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作业设计二_第1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作业设计二_第2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作业设计二_第3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作业设计二_第4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作业设计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元信息

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

基本信息中国的疆域

地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湘教版

与人口

单元

自然单元重组单元

组织方式

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

1知国“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

2爱国“中国的疆域”第二课时

课时信息3中国行中国的行政区划

4人多力量大中国的人口

5爱我中华中国的民族

二、单元分析

(-)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要求,课标具体要求见表1

表1"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

标准活动建议

1、疆域与行政区划开展拼图游戏、学习交流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等活动。例如,开展我国省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级行政区域单位拼图游戏;

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收集并交流反映我国一些

是海洋大国。民族的风俗、服饰图片和文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字资料,描述、讲解这些民

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族的风土人情。

2、人口与民族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

国的人口政策。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教材分析

1.知识框架

图1“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知识框

1

2、内在逻辑

本章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章,主要对应课程标准中国地理部分的“疆域与人口”,

涉及“疆域与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2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有

关我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与人口国策。本单元内

容是让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进而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

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人口教育的最佳

素材和出发点。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章共安排了“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

人口”、“中国的民族”4节内容。本章知识难度不大,但在全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学习中国地理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掌握好我国国土和居民的基础知识,并

形成对我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分布的空间概念,才能为进一步学习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做好铺垫。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和分析能力。在技能上,学生也具备了

一定的读图、绘图、析图、用图的方法。本单元在学习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难度较小,

学生较感兴趣。课堂教学可通过拼图游戏,收集并交流我国一些民族的风土人情等方式

开展。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依据课标,制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如下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本章的学习目标为:

1.运用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我国的领土组成及领土面积,熟悉我国领土四至点。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4.说出中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5.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并记住它们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6.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7.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8.了解中国的民族构成、民族政策及各民族的民俗风情。

9.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本章的学习目标为:

1.通过不同地图的读图、析图及勾画中国轮廓图,

培养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与画图能力。

2.通过中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学习,学会分析和评价

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3.通过利用歌诀法、游戏法、猜谜语等形式趣味性地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初步总结一些灵活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

4.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有关数据或材料,培养学生

获取地理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

5.通过多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

整理,分享,让学生了解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

自我展示能力与合作竞争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本章的学习目标为:

1.通过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评价,对我国辽阔疆域的介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

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知道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

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3./过学习中国的1口: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生育观,形成“适龄婚育、优生

优育、男女平等”等生育审美观;遵循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

4.通过学习中国的民族,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中国的少

数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应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培养

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本章的作业内容包括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及中国的民族等相

关知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依据了以下单元作业目标:

一是通过中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作业巩固,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

位置的方法。

二是通过作业中不同地图的读图、析图及勾画中国轮廓图,培养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与

画图能力。

三是通过作业中阅读使用地理图表、有关数据或材料,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归纳

地理知识的能力。

四是通过作业中利用歌诀法、游戏法、猜谜语等形式趣味性地巩固中国的行政区划相

关知识,总结一些灵活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

五是通过作业中多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

进行整理、分享,同时通过作业中的趣味地理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了解祖国丰富的民

族文化,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自我展示能力与合作竞争能力,让学生更牢

固地掌握第一章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与爱国情怀。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严格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国地理部分“第一章中

国的疆域与人口”的课标要求,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地理事象、国内外时事新闻、各

类地图及相关地理统计图表等作为作业素材,设计系列由浅入深的作业题目,层层递进,

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辨析。

通过设计“阅读材料完成相关作业题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准确

获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设计相关“读图分析题”,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

理解能力;通过设计“基础题”、“选做题”、“综合实践题”,达到分层作业的目的,让

所有学生都能及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以提升自己;选做题部

分以玩游戏的形式或乡土地理为切入点设计作业题目,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可以进一

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热情,同时加深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

情怀。

本单元知识共分为五课时,作业设计分为课时作业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课时作业

相对独立,所设计的作业题目以巩固本课时知识为主,单元检测作业综合性较强,综合

了本单元五个课时的知识点进行作业设计,以全面检测本单元的知识掌握情况。

3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知国

作业1

一、作业内容

第一题:填图题。

1.在图中画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20°W和160°E经线,并标注南半球、

北半球、东半球和西半球。

2.在图中标注亚欧大陆、太平洋。

3.在图中标注热带、北温带。

第二题: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探究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聪明的你一起参与吧。

探究过程1:将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探究中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国家纬度位置气候

俄罗斯、加拿大纬度较—,大部分地区位于一带和_____带_____

巴西纬度较—,大部分地区位于一带

大部分地区位于—纬度;大部分地区位于一带,

中国适宜

小部分地区位于一带,没有一带

探究归纳1:中国纬度位置优越。

(1)气候没有俄罗斯、加拿大那么—,也没有巴西那么—,气候适宜,适合人类生存。

(2)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有利于发展o

探究过程2:将中国与蒙古、日本相比,探究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国家海陆位置交通

