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设计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设计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设计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设计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设计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教材《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课,包含“学校教育的发展”“印刷书的诞生”“图书馆的成长”“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四个子目的内容。第一子目首先介绍了古代中国官学、私学在保护和传承文化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介绍了现代大学的诞生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近代中国所起到的作用,同时还介绍了留学教育在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二子目首先介绍了中外早期书籍的不同,其次介绍了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直接催生了印刷书,带来革命性的转变。第三、四子目分别介绍了中外图书馆、博物馆的成长及其作用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本课内容极为丰富,时空跨度大,且初中教材很少涉及。如何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取精用宏,紧扣课标,理清思路,重构教材。本教学设计以中国为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分为三个子目:“印书”主要介绍了印刷书的诞生及其作用;“藏书”主要介绍了图书馆的发展及其作用;“教书”主要介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如学校、书籍、图书馆等,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如果让他们去深入地探讨,他们又深感无力。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关注,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鉴于此,在教学中应该理清文化载体的历史沿革,将学校、书籍、图书馆等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结合相关史实,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载体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不同作用,强化时空观念,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三、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印刷书、图书馆等的历史沿革。通过史料研读,将学校、印刷书、图书馆等的发展置于特定时空背景之下,理解它们发展的特点。2.了解不同时期学校、印刷书、图书馆等所发挥的作用,探讨其与文化传承的历史关系,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3.学会运用史料,以历史文献解读历史,让历史说话,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进一步认识文化载体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校、印刷书、图书馆等文化传承载体发展的历史背景。难点:学校、印刷书、图书馆等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五、教学过程

图1一份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①教师讲述:2020年6月25日,一份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短短130多字,瞬间在网络上热传,很多网友深受感动。留言的主人公是在东莞打工17年的吴桂春。由于疫情的影响,他工作的鞋厂停工,无奈之下他打算返乡。图书馆是他在东莞除了工厂、出租屋之外,去得最多的地方。发生在农民工吴桂春身上的故事,曲折感人。引起人们思考的是:书籍、图书馆的魅力何在?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说阅读是一座小型的避难所,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说图书馆就是天堂的模样。(设计意图)本课从疫情期间一条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的新闻入手,引起学生对读书、图书馆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作好教学铺垫,揭示课题、营造学习氛围。(一)印书-得天下文章而刻之

291图2甲骨文图3青铜铭文图4竹简图5帛书教师设问:根据图2至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早期书写材料的特点。(参考答案:笨重、昂贵、书写不便等)教师讲述: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对书籍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中国早期文字主要刻写在甲骨、青铜、简帛、石头等之上,材料非常笨重、昂贵,书写非常不便。商代甲骨文还不算是真正的书籍,青铜器铭文大部分仍属档案文书。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简帛的出土使得一大批战国秦汉时期的书籍重见天日,这些出土文献证明战国时代中国书籍已经发展成熟。材料一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行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已后典籍,皆为版本。-(宋)沈括著,张福祥译注:《梦溪笔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98页材料二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人多不有······学者以传录之艰,故其诵读亦精详。-(宋)叶梦得撰:《石林燕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16页教师设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印刷书籍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内容。(参考答案:时间-五代时期。主要内容-儒家经典)教师讲述:五代时期,国子监刻印群经是我国儒家经典第一次被雕版印刷。五代刻印经书,不仅传播了圣贤儒道,而且因为可以大批量生产官定的、统一的标准本,供社会使用,对于古代学术的繁荣与发展、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图书文献的保存与流传,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历史上官府刻书之首创。