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沈阳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

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沈阳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

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沈阳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

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沈阳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

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沈阳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

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相关院校437社会工作实务

[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中山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

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中山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

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山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

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中山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

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37社会工作实

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37社会工作实

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沈阳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沈阳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科目代码:437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适用专业名称:社

会工作

一、概念题(共8题,每题5分,合计40分)

1.小组发展模式

2.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

3.小组工作者的自评

4.非干扰性研究

5.社会救助

6.社区工作

7.社会支持网络

8.增能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合计60分)

1.在小组中,工作者应如何促进组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2.简述卫生部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主要职能。

3.研究报告撰写应注意哪些原则?

4.什么是社区资源?社区资源有哪些种类?

5.概述青少年偏差理论有哪些?

6.社区有哪些功能?

三、论述题(共2题,其中第1题30分,第2题20分,合计50分)

1.联系实际试论如何处理好小组的结束阶段。

2.试述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技巧。

2014年沈阳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科目代码:437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适用专业名称:社

会工作

一、概念题(共8题,每题5分,合计40分)

1.小组发展模式

答:小组发展模式,又称过程模式或发展性小组模式,其理论基础主要

是发展心理学、米德及帕森斯的社会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是较晚发展起

来的一种小组工作模式,旨在解决和预防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衰减问

题、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如各类困难

人群、面临危机的人群以及寻求更大自我发展的人群等等。该模式的主

要目的是通过小组鼓励组员参与、表达自己,从而找出大家的共同兴趣

及目标,在体现民主程序的过程中达到小组目标及组员的自我成长。因

此,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发展过程中,要察觉到发展的潜力,组员在温

暖、刺激和解放中的满足,帮助小组达到目标,促进人际关系和个人的

自我实现。

2.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

答: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是指社会服务机构获得政府、社会和公众

信任的能力。社会服务机构实现了它的承诺就会获得各方信任,就具有

公信力。社会服务机构必须通过评估向社会大众和资源赞助人提交服务

表现和成果以证明服务是有效的,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求,获得了应有

的社会效果。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靠机构自

身的自律管理。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的展现,就是要求机构根据社会福

利这种多元交代的特质,主动、积极和负责地向社会提供机构的财务使

用情况资料、服务成效评估资料,以证明机构履行了社会职责、满足了

服务对象的需要。公信力评估是确保社会服务机构诚信的一种制度安

排,其功能在于帮助社会服务机构树立社会公信度。

3.小组工作者的自评

答:小组评估贯穿于小组工作的整个过程。结束阶段需要对小组工作作

一个整体的评估。评估的方式,主要包括小组工作者自评、组员自评和

观察人员或督导的评估。小组工作者的自评包括工作内容,即小组的目

标是否达到,工作表现即社会工作者在带领小组中的技巧运用以及与组

员之间的互动过程。

4.非干扰性研究

答:非干扰性研究是与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并列的社会工作研究的三大

类型之一。非干扰性研究是指不接触研究对象而把握资料本质的研究技

术。工作对象不受研究过程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是其根本特征。现存统

计资料分析、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是其常用的方法。非干扰性研究可以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也可以采取定性研究方法。

5.社会救助

答:社会救助,是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

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对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

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得到国家立法保障的

基本公民权利之一。社会救助的概念涉及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

域,是一个复杂和综合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

会救助、灾害救助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6.社区工作

答:社区工作又称社区社会工作,主要代表了两个层面的意义:

①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实务领域,即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一个

目标社区,运用各种专业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

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等提供多元化服务,提高居民社会意识,协

助居民运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协助社区居民

建立友善邻里关系,鼓励互相照顾和关怀,满足社区需求,实现社区和

谐。

②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专业方法,是指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

工作介入手法,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合力

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在参与的过程中,让社区成

员建立起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加强他们在

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以实现更加公

平、公正、民主及和谐的社会。

7.社会支持网络

答: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

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

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

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取向的

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

用。特别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

体,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

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8.增能

答:增能,即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强权能取向的社

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

的,社会工作要为受助人提供帮助,应该着重于增强受助者的权能,以

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其宗旨是通过社会功能的发挥,达到

社会和谐,增进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满足个人的需求。增能“意味着

帮助个人、群体、家庭,以及社区在其内部或周围探求和扩展其资源与

手段的意图和过程”。探求人们和社区内部的力量,必须推翻和抛弃歧

视性标签,为家庭、机构和社区的资源连接提供机会,让弱势社群远离

受害者的思维定式;信任人们的直觉、说法、观点和精神,确信人们的

梦想。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合计60分)

1.在小组中,工作者应如何促进组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答:沟通是小组工作的基本技巧之一。就一定意义而言,沟通是小组得

以进行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小组组员互动的基础。在开展小组实务过程

中,社会工作者在促进组员沟通方面使用的技巧方法包括:

(1)提醒组员相互倾听。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现场安静,及时提醒组员

相互之间仔细倾听对方的发言。

(2)鼓励组员之间相互表达。社会工作者要鼓励组员积极表达自己的

感受,特别是运用“此时此地”的技术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感受,接纳他人

的感受。对沉默的组员要加以鼓励,对说得太多的组员适当加以阻拦,

以给其他人更多的表达机会。

(3)帮助组员相互理解。在沟通时,要密切注意和观察组员的声调、

语言、表情、态度和姿势等细微之处,帮助组员沟通和理解信息不一致

和不明白的地方。

(4)促进组员相互回馈。组员发言后,社会工作者应鼓励组员之间的

分享与给予回馈。回馈后也可鼓励发言者再次回应。

(5)示范引导。在沟通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用自身示范的方式,

诱导组员模仿社会工作者,如提问的技巧以及给予回馈的方式等。

2.简述卫生部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主要职能。

答:卫生部在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主要职能有:

(1)医疗管理和服务工作

参与研究医疗管理体制改革和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改革;拟定医疗机构执

业准入、医务人员执业准人和临床应用技术准入管理的法律、法规、规

章,并组织、指导实施;拟定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安全绩效的监督、

评价、管理规范,并组织、指导实施;协调组织城市医疗支援农村工

作;协助重大人员伤亡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2)农村卫生工作

研究拟定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规划与相关政策;参与拟定农村卫

生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拟定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协调、指导实

施并组织评估;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综合管理工作,研究拟定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并协调、组织、指导实施;研究规划并指导农村卫

生服务体系建设;收集、分析农村卫生相关信息,协调指导地方落实国

家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相关政策等。

(3)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卫生工作

研究制定和实施妇幼保健与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社区卫生、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及卫生科普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机构建设规

范、技术标准;依法对母婴保健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综合协调

全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

(4)疾病预防工作

研究拟定疾病预防控制和爱国卫生运动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和政策建

议;制定全国重大疾病防治规划与策略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

问题的干预措施,提出并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和重大疾病防治项

目,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调有关部门对重大疾病和公共卫生实

施防控和干预,防止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与疫情的蔓延。

3.研究报告撰写应注意哪些原则?

