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二章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_第1页
教育学第二章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_第2页
教育学第二章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_第3页
教育学第二章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_第4页
教育学第二章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夏: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商: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西周:前1066年到前771年春秋:前771年到前476年第一节夏代的学校教育一、夏代的学校教(一)夏的由来1、夏是国家名称而不是部落2、世袭代替禅让3、部落与国家的冲突4、“少康中兴”5、槐

禹到晚年,征询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挑选了皋陶作为他的继承人,不幸皋陶矢折,又由皋(gao)陶子伯益当选。启破坏了禅让制,夺位后,攻杀禹选定的继承人伯益,开创了世袭的由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

启的长子太康继位,在位期间被东夷部落的后弈夺权,之后后弈被其部将寒浞(zhuo)杀死夺位,夏中断四十年。直到少康夺位。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共约近百年。槐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部落,扩展了夏朝的势力

一、甲骨文商代是我国确认有文字记载的时代。以甲骨文为代表还有陶文、金文以及石刻文字。二、学校教育

1、学校体系王都:右学(大学)和左学(小学)地方:序2、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太甲不守居丧之礼,被认为是违反孝德的行为,贵族们把他放逐到桐的地方使其反省,待他悔过之后,才接他回来执政)二、夏的学校教育1、学校名称:序2、内容:军事教育为主射、御等为教学内容。3、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为主的教育主要存在于奴隶的劳作中。如青铜器的做法等。第二节商朝的学校教育第三节西周时期的教育军事教育(为掠夺财物,扩张领土,不断用兵,战争是经常的,那么射御自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礼乐教育书数教育三、商的灭亡商朝最后的皇帝为纣,传说宠幸美女妲己,不理朝政,荒淫无道,被西齐所灭。一、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一)学校体系1、国学对象:专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贵族子弟而设分类:国都:大学、小学地方:乡学,如塾、庠、校等管理:开学有释菜之礼,天子率百官到场主持。课程安排从易到难视学考试制度,考试每隔一年一次,天子视学养老奖惩制度

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的机构设于官府之中,此即“政教合一”的教育制度,它视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特点: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二)教育特点:学在官府三、六艺教育(一)礼乐教育(二)射御教育(三)书数教育

1、含义:指宗教活动的礼仪,其核心是具体化的等级名分制度,是宗法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的反映,和原始音乐、歌舞。在西周,礼的教育还承担着政治宗法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等诸多任务。2、礼和政治教育这方面礼的教育包括祭祀、宾客、朝廷、丧纪、军旅、车马。3、礼和道德教育国学主要学习“三德”:至德、敏德、孝德乡学主要学习“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4、礼和婚姻家庭观教育祭祀就是培养贵族子弟共同祖先的观念

5、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洒扫、应对、进退、饮食、起居、装饰、谈吐等规范的学习。6、乐包括乐德、乐语(兴、道、讽、诵、言、语)、乐舞等项含义:射指射箭技术的训练。御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训练。射御是奴隶社会武士所必备的条件,因此,学校一产生,培养武士的射御之教就被列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含义:书指识字,数指数术。2、十位进制的文字计数方法(五

)影响

六艺教育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它虽是我国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产物,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多方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它的生命力并不随着奴隶制的灭亡而结束,“六艺”教育的一些本质特点,往往被一些进步教育者所欣赏,被用作改革的旗帜,这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社会和教育概况第二节孔丘的教育思想第三节墨翟的教育思想第四节孟轲的教育思想第五节荀况的教育思想第六节《学记》的教育思想第

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春秋战国是指前770年一—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前770年一—前475年是春秋时期,前475年一—前221年是战国时期。使用了铁器,并且能够冶炼和制造铁器,而且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上;推广使用了牛耕、水利灌溉也有逐步的发展;在井田制的公田之外,私田开始出现并不断的增加,出现了“私田富于公室”的局面;前594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制第

二、学术下移和士阶层的形成

(一)学术下移

文化已由一个中心变为多个中心,如鲁国----儒家;宋国----墨家;楚国----道家。在《左传》中就曾记载:子见郯子后,就曾感叹“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掌握文化典籍的官吏逃离王宫,使文化典籍散播于民间,故而能够“礼下于庶人”,文化得以在民间传播了。第