自五代开始,由于国家提倡并支持印刷事业,雕版印刷业在社会上确立了公开、合法的地位,使社会各类的雕版印刷迅速发展。图书事业由手写方式开始全面向印刷方式转变,标志着我国古代书籍生产的主流形式开始由写本时期进入印本时期。材料三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北宋)苏轼撰,孔凡禮点校:《苏轼文集·李氏山房藏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59页材料四凡书市之中,无刻本则抄本价十倍。刻本一出则抄本咸废不售矣。-(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卷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44页教师设问: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书价的变化及其影响。(参考答案:变化-书价降低。影响-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教师讲述:简牍、帛书随着纸张的出现,被手写本取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手写本也是费时费力,成本较高,所以一般贫民子弟是读不到的。雕版印刷代替人工抄写之后,使得印刷书籍的成本大大降低,书价亦随之而降,出现了“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的局面。不论诗人对孤村灯火的情景推断得是否准确,隐含于诗情背后作者的经验和社会心理,体现出的正是弥漫于整个宋代社会浓浓的书香气息。推究宋代文化教育相对普及的缘由,可以归因于宋代从一开始就奉行的“兴文教,抑武事”的立国政策,可以归因于科举制度下“父笃其子,兄勉其弟”的读书求仕心理等诸多方面,但其中一个绝对不能遗落的因素,即印刷书的普遍使用为文化教育的相对普及提供了重要而直接的物质条件。宋代是印刷书真正替代手写本的时代,印刷书已发展至成熟完善的境界,与手抄相比,复制书本的效率成十倍地提高,印刷术是一次和纸张发明相媲美的技术革命。正如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过渡)书籍的出版不仅意味着对本国文化的传承,还包含对其他文化典籍的翻译。材料五明代末期,西学东渐,翻译工作更活跃起来。但此时翻译的方向已完全改变,不再是印度的佛经,而是欧洲的天文、几何、医学等方面的典籍,翻译史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志媛:《“信达雅”在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响》,载《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教师设问: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末翻译的变化。(参考答案:明末主要翻译欧洲的天文、几何、医学等方面的典籍)教师讲述:佛经的翻译构成中国接受外来文化突出的一幕。从东晋到隋代,梵文佛经大量传入中国,佛经翻译得到官方支持。唐代,译经活动的规模更加宏大,玄奘组织的译场最为著名。明末清初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翻译、撰写了许多介绍天文、历算等方面的书籍。利玛窦制作并印行了《山海舆地全图》(又名《坤舆万国全图》),这是中国人首次接触到近代地理学知识。利玛窦还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同时,耶稣会士把中国文化的优秀典籍介绍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进入近代以后,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深入,更促成翻译活动的频频展开。(设计意图)通过从甲骨文到简帛、从写本到印本的简单梳理,引导学生了解书籍逐渐演变的过程,认识到技术进步对印刷书出现的作用。以宋代“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的现象为例,说明印刷书在促进文化繁荣方面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从所获得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史料实证意识,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本环节指向的是:(1)史料实证素养水平1-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2)历史解释素养水平2-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过渡)从甲骨文到印刷书,文献资料愈来愈多,对文献进行整理与收藏的图书馆便应运而生。(二)藏书-得天下典籍而收之材料六守藏之吏、见于周官,老子为柱下守藏史,固周人藏书之官也。(清)周永年损:《儒藏说》,转引自向斯:《官廷藏书兴衰研究》,载《故官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3期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老子的工作性质。(参考答案:藏书之官或图书馆馆长)教师讲述: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又是周代史官,负责书籍的收藏。从殷商甲骨收藏到周代典籍收藏来看,史官是一种文化性质的官员,他们从事王朝内外一切重要的文化活动,如记言记事、保管文书档案、写作和整理王朝史料等。正因为他们保管文书档案,史官的设立和职司就成为图书馆、档案馆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有了史官,就有了古代档案馆、图书馆。周代史官的收藏,一直被学术界公认是我国古代图书馆的起源。材料七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01页教师设问: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代“广开献书之路”“求遗书于天下”的背景。(参考答案:秦朝焚书,藏书大量减少;吸取秦亡教训,政策宽松,进行文化重建)教师讲述:秦下焚书令,《诗》《书》百家语者皆烧之。公元前207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学者认为“秦虽焚书,公家之藏固在。逮项羽一火,而后典籍荡然”,秦始皇和项羽的两把火是藏书的浩劫,许多先秦的书籍从此失传。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经济上减轻徭役和赋税,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文化上鉴于秦代愚民政策的失败,采取了对战国以来各种思想流派和学说不加禁止的措施,制定了积极搜集的藏书政策。汉惠帝进一步放宽文化政策,解除挟书禁令,民间藏书成为合法之事,这不仅使秦朝遗留的典籍得以汇集官府,而且也使图书的抄写和传播得以发展。武帝为了巩固汉帝国,在思想文化方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他从图书入手统一思想时,发现官府藏书“书缺简脱”“礼坏乐崩”,于是,武帝下令征集全国图书,加以收藏保管。经过连续不断地征集,西汉官府藏书数量大增,藏书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教师追问:成帝时,刘向等人对图书的整理有何意义?