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期中综合练习3姓名_______________
2、将2moiSO?和lmolOz混合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在800K时,发生如下反应:2S0,(g)+02(g)
=^2S0Kg)当反应从开始进行到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2.1molo
请回答下列问题:
(D8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在0〜5min时间间隔内SO2的反应速率为。
(2)若在5min时降低温度,在某一时刻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则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2.1mol(填“>”、“〈”或“=”),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3)若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内分别充人xmolSOz、ymolO?和zmolSOg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
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仍为2.1moU则:x、y、z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一个用含x、z的式子表示,一个用含y、z的式子表示)
(4)相同条件下,若在上述容器中,充入0.2moiSO?、0.4moi0e和4.OmolSO,三种气体,下
列对该反应状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处于平衡状态
B.不是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
C.不是平衡状态,反应逆向进行
3、己知可逆反应:A(g)+B(g)C(g)+D(g)A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A)=lmol/L,c(B)=2.4mol/L,达到平衡时,A
的转化率为60陶此时B的转化率为
(2)若反应温度降低,则B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A)=4mol/L,c(B)=amol/L,达到平衡
后,c(C)-2mol/L,则a=mol/L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A)=c(B)=bmol/L,达到平衡后,c(D)
4、现有A、B、C、D、E五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H'、Na\Al"、Ag\Ba"
2-
阴离子OH、Cl、C03、NO3一、SO;-
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A溶液与E溶液反应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生成;A溶液与C溶液反应只有气体产生(沉淀包
括微溶物,下同)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C只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④Ba(A10D2可溶于水。
(1)将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溶液中,反应后生成物是
(2)写出E溶液与过量的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NaOH(aq)+HN03(aq)=NaNO;<(aq)+HQ(1)AH=-aKJmol'
请写出B与C的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lOOmLO.Imol/L的E溶液中,逐滴加入35mL2mol/L的NaOH溶液,最终得到沉淀的物质
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5、已知:4NH3+5O2=4NO+6H2。,若反应速率分别用U(NIL)、口@)、U(NO)、U(H2O)[mol/(Lmin)]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是
5
A.4U(NH:))=(02)B.£D(02)=u(H20)
24
C.3”(丽=口(HQ)D.5口(O2)=L'(NO)
6、下列各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
是
0
A,坪小+HQH2CO3+OHB.4i+H20+HQ'
C.旅4'+0F「D,附+H,=5
C戋'+H2O
7、加压不能使巴增大的反应
是
A.2S0;t(g)=^^2S02+02B.2N02=?=i=N20t
C.NH3+H,0^=^NH:i•H.0D.FeCl3+3H20=J^^Fe(OH)3+
3HC1
8、设,M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ILlmol/LlAlCb溶液中含铝离子个数小于1M
B.在标准状况下,,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2Z4A
C.1LpH-1的溶液中氢离子数为0.1A
D.2.3克钠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尽
9、酸HX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Imol/LHX溶液的pH值约为2
B.HX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10mLImol/LHX恰好与10mLl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
D.HX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
10、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
A.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B.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C.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11、“混盐”是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如氯化硝酸钙[Ca(N0:;)Cl]就是一种
混盐。“复盐”是指含有多种简单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如KAl(S0,)z,下列各化合物中
属于混盐的是
A.[Ag(NH3)2]OHB.(NHjFefOJz
C.Bi(NO。ChD.K3[Fe(CN)6]
12、下列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A.氯化铜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碳酸钾溶液D.饱和石灰水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旦加入金属铝后只有氢气放出的是
A.H\Al"、Cl、SO产B.Na\K\OH、A102
C.H\K\$0产、NO;D.Na\NH.\Cl、OH
14、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mol的A?同时生成〃mol的员
B.单位时间生成〃mol的A?同时生成"mol的AB
C.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生成2nmol的AB同时生成nmol的B2
15、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存在水解平衡:S”+压0^^HS+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通入AS,HS-浓度增大
C.升高温度,c(HS-)/c(S2-)减
小D.加入NaOH固体,溶
液pH减小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组合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0r=Al(OH),
2
B.向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氯水2Fe+C12=Fe"+2Cr
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2-
Ca4+2HCOJ+20H=CaC03I+CO3+2HQ
2
D.碳酸钙与醋酸溶液反应CaC03+2H'=Ca*+C02t+H20
17、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氨水中:c(NHs)=c(NH;)
B.氯水中:c(Cl)>c(H,)>c(0H)>c(C10)
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Na')=c(ahC00)
+2-
D.NazCOa溶液中:c(Na)>c(C03')><?(0H)>c(HC03)>c(H*)
18、25℃、pH与体积均相等的氨水和烧碱溶液中,c(丽4]和c(Na]关系正确的是
A.c(加嘴)>c(Na')B.c(丽;)=c(Na')
IW
C.c(4)<c(Na)D.无法判断
19、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