蒙古_____国_____交通不便利

日本_____国与邻国无法进行——运输

中国_____国_____交通和―一交通都十分便利

探究归纳2:中国海陆位置优越。

中国兼备,东临,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以

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交通便利,通过中亚可到达

4

西亚、南亚及欧洲,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

二、时间要求:15分钟

三、评价设计

错0-2个,评为“优”;错3个及以上,评为“良”;由教师批改。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该作业依据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进行整体设计。考

察了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第一题考察学

生对我国地理位置的掌握情况。第二题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具体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地理

位置的方法。

第二课时爱国

作业2

一、作业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第1-4题:

材料一: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有多达纵横一万里的疆域。

“一带一路”更是奏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赞歌!

材料二:为纪念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每年的7月11日被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今年

航海日的主题是“开启航海新征程,共创航运新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三: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1-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O

2.在图中用・表示我国的领土四端位置,并标注名称。

3.在图中标注我国濒临的四海名称、两大岛屿名称、三大半岛名称、两个海峡名称

及钓鱼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

4.在图上按逆时针方向标注出我国的邻国。

5

5.我能行!动手画一幅中国疆域的轮廓图,上交作品评优获得奖品。

二、时间要求:20分钟

三、评价设计

错0-2个,评为“优”;错3个及以上,评为“良”。由教师批改。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该作业依据课程标准“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

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进行设计,考察了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

以及推理能力,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与爱国情

感。第1-4题要求学生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

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培养学生依据方位读图的习惯。第5题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爱国

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三课时中国行

作业3

一、作业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第『4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文明城市创建,有你有我。2020年宁国市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小明同学作为志

愿者,参加了宁国市交通指挥站岗服务。站岗期间,小明发现除本地车辆外,路过的车

播怀右■来白陕甘清函等省份的

材料三车牌号是标识车嬴身份的号车牌号对车的意义就像身份证号对人一样。车

牌号皖A86982中,皖代表安徽省,A代表合肥市,皖A即是安徽省合肥市的车牌代码。

请根据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1.材料一中的“杨滩乡”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的()

A.省级B.地区级C.县级D.镇级

2.材料二中,各省区简称所对应的全称依次为()

A.陕西省、甘肃省、贵州省、广东省B.陕西省、甘肃省、云南省、海南省

C.陕西省、甘肃省、贵州省、海南省D.陕西省、甘肃省、云南省、广东省

3.材料二中,各省区简称与其轮廓、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陕一②一西安B.甘一①一兰州

C.滇一④一贵阳D.粤一③一南宁

6

4.依据材料三可推测,以下车牌号中,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是()

A.黑A86927黔A35275

B.

C.黑B53285D.黔B18293

2019年12月底,武汉市报告发现了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

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组织各方力量进行疫情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

读图,完成第5-8题。

5.武汉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武汉是(填省区全称)的行政中心,图中表示

该省区的是(填字母),该省的简称为O

6.疫情爆发后,各省迅速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人民日报暖心地为各省医疗队设计了

“专属名片”,请将以下专属名片的序号填在图中相应省区中。

①“湘”互扶持②兵“桂”神速③竭“晋”全力

④“蜀”你最好⑤力“皖”狂澜⑥国泰“闽”安

7.2021年7月,位于A省省会市的禄口国际机场发生聚集性感染,导致疫情

反弹,国家卫健委告诫我们疫情期间尽量少外出、不聚集,确保自身安全。

8.[选做题]为更好地认识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贝贝提议同学们课后一起玩拼图

游戏,以武汉市所在省区为中心依次拼接出各省区,先拼完者胜出。

二、时间要求:除选做题外,其他题目在15分钟内完成。

=、评价设计

课堂完成部分:错0T个,评为“优”,•错2个及以上,评为“良”。由教师批改。

选做题部分:各位同学课后互相玩过拼图游戏后,推荐拼图游戏玩得又快又好者在课堂

上进行现场展示,现场展示优胜者获得奖品。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该作业依据课程标准“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

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进行整体设计。

课堂完成部分能较好地检测学生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的掌握情况,考察了学生的

阅读材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的要

求。

7

选做题部分富有趣味性但稍有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与合作能力,

可以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我国各省区的轮廓及其相对位置。

第1题,考察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第2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各省区的全称、简称

识记情况。第3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各省区简称、行政中心及省区轮廓图的识记情况。

第4题,考察学生根据材料内容推测信息的能力。第5-8题,考察学生对我国行政区划

的掌握情况及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第四课时人多力量大

作业4

一、作业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第1-4题

材料一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及人口预测图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

“独生子女”政策,2002年陆续推行“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开始启动“单独二孩”