答:研究报告是整个研究的整体成果汇报,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原则

包括:

(1)撰写研究报告要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方法论呼应。如果采用定

量研究方法,那么整个报告的结构必须依照定量研究的范式展开;如果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那么整个报告的结构则要依照定性研究的范式展

开;如果采用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那么研究报告的展

示格式要体现二者结合的特性。

(2)报告撰写还应注意如下原则:①标题与内容呼应;②资料的逻辑

性和完整性,资料使用要体现逻辑先后,结构要合理、完整;③观点与

资料配合,使论证有理有据;④注意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的结合,使论

证资料有面有点,相互佐证、补充和深化;⑤朴实流畅,体现学术研究

或实务研究的朴素文风。

4.什么是社区资源?社区资源有哪些种类?

答:(1)社区资源的含义

①广义的社区资源,是指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一切自然物质资

源与社会资源,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教育、宗教、医疗和社会福利

资源。

②狭义的社区资源主要是指社区福利资源,即能够满足社区福利体系各

类服务对象需要的金钱、物资、机会和社会支持关系。

(2)社区资源的种类有三类:

①人力资源,包括社区中所有的个人体力、技术、智慧、助人意愿以及

人际关系等;

②物力资源,主要是可用于社区服务的场地、设备,例如社区内大中小

学的教室、运动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器材等;

③财力资源,主要是社区服务所需要的经费,一般有政府支持、社会捐

助和服务收费三个来源。

5.概述青少年偏差理论有哪些?

答:青少年偏差理论主要包括社会次文化理论、社会互动理论、标签理

论、冲突理论和整合理论五种。

(1)社会次文化理论

社会次文化理论认为某些人认同团体或小团体的特有的价值体系,这些

价值体系可能与一般社会所能接受的价值体系不仅有异而且不相容。若

一些青少年的言行无法符合一般社会标准,他们会被社会排斥而成为社

会适应困难者。他们慢慢聚集起相同利益和命运的小团体,且认同他们

共同能接受的价值体系,渐渐形成次级文化,并合理化其偏差行为,共

同以反社会行为来应付和解决其遭遇的适应困扰问题。

(2)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是运用社会学的互动理论来解释犯罪原因的一种理论。社

会互动论者认为,当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共同具有某些象征时,相互作用

中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少一些;反之,当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象征时,就会

造成问题和冲突。这一理论关注越轨者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形成自我印

象,并发现人们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学会解释自己活动的方

式,而这种方式对他们今后的行为有深远影响。

(3)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没有一种行为是天生偏差的,偏差是要定义

的。标签理论者相当注重少年犯罪者被逮捕及受审判后的烙印影响,并

认为少年犯错在所难免,而他们的犯罪行为之所以会加重是来自于警

察、法官或司法系统所给他们的负面影响。标签的过程犹如一种烙印,

是一种强烈的负面看法,会使个体改变自我意识,并陷入“偏差生涯”。

标签影响人的自我认同,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偏差行为。

(4)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着重研究政府的制度、法律、道德规范等对偏差及犯罪的影

响,认为青少年偏差或犯罪是社会不公平等权力团体冲突的产物,认为

由于中上阶层掌握控制社会经济的条件,以致下阶层青少年较易发生偏

差行为而被标签为犯罪。

(5)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强调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而青少年犯罪本身

与这些因素也是相互作用的,由于青少年成长的每个时期中,家庭、学

校、朋友的影响是不同的,而每个时期青少年犯罪这一结果又反过来影

响导致其产生的各种因素,进一步加强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不利因素,

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出现了职业性惯犯。

6.社区有哪些功能?

答:社区的功能是分析社区的重要指标,具体有五个方面:

(1)生产―消费―流通的经济功能。社区有一定的经济及商业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满足居民的衣、食、住等最基本需求,如商店、餐饮服务

点等,同时也包括提供医疗照顾、环境卫生、就业、交通、休闲等实际

服务。

(2)社会化或教育功能。社区能够给成员灌输知识、信息和价值观。

社区居民在交往和互动过程中,将人们普遍持有的规范、传统和价值观

进行社会化。社会化引导居民态度的发展,这些态度和认知影响年轻人

如何看待自我、他人以及对权利与义务的看法。

(3)社会参与功能。社区提供人们表达自己社会需求和兴趣的渠道,

同时也提供机会使人们建立自然的协助和支持网络。居民组织、非正式

的邻里团体等被认为是居民表达需要和兴趣的社会渠道。

(4)社会控制功能。社区通过制定和切实有效地执行规章与公约,确

保社区居民遵循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服务

机构也可以通过社区来实现其社会控制的功能。

(5)心理支持或感情功能。社区中居民的相互支持及互相帮助,可以

满足其在感情和物质上的需要。当家庭、朋友、邻居、志愿者和专业人

员在社区中共同照顾失业者、贫困者、老年人等弱势人群时,相互支持

的功能就得到了实现。

三、论述题(共2题,其中第1题30分,第2题20分,合计50分)

1.联系实际试论如何处理好小组的结束阶段。

答:小组的结束阶段是小组的完结期,意味着预期目标的达成,也是小

组历程的最后阶段。了解这一时期小组及成员的主要特点是处理好小组

结束阶段的相关事宜的前提和基础。

(1)小组及成员的一般特点

在结束阶段,小组最明显的特点是组员情绪和小组结构的变化。

①浓重的离别情绪。经过前几阶段,组员之间已建立起密切的、支持性

的组内人际关系。面临分离,组员之间依依不舍,甚至产生悲伤和失落

感。部分组员也会对将来能否建立一个互助信任与接纳的社会关系产生

担忧。

这时的离别情绪主要表现在:

a.采取逃避的态度否定小组即将结束的事实。例如,继续采用一贯的

做法来互动,甚至引入一些新话题、新任务,或用缺席、较以往不同而

冷淡的方法来对待组员等。

b.出现退化行为,以期能够延长小组的日程,增加与社会工作者和组

员相处的时间。例如,原本在小组中已经解决的问题这时又出现了。

②小组关系结构的弱化。由于组员知道小组即将结束,小组规范对一些

组员的约束力、影响力开始减弱,组员间的联系也可能松散化,互动频

率和强度相对降低。这时,有些组员开始情绪转移,向外寻找新资源以

适应实际生活;有的组员则因害怕小组结束对自己的伤害,提早离组或

减少对小组的感情投入。

(2)小组工作者的任务和处理方法

在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帮助组

员保持他们获得的小组经验。

①任务之一: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与感受。

处理方法:

a.在小组结束阶段最后一次聚会之前,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告知每一位

组员小组结束的日期,让组员做好心理准备,逐渐接受即将离开小组的

事实;

b.社会工作者与组员一起讨论并处理他们此时内心的矛盾与伤感,以

帮助他们认识到离开小组、进入现实生活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

②任务之二: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处理方法: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组员保持已经改变了的积极行为,并在

