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医学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2本节内容肌张力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步态分析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感觉功能评定心肺运动试验3定义:
肌张力(muscletone)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的紧张度。正常的肌张力能够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平衡运动,使关节有序固定,肢体保持一定的姿势,有利于肢体协调运动。
肌张力评定4肌张力评定正常肌张力可分为以下三类: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运动性肌张力5肌张力评定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高于静息水平痉挛: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所致的、速度依赖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常为锥体系损害所致强直:也称僵硬,做关节被动活动时各个方向的阻力是均匀一致的,也就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常为锥体外系损害所致肌张力降低肌张力障碍6肌张力评定肌张力检查方法病史视诊触诊反射被动运动摆动检查其他7肌张力评定肌痉挛的分级:
目前多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评定。评定时,患者宜采用仰卧位,检查者分别对其双侧上、下肢的关节进行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按所感受的阻力来分级评定。评定标准见下表
。8改良Ashworth量表级别评定标准0级无肌张力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无阻力。Ⅰ级肌张力稍微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到ROM之末出现轻微阻力。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ROM后50%范围内突然出现卡住,并在此后的被动活动中均有较小的阻力。Ⅱ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均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活动。Ⅲ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Ⅳ级僵直,患侧肢体僵硬,被动活动十分困难。9肌张力评定小结:肌张力的定义改良Ashworth评定标准10肌力是指机体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
肌力评定11肌力评定肌力评定的目的:判断肌力减弱的部位和程度协助某些神经肌肉疾病损伤进行定位诊断预防肌力失衡引起的损伤和畸形评定肌力增强训练的效果12肌力评定肌力评定分为:徒手肌力测试等长肌力测试等张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
13徒手肌力检查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徒手肌力检查方法是Lovett6级分级法。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此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见下表)肌力评定14徒手肌力检查分级法级别标准相当于正常肌力的%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1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02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53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4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5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1916美国RobertLovett1936英国Henry﹠Flerence肌力评定153级动作2级动作2级触摸肌肉观察有无收缩1级2级施加最大阻力3级4级5级NOYESYESYESNONONO抗部分阻力抗最大阻力1肌力评定16肩关节前屈:三角肌前部及喙肱肌4、5级坐位,肩内旋,掌心向下,阻力加于上臂远端2级向对侧侧卧,上侧上肢放在滑板上,肩可主动屈曲1级仰卧,试图屈肩时可触及三角肌前部收缩3级:坐位,肩内旋,掌心向下,克服重力屈肩17肘关节屈曲: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4、5级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检查肱二头肌)或旋前(检查肱肌)或中立位(检查肱桡肌),肘屈,阻力加于前臂远端2级坐位或卧位,肩外展,上肢放在滑板;肘可主动屈曲1级坐位或卧位,肩外展,上肢放在滑板;试图肘屈曲时可触及相应肌肉收缩3级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检查肱二头肌)或旋前(检查肱肌)或中立位(检查肱桡肌),可克服重力屈肘18腕关节屈曲:桡侧及尺侧腕屈肌4、5级:坐位,前臂中立位,腕向掌侧屈,阻力施加于手掌2级:坐位,前臂中立位,可完成屈腕动作1级:坐位,前臂中立位,嘱其完成屈腕动作时,可触及肌肉收缩3级:坐位,前臂旋后,可完成屈腕动作19髋关节屈曲:髂腰肌4,5级:仰卧或坐位,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阻力加于股远端前面3级:仰卧或坐位,小腿悬于床缘外,可主动屈髋2级: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屈髋仰卧,