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景波之高一地理初级知识纲要
1.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总星系
2.天体系统层次;总星系一银河系(河外星系)一太阳系(其他恒星系)一地月系
3.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球。
4.太阳的外部结构:(由里向外)光球、色球、日冕
5.太阳活动:黑子(光球);耀斑、日珥(色球);太阳风(口冕)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11年
7.太阳活动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磁暴、极光
8.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大)
9.九大行星: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天、海、冥(类木行星)
10.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大小质量适中。
11.朔望月周期:新月(初一、大潮,日食)一上弦月(初七、八,小潮)一满月(十五、
十六,大潮,月食)一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一新月。29.53日
12.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自西向东,23小时56分4秒。
13.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15。/小时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地球自转线速度除极
点外,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14.地球物体水平运动偏向南左北右赤无。
15.地球公转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
16.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地球公转平面——黄道平面。
17.黄赤交角目前23°26、与回归线纬度相同。地轴与赤道夹角90°,地轴与黄道的夹角
为66。34,,与极圈的纬度相同。
1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了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并使地
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作相应的变化。
太阳直射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所以:
*.北半球春分日(3.21)或秋分口(9.23):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
北降低。
*.北半球夏至日(6.2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北半球冬至日(12.2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9.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6.22达到最大,12.22达到最小;南回
归线以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12.22达到最大,6.22达到最小。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一年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两次最大值(90。),回归线
上只有1次直射,回归线外无直射。
20.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赤道全年昼夜平分,3.21日及9.23日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愈高,昼愈长夜愈短,
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半球各纬线圈昼短夜长,纬度愈高,昼愈短夜愈长,南极圈内有极
夜现象。其中,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半球
反之。北半球秋分日-春分日:反之。其中,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
圈及其以北(极夜);南半球反之。
21.天文含义上的四季:夏季: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反之。
春秋是冬夏之过渡。
22.五带的划分: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为南、北温带;极圈以内是南、北寒带。
补充地理知识:地球和地图
杨景波
I、地球
复习总要求:
1.了解地球的般情况,如形状、大小、质量等。
2.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掌握地球的自转运动、公转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4.熟练运用地球运动知识分析常见地理现象和事实。
5.熟练掌握,并会正确推断时区、正午太阳高度角。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自转的结果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1)地球上有昼夜之分(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地球各纬度受热不均。
2、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质量=60万亿亿吨-----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厚厚的大气层(2000~3000千米)
二、地球仪
地球仪是一个正圆的球体,是地球的模型。构成地球仪的要素有:
1、地轴地球自西向东地自转所围绕的一根假想的轴。
2、南、北极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是地球的北
极,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
3、赤道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将地球平分为南北
两个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观察经纬网,分析比较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区别:
画辅助图:(1)经度(两面角)、纬度(线面角);
(2)经线、纬线在侧视图、俯视图中的形状:
(3)从经度、纬度数值变化规律判断东经、西经、北纬、南纬。
4、经线在地球仪匕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5、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
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6、级从0°经线算起,向东、西各作180度,以东的180度属于东经,表示方法:“120°
E”读做“东经120度”;以西的180度属于西经,表示方法:“20°W”读做“西经20度。
7、东、西半球习惯匕自20°W经线顺时针地(或自东向西地)到160°E经线这部
分叫做西半球。自20°W经线逆时针地(或自西向东地)到160°E经线,这部分叫做东
半球。
8、经线的特点⑴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⑵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⑶两条相对
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且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9、纬线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长度不等。所有的纬线都自成一个
圆圈,叫纬线圈。
10、纬度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分别作90度,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北纬
90度就是北极,南纬90度就是南极。表示方法:“22°N”读做“北纬20度”;“40。S”读
做“南纬40度。
赤道是周长最大的纬线圈,长度约4万公里。南、北极点是最短的纬线圈长度等于0。
此外,人们根据纬度的不同,称0°-30°SN为低纬地区;30°-60°SN为中纬地区;60°
-90°SN为高纬地区。
11、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交,就构成经纬网。
经纬网的用途:⑴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地理坐标,即具体位置。如:我们伟大祖国
的首都北京,位于40。N、116°E的交点附近。⑵确定两个地点的相对方向。如根据经纬
网就可以看出拉萨城在南京城西边稍偏南•些。
事实上,以上这些规定,大多是人为的制定,地球表面上根本就没有这些线和网。
例题1、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
该点是:A、23.5°N,160"EB>23.5"S,160°EC.23.59N,20"WD,23.58S,20°W
例题2、某人从某地A出发,依次向南(B)、东(C)、北(D)、西(E)各行200千米,那么
该人回到哪里?(考查了学生的方向和对经纬线特点的掌握情况)
提示:A地的位置有五种可能,(1)赤道(2)北半球(3)南半球(4)北极点(5)南极点
各种位置情况下,经纬线的特点都不同,通过画图很容易能得出结论。
