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教案_第1页
海洋地理教案_第2页
海洋地理教案_第3页
海洋地理教案_第4页
海洋地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新人教版高中选修2精品教案[整套]

第一章海洋概述

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与洋的概念、区分。

2、了解四大洋概况。

3、理解海、海峡、海湾的概念,能够辨析。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分别列表进行海和洋、四大洋、海/海峡/海湾的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世界海与洋。

教学重点难点:

1、四大洋概况

2、理解海、海峡、海湾的概念,分辨海的不同类型、海和海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学方法:

图表比较法、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海洋的时代”

(投影)世界地形图,学生读图结合教材P2内容,了解海和洋的区别(填表)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洋海

占海洋面积比重89%11%

水深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

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

(学生自学结合世界地形图,了解四大洋概况)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承转)认识了四大洋,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离我们更近的海、海峡、海湾。

(学生自学,认识概念)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

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投影)世界不同海区,辨析不同类型的海(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

(举例:陆间海一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一东海、南海最大海一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世界主要海峡(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一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一地中海

(2)海湾(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血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课堂练习: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2、了解郑和下西洋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搜集材料等方式,了解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发展的。

教学重点: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中国古代对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认识——天圆地方。

学生自读课文,并讲述人类认识海洋的过程以及对海洋的科学探索历程。教师给予总结

点评:

课堂练习: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一节海岸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岸带的定义。

2、了解海岸带进退的影响因素。

3、了解海岸主要类型和特点。

4、了解生物海岸的类型和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主要类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海岸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海岸主要类型和特点。

2、生物海岸的类型和分布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生活在海边,海岸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那么我们真的能指出海岸线

的位置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讲解小结:

1.海岸线

(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实际匕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

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转承)那么影响海岸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呢?(阅读,讨论,回答)

(2)影响海岸发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

球变暖等因素。

海岸与海岸带

(转承)我们知道,海岸的类型有多种多样,主要有哪些呢?

2.海岸的类型

(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

岸。

这些不同类型海岸主要有哪些开发方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课后练习: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

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法、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都知道,陆地上高低起伏,有山脉、盆地、高原等地形,那海底地形是怎

么样的情况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有哪些类型?(学生回答)

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

要类型。

(读图2.14,归纳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大吃架

大陆边爆大Rt城

大陆像

大陆架和大陆坡:见教材P16

岛屿和海沟:见教材P16

洋盆和洋中脊:见教材P17

大陆隆:也称大陆基。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1500

—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主要分布在大西

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

海隆:深海底宽广而下坡平缓的高地。呈长条状或近似圆形,高出海底数百米,宽约数

百千米。

海山:高出海底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之间。深洋底的火山为点

状散布,呈椭圆形或狭长形。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底扩张说的内容。

2、了解洋壳的形成。

3、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4、了解海沟、岛弧等的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海底扩张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各种海底地形的成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海底地形的类型和分布规律。(提问)这些海底地形类型如何形成呢?

洋中脊

海底犷张与海底堆彩泮充消「:

(学生阅读P19内容,结合上图,解释海底扩张说与洋壳的形成。)

教师点评小结:

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

果。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地

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

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阅读案例1:学生讲述大西洋的形成过程。

(学生阅读P21内容,结合下图,解释海沟和岛弧、海岸山脉的形成。)

2.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浑亮的倩亡与海底电服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

陆板块之下。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活动)P22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三章海洋水体

第一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概念。

2、掌握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全面严谨的科学分析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谈话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问:海水的温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海水温度

1.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收支基本平衡,

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

入。

(承转)根据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我们来了解一下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r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水平分布规律・同一季节,不同海区=>高纬(水温低)低纬(水温高)

\I同一纬度匚=>暖流流经(水温高),寒流流过(水温低)

〔垂直分布规律:从表层到深层,水温渐低,1000米以下几乎无变化。

(转承)海水温度的变化对对大气温度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阅读24页内容,思考并问答。

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

比陆地上空慢。

原因:海水热容〉陆地〉空气

(完成P25思考题)

课堂练习:

[经典例题1]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iw>ri--------------------1

读图回答⑴、⑵题。g.尸、

(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热,交出

40C

10SO4050fidJOK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解析】(1)海洋热量收入来自太阳辐射,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热量收入大致由低纬向

高纬递减,由图可知热量收入最多在赤道以北10°N附近,从全球海洋看热量收支平衡,

而各纬度海区热量收支不一定平衡,由此可知正确选项为A、D«

(2)洋流通过对高、低纬度热量输送、交换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的水温差异,且同纬度

海区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由于近岸洋流影响导致水温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

部,故正确选项为B、Do

【答案】(1)AD(2)BD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水的温度,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海水的另一个重要性

质——海水的盐度。

先来了解一下海水盐度的概念:(学生回答)

(二)海水盐度:单位质量(1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质量。世

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承转)那么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哪些呢?