试图屈髋时于腹股沟上缘可触及肌肉活动20髋关节伸展:臀大肌及腘绳肌4,5级: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腘绳肌),伸髋10°~15°,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后面3级: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腘绳肌),可克服重力伸髋10°~15°2级: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髋21膝关节屈曲:腘绳肌4,5级:俯卧,膝从伸直位屈曲,阻力加于小腿下端后侧3级:俯卧,膝从伸直位屈曲2级: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屈膝22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1级:仰卧,试图伸膝时可触及髌韧带活动2级: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膝3级:仰卧或坐位,小腿在床缘外下垂,可克服重力伸膝4,5级:仰卧或坐位,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于小腿远端前侧23踝关节跖屈:腓肠肌及比目鱼肌4,5级:仰卧,膝伸(测腓肠肌)或膝屈(测比目鱼肌),踝跖屈,阻力加于足跟2级:侧卧,踝可主动跖屈24肌力评定肌力评定的适用范围:下运动神经元病损;脊髓损伤原发性肌病;骨关节疾病。禁忌症:严重疼痛、关节活动极度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或滑膜炎、软组织损伤后刚刚愈合、骨关节不稳定、关节急性扭伤或拉伤等为绝对禁忌;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亚急性或慢性扭伤或拉伤、心血管疾病为相对禁忌。25徒手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如为单侧肢体病变,先检查健侧肢体同名肌的肌力,以便患侧与之比较当主动肌肌力减弱时,协同肌可能取代被检的主动肌而引起代偿运动,避免代偿动作的方法是被检肌肉与肌群应摆放在正确的位置,检查者的方法要得当重复检查同一块肌肉的最大收缩力时,前后检查以间隔2分钟为宜进行3级以上肌力检查时,给予阻力的大小要根据被检者个体情况来定检查不同肌肉时需采取相应的检查体位检查者的位置尽量靠近被检者,便于固定、实施手法,但以不妨碍运动为宜施加阻力时阻力点应在肌肉附着段的远端部位,对达4级以上肌力所做抗阻需连续施加选择合适的测试时机,疲劳时、运动后或饱餐后不宜进行肌力评定26肌力评定等长肌力测试握力:用握力计测定。常用握力指数:
握力/体重×100,高于50者为正常。捏力:用拇指分别与其他手指指腹捏压捏力计。背力计:用拉力计测定,以拉力指数评定:
拉力/体重×100,正常标准:男150-200,女100-150.四肢肌力:借助于牵引绳和滑轮装置,通过与肌力方向相反的重量来评定肌力。27小结:徒手肌力评定的标准及检查方法肌力评定28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即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是衡量一个关节运动量的尺度,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活动度,是肢体运动功能检查的最基本内容之一。根据关节运动的动力来源可分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关节活动范围对于判断病因,评估关节活动障碍的程度,制订康复治疗计划,评定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29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测量工具:通用量角器电子角度计指关节量角器脊柱活动量角器30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测量方法:轴心:量角器的轴心与关节中心一致,固定臂:固定臂与关节近端的长轴一致,移动臂:移动臂与关节远端的长轴一致。方法:关节活动时,固定臂不动,移动臂随着关节远端肢体的移动而移动,移动臂移动终末所显示出的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31主要关节ROM的测量方法
关节运动体位量角器放置方法正常参考值轴心固定臂移动臂肩关节屈、伸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肩峰与腋中线平行与肱骨纵轴平行屈0~180°伸0~50°外展坐和站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肩峰与身体中线平行同上0~180°内、外旋仰卧,肩外展90°,肘屈90°鹰嘴与地面垂直与前臂纵轴平行各0~90°肘关节屈、伸仰卧或坐或立位,臂取解剖位肱骨外上髁与肱骨纵轴平行与桡骨纵轴平行0~150°旋前旋后坐位,上臂置于体侧,肘屈90°中指尖与地面垂直包括伸展拇指的手掌面各0~90°腕关节屈、伸坐或站位,前臂完全旋前尺骨茎突与前臂纵轴平行与第二掌骨纵轴平行屈0~90°伸0~70°尺、桡侧偏移或外展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中立位腕背侧中点前臂背侧中线第三掌骨纵轴桡偏0~25°尺偏0~55°32主要关节ROM的测量方法髋关节屈仰卧或侧卧,对侧下肢伸直股骨大转子与身体纵轴平行与股骨纵轴平行0~125°伸侧卧,被测下肢在上同上同上同上0~15°内收、外展仰卧髂前上棘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直线髂前上棘至髌骨中心的连线各0~45°内旋、外旋仰卧,两小腿于床缘外下垂髌骨下端与地面垂直与胫骨纵轴平行各0~45°膝关节屈、伸俯卧、侧卧或坐在椅子边缘股骨外踝与股骨纵轴平行与胫骨纵轴平行屈:0~150°伸:0°踝关节背屈、跖屈仰卧,踝处于中立位腓骨纵轴线与足外缘交叉处与腓骨纵轴平行与第五跖骨纵轴平行背屈:0~20°跖屈:0~45°内翻外翻俯卧,足位于床缘外踝后方两踝中点小腿后纵轴轴心与足跟中点连线内翻0~35°外翻0~25°3334353637关节活动范围测量关节活动度测量的适用范围:关节水肿、疼痛,肌肉痉挛、短缩,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及粘连,皮肤瘢痕;关节炎、痛风、截肢、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以及关节继发性损害患者慎用范围: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刚经历肌腱、韧带、肌肉手术后;骨化性肌炎。