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历史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杂居,互相影响,形成民族的大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秦灭六国后,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开始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国古代边疆民族概况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秦朝的民族关系2.汉朝的民族关系二、隋唐至两宋的民族关系1.隋朝的民族关系2.唐朝的民族关系3.宋朝的民族关系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的民族关系
2.明朝的民族关系
3.清朝的民族关系四、历代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五、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秦汉时期的对外交往
2.隋唐两宋时期的对外交往
3.元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匈奴突厥羌夷越东胡肃慎古代边疆民族分布示意图蒙鲜古卑女真吐蕃夫余※中国古代边疆民族概况东胡春秋时匈奴称胡,因居匈奴之东得名与春秋以来的戎狄或有某种渊源关系,与山戎关系密切战国时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为燕国北面劲敌,燕昭王时为大将秦开击退千余里强大时曾向冒顿单于索取明马、阏氏和土地,后为匈奴击败,部落联盟瓦解乌桓鲜卑余众退居乌桓山余众退居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受制于匈奴,缴纳牛羊和皮张为贡赋、负担兵役武帝出击匈奴后,乌桓迁于上谷、渔阳等五郡塞外,设乌桓校尉兼领、防范乌桓献帝时乌桓建立部落联盟;207年,曹操亲征乌桓或与匈奴等族杂居、融合而为“杂胡”,或融于鲜卑,或融入汉族。北部鲜卑东部鲜卑桓帝时结成部落联盟,灵帝时瓦解。部族南下或西迁东部鲜卑(宇文、慕容、段)拓跋鲜卑(439统一北方)柔然(402建立政权)室韦靺鞨大鲜卑山内蒙古科尔沁契丹宇文鲜卑濊貊夫余1.西汉时期:国家规模初具。东汉时期丁口滋盛,与中原的发展水平相差无几。作为中原王朝的一个东北藩属。2.汉魏之际,夫余在东北最强,中原王朝通过控制夫余控御东北。3.493年,为西来的勿吉击逐,夫余国灭。夫余人先后被掠往前燕,或降附高句丽、勿吉,逐渐成为鲜卑慕容、高句丽和勿吉的成员。高句丽1.“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西汉末年,筑纥升骨城称王建国,臣夫余,与中原建立臣属关系。2.东汉因中原国势衰落,高句丽欲霸辽东,双方关系恶化。曹魏时期重兵讨伐,“屠其所都,斩首万余”。3.十六国后期,高句丽北攻夫余;南侵新罗、朝鲜,南界直抵朝鲜汉江北岸;东陷辽东,占据辽河以东之地,使中原失去对辽东控制达265年。西汉玄菟四郡及辽东郡皆为其所有。4.北魏强大后高句丽转以统一朝鲜半岛为发展中心,427驿都平壤,成为朝鲜半岛古三国之一。668年,唐灭高丽,恢复对辽东的管辖,设安东都护府管辖。肃慎据传帝舜时期已经来朝;西周时期被视为其国的北土疆域。两汉时肃慎(挹娄)臣服于夫余;236年摆脱夫余控制,先后向曹魏、东晋朝贡。南北朝肃慎统称勿吉,分化成七大部落。黑水部居北,武力最强;粟末部在最南,社会发展水平最高。493年,勿吉灭夫余,此后一直是东北最有影响的一个族系。隋唐被称为靺鞨。唐中期形成南部渤海国(698)和北部黑水部落集团(后靺鞨唯指黑水部落集团)。与唐朝建立政治隶属关系。926年渤海国为契丹所灭;元代渤海国被视为“汉人”。黑水靺鞨转附契丹,契丹人称他们为“女直(真)”。927年,女真首次入贡于辽。分为熟女真(位近辽东,发展水平较高)、回跋和生女真(松花江、牡丹江及其东部)。辽中期生女真形称完颜、蒲察、乌古论等几个部落联盟。辽圣宗初期,生女真完颜部发展较快。1114年,完颜阿骨打誓师伐辽。1115年,阿骨打正式称帝,建立金朝。1234年为蒙古所灭。元朝将迁入黄河南北的女真人视为与原来金朝治下的北方汉人同等对待,留居东北的女真人隶属于辽东行省。元末社会动乱,女真人南迁。明末形成建州女真(建州卫)、海西女真(日本海及其以北的鄂霍次克海以西)和东海(黑龙江下游两岸和东海之滨)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女真
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向河套(即所谓“河南地”)征伐;公元前214年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在这个地区设置了44个县,重设九原郡;公元前211年迁3万户居民到北河、榆中(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垦田生产,开拓边疆;公元前213年,秦王朝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修出一条从临洮一直到辽东郡碣石的万里长城。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秦朝的民族关系①秦北逐匈奴,修筑长城降服浙江一带的越族,建置会稽郡;公元前221年,征服东瓯和闽越,设置闽中郡;公元前214年,征服南越,建置了南海(郡治番禺,今广州附近)、桂林(郡治在桂平西南)、象郡(郡治今崇左市)。公元前213年,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秦朝的民族关系②秦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刘邦在平城白登地区饱尝了匈奴的苦头以后(被匈奴打败),才真正深切认识到当时匈奴的实力,于是他很快就派遣郎中刘敬出使匈奴,求请和亲。这个时期,西汉与匈奴之间结成了如下的约定:汉朝以帝室女儿为公主(皇女),遣嫁单于为阏氏;汉朝每年都向匈奴奉献絮、缯、酒、米;汉朝皇帝与匈奴单于盟为昆弟以和亲。
——[日]泽田勳《匈奴:古代游牧国家的兴亡》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2.汉朝的民族关系①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在汉朝方面,武帝继位时,国家各方面的建设正蒸蒸日上。经济方面,“至今上(汉武帝)继位……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霹积于外”;论人口则是“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大郡”;政治方面,经七国之乱后,中央集权制的权威已逐渐树立,朝廷对全国的人力与物力已可作统一的调度与运用。——管东贵《汉武帝经略北疆的战略部署——兼论中国北疆问题的特性》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2.汉朝的民族关系②汉武帝时期三次出兵匈奴,取得大胜元朔二年(前127),卫青从云中出击,至陇西,夺回河套一带,设置朔方郡。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自陇西出兵,重击匈奴右部,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阻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沟通了内地与西域。元狩四年(前119),卫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郡,两路穷追匈奴。“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200140133武帝继位马邑事件匈奴绝和亲127汉取河南地,置五原郡60西域都护府张骞出西域平城之困121霍去病西击匈奴,浑邪王降汉119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幕南无王庭设置河西四郡建朔方郡,置五原郡张骞第二次出西域西汉政府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功绩主要是:扩大了汉朝对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影响,促进了新疆统一于汉朝;将河西游牧区建设成为农业区,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方便条件;发展了河西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创造了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2.汉朝的民族关系
