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工业基础设施安装工程抗震技术规范目次总则 1术语 2基本规定 3一般要求 3施工验收 3抗震设计 4一般规定 4精密设备、仪器及机柜的隔震设计 4管线抗震设计 6设备抗震设计 6电气系统 9一般规定 9应急系统和电梯 9电气设备 9供配电线路 10暖通系统 11一般规定 11暖通设备 11附属设施 11给排水与消防系统 12一般规定 12管道及设备 12综合布线和光纤 139 安装 1410验收与交付 1611维护 18附录A隔震设计与验算 19本规范用词说明 24引用标准名录 25PAGEPAGE10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并实施预防为主的方针,地震时保障电子工业基础设施能持续运行或震后立即恢复,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规范。6度~9度地区新建、改建及扩建的电子工程厂房、数9度地区的电子工业基础设施,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电子工业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77度以上的地区,精密设备、仪器及数据中心机柜等应采用隔震技术。电子工业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施工、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seismicprecautionaryintensity5010%的地震烈度。earthquakeaction由地震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隔震装置isolationdevice安置于设备底部隔离地震作用的装置总称。地震动参数seismicgroundmotionparameters抗震措施seismicmeasures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电子信息设备electronicinformationequipment基本规定一般要求的有关规定。对于有隔振要求的设施,抗震设计应确保当发生设防烈度或超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隔振连接件不破坏,并应防止设备与结构发生共振现象。电子工业基础设施的设计中,以下基础设施应进行抗震设计。DN65以上的给排水、消防管道系统;0.38m20.7m的风管系统;60mm150N/m的电缆桥架、电缆线盒、母线槽;1.8kN设备。数据中心机柜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7度区以下的机柜可采用刚性抗震设计;77度以上的地区,机柜应采用隔震设计。B级数据中心的损坏会造成严重的社会混乱和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市场常用通过增加机柜刚度和连接锚固的强度,达到硬抗式(即刚性抗震)提出,刚性抗震会对加速度有放大效应,内部的电0.2g⁓0.25g(g为小写时能正常运行,0.3g⁓0.4g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0.5g以77施工验收施工中各工序应进行随工检查和交接验收,并应做记录。施工验收应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共同进行,并应在验收记录上签字。抗震设计一般规定电子工业基础设施,应根据设计选用满足抗震性能要求的设备。电子工业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应满足相关规定的抗震设计要求。动力管道及设备等产生的振动对电子信息设备、精密仪器有影响时,应采取减隔振措施。抗震设施的安装,连接节点采用的锚固件、连接件等应满足抗震要求。精密设备、仪器及机柜的隔震设计精密设备、仪器及机柜的隔震设计,应根据其振动容许值、设防要求及安装条件等确定隔震方案,选用隔震装置。隔震装置系统不能与外围有刚性连接,并预留产品位移空间。重心偏心或有变化的设备,隔震设计应具有防偏心及防倾斜的机构。数据机柜及精密设备、仪器等隔震型式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隔震型,隔震装置应安装在设备底部,并与基础固定。当基础为架空地板时,架(图4.2.-1。图4.2.4-1架空地板设备隔震型结构型式1--设备;2--隔震装置;3--架空地板;4--散力架;5--地板。地板隔震型,隔震装置固定在地板上,架空地板安装在隔震装置上。架空地板与墙体230mm5mm厚的铝板做活动盖板(图4.2.-。图4.2.4-2地板隔震型结构型式1--设备;2--隔断墙;3--架空地板;4--活动盖板;5--锚固件;6--位移空间;7--承重钢架;8--隔震装置;9--地板。储能设备、电子工业设备的隔震设计(4.2.5-1)应符合下列规定:隔震装置的承载能力不能小于储能设备、电子工业设备的重量;3‰;当多台设备并列时,隔震装置宜设计成一个整体,行成地板隔震型。4.2.5-1储能设备、电子工业设备隔震示意图1--储能设备、电子工业设备;2--隔震装置;3--地板。图4.2.-1微模块应做一个整体进行隔震设计;隔震装置的布置应不影响微模块下进线的空间;345mm;100mm。4.2.6-1微模块隔震示意图1--微模块机柜;2--承重钢结构;3--隔震装置;4--架空地板;5--地板。4.2.5隔震设计选用的隔震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的规定;隔震装置应满足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要求;230mm;9度罕遇加速度模拟额试80%。管线抗震设计管道系统应包括给排水管道、消防、通风、防排烟管道、电缆桥架及母线槽等。管道系统的抗震设计应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规定。管道系统为动力管道时,抗震支吊架的设计应采用柔性抗震结构型式,主吊、纵撑及侧撑应采用柔性设计。动力管道抗震应符合以下要求:(图4.3.-1;图4.2.3-1柔性抗震型式1--管道;2--横担;3--减振器;4--纵侧撑;5--楼板。主吊与结构连接时,应增加减振装置;柔性设计应满足水平任意方向荷载要求;隔振器应按频率、荷载及相关专业的规定设计。设备抗震设计设备选用时,应选择具有抗震性能的设备。设备抗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规定。设备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相应的抗震型式:图4.4.-1;4.4.3-1锚固型抗震型式1--设备;2--抗震性能的锚固件;3--地板。限位型抗震型式,限位件应满足水平荷载性能要求,锚固件应满足抗震性能要求(图4.4.-;条文说明:一般平放于地面的设备,没有固定位置,可采用此限位的型式进行抗震设计。