政策,2016年实行“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实施“全面三孩”政策。

1.由材料一可知,目前我国的总人口约为()

A.10亿B.12亿C.13.7亿D.14亿

2.由材料一可知,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50年至今,我国的人口总数持续增加B.人口总数先减少后增加

C.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D.人口增长率始终大于0

3.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人口政策是()

A.鼓励生育,全面放开二孩政策B.鼓励生育,全面放开三孩政策

C.计划生育,全面放开三孩政策D.计划生育,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4.下面对“全面二孩”人口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缓解了人口老龄化②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③增加了劳动力储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读“中国的人口分布图”,完成第5-7题。

5.位于沿海地区且人口密度>500人/平方千米

省区有(填省区简称,至

少填出4个省区)。

6.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分布—(均

匀/不均匀),大致以A-B一线为界,

东部人口,西部人口O

7.造成我国人口东西分布巨大差异的原因有—

L写出两点)。

中国的人口分布

8

二、时间要求:15分钟

三、评价设计

错0-2个,评为“优”;错3个及以上,评为“良”。由教师批改。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该作业依据课程标准“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进行整体设计。

本作业设计能较好地检测学生对我国人口的掌握情况,充分考察了学生阅读材料获

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

第1题,考察我国目前的总人口及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第2题,考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情况及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第3题,考察学生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第4题,考察学生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第5-7题,考察学生对我国人口分布的掌握情况及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第五课时爱我中华

作业5

一、作业内容

家住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的初中生小明最近爱上了看纪录片《边疆行》,这部纪录

片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从广西防城港市出发到辽宁丹东,逆时

针勾勒中国版图,为观众展示一个视觉化的地理中国。小明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对

我国边疆城市及丰富多彩的民族产生了浓厚兴趣。根据材料和图一,完成下列题目。

□saHMM*

□«??»CE,收匚]的

msa"信,匚JflUk

L_J«»L后修l・J•酷

口・昌尔■LIR,■高山3

o田土“藤O■B杖X怙怙Ss

口・"C*W*£E□D*«

QttttL_*^x»L=J*»a

口济体停■♦庶QMftB

■•9太

--克

--收&.

尔■

T戊«

依«•

工»

T胡M

次剜更愚

・&4

:七KUM*

|*1。伦!!

恺♦

悟ftMAK

输>

1*ralWI*

*■a四***4&R

*»・龙■

图一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1・小明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产生兴趣后,查阅了“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总结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是特点()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少数民族地区没有汉族居住

C.大聚居,小散聚,交错杂居D.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部地区

2.小明收看新闻时,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其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拥抱在一起”

9

的喻意是()

①不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②遵从汉族的生活生产方式③相互尊重各自风俗习惯

④以儒家思想为信仰中心⑤相互尊重各自文化和信仰⑥都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

A.①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小明就读的学校最近举行了“是真是假”竞猜比赛,其中“真假”少数民族同胞的

叙述难倒了小明,请帮他选出正确的一位()

A.朝鲜族同胞说:“龙舟竞赛是我们传统体育项目。”

B.回族同胞说:“我们宁夏种植的香蕉今年大丰收。”

C.维吾尔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D.蒙古族同胞说:“我们每年七八月都要举行那达慕大会。”

4.小明计划暑假沿着《边疆行》路线到我国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它们依次是:

①自治区,②自治区,

③自治区④自治区。

5.除上题出现的自治区外,小明还想去被称为我国少数民族看物馆的云南省西双版纳

旅游,在这里,他可以感受族的独特风情,参加新奇有趣的节,学习

美丽的舞,见到如图的当地人。

A

6.(选做题)小明对宁国当地有没有少数民族产生了兴趣,如果有,他们有什么习俗?

请同学们2-3人一组,周末帮助小明搜集关于宁国当地少数民族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传

统习俗,完成一篇200-300字的短文介绍,下个星期课上进行小组间的分享。

二、时间要求:基础题部分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

选做题部分搜集资料0.5天,书写30分钟内完成。

三、评价设计

基础题部分,错0-2个,评为“优”;错3个及以上,评为“良”,由教师批改。

选做题部分,小组代表上讲台进行分享后,各小组进行讨论后打分,取平均分作为

小组分数,排名前30%评为“优”,中间40%评为“良”,后30%评为“合格”。

有创新性、示范性的作业,给予单独表扬,并利用投影在班级展示。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该作业设计综合考虑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要求,根据课程标准中“运用中国民族分

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进行整体作业设计,题目数量不多。

基础题部分能较好检测学生对于我国的民族分布、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等的掌握情况,考察了学生读图分析、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

的要求。

选标题部分稍有难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行拔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

究能力,更全面的对所有学生进行了检测。

题目始终围绕着小明对于中国民族的兴趣展开,创设了贯穿始终的情境,可以引起

学生共鸣和兴趣,同时联系乡土地理,加深了学生对于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的感情。