三、地球上的时区和日界线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图略)
规律:A、全球共有24个忖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x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四舍五入)
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
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但边远地区需调整作息时间)
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
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
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东十二时区比西十二时区早24小时,即早一天。但钟点相同。
国际上规定以180。经线作为日界线,但实际两者并不完全重合。
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73°E------135°E)
例1、2000年文科综合测试第1一第7题。(图略)
例2、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
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D、12月31日12时5分
例3、当全球日期属于同一日期时,北京时间为:()
A、6时B、8时C、12时D、20时
例4、某地北为中纬度,南为低纬度,用的是“北京时间”,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26,N,120°EB、30°N,115°EC、23°26fS,116°ED、30°N,140°E
例5、从甲地(70'N,80%)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
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注:球面上两点间的最近距离是:以球心为球心,以大圆半径为半径,经过两点的一
段劣弧。)
四、地球的运动(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
(一)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三种方向
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
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
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扩展思维: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
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
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
结论: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恒星日永远是23小时56分4秒)。
(3)速度:
角速度:每小忖转过的角度。3=360°/24小时即15°/小时1°/4分钟
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V=2"cos①R(周长)/24小时(时间)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
(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
*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
A.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B.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
C.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公转
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2)公转轨道与速度
开普勒定律:等同的时间内所扫过的血枳相等。
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
速度:平均角速度,约每日东进1°
平均线速度,约30千米/秒
影晌: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
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启发思考:地球直立公转、倾斜公转、横卧公转时黄道平面、赤道平面的关系,及太阳
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
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
*训练1、快速、正确地说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2、极圈纬度与黄赤交角的关系:90°—黄赤交角=极圈纬度
3、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4、想象思考:黄赤交角增大或减小时,太阳直射范围、极圈范围、五带范围等。
5、在各种变式图中,判读二分二至日。
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为90°:在晨昏线上为0°
规律:随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H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冬至日-----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春秋分日------H由赤道向南北逐级递减。
随季节变化规律:
每年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大。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小值。
每年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大值。
结论:H=90°-<t>±5(4)为某地的纬度,6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冬半
年取-)
例题1、计算南通31°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计算10月1日时,澳大利亚悉尼32°S的正午太阳高度。
3、设M(纬度0°,30"E),N(23"26'S,30"E)两地正午太阳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
列四项中正确的是()
A、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夏至日时,同时达最小值)
B、每年有某一时刻Hm=Hn(当太阳在11°34'S时)
C,每年约有9个月Hm>Hn(除太阳在11°34'S-23°26"S移动时)
D、任何时候都Hm》Hn(当太阳在23°26'S时,Hn=90°>Hm)
(3)引起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分忖段分析:
北半球日期太阳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春分日~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极昼范围扩大。
夏至日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夏至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秋分日~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秋分日~冬至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极夜范围扩大
冬至日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二分日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晨昏线上除春秋分日,日出时刻处处不等。
(4)引起四季更替
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三个月(5、6、7三月)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三个月(11、12、1三月)
传统四季:四立划分
气候四季: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
(5)形成地球五带:回归线与极圈划分五带。
*公转地理意义间的相互关系:
公转黄道面、
斜身方向>太阳直射点在南北
»黄赤交角।
绕H不变
23026/回归线间周年移动
自转一赤道面;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人----------_________A______
李冲变化纬度变化纬度变化季节变化
7
四季更替
*补充:物体的影子
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除北极点朝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南(除南极点朝北)
*学会绘制太阳日照图:
掌握方法:1、先确定直射光线位置(画奇数根)
2、画出晨昏线位置(过地心)
3、绘出夜半球
练习题:
习题1、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提示:
先判定经线的经度)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月日。
(3)A地地方时应在时分至时分之间.
