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
及风险控制一.概念的介绍二.危害辨识三.风险评价四.风险控制2第一部分概念的介绍3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危害因素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是导致事故的根源)4危害源:是指危险和危害因素总和的基本单元。它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隐患源:是指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5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储存危险物品,且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附表1、2、3、4规定的50%临界量危险、危害辨识
识别危险、危害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6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可容许的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风险。7事故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件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事故隐患
是指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通过检查、分析可以发现、察觉它们的存在。
8伤亡事故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即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即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职业病是指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共10类115种)9第二部分危险、危害辨识1.危险、危害辨识准备2.危险、危害源产生的原因3.事故分类4.危险、危害源分类5.危险、危害辨识重要性6.危险、危害辨识原则7.危险、危害辨识方法8.危险、危害辨识考虑的问题9.危险、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10.如何去辨识(作业活动的划分)11.危险、危害辨识应注意问题12.典型事例及行业辨识10危险、危害辨识准备1.危险、危害辨识的培训2.收集必要的资料1)作业现场的物资、设备、活动清单2)以往的事故记录及统计资料3)作业现场定期监测、检验报告和数据4)现场作业的主要工艺流程5)工艺操作条件、操作频率、暴露时间6)化学反应情况3.成立辨识小组、组织各岗位、所有员工进行11危险、危害源产生的原因所有的危险、危害源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讲,之所以能造成伤害或后果,都可归结为存在:1.存在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这些能量或危险物质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事故,决定后果的严重程度)2.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失控(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决定发生的可能性)12能量或危险物质失控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2.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机械、装置、零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3.作业场地、环境的缺陷。4.管理的缺陷。13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缺陷能量和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事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直接原因或第一类风险间接原因或第二类风险基本因素:(人的因素、环境因素…)环境方面影响14事故1.工作和生活中常见事故2.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3.事故可能造成的受伤性质4.事故可能造成的伤害方式5.GB/T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类15工作和生活中常见事故1.坠落、滚落
2.摔倒、翻倒3.碰撞4.飞溅、落下5.坍塌、倒塌
6.被碰撞7.扎人8.切伤、擦伤9.踩伤
10.淹溺11.接触有害物12.触电13.爆炸
14.破裂15.火灾
16.道路交通事故17.其他16最可能造成事故的起因物(10)01锅炉02压力容器03电气设备04起重机械05泵、发动机06企业车辆07船舶08动力传送机构09放射性物质及设备10非动力手工具11电动手工具12其它机械13建筑物及构筑物14化学品15煤16石油制品17水18可燃性气体19金属矿物20非金属矿物21粉尘22梯23木材24工作面(人站立面)25环境26动物27其它17最可能造成事故的致害物(11)01煤、石油产品02木材03水04放射性物质05电器设备06梯07空气08工作面(人站立面)09矿石10粘土、砂、石11锅炉、压力容器12大气压力13化学品14机械15金属件16起重机械17噪声18蒸气19手工具(非动力)20电动手工具21动物22企业车辆23船舶18可能造成的受伤性质(09)01电伤02挫伤、轧伤、压伤03倒塌压埋伤04辐射损伤05割伤、擦伤、刺伤06骨折07化学性灼伤08撕脱伤09扭伤10切断伤11冻伤12烧伤13烫伤14中暑15冲击16生物致伤17多伤害18中毒19可能造成的伤害方式(05)01碰撞10爆炸02撞击11中毒03坠落12触电04跌倒13接触05坍塌14掩埋06淹溺15倾覆07灼烫08火灾09辐射20最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08)GB/T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类:01物体打击02车辆伤害03机械伤害04起重伤害05触电06淹溺07灼烫08火灾0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21
某些行业伤亡事故情况22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23危害源类型(06)03贮罐区04库区05生产场所06锅炉07压力容器08压力管道09危险物质10厂内机动车12起重设备(电梯)13客运索道14游乐设施15建构筑物16制冷设备17人员密集场所2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07)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5)链接1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5)链接2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5)
