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东方市2022学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海南省东方市2022学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海南省东方市2022学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海南省东方市2022学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海南省东方市2022学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09年,各省进行了第一届咨议局议员的正式选举,当选的议长、副议长共63人,其身份见下表

身份人数百分比

进士3047.6%

举人1828.6%

贡生57.9%

生员34.8%

其他711.1%

此表反映出

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进程

B.辛亥革命存在着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

C.传统士人在社会上仍然有较大影响力

D.传统士人彻底实现了自身角色的转换

2.能反映下图所示社会特征的历史文献是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一柴':I

A.《吉尔伽美什》

B.《汉穆拉比法典》

C.《摩诃婆罗多》

D.《荷马史诗》

3.如图为汉代中原地区“虎吃女魅”墓葬画像砖石(魅:传说中制造旱灾的鬼怪),大量此类画像砖石的出土可以用

来说明当时

A.中原的农业生产技术衰退B.农本思想在民间影响深刻

C.天人感应现象影响广泛D.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

4.在秦末的反秦浪潮中,不仅有下层民众揭竿而起,还有许多原六国的贵族、官吏、豪强投身其中,他们中还有一些

人成为起义的领导者。在六国故土上,又出现了人们熟悉的楚、赵、齐等国名称。这反映出

A.人们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秦朝统一时机尚不成熟

C.郡县制不利于巩固统一D.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5.1892年,传教士艾约瑟在《万国公报》上连载《国富论》,以美国为例:“美国之铁路电报民间自行经营,较国家

之由官兴办,自必为益多多矣。”强调“(经济之事)须皆准于经济学家”。据此推知艾约瑟

A.主张引进美国的铁路电报技术B.洞悉到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C.反对洋务运动官督商办的政策D.揭示西方经济体制存在的风险

6.法国《人权宣言》称:“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

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下列与此类似的先秦思想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兼爱、非攻、尚贤”

C.“不尚贤,使民不争”

D.“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7.《淮南子》论述先秦某思想家时说:“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

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该思想家

A.受教于孔子B,重义轻利C.集法家思想之大成D.主张节葬、节用

8.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

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

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9.下表为关于洋务运动的两种评价。据此可知

甲乙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发展近

(洋务官员)他们购买武器,开办工厂,编练新军。

代工商业为中心的近代化的改革,符合中国社会发

宣称是谋自强,实质上是一个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

展客观经济规律和作为客观经济规律的反映的变革

反动的运动,加速了中国的殖民化进程。

思潮要求。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1960年出版

一夏东元《洋务运动史》1996年出版

A.历史解释无法客观再现历史事实

B.多方史料互证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C.直接史料的价值高于间接史料

D.时代背景会影响撰述者的认识

10.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

“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

A.隶书的全面推广

B.儒家思想的传播

C.边患危机的解决

D.大一统思想的宣传

1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面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征婚广告

(一)须不缠足者;

(二)须识字者;

(三)男子不娶妾;

(四)男死后.女可再嫁:

(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

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12.据《上海电信史》记载:“1879年9月,大北公司向……申请德律风(电话)专营权,条件是向租界提供一整套

电话通讯网。”文中省略的是

A.英国政府

B.总理衙门

C.上海知县

D.工部局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15世纪,欧洲大学和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而不是鼓励学生的流动。“当时每个国家、政治或教

会团体都试图建立大学,以使其公民能在当地而不是国外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将公民的智力和思想训练监控起来,

阻止资金流向国外以损害本地商人和手艺人的利益。”一些国家甚至以剥夺公职的惩罚来强化进入国外大学的禁令。

——摘编自贺国庆《西方大学史上的留学潮》

材料二1902年,清政府正式饬令各省选派学生赴欧洲留学。清末的留欧生,以公费为主,自费留学生较少。清

政府明令:“凡官费出洋学生,概学习农工格致各项专科,不得改习他科。““习法、政、文、商各科者,虽入大学,

不得给官费。”

1903年以后,清朝官僚一致认为最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涌入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留日高潮。针对戊成维新前后改良派学习日本的愿望,日本舆论大肆宣扬说:“支那既渴望教

育,日本教育家苟趁此时喙于支那教育问题,握其实权,则日后支那为教育上之主动者,为知识上之母国,种子一播,

则将来万种之权,皆由是而起。”

——摘编自刘志强、张学继《留学史话》

(D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5世纪的欧洲和20世纪初的中国在留学政策上的异同之处,并简要分

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在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留日高潮?

