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茶陵三中化学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9/2D/wKhkGWWhi3KAFInnAAIRNePPw44912.jpg)
![2024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茶陵三中化学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9/2D/wKhkGWWhi3KAFInnAAIRNePPw449122.jpg)
![2024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茶陵三中化学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9/2D/wKhkGWWhi3KAFInnAAIRNePPw449123.jpg)
![2024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茶陵三中化学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9/2D/wKhkGWWhi3KAFInnAAIRNePPw449124.jpg)
![2024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茶陵三中化学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9/2D/wKhkGWWhi3KAFInnAAIRNePPw4491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茶陵三中化学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D.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2、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3、酸雨被称为“天堂的眼泪”,会造成水土酸性化、建筑物加速腐蚀等危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是指pH值<7的雨水,酸雨长时间放置,酸性变强B.NO2与SO2的过度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使用新型能源不会对酸雨的防治产生效果D.酸雨不会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任何影响4、相对分子质量为86的烷烃,有几种同分异构体A.6B.5C.4D.35、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H3O+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6、恒温时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X和Y,发生反应:2X(g)+Y(g)3Z(g)ΔH<0。Y的物质的量n(Y)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0~5min内,以X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0.02mol·L-1·min-1C.b点时该反应达到了最大限度,反应停止D.t0min时,c(Z)=0.75mol·L-17、化学反应限度的调控在工业生产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果设法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节约原料和能源 B.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C.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D.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8、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干燥氯气 B.检验碳酸钾中的钾离子 C.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 D.实验室制氨气9、下列物质与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相对应的是A.铝热剂-A1B.酒精-CH3COOHC.纯碱一Na2CO3D.葡萄糖-C12H22O1110、在乙醇的化学性质中,各反应的断键方式可概括如下:关于下列化学反应类型断键部位描述正确的是A.发生酯化反应时断键②B.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断②③键C.生成乙醚断时①②键D.与钠反应时断②键11、将4molA和2molB在2L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s)+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是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13、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14、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0370.1430.1860.1020.074主要化合价+1+3+1+6、-2-2A.Q+与T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B.L与T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非极性键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Q<MD.R2-的还原性小于T2-的还原性15、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2
mL0.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容液颜色不变还原性:
Fe
>Fe2+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D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I2A.A B.B C.C D.D16、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蛋白质遇浓硫酸变为黄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下图是由常见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其中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1)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实验室常用加热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物质C,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干燥C常用______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3)E物质遇到D物质时,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现象,若用排水法收集F,则最终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4)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已知:单质A为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氧化物B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填空。(1)试判断: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检验C溶液中的阳离子时,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先产生___________色沉淀,该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_________色,则含该离子。(3)实验室检验D溶液中的阳离子时,通常可滴加_________,若溶液变为_______色,则含该离子。(4)若E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在C→D过程中,此气体做_________剂。(5)写出固体B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D+A→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乙酸乙酯是无色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沸点为77.2℃,实验室某次制取它用冰醋酸14.3mL、95%乙醇23mL,还用到浓硫酸、饱和碳酸钠以及极易与乙醇结合成六水合物的氯化钙溶液,主要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①先向A中的蒸馏烧瓶中注入少量乙醇和浓硫酸后摇匀,再将剩下的所有乙醇和冰醋酸注入分液漏斗里待用。