无罪处理.第二节刑事证据的分类三.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一)概念言词证据:以人的陈述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如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鉴定意见等实物证据:表现为物品.痕迹和书面文件的证据.如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等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实物证据?

A.杀人案中现场勘验笔录

B.贪污案中证明贪污数额的账册

C.强奸案中证明被害人精神状态的鉴定意见

D.伤害案中证明伤害发生过程情况的监控录像第二节刑事证据的分类(二)言词证据的特点和运用规则

1.特点:形象生动,从动态上揭示案情客观性不强

2.收集和运用规则:

注意陈述主体的个人情况尽可能收集实物证据,对言词证据加以印证第二节刑事证据的分类(三)实物证据特点与运用规则1.特点较为客观,可靠固定所含信息量较小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多是间接的2.运用规则鉴定.检验物证审查其是否被伪造或破坏第二节刑事证据的分类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一)概念直接证据: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不能单独地直接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的证据.(二)划分的意义防止把一些只能证明案件事实的一个片断或一个情节的证据误认为可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直接证据①被追诉人的有罪供述②被害人指名道姓的陈述③目击证人指认犯罪行为的证言④特定情况下能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为的物证⑤能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书证和视听资料第二节刑事证据的分类(三)直接证据的特点和运用规则1.特点经查证属实便可定案收集和审查比较困难2.运用规则慎重运用,保证直接证据的真实可靠性尽可能收集更多的间接证据,使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相互印证,形成完整严密的证明体系孤证不能定案第二节刑事证据的分类(四)间接证据的特点和运用规则1.特点(1)只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某个片断(2)需要经过推理过程(3)多表现为实物证据;

2.间接证据定案的条件①据以定案的每一间接证据都必须查证属实;(客观性)②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必须结合其他间接证据查明这种联系(关联性)③间接证据之间以及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一致性)④间接证据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且结论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惟一性)侦查人员对犯罪工具拍照记者拍到的打架事件分析上述证据是什么证据种类,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是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张三对侦查人员说:“我看到了是甲把乙杀死了!”张三对侦查人员说:“李四告诉我说他看到了是甲把乙杀死了!”证人证言1证人证言2分析上述证据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是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公安机关向与犯罪嫌疑人习某住同一单元的黄某了解情况时,黄某述称一次醉酒后,习某曾讲出自己因疏忽而导致董某死亡的事实。关于黄某的陈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间接证据

B.传来证据

C.言词证据

D.有罪证据.下列证据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有哪些?