38关节活动范围测量评定分析及测量注意事项:熟悉关节的解剖位、中立位和关节的运动方向测量前向患者说明方法,取得合作,防止出现错误姿势和代偿运动根据测量部位选择适当的关节角度测量工具读取量角器刻度盘上的刻度时,刻度应与视线同高关节测量尺的轴心、固定臂和移动臂要严格按照规定方法实施,最好由专人进行,以提高检查的精确性被动运动关节时手法柔和,速度缓慢、均匀,尤其对伴有疼痛和痉挛的患者不能做快速运动先测量主动活动范围,后查被动活动范围,若二者不一致,应分别记录应与健侧相应关节测量进行比较,亦应测量与之相邻的上下关节的活动范围39关节活动范围测量小结:关节活动度的定义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方法40步态分析概述步态及步态周期的概念正常步态特征及参数临床步态分析的目的及方法临床常见异常步态41步态分析步行:是通过双脚的交互动作移动机体的人类特征性活动。正常步行不需要思考,步行控制涉及中枢命令、身体平衡、协调控制,下肢各关节肌肉的协同运动,也与上肢躯干和姿态有关。42步态分析步态(gait):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通过髋、膝、踝、足趾的一系列连续活动身体沿着一定方向移动的过程正常步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骨骼肌肉系统的协调工作4343步态分析人体结构与运动功能调节系统行为及心理活动在行走时的外在表现是人体运动功能的综合表现行走及其步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终极目标在生物力学水平上的体现44步态周期(gaitcycle)从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所经历的时间,分为二个相,支撑相和摆动相步态分析45步态分析支撑相(stansephase):同侧足跟着地到足尖离地,即足部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约占步态周期的60%(RanchoLosAmigo分期,RLA)分为3个期支撑相早期(early-stance)支撑相中期(mid-stance)支撑相末期(terminalstance)46步态分析摆动相:从足尖离地到足跟着地,足部离开支撑面的时间,约占步态周期的40%分为3个期摆动前期(initialswing)摆动中期(mid-swing)摆动末期(terminalswing)47步态周期中的肌肉活动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足离地至再次首次触地支撑相中期至蹬离,首次触地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期;足离地至摆动相早期摆动相中期,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期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期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期;足离地至摆动相早期48步态分析正常步态特征身体平稳步长适当耗能最少49步态分析正常步态特征稳定性:以最小的能量消耗来取得最大的身体重心稳定周期性和节律性:两侧下肢交替摆动,重复相同过程。方向性:使躯干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协调性:全身各关节、肌肉的参与,大脑对这些组织的控制个体差异:后天经学习而获得,并随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50步态分析定义:研究步行规律的检查方法,旨在通过生物力学、运动学和肌电生理学等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从而指导康复评估和治疗,也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评估、机理研究等。内容描述步态模式和步态参数认识和描述步态的差异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研究产生异常步态的机理确定步态异常者需要何种治疗或助行器
51步态分析步态分析目的分析肢体功能制定治疗方案评价步态训练效果评定假肢或支具的可行性对穿戴假肢或支具前后的步态进行评定,评定其作用程度作出必要的调整52步态分析步行障碍的影响因素神经系统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损伤中风、头部外伤、脑性瘫痪、脑肿瘤、脊髓损伤、脊髓炎、尺、桡、胫、腓神经损伤等运动器官骨骼、关节、韧带、肌肉、肌腱等障碍各种脊椎疾病、关节疾病、肌营养不良、截肢等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接合部障碍重症肌无力等53步态分析临床步态分析病史回顾体格检查步态观察54步态分析步态观察:注意身体的某一节段或某一关节通过检查表或简要描述的方式记录步态周期中存在的问题按习惯的行走方式来回步行从不同方向(正、背、侧面)观察全身姿势下肢各关节的活动各步态参数上肢摆动55步态分析让病人作变速行走慢速、快速、随意放松步行,分别观察有无异常在步行中,可以让病人停下,转身行走上下楼梯或斜坡、绕过障碍物坐下和站起,原地踏步或原地站立,闭眼站立用助行器行走的病人只要有可能,分别使用或不使用助行器行走5657步态分析三维步态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性分析动态肌电图58步态分析运动学分析:人体重心廓清机制时间-空间参数测定节段性运动测定59步态分析人体重心:位于第二骶骨前缘,两髋关节中央,直线运动时是身体摆动最小的部位;人体重心偏移主要包括:骨盆前后倾斜骨盆左右倾斜骨盆侧移纵向摆动体重转移60步态分析廓清机制摆动相早期-中期髋关节屈曲摆动相早期膝关节屈曲摆动相中-末期踝关节背屈61步态分析时间-空间参数测定:传统测定方法为足印法(用滑石粉或墨水使病人行走时能在规定走道上或地面铺的白纸上留下足印),病人在规定距离的道路(一般为4-6米)上行走,用秒表计时,通过足迹测量步行空间。现代实验室:数字化三维分析或电子步态分析系统62步态分析主要参数步宽(stridewidth):两侧足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5~10cm步长(steplength)_:一侧足着地到对侧足着地的平均距离,正常大约50~80cm步幅(stridelength):一侧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后的距离,为步长的两倍,正常大约100~160cm足偏角/步角(footangle):足的中性线和同侧步行直线之间的夹角步幅63步态分析主要参数步频(cadence)每分数迈出的步数步频=步数/60(步/分)正常:95~125步/min步速步行速度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米/秒)让测试对象以平常的速度步行10米的距离,测量所需的时间计算:步速(米/秒)=距离/所需时间正常:1.2m/s