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T的关系。分析图中曲线可
107Pa以得出的结论是
AIO6Pa
的s
转10Pa
A.正反应吸热,m+n>p+qB.正反应吸热,m+n
化
率<p+q
T
C.正反应放热,m+n>p+qD.正反应放热,m+n<p+q
20、将体积为10mL、pH都等于3的氯化筱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mL和。mL,测得稀释后溶
液的pH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
积
A.a=6=100mLB.a=6=1000mLC.a<
bD.a>b
21、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10mLO.1mol•厂,氨水与10mLO.1mol•盐酸混合,
c(Cr)>c(NHr)>c(OH)>c(H+)
-I-1
B.10mLO.1mol•LNH4C1溶液与5mLO.2mol•LNaOH溶液混合,
c(Na+)=c(Cl-)>c(OH-)>c(H+)
-,-1
C.10mLO.1mol•LCH3COOH溶液与10mLO.2mol•LNaOH溶液混合,
c(Na+)=c(CH£O(T)>c(OH)>c(H+)
D.10mLO.5mol•IrCH£OONa溶液与5mLlmol•LT盐酸混合,
c(cr)>e(Na+)>c(OH-)>e(H+)
22、向VLFeBn溶液中通入amol氯气,使溶液中的湿离子一半被氧化成澳,则原FeBn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C.vD.K
23、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
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
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
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
C.再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
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少
24、将标准状况下的2.24LCO2通入150mLlmol/L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c(HCOJ)略大于c(C0广)B.c(HCOJ)等于c(CO3)
C.c(Na+)等于c(HCOJ)与。((:0厂)之和D.c(HCO3")略小于,(0)广)
25、在373K时,把0.5mol气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
行到2s时,N0?的浓度为0.02mol/L,在60s时体系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压
强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JL>(N2OJ=O.01mol/(L•s)
B.2s时体系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
C.平衡时体系内含NO0.25mol
D.平衡时若压缩容器体积可提高NQ,的转化率
26、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Fe=3Fe”,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组成是
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b溶液
B.正极为碳,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溶液
C.正极为伯,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KSOjs溶液
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i溶液
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O『)>c(NH/)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5和cz,pH分别为a和a+1,则CFIOC?
C.pH=ll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镂固体,则溶液中«猫廿,增大
28、实验室用4moiSO?与2molO,进行下列反应:2s0,(g)+0?(g)------2S03(g);△
H=-196.64kJ/mol,当放出314.624kJ热量时,SO?的转化率为
A.40%B.50%C.80%D.90%
四、实验,探究题
29、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面所提供的仪器装置和药品制取NaHC(M容液,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室提供的药品、仪器装置如下:
药品:①2%NaOH溶液②稀HCI③稀HRO,④饱和KHCO:,溶液⑤浓心0,⑥CaCOs固体⑦K£。,粉末
仪器装置(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目
要求回答下
歹U问题
(1)请按下
表要求、填写
选择的装置
和药品。
分项C02发生装置(随开随
除杂洗气装置制备产品装置
用,随关随停)
内容
(Y)
(X)
选择的装置(填序C
号)
选择的药品(填序①
号)
(2)如何检验所选择的CO2发生装置(X)的气密性,下列打操作正确的是:
A.塞紧单孔塞:将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使干燥管下端管口浸没在水中,如果干燥管内外液面没有
一定高度差,说明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漏气。
B.塞紧单孔塞,关闭开关,将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使干燥管下端管口浸没在水中,如果用手捂住
干燥管,管口处出现少量气泡,松手后,干燥管下端管口处出现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
好(其他方案合理均给分)
C.塞紧单孔塞,关闭开关,将干燥管放入烧杯中,然后向烧杯加入水,如果出现内外液面有一定的
高度差,说明气密性完好
(3)将装置按X、Y、Z顺序连接并检查气密性后,当加入药品实验时,X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丫装置中除去的杂质
为。
(4)常温下,向Z装置的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其原因
是;通入过量CO,后,Z装置内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为:若要保证乙装置中不析出晶体(不
考虑过饱和溶液问题),NaOH溶液最大浓度不能超过
%(质量分数)。附:有关物质在常温(20℃)时的溶解度
化学式Na2cO3NaHC03NaOHNaClNa2soi
溶解度(g/100gH20)21.39.6010735.819.4
参考答案
一、未分类1、D
二、填空题
2、⑴1620moi•L1(2分,不写单位扣1分)0.18mol•L1♦min'(2分)
(2)<(2分)正反应是一个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且放热,当降低温度时,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2分)
,'I---1
(3)x+z=2;2y+z=2或2(每个1分)
(4)C(2分)
3、(1)25%(2分)(2)增大(2分)(3)4(3分)(4)c/2(3分)
4、(DNaClNaHCOa(2分)
(2)2A⑶+3SO,2'3+3Ba"+80H=2Al(k+3BaSO,+4H.0(2分)
(3)Ba(OH)(aq)+2HC](aq)=BaCL(aq)+2H(1)AH=-2aKJmol'(2分)
(4)0.Olmol(2分)
三、选择题
5、D6、A7、D8、B9、A10、D11、C12、A13、B14、D15、B
16、C17、D18、B19、A20、D21、B22、B23、C24、A25、B26、D27、C28、C
四、实验,探究题
29、(1)
选择的装置(填序F(1分)b(1分)
号)
选择的药品(填序②⑥(1分)④(1分)
号)
(2)BC(1分)
2
(3)CaC03+2H'=Ca'+C02t+HQ,HCI(或氯化氢)(每空2分)……4分
(4)使溶液中的NaOH完全转化为NaHC03……2分
c(Na)>c(HCO3)>c(OH)>c(H)...2分
[或c(Na)>c(HCO,)>c(OH)>c(C0;<2)>c(H)4.37%…2分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工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及用铁矿石冶炼铁,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B.CO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可将中毒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解毒原理符合平衡
移动原理
C.2011年5月份起,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z属于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