③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汉朝先后任命过18位西域都护,其中有著名的班超在西域活动30年,深受西域诸国的爱戴。汉朝还多次在西域各地屯田,筑城垒、建烽燧,有战事时则调动各国军队协同作战,对维护西域的安全,保卫祖国的边疆,具有重大意义。都护的级别与汉郡的太守相近,管理西域诸小国国王、副王等官,他们大多数得到汉朝的册封或任命。神爵二年(60BC),汉宣帝命郑吉“都护西域,骑都尉”,统领西域各国。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2.汉朝的民族关系
④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内属诸国对汉廷的义务有三:纳质称臣;出兵从征;为汉使和汉军提供廪食。原来土著政权的首领和官员即通过接受汉廷“印授”的方式,成为西汉王朝的地方官吏,同时兼有了当地民族政权首领和西汉王朝地方官员的双重身份。这种都护领护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经西汉持续百余年的实践,日渐完善,成为历代中央王朝有效治理西域民族地区的基本手段。——摘编自李楠《汉代西域行政制度与屯戍体制研究》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2.汉朝的民族关系
⑤东汉初,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汉化从永平十六年(73年)至永元二年(90年),东汉开始与北匈奴长达17年的战争。永元元年(89年),车骑将军窦宪、征西将军耿秉领北军五校、雍营、沿边十二郡骑兵及南单于众3万骑出塞击北匈奴。六月,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今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次年五月,窦宪再遣耿夔世居延塞,围北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之,俘其母阏氏及名王以下4000余人,出塞五千里。北匈奴主力被迫西迁,由里海、黑海之北与西汉时西徙的匈奴合流,逐渐西移,大约到了4世纪初出现于欧洲。从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建立政权起算,至公元91年北匈奴远徒,整整300年,匈奴在中国北边界对中原王朝的威胁最终解除。——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2.汉朝的民族关系
⑥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刻铭燕然山《燕然山铭》是东汉窦宪于89年大败北匈奴后,在燕然山南麓勒石铭刻纪功的摩崖文字,由随军出征的班固撰文,宣扬了汉军的战绩与汉朝的德威。后以“燕然勒功”为成就功勋的典故。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于2017年8月15日宣布,在蒙古国中戈壁省发现的一处摩崖石刻,被中蒙两国联合考察队确认为班固所作《燕然山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始置护乌桓校尉,秩二千石,拥节监领之,使不得与匈奴交通。——《后汉书·乌桓传》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2.汉朝的民族关系⑦西汉设护乌桓校尉。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2.汉朝的民族关系⑧汉朝向北部边疆和西域地区大量的移民屯田中国的屯田制是从西汉开始的,它由秦朝的更戍制、汉初的“募民实边”发展、演变而来。西汉只有边区屯田,到东汉才出现内地屯田。汉代军屯与民屯并存。屯田不仅为军队提供粮草供应,还保卫了边区,加强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对边疆的开发,也可减轻人民的租税负担。——朱绍侯《两汉屯田制研究》到秦汉时期,随着疆土的扩大,边疆民族众多,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更加紧密,在中央和地方都建立了边疆民族管理机构,在中央则是多种机构并存……秦、汉王朝的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组织更加严密,职掌范围明显扩大,分工更加明确。这些都是在秦、汉王朝中央集权逐渐形成的形势下出现的,也有利于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加强管理,维护边疆的稳定。秦汉时期的边疆民族管理机构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秦朝的典客、典属邦(国)几乎被后来历代的封建王朝沿用,只是名称有所变更;汉朝的边疆地区设置的机构,如西域都护、护羌校尉等也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都护发展成了后来的都护府。——葛剑雄《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汉皇朝统理中国400余载,不仅使中原地区背景各异的民族认同了汉族这个共同体,以炎黄子孙自居,而且使汉民族对周边少数民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整个汉朝)不知有多少胡人汉化到中原的乡村城市,也不知有多少汉人胡化到北国的草原穹庐和天山脚下的田园牧场。这种不间断的双向融合为日后一些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完全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创造了条件。——摘编自孟祥才《中国历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前秦苻生:“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餔,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晋书》卷114)鲜卑拓跋珪:“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虽践王位,未定九州。逮于朕躬,处百代之季,天下分裂,诸华乏主,民俗虽殊,抚之在德,故躬率六军,扫平中土,凶逆荡除,遐迩率服……”(《魏书》卷2)梁陈庆之: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资治通鉴》卷153)
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使汉族增加了新的血液,而且使隋唐皇室同时具有汉族和鲜卑族的血统。唐代一些民族结束了长期停留的原始阶段,开始建立政权,走向更高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强大的民族不仅有草原游牧民族突厥,还有从事农耕的吐蕃、南诏和渤海。回鹘人也开始从事农业。它们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有了很大发展,并且打破了孤立发展状态,扩大了活动空间,加强了与内地以及其他民族的联系。——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二、隋唐至两宋的民族关系1.隋朝的民族关系①突厥、吐谷浑、党项等族归附隋朝