日常生活中运用在小组中获得的成长经验:

a.模拟练习。模拟现实的生活环境,让组员在小组中练习他们学到的

行为规范等。

b.树立信心。观察组员的变化,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对离开小组后的

生活充满信心。

c.寻求支持。帮助组员向其家人、社区或周围其他人寻求支持,以维

持在组员身上已经产生的变化。

d.鼓励独立。鼓励组员独立地完成工作,逐步降低小组对组员的吸引

力,以避免其在结束时对小组的过度依赖。

e.跟进服务,如转介、跟进聚会、安排探访等。其中跟进聚会通常安

排在小组结束后的两个月后、三个月后或半年后。

③任务之三:小组评估。

处理方法:评估的方式,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自评、组员自评和观察人

员或督导的评估。

社会工作者的自评,包括工作内容,即小组目标是否达到、工作表现即

社会工作者在带领小组中的技巧运用以及与组员之间的互动过程。组员

自评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参与小组的目标是否达到,如带来了哪些个

人的改善;二是参加小组过程的感受如何;三是小组的效能如何。观察

员或督导的评估一般分为两部分:对组员的观察和评估;对小组效能的

评估。

(3)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和角色

①引导者的角色。在小组结束期间,社会工作者要帮助组员处理好离开

小组时的各种感受,组织各种活动。面对组员的离别情绪,社会工作者

要以适当的接纳与支持,引导他们处理好离别情绪。

②领导者的角色。在结束期,社会工作者要以小组领导人的角色和专业

职责,规划好小组结束的活动,安排好每一步骤,协助小组组员完成理

想的结束过程。

2.试述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技巧。

答: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

验为基础提出的,旨在从服务对象的理性、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着手,彻

底消除服务对象在情绪和行为上表现出的困扰。

(1)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①理性与非理性的两种趋向: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理

论的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这种趋向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是发展出健

康、理性的生活方式;另一种倾向则发展出不良的、非理性的生活方

式。因此,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是相对的,它受到环

境和周围他人的影响。

②ABC理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人的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

入分析,提出比较有影响的ABC理论。

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onevents),是指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

的事件;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beliefs),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

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

为(consequences)。

通常认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都是由引发事件直接导致的,

但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

务对象的信念的影响。如果服务对象用一些非理性的信念看待引发事

件,像要求自己所遇到的人都喜欢自己,这种非理性信念就会促使服务

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

非理性信念是指那些把特定场境中的经验绝对化、普遍化、抽象化之后

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绝对化是指服务对象对自己的要求过

高,希望自己的生活完美无缺;普遍化是指服务对象把自己对某件或者

某些事情的看法概括为所有事物的普遍特性,如经历几次失败之后,认

为自己天生就是笨;而抽象化是指服务对象把具体场境中得出的经验抽

象为一般的准则,例如,强调如果自己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自己。

因此,帮助服务对象克服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最有效方法是协助服务对象

质疑非理性信念,使服务对象形成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服务介入技巧,不仅仅局限于理性

情绪治疗模式本身,就其自身的治疗技巧来说,主要包括非理性信念的

检查和辩论。

①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对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

念的原因进行探寻和识别,主要包括:

a.反映感受。让服务对象具体描述自己的情绪、行为以及各种感受,

从而识别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b.角色扮演。让服务对象扮演特定的角色,重新体会当时场境中的情

绪和行为,了解情绪和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c.冒险。让服务对象从事自己所担心害怕的事,从而使情绪、行为背

后的非理性信念呈现出来。

d.识别。根据非理性信念的抽象、普遍和绝对等不符合实际的具体特

征分析、了解服务对象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②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对产生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的非理性信

念进行质疑和辨析,包括:

a.辩论。让服务对象对自己的非理性信念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质疑,

动摇非理性信念的基础。

b.理性功课。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非理性信念的语言模式,如“必

须……”、“应该……”等,从而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

c.放弃自我评价。鼓励服务对象放弃用外在的标准评价自己,逐渐消

除非理性信念的影响。

d.自我表露。借助社会工作者表露自己感受的方式,让服务对象观察

和学习理性的生活方式。

e.示范。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具体的示范行为,让服务对象理解和掌握

理性的行为方式。

f.替代性选择。借助替代性方法的寻找,帮助服务对象逐渐克服喜欢

极端化的非理性信念。

g.去灾难化。让服务对象尽可能设想最坏的结果,直接面对原来担心

害怕的事件(灾难),从而使服务对象担心害怕中的非理性信念显现出

来。

h.想象。让服务对象想象自己处于困扰的处境中,并通过设法克服不

合理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方式学习和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2013年沈阳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代码:437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适用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一、概念题(共8题,每题5分,合计40分)

1.社会目标模式

2.社区资源整合

3.发展模式

4.社会救助

5.直接干预法

6.个案管理

7.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8.社区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合计60分)

1.简述我国社区的类型。

2.小组开始阶段组员有哪些特点?

3.简述布拉德肖的需求类型。

4.试述小组工作的功能。

5.简述个案工作的含义。

6.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方式包括哪些内容?

三、论述题(共2题,其中第1题30分,第2题20分,合计50分)

1.试述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和治疗技巧。

2.结合实际,试述民政部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职能。

2012年沈阳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代码:437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适用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一、概念题(共8题,每题5分,合计40分)

1.社区工作

2.支持小组

3.深度访谈

4.发展模式

5.过程评估

6.家庭结构

7.焦点小组

8.人本治疗模式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合计60分)

1.简述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功能。

2.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包括哪些?

3.为什么要对志愿者进行管理?

4.小组工作的类型有哪些?

5.简述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

6.试述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三、论述题(共2题,其中第1题30分,第2题20分,合计50分)

1.如何评价地区发展模式?

2.联系实际,试论述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

第二部分相关院校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中山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

二〇一四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473

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

考试须知: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纸上的不计分!答题

要写清题号,不必抄题。

一、理论与实务介入:(60%)

试以社会工作员身份及角度,说明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如何从“问

题解决为本”及“社区资本建立”的基础上,建构实务介入概念、理论框

架和介入过程模式?(可以选择个人、群体、社区其中一种介入方式)

二、社工实务角色:(45%)

试选择下列其中三个场景,说明社会工作员在实务过程中的角色及功

能:

1.单亲妇女个案辅导工作过程中如何协助案主体现案主的自决原则?

2.初中学生成长小组工作过程中如何建立组员间的沟通模式?

3.独居老人初次家访过程中如何建立工作关系?

4.社区工作过程中如何运用社区资源?

5.社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居委会和NGO的合作关系?