(参考答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战国至西汉学术文化的系统总结;对古籍的普及和流传作出了重大贡献;奠定了我国传统社会官府藏书的发展基础;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西汉官府藏书空前丰富,而且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系统整理。我国许许多多传世的先秦至西汉初年的著作,都是由刘向、刘歆父子等人校书时编定的,如《战国策》《列女传》《山海经》《晏子春秋》《管子》《楚辞》等。汉代对图书的整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战国至西汉学术文化的系统总结,对文化的保存和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汉代全面建设官府藏书,长期不断整理,校定正本,编定目录,方便了图书的保管与利用,提高了图书的社会地位,奠定了我国传统社会官府藏书的发展基础。以后历代王朝都以汉代故事,采访遗书,全面整理,设立专官,利用藏书培养人才,并在其中修撰史书、地志,编撰皇朝典章制令,构成了我国悠久的藏书发展史。(过渡)除了官藏外,私家藏书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戴书家和藏书楼。明代中期范钦主持建造的天一阁,成为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材料八天一阁藏书最盛时多达七万卷,后虽历经劫难,保存下来的原識典籍仍有一万六千多卷。天一阁藏书以宋元明刊本、钞本、稿本和明代实录为主。天一周保存的大量明代典籍在当今世界仍是独一无二的孤本,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和重要的文物价值,为研究明代历史、地理、人文以及风俗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天一阁藏书为国内各大图书馆所少见的有两类:一是明嘉靖年间刻印的全国各地方志274种,二是明朝乡试、会试登科录411册。-郑殷芳:《世界遗产语境下天一阁遗产价值的再认识》,载《天一阁文丛》第16辑,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197页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天一阁的重要贡献。(参考答案:保存典籍,为研究明代历史、地理、人文以及风俗等提供第一手资料;弥补了国家藏书的不足)教师讲述: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由于古人说“天一生水”,水克火,所以范钦的藏书处题名为“天一阁”。天一阁是中国乃至亚洲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座私家藏书楼之一。1982年2月23日,天一阁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一阁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文化部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著名历史学家、目录学家、方志学家来新夏断言:“中华大地拥有这座历经440年的古代书府,不止是中华文化史上的瑰宝,即使之于世界文化史史册,亦决无愧色。”2018年3月11日,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参观天一阁时题写了“天一阁: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赠言,将天一阁的价值提升到世界遗产的高度。(过渡)近代,传统藏书楼走向式微,新型图书馆崛起并最终取代藏书楼。材料九图书馆图书搜集,不外两途:一曰国故之保存,一曰新知之扩充,而其目的则为流通。-中华图书馆协会执行委员会:《中华图书馆协会致全国各图书馆书》,载《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29年第3期教师设问:根据材料九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图书馆的作用。(参考答案:一是保存国粹,传承文化;二是获取新知,开启民智)教师讲述: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轫,始于清末变法维新运动,宗旨有二:一为获取新知,开启民智;一为保存国粹,传承文化。晚清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封闭的藏书楼,即便在历史劫难中存活下来,也不能担负开启民智、普及知识的历史重任,单纯典藏传统书籍的藏书楼势必会被传播新知、教育民众为职能的图书馆取代。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一系列受创,令国人省悟到国家富强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引进是不够的,更要紧的是对西洋的政治、法律、文化的吸收,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的图书馆随西学的推进而登上历史舞台。近代图书馆的产生与其说是西方文化渗透和冲击的结果,不如说是中国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积极探索强国富民道路长期努力的结果。另外,保存国粹,传承文化亦是图书馆的重要使命。近代图书馆界致力收藏古籍,承继了中国古代藏书中的官府藏书与私家藏书,保存了中国版刻传统中的官刻与私刻精品,同时刊印珍稀善本,推广中国文化,助力中国学术,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体现了图书馆作为社会机构的重要文化意义,值得当代图书馆界借鉴与发扬。今天国家图书馆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文化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到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文化海外传播的行列。截至2012年年底,共与118个国家和地区的552家机构建立了书刊交换关系,与海外25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国家图书馆的举措,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设计意图)通过汉代官藏、明代天一阁私藏,了解古代藏书对文献的整理与保存,进一步深化认识藏书对文化传承的作用。通过学习近代图书馆的作用,认识到古代藏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转型的需要,理解图书馆在传播新知、教育民众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本环节指向的是:(1)时空观念素养水平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2)史料实证素养水平2-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3)历史解释素养水平2-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运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过渡)整个图书馆的发展历史证明,图书馆的发展不能够摆脱社会对它的影响,在各种影响因素当中,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对图书馆的影响。