1.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

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

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

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

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规律方法总结:

2.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方法:

①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②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寒、暖流的影响;其次近岸海区河流径流注入量的大小:高纬度

海区还要考虑结、融冰的情况。

最高海区: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少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

达4.1%

最低海区:波罗的海。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有大量淡水汇入;纬度较高,蒸发小、

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不超过1%

3.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如卜图)

①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大;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②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赤道低气压控制,对

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③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气温低,蒸发量小;W

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

④60°N比60°S海区盐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陆k

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烹

第二节海水的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2、理解不同类型洋流及其成因。

3、掌握不同性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气压带风带模式图,说明世界洋流流向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促进学生全面分析问题作风的养成。

教学重点难点:

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图启发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广阔无垠的海洋,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海水的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对于

表层海水而言,其基本运动形式有哪些呢?(学生回答)

(-)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

波浪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阅读回答,讲解风浪、涌浪)

除了我们常见的波浪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波浪,那就是海啸。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

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波浪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思考,回答)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海洋能资

源;对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阅读:世界著名风浪区——好望角

(承转)还有一种海水运动形式,也是我们每天都能够遇到的,那就是潮汐。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

天称为潮、夜晚为汐。

阅读P31钱塘潮: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

形成钱塘潮。

我们都知道潮汐每天涨落两次,每天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而且潮汐还有大潮小潮之分,

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教师讲解大潮、小潮、潮汐的时间变化)

小潮大潮

学生思考:农历一个月中,大潮和小潮各出现几次?分别出现在年哪一天?

(活动)讨论各种活动与潮汐的关系。(P31)

3.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关于洋流的这部分内容,咱们将在下节课中重点学习。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洋流的概念,那么洋流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按照形成原因,洋流又可以分为三类:)

(二)洋流

(1)洋流分类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

①按成因<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运动,叫密度流

[一地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叫补偿流(水平和垂直)

②按性质:寒流、暖流

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寒暖流只是与所经过的海区比,阿拉斯加暖流温度比加利

福尼亚寒流低。

(小结)寒暖流对流经海区沿岸的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以及航海等都有重

要的影响。

(承转)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世界洋流的分布。

(2)洋流的分布

(引导学生归纳规律:)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

半球逆忖针;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气旋型);

冬季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北EU度洋海区季风洋流v

夏季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II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

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

暖流、

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④环球:西风漂流(寒流)

(活动)P33,结合图3.17活动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四章海-气作用

第一节海一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气之间水、热交换过程。

2、理解海-气相互作用、洋流、大气环流对全球水热平衡所起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表,分析海一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自然界自身具有很强的平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海一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海洋是地球上巨大的热能储存库,也是云雨的故乡。在相互制约的海-气系统中,

海洋主要通过向大气输送热量来影响大气运动;大气主要向海洋提供能量,改变洋流及重新

分配海洋的热含量。海洋温度分布状况影响着大气环流,并对天气系统和长期气候变化有着

重要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海-气相互作用。

1.海一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读图4.1,理解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的关系。)

①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②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③海洋是地球衣面最大的碳储存库,海洋对大气中CO?的吸收是平衡CO2的主要途径。

④海洋向地球大气提供40%的再生氧气,人们把海洋与森林并称地球的两叶肺。

读图4.2,思考:为什么热带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20。-40。N、40。

-60°N,大洋东、西岸输入大气的热量差异,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

(承转)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阅读P37,了解海洋对大气温度的滞后效应和平缓效应。

自学P38,阅读材料,了解海气相互作用与大气中的COZ、02

课堂练习:练习册

(承转)海-气相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全球水、热平衡的呢?

2.海一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1)全球的水量平衡是通过水循环来实现的

能量来源:外因——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内因——水的三相变化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护全球水的支态平衡

意义,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承转)我们知道,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净辐射能多于高纬度地区,要保持热量平衡,必

须有热量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输送。这些热量是如何输送的呢?