4.4.3-2限位式抗震型式1--设备;2--具有抵抗水平荷载的限位件;3--抗震性能的锚固件;3--地板。(图4.4.-;4.4.3-3上部固定型抗震型式1--设备;2--上部固定抗震结构;3--地板。条文说明:高耸结构如气罐、水塔等,采用上部固定抗震型式。图4.4.-4。4.4.3-4减振型抗震型式1--设备;2--抗震减振器;3--地板或基座。电气系统一般规定电气系统应包含供配电系统、防雷与接地等系统抗震设计。188度以上时可不再提高。60mm150N/m的电缆桥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进行抗震设。电气设施采用抗震设计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隔震措施。电力设施的设计还应满足《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的有关规定。应急系统和电梯应急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应保证正常人流疏散所需的应急照明及相关设备的供电;需要坚持工作场所的照明设备应就近设置应急电源装置;应保证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正常工作;应急广播系统宜预置地震广播模式;应保证通信设备电源的供给、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电梯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垂直电梯宜具有地震探测功能,地震时电梯应能够自动就近平层停运。电气设备5.3.1配电柜应布置在地震作用或变位较小的场所,且应避开对抗震不利或危险场所。配电柜的安装,与基座连接的安装螺栓或焊接强度应满足抗震要求;靠墙安装的配电柜的安装,当安装螺栓或焊接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顶部与墙壁进行连接;当配电柜非靠墙安装时,根部采用抗震性能的锚栓或焊接的固定方式不能满足抗震要壁式安装的配电柜与墙壁之间应采用具有抗震性能的锚栓连接;配电柜内的元器件应组装牢固,元器件之间采用软连接,接线处应预留冗余,做好防震处理。蓄电池组、不间断电源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蓄电池组应安装在抗震架上;蓄电池间连线应采用柔性导线连接,端电池宜采用电缆作为引出线;蓄电池安装重心较高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不间断电源安装,底部应采用固定措施,重心较高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发电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发电机应安装于抗震、减振装置上;与外部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8.8级,抗震、减振装置与基础之间连接的应牢固。供配电线路线缆端头与配电箱、柜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端头线缆应留有冗余。80m50m设置伸缩节;在电缆桥架、电缆槽盒内敷设的缆线在引进、引出和转弯处,应在长度上留有余量;接地线应采取地震时防切断措施。引进建筑物的电气管路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在进口处应采用挠性线管或采取其它抗震措施;当进户井贴近建筑物设置时,线缆应在井中留有余量;井户套管与引入管之间的间隙应采用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密封。电气管路不宜穿越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缆桥架、电缆线盒、母线槽在抗震缝两侧应设置伸缩节;抗震缝的两端应设置抗震支撑节点与结构可靠连接。电气管路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0m应设置伸缩节。配电装置至用电设备间连线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采用软导体;当采用穿金属导管、刚性塑料导管敷设时,进口处应转为挠性线管过度;当采用电缆梯架或电缆槽盒敷设时,进口处应转为挠性线管过度。暖通系统一般规定暖通系统的抗震应包括设备系统、强弱电管线和管道系统抗震。管道选用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强弱电管线安装应符合电气系统的要求。暖通设备设备的安装抗震应符合下列规定:空调机组与基础之间连接,应固定牢靠;8.8级且具有抗震性能的锚栓;空调机组及设备连接的管道系统,连接处应采用柔性连接。空调机组与调节设备的布置与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不宜采用吊装安装。当必须采用吊装时,应避免设在人员活动区域和疏散通道位置的上方,但需要设置抗震支撑系统;运行时不产生振动的设备、设施,可不设减振基础,但应使其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与其连接的管道应采用金属管道。8度、9度区的设备、设施与主体的连接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运行时产生振动的设备、设施,应根据抗震设计,采用相应的抗震减振装置,并与其连接的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附属设施风管系统的选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风管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风管不应穿过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应在抗震缝两侧各装一个柔性软接头;风管穿过内墙或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应填充柔性耐火材料;0.38m20.7m的风管,应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进行抗震支吊架的设计。空调系统冷却水、冷凝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冷却水管道不应穿过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应在抗震缝两边各安装一个柔性管接头或在通过抗震缝处安装门型弯头或设伸缩节;管道穿过内墙或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应填充柔性耐火材料;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外墙或基础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管道穿越建筑物时应设防水套管,管道穿越建筑物基础时应设套管。