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0/15/wKhkGWWhJwmARkdtAAEq4oPNvsA316.jpg)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0/15/wKhkGWWhJwmARkdtAAEq4oPNvsA3162.jpg)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0/15/wKhkGWWhJwmARkdtAAEq4oPNvsA3163.jpg)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0/15/wKhkGWWhJwmARkdtAAEq4oPNvsA3164.jpg)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0/15/wKhkGWWhJwmARkdtAAEq4oPNvsA31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议实际第一节国民收入平衡公式第二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议第三节三部门与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议第四节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实际第五节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缺乏与修正1宏观经济学中的短期、中期与长期凯恩斯模型——短期分析“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曾经死了〞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议实际〞在凯恩斯的全部实际中包括“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2本章的三个假定:1.总需求缺乏导致社会资源的闲置,使得实践国民收入量小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量。2.价钱程度不变3.利率不变,投资也不变。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钱提供供应。缘由:大量闲置资源;短期分析,价钱不易变化,具有黏性。需求变动,厂商首先思索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动价钱。3第一节国民收入平衡公式一、宏观平衡社会一切企业的消费即总供应等于该社会全体购买者对这些产品的总需求。4国民收入的平衡条件1、平衡产出:和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总需求>总供应〔国民收入〕:厂商库存减少,添加消费;总需求<总供应〔国民收入〕:厂商非志愿存货添加,减少消费;总需求=总供应〔国民收入〕:厂商消费既不减少,也不扩展,国民收入处于“平衡〞形状。2、国民收入的平衡条件总需求=国民收入〔总供应〕志愿支出=国民收入〔总供应〕非志愿存货=05总需求,即方案的总需求,决议了平衡的国民收入程度;在国民收入到达平衡时,非志愿存货为零;国民收入的平衡时经过存货的调理而实现的。6二、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不能用来阐明平衡国民收入的决议1.恒等式中的各项目的都是既定不变的量2.三个核算恒等式左右两边是恒等的,不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7第二节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议一、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平衡公式1、y=c+i总需求=总供应〔国民收入〕2、i=s方案投资=〔方案〕储蓄E=c+iy=c+sc+i=c+si=s在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践情况看,I=S,是必然的结果。是会计结果。这里的I=S,国民收入要到达平衡,事前必需满足的条件。8二、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一〕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域),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愿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一切支出。〔二〕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议消费诸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1、影响消费的要素如可支配收入、预期未来收入、消费品价钱、消费者偏好、消费信贷、利率程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与收入程度存在着稳定函数关系。92、凯恩斯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消费是现期绝对收入的函数。特点:短期中,存在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自发消费。随收入添加,消费添加;但消费添加不及收入添加的多。c=c〔y〕c=消费,y=收入:10YdCC0Y00C=C0+cYd线性消费函数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C0+cYd〔0<c<1〕C0-常数,自发性消费:根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c-常数,斜率,边沿消费倾向cYd–引致消费:消费中受收入程度影响的部分。11〔三〕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1、平均消费倾向〔APC〕定义: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公式:APC能够大于、等于或小于1APC<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APC=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APC>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122、边沿消费倾向〔MPC〕定义:每增减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公式: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0<MPC<113三、储蓄函数〔一〕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域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二〕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议储蓄的各种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1、影响储蓄的要素如收入、分配情况、消费习惯、社会保证体系、利率程度等,最重要的是收入程度。142、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添加而添加函数关系称之为储蓄函数。s=s〔y〕〔满足ds/dy>0〕s-储蓄,y-收入储蓄是收入减消费后的余额,即:s=y-c线性储蓄函数C=C0+cYd,代入s=y-cs=Yd-C=Yd-〔C0+cYd〕整理:s=-C0+〔1-c〕Yd〔1>c>0〕令S0=-C0,s=1-c,那么:S=S0+sYdYdYd00S=S0+sYdC=C0+cYdSCYd015〔三〕储蓄倾向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1、平均储蓄倾向〔APS〕定义:储蓄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公式:2、边沿储蓄倾向〔MPS〕定义:每增减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带来的储蓄变化。公式:MPS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即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16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第一、平均储蓄倾向的递增对应着平均消费倾向的递减。第二、平均储蓄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之和等于1。第三,边沿储蓄倾向与边沿消费倾向之和等于1。∵c+s=y∵△S+△C=△y17四、投资函数和投资曲线假定投资为一常量,即18五、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议〔一〕两部门收入的决议:运用消费函数分析模型:解得:Y=C0+cY+I0Y0C+IC+IY0Y1Y2〔C+I〕1〔C+I〕2E19例题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1〕求平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假设当时实践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志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假设投资增到100,试求添加的收入。