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3校联考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23校联考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23校联考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23校联考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23校联考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23校联考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塑料袋中放一个成熟的苹果和一些青香蕉,将袋口密封,两天后青香蕉成熟了。导致青香蕉成熟的物质是成熟苹果释放出的A.C2H4 B.CH3COOH C.C6H6 D.CH3CH2OH2、每一个公民都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建立合法、公开的地沟油回收生产制度,将生产的地沟油用作工业用油B.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加工、使之再生、再利用C.不用一次性筷子、不浪费纸张、不浪费粮食、做“光盘”一族D.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不要乱排放,通过打深井,将之排到地层深处3、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Ca(OH)2和NH4Cl制取NH3B.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C.从食盐水中获取氯化钠D.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A.A B.B C.C D.D4、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离子的还原性:Y2->Z- B.质子数:c>b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5、在1L的容器中,用纯净的CaCO3与1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生成CO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OE段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快B.F点收集到的C02的量最多C.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1·min-1D.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6:76、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由上到下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②单质的颜色加深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④单质的沸点升高⑤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7、反应4A(s)+3B(g)==2C(g)+D(g),经2min后B的浓度减少0.6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B.在2min内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1min-1C.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D.在这2min内B和C两物质浓度是逐渐减小的8、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氨气的方法是加热NH4ClB.液氨是纯净物C.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D.氨极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9、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是()A.氯气与氢硫酸能发生置换反应 B.HClO4酸性比H2SO4强C.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 D.受热时,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将1g乙炔溶于12g苯,所得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B.l04g苯乙烯中含有8NA个碳氢键和NA个碳碳双键C.在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数为12NAD.14g分子式为CnH2n的烃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NA/n11、砷为第4周期第ⅤA族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砷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B.可以存在-3、+3、+5等多种化合价C.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D.AsH3的稳定性比PH3强12、下图所示的电解池I和II中,a、b、c和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选项XYA.MgSO4CuSO4B.AgNO3CuSO4C.FeSO4Al2(SO4)3D.CuSO4AgNO3A.A B.B C.C D.D1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3,3-二甲基丁烷 B.2,2-二甲基丁烷C.2-乙基丁烷 D.2,3,3-三甲基丁烷14、铝既能与硫酸溶液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铝与硫酸反应时,硫酸作氧化剂C.铝与烧碱溶液反应时,氢氧化钠作氧化剂D.两个反应都有气体生成15、按如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是()A.(CH3)3COH(气) B.NH3 C.CH3CH2CH2OH(气) D.CO和H216、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镁的燃烧反应B.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水的分解反应D.铝与盐酸的反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已知A、B、C、D、E、F六种元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和B可形成4原子10电子的分子X;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3倍;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用语填空)(1)D、E、F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2)A和C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4原子分子Y,Y的结构式是_____。(3)B、C两种元素的简单气体氢化物结合质子的能力较强的为____(填化学式),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证明:____。(4)D可以在液态X中发生类似于与A2C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18、现有5瓶失去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可能是乙醇、乙酸、苯、乙酸乙酯、葡萄糖中的一种。现通过如下实验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液体的名称: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①把5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A、B、C、D、E,然后闻气味只有E没有气味②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稀释只有C、D不溶解而浮在水面上③分别取少量5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Cu(OH)2并加热只有B使沉淀溶解,E中产生砖红色沉淀④各取C、D少量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1)写出这6种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2)在D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19、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的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经检验完毕)实验过程如图: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形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阳离子。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1)过程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导致步骤Ⅲ中溶液变黄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写试剂化学式)检验氧化产物,现象是____________。(5)能说明氧化性Fe3+>SO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20、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x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①Y管中_____________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集打开K2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21、现有几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T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Ne原子电子层结构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其单质之一是空气中主要成分,最常见的助燃剂Z形成双原子单质分子,黄绿色气体(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用来作原子量标准,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___。(2)画出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3)写出由T、Y和Z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题分析】乙烯具有催熟作用,成熟的苹果可以释放出乙烯,导致青香蕉成熟,答案选A。2、D【解题分析】

A.地沟油不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因此不能回到餐桌,但地沟油回收处理后,可用于工业生产,A项正确;B.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加工、再利用,B项正确;C.少用一次性筷子,可减少树木的砍伐,不浪费纸张、粮食是一种良好的节约习惯,C项正确;D.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直接排入地层深处,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择D项。3、B【解题分析】解:A.Ca(OH)2和NH4Cl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NH3,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反应生成水,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A正确;B.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应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C.水易挥发,可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氯化钠,故C正确;D.水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制备蒸馏水,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制备等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侧重于实验方案的评价,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操作要点,题目难度不大.4、A【解题分析】

