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3年湖南衡阳月考)2023年1月1日,当新年第一缕阳光撒入中国空间站内时,神州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记录下了这一刻,并开启了直播模式,让观众随着空间站的第一视角鸟瞰地球,一眼千里。据此完成第1~2题。1.空间站中的航天员可能观测到的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天体的是()①一闪而过的流星②行星爆炸后的碎片③轮廓模糊的星云④太空中的载人飞船⑤天空中飘动的云A.①③④ B.①②③D.②③④ D.③④⑤2.最可能对航天员直播造成干扰的现象是()A.耀斑爆发 B.极光现象D.对流现象 D.太阳辐射【答案】1.C2.A[解析]第1题,轮廓模糊的星云、行星爆炸后的碎片和太空中的载人飞船都独立存在于宇宙空间中,属于天体,②③④正确;天空中飘动的云朵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一闪而过的流星位于地球大气层,不属于天体,①⑤错误。第2题,中国空间站与地球通信联系依靠的是无线电短波。耀斑爆发属于太阳活动,会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A项正确。(2022年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期末)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图1示意天问一号航行轨道。据此完成第3~5题。图13.地球、火星以及航行中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均属于()A.行星 B.卫星C.天体 D.恒星4.与地球相比,火星()A.距离太阳更近 B.生物种类更多C.地表气温更低 D.液态水更丰富5.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已经走出了()A.地月系 B.太阳系D.银河系 D.总星系【答案】3.C4.C5.A[解析]第3题,地球、火星以及航行中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均属于天体,C项正确。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地球相比,火星距离太阳更远,A项错误;火星上目前没有发现液态水和生物,B、D项错误;由于距离太阳更远,所以火星地表气温比地球更低,C项正确。第5题,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已经走出了地月系,A项正确;地球和火星都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B、C、D项错误。图2图3(2022年浙江宁波期末联考)2021年11月,某科幻电影上映,剧中讲述了由于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太阳脾气”大爆发,使得地球迎来世界末日。当太阳表面出现“无黑子”现象时,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图2、图3为太阳活动极大期和极小期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7题。6.图3为“太阳脾气”爆发的表现之一,主要发生在太阳的()A.太阳内部 B.光球层D.色球层 D.日冕层7.下列对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极大期手机信号易中断 B.极大期地球磁场易受干扰C.极小期太阳辐射减弱 D.极小期全球洪涝灾害多发【答案】6.C7.B[解析]第6题,读图3可知,类似弧状的太阳火焰为日珥,它和耀斑一起出现在太阳外部的色球层,C项正确。第7题,太阳活动极大期时,太阳黑子增多,耀斑剧烈爆发,以太阳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引起地球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影响短波通信,而手机信号不属于短波,A项错误,B项正确;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相对比较稳定,C项错误;一般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即极大期时,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加,洪涝灾害会明显增加,D项错误。(2023年广东清远期末)太阳能汽车(如图4)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其电动机主要是使用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储蓄使用。据此完成第8~10题。图48.下列城市不适宜大范围推行太阳能汽车的是()A.拉萨 B.西宁C.吐鲁番 D.成都9.对太阳辐射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有()①地形②纬度③生物④土壤A.①② B.①③D.②③ D.③④10.太阳能汽车大范围推行遇到的主要阻碍为()A.运营成本过高 B.环境压力过大C.对地形平坦度要求高 D.对太阳能资源要求高【答案】8.D9.A10.D[解析]第8题,拉萨、西宁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吐鲁番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这些地区均适宜大范围推行太阳能汽车,A、B、C项错误;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多云雾,太阳能资源贫乏,不适宜大范围推行太阳能汽车,D项正确。第9题,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量多,①正确;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量较多,②正确;生物、土壤对太阳辐射影响较小,③④错误。第10题,太阳能汽车以太阳能作为动力,主要是通过使用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大范围推行太阳能汽车遇到的主要阻碍为对太阳能资源要求高,D项正确。(2022年湖南湘西自治州期末)2021年8月12日,在新疆哈密首次发现两恐龙新属新种化石,这里在地质史时期曾经是翼龙繁衍生息的乐土,堪称“翼龙的伊甸园”。化石是确定所在地层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据此完成第11~12题。11.恐龙化石的发现指示当时哈密古地理环境的特征为()A.温暖湿润 B.寒冷干燥D.寒冷湿润 D.炎热干燥12.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及主要事件对应的是()A.古生代,三叶虫在生长 B.中生代,哺乳动物繁盛C.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 D.古生代,主要成煤期【答案】11.A12.C[解析]第1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地理环境,地表植被茂密,生物多种多样,这些动物、植被为恐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恐龙大量繁殖,A项正确。第1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生代先后经历了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和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为爬行动物时代,所以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排除A、D项;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C项正确;哺乳动物繁盛时代为新生代,不在中生代,B项错误。