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二节地质灾害课标要求素养目标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区域认知]能够通过区域分布图,了解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和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区域。[综合思维]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说明地质灾害的变化过程。[地理实践力]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人地协调观]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的思想观念。课前|必备知识

·

自主夯实

错位地震波

地震能量破坏程度多震源深度

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海啸资源环境

地中海—喜马拉雅频度高青海

岩体重力地势起伏较大工程建设堵塞河道

冰雪消融大量水流摧毁聚落【名师助学】想一想1:为什么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答案】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所以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想一想2: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烈度相同吗?【答案】不同。因为震中距不是影响地震烈度的唯一因素。新视野:泥石流天然博物馆据史料记载,云南东北部的小江流域每百年左右都会发生一次6级以上的地震,小震几乎年年发生。由于地震的诱发,强震后往往伴生着水土流失和泥石流高潮的到来。这里的泥石流分布之广、类型之全、活动之烈、规模之大以及成灾之重,均为其他山区所罕见,堪称“泥石流天然博物馆”。小科普:我国泥石流的类型及特点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爆发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爆发较频繁,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黄土泥流爆发频率、规模和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山地暴雨引发泥石流爆发频率较低,但规模大且来势迅猛1.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是 (

)A.震级 B.烈度C.震源深度 D.震中距【答案】A[解析]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级来表示。(2023年河南郑州期末)2022年6月10日1时28分,在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32.25°N,101.82°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据此完成第2~3题。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D.下地幔 D.地核3.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距震中越近,震级越大

B.震级越大,烈度越小C.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D.距震中越近,烈度越小【答案】2.A

3.C[解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发生在陆地上,其震源深度为13千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因此震源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属于地壳,不属于地幔和地核,A项正确。第3题,距震中越近,烈度越大,震级不变,A、D项错误;震级越大,烈度越大,B项错误;震源越浅,烈度越大,C项正确。[不定项选择题]如图为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4.下列关于该地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降水少,年际变化大B.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C.地表森林广布D.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5.该地夏季泥石流发生次数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的原因是夏季

(

)A.降水量大

B.地震活动频繁C.气温高

D.植被覆盖率低【答案】4.BD

5.A[解析]第4题,滑坡和泥石流形成的共同条件是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降水量少、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不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第5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6—8月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频率高,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有水的参与,6—8月为我国的夏季,降水量多,易引发泥石流灾害。课堂|关键能力

·

探究提升【情境探究】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从全国地震活动特点来看,2022年度,中国大陆(以下简称大陆)6级以上地震活跃,大陆5级以上地震活动空间集中。2022年以来,大陆先后发生5次6级以上地震,频次高于历史平均水平(4次/年)。6级以上地震分布在四川(3次)及青海(2次)地区,两个地区6级以上地震频次均远超历史平均水平。大陆西部5级以上地震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新疆西部以及青海北部,其中四川7次,新疆6次,青海9次。台湾5、6级地震活跃,7级以上地震平静持续。地震如图为近5年来全国3.0级及以上地震次数图。(1)地震是怎么形成的?【答案】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从而形成地震。(2)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我国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3)地震对不同地区造成的破坏程度不同,试分析其原因。【答案】地震造成破坏程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物等有关。【整合提升】1.地震的成因及分布2.震级和烈度项目震级烈度定义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等级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单位级度影响因素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还受到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质量的影响分类依据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根据人们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1.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以及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上。2.我国的地震灾情(1)分布: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却是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灾情相对小得多;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资产密集、人口密度大,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2)变化:①人员伤亡有所减少。原因是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②经济损失呈加重趋势。原因是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学以致用】[考向:地震灾害][不定项选择题](2022年浙江绍兴期末)2022年6月1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引发次生灾害,造成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第1~2题。1.此次地震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 (

