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时,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30分)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2.本卷共11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1-5小题,每题3分,6-8小题,每题2分,9-11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滑稽(jī) 炫耀(xuàn) 大相径庭(jìng)B.匍匐(fú) 灼热(zháo) 参差不齐(cī)C.怂恿(cóng) 附和(hè) 拈轻怕重(nián)D.庇护(bì) 恍惚(huǎng) 畏罪潜逃(qiǎn)2.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询职 非凡 小心翼翼B.辨别 流淌 不可救药C.钦差 气概 害人听闻D.冤枉 爱幕 惊慌失措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的灯光秀活动,以灯光秀和演出全景式多角度展示天津前世今生及城市风光。演出将古诗词及天津经典文化名著作为_____全篇的脉络,_____天津“风、雅、颂”全新篇章,通过名人名篇现场诵读、国乐表演、国风歌曲、情境舞蹈等表演形式,_____天津619年来风云变幻和天津人欣欣向荣、自信达观的城市性格。A.贯穿 制造 展现B.贯串 打造 显现C.贯串 制造 显现D.贯穿 打造 展现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75%左右是靠视觉获得的。B.读书与写作密不可分,一个人写作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能够进行大量阅读。C.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使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D.千百年来,茶文化不仅在中国得到传承和发展,在欧洲的历史文化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诫子书》中的“书”是书信的意思,此文一般被认为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家信。诚,有告诚、劝勉的意思。B.《狼》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一篇。C.《皇帝的新装》选自《伊索寓言》,它的作者是一位古希腊作家。D.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6.下列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宿”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客路”即“旅人前行的路”第一句指明了诗人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潮平”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边”意即诗人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阅读课文《纪念白求思》中的文字,完成7~8题。①白求恩同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被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翼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思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7.最能准确概括第①段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B.白求思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C.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D.从前线回来的人,都为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8.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麻木不仁”在第①段中的意思是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B.选文的前两段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凸显白求恩的优秀品德。C.第③段,作者先按时间顺序记叙了自己同白求思的交往,后用一组排比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D.选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夹叙夹议,层次清晰,感情真挚。阅读《穿井得一人》一文,回答9~11小题。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级,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浇灌,灌溉B.吾穿井得一人 穿:挖掘,开凿C.及其家穿井 及:和,与D.丁氏对曰 对:应答,回答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宋之丁氏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B.不若无闻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C.有闻而传之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同名诗)D.国人道之 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1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姓丁的宋国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常要占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便趣说为“穿井得一人”。B.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丁家的意思是,他家打井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人。C.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所以派人向丁家询问此事。D.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传言,要实事求是,尤其不要以讹传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2.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8分)(1),______,百草丰茂,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毒》)(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5)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诫子书》中写要学习君子行为操守,先要修身养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4题。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炊忘著箅①,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③。”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④不?”对曰:“仿佛志之。”二于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世说新语·夙惠》【注释】①箅:蒸饭的工具。②馏:把事物蒸熟。③糜:粥。④识:记住。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1)宾客诣陈太丘宿 诣:____________(2)俱委而窃听 委:____________14.用/给下面的句子标画停顿(限两处),并翻译。(5分)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柿子挂满山岗洪忠佩①寒露,风搭在弦上,与银杏、鸟柏、红枫一起在山岗奏起深秋的曲调。在悠长的曲调中,一树树柿子吸饱了阳光,橙黄中泛起红色,仿佛油彩。这样的斑娴、明艳在白墙黑瓦的宅子周围蔓延,山岗与村落融合成了一个调色盘。②故乡宅山村是原生态的山村,人家是“宅”在山腰上、“长”在树荫下的。树荫浓密的,当属高耸粗壮的香樟、楠木、木荷、槠树、拷树、豹皮樟、红豆杉。那隐于树林之下的古道、路亭,与山村是连成一体的。他们既种苞芦、番薯、辣椒,又种茶叶、油茶、板栗、柑橘、柿子。③“七月米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透皮。”秋风起时,漫山遍野的柿子宛如灯盏,透着暖人的光,每家每户都忙着采摘。等待果实成熟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一旦果实进入成熟期,时间又不等人。