N
习题2、读“2000年1月1日新西兰地区太阳光线照射图”,分析回答:
150160170Sft170
0
10
2020
3030
40
50
140150160170*»180Hei70
(1)图中最先进入21世纪的国家是,判断理由是。
(2)图中最早迎来新世纪曙光的国家是,判读理由是。
(3)当瓦努阿岛为2000年1月1日6点15分时(区时),萨摩亚群岛所在时区的区
时是年月日点分。
习题3、读某日地球光照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为。(2)A点位于C点的方向.
(3)这一天B点夜长小时,D点昼长小时。
(4)此时H点为点钟A点为点钟。
(5)曲线F-G-D表示的是线(晨线、昏线).
(6)此时全球已有多少范围进入新的一天(一小半,一大半,一半,全部)?
习题4、(1)在同一经线上,相等的有----------------------------------.
(2)在同一纬线上,相等的有---------------------------------。
(3)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意味着------------------------------.
(4)晨线与西经20度重合,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意味着------------------------------------.
23.地球的六大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
24.水圈的特点:连续、不规则
25.生物圈的范围:水圈全部、地壳圈表层、大气圈底层。
26.地球的内部圈层组成:地壳、地幔、地核。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
27.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莫霍面(地下约33km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增加)以上是地壳,
莫霍面与古登堡面(地下约2900km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之间是地幔,古登堡
面以下是地核。
28.地壳、地幔、地核自上而下,厚度、压力、密度、温度均递增。
29.地壳:固态。陆厚洋薄,岩石组成。可分两层,上层硅铝层(花岗岩,密度小,海洋部分
缺失),下层硅镁层(玄武岩,密度大)。
30.地幔:呈固态。可分为上地幔与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可能是地球内部岩浆活
动与地震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上部由岩石组成。
31.地核:可分外核、内核两圈层。内核为固态、外核接近液态。(夕卜“液”内固)
32.岩石圈=地壳+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70—15OKM厚。
33.岩浆岩:侵入岩一(花岗岩):晶粒较粗;喷出岩一(玄武岩):晶粒细小,多气孔
34.沉积岩:层理构造,并有动植物化石,主要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35.变质岩:片理构造,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片麻岩。
36.褶皱的基本形态:背斜(核老翼新)和向斜(核新翼老)
37.背斜成谷的原因:受到张力后的背斜顶部,岩层被破坏,物质易受侵蚀,反而成为谷地。
38.向斜成山的原因:因受到挤压,向斜槽部的物质被挤压得结实,不易被侵蚀,当周围岩层被
侵蚀后,向斜部分反而成为凸出的山地。
39.断层的组合:两个断层线之间,与两侧岩块相比,中间相对上升的岩块称为地垒,如中国
的庐山、泰山;中间相对下降的岩块,称为地堑。如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
40.地震的分类:一按成因主要分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两种。二按震源深度可分浅源地震、中
源地震、深源地震。三按震级可分为微震和破坏性地震。
41.地震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因为地震时先的纵波到达震中,然后是横波传来。
42.震级和烈度的关系: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中处烈度最大,震
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43.世界主要地震带是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构造带,环太平洋带大约集中了全
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儿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我国正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
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44.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
45.全球岩石圈共分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北美洲)、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
46.地震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两级相差900多倍
47.大气中最多的成分是氮。
48.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是——臭氧,热层中的氧原子也能吸收紫外线。
49.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的是——水汽与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50.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依次再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五层。
51.对流层主要特征有:水汽、尘埃杂质含量多;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6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和气候变化最为显著。
52.平流层主要特征: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臭氧层,是最佳航空
层。
53.中间层:几乎没有臭氧,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热层:即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对电讯通讯工程建设有重大意义。
54.太阳辐射强度大小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大气层的厚度和透明度
55.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总体上自赤道向两极减少,世界热量分布总趋势大致与纬度平
行,呈带状分布。
56.世界上年太阳总辐射量的最高值——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中部。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最高