●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5)链接4
●行为性危害因素(4)
●其他25危险、危害辨识重要性1.查清危险、危害源和隐患源的数量、分布情况和安全状况。2.建立危险、危害源和隐患源动态监控系统管理。3.为有计划地有针对性控制风险提供基础。4.通过对危害源的识别,制定和实施控制措施,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5.为安全生产建立长效机制。6.为单位的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依据。26危险、危害辨识原则1.科学性:它是预测安全状态和事故发生的一种手段。2.系统性:要对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3.全面性:辨识时不得遗漏,以免留下隐患。4.预测性:辨识时,要分析危害源的出现的条件或可能的事故模式。27危险、危害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法(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辨识过程)如:交谈询问、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外部信息获取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如: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件树分析ETA、故障树分析FTA28危险、危害辨识方法3.安全检查表SCL系统辨识和诊断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由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编制:1)了解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工艺条件等;2)收集与系统有关的法规、标准;3)列出影响安全的因素清单;4)针对因素找出安全措施;5)有关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检查可列入表中;29危险、危害辨识考虑的问题1.存在什么危险、危害因素2.谁会受到伤害3.伤害怎么发生4.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5.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6.所有的设备设施7.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辨识辨识充分性30危险、危害辨识考虑的问题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1.常规活动一般指日常的和周期性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开机、停机、例行检查、装置的日常清洗和维护等。2.非常规的活动一般指出现事故;设备出现故障的抢修;紧急状态如火灾、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的泄漏、台风、洪水等情况。31危险、危害辨识考虑的问题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1.本组织的员工;包括固定工和临时工;2.访问者:实习生、审核员、检查员、记者、政府或主管部门人员、其他组织的参观人员;3.合同方;供方、承包方、副产品或废物(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人员、监测机构人员。4.人的行为、能力及其他的人的因素:
1)人员持证上岗、岗位禁忌、达不到岗位能力要求、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上岗。
2)人的身体不适、情绪不佳、心理因素变化。32
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1.组织自有的建筑物、装置、设备(特种设备)、车辆,并含过期老化以及库存的物料等。2.租赁的、外界提供服务的建筑物、设备(特种设备)、车辆等。3.源于工作场所之外但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之下的人员健康与安全产生有害影响的已识别的危险。4.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造成的危险。危险、危害辨识考虑的问题33危险、危害辨识考虑的问题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1.三种时态:过去:曾经出现过的(撞过、断过、烧过、换过等)现在:正在运行当中将来:预期运行一段时间后(老化、疲劳、磨损、断丝等)2.三种状态:正常:运行当中可能发生的异常:非正常情况下的(检修、停机等)紧急:运行当中突然的停机或其它紧急状态时可能发生34危险、危害辨识考虑的问题其它:1.组织、组织的活动或材料变化或计划变化;2.与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适用的法律责任;3.工作风险(管理风险)
1)领导层面:工作决策、计划
2)采购:对供方未选择评价或未按国家相关要求去做
3)采购物品达不到质量、安全、环境要求
4)设备管理:设备未按期监测、保养、维修后未验收
5)生产调度:生产安排未考虑人的承受能力、加班加点、未考虑设备状况、使用率问题
6)销售:未针对产品的特点考虑使用问题、运输、未告之产品使用注意事项7)职业健康安全:职业病预防、岗位禁忌8)监督检查等35危险、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1厂址、环境的地理条件2厂区平面布局3道路及运输4建(构)筑物5生产工艺过程6生产设备、装置7作业环境(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8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机构、制度、应急、培训)9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0)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36如何去辨识(作业活动划分)1.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分2.按地理区域分3.按装置分4.按作业任务分5.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37
1.按生产流程分的作业活动热轧:钢坯—加热炉加热—破磷—粗轧—中轧—精轧—卷曲—检验—收集—标志捆扎过磅入库冷轧:热轧卷—酸洗—冷轧—退火—平整—精整--剪切—检验—收集—打包入库作业活动划分38按地理区域划分
变电站、煤气站、车间各工序、部门
按按装置分
炼钢炉、吊车、钢包、液压系统
按作业任务分