A.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向侦查人员所作的有关犯罪过程的供述

B.侦查人员在现场提取的犯罪嫌疑人的指纹

C.被害人关于刘某抢劫其钱财的陈述

D.沾有血迹的杀人凶器案例某年正月17日上午9时30分,某县附近涵洞内,发现一无名女尸。公安局闻讯后立即派人前往现场。经勘查,发现死者系县林场工人谢某。接着查明谢某早就与供销社田某有不正当两性关系。当侦查人员准备调查田某时,田某却去了邻县,不知是畏罪潜逃,还是去采购。侦查人员迅速赶往邻县将田某拘回。预审中,田某很快就交代了自己杀人移尸的经过。田某说,他与谢某早就开始通奸,谢某一直纠缠着让其与妻子离婚后同其结婚,田某没有同意。去年腊月27日晚,谢某又到田某处吵闹,并服毒后躺在田某的床上,田某气不过就卡住谢某的脖子,再用被子捂了半小时,后将尸体装入麻袋,扛至城外公路的涵洞内抛尸。根据田某的交代,侦查人员在供销社保管室内搜出了移尸用过的麻袋,麻袋内有3根与死者血型相同的长发,麻袋外沾的泥沙与涵洞内的泥沙相同。至此,一起奸情杀人的案件可以认定了。案例然而,尸检结果,却让人大出意外。死者颈部组织无出血,无窒息死亡现象,胃内容物无毒物反映,结论为可能系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为查明案情,侦查人员又进行了复勘和复验,结果均表明谢某是一氧化碳意外中毒死亡。那么口供是怎么回事呢?在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后,田某终于说了实话。原来,田某春节回家过年,初六才回到城里,一打开房门,发现谢某躺在床上死了。田某心想一定是谢某服毒死在屋里陷害自己,左思右想,觉得还是将尸体扔掉为好。等到天黑,田某将尸体装在麻袋里扔在涵洞内。侦查人员根据田某的陈述,查实田某在谢某死前后,确实是在家中过年,谢某死亡确系天寒取暖,门窗紧闭,一氧化碳中毒所致。遂决定撤销案件,释放了田某。问:本案定案过程体现了什么证据规则?案例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驾驶员将行人撞死后驾车逃逸,当时没有成年的目击者,只有一个4岁半的小女孩在现场附近玩耍。根据小女孩的描述,肇事车辆为电视广告中经常出现的某某型号货车,小女孩还具体说出了汽车是什么颜色的。经近一步调查,发现肇事现场附近一建筑工地当天来过一辆这样的车送建筑材料。公安人员到这辆车所属的运输公司找到了这辆车,尽管驾驶员对车辆进行了清洗,但最终还是在轮胎上发现了肇事后留下的血迹,经专家鉴定,该血迹血型与死者的血型一致。据此,公安部门逮捕了驾驶员,驾驶员对自己肇事后逃逸的罪行供认不讳。问:(1)本案在侦破方面主要依据的是什么证据?(2)小女孩能否作为本案的证人?第四节刑事诉讼证明一、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二、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三、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四、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第四节刑事诉讼证明一、刑诉证明概念公安司法人员、和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依法收集审查判断证据和运用证据认定案情的活动。1、证明的主体2、证明的任务3、证明的法律性二、证明的对象

二、证明的对象(一)实体法事实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1.何人:犯罪行为人的身份,包括姓名、年龄、单位、职业等2.何时:实施犯罪的时间关系到:(1)涉嫌是否犯罪;(2)涉及量刑轻重3.何地:犯罪的地点关系到:(1)是否构成犯罪;(2)量刑轻重;4.何种动机和目的关系到:(1)罪与非罪问题,如正当防卫与防卫挑拨(2)此罪与彼罪的区分;(3)量刑轻重的问题5.何种手段:实施犯罪采用的方法关系到:(1)罪与非罪问题;(2)此罪与彼罪的区分;(3)量刑轻重的问题6.实施了何种行为: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7.造成何种危害后果“七何”:whowhenwherewhyhowwhichwhat有关量刑轻重的事实1.从重处罚的事实2.从轻处罚的事实3.减轻处罚的事实4.免除处罚的事实5.酌定量刑情节(1)犯罪动机(2)犯罪的手段(3)犯罪环境与条件(4)犯罪造成的损害后果(5)犯罪侵害的对象情况(6)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7)犯罪后的态度

(二)程序法事实

1、关于回避的事实2、关于采取某种强制措施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事实3、关于耽误诉讼期限有无不能抗拒的原因4、关于是否存在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方面的事实免证事由在法庭审理中,下列事实不必提出证据进行证明:(一)为一般人共同知晓的常识性事实;(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并且未依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事实;(三)法律、法规的内容以及适用等属于审判人员履行职务所应当知晓的事实;(四)在法庭审理中不存在异议的程序事实(五)法律规定的推定事实。甲乙两家曾因宅基地纠纷诉至法院,尽管有法院生效裁判,但甲乙两家关于宅基地的争议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日,甲、乙因各自车辆谁先过桥引发争执继而扭打,甲拿起车上的柴刀砍中乙颈部,乙当场死亡。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不需要用证据证明的免证事实?()A.甲的身份状况B.甲用柴刀砍乙颈部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C.甲用柴刀砍乙颈部时精神失常D.法院就甲乙两家宅基地纠纷所作出的裁判事项第四节刑事诉讼证明三、证明责任控诉方和部分当事人为了使自己的诉讼主张得到法院裁判的确认,所承担的提供和运用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以避免对于己不利的诉讼后果的责任。1、主张责任2、提供证据证明3、说服责任4、不利后果负担责任第四节刑事诉讼证明(一)公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1。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二)自诉案件的证明责任自诉人承担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三)特殊案件,被告人也承担证明责任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1)公检法证明责任:犯罪嫌疑人巨额财产与正常收入差距巨大(2)犯罪嫌疑人证明责任:巨额财产有合法的来源第四节刑事诉讼证明四、证明标准法律规定的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一)证明标准的历史发展