值——青藏高原。
57.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少的地区——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原因:多阴雨云雾。
58.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59.风-水平气压差异,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60.盛行东北风的风带——东北信风带和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盛行东南风的风带——东南信风带和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61.赤道低气压带——多雨地带;极地高气压带——少雨地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大陆
西岸和大陆内部,气候暖热干旱,为少雨地带;大陆东岸因受夏季风、热带风暴、台风等影
响,降水比较丰富。副极地低气压带——多雨地带。
62.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而移动。1月南移,7月
北移
63.季风成因分析:
?海陆热力差异(亚洲东部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和我国西南)
受季风影响,一年有干湿,雨热同期,易冬旱夏涝
64.冬夏间亚洲和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分布:
冬季:亚洲大陆——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夏季:亚洲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65.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冬季偏北风。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66.高气压一一反气旋——下沉气流一一北顺南逆一一干晴天气(伏旱:副高、寒潮:蒙古高压)
67.低气压——气旋——上升气流——北逆南顺—阴雨天气(台风)
68.梅雨——准静止锋6、7月
69.水圈的主体——海洋水;淡水的主体一一冰川(南极洲)
70.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
71.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最重要的水循环——海陆间循环
(大循环)。
72.人类可以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施加一定的影响,
如: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时间分布--修建水库;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空间分布,跨流域调水一
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引水灌溉。
73.海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赤道附近海区海水盐度较低,自赤道至南北回归线海区,海水盐度
递增,至南北回归线附近为最高,自南北回归线至高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递减。
74.全球海水平均盐度约为35%。,海水表面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40%。);海水表面盐
度最低的海区—波罗的海(10%。)
75.洋流的分类:
*按水温划分:暖流:水温高,一般为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寒流:水温低,一般为高纬度流
向低纬度。
*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补偿流(秘鲁寒流)。
76.洋流分布的规律:
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除北印度洋外),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大洋
环流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
2.在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环流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
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
3.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夏顺冬逆。
4.南纬40度附近,西风漂流成为全球性规模洋流的典型。
77.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78.四大渔场分布:三个在暖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秘鲁附近海区的涌升流
79.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盐度偏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盐度偏低。
80.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补给。
81.雨水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河水补给,雨水补给与降水量季节变化一致。
82.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就有春汛,以降水补给为主,积雪融水为辅。积雪融水补给径流量
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83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84.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具有稳定和均匀的特点。
85.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缓慢,湖沼具有调节作用。调节量取决于湖沼的
面积大小。
86.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潜水和承压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87.潜水和承压地下水的比较
埋臧条件:潜水埋藏浅,在第一个隔水层以上;承压地下水埋藏深,在两个隔水层之间。
开采条件:潜水方便;承压地下水:困难,但有的可以自流。
水质:潜水易污染;承压地下水水质好。
更新周期:潜水短,承压地下水长。
88.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后果:
地下漏斗区一地面下沉一地上建筑物陷坍,沿海海水入侵一地下水枯竭,水质变坏.•.合理利用地
下水
89.要保护承压地下水区的补给区的环境(地势高)
90.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地域差异性
91.地域差异主要有: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分异
92.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