三、实务方案设计:(45%)

假设你是老人日托中心一名社会工作员,要为轻度失智症的老人家筹备

一个6节的小组,试针对这类老人家的特殊需要,设计一个小组实务方

案(包括需要假设、方案目的、服务内容、介入手法、评估指标等)

2014年中山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山大学

二〇一四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473

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

考试须知: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纸上的不计分!答题

要写清题号,不必抄题。

一、理论与实务介入:(60%)

试以社会工作员身份及角度,说明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如何从“问

题解决为本”及“社区资本建立”的基础上,建构实务介入概念、理论框

架和介入过程模式?(可以选择个人、群体、社区其中一种介入方式)

答:以社区介入方式为例,建构实务介入概念、理论框架和介入过程模

式。

(1)建构实务介入概念:社会策划模式

策划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工作方法,它是在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前所进行的

计划工作,是把目前的情况和将来的理想进行连接的工作。策划涉及一

系列行动的决定,包括人力及物力投入多少,用什么方法和组织方式去

实现目标,由谁负责有关工作等。社会策划模式是依靠专家的意见和知

识,通过理性、客观和系统化的分析来处理社区问题的过程。

其特点之一是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社会策划模式所关注的社区存在着

多重问题,如医疗、就业、福利、娱乐设施不足等,这些问题需要排列

优先次序,逐一解决。在社会策划模式中,任务目标是解决实质性的社

区问题,过程目标是收集和分析资料,以及系统分配时间和动员资源。

社会策划模式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以解决实质性社会问题为主要工作

取向。

社会策划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实务介入模式,同时强调充分挖掘和

运用社区所拥有的资源、资本。

(2)理论框架

①社会策划模式假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达到社区变迁,必须

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即专门的计划者通过技术的运作,导致复杂

的社区变迁。计划者设计各种计划与政策,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加以执

行,将各种服务输送给有需要的人群。

②社会策划模式崇尚理性的力量。“理性”是指在做出选择与决定时,有

清晰的目标和假设,运用连贯一致的决策标准,系统而详尽地考虑事

实,以客观的理由及逻辑去分析各个可行的方案并估量其后果,最终做

出理想的决定。

③社会策划模式假设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即承认人类的

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客观地应付复杂的社会问题,所以强调渐进

式的策划。这种模式正视资源、权力、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承认政治因

素随时可能影响那些清晰并有长远目标的计划。

(3)介入过程模式

①明确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社区工作者一般都是社会服务组织(包括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

以社区为本的非营利服务机构等)的成员,其所服务的组织或机构各自

都有一套服务信念和使命用来表示其存在的价值和提供服务的意义。

②分析环境和形势

社区工作者要收集环境发展趋势资料,了解对计划有影响力的人士和团

体,分析他们的利益和需要、他们与计划的关系及对计划的期望和要

求。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获得财政支持,并预测整体环境的改变和变

化趋势,了解计划将会面对的机会、竞争和障碍。

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要评估所在社会服务组织的特点,相对于将要开展计划的优

势和劣势,认清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清楚确定目标、界限和范围。

④界定和分析问题

寻找出社区问题存在的现状、特点、成因,以及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

法的不力或不足之处,具体包括了解受问题影响的人数、人群特征及居

住区域,掌握不同类型人口之间的比例(整体人口——有需要人口——

服务对象——接受服务者)。此外,应该通过数据了解社区问题的严重

性,它给整体社会和经济造成的损失和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并据此确

认问题的严重程度,明确是否必须通过社会干预来加以解决。

⑤确定需要

评估需要的主要方法有:一是参与性方法,是指由服务对象参与确定需

要;二是社会指标方法,是指社会或专业所认可的指标数字来推断出需

要;三是服务使用情况方法,是指通过目前使用服务者的资料也可以反

映出需要的情况,如使用率、等候人数等;四是社区调查方法,是指通

过问卷调查科学化地了解居民的需要。

⑥建立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

目标的建立要遵循以下的原则:a.在执行之前,与同事共同讨论确

立;b.应以具体、可量度的文字表达;c.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并被同

事、社会人士和服务对象理解、认同和支持;d.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

性,并强调对服务对象的改变;e.有完成目标的时间限制,有清楚的

先后次序和重点效果目标;f.目标的建立应与社区工作者和社会服务

组织的能力、资源、权利和责任相适应。

⑦列出、比较并选择可行方案

目标建立后,就需要列出所有能达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和策略,并确定

各个方案的理论依据,使问题的成因、解决方法和效果联结起来,以便

能够评估各个方案的收益与代价,掌握其效果和效率。在选择方案时,

应充分考虑其可行性、效果和被接受的程度。方案应大致可以保证目标

的实现和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服务策略和技术是社会人士能够接纳的,

并被认同是可以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至于可行性,则需要考虑经费来

源、工作人员的能力等可能限制方案执行的因素。

⑧测试方案

选定方案后便需要决定执行机构,包括人力、预算和大致的工作程序

等。此时整个计划需交给拨款者或资助者了解并实施拨款,要争取获得

社会服务组织行政决策系统的批准。有必要时,也可先推行一些实验性

的工作,增强各界人士对服务的信心。在这一过程中,计划也可能会因

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修改,一般都是因为拨款减少导致整个计划在规模上

缩减。

⑨执行方案

在执行方案期间,策划者需要监管整个运作程序,以免工作偏离轨道。

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工作中了解和学习处理某些执行上的问题。

⑩评估结果

评估和总结工作的主要环节包括:确定评估的目标、指标、需要收集的

资料、量度表现的方法等。此外,评估工作也需要分析计划在落实过程

中的运作状况,达到目标的程度及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二、社工实务角色:(45%)

试选择下列其中三个场景,说明社会工作员在实务中的角色及功能。

1.单亲妇女个案辅导工作过程中如何协助案主体现案主的自决原则?

答:单亲妇女个案辅导过程中,协助案主体现案主自决原则,具体做法

如下:

(1)在个案工作中,案主自决原则,即承认案主有自己选择和决定的

权利。个案工作者不是救世主,也不是裁判者,只是帮助的提供者。个

案工作者应处于分担、支持、提示的地位,他(她)可以告诉案主如何

获得帮助,但该建议是否被采用则由案主自己决定。

(2)在对单亲妇女开展个案辅导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首先要正确认识

和看待单亲妇女家庭:

①单亲家庭是一种现实存在,是正常的家庭形式;

②单亲妇女家庭的问题不是单亲母亲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福利不足、

社会歧视观念等导致的问题;

③认识到单亲妇女在应对问题时的所具有的能力和智慧,而不要认为她

是可怜的弱者。

(3)对于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个案工作者可能是不可缺少的,但对

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是否愿意接受帮助以及希望接受怎样的帮助,必须

由他们自己做出决定,不能强加于人。只有在案主不具备做出积极和建

设性决定的能力时,如年龄太小、精神不健全等,或者案主有违反法

律、道德,对他人构成直接威胁的情况下,才考虑限制案主的自决权。

(4)当案主求助时,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自我决定的权力,即使案主有

放弃、逃避或推卸“自我决定”的倾向,工作者也应尽力使其恢复自我选

择的能力。

案主自决必须有两个前提:a.当事人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

力;b.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当事人绝对无害。在这两个前提下,尊重

当事人的自决权,就是尊重当事人的自由人权。不具备上述两个前提条

件,社会工作者则要为当事人负起一定的责任,即在表面上违背自决原

则。

基于单亲妇女常常面临的主要问题,即亲子关系和孩子教育、单亲母亲

贫困化、就业、再婚困难、社会对单亲母亲的歧视和偏见使得她们的生

存环境恶劣、缺乏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社会保障等,社会工作者在为其

提供个案辅导时,既要避免因不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带来对单亲妇女的歧

视,从而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对单亲妇女真实感受和想法的忽视,而不向

她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服务;同时也要避免因将其视为弱者、无权无能

者,擅自做主,将自身的观念和做法强加到她们身上,过度介入到她们

的生活当中。

自决权是个人尊严的体现。在个案辅导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始终坚

持: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除非万不得已,即便是社会工

作者出于好意,也不主张社会工作者自身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因为这

样做不利于服务对象发展自尊和挖掘潜能。

2.初中学生成长小组工作过程中如何建立组员间的沟通模式?

