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其中N“3只占15%,所以合成氨厂的产率都很低
B.由于氨易液化,N2,%在实际生产中可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合成氨的产率很高
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700K左右,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2xIO,〜5x107Pa,因在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
2.如图将充满二氧化氮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内液面上升
B.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
C.堵住管口将试管取出,管口向上松开手指,观察到试管口有红棕色出现
D.取少量试管内液体,滴加石蕊试纸后褪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
B.实验室可用氯化核溶液和烧碱溶液共热制氨气
C.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D.所有镀盐都易溶于水,不是所有钱盐中的氮均呈-3价
4.合成氨工业中,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是()
A.提高反应温度B.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氨
C.使用催化剂D.充入稀有气体提高压强
5.下列关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制碱法中循环使用CO2和N/,以提高原料利用率
B.硫酸工业中,SQ氧化为SO3时采用常压,因为高压会降低SO2转化率
C.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2的转化率
D.炼钢是在高温下利用氧化剂把生铁中过多的碳和其他杂质氧化成气体或炉渣除去
6.下列有关含氮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氨常用作制冷剂
C.不论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与铜反应均体现出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D.N/HC03固体经充分加热后有固体残留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型中央空调的制冷剂可用液氨
B.工业上用“2和N2合成氨与自然界中放电时。2和N2反应都属于氮的固定
C.常温下,向浓HN0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D.钱盐易溶于水,且可与强碱发生复分解反应
8.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铜与稀硝酸不反应
B.N。、NO2都是无色气体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D.某溶液与NaOH共热产生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含有NH3
9.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
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B.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③
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向海洋排放含N。1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
试卷第2页,总13页
10.如图所示,室温时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烧瓶中分别集满了两种气体(同温、同
压),当取下止水夹K,使两烧瓶内气体充分接触后,容器内压强最大的是()
编号ABcD
”2
甲中气体H2SNH3NO
02
乙中气体so2Cl2HCl
D.D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1.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其化学式为,具有气味,密度比空气
的(填"大"或"小"),(填"易"或"难")溶于水,因此,收集氨气应
采用法.
12.在氮的单质和化合物中,遇到会产生白烟的是;与氢氧化钙加热发生
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用字母填空)
4、氮气B、氨气C、硝酸钠。、氯化镇.
13.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N%、②NO?、③NaCl溶液、④NazC%溶液.其中,常
温下为红棕色的气体是(填序号,下同),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
体是,与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的溶液是,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
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的溶液是.
14.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03)2为研究对象,拟通
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2、O2乙:MgO、NO2、。2丙:MgO、NO2、根丁:Mg3N2.02
A.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丙不成立,理由是.
查阅资料得知:2NOz+2NaOH=NaNOs+NaNOz+Hz。针时甲、乙、丁猜想,设计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B.实验过程
①取器连接后,放人固体试剂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②称取Mg(NO3)2固体3.79g置于4中,加热前通人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
;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
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月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4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人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C.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是正确的.
②根据。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2,因为若有。2,。中
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
分解产物中有。2存在,未检侧到的原因是
公血小火从不"HUM和攻
ABCD
15.为什么通常可用向浓氨水中加入固体NaOH的方法来制取氨气?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6.某化学探究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
Ca(0H)2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往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
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下列物质可代替装置4中生石灰的是()(填序号)。
A.H2s。4(浓)B.NaOH(固体)
C.NaClD.碱石灰
(2)在装置C中连接图1所示的装置,用于收集氨气,氨气从导气管口(填"a"
或%")通入集气瓶中。
(3)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
试卷第4页,总13页
到的现象是
(4)装置E中干燥管的作用为
(5)某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实验,根据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的现象,
说明氨气()(填序号)。
A.具有还原性B.极易溶于水
C.与水反应后溶液显碱性
(6)请你列举出氨气的另一种用途
17.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慎i◎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
装置略)。已知在溶液中:除殁*附砥守LM叫那%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
(1)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2)请写出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装置F中盛放的是水,作用是;装置I中盛放的试剂是,作用
是。
(4)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与Cu发生了反应,同时生成一种单质,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
【答案】
B
【考点】
工业合成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4B.合成氨反应在适宜的生产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原料的转化率并不高,但将生成
的N%分离出来后,再将未反应的N2、也循环利用,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可使合成氨
的产率提高,据此可知L4项错误,B项正确;
C.合成氨工业选择700K左右的反应温度,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确定的,合成氨反
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低温才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项错误;
D.无论是从反应速率还是从化学平衡方面考虑,高压更有利于合成氨,但压强越大,
对设备、动力的要求越高,基于此选择了2x107〜sxICfpa的压强,但铁触媒的活
性与温度有关,故。项错误。
故选B。
2.