(2)地球上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大气运动和洋流共同实现的

(指导学生读图4.4,理解热量支出和热量收入两条线和他们的之间区域的含义。)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的概念

2、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围绕“厄尔尼诺现象利与弊”的辨题,运用材料,开展讨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强大力量以及应对自然异常变化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今年冬天,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雪灾,科学家们普遍认为,雪灾的形成

与“拉尼娜”现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什么是“拉尼娜”现象呢?经过本课的学习,我们

就能得到答案。

1、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海区,太平洋西部温度高、海面高,东部温度低、海面低的

状态下形成的。如图所示:

赤琏太平洋降水、海温正常状况

一炉J-

★太平洋中,东侧r瑜明、干燥;海温低、海洋科

<JR>温层浅.

★太平洋西恻:炙雨、湿润:海温高、海洋斜温层

深.

(结合洋流和气压带风带,分析沃克环流的形成原因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完成P41,思考题。)

(承转)我们已经了解了正常年份下,沃克环流的情况,那么,在异常情况下,沃克环流会

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2.厄尔尼诺现象

(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厄尔尼诺现象的典型特征:

①赤道西太平洋大气低层出现西风;

②南方涛动(南方涛动(SO),指II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

洋之间海

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指数表现为明显的持续负指数;

③沃克环流异常偏弱;

④赤道太平洋东部副热带地区高空气压高于正常状态;

⑤两半球副热带北部冬季平均急流位置向赤道地区和向东偏移。

(承转)发生厄尔尼诺时,全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思考)

(3)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

①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灾。

②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旱灾严重。

③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

(承转)假如沃克环流不是减弱,而是增强,那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结合图4.10,讲解拉尼娜现象。)

3.拉尼娜现象

(1)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异常降低的现象

(2)拉尼娜现象的典型特征

①赤道中、东太平洋具有低于正常温度的深厚冷水层,海面温度一般平均偏低1—2℃,次

表层水温偏低24°C;

②赤道中、东太平洋斜温层深度比正常浅,深度仅达50〜100m;

③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对流性降水受到抑制;

④赤道太平洋大气偏东信风比正常增强;

(3)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

和水旱灾害。

(完成思考题P44)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

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岸带的概念含义及其开发利用的区位优势。

2、掌握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调查度门本地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海岸带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海岸带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地带。这里既是经济发达、人口聚居之地,也是生态环境

比较脆弱的地带。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兼顾海岸带的环境保护,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

成为沿海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生活在海岸带的我们,也应该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

(复习:海岸带的定义。)

1.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定义:

①狭义:主体是指潮间带。

②广义:是指海岸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

①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②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③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

生物生产力。

④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思考:为什么全球大约一半的人们会选择在海岸带居住?海岸带有哪些区位优势?)

(承转)据我们的了解,海岸带如何进行开发?有哪些方式?(学生自学,发言介绍)

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1)滩涂养殖

(阅读P47材料,了解滩涂养殖的问题)

(2)港口建设

①定义:港口是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成。

②影响港口区位的因素:

港口选址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先决条件。港口选址不仅要考虑水文、水深等水域条件,

还要考虑腹地、交通等陆域条件。

③一个优良港址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有海阔

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能满足船舶航行与停泊要求;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用以

布置库场、铁路、道路及生产辅助设施。止匕外,港口选址要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

观的不利影响,并能够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④港口规划中,通常要研究这样几个问题: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评价腹地范围

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潜力;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疏集运条件,以

充分发挥港口的区域服务功能。

(思考P49活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3)海洋旅游

①按照其空间范围,分为:海岸带旅游、海岛旅游、海上旅游和海底旅游

②距陆域的远近为标准,分为: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和远洋旅游

(活动)“崇明东滩的开发”(P50)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

调查厦门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陆地资源因过度开采而日益枯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资源。海洋

是地球上的资源宝库,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变海洋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已经成为世界经

济发展的大趋势。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

洋生物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水资源利用

①海水直接利用

②海水淡化利用

(学生自学,注意:1、海水灌溉可能带来的问题;2、世界海水淡化厂的分布)

2.化学资源:

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浪、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内的

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是我国最大盐场

(活动P54)影响盐场分布的条件,了解我们南北方盐场的分布特点。

3.海洋生物资源:

(1)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万种鱼类海洋生物可以直

接捕捞,也可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陆架。

(2)渔业资源分布:

‘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

盐类,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的产卵发育

渔业资源分以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取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

、在寒暖融汇处集聚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纽芬兰、北海、秘鲁渔场。

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过度捕捞,造成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断衰减

②围垦和人口填海造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物种减少

③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减。

4.海底矿产资源

①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②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海盆:深海钛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始是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目前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以油

气资源为主。

课堂练习: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洋能的基本特点

2、了解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及其发展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资料,了解世界海洋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海洋能资源对人类应对能源危机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短缺特别是石油的消耗己经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人们

由此深刻地认识到,矿物燃料开始枯竭,开发新能源已经刻不容缓。作为新能源,除了核能

与太阳能外,海洋能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海洋里面有哪些我们可以利用的能源呢?