64步态分析节段性运动测定:测定步行活动时关节活动角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时相之间的关系。65步态分析动力学分析性:地面反作用力剪力力矩测力平台足测力板66步态分析动态肌电图:检测步行时肌肉活动与步行的关系6767步态分析系统68步态分析系统的信度同一测试对象2次测试结果
69足受力分析左足右足PressureLevel1=lowest2 34 5 6=highest
Color DarkGrayLightGrayCyanYellowMagenta Red 70
参数输出
Seethenexttwoslidesforparameterdefinitions71临床应用:足托未穿戴足托穿戴足托未穿戴足托穿戴足托左足右足HighPressure/LessControlHighPressure/LessControlLowerPressure/MoreControlLowerPressure/MoreControlHeelToeHeelToeHeelToeHeelToe7272步态周期中的关节活动7373步
态
周
期
中
的
肌
电
活
动7474步态周期中的多项比较75步态分析76步态分析常见步态异常现象:足内翻足外翻足下垂足趾卷曲踇指背伸膝过伸膝屈曲髋内收过度髋屈曲不足77步态分析:外周神经损伤的异常步态臀大肌无力原因伸髋肌群无力表现行走时躯干用力后仰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形成仰胸凸肚的姿态
78臀中肌无力原因髋外展肌群无力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表现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并防止对侧髋下沉,带动对侧下肢摆动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左右摇摆,形如鸭子走步,又称鸭步
步态分析:外周神经损伤的异常步态79股四头肌无力原因伸膝肌无力表现患腿在支撑期不能保持伸膝稳定上身前倾,重力线通过膝关节的前方,使膝被动伸直有时,病人通过稍屈髋来加强臀肌及股后肌群的张力,使股骨下端后摆,帮助被动伸膝如果同时合并伸髋肌无力,病人则需要俯身向前,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
步态分析:外周神经损伤的异常步态80胫前肌无力原因踝背伸肌无力表现足下垂摆动期增加屈髋和屈膝以防止足尖拖地又称跨门槛步或跨栏步步态分析:外周神经损伤的异常步态81偏瘫步态原因患足下垂内翻下肢外旋或内旋膝不能屈曲表现摆动腿向前迈步时患腿常经外侧回旋向前,故又称回旋步或划圈步上肢常出现屈曲内收,停止摆动步态分析:中枢神经疾病常见异常步态82截瘫步态表现多样跨槛步态下肢痉挛屈髋肌无力步态分析:中枢神经疾病常见异常步态83脑瘫步态(剪刀步态)原因下肢肌群痉挛表现步行时双侧髋内收双膝互相摩擦步态不稳步态分析:中枢神经疾病常见异常步态84步态分析:中枢神经疾病常见异常步态蹒跚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行摇晃不稳,不能走直线,状如醉汉,又称酩酊步慌张步态帕金森病或基底节病变时,步态短而快,并出现阵发性加速,不能随意停止或转向,上肢摆动缩小或停止,称慌张步态或前冲步态
帕金森病85步态分析课程小结步态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步态周期从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所经历的时间,分为站立相和摆动相;功能为承受体重、单肢站立及向前迈步正常步态特征及参数稳定性、周期性和节律性、方向性、协调性、个体差异常见异常步态86平衡:指身体保持一种姿势以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能力。人体重心:人体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支撑面:人体在各种体位下所依靠的接触面身体重心落在支撑面内,就可保持平衡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87人体平衡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静态平衡: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在无外力作用下处于某种特定的姿势。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①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或各种姿势转换的过程中,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②他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外力作用下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88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平衡的控制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技巧,人体平衡的维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以上各方面综合作用,使身体的重心落在支撑面内,人体就保持平衡,否则,人体就失去平衡,产生平衡功能障碍。