谯国夫人(512-601年)又称冼夫人,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今广东茂名)人,俚人(壮族先民)首领。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她历经梁、陈、隋三朝,顺应历史潮流,致力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功勋卓著,先后被七朝君王敕封,《隋书》《北史》为她立传,《资治通鉴》亦有记载。二、隋唐至两宋的民族关系1.隋朝的民族关系②加强对岭南各族治理,册封冼夫人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派羽骑射朱宽“入海求访异俗”,到达流求,因“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四年(608年),朱宽再次渡海到流水慰抚。六年(610年),隋炀帝遣武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州率兵到流求,当地少数民族人民“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二、隋唐至两宋的民族关系1.隋朝的民族关系③边疆设郡县,各民族首领任郡守或县令④三次派人去流求(台湾),加强接触二、隋唐至两宋的民族关系1.唐朝的民族关系①西北各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天可汗”的意义有二:第一,“天可汗”汗号为北方及西域诸国君长所上之尊号。第二,北方游牧民族以“天”为最高的信仰对象,因此,作为统治者必须有天命,是为汗权神授的意涵。“天可汗”汗号其意义在于赋有“天可汗”汗号者等同于天,而突厥大可汗乃为“天”所册立,则“天可汗”的地位,为超越包括突厥大可汗在内的所有游牧世界的统治者。据此,“天可汗”得以号令包括突厥大可汗在内的所有游牧世界的统治者,是为所谓前无古人的游牧世界王者称号。——摘编自林冠群《隋唐君主可汗号比较研究》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三下)》
“羁縻”的本意为对牛马的束缚。“羁,马络头也。縻,牛缰也。《汉宫仪》:‘马云羁,牛云縻’,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羁縻可引申为怀柔、抚绥之意。——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二、隋唐至两宋的民族关系1.唐朝的民族关系②都护府等边疆机构的设置唐代羁縻府州的概况(据《新唐书》卷四三下)都护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凡对周边民族“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属。隋唐时期在族际关系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羁縻府、州的设置。唐代在周边民族的内附部落设置羁縻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由各族群原来的首领担任都护、都督、刺史、县令,管辖原来部落的领地。唐让这些首领保持原有的称号与世袭权力,并自理内部关系。同时羁縻府州不必承担赋役,这是唐朝在周边地区实行的自治性较大的开明政策,这一政策顺应了周边族群大多已建立政权,经济、人口都有较大发展的客观情况,在不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实现了帝国对边地的有效管辖。羁縻政策在当时是有利于多元一体国家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办法。它适应了唐代周边族群力量增强和国家一统局面的相对稳定,对各族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摘编自王小甫《隋唐五代史》二、隋唐至两宋的民族关系1.唐朝的民族关系③两公主入藏和唐蕃会盟629松赞干布继赞普位640贞观十四年,文成公主入藏吞并吐谷浑,迫使唐放弃安西四镇,兼并诸羌羁縻州击败吐谷浑、党项670710景云元年,金城公主入藏吐蕃河西九曲之地,据此进攻唐境750安史之乱,吐蕃趁机进攻,占有河西、陇右广大地区。823长庆会盟此后双方使节往还,相互和好,吐蕃的经济文化也有所发展。文成公主和亲吐蕃除带着华贵而丰富的嫁妆外,还携带经史、佛经、佛像以及工艺、医药、历法等典籍。在文成公主众多的随行队伍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工匠,他们成为传播中原先进农业、手工业技术的使者。唐朝命骁卫将军杨矩充任护送金城公主之使臣,中宗赐金城公主“绵缯别数万,杂伎诸工悉从,给龟兹乐”。
历代和亲,盛莫过于汉、唐,而唐代比之汉代又有所不同。汉代和亲对象只有匈奴与乌孙,唐则与吐蕃、吐谷浑、突厥、奚、契丹、回纥等民族都有联姻;汉出嫁者都是宗室女或宫女,唐代的宁国、威安、太和公主却是“天子真女”。这说明唐代和亲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汉代有发展。唯因如此,唐代和亲目的与策略也更显复杂化,其影响亦非汉代可比。……它在客观上确是加强了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促进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亲公主在一定程度上对双方政治关系起着调解斡旋作用,从而减少矛盾冲突,为各族人民争得更多安定生活。——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患难相恤,暴掠不作”拉萨大昭寺唐蕃会盟碑南诏前后历经13代王,近300年。南诏13王中有10个王被唐加封,友好关系是主流。南诏王及其子孙、官吏多习汉文,读儒家之书,“人知礼乐,本唐风化”。贞元后的50余年间,南诏曾先后派遣大批青年到成都学习,“业就辄去,复以他继,如此垂五十年,不绝其来,则其为学于蜀者不啻千百。”二、隋唐至两宋的民族关系1.唐朝的民族关系④加封南诏王和南诏子弟入唐学习
唐代对于中华大地而言是个开放的时代,唐王朝不仅将辽阔的地域内的众多族群凝聚到了一起,创造了灿烂的盛唐文明,而且通过频繁的人员往来,将中原地区的制度文化传播到边疆乃至更远的地区,因此唐代对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为唐代之后边疆族群争夺“天下共主”并最终出现元朝的“大一统”提供了理论基础。——林文勋《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公元10到13世纪,是又一个北方民族活动高峰期。北方民族先后建立了辽、夏、金、元政权,与宋朝对峙。与汉唐时期匈奴、突厥等草原游牧国家不同,这些政权是仿照汉族王朝模式建立的,统治范围已不局限于其原居地,而是深入地拓展进入汉族社会。二、隋唐至两宋的民族关系3.宋朝的民族关系宋朝丧失对边疆的优势一、国内政治改革的影响二、北方天然屏障的丧失三、北方民族政权的进步
辽之立国,与汉初匈奴、唐初突厥均不同,辽国直是一个汉族分化的国家。
中国的东北方,为安、史以来长期的藩镇割据所隔绝,久不与中国中央相通。此一部分人遂与异部族武力相结合,而形成一个新国家。这一个国家,遂还为中国本部之强敌。这又是此下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端。
——钱穆《国史大纲》
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宋史》卷四八六《夏国传》