1、神示证据制度:神示真实

2、法定证据:法定真实、形式真实

3、自由心证:排除合理怀疑(beyondreasonabledoubt)(二)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1.立案阶段的证明标准公诉案件:认为有犯罪事实自诉案件:被害人有一定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人身、财产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2.逮捕的标准: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3.定罪的标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第53条)4.疑案处理:疑罪从无

1.据以定案的证据具有关联性;2.据以定案的证据已查证属实;3据以定案的证据具有证据资格;4.所有证据在总体上足以对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得出确定无疑的结论,排除其他一切可能性;

某区发生一起凶杀案。被害人是甲的岳父、妻子和女儿。犯罪分子杀人后纵火焚尸未果。公安机关现场勘查时,收集到一把带血的斧子,经查斧子是被害人家里的。杀人犯同时取走被害人家中的现金6000元和甲岳父的存折。甲的妻子、女儿手上的进口手表和岳父口袋里的现金没有被拿走。公安机关先后排除了两个嫌疑人,最后,一个门卫反映案发当天傍晚5点左右看见甲身穿黄色绒衣。从现场烧残的衣物中找到了袖头已被烧坏、前襟布满大量喷溅状血迹的黄色绒衣,这样,甲作案的嫌疑就产生了。(1)证人乙证明,案发当日晚6点35分左右,看见甲从其岳父家走出,并与乙说了两句话;(2)被害人单位和邻居证明,三个被害人是5点下班,6点前先后到甲岳父家的;(3)甲单位同事证明,甲当日晚7点10分到单位值夜班,白天没有上班;(4)鉴定发现现场带血斧子上有甲的血指纹、掌纹;(5)死者伤口形状认定,斧子是杀人凶器;(6)甲指甲里有人血残迹,与三被害人血型相同;(7)现场勘查,现场为一单独宅院,当天下了小雨,院里只有甲与三被害人的新鲜脚印;(8)尸体检验,三被害人皆因斧子砍、砸而亡;(9)甲单位办公桌抽屉发现现金5700元以及其岳父的存折;(10)甲在接受调查时曾说案发当日晚6点5分到XX超市购买剃须刀,但经调查,该超市当晚6点就已经关门;(11)经调查,因甲有外遇,一直想和妻子离婚,但妻子不同意;(12)甲矢口否认自己的罪行。证明案例分析:传闻证据规则一、传闻证据的概念传闻证据是指证明案件事实的法庭外的陈述主要包括三种情形:转述他人的口头陈述借助于文书来表达他人的陈述重复,模仿知情人的行为传闻证据的特点:1。传闻证据是陈述人的一种意思行为,不是对案情事实的直接反映2。是在审判法庭外而作证的陈述人提出的

证明一方主张事项为真实的陈述3。一般不具有可采性二。传闻规则存在的依据

英国从1660年起,禁止单独采纳传闻证据,规定传闻证据只能作为佐证使用。1680年以后,英国正式确立了最早的传闻证据规则。历经三百余年,传闻规则一直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排除法则之一,其源由就在于传闻证据存在着自身无可避免的缺陷。

1。传闻证据存在着复述不准确或伪造的可能。运用证据证明案件的目的是发现真实,而对于狭义的传闻证据,由于出庭作证的证人并不是原陈述人,原陈述人甲对自己所经历的事实形成一种认识,甲再将自己所感知的事实向出庭作证的证人乙作陈述,以使乙对此事件再形成一种认识,最后乙再向法庭陈述这一事实,此时,很难保证法庭所接受到的事实情况与甲所经历的事实一致。因此,作为传闻证据形式出现的乙在法庭所作的陈述可能因故意或过失导致转述错误或偏差。2。传闻证据使被告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英美法系注重维护个人权利,认为与证人对质是被告人的权利,而如果采纳传闻证据,由于证人无须出庭,被告人的辩护人就无法对其进行询问,并通过询问来考察证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证言是否真实,传闻证据使被告人通过其辩护人来询问证人的程序性权利得不到保障。

3。传闻证据使法官和陪审团无法通过证人作证时的态度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