(二)士阶层的形成

学术的下移,促使了士阶层的崛起。士阶层是奴隶主贵族的最低阶层,他们都受过教育,通晓“六艺”,是文武全才。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士阶层主要是由庶民组成的。士是以他们自己的知识、才能甚至生命为他人服务。所谓养士,就是把有知识、才能的人士招集起来,给予比较好的生活条件,养而备用。第

三、官学的衰败和私学的兴起

“乱世则学校不修”,这是历代王朝官学衰败的一般规律。

(一)官学衰败的原因

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政治原因尤为直接。

1.世袭制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2.贵族统治力量衰落。

3.动乱阶段,战争频繁。第

(二)私学兴起的原因社会的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被冲破,密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逐渐扩散于民问,为私学提供了学习的材料。士阶层的崛起和文化官吏的扩散于民间,为私学提供了教师。社会上许多人为了求得在经济上、政治上发展,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生员。第

(三)私家学派1.儒家私学孔子死后,儒家分成了八派,其中以孟子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孙氏之儒”的教育影响最为显著。他们站在地主阶级立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而又各有特点。孟子,据《史记》记载,是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形成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教育思想体系。荀子的师承关系不详,但从《荀子》书中,可以看到他对诸子学说都有批判,独盛赞孔子和子弓。第

儒家后学综合孟、荀两派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写出了两篇著名的教育论文《大学》和《学记》。这两篇论文是封建地主阶级名副其实的教育经典。2.墨家私学墨家是代表手工业小生产者的一个学派,创始人为墨翟。墨子从“利天下为之”的崇高原则出发,重视科技研究和科技教育。从他们留下的教学记录中,可以见到我国古代生产技术向科学理论飞跃的最初的优秀成果,为我国科技发展史和科技教育史写下了极为难得的篇章。第

3.道家私学。

道家私学主要分为两派。一派集中在齐国稷下,称为稷下黄老学派,以宋、尹文、接子、环渊等为代表;一派未到过稷下,以庄子为代表。他们都是继承和发挥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老子的思想。稷下黄老学派的学说经过荀子、韩非改造,向唯物主义方向发展,而获得了积极的意义。庄子与孟子同时,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悲观反世,对一切都失去信心,鼓吹虚无主义和超现实的绝对自由,把老子思想引向极端的唯心论。4.法家私学法家私学活动比较集中于“三晋”(韩、赵、魏),而与子夏的讲学关系十分密切。这些法家人物中,如李俚、吴起就是子夏的学生,魏文侯本人也奉子夏为师。商鞅则又是李俚的学生。魏文候所尊师的段干木、田于方,也出于子夏之门。子夏的教育活动对于前期法家确实起着孕育的作用。他们是先秦法家的主要的激进派,锐意提倡耕战,主张代表,地主阶级严刑峻罚。商鞅用自己的学说指导了秦国的变法运动,韩非的理论则为秦始皇所采用。他们扬弃了道家的虚无主义,批判墨家的阶级调和思想,与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也表现出严重的分歧,展开了长期的争论。第

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十五岁志向于学,大约在三十岁左右,开始讲学,随着私学的规模进一步发展,孔子在鲁国的政治影响也越来越大。五十多岁的时,被迫离开了鲁国,奔走于宋、卫、陈、齐等国,度过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涯。68岁那年,他受聘返鲁,被尊为国老,从此专心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完成《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编纂和校订工作,为中国文化的保存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孔子生平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尼山附近),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尼山全景孔子在母亲颜征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演习礼仪。

俎豆礼容孔子29岁时学琴于师襄子。他长时间练习一支曲子,直到理解了乐曲的内涵,进而领悟到作者是周文王,师襄很佩服他,告诉他乐曲名叫《文王操》。

学琴师襄孔子30岁左右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在最早的弟子当中,比较知名的有颜回、子路、子贡等人。

杏坛讲学50岁左右,孔子当上了鲁国的中都宰,不久又升为司寇。

夹谷会齐孔子辞官带着他的弟子周游列国,度过了14年的流亡生活。

周游列国晚年孔子专心从事文献整理和教育事业。编《诗》、《书》,定《礼》、《易》、《乐》,修《春秋》。

杏坛礼乐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去世,其弟子皆守墓三年,唯有子贡守墓六年,然后离去。

治任别归

孔子墓

想一、教育的作用

教育作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教育对国家对社会起什么作用,另一方面是教育对于人的培养起什么作用。