答:影响小组有效沟通的因素主要包括:组员在小组中所处的位置,整

个小组的座位安排,小组的工作目标性质,沟通技巧等。

在小组中,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建立有效

的沟通模式,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1)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

①自我察觉:敏锐地察觉自己的角色和应该表现的角色行为,了解自己

的优点和缺点,能够体会组员的需要和状况,并立即做出反应。

②接纳:尊重他人,并接纳对方的意见、态度、感觉和行为。

③同理心: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能正确感受对方的内在世界和情

绪反应。

④温暖:无条件地对组员表达关怀、亲切、友善、热忱。

⑤令人信任:在与组员交往中,要做到言而有信、诚实、为他人保密。

⑥开放:不坚持己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不固步自封。

⑦一致性:真诚不做作,里外一致,言行合一。

⑧专注:在与组员面对面的互动过程中,能够专心与他们进行谈话和沟

通。

⑨具有解决问题和应变的能力。

(2)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①不批评、非控制的态度:遵循案主自决的原则,尊重组员的选择和权

力。

②平等、协商的态度:以平等的方式和对方沟通,以协商的态度,愿意

接受新的观点和看法。

③关注的技巧:谈话时的姿态、神态、坐姿、眼神等都能够反映出对组

员的关注。

④语言使用的技巧:多使用描述性语言,少用评价性语言;多问开放式

问题,少问封闭式问题;多用简单句,少用复杂长句;多谈感受,把自

己的感受不经刻意修饰而自然真诚地表达出来;口语表达要简练,比喻

要恰当。

⑤积极的倾听和适当的回应。

⑥敏锐地察觉对方身体语言的意义,辨别对方的情绪反应,并有效地处

理。

3.独居老人初次家访过程中如何建立工作关系?

答:独居老人缺乏支持体系,精神需求方面的需求非常强烈,所以社会

工作者可以通过生活关照、话家常等方式,与老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

系。同时,在对独居老人初次家访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坚持老年社会工

作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

(1)从价值观上尊敬并接受独居老人。工作者要从观念上接纳并尊敬

独居老人,相信他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样才会有信心去帮助独

居老人改变其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在与独居老人接触时,工作者要持不批判

的态度并给予案主积极支持,才可能与案主建立信赖关系;要真心地去

关心案主,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并对他们的感受做出积极的反应,让

独居老人从这种回应中得到安慰,使他们感到自己不再孤单,这样方能

营造一个让案主自由倾诉的环境氛围。只有那些有意愿改变自身处境的

老人才可能在心理上不抵触工作者帮助,对那些无此愿望的老人,尚不

用去强行建立某种关系。

(3)有耐心、多鼓励。有些老人性格内向、寡言少语,尤其对不熟悉

的人有较强的防备心理,他们常表现出懒得开口,对问题持不以作答的

态度。另一类老年人则可能表现出喋喋不休、自顾自地不停说话,根本

不去关心对问题的回答。这两种情形,都要求工作者要有耐心。如果工

作者表现出任何不耐烦和反感的情绪,就很难与老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对于沉默寡言的老人,在开初交谈时可先不涉及案主存在的问题,而是

聊一些与他有关的日常小事,让案主感到你对他真诚地关心,这样才能

使辅导得以继续下去。

工作者要多鼓励案主进行自我表达;认真倾听案主的问题,不随意打断

案主的说话,这在老人个案工作中也十分重要,因为老年人说话的逻辑

性已不像年轻人那么强,一旦被打断,常常忘记自己说话的主题和想要

表达的意图。

(4)让老年案主自我选择、自我决定。工作者不仅要相信老年案主有

能力做出决定,而且应积极鼓励老年案主参与日后计划的制定与策略的

选择。让案主参与决定的过程,能使案主在实施决定的过程中更具积极

性和主动性。

(5)个别化的原则。相信每一个老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他们

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工作者切忌不可用某一固定的模式去套他们的生

活。

4.社区工作过程中如何运用社区资源?

答:社区资源是指可以被社区运用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一切的人力、物

力、财力、文化和组织资源。

(1)社区资源

①人力资源是指居民能够提供知识、技能、经验,或奉献自己的时间、

体力,为本社区居民服务,包括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居民骨干、社区

志愿者、居住在社区的知名人士等;

②物力资源是指社区内有助于开展社区服务的,能够促进社区发展的物

质资源,包括室内外活动场地、活动设备、器材、工具等;

③财力资源是指可以用于开展社区服务或活动的经费,包括政府财政拨

付经费、辖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赞助经费、各种社会捐赠以及活动收费

等;

④组织资源是指可以推动社区服务和促进社区发展的各类组织或机构,

包括基层政府、辖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互助性和互益

性居民小组等;

⑤文化资源是指社区中即有的典籍、古迹、文物等文化遗产,以及民

俗、艺术等其他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的文化活动。

(2)社区资源的连接方式

①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强调的是社区内各类组织在强调社会分工的同

时,通过整合既有资源和争取更多资源,建立功能上的互补与互赖,达

到共同的目标。资源整合包括了社区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的过程。协

调是指社区内组织和组织间的协调,通过协调过程强调共享工作环境

(如场地设施)、联合决策和行动等;合作是社区内两个或多个组织以及

参与者一起共事,彼此形成紧密联系和友好的关系,并建立起互惠措

施,来达到共同的目标。

②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指相邻社区都有资源,但资源的种类不同,如

一个社区有丰富的场地资源,另一个社区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了改善

社区的环境和促进社区的发展,相邻的社区通过共同合作的方式,各自

获得自己的利益或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两个社区居委会通过自愿性的

合作协议开展一个“市民教育”课程,一个社区提供场地,一个社区提供

授课教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计划,这就属于资源共享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几个重要的要素,如参与资源共享的社区至少有

两个、彼此之间都有资源可以共享、彼此有合作的协议签订、资源共享

的目标明确等。

③资源流通。资源流通是指在社区服务过程中,社区社会工作者根据资

源的不同特征配置资源,采取组织、培训、咨询、合作等不同方法进行

弹性使用,以保障资源能够被有效地协调和使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

率。资源流通能够让社区组织提供的服务方案更具效率。

社区社会工作者应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与沟通、控制与评估等

过程有效管理种类繁多的资源,例如社区居民骨干、志愿者、普通社区

居民都是人力资源,应通过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的方式来利用这些

人力资源,开展各种社区服务。

5.社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居委会和NGO的合作关系?