这时分液漏斗里冰醋酸和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5∶7。②加热油浴保温约135℃~145℃③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缓滴入蒸馏烧瓶里,调节加入速率使蒸出酯的速率与进料速率大体相等,直到加料完成。④保持油浴温度一段时间,至不再有液体馏出后,停止加热。⑤取下B中的锥形瓶,将一定量饱和Na2CO3溶液分批少量多次地加到馏出液里,边加边振荡,至无气泡产生为止。⑥将⑤的液体混合物分液,弃去水层。⑦将饱和CaCl2溶液(适量)加入到分液漏斗中,振荡一段时间后静置,放出水层(废液)。⑧分液漏斗里得到的是初步提纯的乙酸乙酯粗品。试回答:(1)实验中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过量乙醇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饱和CaCl2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步骤⑧所得的粗酯里还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0、Ⅰ.我国的青海省有许多盐湖盛产食盐,人类与食盐关系密切,食盐在老百姓生活和现代社会的工农业生产中均有重要作用。粗盐中含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除去可溶性杂质,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提纯: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1)以下操作顺序不合理的是_______。A.②⑤④③①B.④⑤②①③C.⑤②④①③D.⑤④②①③(2)用提纯的NaCl配制450mL4.00mol·L-1NaCl溶液,所用仪器除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填仪器名称)。(3)通过步骤①中过滤后的滤液,检验SO42-是否除尽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2.0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图中x、y、m、m均表示NaOH溶液与CO2反应后的溶液中某溶质的物质的量)。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图3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Ⅲ.已知氮化镁极易与水反应:Mg3N2+6H2O===2NH3↑+3Mg(OH)2↓。将足量的镁条置于空气燃烧,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①2Mg+O22MgO;②3Mg+N2Mg3N2;③2Mg+CO22MgO+C;④Mg+H2O(g)MgO+H2。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中含有氮化镁(Mg3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利用化学反应可以为人类提供能源,也可用来解决环境问题。(1)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H-HO=OO-H键能kJ·mol-1436495463①写出H2与O2反应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②利用该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已知该电池每发1kW·h电能生成360g水蒸气,则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_____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三室式电渗析法可以处理含K2SO4的废水,原理如图所示,两极均为惰性电极,ab为阳离子交换膜,cd为阴离子交换膜。①阴极区的pH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②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③当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的电量时,阴极上生成气体的体积为_____L
(标准状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题分析】
取代反应为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注意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反应类型的区别。【题目详解】A项、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错误;B项、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C项、在光照条件下,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烷和氯化氢,故C正确;D项、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注意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根据性质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解答关键。2、D【解题分析】
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吸热反应。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误;B.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系,B错误;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D.反应吸热,则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D正确。答案选D。3、B【解题分析】
A.pH<5.6的降水叫酸雨,硫酸型酸雨长时间放置,其中的亚硫酸会被氧化成硫酸,酸性变强,故A错误;B.酸雨的形成是由于SO2、NO2而引起的,故B正确;C.使用新型能源可以减少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的排放量,故对酸雨的防治很有效,C错误;D.酸雨会破坏生态平衡,故对动物的健康一定会产生影响,D错误。故选B。4、B【解题分析】烷烃的通式为:CnH(2n+2),所以14n+2=86,解得n=6,烷烃分子式为C6H14,C6H14属于烷烃,主链为6个碳原子有:CH3(CH2)4CH3;主链为5个碳原子有:CH3CH2CH2CH(CH3)2;CH3CH2CH(CH3)CH2CH3;主链为4个碳原子有:CH3CH2C(CH3)3;CH3CH(CH3)CH(CH3)CH3,则C6H14的同分异构体共有5种,故选B。5、B【解题分析】
H2S中心原子S有2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6-2×12=2,价层电子对数为4,空间构型为V形;H3O+中心原子为O,中心原子有3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6-1-3×12=1,价层电子对数为4,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答案选B。6、D【解题分析】
由图可知,b点时Y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平衡形成过程中Y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1.0-0.5)mol=0.5mol。【题目详解】A项、该反应的焓变ΔH<0,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项、由图可知,Y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1.0-0.8)mol=0.2mol,0~5min内,以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Y)===0.2mol·L-1·min-1,由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可知,v(X)=2v(Y)=0.4mol·L-1·min-1,故B错误;C项、b点时Y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没有停止,故C错误;D项、t0min时,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Y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1.0-0.5)mol=0.5mol,由反应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平衡时c(Z)=3c(Y)=3×=0.75mol·L-1,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注意平衡变化图象,注意平衡状态的判断以及反应速率和变化量的计算,把握好相关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及运用是解答关键。7、D【解题分析】