93.纬度地带性:形成受热量条件影响为主,主要在高、低纬度
94.经度地带性:形成受水分条件影响为主,在中纬度最明显
95.垂直地带性:主要受山地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明显
96.非地带性分异:受地貌、海陆分布、岩石性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如南美安第斯山
南段,东侧沿海是干燥的沙漠,同纬度的西侧沿海是多雨的森林;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等;
我国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绿洲;赤道附近有企鹅。
97.地理环境演化的特点:趋向性和不可逆性
98.太古代——全球一片海洋;元古代——大气臭氧层己形成。
古生代:全球陆地基本形成一片,我国东北与华北抬升成陆。早期三叶虫:中期脊椎动物鱼类;
后期两栖类,蕨类植物,为全球最重要的成煤时期,
中生代:泛大陆开始解体、分离,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火山、岩浆活动广泛而频繁,恐龙,
始祖鸟,裸子植物。重要的成煤时期与石油生成时期。
新生代:全球海陆的分布已逐渐与现代与现代状况接近,喜马拉雅山。第四纪冰期,哺乳动物
和被子植物大发展,第四纪出现了人类,石油生成时期。
99.气候资源是变化最大、最频繁的自然资源。人类目前利用气候资源的途径,主要是趋利避
害。
100.气候资源的种类:光照、热量、水分、风能
101.光照资源取决于太阳辐射总量的多少;日照时间的长短。
光照最丰富的是——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中部。中国最高值——青藏高原;较少的地区——四川盆
地和贵州高原
102.热量资源的衡量标准:气温、积温、无霜期。热量是决定农作物分布和复种指数的重要因
素。
103.水分资源看大气降水(降水量)和地面湿润状况(干燥度)
104.狭义的水资源——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105.衡量水资源的数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降水量一蒸发量
106.水资源的特点:不可替代性、可再生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107.径流量最多的大洲——亚洲;最少——大洋洲;单位面积径流量最多——南美洲。
108.径流量最多的国家——巴西;中国——第六。
109.我国水资源数量特点——总量不少,人均不多;空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分配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各年之间变率大(年际变化大)。
110.世界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反常。人为原因——用水量的
剧增;水质污染。
111.调节水资源时间上的不均衡——建立蓄水工程;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修建跨
流域的引水工程
112.上海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113.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人均0.08公顷,是世界平均1/3,地
区分布很不平衡。
114.我国耕地面积仅次于美、印、俄,居第四位,但后备资源少。
115.土地资源亚洲最多;大洋洲草地多人均多;欧洲耕地比重大,利用率最高;非洲旱地比
重大发展潜力低;北美洲林地广,主要在美国;南美洲人口密度低,发展潜力较大。
116.不合理的灌溉——土地盐碱化,治理措施——排水
117.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18.森林资源的环保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美化环境(城市广种大树的原因),容纳动物。
119.世界森林的分布很不平衡:现存的主要是热带森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森林: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亚洲的马来群岛。
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的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120.世界森林面积:俄罗斯第一,中国第五。
121.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
122.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
123.中国造林重点——北方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24.既有热带草原又有温带草原的大洲——南美洲
125.草场资源——澳大利亚第一;中国第二
126.世界三大矿产国——俄罗斯、美国、中国
127.我国铁矿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四川
128.我国鸨、锦、钮、钛、稀土等矿储量居世界首位
129.能源资源
①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
第一类是来自太阳。如生物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化石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沼气。
第二类是来自地球内部,如地热能、核能、地震波能。
第三类是来自日月引力。如潮汐能。
②按应用程度分:能源资源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③按能否可再生分:又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130.煤炭资源最丰富——俄罗斯、美国、中国
131.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区,煤海——山西省。最大的煤田——山
西大同;南方最大的煤矿——贵州的六盘水
132.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已占世界能源总消费的70%;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的
75%
133.世界有2大产油带:沿地中海,经中东、我国西部至印度尼西亚的产油带;环太平洋的
产油带。
134.石油储量产量最大的地区——中东波斯湾地区。
135.我国主要油田——大庆(最大)、胜利、辽河、华北、中原等油用最为重要
136.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新疆塔里木和长庆气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上海的输气工程。
137.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水位落差和径流量的大小
138.我国水能资源世界第一,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最丰富
139.世界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法国朗斯电站;我国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浙江温岭的江厦潮
汐电站
140.利用潮汐一天最多可以发4次电