答: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

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在社

区建设中既可以看到政府自上而下的强有力推动,也可以看到自下而上

的社区基础的力量。它是一个多方参与共同探索城市社区治理、社会管

理新模式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处理好居委会和NGO的合作关系,实质上就是处理好以居委会为代表的

政府组织和以NGO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要

加强居委会和NGO的合作关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居委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作为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

居委会无疑起到一个十分关键的作用,居委会对于社区发展历史、所用

的资源、面临的问题、存在的服务需求有着更加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因

此,在开展社区建设过程中,应多吸取居委会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得到

居委会的支持,便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2)充分依靠和发挥NGO在开展社区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相对于盈

利性组织而言,NGO具有成本低、服务效果优良等优势,在开展社区建

设过程中,应该充分支持、鼓励其介入社区服务领域,开展社区建设活

动。

(3)强调目标的一致性,居委会和NGO并不是完全对立、互不相容

的,实际上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社区的更好发展,因此,在二者合

作的过程中,应该对此予以充分的认识。

三、实务方案设计:(45%)

假设你是老人日托中心一名社会工作员,要为轻度失智症的老人家筹备

一个6节的小组,试针对这类老人家的特殊需要,设计一个小组实务方

案(包括需要假设、方案目的、服务内容、介入手法、评估指标等)

答:针对失智老人的特殊需要,设计的小组实务方案如下:

(1)问题与需求的分析

①问题表现:失智是一种疾病而非正常老化,特点是患者的认知功能发

生障碍及日常生活功能逐渐的退化。在疾病早期,会有记忆力减退现

象,尤其是最近发生的事情特别容易忘,而早年的记忆犹新,常常谈及

过往的生活,加上患者能吃能睡,也因此病情容易被忽略。患者也可能

出现空间结构异常而导致无法清楚地辨识方向而迷路,或者抽象思考能

力退化而无法了解事情或话语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有些计算能力衰退,

在买卖东西时特别容易混淆。

②需求分析:日常生活照顾、记忆康复训练、精神上的关照和鼓励。

(2)方案的目的

帮助老人更好地适应因失智所带来的生活上的变化,改善生活质量和水

平。

(3)方案设计

①服务内容

a.围绕改善老人生活水平,开展社区照顾服务,提高失智老人的生活

照顾质量;

b.针对失智老人的认知记忆水平,开展记忆技能康复训练,减缓因记

忆水平下降给老人生活带来的环境不适感;

c.针对失智老人因为记忆丧失、功能损坏可能带来的无力感导致的情

绪低落,为老人提供情绪上的疏导和关怀服务。

②介入手法

a.建立照顾者支持网络。强化社区的照顾责任,充分利用社区内丰富

的人际关系网络,调动社区居委会、志愿者组织等正规照顾力量,结合

亲人、邻居、同事等非正规照顾力量,对失智老人进行日常生活上的看

管、照顾和必要的监督,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并有效规避日常生活中

的风险和威胁。亲人的关怀与照顾是无可替代的,社区工作者应该积极

与失智老人的子女取得联系,做好其思想工作,向其说明家庭照顾的不

可或缺性,争取他们行动上的支持。鼓励他们平时多花点时间陪伴老

人、关心老人。

b.建立专家小组。社会工作者应该寻求医生、护士等专家的帮助,根

据失智老人自身的患病程度、可恢复水平,制定一些具体的记忆康复训

练计划和实施项目,比如,辨识方向、数字计算等,以帮助失智老人减

少因记忆丧失而带来的痛苦和焦虑,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和水平。

c.社区工作者还可以将同等水平和条件的失智老人组织起来,协助其

建立互助支持小组,通过相互之间的照料扶持,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依

赖和精神慰藉,同时,通过组员之间经验的分享和交流,还可以达到释

放组员压力、疏导情绪的目的。

③评估指标

小组工作的评估指标,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志愿者上门服务次数、失

智老人亲属陪伴老人的时间、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进度及开展情况、失

智老人记忆恢复程度、失智老人情绪变化等。

2013年中山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37社会工作实务

一、理论与实务介入(60分)

作为“社会建设”过程中政府的重要合作伙伴,社工服务机构承担很多社

区及家庭综合服务。试从社会工作员身份及角度,说明社会工作实务过

程中,如何从具体服务去参与“社会建设”?请举例说明之。

二、社工实务角色(45分)

试选择下列其中三个情景,说明社工在实务过程中的角色及功能:

1.“家庭暴力”个案辅导工作过程中,如何体现“受害案主”的保密原则?

2.“初中学生成长小组”工作过程中,如何处理组员间的“小圈子”对立?

3.第一次家访过程中,如何与孤寡老人建立工作关系?

4.所谓“网络策略”在社区工作手法中是什么?

5.社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和民间组织的合作关系?

三、实务方案设计(45分)

试针对亲子家庭服务中,年轻母亲和她们小学2-3年级孩子的需要,设

计一个实务方案(包括需要假设、方案目的、服务内容、介入手法、评

估指标等)

2013年中山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山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37社会工作实务

一、理论与实务介入(60分):

作为“社会建设”过程中政府的重要合作伙伴,社工服务机构承担很多社

区及家庭综合服务。试从社会工作员身份及角度,说明社会工作实务过

程中,如何从具体服务去参与“社会建设”?请举例说明之。

答: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工作可发挥服务民生和协同社会管理的功

能。社会工作通过帮助困难群体、弱势群体解决生活困难来避免各种社

会问题发生,政府官员也可以通过接受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而改善服

务管理。

(1)社会工作的制度性协同参与

①创新社会管理格局。社会工作以其专业化服务的方法介入社会管理,

也对原来比较陈旧甚至过时的管理方法进行改造,从而真正提高社会管

理的效果。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对于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实施公

共服务会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进而做到“好事办好”,有利于加强公共

服务。

②社会工作对实施柔性化管理的贡献。柔性化管理不应该被理解为外柔

内刚、先礼后兵,而是真正的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这方面,社会工

作是很具长处的。社会工作的“接纳”等原则是与人为善的,可以进入社

会管理的实践。比如在较好地开展社区矫正的地方和机构,社会工作的

介入改变了传统的强力管控手段,促进了对罪犯和刑释人员的改造,提

高了管理教化效果。

(2)社会工作的功能性协同参与

①复原的功能。社会工作能够减少、消除导致社会功能失常的一些因

素,使之逐步恢复正常。如通过社会工作,使下岗乃至失业者重新就

业;使贫困者得到救济;使关系紧张的夫妇矛盾得到缓解,乃至重归于

好,从而不仅挽救了这对夫妇,也使他们的子女不致因父母不和、失教

而成为问题青少年。社会工作就是这样使案主乃至社会问题得以减少,

使受到损害的社会功能得到恢复。

②配置资源的功能。一方面,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协调社会现有

的各种资源,为弱势群体成员所用。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案主所面临的

困难的性质和状况,向他们提供可供利用的福利资源的信息,并帮助他

们具体了解申请社会救助的方式、方法或途径。如通过向特困者介绍如

何申请和领取困难救济,使其从社会中获得必需的生存资源。另一方

面,应当积极动员并争取来自社会的、社区的、民间组织的、慈善机构

的、富裕阶层的各种力量关心弱势群体,增加物质、资金和设施的投

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③预防的功能。社会工作者最直接、最基层、最全面、最具体、最真实