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指的是化学反应所进行的程度,根据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能够节约原料和能源、提高产品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来回答。【题目详解】提高了化学反应的限度,就是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了产量,更能提高经济效益,但不一定会提高反应的反应速率,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选D。8、A【解题分析】A、属于洗气装置,导气管应长进短出,A错误;B、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B正确;C、向平底烧瓶中加少量水后,氨气溶解后使瓶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就进入气球使其膨胀,C正确;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备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正确,答案选A。9、C【解题分析】A.铝热剂是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故A错误;B.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CH3COOH是乙酸的化学式,故B错误;C.纯碱是Na2CO3的晶体的俗名,故C正确;D.葡萄糖是单糖,化学式为C6H12O6,故D错误;故选C。10、C【解题分析】分析:A、乙醇与酸发生酯化反应,醇脱氢、羧酸脱羟基;
B、根据乙醇在铜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断开的是羟基上的氢氧键和与羟基所连的碳的氢;
C、根据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时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断裂碳氧键、与羟基上的氢氧键;
D、根据乙醇与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断开的羟基上的氢氧键;详解:A、在酯化反应中醇提供氢原子,羧酸提供的是羧基中的羟基,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①,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
B、乙醇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①③,故B错误;
C、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时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①②,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乙醇与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①,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综合以上分析,本题选C。11、D【解题分析】
利用三段式法计算:B的浓度为=1mol/L2A(s)+B(g)⇌2C(g)起始(mol/L):10变化(mol/L):0.30.62s时(mol/L):0.70.6①A为固体,由于固体的浓度在反应中不改变,所以不能用固体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故①错误;②2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B)==0.15mol•L-1•s-1,故②错误;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α=×100%=30%,故③正确;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故④正确。所以正确的为③④。故选D。12、B【解题分析】
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说明当玻璃被击碎时,形成闭合回路,利用的金属的导电性,故选B。【题目点拨】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根据题干信息,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说明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13、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B正确;C、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C错误;D、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没有关系,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14、A【解题分析】
短周期元素,由元素的化合价可知,T只有-2价,则T为O元素,可知R为S元素,L、M、Q只有正价,原子半径L<Q,且二者均是+1价,L的原子半径最小,所以L是H,Q是Na,原子半径M的介于T、R之间,则M为Al元素,据此解答。【题目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L是H,M是Al,Q是Na,R是S,T是O。则A.钠离子和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均是10个,A正确;B.L与T形成的化合物双氧水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B错误;C.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减弱,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Q>M,C错误;D.非金属性O>S,所以R2-的还原性大于T2-的还原性,D错误。答案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学生能利用原子半径及化合价来推断出元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即可,难度不大。15、C【解题分析】分析:A.向2mL0.1mol/LFeCl3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发生2Fe3++Fe=3Fe2+;B.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二氧化碳被还原生成碳;C.加热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可使石蕊试纸变蓝色;D.变蓝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详解:A.向2mL0.1mol/LFeCl3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发生2Fe3++Fe=3Fe2+,反应中Fe为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还原性:Fe>Fe2+,可观察到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A正确;B.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二氧化碳被还原生成碳,反应中二氧化碳表现氧化性,B正确;C.加热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可使石蕊试纸变蓝色,且为固体的反应,与盐类的水解无关,C错误;D.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即氯气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则氧化性:Cl2>I2,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钠的性质、物质的检验等,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特点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16、C【解题分析】
A.植物油属于油脂,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B.葡萄糖是单糖,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C.淀粉是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正确;D.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为黄色,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4NH3+5O24NO+6H2OCa(OH)2+2NH4ClCaCl2+2NH3↑+2H2O碱石灰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NO2Na2O2+2CO2=2Na2CO3+O2【解题分析】