10

本作业在对学情认知基础上,设计了不同层级要求的题目,便于学生选择。作业整

体由简到难,逐层递进。

基础题部分:第1题考察学生读图分析我国民族分布特征的能力,

第2题考察学生阅读文字材料并分析的能力及对民族政策的了解,

第3题考察学生对于民族风俗的识记情况,

第4题考察学生读图和对知识点的再现能力,

第5题以傣族风土人情为例,考察学生学习情况。

选做题部分:难度较高,考察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合作探究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A.基础题(第1T5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6题为填空题)

“常回家看看”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尤其是在传统节假日,父母们无不

期盼着在外工作的孩子们能够回家看一看,共享天伦之乐。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

很多人甚至在除夕夜都无法回家,只能坚守岗位。据此完成第14题。

1.除夕之际,在哈尔滨工作的李先生发现哈尔滨一般会举办大型冰雕展,而家乡

广州却会迎来新年花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地理因素是()

A.洋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2.腊月期间,东海某渔民为远在新疆工作无法回家过年的女儿寄送带鱼,当带鱼送达新

疆时,当地繁星满天,而此时的东海正旭日东升。你知道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吗?()

A.季风气候分布广B,南北跨纬度广

C.地形复杂多样D.东西跨经度广

3.当前,网购已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2020年12月,小芳在淘宝网上买了一

些年货,收件地址为: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育新街温泉小区。请问地址中的“临清市”

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的()

A.省级B.县级C.乡级D.地区级

4.除夕夜,在四川某工厂工作的四位朋友分别来自以下省区,关于他们的家乡,下列

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A.“黑河一腾冲”一线连接的是甲省和丁省

B,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所在省区都是丙省

C.甲省与缅甸、老挝、朝鲜接壤

D.乙省是我国纬度位置最低的省,其南邻南海

《绿水青山看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台大型演播室益智类文化节目。节目融

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以山、水、林、田、湖、生命为载体,展现人地关系,感念乡土、

乡情、乡愁。节目紧扣时代主题,展现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化中国。其中一个环节

是“猜猜我在哪儿"。下面是四位嘉宾的描述,据此完成第5题。

11

甲我这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乙我所在的省区集中居住着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丙我所在的地方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省会城市被称作“日光城”

丁我这里有美丽的阿里山姑娘,一年中会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

5.四位嘉宾与所在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2020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被发现并迅速传播,逐步向全国蔓延,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支援武汉,各省区除向武汉派出医疗队支援外,亦派专车为武汉人民送去了各类抗

疫物资。根据材料,完成第6To题。

6.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发现以来,全国各地运送紧急物资的车队络绎不绝地赶往武汉,

其中车牌号为冀H09958、闽B90826、赣F23586、晋M07813的四辆车分别来自()

A.河南、广东、山西、湖南B,湖北、广西、河北、湖南

C.河北、福建、江西、山西D,湖南、陕西、浙江、内蒙古

7.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人们的接触和飞沫传播,人口密集地区传播性更强、更快,

据此推断:肺炎疫情最轻省份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

A.湘一长沙B.苏一苏州

C.藏一拉萨D.粤一广州

8.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网上一段暖心的视频火了:武汉某方舱医院,来自新疆的哈萨

克族女医护人员,正带着大家唱歌、跳舞、做操,她还把从家乡带来的葡萄干等特产

分发给患者。该女医护人员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湘B.鄂C.赣D.新

9.疫情期间小陈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医用酒精,该酒精注册商标为“浙卫消证字(2017)

第004号”字样,于是他判断此酒精注册省份的行政中心是()

A.福州B.杭州C.郑州D.广州

1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武汉某方舱医院内,四位医生

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他们的介绍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①④

12

A.①-蒙-住窑洞,唱信天游B.②-滇-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C.③-新-地形平坦,举行那达慕大会D.④-吉-全年气候炎热,喜欢跳跷跷板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2020年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启动,2021年5月国

务院公布了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了新的特点。结合下表,完成第UT5题。

全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基本数据对比表

总人口年龄构成(占比%)地区分布(占比%)城乡人口(占比%)

年增

数量(万0-1415〜5960岁东北

长率东部中部西部城市乡村

人)岁岁以上部

(%)

第六次

1339720.5716.6070.1413.2637.7826.6226.908.1849.6850.32

(2010年)

第七次

1411780.5317.9563.3518.7039.9325.8327.126.9863.8936.11

(2020年)

变化状况+7206-0.04+1.35-6.79+5.44+2.15-0.79+0.22-1.20+14.21-14.21

1L表格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的新特点是()

A.人口分布不均B.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C.劳动人口持续增加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12.有关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差异,分析正确的是()

A.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得到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