大理前期政治制度可视为南诏政治制度的延续。南诏国政治制度具有很高的仿唐性,大理国前期的政治制度具有高度的汉地色彩。大理国仿效中原王朝,实行开科取士制度。大理国后期在府、州之下又设置郡、县两级行政区划,类似于宋朝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是对宋王朝政区划分的模仿。——摘编自雷信来《南诏大理国对唐宋王朝的国家认同研究》
金政权是以女真贵族为核心,联合契丹、汉人上层共同建立的,吸收了大量契丹和汉人官僚。金熙宗时,全面推行汉族官制,消除部落组织的残余,限制女真贵族的权势。
金熙宗完颜亶即位前受学于汉人文士韩昉,能用汉文赋诗作字,喜雅歌儒服。即位以后,尤勤于汉文典籍的学习。
他们[北方的汉族精英]绝大多数也认为自己的王朝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维护者,是唐和北宋的合法继承者。因此,在金朝灭亡北宋以及随后的数次金宋战争中,大量的厮杀发生于金朝汉人与南宋汉人之间,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了……韩侂冑“开禧北伐”前以为金朝的汉人会盼星星盼月亮地欢迎他们去收复“失地”,那真是过于天真了。王朝末年,在一心复仇的南宋和不可战胜的蒙古夹缝中,金王朝顽强坚持了近30年,也许多少可以用认为自己王朝统治为正统的感情的日益增长来解释。这种感情肯定是构成官兵忠诚的基础,虽然也有叛徒和投机者,但无论是女真人还是汉人,到最后关头仍保持忠贞的人数之多还是令人惊讶的。——屈文军《辽西夏金元史十五讲》公元10—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北方民族活动的高峰时期,他们先后建立了强大的辽、夏、金、蒙古政权,和宋朝形成对峙,这一时段实际上是中国历史又一个“南北朝”的时期。这些北方民族的政权某种程度上是仿照汉族王朝的模式建立的,同时又都带有他们自身的王朝政治统治特色,比如“二元政治”。他们统治的范围也不再限于本民族原来活动的地带,而且越来越深地拓展进入到汉族地区。……辽夏金元的统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民族崛起于汉族社会边缘的亚洲内陆地带,在面向华北、进入中原的过程中,与当地民族发生过剧烈的冲突甚至战争,一定程度上使当时的文明受到冲击甚至破坏;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北方民族政权又在开拓新疆,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活跃内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中原王朝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邓小南《忧患与繁荣:北族政权的兴衰》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的民族关系①“行汉法”
●经济上:重视农桑,禁止蒙古贵族和军队侵占农田作牧场,下令将一部分牧场恢复为农田;中央设立劝农司,派人前往各地劝农课桑;由官方组织编撰农书,总结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治理黄河。●政治上:提倡文治;参照中原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枢密院,管理军事;设御史台,负责监察官吏;恢复科举制;颁布法律、政令汇编《大元通制》;建立的行省制度,是郡县制建立后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每有奏对,或欲召见,则上(忽必烈)自择善译者,然后见之,或译者言不逮意,上已领悟,或语意不伦,上亦觉其非而正之。——《元朝名臣事略》卷八顺帝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太子说,汉人的学问很难懂,“李先生(元末大儒李好文)教我儒书许多年,我不省书中何言,所言何事,西番僧告我佛法,我一夕便晓。”造成元朝汉化迟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蒙古族在进入中原以前从事比较单纯的游牧、狩猎经济,对汉族农业文明几乎全无接触和了解。认识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接受相关的一套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他们来说相对比较困难。第二,蒙古建国后除汉文化外,还受到吐蕃佛教文化、中亚伊斯兰文化乃至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对本土文化贫乏的蒙古统治者来说,汉文化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药方。第三,尽管大蒙古国已经分裂为元王朝和四大汗国,但在相当长时间里,元朝在名义上一直还只是蒙古世界帝国的一部分。漠北草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存在着一个强大而保守的草原游牧贵族集团。这就使得元朝统治集团仍不能摆脱草原本位政策的影响,长期难以做到完全从汉族地区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下)》等级名称构成第一等蒙古人蒙古人,元朝之“国族”第二等色目人西北、西域各族,包括党项、畏兀儿、吐蕃、回回等第三等汉人原金朝统治区内的汉族、契丹、女真等,包括云南、四川各族第四等南人原南宋境内以汉族为主的各族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的民族关系②差别对待的民族政策
元朝的统治虽有民族歧视、压迫的一面,但它也同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加强了周边民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认同感、凝聚力。这是元朝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蒙古族,是在元朝正式形成的。大蒙古国时期,蒙古融会漠北被征服部族的进程已经开始。进入元王朝后,统治者在广泛接触、吸收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建设,如新创文字、设学校、编史书等,在待遇上也将原漠北各部组共同列入“蒙古人”的范畴,定为第一等。到元朝中后期,漠北诸部族已经习惯于使用“蒙古”作为它们的总名称,共同形成了更大范围的、全新的蒙古民族。另一个重要民族回族也在元朝开始形成。随着蒙古对中亚、西亚的征服,大批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波斯、阿拉伯人移居到中国。当时的文献称之为回回人,为色目人之一种。他们的种族、语言、原籍并不相同,但在伊斯兰教强大的整合作用下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共同体。回回人散居全国各地,受到汉文化较深的影响,多习汉语,读儒书,仿汉人立姓氏字号,同时仍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进行兴教建寺的活动。以元朝回回人为主体,再加上进一步融合其他民族居民中的伊斯兰教信徒,最终形成了中国的回族。——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260年,忽必烈继大汗位,立即封八思巴为帝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法主,统天下教门”,“吐蕃之事悉听上师之教”。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的民族关系③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西藏地区