(一)论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第

想《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即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政,教育则是实施德政的基本手段,通过教育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想(二)论教育对人的培养的作用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说的性,是指先天的素质;习就是习染,指的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孔子看来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第

想二、教育目的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举贤”,在教育上就以培养有道德可从政的“贤才”为目标,即培养君子。所谓“君子”,是指具有高尚道德和高超才能的统治人才,这种人才应该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关于教育目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从“为政在人”的政治主张出发,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士”和君子。

德:一方面,“士”必须做到立志为道,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才:另一方面,士人必须有才能,能处理实际政务,他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士”必须是“德才兼备”,行“内圣外王”之道。第

想三、教育对象

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的垄断,扩大受教育对象,无论富贵与贫贱、贵族与平民,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关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脩同修,干肉,腊肉。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

想第

想四、教育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孔子私学的主要课程,有人说,《诗》相当于文学课,《书》相当于政治课,《礼》相当于道德伦理课,《乐》相当于音乐艺术美育课,《易》相当于哲学课,《春秋》相当于历史课,这种说法虽不尽贴切,但也不无道理。

关于教育内容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了一些新学科,充实了教育的内容。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则是为道德修养服务。“以德统智”孔子在教学中所用的教材,主要是经过他亲自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即后世所称的“六经”

《诗》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即流传至今的《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孔子对《诗》的教育作用评价很高,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书》即《尚书》,是中国最古的一部史料总集,上自尧舜,下至春秋初期。相传孔子共搜访到三千多篇,他去其虚妄,删其重复,将余下的百篇编篡成书。孔子编辑和传授《书》的目的就在于宣扬文武之政,使后人得到精辟的历史借鉴。《礼》为孔子选取“士”必须学习的各种礼制,共十七篇,就是流传至今的“三礼”之一的《仪礼》。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认为“立于礼”必须从自我修养上下功夫,能从心理上克制自己不符合礼的不正当欲望,即“克已复礼”,在言行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样才能不越礼。相传孔子曾编过《乐经》。,但后人从未见过。孔子爱好音乐,也很重视音乐之教。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把礼教和乐教视为政治的重要手段,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他指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强调礼乐是政治和刑罚的基础。《易》本是一部占卜的书,由阴阳组成八卦,两两相叠,又构成64卦和384爻,孔子十分喜欢《易》,读到“韦编三绝”的地步。他对《易》经作了传,摈弃了其卜筮内容和神秘色彩,而将其作为哲学和政治伦理思想来传授,使《易》成为儒家的一部经典著作。《春秋》是迄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编年史,由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而成,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春秋》记载简略,而寓意深刻,所谓“微言大义”。<春秋>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是“正名分”,“寓褒贬”,“明善恶”,所以学习《春秋》主要是以史为鉴,培养政治道德观点。后人屡有为《春秋》作传的,成为经典教材的有“三传”,其中《公羊传》和《谷梁传》主要是阐发《春秋》的义理,而《左传》则以叙述史实为主。孔子教学内容有三方面特点:1.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2.偏重文事,轻视武事。3.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自然知识贫乏。第

想五、教学原则

(一)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的。他说:“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二)诱导启发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想(三)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学生在个性、性格、智力、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育学生要各因其材。孔子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贯彻他的因材施救原则:一方面根据学生程度和能力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述而》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弟子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这就是所谓孔门四科。朱熹对此的注释是:“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第

另一方面,是针对学生弱点,对症下药补弊救偏。最典型的例子是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回答则不同,原因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想(四)学以致用

由知到行,学以致用,是孔子教学思想的显著特点之一。孔子认为并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乃是为作事而读书。他认为学《诗》就要会办理外交。“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想六、道德教育思想

(一)德育的内容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与“仁”成为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1.“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用中庸的方法将仁和礼结合起来,提倡有差等的爱:尊尊、亲亲、正名。第

想2.礼的教育孔子同时把“礼”也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并把“礼”的教育看作是做人的教育。他说:“不学礼,无以立”,要求君子视、听、言、行都要符合礼的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礼”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及生活中的礼节、礼仪等,其核心就是“正名”。第

想(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立志乐道

孔子认为立志对道德修养非常重要,“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他教育学生“志于道”,并且要达到“乐道”的境界,就是要有为实现自已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念心甘情愿地为之献身,死而无憾。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四、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立志乐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朝闻道,夕死可矣”“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谋道不谋食”“磨而不磷,涅而不淄”第