1.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

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读图5.16,了解海洋能的构成。指出比例最大的两个目前尚无法利用。)

2.海洋能特点:

①总量大、密度小;

②可再生

③污染小,属清洁能源;

④时空分布不均

3.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1)潮汐能

阅读教材案例:法国朗斯潮汐电站。

思考:潮汐电站一天可以发几次电?

潮汐电站一般建在什么样的地方?

我国已建成的潮汐电站分布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2)波浪能

波浪能有哪些优点?

波浪能主要集中在哪些海区?为什么?(西风带)

阅读P61,了解波浪能发电的概况。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大意义。

2、举例说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厦门填海造陆情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

来越拥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技术的日渐成熟,

海洋空间将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学生阅读P62内容,完成思考题:为什么说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高技术难度、高资金

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海洋空间开发有什么意义?)

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

(1)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2)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

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

风险大

(承转)海洋空间开发有哪些方式呢?(学生回答)

(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交通运输:海港百睢、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

场、海底管道

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

利।用万式J]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

储藏空间: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例处理场

、交逋娱乐设施空间: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水运动区

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1)海洋交通与通讯

世界主要航线有:①北大西洋航线:由美国,加拿大东海岸,横跨北大西洋至英国,然后分

南北两线。南线沟通西欧或入地中海到达南欧、北非各国;北线入波罗地海,连接中欧和北

欧诸国。世界上有1/3的商船航运在这条航线匕

②亚欧航线也称苏伊士运河航线:由亚洲各个港口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

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欧洲。波斯湾所产石油经这条航线,向东去日本,向西去欧洲

各国,因此该航线是西方国家出口工业品和进口战略物资的海上生命线。但受苏伊士运河航

道限制,超过25万吨的特大船只仍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③南北美航线,也称巴拿马运河航线: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对美国东西海岸的联

络和运送阿拉斯加的石油具有特殊的意义。委内瑞拉、巴西、智利等国的农矿产品也多由此

转运输出。

④北太平洋航线:北美各国同亚洲国家间的国际贸易航线。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这条

航线匕的贸易量逐年增加。

⑤非洲航线,也称好望角航线:苏伊士运河凿通之前,它是从欧洲到东南亚、东亚的唯一海

上通道。目前,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大型油轮散装船舶仍要利用这一航线。它对俄罗斯、

印度、越南等国也利益攸关。除此以外,还有南大西洋航线、南太平洋航线等。

(2)围海填海造陆

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围海、填海造陆有什么区别?它们有什么优点?

围海、填海造陆一般主要在什么样的地方进行?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2、分析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的形成、危害和预防措施。

3、了解科学防灾措施,提高灾害自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调查厦门主要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了解海洋自然灾害的重要性,树立海洋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淡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沿海地区城市和人口不断聚集,海洋自然灾害造成的社

会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大。因此,重视并加强对海洋自然灾害的研究、监测、预报和预防,是

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首先我们来了解以下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类型:

(一)海洋自然灾害:

1.定义:是由风、潮、浪、冰、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主要有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

巨浪、海雾等。

2.风暴潮:

按照成因的不同,风暴潮又可以分为哪两类?(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潮。)

(阅读P69材料,思考活动题。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孟加按湾风暴潮多发且灾害严重的原因

地理位置-A台风或飓风多发地区一

海岸形状一1A呈半封闭或喇叭口形状一

地形地势―►低平开阔———►潮灾严重

河流一A大河注入,有顶托作用——

社会经济一A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3.海啸

(I)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引起的巨浪称为海啸。

(2)成因: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如图所示:

(3)海啸危害特点:其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等特点。

(思考)为什么日本成为世界上发生海啸地震最频繁的国家?

4.海冰和冰山

(1)海冰:狭义的海冰是指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

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

(2)形成: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形成海冰。

(3)危害: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发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4)冰山:是淡水冰的一种,是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

(承转)海洋自然灾害危害巨大,我们如何应对呢?(阅读P72,回答)

(二)海洋自然灾害防治

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2、认识和了解海洋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对策和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资料,调查厦门还与海洋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当前,大规模的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

海洋环境问题,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海洋开发的永续利用,我

们必须防治海洋环境污染,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

力;二是海洋生态环境破坏。

(-)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污染的来源:绝大部分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污染物进入

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①城市和工业生产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集中在大

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②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也会影响海洋生物。

③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和化肥随雨水流进江河,或随土壤颗粒在河口淤枳,最终流入海洋。

④石油污染:沿海工业生产和海洋航运中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

石油污染区域多集中于沿海水域或海上航线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污染物集

中,污染迹象明显,危害严重,因而也备受公众关注。

(学生阅读P74-75,思考: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有哪些?说明海洋污染与人类活动的

关系。海洋污染物是通过什么途径危害人类自身的?)