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a-3=b-1=c+2=d+1,Y、Z为非金属,应处于第二周期,故Y为O元素,Z为F元素,W、X为金属应处于第三周期,W为Al元素,X为Na元素。【题目详解】A项、F2的氧化性强于O2,所以F—离子的还原性弱于O2-,故A正确;B项、Na元素的质子数为11,O元素的质子数为8,质子数:d>c,故B错误;C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F元素非金属性强于O元素,则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故C错误;D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Al<Na,故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结构与位置关系,注意根据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判断出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以及在周期表中的大体位置,再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是解答关键。5、B【解题分析】根据反应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生成的多或反应物消耗的多,则速率快。由于横坐标都是1个单位,EF段产生的CO2多,所以该段反应速率最快,不是OE段,A错;EF段产生的CO2共0.02mol,由于反应中n(HCl)∶n(CO2)=2∶1,所以该段消耗HCl=0.04mol,时间1min,所以用盐酸表示的EF段平均化学速率是0.4mol·L-1·min-1,B正确;由于时间都是1min,所以三段的速率之比就等于产生CO2的体积之比,即224∶(672-224)∶(784-672)=2∶4∶1,C错;收集的CO2是看总量的,F点只有672mL,自然是G点的体积最多,D错。6、C【解题分析】

①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①错误;②卤素单质从上到下,单质的颜色分别为浅黄绿色、黄绿色、红棕色、紫色,颜色逐渐加深,故②正确;③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故③错误;④卤素单质都属于分子晶体,从上到下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单质的沸点升高,故④正确;⑤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故⑤正确。故选C。7、C【解题分析】分析: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v(B)==0.3mol·L-1·min-1,结合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详解:A.A物质为纯固体,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故A错误;B.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v(B)==0.3mol·L-1·min-1,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不是2min末的反应速率,故B错误;C.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故C正确;D.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则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分别为逐渐减小、逐渐增大,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明确计算公式及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即可解答,注意选项A为易错点,纯液体或固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8、A【解题分析】

A.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冷却后氨气和氯化氢又反应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备氨气,故A错误;

B.液氨是氨气加压降温得到液态氨气,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氨易液化,液氨挥发为气体吸热,因此可用来做制冷剂,故C正确;

D.气体易溶于水,减小容器中的压强形成喷泉,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故D正确;

故答案选A。9、C【解题分析】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氯气与H2S能发生置换反应,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S,元素的非金属性Cl大于S,选项A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ClO4酸性比H2SO4强,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选项B正确;C.不能根据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强弱比较非金属性,例如HI的酸性比HCl强,但非金属性Cl>I,硫化氢的酸性比盐酸弱,但非金属性Cl>S,选项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选项D正确。答案选C。10、D【解题分析】

A、乙炔和苯的最简式为CH;B、苯环中的碳碳键为独特键,不存在碳碳双键,苯乙烯分子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C、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为100g×46%=46g,水的质量为(100-46)g=54g;D、分子式为CnH2n的烃可能为烯烃,也可能为环烷烃。【题目详解】A项、乙炔和苯的最简式为CH,1g乙炔溶于12g苯,混合物中含有13gCH,CH的物质的量为=1mol,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故A正确;B项、苯环中的碳碳键为独特键,不存在碳碳双键,苯乙烯分子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分子中含有8个碳氢键和1个碳碳双键,l04g苯乙烯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1mol苯乙烯中含有8NA个碳氢键和NA个碳碳双键,故B正确;C项、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为100g×46%=46g,水的质量为(100-46)g=54g,则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数为(×6+×2)NA/mol=12NA,故C正确;D项、分子式为CnH2n的烃可能为含有1个碳碳三键的烯烃,也可能为不含有碳碳双键的环烷烃,故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注意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是解答关键。11、D【解题分析】

A、N、P、As的单质随原子序数增多熔沸点升高,P是固体,故砷是固体,A项正确;B、N元素可以存在-3、+3、+5等多种化合价,故砷可以存在-3、+3、+5等多种化合价,B项正确;C、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减弱,故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C项正确;D、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对应氢化物稳定性减弱,AsH3的稳定性比PH3弱,D项错误;答案选D。12、B【解题分析】

由装置图可知:这是两个串联的电解池。在串联电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由于电极材料都是惰性电极,所以应该是溶液中的离子在电极放电。由于电解过程中,阴极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说明在溶液中都含有不活泼金属的盐。【题目详解】A.电解MgSO4溶液和CuSO4时,b电极析出氢气,电极质量不增大;B.电解AgNO3溶液和CuSO4时,b电极析出Ag,d电极析出Cu,电子转移的数目相同,增重b>d;C.电解FeSO4溶液和Al2(SO4)3时,b电极析出Fe,d电极析出氢气,d电极质量不增大;D.电解CuSO4溶液和AgNO3时,b电极析出Cu,d电极析出Ag,电子转移的数目相同,增重b<d;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只有AgNO3溶液和CuSO4溶液,故选项是B。13、B【解题分析】