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则B为氮气,A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D,则A为二氧化碳,D为氧气,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M是水。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E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F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G为硝酸。据此解答。【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到E的反应为4NH3+5O24NO+6H2O。(2)实验室用加入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氨气是碱性气体,干燥氨气用碱石灰。(3)一氧化氮遇到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若用排水法收集,则二氧化氮会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收集到的气体为NO。(4)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题目点拨】无机推断题要抓住突破口,例如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或溴蒸气,常见的无色液体为水,淡黄色固体为硫或过氧化钠等。18、Fe四氧化三铁或磁性氧化铁白红褐KSCN红(血红)Cl2氧化Fe3O4+8H+=Fe2++2Fe3++4H2OFe+2Fe3+=3Fe2+【解题分析】
单质A为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氧化物B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A为Fe,B为Fe3O4,加入盐酸,由转化关系可知D为FeCl3,C为FeCl2,E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应为Cl2,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Fe,B为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Fe;
四氧化三铁;(2)C为FeCl2,亚铁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如观察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则含该离子,故答案为:白;红褐;(3)D为FeCl3,检验铁离子,可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故答案为:KSCN溶液;红;(4)E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应为Cl2,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中起到氧化剂的作用,故答案为:氯气;氧化;(5)B为Fe3O4,加入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故答案为:Fe3O4+8H+=Fe2++2Fe3++4H2O;(6)D+A→C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故答案为:Fe+2Fe3+=3Fe2+。19、作催化剂和吸水剂使酯化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除去乙酸除去乙醇水【解题分析】(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属于可逆反应,过量乙醇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加乙酸乙酯的产率,故答案为使酯化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3)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故答案为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4)氯化钙溶液极易与乙醇结合成六水合物,因此饱和CaCl2溶液可以吸收乙酸乙酯中可能残留的乙醇,故答案为除去乙醇;(5)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掉了乙酸和乙醇,饱和CaCl2溶液可以吸收乙酸乙酯中可能残留的乙醇,这样分离出的粗酯中会含有杂质水,故答案为水。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掌握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的作用以及酯化反应的机理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饱和氯化钙溶液的作用,要注意题干的提示。20、AB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取少量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试管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证明SO42-已除尽,若试管中的溶液出现浑浊则证明SO42-未除尽。Na2CO3Na2CO3和NaOH取适量产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蒸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以证明有氮化镁生成【解题分析】
Ⅰ.(1)在粗盐提纯时,要在最后一步加入盐酸,碳酸钠加在氯化钡的后面,根据除杂原则分析作答;(2)根据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基本操作步骤分析所缺少的仪器;(3)检验SO42-是否除尽,即判断氯化钡是否过量,据此分析作答;Ⅱ.当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25mL时,可能发生的反应有:2NaOH+CO2═Na2CO3+H2O或NaOH+CO2═NaHCO3,可能的情况如下为①n(CO2):n(NaOH)<1:2时,溶质成分为Na2CO3和NaOH;②n(CO2):n(NaOH)=1:2时溶质成分为Na2CO3;③1:2<n(CO2):n(NaOH)<1:1时,溶质成分为Na2CO3和NaHCO3;④n(CO2):n(NaOH)>1:1时,溶质成分为NaHCO3,结合图像关系,分析作答;Ⅲ.结合已知信息根据氮化镁极易与水反应生成碱性气体氨气作答。【题目详解】Ⅰ.(1)在粗盐提纯时,要在最后一步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碳酸钠加在氯化钡的后面,除去钙离子和加入的过量的钡离子,NaOH溶液除镁离子,顺序在过滤前即可,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⑤②④①③或⑤④②①③,故C、D项正确,A、B项错误,答案选AB;(2)配制450mL4.00mol·L-1NaCl溶液,需要500mL容量瓶,定容时需要胶头滴管,则所缺少的仪器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是否除尽,可通过滴加过量氯化钡方法判断,其具体操作方法为:取少量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试管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证明SO42-已除尽,若试管中的溶液出现浑浊则证明SO42-未除尽,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试管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证明SO42-已除尽,若试管中的溶液出现浑浊则证明SO42-未除尽;Ⅱ.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图1中加入HCl时,开始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排除第③、④种可能情况,继续滴加HCl时,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公司司机劳动合同规范版
- 2025年中国皮蛋行业发展策略、发展环境及前景研究分析报告
- 2024年12月江苏镇江市文化广电产业集团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心理健康高三梦想课件
- 微生物-球菌课件
- 内科学疾病概要-支气管扩张课件
- Unit 7 Lets go to the museum Lesson 3 【知识精研】KET剑桥英语
- 美团骑手劳动合同(全新修订版)及福利待遇协议-@-1
- 《LCD显示技术》课件
- 《食品的色泽》课件
- 2025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中考综合模拟测试卷一(科学版)
- 供电所安全第一课
- 前程无忧测评题库及答案
- 《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施工技术》 课件 项目3 盾构选型
- 造价咨询进度控制措施全
-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论课件
- 物业管理服务房屋及公用设施维修养护方案
- 敦刻尔克大撤退课件
- 《电商直播》 课件 项目一 走入电商直播
- 医疗器械法规培训
- 新生儿败血症(共22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