)A.滑坡 B.洪涝C.泥石流 D.水土流失2.地震发生时,室内人员正确的自救措施是 (

)A.坐电梯快速逃生B.快速转移至空旷地带C.切断电源、气源D.及时抢救贵重财产【答案】1.AC

2.BC[解析]第1题,地震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特别是在地震后下暴雨时,A、C项正确;洪涝是水文灾害,地震不易引发,B项错误;水土流失是生态问题,不是自然灾害,D项错误。第2题,地震发生时,会造成电力设施破坏,坐电梯逃生容易被困在电梯中,A项错误;地震发生时,室内人员应快速转移至空旷地带,B项正确;地震发生时,切断电源、气源,可防止电路短路或煤气泄漏,C项正确;地震发生时,保障生命安全是第一位,而不是及时抢救贵重财产,D项错误。【情境探究】2022年,全国共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5659起,以中小型为主。其中,上半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89人死亡失踪,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云南等地。滑坡和泥石流(1)泥石流、滑坡会造成哪些危害?【答案】冲毁交通设施、建筑设施等,阻塞河道、摧毁农田,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我国泥石流、滑坡的主要分布区在哪里?【答案】山区。(3)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季节有什么不同?【答案】滑坡表现为常发性,泥石流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整合提升】1.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项目滑坡泥石流不同点发生部位山地斜坡上山地沟谷中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较大较小是否必须有水的参与可以无水的参与必须有水的参与相同点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2.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治理措施(1)成因。①自然成因:降水(雨量、时长、强度);地形坡度;植被;岩石破碎(板块、断层)。②人为成因:破坏植被(乱砍滥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2)治理措施。加固陡坡;禁止乱砍滥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增强意识。3.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学以致用】[考向1:滑坡](2023年辽宁沈阳月考)兰州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上游,境内黄土墚、峁及深切河谷地貌发育,为地质灾害多发区。2022年8月,兰州市发生滑坡,给当地居民带来了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下图从左向右示意兰州黄河河谷本次滑坡形成过程。据此完成第1~2题。1.此次滑坡的诱发因素最可能是 (

)A.降水 B.坡度D.植被 D.岩性2.可以明显减轻该地区滑坡损失的举措是 (

)A.加固护坡 B.修建防护林C.修筑堤防 D.修建拦水坝【答案】1.A

2.A[解析]第1题,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次黄河兰州段河谷多滑坡主要是因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板块交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断裂发育(地形破碎);河谷两岸地表黄土疏松,节理发育多,易崩塌;地处黄河上游,河流侵蚀作用强,河岸坡陡;夏季多暴雨,雨水下渗,易引发滑坡。由材料可知,此次滑坡发生在8月份,应为雨季,故诱发因素最可能是暴雨,A项正确;坡度陡、植被少、岩性脆弱等是基础条件,不是此次滑坡的诱发因素,故B、C、D项错误。第2题,黄河兰州段滑坡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加强监测,做好预报,提前组织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通过“截、排、引”,将地表水和地下水引出滑坡区;采用锚杆、挡土墙等工程措施对滑坡体进行锚固和阻挡。由此可知,加固护坡可以有效减轻该地区滑坡损失,A项正确;滑坡体作为整体沿滑动面下滑,现修建防护林作用不大,B项错误;修筑堤防、修建拦水坝对减轻滑坡损失的作用不大,C、D项错误。[考向2:泥石流](2023年广西南宁开学考试)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表为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据此完成第3~4题。沟谷编号集水面积/km2平均坡度/°流域落差/m植被覆盖率/%①20.040.81353.713.2②5.324.3537.215.7③2.730.1670.319.6④4.523.1384.720.53.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A.① B.②D.③ D.④4.为了更及时、准确地发布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气温高低 B.光照强弱C.风力大小 D.降水大小【答案】3.A

4.D[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沟谷①的集水面积、平均坡度、流域落差均最大,植被覆盖率最低,最容易发生泥石流,A项正确。第4题,除了以上条件之外,泥石流的形成还需要有暴雨的出现,所以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泥石流预警,还需要密切关注当地的降水大小,D项正确。拓展|素养提升

·增效培优【教材疑难助解】教材第106页引入地震是地壳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地震不但会破坏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精神伤害。教材第109页活动1.2.地震―→滑坡―→堰塞湖―→洪水3.略。【课外实践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