D.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可以减少SOZ和烟尘的排放,且燃烧效率提高,有利于“节
能减排”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右图中的①是附的电子式
B.右图中的②是我的结构示意图
13I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5J
D.右图中的③是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r
①②2
3、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水和CO”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1:2
B.含有NA个阴离子的Na曲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C.向FeL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N、个Fe"被氧化时,共转移电子数为3N、
D.―个NO分子质量为ag,一个NCh分子质量是bg,则N*个6的质量为(b—a)N.tg
4、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质的化学活泼性:W<X<Y<ZB.最外层电子数:W<X<Y<Z
C.单质的氧化能力:W<X<Y<Z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W<X<Y<Z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SO。通入BaCL溶液中:S02+H20+Ba"==BaSOs+2H'
B.硫酸铜溶液中加过量的氨水:Cu*2NH3•HQ==Cu(OH)2J+2NHJ
C.用碘化钾淀粉溶液检验亚硝酸钠中N0J的存在:NOr+2I+2H==N0t+I2+H20
D.FeCk溶液中加入CuO:2Fe"+3CuO+3HQ==2Fe(0H)3+3Cu"
6、关于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12H2S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molFeSz发生反应,有lO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SOT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FeSz只作还原剂
7、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全
部投入50mLbmol•L'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0是唯一的还原产物)。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不能溶解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mL气体(标准状况),则b=0.3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Cu"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y(l-a/3)
8、下列有关浓硝酸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能用铝容器贮存
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少
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增加
9、SCL熔点为-78℃,沸点为59℃。若0.2mo]SCL,与足量的AgNO,溶液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
57.4g的AgCl沉淀。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n=2
B.SCI“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SCL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
D.溶于水能电离出C1
10、S02通入足量Fe(NO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
入BaCk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0J
B.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03>Fe">稀H2soi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气体
D.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SOz和逸出气体的体积为1:1
11、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微粒是
2-
A.常温下,c(H*)=10fmol/L的溶液中,Na'、N0「、Al(OH)]、C03
B.加入Al能产生气泡的溶液中:Fe\NOj\NH,\Cl
C.含有大量Al”的溶液中:Mg2\BaJ\F、I
D.加入石蕊变红的无色溶液中:Na\K\Mn0「、SO,2-
12、将0.4gNaOH和1.06gNa2c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lmol•L'稀盐酸。下列图像
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0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13、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
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⑤③①B.③②④①⑤C.③④②⑤
①D.②④@⑤①
14、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了铝土矿,工业上还可用明矶(主要成分KA1S0,•12HQ)为原料提取铝
B.明矶水解成A1(OH)3胶体,可用于水的净化、杀菌、消毒
C.铝制容器不能长期存放酸性、碱性和富含食盐的食品
D.将铝条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由此可得出结论:铝条表面的氧化膜阻碍了A1与
CuSOi反应
15、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与Y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相同
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C.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
D.X与Y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
16、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MnO,和稀盐酸的混合物,并将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靠近导管口,则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配制溶液时,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偏大
C.完成钠的焰色反应实验,要用到的仪器及试剂有:NaCl溶液、稀盐酸、伯丝、酒精灯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溶液和稀盐酸
17、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M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B.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等于该元素的最高价,但一定等于其族序数
C.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Y与氧元素
可以形成X2YO2、XMh、H2Y2O2、XMO,等物质
D.氧有"0、"0、叼三种核素,氢有'H、智、3H三种核素,两者可以组成18种常温下呈液态的
分子
18、对实验I〜IV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KKSCN试演
-zFeCI,注液
m
A.实验I: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n:烧杯中先后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III:试管中生成红色沉淀
D.实验IV: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19、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②取少量溶
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③在上述溶液中再
滴加Ba(N0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④取上层清液继续加Ba(NO,溶液至无沉淀时,再加Ag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有SO--B.一定有C03~
C.一定有ClD.不能确定是否存在HC0J