从元朝开始,整个青藏高原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与中国其他部分结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吐蕃地区普遍信奉藏传佛教的实际,元朝将它划归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至元初设时称总置院,二十五年改名)管辖,并根据当地需要设分院驻理。这些机构有的管理军事,有的办理民事,有的监管军民。因此尽管元朝在吐蕃地区实行不同于汉族地区的政策,但同样建立了一整套行政和军事机构,行使着完全的主权。……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除了吐蕃地区以外,元朝在全国都设置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其中包括汉唐时从未正式设置过政区的阴山山脉和辽河以北地区。——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元朝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到了元朝,对吐蕃的治理已深入到整个西藏,统治方式除了册封宗教领袖外,已采取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等多管齐下的方法。元在中央设立专门的治藏机构宣政院,它是管理青藏高原吐蕃民族的最高军事民政机构,在其下设有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府下设各路卡兵站,派驻军队,清查户口,并制定“吐蕃刑律”。精神上则借取吐蕃的宗教。总之,从政治册封,到军事驻军,到行政机构的层层设置,到法律的施设、经济的控制,元对吐蕃的治理已相当的具体全面了。——杨永俊《我国古代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变迁及其原因探究》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雍正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的民族关系④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
(元时土官制)前代虚名羁縻而异。——《至正集》卷三十一,元本草序阅实户数,乃有司当知之事,诸郡皆然,非独尔播。——忽必烈诏喻播州宣慰司元朝实现了更大范围的统一,进一步密切了中原与北疆地区的联系,使中国成为了更多民族的中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元朝在西藏地区实施了积极有效的统治,将其划归宣政院统辖,在唐代即开始与中原有密切联系的西藏地区终于成为多民族国家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林文勋《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前期,即洪武、永乐两朝,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对全中国的统治权。明朝前期对蒙古的进取政策,虽然未能达到统一漠北的目的,但已极大地减轻了蒙古贵族对明朝北方的压力。中期,即自正统以后至隆庆俺答受封之前。战争态势起了根本变化,战争的目的也起了变化,经济因素明显上升,即蒙古领主们企图通过战争夺取更多经济利益,扩大通贡互市的数量和范畴等,因此处于全面进攻态势。明朝方面由于国力衰退,军备废弛,处于全面防御态势。后期,自隆庆俺答封贡至明末。双方态势趋于持平,战事较少。——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2.明朝的民族关系①北方:筑长城,置军镇;开设马市和边境贸易明朝以北京为中心,以九边为重要军防点,以卫所等为网络,以长城为屏障和阵地,形成北部的严密防线。为加强对东北女直、吉烈迷、达斡尔、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永乐元年至七年(1403—1409年),在乌苏里江、黑龙江流域设置了一百三十多个卫。七年(1409年),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奴儿干都司是直属明中央政府的、军政合一的,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设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都司以下各卫所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当地各部族首领担任。永乐至宣德期间,明朝还多次遣太监以钦差身份到奴儿干巡视。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2.明朝的民族关系②东北:管辖女真族,设奴儿干都司、卫、所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明朝先后设置了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等七个卫,委任元朝时统治这里的各部酋长和首领管理。先后封了忠顺、忠义、安定三个王,并授予一些首领以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百、户、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官职,要求他们“约束部下”,“循分守职,保境睦邻”以“屏蔽西陲”。并通过给以金牌,令每年以马易茶的“差发”形式,表明中央对这些地区的主权。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2.明朝的民族关系③西北:管辖蒙古、畏兀儿。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所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明沿前朝实行土司制度,把原来元朝时的官位授予归附者。土司衔号有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安抚司、长官司。军民府、土州、土县设官同府州县。文职由吏部管辖,武职隶于兵部。土司品级为从三品至从七品,共九级,均无俸禄。主要职责是“附辑诸蛮,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其袭替一般均按照习俗,但要经吏部审核、登记,然后授予,“所谓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外,皆赴阙受职”。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2.明朝的民族关系
④西南:任命土司治理西南少数民族佛教教派政教首领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阐化王阐教王赞善王辅教王护教王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法王称号各教派自行传袭,或师徒相授,或转世相承,无需听候朝命,修贡无定期。此五王分别为领有分地的政教首领,其承嗣必须上报中央,听中央遣使入藏册封。在法王、王之下,对藏族僧人的封号还有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都纲、觉义等。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2.明朝的民族关系