因为有一批教书先生在学校为它培养读者。(三)教书-得天下英才而育之1.官学与私学教师讲述:学校教育逐步成为一项专门的社会活动,最早萌芽于夏朝前后。学校在开始产生的时候还是很原始的,严格地说,这些被称为“庠”“序”“校”的机构,都还只是教育的场所,与今天意义上的学校相差甚远。而且,当时的教育活动也常常是和政治活动一起的,因而这些教育场所实际上还是当时国家政治活动的场所,只不过其教育的性质比较突出而已。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些场所才逐渐成为专门的教育机关。材料十在当时,所有一切文化典籍都藏于天子、诸侯的宫廷之中,由专门担任文化事务的官吏世袭保管。奴隶主阶级对文化的垄断,决定了学校必定办在官府之中。-王建军著:《中国教育史新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页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十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商、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特征。(参考答案:学在官府)教师讲述:“学在官府”现象是受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决定的。从经济上看,奴隶社会实行的是奴隶主国有土地所有制,不存在个体和私人土地所有制。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天子、诸侯、卿大夫等,又同时是各级政权的代表。从政治上看,奴隶社会实行的是宗法等级的政治制度,天子享有至高无上的“共主”权力。天子、诸侯、卿大夫等级森严,在这种制度下,文化教育必然高度垄断在少数奴隶主贵族手中。从文化上看,文字尚属初创阶段,收集和掌握文字最多的是官府中的巫、史一类人,民间还十分缺乏。当时毛笔和纸张尚未发明,记录知识,用刀作笔,用竹简作纸。教学所用之书籍称“典”“籍”“策”“简”“牍”,都十分笨重而昂贵,而且都归官府所有,一般民间无法获得,也无力复制。另外,当时礼乐教育所用器具,民间同样无力购置。因此,民间不可能产生私学,当时的文化教育只能为官府垄断。到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材料十一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89页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十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学校教育的变化及其原因。(参考答案:变化-学在四夷或学在民间。原因-诸侯争霸,王室衰微;生产力的发展;士阶层的崛起)教师讲述:官学衰败,私学兴起,乃是社会变革所致。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当旧的教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时,一种新的教育便会应运而生。私学的兴起正是为适应春秋战国的政治经济变革而产生的。材料十二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天下。-王晓明注释:《吕氏春秋通诠》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96页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十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私学兴起的影响。(参考答案: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推动了文化下移,出现了百家争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私学的兴起,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它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私学有独立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可根据社会需要而定。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可以随处讲学。学生也可以不受地域、出身、地位的限制,可以自由择师。第二,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下移,扩大了教育对象,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第三,它促进了传统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学校教育的独立,才能使教育理论成为必要和可能。第四,它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形成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局面。第五,私学的产生和兴起不仅促进了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这种私人办学的形式在我国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尤其是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优秀教育遗产。(过渡)两汉时期的官学和私学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学校教育也逐步正规化。2.太学与书院材料十三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512页教师设问:董仲舒给汉武帝提了什么建议?(参考答案:兴办太学,培养人才)教师讲述:太学始建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与博士弟子。据有关史料记载,武帝时学生仅50人,昭帝时100人,宣帝时200人,元帝时达1000人,成帝时增至3000人。平帝时,王莽辅政,于元始四年(4年)大建太学校舍。到东汉成帝时,又“起太学博士舍,内外讲堂,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太学之设,实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之始。教师追问:太学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儒家经典)教师讲述:汉代官学教学内容,以太学最为完备,地方郡学或有遗缺。太学教学内容,皆为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随着经济的发展,太学的教学方法比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较大的进步。西汉时就有了用植物纤维造纸的技术,到东汉蔡伦发明“蔡侯纸”后,物美价廉的纸开始流行于世。同时丝织技术也有了极大进步,已能织出薄如蝉翼的绢帛。绢帛的增产和纸的普及,为书写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条件,用绢帛和纸抄写的书逐渐增多,不仅宫廷有兰台、石室、延阁等藏书处,而且太常、太史、博士官署也都有藏书,东汉洛阳还有了买卖书籍的书肆。书多了,书写方便了,教学方法由个别口授的问答法教学变为大班上课。学生听课带有书卷和纸笔,随时可以圈点记录,积累了很多材料。