想2.克己内省

孔子在处理人际关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己”。内省是靠自觉性来监督的,不自觉就难于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在自省也。”

克己内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

3、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信,行必果”“听其言而观其行”第

想4.改过迁善

孔子提出“过则勿惮改”的要求,还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对别人过去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孔子提出“既往不咎”。改过迁善孔子认为社会现实中不存在不犯过错的圣人,人非圣人,难免要犯错误,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孔子把道德修养的过程也看作是一个不断改过的过程。“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小人之过也必文”,即文过饰非。所以孔子强调:“过则勿惮改”只有“过而不改,是为过矣”第

想七、关于教师的思想

(一)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认为,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应当有新的体会。按照孔子温故而知新的要求,教师的讲授不应只停留在教材的表面上,或人云亦云,而应对教材深入钻研,有独到见解,对教材不但吃透、熟练,还要精益求精。五、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在宋国,“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国被困断粮,“孔子讲诵弦歌不衰”。(三)热爱学生“爱之能勿劳呼,忠焉能勿诲呼”(四)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作则是为师之道的又一根本所在,因为学生对教师也会“听其言而观其行”。道理是否正确,是否当行,不在能否讲得娓娓动听,而在讲的人能否身体力行。孔子对弟子的人格感召力,首先是体现在他的“身正”上。第

想(五)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八、影响孔子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和万世师表。朱熹称赞孔子曰“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2009年10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法案,颂扬他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做出的无价贡献。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他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了条件;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纂六经作为教材,保存了古代文化;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学理论;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各类人才;他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得到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力求走中庸之道,要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了教师的典范;他认真总结教育经验,提出不少创见,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和教师的思想资源,一直产生着重大影响。他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了革新的方向。近年来,海内外学者和有识之士纷纷建议将孔子诞辰定为中国的教师节,以表达对这位举世公认的伟大教育家的敬意和景仰。第

想墨子,鲁国人,有的史书上说是宋国人。生卒年代史书上无确切的记载。大致生活在春秋之际,孔子之后。墨子先是“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以为“其礼烦忧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开始批判儒家,创立了墨家学派。主要政治思想就是他的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葬、节用、非命、非乐、天志、明鬼。第

想一、教育的作用

(一)教育的社会作用墨子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建设一个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他认为教育是实现兼爱的重要手段。第

想(二)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墨子也非常重视教育和环境在人个性形成中的作用,墨子的贡献则在于提出染丝说,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国亦有染;……

非独国有染,士亦有染”。第

想二、教育目的

墨子主张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造就“贤士”或“兼士”。墨子提出“贤士”的标准有三条: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想厚乎德行是指兼士要德行高厚,要能够实行墨家的兼爱主张,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要能够不分彼此、亲疏、贵贱、贫富去帮助和爱天下的一切人,当需要的时候,兼士还应能毫不犹豫的损己利人。辩乎言谈是指兼士要有敏锐的思想和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便更好的“上说下教”。博乎道术是指兼士要有多方面的才能,能够投身社会实践,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第

想三、教育内容

(一)重视科技知识和生产知识的传授《墨子》一书中,记载有几何学、光学、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如关于圆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圆,一中同长也。”

这和我们现代的科学定义是很相近的了。又如力的概念为“力,形之所奋也。”

想(二)重视研究军事知识和军事技术的教育墨子在政治上主张“非攻”,他对兵工学和防御战争中所使用的器械是很有研究的,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内容。(三)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的教育、逻辑形式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论辩,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第

想四、教育方法

(一)积极主动的教学态度

墨家不同意儒家“扣则鸣,不扣不鸣”的消极等待的态度,主张积极主动“强说人”,扣则鸣,虽不扣必鸣。他认为“今夫乱世,……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知之也。”(二)主张创造,“述而且作”

墨子反对儒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主张,他认为应该“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第

想(三)言行一致,合其志功

墨子和孔子一样把道德修养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他在言行中强调知行一致,志功统一。他明确的指出:“义,利;不义,害。志功为辩。”第

想(四)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墨子认为,对一个国家的君主进行教育,必须从国家现存的实际问题着手。墨子是在中国教育史中首先提出“量力”这一教学法的,他十分注意施教时学生力之所能及。墨子的“量力”具有两方面念义:一是就学生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二是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力而教,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益尊。”第