俗话说“割禾抢时,晒谷抢天”,采摘树上的果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④背篼、竹篮、箩筐都派上了用场,上树的上树,提篮的提篮,挑担的挑担,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很难想象,在那么陡峭的山坡上,还要爬上几米,甚至十几米高的柿子树,再去采摘,若是没有多年练就的功夫,是无法做到的。⑤倚在树权上的伙伴眼尖,一下子看见了我,他挑了一个成熟的柿子扔过来,算是打招呼了。他笑道:“摘柿子总感觉手脚和眼睛都不够用,明明是一杈一杈去摘的,结果发现枝头还有‘瞎眼柿’”。我剥去柿蒂,撕开薄如蝉翼的柿皮,鲜红的果肉立即显露出来,一口下去,甜滋滋的,果汁饱满,果香充盈口腔。⑥柿子树下的小孩呢,一个个像猴子似的,上蹿下跳,专挑成熟的柿子过着嘴瘾。⑦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没闲着,他们趁着天气晴好,专挑较硬的柿子,一一削去柿皮,在竹盘竹簟中晒起了柿饼。他们刀法轻柔而娴熟,没有半点拖沓。在笑谈之间,在弥漫的果香中,所有的辛劳都消散了。③柿饼制成后是扁扁的,起皱,泛着一层白霜,掰开却色如琥珀,吃起米甜而不腻,软糯而有嚼劲,隐隐透出干果独有的清香--这是辛劳与阳光的造化。⑨偏于一隅的宅山村,自从几年前水泥公路从山下铺到了山上,节假日上山采摘的城里人多了,上门收购的商户也来了,还有人以柿树和山村为背景用手机进行直播。宅山的柿子,可谓是“鼓钟于宫,声闻于外”了。⑩宅山村,丰收之年产柿子上千斤的农户比比皆是。只要树上能够长出柿子,就无需考虑怎样去销售。⑪柿子在当地还有个俗名--鸟儿柿。宅山村被群山包围着,山多,意味着鸟多,而柿于正是鸟类喜食的果实。对柿子最为贪嘴的,莫过于山斑鸠、白头鹎、红嘴蓝鹊。它们立在枝头啄食柿子时,尾巴一翘一翘的,仿佛被柿子的味道迷醉了。⑫山风拂来,阳光斜照。远远望去,很难判断让柿树枝丫抖动的,是鸟,是风,还是采摘柿子的村民。那一刻,浮现在我眼前是漫山遍野红彤彤的柿子,还有红彤彤的日子……(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0日,有删改)15.作者描写了哪些和柿子有关的故事?请结合文章④~⑦段的内容概括。(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中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在悠长的曲调中,一树树柿子吸饱了阳光,橙黄中泛起红色,仿佛油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章“柿子挂满山岗”题目的含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一)综合性学习(5分)学校组织经典古诗文诵读大赛,请你认真思考,完成下面的任务。19.(1)活动一:请你为本次大赛设计一则宣传语。(3分)宣传语,就是用简练的文字和意义鲜明的宣传来组成的鼓动类或者教育警醒类的口号。宣传语的要求:1.语言简明精练。2.内容关注主题,积极健康。3.句式结构整齐。4.语言生动,讲究修辞。5.易读易记。如以“保护学校环境”为主题设计的宜传标语:(1)学校美如画,受益你我他。(2)让天空永远湛蓝,让绿荫拥抱校园(2)活动二:李华想诵读一首表现友情的古诗,下面备选篇目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填写序号)(2分)备选篇目: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杞人忧天》③《天净沙·秋思》④《观沧海》⑤《诫子书》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二)名著阅读(5分)20.文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大家推荐了以下名著片段,开展阅读分享活动。【片段一】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_____________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了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作红孩儿,号叫作圣婴大王。”【片段二】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被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如今做了善财童子,受了正果,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1)以上两个情节均出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书名),【片段一】中横线处是哪个人物?_____________(人名)(2分)(2)请你简要概括这两个情节之间的关系。(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作文(本大题1小题,共30分)21.作文(30分)本试卷现代文《柿子挂满山岗》中,作者洪忠佩从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事写起,将摘柿子的美好生活写得情真意切。同学们,你们一定也和作者一样,经历过如此美好回忆:一次精彩的比赛,一次快乐的旅行,一次辛勤的劳作……一定让你感触颇深,难以忘怀。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5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11小题。1-5小题,每题3分,6-8小题,每题2分,9-11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B3.D4.C5.C6.D7.A8.D9.C10.C11.B二、(共8分)12.(1)树木丛生秘风萧瑟(2)随君直到夜郎西(3)夕阳西下(4)非宁静无以致远(5)铁马冰河入梦来(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各1分,共8分有错漏不给分)三、(共7分)13.(1)到(2)舍弃,放弃(每个1分,共2分)14.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2分,每处1分)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吃饭呢?(3分)【译文】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昕,结果忘了放箅子,饭都成了粥了。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太丘和客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吃饭呢?四、(共15分)15.我和伙伴摘柿子时我吃着伙伴扔给我的甜滋滋的柿子;柿子树下的小孩迫不及待地挑成熟的柿子吃:上了年纪的老人挑较硬的柿子晒柿饼。(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文章第⑤段“他挑了一个成熟的柿子扔过来”“一口下去,甜滋滋的”内容可概括为“我和伙伴摘柿子时我吃着伙伴扔给我的甜滋滋的柿子”:根据第⑥段“柿子树下的小孩呢”“上蹿下跳,专挑成熟的柿子过着嘴瘾”内容可概括为“柿子树下的小孩迫不及待地挑成熟的柿子吃”;根据第⑦段“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没闲着”“在竹盘竹簟中晒起了柿饼”内容可概括为“上了年纪的老人挑较硬的柿子晒柿饼”。16.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柿子橙黄中泛红色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柿子的喜爱之情。(4分)【解析】本题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编曲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影视特效合成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系统安全工程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华大新2025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名校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安徽定远示范高中高二下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25年化学高二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档案收费存放管理办法
- 军用专用仓库管理办法
- 混合现实教学应用-洞察及研究
- 夫妻代理诉讼授权委托书
- 个人生意入股合同范本
- 静脉的导管维护新进展课件
- 对房产评估异议申请书
- 2025年度水利工程代建合同模板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就业协议书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艾灸服务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九年级全一册英语单词默写表(人教版)
- DB50T 990-2020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铁路电力线路运行与检修》课件 第五章 电力线路运行与维护
- 2024年交通基础设施行业信用回顾与2025年展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