8889感觉输入:视觉系统:提供周围环境及身体运动和方向的信息躯体感觉:提供身体重心位置;支撑面变化的信息;各部位空间定位和运动方向前庭系统:头部位置改变的信息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90运动控制:踝调节机制髋调节机制跨步调节机制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91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91平衡评定的对象: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耳鼻喉科疾病骨科疾病或损伤其他92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评定方法:观察法:功能性评定:即量表评定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平衡量表主要有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Tinetti量表、“站起—走”计时测试等。此外,Fugl-Meyer量表和Lindmark运动功能评估表中也有评定平衡功能的部分,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应用。平衡测试仪评定: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较快的定量评定平衡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包括静态平衡测试和动态平衡测试。93BIODEX
®
Balance
平衡
测试及训练系统
944种标准测试模式摔倒危险性测试身体稳定性测试单腿稳定性测试
动态平衡能力测试95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协调能力评定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所完成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协调与平衡密切相关。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简单来说,保持人体协调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9596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上肢协调功能评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指鼻试验:受试者用自己的食指,先接触自己的鼻尖,再去接触检查者的食指。检查者通过改变自己食指的位置,来评定受试者在不同平面内完成该试验的能力;指对指试验:检查者与受试者相对而坐,将食指放在受试者面前,让其用食指去接触检查者的食指。检查者通过改变食指的位置,来评定受试者对方向、距离改变的应变能力;轮替试验:受试者双手张开,一手向上,一手向下,交替转动;也可以一侧手在对侧手背上交替转动。下肢协调功能评定:常用的是跟-膝-胫试验,受试者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先将足跟放在对侧下肢的膝盖上,再沿着胫骨前缘向下推移。9697小结:平衡的定义、分类及维持机制平衡与协调的评定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98感觉功能评定浅感觉检查深感觉检查复合感觉检查99心肺运动试验概述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和运动耐力的基础,泛指由氧运输系统通过肺呼吸和心脏活动推动血液循环向机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满足各种人体生命活动物质与能量代谢需要的生理学过程,与人的体质健康和竞技运动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99100心电运动试验心电运动试验(exercisetesting,ECG),是以心电图为主要测试手段,通过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借助试验前、中、后心电图、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来判断心肺功能的试验方法。100101心电运动试验心电运动试验的应用范畴:辅助临床诊断确定功能状态指导康复治疗101102心电运动试验运动试验的结果及其意义心率血压每搏量和心输出量心率-收缩压乘积心电图ST段改变心脏传导障碍运动性心律失常症状药物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主观劳累程度分级102103心电运动试验阳性评定标准:运动诱发典型心绞痛运动中及运动后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资产转让协议案例
- 协议离婚中的财产分配协议
- 医疗机构互惠合作协议
- 2024年工程建设项目咨询服务合同
- 事业单位员工停薪留职合同范本2024年
- 2024年场地租赁协议
- 2024年养殖设备租赁合同
- 代理证券投资合作协议示范
- 企业投资合作意向协议范本
- 土墙工程承包合同专业版
- 2024年“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道德修养手册
- 2024至2030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 主题人像摄影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规范2024
- 酒业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方案
- 高空蜘蛛人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 立冬主题课件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 (高清版)JTGT 3331-2024 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麻醉药靶点的新发现和药理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