地接触社会,也最能首先发现各种社会问题的苗头,从而提前采取措施

加以控制、防范,或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加以应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

态乃至根本杜绝问题的发生。

④发展的功能。谋求发展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包括社会中的困难群

体、弱势群体的成员。通过社会工作促进人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

成员潜能的开发,使之摆脱困境,成为正常的社会一员。比如在社区里

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定期进行比赛,让社区成员可以发现其自身长处,

发掘其潜力。

⑤稳定社会的功能。社会工作常常扮演社会关系的协调及疏导者的角

色,其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发展社会工作,促进其对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

于化解社会矛盾,也有利于我国和谐民主社会的建设。

二、社工实务角色(45分)

试选择下列其中三个情景,说明社工在实务过程中的角色及功能:

1.“家庭暴力”个案辅导工作过程中,如何体现“受害案主”的保密原则?

答: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可能会因为世俗眼光、怕受报复等原因不愿意让

他人知道自己是家暴受害者,作为社会工作者,应当坚持以下保密原

则。

(1)在咨询前后及整个过程中,无条件保密案主想要保密的一切信

息,不向外界透漏案主的任何真实信息,在案例研讨、督导时最好向同

事隐去案主的真实基本信息,如名字、住址等。

(2)保密原则的实行是有限制条件的。家庭暴力是一种人身伤害,应

当建议案主向执法机关寻求帮助,如果家暴程度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

应打破保密原则,向相关机关说明情况。

2.“初中学生成长小组”工作过程中,如何处理组员间的“小圈子”对立?

答:“初中学生成长小组”工作过程中,处理组员间的“小圈子”对立的方

法如下:

(1)包容。一个健康的小组都会有若干次小组产生,工作者应该认为

冲突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能一有冲突就如临大敌,非要把矛盾公开化,

迅速解决不可,这时工作者的包容心态非常重要,许多矛盾是可以自生

自灭的,有时矛盾不公开化,反而有利于矛盾的解决。

(2)冷静。遇到冲突时,工作者应该冷静和敏锐地觉察出问题症结所

在,不宜有威胁、指责、挑衅或惩罚的行为。工作者可以澄清冲突的本

质,支持和协助成员去解决冲突所带来的紧张情绪。工作者在协助成员

澄清小组的过程中,可以将论题提升到意识的层面或使之语言化。

如“有没有人想谈一谈现在小组发生了什么?”或是“谈一谈现在的感受如

何”。

(3)理性。所谓理性就是无偏见,就是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冲突。

这种冲突无论是成员之间的,还是成员对工作者的,都应该持有“公

心”。

(4)分享。工作者应该对冲突负责任,敢于面对冲突,决不回避矛

盾。工作者只有懂得分享,才会认真关注每一个组员的实际困难和他们

的思想、情绪,也才会对他们提供实质性的援助。

(5)稳定。在冲突阶段工作者应该以大局为重,表现出高超的协调能

力,因为此时成员把工作者放在了“矛盾的焦点”位置,他们会把各种不

满、指责、攻击等情感莫名其妙地发泄到工作者身上,这时工作者应该

表现出高度的同理、诚恳和接纳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小组渡过危机

期,顺利进入成熟期。

(6)焦点回归。就是把问题抛回给小组成员,让他们自我解决。工作

者将论题抛回小组的方式可以表达为,“大家觉得这样是否恰当”,“别

人有没有进一步的想法”,但是,把论题抛回小组的用意并非要工作者

完全放弃主张或权力,他仍然可以有介入的行动,只是比以前的各个阶

段更撤退,而表现更少的引导与活动角色罢了。

(7)充分运用游戏。这一阶段要充分运用建立价值、信念和角色扮演

的游戏,帮助成员澄清价值两难困境,解决冲突,使小组顺利进入成熟

和谐过程。

3.第一次家访过程中,如何与孤寡老人建立工作关系?

答:在第一次家访中,社会工作者应采取恰当的会谈形式和内容使老年

案主会把社会工作者看做知己,融洽、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也就自然而

然形成了。能否与老年案主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是老年社会工作

能否得以进行下去的保证。

(1)社会工作者可以从老年案主最为关心的需要和问题入手,包括健

康、住房及经济方面,首先解决较容易处理及可以改变的问题。

(2)专注。专注是工作者对老年案主的语言、情绪、心理的高度关

注。这种专注既有非语言的肢体专注表达,如工作员要面向案主,面部

表情要松弛,手势要自然,眼神亲切,身体适当向前倾向案主,等等;

也有非语言的心理专注表达,如注意倾听案主的说话,观察案主的手

势、神态、身体动作及语气语调,揣摩案主的心理以及体会案主话语

的“言外之意”。

(3)真诚。工作者的真诚有助于与案主的专业关系的建立。真诚地表

示愿意协助的态度,以真正的自我对待案主,不用专业的脸谱或权势吓

人,可以有效地降低案主的自我防御。社会工作者在协助老年案主时应

不带有任何偏见,真心地去关心案主,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并对他们

的感受做出积极的回应。

(4)同理心。这是指工作者对老年案主的一种“感同身受”和投入理

解。社会工作者对老年人最好采用同感的关心,而不是同情的怜惜。

(5)有耐心、多鼓励。老年人有多种多样的性格类型,有的寡言少

语,有的喋喋不休,这两种情形,都要求辅导员要有耐心。如果辅导员

表现出任何不耐烦和反感的情绪,就很难与老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除了

要有耐心以外,工作者还需多鼓励案主,以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建立。

总之,要从价值观上尊敬并接受老人,认真倾听老人的叙述,老年案主

就不会感到孤单并从中得到安慰,社会工作者也能够与老年人建立相互

信任的工作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所谓“网络策略”在社区工作手法中是什么?