检修、焊接、备料、吊装、开卷、碱洗、加热、涂层、剪切、采购、行政管理、后勤工作三种生产辅助系统作为三种作业活动天车运行、电气系统运行、高压水系统运行39危险、危害辨识应注意问题1.辨识不全,有重要遗漏。2.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输、操作时的危险,更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后果的危险。3.要关注不同的时间段(白天-夜晚)、季节的变化4.只关注安全,忽视了健康的因素5.只关注了眼前,忽视了过去及将来发生的和可能要发生的。40典型工艺危险、危害辨识物料输送●气体超压爆炸(安全装置)静电火灾爆炸(流速、接地)泄漏中毒(密封、防腐、防疲劳断裂)火灾、爆炸●液体静电(流速、接地)泄漏中毒火灾爆炸(密封、防腐)●固体(粉料)静电粉尘爆炸(流速、防静电)41典型工艺危险、危害辨识粉碎、混合(炼铁、烧结等)●粉碎将大块物料加工成小块物料的操作过程。易形成爆炸性粉尘环境(惰性气体保护)撞击火花摩擦生热静电●混合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相互分散,达到温度、浓度组成一致的过程。液体挥发——火灾、爆炸粉体物料飘浮——粉尘爆炸搅拌快、产生静电固体物料撞击火花42专业设备危险、危害辨识锅炉和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缺水事故●满水事故●水击事故●炉膛爆炸●延性破裂●脆性破裂●疲劳破裂●腐蚀破裂●蠕变失效常见的锅炉压力容器失效有泄漏和破裂泄漏:冷热伤害、火灾、爆炸、中毒、腐蚀或环境污染43专业设备危险、危害辨识起重设备●重物坠落;●起重机失稳倾翻;●挤压;●高处坠落;●超载;●操作失误;●其他伤害。44机械设备危险、危害辨识●机械危险;●电气危险;●灼伤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危害;●其他危害.45电气设备危险、危害辨识●触电事故电击:单相电击、两相电击、跨步电压电击电伤:电烧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雷电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路故障●火灾辨识举例46风险评价1.为什么进行评价2.评价方法3.推荐的评价方法(LEC)4.风险评价的更新47为什么要进行风险评价1.对风险进行评价,划分等级(可承受的、不可容许的),确定出风险控制的优先项。2.对于不可容许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已消除或降低风险,使其达到可容许的程度。3.对于可容许的风险,须维持相应的管理,并不断监视,以防止其风险变大超出可容许的范围。4.评定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充分。5.确保在伤害发生前风险已得到控制。48
风险评价的方法1.定性评价:根据人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评价,如安全检查表等。2.半定量评价:用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或间接反映物质和系统危险性的指数(指标)来评价系统的危险性大小,如物质特性指数、人员素质指标等。(LEC法)3.定量评价:用系统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严重程度来评价。49危险评价方法1.安全检查2.安全检查表分析3.危险指数方法4.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5.故障假设分析方法6.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7.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8.故障树分析9.事件树分析10.人员可靠性分析11.定量风险评价法50级别原级别改后级别增加级别L7136E6115C6159D550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LEC美国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D=L×E×C危险性的大小危险评价的推荐方法链接51评价分级危险源分三个级别A级: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附表1、2、3、4规定的临届量B级: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上述75%C级: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上述50%危害源分为五级(危险指数评估法)A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B高度危险须立即整改C显著危险需要整改D一般危险需要注意E稍有危险可以接受52隐患源分两个级别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53风险控制1.风险控制原则2.风险控制顺序3.风险控制措施4.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54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曾发生事故无措施直接观察可判断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LEC或矩阵等方法不可承受风险危害辨识55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原则不可承受风险OSH目标应急预案测量与监测可接受标准查核纠正预防严重意外事件进行风险记录运行控制OSH管理方案运行控制56风险控制措施选用原则顺序停止使用该危害性物质改使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改变工艺以减轻危害性对人员或危害进行隔离局限危害工程技术控制管理控制措施个人防护消除风险工程控制个人防护警示标识钢铁行业安全控制措施替代标识/警告/行政控制57相关安全控制措施1.防止炉前灼烫
●戴好防护用品,作业实现标准化;
●炼铁过程严禁出铁口正面站人;
●炼钢过程应防止带水物料或爆炸物进炉,防止和杜绝转炉喷溅。2.防火防爆
●为了防止钢水、铁水和炉渣爆炸,应使设备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稻盛和夫创业者的故事
- 施工合同水电工
- 2024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北省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海东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中考语文对联知识
- 植物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 种植基地与供应商合作合同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承包合同书
- 脑梗死的基础护理
- 南方科技大学自述信800字范文六篇
- (1.3)-灾害护理学第二章灾害应急体系
- 客户ABC分类管理
- GB/T 5162-2021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
- GB/T 12755-2008建筑用压型钢板
- GB 8372-2001牙膏
- GA/T 882-2014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技术要求
- 《千字文》教学讲解课件
- 《调整心态,积极迎考》主题心理班会
- 乔木、灌木栽植方案
-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标准版、基层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