〔1〕平衡收入Y=(100+50)/(1-0.8)=750C=100+0.8×750=700S=Y-C=750-700=50〔2〕企业非志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800-750=50〔3〕假设投资增至100,那么收入Y’=〔100+100〕/〔1-0.8)=1000,比原来的收入750添加250〔△Y=Y’-Y=1000-750=250〕20〔二〕两部门收入的决议:运用储蓄函数分析模型:解得:YY1Y0Y2YS,ISII00E21〔三〕节约悖论节约是指减少消费或添加储蓄。节约悖论:节约对个人来说是件好事,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件坏事。引起个人收入添加的节约却导致了国民收入的减少。节约悖论是短期内储蓄无法转化为投资时的一种景象。在长期,储蓄终将转化为投资,节约悖论也就不存在了。I,SOS2S0S1I1I0E2E0E1E2Y2Y0Y1Y22第三节三部门与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议一、三部门国民收入平衡公式1、Y=C+I+G总需求=总供应〔国民收入〕2、I+G=S+T“方案投资〞=“〔方案〕储蓄〞E=C+I+GY=C+S+TC+I+G=C+S+TI+G=S+T税收经过可支配收入影响消费:二、政府购买与税收1、政府购买为自发变量:2、税收:比例税:T=tY
233.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议〔1〕三部门收入决议模型:〔2〕三部门平衡收入:或或24AD=(C0+I0+G0)+c(1-t)YYdADC0+I0Y0025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议1.四部门国民收入平衡公式总需求=总供应〔国民收入〕2、I+G+X=S+T+M“方案投资〞=“〔方案〕储蓄〞E=C+I+G+Xy=C+S+T+MC+I+G+X=C+S+T+MI+G+X=S+T+M2.出口函数与进口函数1、出口函数:2、进口函数:M0>0,为一常量,与收入无关,称为自发进口;m为边沿进口倾向,表示每添加一单位收入所添加的进口量。263.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议〔1〕四部门收入决议模型:〔2〕四部门平衡收入:或或27AD=(C0+I0+G0+X0-M0)+[c(1-t)-m]YYdADC0+I0Y0028第四节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实际乘数即倍数,指影响国民收入的某个变量发生变化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比如:由投资量变化(△I)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Y)的倍数,即投资乘数。KI=△Y/△I最早为就业乘数,由卡恩[英]提出,后凯恩斯提出投资乘数。还包括:税收乘数、财政支出乘数和出口乘数。29二、两部门经济中的乘数:投资乘数1、投资乘数:每添加一单位投资所添加的收入量,它等于收入的变动量与投资的变动量之比。C+I0C+IE1E0Y0YC+I+ΔIC+IE1E0Y0+ΔY30△Y=△I+△Ic+△Ic2+△Ic3+△Ic4+…...假设:c=0.8=MPC3.4乘数和加速数原理cc231C+△I总收入Y总支出(C+I)oY’C+I45o△IY△Y乘数效应表示图32乘数的经济意义经济各部门亲密相连,一个部门、产业投资的添加,也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响;收入的添加会继续带来需求的添加。乘数作用的双重性:总需求添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添加;总需求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331.政府购买乘数每添加一单位政府购买支出所添加的收入量,等于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政府购买的变动量之比。三、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由于0<c<1,0<t<1,<342.税收乘数每添加一单位税收所减少的收入量,等于国民收入的减少量与税收的添加量之比。
〔总量税〕〔比例税〕或35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假设思索政府转移支付,政府税收函数,从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函数和消费函数会变化。设:政府实践征收税赋Tg,转移支付TR,净税收T,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议模型:平衡收入:36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政府每添加一单位转移支付所添加的收入量。转移支付乘数的公式:或
转移支付乘数与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的比较374.平衡预算乘数或
当政府同时等量地添加购买与税收时,每添加一单位购买或税收所添加的收入量。38四、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1、出口乘数:每添加一单位出口所添加的收入量,等于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出口的变动量之比。2、进口乘数:每添加一单位进口所减少的收入量,等于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进口的变动量之比。或或39五、影响乘数效应大小的要素1、社会能否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假设经济曾经实现了充分就业,社会没有闲置资源。此时,需求的添加只提高价钱,不会添加供应,即没有乘数效应。2、投资和储蓄决议的独立性程度。3、货币供应量能否顺应支出添加的需求。4、某些重要资源能否处于“瓶颈形状〞。40第五节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缺乏与修正一、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缺乏凯恩斯的消费实际与长期的阅历数据不一致表12-1稳定的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时期1869—18981884—19131904—1933平均消费倾向0.8670.8670.87941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1.家庭消费不仅取决于本人的绝对收入程度的高低,还取决于该家庭的收入相对于其他家庭收入的高低,即取决于该家庭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得到的份额,或相对位置——消费的“示范效应〞2.家庭的本期消费不仅受本期收入的绝对程度和相对程度的影响,还受其前期收入与消费程度的影响,即家庭消费还取决于本期收入相对于前期收入的高低——消费的“棘轮效应〞1949年<收入、储蓄和消费行为>42消费的棘轮效应43弗里德曼的耐久收入实际1957年<消费函数实际>1.家庭收入由耐久收入与暂时收入组成,与此相对应,家庭消费也由耐久消费和暂时消费组成2.暂时消费和暂时收入之间不存在固定关系3.耐久收入和耐久消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听课评课记录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的判定》(第1课时)听评课记录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听课评课记录: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听课评课记录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口算练习题一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 上市或拟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聘任合同范本
- 孵化器委托运营协议书范本
- 企业承包合同范本
- 2023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铝合金门窗设计说明
- 常见食物的嘌呤含量表汇总
- 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SB/T 10752-2012马铃薯雪花全粉
- 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秦晖社会主义思想史课件
- 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课件
- 机动车登记证书英文证书模板
-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201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