基础与套管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间隙,管道与套管间的缝隙内应填充柔性材料;当穿越的管道与建筑物外墙或基础为嵌固时,应在穿越的管道上室外就近设置柔性连接件。给排水与消防系统一般规定给排水与消防系统的管道材料选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给排水与消防系统的抗震施工和验收,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先行相应的国家标准。管道及设备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管道系统宜在地板下安装。当需在上方安装时,管材应采用金属管道,且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规定设置抗震支吊架。管道系统与设备连接处应采用柔性连接处理。管道不宜穿过抗震缝。当管道必须穿过抗震缝时宜靠近建筑物的下部穿越,且应在抗震缝两边各装一个柔性管接头或设置伸缩节。管道穿过内墙或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应采用柔性防火材料封堵。4.3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规定。综合布线和光纤综合布线、光纤、综合监控、安防、监控设备的抗震设计应包括线缆敷设、系统设备及机柜。线缆敷设应符合《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的规定。对于上走线方式,走线架、线槽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规定。4章的有关规定。安装一般规定电子工业基础设施抗震工程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并建立安全、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材料、设备等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技术文件要求。材料与设备进场时施工单位应对其进行检查,合格后报请建设或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填写材料或设备进场验收记录。电子工业基础设施与混凝土连接构件的机械锚栓,应符合《混凝土用机械锚栓》JG/T160规定具有抗震功能的锚栓。精密设备、仪器及机柜的隔震装置安装精密设备、仪器及机柜的隔震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3‰。当基础为架空地板时,散力架的水平承载力应能满足抗震要求;3‰;按设计要求将隔震装置的下部结构与基础牢固固定;隔震装置之间的连接件应锁固,整个平面的倾斜度应符合要求;精密设备、仪器或机柜等与隔震装置应进行固定,且不影响上进线的空间;230mm;安装完成后应拆除隔震装置固定支架。地板隔震安装时,四周预留的位移空间上应设置活动盖板,且活动盖板宽度不应小于500mm。穿过隔震装置的空调管道系统应采用柔性连接,且柔性伸展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管线抗震支架的安装抗震支吊架的安装应符合《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相关规定。动力管道系统的抗震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减振器的轴心应与螺杆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螺杆的长度应根据横担标高现场测量确定;45%;2002.5°;4530°;当柔性支撑采用钢丝绳时,应确保拉直并锁固,不应有折皱和弯曲部分;横担应保证水平,确保减振器承载达到设计要求。9.3设备抗震安装对有隔振装置的设备安装时,抗震措施不应降低隔振装置的性能。机电设备安装在混凝土基础或楼板上时,应满足下列规定:采用预埋件或预留螺栓孔安装时要确认型号、位置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采用后置锚栓安装时,应根据设计文件或经计算确定锚栓的型号和数量;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线管道伸缩节设置的位置和数量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穿越抗震缝和穿越隔震层的管道连接方案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管道穿过内墙或楼板时设置套管的规格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应采用柔性防火封堵材料或柔性耐火材料填充。验收与交付一般规定验收成果资料包括项目合同、施工图文件、项目预算、调试报告及培训及维保服务、竣工资料。竣工资料包括竣工验收报告、验收表格和监理总结报告,应符合下列要求:验收表格包括机房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记录、设备安装验收表。监理总结报告包括工作报告及监理结论。移交清单宜包括名称、型号、数量、合格证、说明书、安装位置。验收精密设备、仪器及机柜的隔震装置安装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隔震装置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3‰;固定支架应拆除;位移空间标识清晰。检查数量:随机抽样不少于3套。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施工图核对,尺量检查和观察检查。管线抗震支架的验收应符合《建筑机电设备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规定。对有隔振装置的设备,其抗震措施和减振装置的性能应满足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要求。检查数量:随机抽样不少于3套。检查方法:依据施工图深化设计图纸核对,观察检查。设备的抗震措施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要求:3套。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施工图核对,尺量检查和观察检查。