(-)海洋生态破坏

I.产生原因:

①人类生产活动

排放污染物一一造成海洋污染;过度捕捞一一造成生物数量减少;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

——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

②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2.赤潮:

(阅读P77,赤潮)

(1)综合分析赤潮产生的原因:

①地理、生物、化学:赤潮生物的种类主要是藻类植物中的甲藻、硅藻等浮游生物,也包括

一些原生动物和细菌等;海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主要是N、P)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大量

存在,是赤潮形成和发发展的基础。

②地理(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

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

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③地理(气候、洋流、地形等自然条件):春夏温暖李节,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洋流缓慢,

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总之,赤潮发生是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形成

的自然现象。

(2)我国沿海易发生赤潮的区域及发生时间:在江、河口海区和沿岸、内湾海区及养殖水体

比较容易发生赤潮,如渤海、东海的长江口海域、舟山群岛、杭州湾、南海的海口湾等。赤

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3)赤潮的危害:

①危害水产养殖和捕捞业。赤潮生物分泌粘液附着在鱼类的鲸上,使其窒息死亡;赤潮生物

产生的毒素使鱼类中毒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鱼类缺氧窒息死亡。

②损害海洋环境。pH值升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其它生物减少,水体缺氧等。

③危害人体健康。水产品富积赤潮毒素,人们不慎食用对身体健康产生威胁。

④影响海洋旅游业。破坏旅游区的秀丽风光,因赤潮有毒,应避免在赤潮发生水域游泳或做

水上活动。

(活动)思考P77活动。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环境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这部分内容。目前全球的热点问题——海平面上升。

(三)海平面上升

I.海平面上升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两极冰川融化、上层海水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

2.带来的危害:

(思考:为什么小岛国对大力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尤其积极和迫切?海平面上升的机理是

如何的?)

(四)海洋环境保护

(问:还养环境保护的措施有哪些?)

海洋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提高陆地资源和海洋资

源的利用率,合理使用各种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实行清洁生产,改变传统的发

展模式,以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③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课堂练习:)

[经典例题2J2000年8月20日,广东大亚湾发生赤潮,下列各因素与之关系不大的是()

A.晴天连续水温偏高B.海流运动微弱

C.湾内污染严重D.有台风活动

【解析】要回答本题,首先要了解赤潮发生的原因及赤潮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所谓赤

潮,是指浮游生物大量异常繁殖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天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多数具有一定

的颜色。正常情况下,由于数量小,不易察觉。但当水体富营养化使其急剧繁殖增多时,它

们便大全聚集于水面,呈块状、带状等多种形态漂浮着,使水面具有各种颜色。产生赤潮的

原因,主要是海洋受到污染,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积累,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

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而阳光强烈、水温升高、海水停滞、海面上空

气流稳定,又是有利于赤潮生物集结的自然条件。赤潮的出现,使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

一方面,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死亡分解过程中,都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贝等缺氧

窒息而死。同时在代谢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生物毒素,可使鱼类病变

【答案】D

[经典例题3]读下面世界石油污染水域图和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年10月3日,一油轮在①处搁浅造成7000吨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

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材料二南非两个岛的近20万只非洲企鹅因沾上被油轮泄漏的石油而面临生命危险。

——摘自《中国环境报》2000年12月30日

(1)材料上所说的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驶向主要消费地的两条石油

运输线上,这个石油供应地是,并用字母“A”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2)由石油供应地A向东经过①处附近的海峡,运送的石油主要供

应。

(3)如石油泄漏事故1月发生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油

膜将向偏方向漂流。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

(4)有关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海航线上的原油泄漏,通常让其自然分解

B.近岸或渔场周围,可以采用分散法使石油迅速分散

C.小面积的油污可用燃烧法清除

D.吸收法只能在净水环境中进行

【解析】海洋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海洋石油污染。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由意外

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备受公众的关注,

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石油污染产生的危害、怎样减少石油污染、海上石油泄漏有哪些

方法,都是学习中应该了解掌握的内容。

【答案】(1)中东波斯湾沿岸标注略(2)马六甲日本(3)西因油膜覆盖,

海水中缺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