【答案】
D
【考点】
探究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气体物质的量减少,液面上升,故A正确;
B.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则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颜色变浅
直至消失,故B正确;
C.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故C正确;
。.试管内液体为硝酸溶液,能使石蕊试纸变红,故。错误;
故选0。
3.
【答案】
D
【考点】
氨的化学性质
镂盐
【解析】
儿氨气和易挥发性酸相遇能产生白烟,和难挥发性酸不产生白烟;
B.根据氨气极易溶于水判断;
C.根据氨水溶液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溶液呈碱性是因为电离出了氢氧根离子;
试卷第6页,总13页
D.钱盐都易溶于水,不是所有钱盐中的氮均呈-3价.
【解答】
解:A.氨气和易挥发性酸相遇能产生白烟,和难挥发性酸不产生白烟,故4错误;
B.氨气极易溶于水,故不用氯化镀溶液和烧碱溶液共热制氨气,故B错误;
C.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氨水溶液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一水合氨电离
出了氢氧根离子,故C错误;
D.钱盐都易溶于水,不是所有钱盐中的氮均呈-3价,故D正确;
故选D.
4.
【答案】
B
【考点】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解析】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2(g)=2NH3(g)AH<。,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根
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进行解答.
【解答】
解:4、升高温度,能使反应速率加快,但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故4错误;
B、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氮气、氢气的转化率,
故B正确;
C、铁触媒的使用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对转化率无影响,故C错误;
在恒温恒压下,充入稀有气体,体系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提高平衡
转化率;在恒温恒容下,充入稀有气体,反应的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对转
化率无影响,故。错误.
故选:B.
5.
【答案】
D
【考点】
工业制取硝酸
工业合成氨
【解析】
A.联合制碱法中氨气没有循环利用;
B.增大压强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但是会增大成本;
C.反应物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会减小;
D.生铁中含有较多的碳,可用氧化而除去,达到炼钢的目的.
【解答】
解:儿联合制碱法中二氧化碳被循环利用,而氨气没有被循环利用,故4错误;
B.增大压强对SO?的转化率影响不大,同时增大成本,故通常采取采用常压而不是高
压,故B错误;
C.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液化分离,导致产物浓度减小,逆反应速率减小,则平
衡向着正向移动,故C错误;
D.降低生铁中含有含碳量,需要加入氧化剂将生铁中过多的碳和其他杂质氧化成气
体或炉渣除去,故。正确;
故选
6.
【答案】
D
【考点】
硝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4、溶于溶剂时能急剧产生压强差的气体可以作喷泉实验;
B、氨气气化时吸收大量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C、稀硝酸或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氮氧化物和水;
D、N“4,C03固体经充分加热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解答】
A、溶于溶剂时能急剧产生压强差的气体可以作喷泉实验,氨气溶于水装置内压强迅速
降低,形成的喷泉,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故4正确;
B、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并且氨气易液化,所以氨常用作制冷剂,故8正确;
C、稀硝酸或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氮氧化物和水,均体现出硝酸的酸性和强氧
化性,故C正确;
D、NH4HCO3固体加热分解生成的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挥发掉,所以加热后没
有固体残留,故。错误;
7.