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曹植《说疫气》中说:“建安二十二年,疫病大作,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

仲景在临床实践中发愤著成了《伤寒杂病论》,“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到金、元时期医学家提出

了温病与伤寒不同。…….到明、清这两个朝代,平均每四年就有一次疫病流行。当时大多是用伤寒法治温病,这种治

法无异于“抱薪投火”。…明清之际吴又可著《瘟疫论》,提出“戾气说”,认为温病是戾气所致,“非风、非寒、非

署、非湿”到清代叶天士著《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使温病学从伤寒学说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学科。

——摘自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材料二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从传统到近代,应对疫病的重点基本上经历了从避疫、治疗到防疫的转变,

近代的防疫除了更强调预防以外,也确立了以清洁、检疫、隔离和消毒等头主要内容的基本模式。……这一转变,至

少有以下两个值得关注之点:第一,传统时期对病的应对基本上是一种比较消极的个人行为……而近代的防疫则是一

种重在预防,作为工卫生行政一部分的积极主动行为;第二,传统有关戾气、养内防病等一些认识,在观念上并未与

近代西方的防疫思想发生明显的冲突,……它们很自然地被融入近代防疫体系之中。

——余新忠《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近代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温病学说的发展过程,并简析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卫生防疫观念的演变,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清末各地选举,传统文人占据了绝大部分,反映了他们在社会上影响力较大,c项符合题意;材

料中的时间为1909年,这时科举制已经废除,排除A项;当时辛亥革命还没有爆发,排除B项;“彻底”一说过于

绝对,排除D项。故选C。

2、C

【答案解析】

材料反应的是印度种姓制度,《摩诃婆罗多》是古代印度的史诗,反映了印度从原始部落社会转化为国家社会的时代,

选项C正确;选项A是苏美尔文明的著作,排除A;《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法典,选项B排除;《荷马史诗》

是古希腊长篇史诗,选项D排除。

【答案点睛】

基础题,准确记忆古代文明代表著作即可。

3、B

【答案解析】

根据“陋:传说中制造旱灾的鬼怪”可得知,其涉及到与农业相关的内容,体现出了当时人们的农本思想,而这种思

想影响到民从的生活,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生产技术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天人关系,排除C项;材

料只涉及到与农业有关的内容,没有涉及到商业,故D项错误。

4、D

【答案解析】

反秦过程中六国旧贵族再次打出故国名称,说明当时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D正确;材料描述现象与宗法观念无关,

排除A;秦的统一顺应历史潮流,排除B;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

5、C

【答案解析】

1892年我国正处于洋务运动期间,艾约瑟阐述了反对国家垄断鼓励自由竞争这方面的内容实际是反对洋务运动官管商

办的政策,故C符合题意;材料以美国民营为例而非学习引进美国的铁路电报技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

动失败的根本原因问题,排除B项;材料表明艾约瑟看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没有提示西方经济体制存在的风险,排

除D项。故选C。

6、A

【答案解析】

“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就是不把自己的厉害关系强加于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符合这一思想,A正确;B

是墨家大爱思想;C是老子思想;D是法家思想。

点睛:本题解答关键是“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

7、D

【答案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学习儒家的学说,接受孔子的思想,认为他的礼节烦琐而不高兴,厚葬靡财而贫民,长期服孝伤害生命

而妨碍政事,所以背道而行夏政周,由此可知,该思想家反对厚葬靡财,即提倡节葬、节用,这是墨子的思想,故选

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是儒家思想内容,排除;C项是韩非的地位,排除。

【答案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联系墨家思想分析解答。

8、C

【答案解析】

根据“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结合所学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

打破血缘部落,建立十个行政选区,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故C正确;AB项中确立财产等级制和废除债务奴隶制都是俊伦改革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