(2022年北京海淀区期末)2021年8月,我国首次发现2.9亿年前史前巨鲨——瓣齿鲨化石,扩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图5为地质年代简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图513.瓣齿鲨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A.第四纪 B.白垩纪D.石炭纪 D.寒武纪14.研究化石,可以()①确定地球的年龄②了解地球生命历史③还原地貌形成过程④推测古地理环境A.①② B.③④D.①③ D.②④【答案】13.C14.D[解析]第13题,结合材料“2.9亿年前史前巨鲨——瓣齿鲨化石”并结合地质年代简图可知,瓣齿鲨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石炭纪,C项正确。第14题,研究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生命历史,但不能准确确定地球的年龄,①错误,②正确;生物化石可以反映当时的古地理环境特征,但沉积岩岩层中可能含有化石,也可能不含有化石,所以研究化石可以推测古地理环境,但不能还原地貌形成过程,地貌形成过程与地质作用有关,③错误,④正确。(2023年江苏扬州模拟)2022年10月9日,意大利斯特龙博利火山喷发,现场喷出滚滚浓烟,大量熔岩流出(如图6)。据此完成第15~16题。图615.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16.图中包含的各圈层()A.有明确的界面 B.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C.独立发展变化 D.物质运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答案】15.A16.B[解析]第15题,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首先进入大气圈,外力沉积沉淀于地表土壤,溶解于水体中(水圈),而后被植被(生物圈)吸收,后归还给地表,低洼处沉积、固结形成沉积岩(岩石圈),A项正确。第16题,图中包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融合,界面模糊,A项错误;各圈层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项正确;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C项错误;岩石圈地壳运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能的释放,D项错误。(2022年江苏连云港期末)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1月4日12时45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1千米。图7为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M、N为不连续界面)。据此完成第17~18题。图717.此次地震震源位于()A.甲 B.乙D.丙 D.丁18.地球内部圈层中()A.乙层中E波传播速度比F波快 B.圈层丙为液态C.圈层丁压力和密度小 D.岩石圈位于M以上【答案】17.A18.B[解析]第17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21千米,小于大陆地壳平均厚度,因此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图中甲是地壳,乙是地幔,丙是外核,丁是内核,A项正确。第18题,读图可知,在乙层中,E波(横波)传播速度比F波(纵波)慢,A项错误;在N界面,E波(横波)完成消失,F波(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可知圈层丙为液态,B项正确;圈层丁(内核)压力和密度都大,C项错误;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M是莫霍界面,其上为地壳,D项错误。(2022年山东聊城期末)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11月30日21时53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31.76°N,87.94°E)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由于采用了ICL地震预警系统(利用电波比地震波速度快的原理,通知受影响地区提前预警的系统),极大地减少了因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图8为地震发生时那曲市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和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9~20题。图819.此次地震震源位于()A.下地幔 B.软流层D.地壳 D.莫霍界面20.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中()A.①圈层的热量来自地球内部 B.②圈层是地球最活跃外部层C.③圈层的地震波在莫霍界面消失 D.④圈层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快慢不均【答案】19.C20.D[解析]第19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陆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洋壳薄,平均厚度为6千米,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厚。此次震源深度为10千米,因此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C项正确。第20题,①圈层位于地球的外部,热量来自太阳辐射,A项错误;地球最活跃的外部圈层为生物圈,②圈层是水圈,B项错误;在莫霍界面处,横波和纵波波速都加快,C项错误;④圈层位于软流层以内的地球内部圏层,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快慢不均,纵波速度快,横波速度慢,到古登堡界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利用太阳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太阳能丰富,目前已经在很多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已经成为我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材料二图9为我国太阳能分布图。图9材料三图10为2001—2007年拉萨和阿克苏太阳总辐射量图。图10(1)描述我国太阳能分布的特点。(8分)(2)指出拉萨和阿克苏太阳总辐射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3)列举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的意义。(8分)【答案】(1)太阳能分布不均;东部较少,西部较多;其中青藏地区、内蒙古高原等地丰富;四川盆地贫乏。(2)差异:拉萨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阿克苏。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拉萨纬度较低。(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缓解能源短缺的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促进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利于保障能源安全。(任答四点即可)22.(2023年湖南多校摸底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图11材料地球上生物的进化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地球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