【答案】
C
【考点】
氨的物理性质
氮的固定
钱盐
硝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B.氮的单质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C.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D.铁盐和强碱反应生成氨气.
【解答】
解:4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故4正确;
B.“2和N2合成氨以及自然界中放电时。2和N2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反应都是将氮的单
质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故B正确;
C.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无二氧化氮生成,故C错误;
D.铁盐和强碱反应生成氨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正确.
故选C.
8.
【答案】
C
【考点】
钱离子检验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氮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
试卷第8页,总13页
A.金属铜可以和氧化性的酸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
C.氮气中含有氮氮三键,化学性质稳定;
D.根据钱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以及氨气的检验方法知识来回答.
【解答】
解:人常温下,金属铜可以和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4错误;
B.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故B错误;
C.氮气中含有氮氮三键,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C正确;
D.镂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
气体,则原溶液中含有N”:,故。错误;
故选C.
9.
【答案】
D
【考点】
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
A.转化关系图可知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还原;
B.海洋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氮,氮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
C.反硝化作用是指将硝酸盐转变成氮气的过程.硝化作用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
为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
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4)或一氧化二氮(均。)的过程;
D.转化关系图中硝酸根离子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
【解答】
解:4由转化关系图可知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气生成钱根离子,是氮的还原,故
4错误;
B.③是由化合态的氮变成游离态的氮,不是氮的固定,故B错误;
C.反硝化作用是指将硝酸盐中的氮转变成氮气的过程,反硝化作用是反硝化细菌在缺
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M)或一氧化二氮(根0),不一定有氧参加,
故c错误;
D.转化关系图中硝酸根离子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向海洋排放含NO]的废水会影
响海洋中NH3的含量,故。正确;
故选0。
10.
【答案】
B
【考点】
氨的化学性质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
相同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气体压强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之比,气体的物质的量
越大其压强越大,据此解答.
【解答】
解:设烧瓶的体积为忆
4.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生成硫单质和水,2H2S+S02=3Sl+2“2。,反应后气体体
积减小,剩余SO2气体体积
B.氢气和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气压不变,剩余气体为2V;
C.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镂,反应后气体压强为零,剩余气体为0;
D.一氧化氮和氧气化合会生成二氧化氮,即2N。+出=2NO2,然后发生2NO2=
N204,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剩余。2气体体积为积之人生成N”体积人剩余气体总
体积约|v;
所以B中压强最大;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1.
【答案】
N科,刺激性,小,易,向下排空气法
【考点】
氨的物理性质
【解析】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
【解答】
解:氨气化学式为;N“3,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收集氨气
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故答案为:N%;刺激性;小;易;向下排空气.
12.
【答案】
B.D
【考点】
氨的化学性质
【解析】
氨气和氯化氢相遇会产生白烟;镂盐和氢氧化钙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
【解答】
解:氨气和氯化氢相遇时发生反应生成白烟,该白烟是氯化铉固体小颗粒;在加热条
件下,钱盐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氯化镂属于镂
盐,氨气属于碱性气体,极易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故答案为:B;D.
13.
【答案】
②,①,④,③
【考点】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氨的化学性质
【解析】
四种物质中只有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只有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AgG为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以此来
解答.
【解答】
解:①N/、②NO?、③NaG溶液、④溶液中,常温下为红棕色的气体是
②,
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①,
只有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的溶液是④,
试卷第10页,总13页
③④与硝酸银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碳酸银溶于稀硝酸中,Aga不溶,所以加入
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的溶液是③,
故答案为:②;①;④;③.
14.
【答案】
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或其它合理答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避免对产物。2检验
产生干扰(或其它合理答案),移动酒精灯预热硬质玻璃管,乙,2Na2so3+。2=
27。25。4,。2在通过装置8时已参与反应(或其它合理答案)
【考点】
钱盐
【解析】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相等判断;
B、①反应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甲、乙、丙中都有氧气,避免空气中氧气干扰;根据加热试管的操作要求完成;
C、①根据硝酸镁的反应现象进行判断;
②。中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能够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钠,溶液褪色;二氧化氮和氢
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会消耗氧气.