2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02中混有的C0: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B.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用稀硝酸浸泡,再用水冲洗
C.除去KNOa溶液中少量NaCl: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漉
D.除去Mg(OH)z固体中少量Ca(OH)?:加入足量MgCL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
参考答案
1、C2、C3、C4、B5、D6、C7、D8、A9、D10、D
IkA12、C13、D14、C15、C16、C17、C18、D19、B20、D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①氢氟酸;②浓HfOi;③烧碱溶液;④Na2cos固体;⑤氧化钙;⑥浓HNO”其中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SiO?反应的有()
A.①②⑥B.全部C.①③©⑤D.②③⑥
2、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且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2\Al"、SO/,Cl-B.K\Na\SO/一、NQ,
2
C.Na;K\N(V、SO厂D.NH„\Na\Cl\C03
3、同温同压下,甲、乙两容器分别盛有甲烷气体和氨气,已知它们所含原子个数相同,由甲、
乙两容器的体积比为()
A.4:3B.5:4C.4:
5D.1:1
4、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
是()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B.托盘天平称取8.75克食盐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4.90mL硫酸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
5、将溶质A的质量分数为5X%和X%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小于3X%,
则A可能
是()
①HzSO,②CzHQH③NK,@CH;,COOH⑤NaOH
A.①⑤B、①©⑤C.②③D、②③④
6、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mol/L的是()
A.含K*为2moi的KzSO•,溶液
B.将58.5gNaCl溶解于1L水中
C.将0.5mol/L的NaNO,溶液100mL加热蒸发掉50克水的溶液
D.将80gS。,溶于水并配成IL溶液
7、下列溶液中CU浓度与50mL1mol•I」AlCk溶液中C「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1mol•L'的NaCl溶液B.75mL2mol•L1NH,C1溶液
C.150mL2mol•L'的KC1溶液D.75mL1mol•L'的FeCh溶液
8、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是()
22Art22.5223
A.山,LB.应上c.网*LD.皿町
9、用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78gNa。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A
B.1.5gCHJ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3.4g氨气分子中含有0.6M个N—H键
D.常温下,100mLlmol•L,AlCh溶液中离子总数等于0.1N#
10、在bLFeBn溶液中通入amolCk时,使溶液中50%的氧化为B。,则原FeBn的物质的量浓
度为()
四曳2色
A.bmol.LB.bmol.L1bmol.LD.hmol.L1
11、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⑤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⑥品,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
⑦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A.①②⑦B.②③©C.①④⑤D.①©④
12、关于反应1(气103+6必(31=1«}1+3(:121+3七0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KC1中含有"ClB.KC1中含有气1
C.生成物CL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1D.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Ge-
iB、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
通入CO”溶液变浑浊。再升温至65C以上,溶液变
ACH0Na溶液
澄清65
B通入CO”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02至过量,浑浊消失NazSiOs溶液
C通入C0?,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C10)2溶液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至过量,浑浊消失。
DCa(0H)2溶液
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14、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标准状况下HC1与N2的混合气,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4.8,进行喷
泉实验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22mol,L1B、0.045mol,L-1C、0.8mol,L1D、0.1mol,L
—1
2+3+-
15、有下列三个反应:①C12+FeL===FeC12+L@2Fe+Br2===2Fe+2Br③C02O3+
6HC1===2COC12+C12t+3H2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L、Fe"、CoCL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k>Fe3+>C。。
C.可以推理得到C12+FeBr2===FeC12+Br2
D.在反应③中当1molCo。参加反应时,2molHC1被氧化
16、在浓盐酸中IhAsOs与$nC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12C1+2HlAsOs+6H+===2As+
3SnCl25+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氧化剂是H"AsO,②还原性:C厂>As③每生成7.5gAs,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3mol(4)
M为01F⑤SnCl率是氧化产物
A.①③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华大学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三3月初态考试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广告调查与效果评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珠海科技学院《先进生物医用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东学院《综合英语读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电商创业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外科学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书法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吉林油田运输小学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ERP原理及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2024-2025学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含解析
- 中小学无人机基础知识
- 2025年安徽淮北市建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通风空调施工培训
- 2025年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审定规则》
-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新高考历史模拟试卷2(含答案解析)
- 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森马服饰公司营运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数据图表论文】》11000字
- 外墙真石漆采购合同
- 2025年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