141.解决能源短缺的根本途径是开源节流。
142.产业部门的分类: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
产业部门结构即三大产业的比重。
14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其生产力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异很大,其次
还表现在产业部门结构上:发达国家第一产业比重普遍很低,第三产业比重则很大;发展中国
家正相反。
144.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按照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位次靠后,但我国是世
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产业结构正在改变,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加快。
145.狭义的农业——种植业;广义——农、林、牧、渔;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
146.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季节性和周期性(不误农时、因时制宜);②地域性(因地制宜)
147.光热条件影响农作物的复种指数
148.垦殖指数与地形相关,垦殖指数高——地形平坦;垦殖指数低——地形崎岖。
149.上海的近郊多肉、禽、蛋等副食品基地—经济地理位置
150.农业主要的两大部门--种植业和畜牧业。
151.农业的部门结构:发展中国家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发达国家以畜牧业为主,种
植业为辅。
152.世界谷物产量前四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印度和俄罗斯。
153.播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小麦;“亚洲的粮食”——水稻;单产最高——玉米
154.小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美国
155.中国春小麦和冬小麦的界线——长城
156.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泰国。
157.玉米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
158.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
159.世界粮食问题的产生——各国各地区粮食生产的不平衡。
160.畜牧业的分类:(按发展途径)
①改良草地: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
②剩余粮食:美国、法国。
③种植业服从于畜牧业:丹麦、比利时。
④进口饲料:荷兰、日本。
⑤天然草场和剩余粮食:中国
161.畜牧业产值居首位的国家—美国;人均牛羊头数最多的国家——新西兰
162.最大的农业国——中国
163.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水田农业、传统旱作农业、粗放畜牧业、地中海型农业、发达的
商品化农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164.水田农业和传统旱作农业我国界线——秦岭-淮河;粗放畜牧业——年降水量少于
250mm地区,我国四大牧区;热带种植园农业——我国海南、广东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165.商品化程度很高,基本上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热带种植园农业
166.为国际市场提供粮食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
167.非洲南北两端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地中海型农业
168.地中海型农业——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葡萄、柑橘、麦类、油橄榄——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169.水田农业——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东亚、南亚、东南亚——雨热
同期。
170.工业部门分类:重工业、轻工业
171.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工业
172.接近原料产地——甘蔗、甜菜制糖,水产品和水果等食品罐头。
173.接近能源供应地——炼铝
174.接近消费市场——棉纱织布、石油加工等工业;瓶装饮料等食品工业、家具制造、印刷工
业
175.在矿区和重工业区配置轻纺工业—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
176.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如化工厂、钢铁厂、火电厂)——应布局在盛行风(主导风)的下风
向:季风盛行地区,应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177.有水污染的工厂(如化肥厂、造纸厂、化工厂、电镀厂、印染厂)——应布局在河流下游
178.需洁净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等)——应布局在河流上游
179.需洁净大气环境的工厂(如照相器材厂、仪表厂等)——应布局在盛行风(主导风)的上
风向
180.装配厂(如电视机装配厂)——应布局在劳动力充足的地方
181.能源主要生产国——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
182.能源消费量最高的国家—美国
183.发达国家能源能自给的国家—加拿大、英国
184.最大的能源进口国--日本和美国。
185.煤炭产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最大的煤炭进口国—
日本
186.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日本、美国
187.最大的石油生产、出口国——沙特俄罗斯美国伊朗中国
188.电力生产居前四位的国家: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189.水力发电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水电利用率最高的国家—法国;水电占发电量比率
最大的国家——巴西:
19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
191.世界在建的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
192.核电工业最发达核电发电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核电占总发电量比率最大的国家——
法国
193.我国核电站——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
194.我国的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195.钢铁工业布局有“煤铁复合体型”和“临海型”
196.“煤铁复合体型”——接近原料地和燃料地—美国的五大湖沿岸、德国的鲁尔区、乌克兰的
克里沃伊罗格―顿巴斯,我国的鞍山一本溪。
197.“临海型”是远离原料、燃料地而接近消费市场,如上海宝山,日本的太平洋沿岸21个钢