太学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的人才。(过渡)汉代官学数量有限,名额有限,且太学设在京师,远道学生很难入学。当汉代统治者利用利禄奖励儒术的政策实施后,汉代的私学趋于繁盛。汉代私学上承先秦私学之遗风,下启唐宋书院之创设,不仅深刻影响了汉代社会,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材料十四书院本是一种收藏、点校图书的机构,其后演变为教育机构,但藏书和修书的职能依然保留。尤其是书院注重研习学问,又多建于偏远山乡,没有一定量的藏书,教学活动是难以维持的。而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书院藏书创造了条件,也为宋代书院的兴盛提供了必要前提。所以书院藏书是书院的一大特色。-王建军著:《中国教育史新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98页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十四,说明书院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其兴起的原因。(参考答案:变化-由收藏、点校图书的机构演变为教育机构。原因-活字印刷术的出现;私学传统;禅林影响;中小地主发表主张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书院的兴盛与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是有密切关系的。书院注重研习学问,没有大量的藏书是不行的。而印刷术的发明,为书院藏书创造了条件,也为书院的兴盛提供了必要前提。书院产生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私学传统。中国古代自先秦以来就有私人讲学的传统。秦汉以来,私学都是作为官学的补充而发挥着作用。尤其是社会动乱之时,官学无法维系,私人讲学之风更盛。这种私人讲学的传统对书院的产生有直接影响。第二,禅林影响。书院多建在风景优雅的山林名胜,这是借鉴禅林建寺庙于丛林的做法以求恬淡清净,修身养性。此外,书院制度也深受禅林公开讲经、注重修养的讲学制度的影响。讲学术以正人心,这也是书院与官学的重要区别之一。第三,书院的出现与社会经济基础有密切关系。在野的中小地主为了自身利益,争取参加统治集团,要求发表自己的主张,评说时政,需要有自己的讲台。因此他们捐资兴办书院。这也是宋明两朝的某些书院成为统治集团反对派“基地”的重要原因。材料十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书院,作为教育机构中重要的一环,培养了许多人才。由于书院实行自由讲学,讲求相互辩论,一些名儒往往在书院就各种学术问题展开讨论,这对宋代学术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书院对学生入学不作限制,一些贫困学生甚至可以寄读,这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从中央到地方对教育的重视,使得宋朝各类学校众多,管理规范,既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游彪著:《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年,第418页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十五,分析宋代书院的意义。(参考答案:利于教育的普及,利于培养人才,利于宋代文化的繁荣)教师讲述:北宋初,战乱渐平,民生安定,官学在之前的战乱中多遭破坏,书院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北宋书院多为民办,建于山林僻幽之所,后经朝廷赐额、赐田、赐书等,逐渐变为半官半民性质的地方教育机构。书院聘请学者讲学,学生分商习读。从某种意义上说,宋代的书院大都是著名学者讲学聚居之地,有名的书院往往具有相当高的教育水平。两宋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世称“北宋四大书院”。南宋比较有名的四大书院是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除此之外,石鼓、茅山、华林、雷塘等书院也是比较著名的书院。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除了学者之间的辩论,学生也可以质疑问难。辩论既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又促进了不同思想的活跃交流,推动了学术的繁荣,对两宋时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古代书院源于唐,盛于宋,衰于清末。在书院的一千多年历史中,遍及全国各省区(西藏除外),先后有7000所以上。中国书院这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和讲学方式,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也是独具特色的,推动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后期学术文化的交流、发展和人才培养。书院的三大事业:讲学立说,供祀先圣先贤,藏书、刻书、抄书,确保了其对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贡献。(过渡)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统治格局,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国教育发展也开始了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过渡。3.西潮与启蒙材料十六今之学校书院专事举业,而外邦之风俗政事一概不知,且深以西学为可鄙。欲求一洞识时事,兼习中西者,实难其人。-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5页材料十七教会大学是移植到中国来的西式学校,西式的管理、西方的资助和西方的课程以及学习的气氛,使教会大学成了西方文明的传递者。教会大学在中国必然成为破坏力量······教会大学仍然不失为传统教育制度的接替者。-[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年)》,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66页教师设问:传统书院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是局限于科举事业,对外部世界不了解;二是西方现代教育的冲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书院衰落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传统教育的没落。明清时期,传统教育完全被镶嵌于程朱理学与八股文糅合的模具之中,学校成了一个封闭的科举预备场所。整个教育机制驱使着学子追求名利,醉心于无用的八股文,从而最终扼杀了传统教育的生机活力,完全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由于西方教育的传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西方资本主义教育也开始影响我国。这一影响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制度,再到教育观念,都给中国教育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