⑤西藏:管辖藏族,封授僧俗首领,设羁縻机构,开展茶马互市格鲁派1388年,宗喀巴规定其师徒戴黄色僧帽,这是革新藏传佛教并创立新教派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格鲁派又称作黄教。格鲁派的主要特色是:1.提倡僧人严守戒律,不干预世俗事务,不得娶妻及从事生产劳动。2.大力兴复寺院招收僧徒,建立拉萨三大寺及札什伦布寺,并将各地噶当派寺院全部纳入格鲁派属下。3.每年定期进行传招法会。在传招期间,进行学僧的辩论和考试,以授予格西等学位制度。1419年,宗喀巴圆寂,其弟子采取了藏传佛教特有的活佛转世制度。宗喀巴弟子转世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两大支系,而尤以达赖系统最为重要。汉藏之间的茶马互市关系起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产于汉地的茶叶是广大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须品,而藏区生产的马匹又是朝廷武备的必须之物,因而茶马互市同样是明代藏汉经济交往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明太祖就曾制定专门的茶法,在产茶区立仓收储,专以市马。另外,为方便互市,明朝还在靠近藏区的何州、雅州、碉门等地设置茶马司。为确保茶马互市的顺利进行,明朝还进行过一系列的措施,诸如使用金牌信符,派遣行人视察茶政,甚至派遣御史定期巡视等。——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纲要》明前期,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明帝国具有积极的国家职能,在防止蒙古侵掠,加强对边境的开发和管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内社会经济繁荣,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等方面,起过很大的作用,使中国直到15世纪仍然在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之中。——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虽然明朝在广大边境地区不设置流官管理,也未曾都进行编户齐民,但以都司卫所的形式,仍然可以有效控制这些地区。这些地区的官民百姓,对明王朝也保持着高度的文化认同。这些地区仍然是明帝国版图的一部分。——彭勇《明史》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3.清朝的民族关系①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清代联姻蒙古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制度性,这是往代从未有过的。其制度性联姻表现为:一是由具体负责之衙门及延续实行之规定,至乾隆初年以后,每岁年终都要办理一次,且有一套配合联姻的相关制度。二是实行皇帝指婚制。三是互相嫁娶,不同于汉唐和亲中原王朝的单方下嫁。——摘编自杜家骥《清朝简史》放弃长城防御体系,客观上消除了游牧族群和农耕族群之间的人为障碍,有助于在“臣民”(国民)及中华民族的框架下实现族群的整合。众所周知,努尔哈赤、皇太极是通过联姻的方式实现了和蒙古的联合,实现“大一统”之后,如何利用和防范蒙古依然是清王朝统治者的首要任务。应该说,清王朝开创性地在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包括青海蒙古)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有效地实现了防止游牧族群重新凝聚的作用。……放弃长城对于古代中国的边疆治理而言是一个革命,自此之后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的,人为设置的阻碍中原农耕地区和边疆草原地区融为一体长达数千年的长城终于结束了它们历史使命,长城内外在政治地理上加速了“一体化”进程,而且也消除了游牧族群与农耕族群形成争斗的原因,有助于多民族国家国民塑造造和中华大地上众多族群的凝聚。——林文勋主编《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八旗蒙古清开国之初“率众来归”,靠近漠南蒙古的科尔沁、喀尔喀等部。蒙古八旗为满族共同体一部分,“祖宗业绩”与之“休戚相关”。内属蒙古康熙平定察哈部叛乱,移其众于宣化、大同边外,编察哈尔八旗。“官不得世袭,事不得自专。”外藩蒙古包括漠南蒙古(51旗6盟,内扎萨克)、漠北蒙古(喀尔喀蒙古,86旗4盟)和漠西蒙古(厄鲁特蒙古,64旗8盟)。“归附以增其威”,“众建以分其力”。蒙古
清政府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目的是为了把剽悍勇敢的蒙古族加以分散编制,使他们服从清朝中央政府的统洽。实行的结果,一方面加强了清政府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巩固了边疆地区,也减少了蒙古各部间的矛盾和斗争,另一方面则限制了蒙古族的发展,使蒙古各部成为若干互不统率的单位,并直接受清朝政府的严格控制,使蒙古各部难以形成一个政治整体。——翁独健《中国民族史纲要》康熙二十九年(1690),击败噶尔丹于乌兰布通;康熙三十四年(1695),击败准噶尔于昭莫多,余众部众部分降清,部分投策妄阿拉布坦;策妄阿拉布坦及其侄噶尔策零统治期间(1697-1745)与清朝发生过几次战争,互有胜负,后陷于内讧;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清军历时五载,平定准噶尔和回部,设置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最后完成了新疆的统一。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3.清朝的民族关系②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西北边疆
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二月,远居俄国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蒙古不堪沙俄政府的压迫,在渥巴锡汗领导下起兵,率所部3.3万余户、16.9万余人,浩浩荡荡地踏上重返祖国的征程。中途经多次战斗,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行程万余里、于翌年六月到达伊犁。土尔扈特部为卫拉特四部之一,明朝末年,离开他们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的牧地西迁。清朝国势的强盛、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土尔扈特部具有巨大的凝聚力;而困窘不安的土尔扈特部众刚一投入祖国的怀抱、乾隆帝即命予以优厚抚恤和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是清朝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一个辉煌篇章。——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惟兹土尔扈特之来,其穷阨殆无异曩时之喀尔喀,故所以为之筹画无弗详,周惠无少靳,优而恤之,且计长久。庸讵知谋之劳而费之钜乎?冀兹土尔扈特之众,亦能如喀尔喀之安居循法,勤畜牧,务生殖……——乾隆《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