铁企业,法国的敦刻尔克,意大利的塔兰托。
198.世界最大的钢铁厂——日本的福山
199.工业地域体系和类型:①工业点或工业小区-②工业枢纽-③工业区-④工业地带
200.工业地域体系和类型最小的基础单位—工业点
201.中国最大的工业枢纽——上海
202.工业区按形成条件划分
①采矿型——鲁尔,加利福尼亚,辽中南;②加工型——日本京滨,沪宁杭;③混合型一一京
津唐
203.中国最大的工业区——沪宁杭
204.工业地域体系和类型最大单位—工业地带
205.世界最大最发达的工业地带——北美工业地带
206.工业化最早、经济第二位的工业地带——西欧工业地带
207.资源型的重工业地带——东欧工业地带
208.对外依赖率最高的加工贸易型的临海工业地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209.我国经济特区深圳(最早、香港、大亚湾)、珠海(澳门)、汕头(北回归线)、厦门(台湾)、
海南(最大)
210.世界最繁忙的航线,连接西欧―北美——北大西洋航线,最繁忙的大洋——大西洋
211.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运输量最大的运输方式——海运;最快的运输方式—航空;最灵
活的运输方式——公路
212.最大的港口——荷兰鹿特丹;中国最大的港口——上海
213.贸易额最大的大洲——欧洲,最少的大洲——大洋洲(人口占比重小):非洲较低的原因—
经济落后
214.最大的贸易集团——欧盟;最大的贸易国家—美国;亚洲最大的贸易国家——日本
215.国际贸易中首屈一指的贸易商品——石油
216.浦东开发区——1990年成立,上海要成为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217.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
亡率
218.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的严重老龄化、人口增长极其缓慢,甚至持续衰减。老龄化
问题还带来劳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19.发达国家的人口措施: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220.老龄化: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7%为老龄化,10%为严重老龄化
221.老年人口的比重最高的国家——瑞典;老年人口的比重最低的国家——孟加拉国
222.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非洲;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约旦;最低——德国
223.少年儿童比重最大的国家——肯尼亚
224.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人口年龄构成中少年儿童比重大。
225.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措施:实行或赞同计划生育的政策,以期降低过高的人口出生率。
226.我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人口问题: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人口年龄构成轻。
*人口的经济结构长期没有改善。
*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低。
*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加重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人口政策:坚决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
力提高人口质量,逐步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27.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人口密度(人/千米)
228.人口分布的三趋向:趋向低平地势;趋向中低纬;趋向沿海
229.四大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南亚、欧洲60°N以南、北美洲东部
230.人口密度最大的人口稠密区——南亚
231.人口稀疏区:①寒带(西伯利亚)②热带雨林(亚马孙、刚果)③沙漠(撒哈拉、塔克拉
玛干)和干旱草原④高原(青藏高原)、高山
232.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黑河-腾冲线
233.城市分类:按城市规模:各国的标准不同我国的标准一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的为特大型
城市;50-100万的为大城市;20~50万的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为小城市
234.城市职能:我国的标准一综合性和专业性。
①综合性:全国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各特大型城市和主要的大城市。
②专业性:工矿城市、农林城市、交通枢纽、旅游城市、文化名城、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
235.城市内部的职能分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236.城市化:是指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大批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37.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
238.城市化的本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咨询与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电子信息产业零配件绿色供应链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互联网金融服务合同6篇
- 年度水解弹性蛋白产业分析报告
- 年度皮肤科医院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经济全球化第7课第1框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何谓二零二五年度合同履行的担保专项审计与报告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毛竹山承包及竹林农业科技示范合同3篇
- 速写线性课程设计
- 2024金融服务合同范本大全
-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9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火灾安全教育观后感
- 农村自建房屋安全协议书
- 快速康复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电子版)
- ICU患者外出检查的护理
- 公司收购设备合同范例
-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光伏发电项目EPC总包合同
- 子女放弃房产继承协议书
-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专项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