固定设备的锚栓、限位器应符合下列规定:锚栓规格型号、安装质量应满足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限位器的规格、数量、安装质量应满足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检查数量:随机抽样不少于3套。交付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方应对竣工资料进行书面确认并归档。11维护抗震设施和设备应每两年进行一次维护检查。当遇到发生地震烈度超过烈度四的地震时,应及时进行维护检查。定期应对抗震相关零部件进行变形、松动、脱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紧固和修补。需要更换的抗震构件,其性能不得低于原设计的性能标准。附录A隔震设计与验算A.1设计反应谱和地震动输入当建筑结构的阻尼比为0.05时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特征周期和隔震结构自振周期按图B.1.1采用,其最大值αmax应按表B.1.1采用。场地特征周期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确定,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时,场地特征周期应分别增加0.05s和0.10s。图B.1.1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图中地震影响系数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T 房屋结构自振周期;Tg特征周期,γ—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阻尼调整系数。表B.1.1阻尼比为0.05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地震影响6789设防地震0.120.23(0.34)0.45(0.68)0.90罕遇地震0.280.50(0.72)0.90(1.20)1.40极罕遇地震0.360.70(1.00)1.35(2.00)2.70注: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建筑结构自振周期,可根据结构的模态分析取第一周期:0.05αB.1.1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按下式确定:式中: γ—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
0.90.050.3
(B.1.3-1)ζ—阻尼比,取建筑结构计算振型对应的阻尼比。阻尼调整系数,应按下式确定:1
0.050.081.6
(B.1.3-2)式中:——阻尼调整系数,当小于0.55时,应取0.55。实际强震记录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应根据地震环境(烈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场B.1.4采用。20%;所合成的人工模拟加速度时程曲线对应的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在对应于隔震10%表B.1.4设计地震加速度峰值地震影响6789设防烈度0.05g0.10g(0.15g)0.20g(0.30g)0.40g罕遇地震0.125g0.220g(0.310g)0.400g(0.510g)0.620g极罕遇地震0.16g0.32g(0.46g)0.60g(0.84g)1.08g注:设计地震加速度峰值相当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应选用足够数量的实际强震记录加速度时程曲线和人工模拟地震25组实际32组具有实际强震记2组考虑实际强震记录加速度时程相位统计信7组加速度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采用振型分解法和时程分析法同时计算时,地震作用应取时程分析法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包络值。91B.1.165%,但特征周期可均按设计第一组采用。2楼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可按各构件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并宜乘以增大系数1.5图.1.:FEvkmaxGeq(i=1,∙∙∙,n) (B.1.7-1)Fvi
GiHin
FEvk
(i=1,∙∙∙,n) (B.1.7-2)GjHjj1式中: FEvk──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Fvi──质点i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αvmax—竖向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可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65%;Geq—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的未来考核试卷
- 建筑物拆除工程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规程实施办法考核试卷
- 公共设施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考核试卷
- 如何打造卓越的品牌形象考核试卷
- 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考核试卷
- 建筑装饰与城市居住空间的可持续性考核试卷
- 搪瓷器具的性能与优势考核试卷
- 人工智能在量化交易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4至2030年中国酒店专用毛巾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广西应急厅事业单位笔试真题
- 2024-2030年酒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
- 七年级开学第一次家长会课件
- 台湾问题的由来课件
- DZ/T 0462.3-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3部分:铁、锰、铬、钒、钛(正式版)
-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融合的途径
- 组织行为学(山东联盟-青岛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190.2
- MOOC 管理咨询-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