想孟子,名轲,字舆,鲁国邹人。生活于战国中期,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孟子少时好玩,他的成长得利于他的母亲,后来孟子精通五经,擅长诗、书、礼、乐、春秋,成年后开始教学活动,中年后满怀政治抱负,游历各国,前后共经20余年。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在封建社会被尊为“亚圣”。第

想第

想一、以教育的作用(一)教育的社会作用孟子认为教育是巩固统治的根本,孟子从他的“仁政”思想出发,强调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想(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教育可以使人固有的善性得以发扬。孟子认为人性善,人人具有先验的“良知”、“良能”,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但他又认为要做个完善的人,仅有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创造条件,不断的加以扩充和存养,才能把这些善端发扬光大,达到完美的境地。从这个意义出发,孟子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就是“求放心”。第

想二、道德修养论

(一)持志养气

孟子和孔子一样非常重视立志的问题,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是立志。

士要志于仁义,就是要“居仁由义”。

养气则是养浩然之气,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是一种伟大、刚强、正义的精神。并且他认为一个人的浩然之气必须经过培养,才能发展、形成浩然之气。

想(二)反求诸己

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孟子认为,当自己的行为与别人发生矛盾时,首先要自我反省。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道德修养贵在自觉,自觉拒恶,才算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理想境界。

想(三)改过迁善

孟子和孔子一样,认为人有过,改了就好,不要去追究。主张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赞扬子路的“闻过则喜”和大禹“闻善言则拜”,更欣赏舜的“善与人同”。

想(四)清心寡欲孟子认为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寡欲,即摈除外物的引诱,尽量减少自己的各种欲望,这样才能使内心的善端得到保存和发扬。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把欲和性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性是善之本,欲是恶之原,欲多则善少,欲少则善存。第

想(五)意志锻炼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聪明和才智,都是从艰苦和困难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第

想四、教学方法

(一)启发诱导

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教师不急于代学生作出结论。“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奕不为拙射变其毂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想(二)循序渐进

孟子重视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他继承了孔子“循循然善诱人”的思想,认为学习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另一方面也不应急躁和躐等。他把进学的次第比作流水,他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想(三)专心有恒

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这里表明他反对一暴十寒,主张专心有恒。他还教人不要有头无尾,功亏一篑,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想(四)教亦多术孟子认为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他还指出:“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荀况字卿,又叫孙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荀子长期居住在齐国,在稷下学宫游学,曾是稷下学宫一位声名赫赫、威望甚高的大学者。他批判的继承了孔子以来的儒家传统,并吸取墨、道、法各家的长处,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第

想第

想第

想一、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人本性是恶的,之所以有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即人为的意思,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荀子从性恶论出发认为如要改恶从善,就必须通过教育,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第

想首先,他提出了“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可学而能,可事而成”

其次,他提出“性伪之合”“性者,本性材扑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性伪合而天下治。”

想第三、他提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1、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2、重视人的主观努力,用荀子的话说就是“积”“习俗移志,安久移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第

想荀子对教育的作用是作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估价的,“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其惟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君子,孰禁我哉!”

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而且还可以使自己获得知识和智慧。第

想二、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一)教育目的“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荀况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荀况的教育目标或教育目的就是培养雅儒和大儒,是德才兼备、知行并重的人。

(二)教育内容以《诗》、《书》、《礼》、《乐》、《春秋》为学习和教育的主要内容,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第

想三、教育思想

(一)闻见知行的教学认识过程

荀子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考察了教学过程,认为教学或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止于行而止矣。”1.闻见2.知3.行

想(二)“积”与“锲而不舍”

“积”就是积伪。他说“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积就是主观的努力,学习知识,修养德行,要专心一致,加日悬久,要积善而不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过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第

想(三)”解蔽”与兼陈中衡的认识方法

在认识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形成片面的认识,这就叫“蔽”。于是,荀子提出要“解蔽”,解蔽的方法就是“兼陈中衡”。“兼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陈列出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和选择适当的、中正的。第

想(四)虚壹而静的治学态度

所谓“虚”,指不要先入为主,不让已有的知识成为一种排他性的成见,妨碍对新知识的接受。所谓“壹”,就是不能对此一事物的认识妨碍对彼一事物的认识。所谓“静”,不是不动,而是不要让毫无根据的梦想和感情冲动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第