烷烃的命名原则: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1、碳链最长称某烷:选定分子里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2、靠近支链把号编:把主链里离支链较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3、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的位置,而且简单的取代基要写在复杂的取代基前面,如果有相同的取代基,则要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但是表示相同的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逗号隔开,并在号数后面连一短线,中间用“-“隔开。【题目详解】A、3,3一二甲基丁烷,取代基的编号之和不是最小,说明有机物的编号方向错误,正确命名应该为:2,2−二甲基丁烷,故A错误;B、2,2−二甲基丁烷,主链为丁烷,在2号C含有2个甲基,该命名符合烷烃的命名原则,故B正确;C、2−乙基丁烷,烷烃的命名中出现2−乙基,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碳链,该有机物最长碳链含有5个C,主链为戊烷,其正确命名为:3−甲基戊烷,故C错误;D、2,3,3-三甲基丁烷,取代基的编号之和不是最小,说明有机物的编号方向错误,正确命名应该为:2,2,3−三甲基丁烷,故D错误。14、C【解题分析】

铝既能与硫酸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2Al2(SO4)3+3H2↑铝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具体反应作答。【题目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B.铝与硫酸反应时,硫酸转化为氢气,其中H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作氧化剂,B项正确;C.铝与烧碱溶液反应时,可理解为铝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铝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因此水作氧化剂,C项错误;D.两个反应都有氢气生成,D项正确;答案选C。【题目点拨】C项是本题的难点,学生要理解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15、C【解题分析】

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氧化铜被还原有铜生成;b处变蓝,说明反应中有水生成;c处得到液体,说明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易液化,遇到冰水混合物会变为液体,综上所述说明X物质具有还原性、且X和CuO反应生成水,且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易液化,据此分析作答。【题目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CH3)3COH(气),连接羟基的C原子上没有H原子,不能被氧化铜催化氧化,A项错误;B.氨气虽然也能还原CuO,生成H2O和N2,但是冰水冷却时,不能得到液体,B项错误;C.丙醇气体可以还原氧化铜,产物为水和丙醛,水使b处变蓝,丙醛在c处冷凝得到液体,C项正确;D.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这两种可以还原氧化铜,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可以使b处变蓝,但是无法在c处产生液体,D项错误;答案选C。【题目点拨】A项是易错点,要注意醇羟基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伯醇催化氧化得到醛,仲醇催化氧化得到酮,而叔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学生要加以区分与理解。16、C【解题分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反应的特点、结合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情况分析解答。详解:A.镁的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A错误;B.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错误;C.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学生能量,属于吸热反应,C正确;D.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属于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平时多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总结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Na>Al>ClH-O-O-HNH3NH3+H3O+=NH4++OH-2Na+2NH3=2NaNH2+H2↑【解题分析】

A、B、C、D、E、F六种元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为H元素;A和B可形成4原子10电子的分子X,则B为N元素,X是氨气;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3倍,则C为O元素;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为Na元素;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Al元素;F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则F为Cl元素.【题目详解】(1)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D、E、F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Na>Al>Cl;(2)A和C按原子个数比1:l形成4原子分子Y为H2O2,其结构式为H-O-O-H;(3)氨气分子容易结合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形成铵根离子,所以氨气分子结合质子的能力强于水分子,方程式为NH3+H3O+=NH4++H2O;(4)D是Na,钠和氨气的反应相当于钠和水的反应,因此钠和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NH3=2NaNH2+H2↑。18、乙醇乙酸苯乙酸乙酯葡萄糖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解题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的现象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综合考查。详解:只有F液体没有气味,说明为葡萄糖溶液,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更可以确定为葡萄糖。B能溶解氢氧化铜,说明其为乙酸。乙酸乙酯有香味,所以为D,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为C。则A为乙醇。(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乙醇;B为乙酸;C为苯;D为乙酸乙酯;F为葡萄糖;(2)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钠和乙醇,方程式为: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19、排出装置中的氧气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2、SO2,防止污染空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2Fe2++Cl2=2Fe3++2Cl-KSCN溶液变红2Fe3++SO2+2H2O=2Fe2++SO42-+4H+乙丙【解题分析】

(1)根据装置中含有空气能干扰实验判断;(2)根据氯气和二氧化硫能污染空气分析;(3)根据A装置制备氯气解答;(4)根据氯气能氧化亚铁离子分析;(5)根据铁离子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分析;(6)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分析判断。【题目详解】(1)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氧气,防止干扰实验。(2)棉花中浸润的为氢氧化钠溶液,它能够吸收反应中多余的氯气、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3)A中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4)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含有铁离子溶液显黄色,离子反应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氧化产物中含有铁离子,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进行检验,如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有铁离子生成;(5)Fe3+在酸性条件下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本身还原为Fe2+,可以说明氧化性Fe3+>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4H++SO42-;(6)甲中第一次有Fe3+无Fe2+,则氯气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甲中第二次含有SO42﹣,可能是过量的氯气把二氧化硫氧化为SO42﹣,不一定是Fe3+把二氧化硫氧化所致;甲错误;乙中第一次既有Fe3+又有Fe2+,说明氯气不足,氯气氧化性大于铁离子;乙中第二次含有SO42﹣,说明发生了二氧化硫与铁离子的反应,氧化性铁离子大于二氧化硫,因此可以证明氧化性Cl2>Fe3+>SO2;乙正确;丙中第一次有Fe3+无Fe2+,则氯气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第二次有Fe2+,说明发生了二氧化硫与铁离子的反应,则氧化性铁离子大于二氧化硫,因此可以证明氧化性Cl2>Fe3+>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