【解答】
解:力、由于产物中化合价只有降低情况,没有升高,不满足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故答案为: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或其它合理答案);
B、①实验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关闭鼠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
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由于甲乙丙猜想中产物都有氧气,没有氮气,用氮气排出装置中空气避免对产物氧
气检验的干扰,
集中加热前先预热硬质试管,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故答案为:避免对产物。2检验产生干扰(或其它合理答案);移动酒精灯预热硬质玻璃
管;
C、①硝酸镁分解,红棕色气体是二氧化氮,镁元素不会还是硝酸镁形式,所以乙正
确;
故答案为:乙;
②亚硫酸钠和氧气的反应,反应方程式是:2Na2so3+O2=2NazS04,
在B装置中,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化氮消耗了氧气,
故答案为:2Na2so3+。2=2Na2504;外在通过装置B时已参与反应(或其它合理答
案).
15.
【答案】
气在碱性的溶液中,其溶解平衡会逆向移动,氢氧化钠与水溶解大量放热,促使氨水
挥发,从而得到氨气
【考点】
氨的物理性质
氨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
氨气在碱性的溶液中,其溶解平衡会逆向移动,固体氢氧化钠与水溶解大量放热,据
此解答.
【解答】
解:因为氨气在碱性的溶液中,其溶解平衡会逆向移动,减小溶解度,所以向浓氨水
中加入氢氧化钠可以制氨气.其次,由于固体氢氧化钠与水溶解大量放热,使得氨气
在水中的溶解度进一步减少,从而以气体的形式溢出,制得氨气,
故答案为:氨气在碱性的溶液中,其溶解平衡会逆向移动,氢氧化钠与水溶解大量放
热,促使氨水挥发,从而而得到氨气.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6.
【答案】
B,D
b
瓶内有大量白烟生成
防止倒吸
B,C
制硝酸(或制氮肥或作制冷剂等)
【考点】
氨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
(1)根据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放热或与水反应发热、并且与氨气不反应分析解答;
(2)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氨气与“a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钺;
(4)氨气的尾气处理,常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
(5)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溶液呈碱性;
(6)氨气中含有植物小于的N元素,氨气有还原性,据此解答。
【解答】
4、浓硫酸能吸水、并且放热,但易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核等物质,不适宜用于制取氨
气,故力错误;
B、Na。,溶于水放热,并且不与氨气反应,可以快速制取氨气,适宜用于制取氨气,
故B正确;
C、NaCl对该法制取氨气无影响,故C错误;
D、碱石灰是Ca。和Na。”的混合物,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Ca(O“)2并放出热量,
NaOH溶于水放热,适宜用于制取氨气,故。正确;
故答案为:BD;
收集氨气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b进啊出,
故答案为:b;
氨气与反应生成固体氯化筱,所以有白烟生成,
故答案为:瓶内有大量白烟生成;
氨气会污染空气,常用水吸收,但氨气极易溶于水,会发生倒吸,所以E中干燥管的作
用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氨气极易溶于水,并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使烧瓶内压强速降,同时氨水呈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办理证照合同样本
- 临时销售用工合同样本
- 东营厨师出国劳务合同标准文本
- 临沂转让水库合同样本
- 会展租用合同样本
- 亚马逊商标租赁合同样本
- 2002施工合同样本
- 人力搬运合同样本
- 住建部 epc 合同样本
- 借款终止协议合同样本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项目式学习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核心素养教案
- 基于PLC的小区排水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DB43-T 1712-2019 银行业金融机构智能预警系统安全防范要求
- 2023年云南省接受军转干部安置考试试题
- 初三英语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
- 关于在生产过程中物料流转的交接和管理规定
- 2022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历史、地理、政治》(湖北卷)
- 高中数学人教A版空间几何体(省一等奖)
- 把未来点亮歌词打印版
- 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