想(五)学以致用

荀况很明确的指出,学习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增长知识上,而是要付诸应用,他说“学至于行而止矣”,反对那种“入乎耳,出乎口”的空谈学风。他说,君子对于道就应该“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第

想五、论教师

他把尊师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将教师的地位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位置。

对教师的要求:“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全文仅一千二百多字,内容却相当丰富,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学过程的本质、学校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等问题,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想一、教育的作用

《学记》承袭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把教育视为政治的最佳手段。《学记》把教育作用概括为“化民成俗”、“建国君民”。《学记》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看作是治理国家的先导。

想二、学制系统和教学管理

《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拟订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理想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学记》以大学为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如大学的学制为九年,前七年为“小成”阶段,后两年为“大成”阶段。第

在学习期间,每隔一年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一次成绩考核,每次考核的内容包括道德修养与学业能力两个部分。

“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谓之大成。”第

想此外论述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如入学教育、纪律规定、视导制度等。“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第

想三、《学记》的教学思想

(一)教育原则1.教学相长《学记》第一次正确地提出教与学矛盾的统一和教学相长原则。“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教与学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想2.藏息相辅

《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学记》认为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的继续和补充,课外的学习活动更有助于正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学生还能感到学习的乐趣。

想3.豫时孙摩

“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预,”是要求在不良倾向发生前就采取措施,否则当不良行为发生后就很难教育与引导了。“时”就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要善于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施教。“孙”就是顺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循序地进行。“摩”就是相互观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学记》称之为“相观而善”。第

4.启发诱导

《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启发教学的思想,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代替学生思考,这才能称之为“善喻”。第

想5.长善救失

《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长其所长,而补其所短”。同时,教师还应懂得辩证法,善于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第

想(二)教学方法1.问答法

《学记》从善问、善答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所谓“善问”就是教师提问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而教师回答问题时应随其所问,有针对性地回答,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想2.讲解法

《学记》认为教师教学不应照本室科,而应根据学生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讲解,“必也听其语乎”。而且教师的讲解还应做到“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即要求教师讲解语言简约,而意思通达;义理微妙,而又精辟,精善;举例少但又能使道理明白易晓。第

想3.练习法

《学记》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作者以冶铁、制弓、小马驾车为例,说明练习必须先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开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从而使学生有志于学。

4.类比法

《学记》认为,“古之学者,比物丑类。”也就是要善于从事物的类比中体会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掌握规律。用鼓与五声,水与五色、学与五官、师与五服作比较,既分析了它们的不同,又找出它们的联系,促使学生体会事物的内在联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三)影响《学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任务、目的,扼要的记述了古代的学校设置、教学制度、教学情况,论述了教师的作用、条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学记》比较系统地揭示了教育与政治、与社会,教师、学生、教与学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开始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是我国极为宝贵的教育遗产。

四、《中庸》

(一)涵义(二)教育作用(三)学习过程

涵义:一般说来就是折中、调和、平庸、保守的意思。作为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要求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要有节制,有分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走极端。A:“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由诚心而明事理,说的是天性B:由明白事理而能诚心,说的是教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四)

影响《礼记》中的一篇,为“四书”之一

《中庸》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它在学习方面的论述对后世影响较大。

五、《大学》

(一)大学的目标(二)途径或步骤

•1、明明德•2、亲民•3、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影响《大学》是儒家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专著,主要论述了大学的教育目的和步骤《大学》基本思想是教育要服从封建道德,要服务于封建政治,所以它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

一、产生条件1、优越的军事、政治、经济条件。(“四塞之国”。“四民分业”。农业“粟如丘山”,渔盐“通输海内”,工商业“冠带衣履天下”。)2、养士得国的历史经验(田恒:“杀一牛,取一豆肉,余以食士;终岁,布帛取二制焉,余以衣士”)第七节稷下学宫第七节稷下学宫二、性质(一)是一所由官方举办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二)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一)•1、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的学校,目的为招聘贤人,所以就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2、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充分尊重士人之所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稷下学宫的教学和学术思想,由各家各派自主,齐国官方并不多加干涉,从此意义上讲,又是私学。(一)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二)教师政治地位高,生活待遇优厚(三)百家争鸣,自由辩论三、历史意义(一)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二)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三)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四)留给人思考二、特点《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话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