喀尔喀四部共有八十扎萨克,今生齿日繁,户口约十余万,无不尊敬黄教、钦敬哲布尊八丹呼图克图者。先是,准噶尔厄鲁特最为强悍,与喀尔喀仇杀不已。康熙二十七年,喀尔喀力微不能抵敌,众议“就近投入俄罗斯为便”。因请决于哲布尊八丹呼图克图。呼图克图曰:“我辈受天朝慈恩最重,若因避兵投入俄罗斯,而俄罗斯素不信佛,俗尚不同,视我辈异言异服,殊非久安之计。莫若携全部内徙,投诚大皇帝,可邀万年之福。”众欣然罗拜。土谢图汗遂请呼图克图率众内附。——[清]松筠《绥服纪略》清朝初年,漠西蒙古尚未归颐,割据于西北地区的准噶尔部正积极扩张领土,势力奄有天山南北。防御准噶尔部的袭扰,彻底安辑西陲边界,是当时清朝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控制已归顺的漠南蒙古诸部。在藏区方面,固始汗已协助黄教消除了各地僧俗势力的反抗,征服了卫藏(乌斯藏)各贵族地主,将全部藏区收入掌握,共尊五世达赖为全藏区的宗教领袖,黄教在整个藏族地区确立了绝对优势。在蒙古方面,……蒙藏地方势力通过宗教在政治上建立了相互关系,同时,黄教影响日益扩大,为越来越多的蒙古人民所崇信。根据这些因素,清朝统治者对藏区的施政,果断地采取了“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扶植达赖喇嘛以扶绥蒙藏人民的政策。——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纲要》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3.清朝的民族关系③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设置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五世达赖喇嘛金印班禅印顺治九年(1652),册封达赖喇嘛五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康熙五十二年,清廷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三年(1725),平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后,设置青海办事大臣或西宁办事大臣。雍正五年(1727),设置了两个驻藏大臣。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隶属关系的进一步加强。乾隆十三年(1748),西藏发生叛乱,杀死驻藏大臣。清军再一次入藏,平叛。雍和宫所藏金奔巴瓶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围绕三个基本点而制定:第一,全面制定了西藏地方的主要制度:建立藏军;对西藏地方官职的设定、征收赋税、外事等做了具体规定。第二,在肯定达赖喇嘛政治、宗教权力的前提下,对其施加约束:“金瓶掣签”制度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基本点,是大大提高了驻藏大臣的权力和地位:“一切事权俱归驻藏大臣管理”。“善后章程”明确规定了西藏是清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区,极大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和统治。——摘编自杨学琛《清代民族关系史》为剪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赋税,以靖地方事。若不改土归流,将富强横暴者渐次擒拿,懦弱昏庸者渐次改置,纵使田赋兵刑,尽心料理,大端终无就绪。——雍正朝云贵总督鄂尔泰《改土归流疏》湖南、两广地方,虽渐底定,滇黔阻远,尚未归诚。股将以文德绥怀,不欲勒兵黩武,而远人未喻朕心,时复蠢动,若全恃兵成,恐玉石俱焚。——顺治十年上谕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3.清朝的民族关系④西南从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始于明代……终明之世,改土归流是有限的。以云南为例,云南内域区十四土府中有七府(武定、元江、楚雄、鹤庆、广西、寻甸、顺宁)改流。而广大沿边地区除个别长官司外,几乎全未改流。清代继续实行改土归流,从雍正元年到十三年(1723—1735),云南有二十二家土司、土官改土归流,其他内地省区基本上消除了土司、土官割据的状况。——张晓松《论元明清时期的西南少数民族土司土官制度与改土归流》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和管理。在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实施的策略是:第一,因地制宜,按照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行政机构,在东北和伊犁地区设立将军制度,在蒙古设立盟旗制度,在西藏设立噶厦制度,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沿袭以前的伯克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实行基本与中央地区一样的行政制度。第二,利用宗教,修其教不易其俗,为加强与蒙族和藏族的关系,清政府推崇黄教,大修喇嘛庙,封赐喇嘛教首领,实行政教合一。第三,恩威并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封赐爵位,给予厚禄,或联姻,或召见,会盟筵宴,施恩笼络,而对破坏统一的叛乱割据势力则予以坚决的军事打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康乾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历代没有解决的蒙古、新疆、西藏问题,在这个时期均获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被牢固地置于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与管辖之下。清朝统治者非常珍惜国家的统一,特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在边疆地区驻军设防,维护国家的统一与领土主权的完整。——高翔《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的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族地区和蒙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明朝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礼部、鸿胪寺,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四、历代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作为清朝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其职能是:参与议政;调解民族纠纷,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疆界;管理少数民族王公的朝觐、进贡、封爵、俸禄等事宜;办理满蒙联姻;管理喇嘛教;皇帝通过理藩院直接管辖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了《理藩院则例》,使管理少数民族事务能按照条例行事。
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掌外藩之政令,制其爵禄,定其朝会,正其刑罚。”——嘉庆《大清会典》卷四九《理藩院》“控驭抚绥,以固邦翰。”——《清朝文献通考》卷八二在清代,最具特色的是设立专司边疆民族事务的理藩院。理藩院原称蒙古衙门,建于崇德元年(1636年),不久改作此称。开初所管亦只蒙古等事,随着清朝统治地区的扩展,各边疆民族越来越多,理藩院的权限也一再得到扩大,所有内外蒙古、察哈尔、新疆、科布多、唐努乌梁海、青海、西藏等地的有关军政、司法、宗教、贡赏等事,都归其负责主持,并兼理与某些外国的交往。设置理藩院,一方面表示清廷对边疆民族事务的重视,同时也说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确实已进至一个新的高度,中央需要有一个专设机构,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理藩院的等级同于六部,组织形式也与之相仿,设尚书、侍郎等官,只是都用满人和蒙古人。秦汉时代中外文化交流初具规模,主要有五条中外交通路线:东方:经朝鲜半岛到日本列岛的“北海道中”航线;北方:由匈奴人所控制的草原丝绸之路;西域:南、北沙漠丝绸之路的“凿空”;西南:四川与滇—缅—印古道的连接;南海:由合浦至黄支国海上航线的开辟。通过这些路线,汉朝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部落、日本北九州地区、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南亚地区、中亚地区以及西亚地区,有了经常性的直接往来。汉代中外交通示意图五、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秦汉时期的对外交往