答:社区社会工作除了以社区问题为核心,通过过程模式,分阶段循

序渐进地介入并解决社区问题的努力外,以社区中有困难或有需要的人

群(包括社区中的独居老人、长期病患者、单亲家庭、弱智人士等)为中

心,建立网络化的社会支持,也成为社区社会工作的主流方法。社区支

援网络建立的策略主要有四种:

(1)个人网络

主要是针对服务对象个人的现存人际关系以及其所置身的环境内具有发

展潜力的成员,例如家庭成员、朋友、邻居或者其他服务的提供者(如

家政服务员)等,通过建立联系和提升助人能力,让这些成员来协助服

务对象。具体做法是:社会工作者集中服务对象个人现存的有联系且有

支持作用的成员,动员服务对象关系密切的重要人物提供支援,维持和

扩大服务对象的社交关系和联系。

(2)志愿者联系网络

用于社区中拥有极少个人联系的服务对象,将他们与可以提供帮助的志

愿者建立联系,建立一对一的帮助关系。具体做法是:社会工作者寻找

和动员社区内或社区外愿意成为志愿者的大学生、社区党员、辖区单位

的职工,通过合理配置,让志愿者和服务对象建立联系,提供帮助和支

持。

(3)互助网络

把面对相同问题或具有相似兴趣或能力的人聚合在一起,帮助他们建立

联系,促进他们互相帮助和互相支援。具体做法是:社会工作者为那些

有共同问题、相同背景、兴趣的服务对象建立起朋辈支持小组或互助小

组,加强同伴之间的支持,促进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增强解决问题的

能力。

(4)邻居协助网络

社会工作者认为,社区中的邻里、社区商店员工、物业公司职工、保洁

员、保安员等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援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可以用最

自然,最快捷的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具体做法是:社区社会工

作者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召集和推动邻居了解服务对象,强化邻里和服务

对象之间的联系,发展互助性支持,有效减低正规服务的烙印效果。

5.社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和民间组织的合作关系?

答:社区建设过程中加强和民间组织合作关系的方法如下:

(1)社区的建设应重视与民间组织的合作关系。为了更好的供给公共

服务,政府应将民间组织置于重要的合作伙伴位置,重视民间组织的主

体独立性。在政策制定、合约订立、服务管理、评估监督等各个环节,

要坚持法治而非行政原则。

(2)建立新型公共服务体系,明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定程序。要

以明确的法律作为制度保障。应注意建立科学的评估与监督体系,引入

第三方评估和监督机制,以实现购买过程的公正与合理,保障采购项目

执行的有效性与结果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性,并促进民间组织的自律

与诚信,发挥公共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最大效能。

(3)明确购买对象与服务内容,购买程序规范化。政府购买的内容可

包括:为老年人购买为老服务,为孤残儿童购买教育、抚育、就业等服

务,为残障人士购买康复服务等等。明确服务对象,根据不同需求与不

同的民间组织开展合作。规范购买程序,注重公平与效率。充分引入竞

争机制,以最小投入实现最大产出。

(4)加强对民间组织的财政支持。设立公益性组织发展基金,鼓励、

扶持民间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完善对民间组织的税收政策。

三、实务方案设计(45分):

试针对亲子家庭服务中,年轻母亲和她们小学2-3年级孩子的需要,设

计一个实务方案(包括需要假设、方案目的、服务内容、介入手法、评

估指标等)

答:亲子手工小组活动方案设计

(1)需要假设:现代社会中,家长忙于工作,与孩子间的交流很少,

每天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缺乏情感及其他方面的交流,同时也有很

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和辅导班,

使得这些孩子没有玩耍时间,学习压力大,并且对父母产生不理解,埋

怨父母,这种状态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会成为成人时的心理发展障

碍。孩子与父母都需要解压,并且需要相互沟通和交流。

(2)方案目的:开展“亲子手工小组”,该小组通过社工的引导,让孩

子与年轻母亲一起参与手工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年轻母亲与孩子能够

有充分的交流,让孩子体验母亲的爱,也让母亲体会孩子那份童心,同

时,手工制作可以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与家长的工作压力。也让家长通

过社工的示范性引导,学习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方法,减轻不小心或不知

不觉中造成的孩子的心理障碍和不适宜行为,让孩子能在健康快乐的环

境中成长。

(3)服务内容:

①工作者为年轻母亲与孩子建立起小组,带领成员们互相认识。

②社会工作者与小组成员做好沟通与协调,鼓励他们按时积极地参与每

次活动。

③社工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入场地、手工教师、手工材料等,做好充分

准备,与各方面做好交涉。

④在为参与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注意监督执行进度,出现危机及时处理,

规范小组秩序。

(4)介入方法:亲子手工小组属于交流分析小组。交流分析小组凭借

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可以帮助成员改变那些妨碍他们正常生活功能的部

分,认识到自己现在可以重新决定,并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导向。亲子手

工小组加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家长通过工作者的引导发现以前交流存

在的问题,改正教育方式。

亲子手工小组每周设一个主题,鼓励母子或母女持续参与。

(5)评估指标:

①在小组前面及小组最后一节时,组员将被安排完成同一份问卷,以比

较他们在参加手工小组前后对对方的沟通模式及技巧有否改变。

②在小组最后一节,各组的分享及意见。

③依工作员及义工在小组进行时的观察及分析(如沟通模式)。

④从出席率及参与、投入程度作评估。

⑤透过与组员的倾谈来知道他们对小组的感受及意见。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37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小组生命周期

2.社会工作督导

3.接纳

4.社会工作评估

5.社区矫正

6.社区康复

7.家庭雕塑

8.代币疗法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人在情境中”所包含的主要观点。

2.简述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的伦理困境。

3.简述宏观社会工作方法的主要内容。

4.简述社会工作者在建立专业关系时所应用的技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依据当前的政策背景,论述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影

响。

2.假设你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社区中学生网络成瘾,令家长和老师们

束手无策。要求针对社区中学生网络成瘾,制定一份服务计划书。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37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小组生命周期

答:小组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包括原始期、形成期、中前期、重整

期、中后期、成熟期、结束期等。小组为达到小组目标而形成,那么也

必然因为小组目标的实现而结束。

2.社会工作督导

答: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是由机构内资深的社会工作

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

者,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

术,以增进其专业服务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其服务质量的活

动,可以在一个小组中实现,也可以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实现。

3.接纳

答: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

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当

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左

时,接纳方面的问题便会产生。拒绝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确的道德判

断或价值判断来标定案主,都是违反接纳原则的。

4.社会工作评估

答: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

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

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社会工作评估具有持续性、互动性、

逐步深入、知识指引性等特点。

5.社区矫正

答:社区矫正是指与在监狱执行的“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它是将

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

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

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6.社区康复

答: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

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的活动,其目的是使残

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

7.家庭雕塑

答:家庭作为社会环境的一种,对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塑

造有重要的影响。家庭中,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互动手段、亲属程

度、交往方式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此时家庭就体现出雕塑功能。

8.代币疗法

答:通过某种奖励系统,在案主做出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马上就能

获得奖励,即可得到强化,从而使案主所表现的良好行为得以形成和巩

固,同时使其不良行为得以消退。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人在情境中”所包含的主要观点。

答:“人在情境中”包含的主要观点如下:

(1)个体的发展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人在情

境中”,即把求助者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求助者所

处的环境把握求助者的问题。求助者所处的环境一般涉及家庭、亲属、

邻里、朋友、学校和工作单位等。

(2)导致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失调和心理困扰的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

面:

①求助者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在心中,经

常干扰求助者当前的生活,妨碍求助者的人际关系的适应。

②当前的社会环境的压力过于强烈,使求助者早年未被解决的问题表现

出来,从而导致求助者的行为出现偏差。

③求助者的问题还与不良的自我功能和不良的超我功能相关,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