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答案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联系所学克里斯

提尼改革的内容分析解答。

9、D

【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这两则叙述是不一样的,结合I960年和1996年的时代背景相关所学可知,不同的时代特征会影响到

撰述者的认识和对历史评价的结果,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证明历史解释无法客观再现历史事

实,该表述过于绝对;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这是多方史料相互证明,该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材料

中两则史料都不是直接史料。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D

【答案解析】

秦统一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以巩固大一统王朝。材

料中“县官”、“郡尉”、“郡司马”等称谓体现了秦朝加强大一统思想的宣传,故D正确。材料涉及称谓变化与隶

书的推广无关,故A错。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对儒家“焚书坑儒”,故B错。C项与材料无关。

11、C

【答案解析】

注意关键信息“最早”,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迫令放足,正是材料广告的体现,故C正确;ABD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最早”,联系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迁分析解答。

12、D

【答案解析】

材料“1879年”“德律风(电话)”“租界”并结合所学可知,1845年英美法从《上海租界章程规定》中取得第一块

租界,当时是三国共一个租界,委任外国领事成立上海“工部局”取代上海县政府管理租界,故D项正确,BC项错误;

英国政府不可能具体管理每一个租界,故A项排除。

点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879年”“德律风(电话)”“租界”,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1)异:态度方面,欧洲阻止,清政府鼓励;目的方面,欧洲力图控制公民的思想并阻止资金流向国外,清政府

鼓励学习外国理工类技术,培养实业人才。

同: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重视对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

原因:欧洲民族主义兴起;欧洲盛行重商主义;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实施新政的需要。

(2)从中国政府的角度看日本明治维新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政体,派遣留学生赴日本学习,更符合清朝统

治阶级的利益。而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清朝统治者担心他们接受欧美民主思想,从而危及清王朝的统治。

从日本政府的角度看: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向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转化,加入国际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的

行列,并将侵略矛头指向了朝鲜和中国。为了从精神上控制中国,决定大批接受.中国留学生。

从留日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一是距离近,节省路费;二是文字和生活习惯相似,容易融合;三是同属东方,易仿行等

【答案解析】

(1)异:态度方面,根据材料“14—15世纪,欧洲大学和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而不是鼓励学生的流动”和“1902

年,清政府正式饬令各省选派学生赴欧洲留学。清末的留欧生,以公费为主,自费留学生较少”可得出欧洲阻止,清

政府鼓励;目的方面,根据材料”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将公民的智力和思想训练监控起来,阻止资金流向国外以损害本

地商人和手艺人的利益”和材料二“'凡官费出洋学生,概学习农工格致各项专科,不得改习他科''习法、政、文、

商各科者,虽入大学,不得给官费。'”可得出欧洲力图控制公民的思想并阻止资金流向国外,清政府鼓励学习外国

理工类技术,培养实业人才。

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和清政府的留学政策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欧洲和清政府都对留学进

行一定程度的管理。

原因:根据材料一时间“14—15世纪”可知,这一时期欧洲民族主义兴起,盛行重商主义,因此在留学政策上管理较

为严格;根据材料二时间“1902年”可知,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而且清政府正在实施新政,因此大量派遣留

学生。

(2)原因:本题从中国政府、日本政府以及留学生自身实际三个角度考虑。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清末新政试图建立君

主立宪制政体,而日本明治维新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政体,派遣留学生赴日本学习,更符合清朝统治阶级

的利益。根据材料二“习法、政、文、商各科者,虽入大学,不得给官费”可知,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担

心他们接受欧美民主思想,从而危及清王朝的统治。

从日本政府的角度看:根据材料二“支那既渴望教育,日本教育家苟趁此时喙于支那教育问题,握其实权,则日后支

那为教育上之主动者,为知识上之母国,种子一播,则将来万种之权,皆由是而起”可知,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

向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转化,加入国际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的行列,并将侵略矛头指向了朝鲜和中国。为了从

精神上控制中国,决定大批接受中国留学生。

从留日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日本距离中国较近,节省路费;从文化、语言、生活习俗等角度考虑,中日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