①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②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③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使节往来张骞出使西域,使我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张骞曾经到达大宛(费尔千纳盆地锡尔河上游东面)、大月氏(阿姆河中部,主要地区在今阿富汗境内)、康居(锡尔河下游及其以北的地区)等国。张骞的副使还到达过大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等国。以后汉武帝的使者还到达奄蔡(黑海以北)、条支(今叙利亚)、犁靬等国。中亚、西亚等国也派遣使者东来访问和通商。
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史记·大宛列传》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赏赐,厚具饶给之……——《史记·大宛列传》商业贸易商人们除了将中国的丝织品运往西方外,我国的冶铁技术、漆器、井渠法等也传入大宛、安息等国。《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铁)器。”他们的漆器和冶铸技术都是从中国传去的,而且通过大宛等国,往西传至更远的罗马等地。这是我国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与此同时,我国的穿井术也传入大宛。而中亚、西亚等地的特产如毛布、毛毡、汗血马以及大夏的石榴,大宛的葡萄、苜蓿、芝麻,安息的胡桃等植物也相继传入中国。此外中亚的箜篌、琵琶、胡箍、胡角、胡笛等乐器和乐曲、舞蹈也传入中国,给中国的古典音乐注入了新的声律,古典歌舞场面为之一新。还有犁靬人(属罗马帝国)的幻术(眩人)也在这时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中西文化交流,互通有无,有利于社会发展。汉委奴金印印面正方形,阴刻“汉委奴国王”5字,边长2.347厘米,印台上附蛇形钮。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后汉书·倭传》五、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2.隋唐两宋时期的对外交往
隋唐时期,中国重新形成统一的局面,社会经济也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而得以繁荣起来。隋朝统治者为了炫耀自己的强大,从陆海两道加强了对外关系。唐朝建立后,也凭据国内政治稳定和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的有利条件,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尤其是海上中外交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陈尚胜《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1卷)》①隋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②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造纸术等中国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③隋朝常骏到达赤土国④日本派遣唐使近20次,大量留学生、学问僧随行,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东亚汉字文化圈,是指形成于唐朝时期,中国、朝鲜、日本三国以汉字为媒体,以律令、儒学、佛教、教育制度、技术文化为核心构成的较为稳固的文化共同体。——冯立君《唐朝与东亚》第一,唐朝一个大国,具备领导国际体系的政治力量和约束力量。第二,唐朝有一套先进的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确保社会能够在法治环境下获得充分的发展,取得空前的繁荣。这给了正在建设中央朝廷领导下的一元化国家制度的东亚各国以巨大的示范作用。各国得以根据不同的国情,有所取舍地进行模仿、移植,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因此,各国有了学习唐朝的热情与动力,并转变为强烈的内在需求。第三,唐朝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化特点,使得唐朝能够广泛吸收各国文化之长,取精用宏,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引领潮流。而且,唐朝实行平等的民族政策,根据才能,大量录用来自外国的人员,因而吸引各国优秀人才纷纷涌入。第四,唐朝建构的国际体系,在确立唐朝中心领导的同时,根据各地区、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措施,把各国吸纳到东亚世界中来。——摘编自韩昇《东亚世界形成史论》
宋朝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不仅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又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印刷、火药和磁石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以: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二种是在航海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都仿佛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培根《新工具》,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第15页如果没有纸和印刷术,我们仍将生活在中世纪;如果没有火药,世界可能少受些苦难,但在另一方面,欧洲中世纪穿带盔甲的骑士们会仍旧占据着护城河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qq伤感个性签名50条
- 会计岗位职责
- 2024年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GSP主要附录解析》课件
- 国乒三剑客课件
- 《煤矿技术员试题》课件
- 安徽省201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省市卷)及答案解析
- 《特许经营培训》课件
- 《现场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生物安全培训》课件-2024鲜版
-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与生态智慧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慢阻肺健康知识宣教完整版课件
- 神奇的大脑PPT课件
- 增值税预缴税款表电子版
-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附命题意图说明
-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 普通发票销售清单
- 测量复核记录
- 医院建设“清廉科室”实施方案
- 半导体芯片项目创业计划书(参考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