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内江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检测题历史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基础。中华文明的特征是()A.万邦时代,相互征伐 B.神话传说、无据佐证C.多元一体、源远流长 D.百家争鸣、相互交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呈现出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征,C项正确;A项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排除A项;B项不能反映中华文明的特征,排除B项;D项是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2.《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朝 B.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C.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D.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可知是周伐商,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推翻商朝统治,B项正确;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与武王无关,排除A项;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排除C项;公元前771年,周平王动迁洛阳,西周灭亡,排除D项。故选B项。3.孔子作《春秋》,强调在大一统下明“华夷之辨”,以是否符合西周礼乐文明为区分的标准:合于周礼者为华夏,违背周礼者为夷狄。这说明当时()A.形成了华夏认同观念 B.民族隔阂进一步加深C.周天子的控制力渐弱 D.小国寡民是社会理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孔子以是否认同西周礼乐文明来区别华夏或夷狄,表明春秋时期出现了华夏认同观念,A项正确;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交流交往增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周天子,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小国寡民理想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4.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秦朝。下列属于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是()A.实行禅让制 B.建立宗法制 C.采用分封制 D.推行郡县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巩固中央集权,D项正确;禅让制是在原始社会时期实行,排除A项;BC是西周时期,排除BC项。故选D项。5.公元前138年,张骞应募任使西域者,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前126年,张骞逃回汉朝。其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 B.加强与西域经济交流C.开辟著名的丝绸之路 D.联合匈奴平七国之乱【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西域者,A项正确;张骞使西域的影响是开辟著名的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经济交流,排除BC项;张骞出使西域是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不是联合匈奴,排除D项。故选A项。6.六朝一般是指“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六朝文明”,唐朝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记载了这六个朝代,故而得名。六朝共同点是()A.少数民族内迁政权 B.处于北方建都洛阳C.相对安定统一北方 D.处于南方建都建康【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被称为六朝,都定都健康,D项正确;六朝不是少数民族内迁政权,没有建都洛阳,是南方政权,排除ABC项。故选D项。7.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大力推进民族交融。这些措施()A.不利于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 B.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了基础C.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趋势 D.结束了我国数百年分裂局面【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采取各项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排除A项;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排除B项;589年隋朝统一结束了我国数百年分裂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8.公元821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重盟。公元823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如下图。其存在历史价值是()A.证实了唐朝对西藏有效管辖 B.见证了汉藏民族的团结友好C.标志着中外交流的良好开端 D.证明了天山南北是中国领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朝与吐蕃会盟,刻石立碑,结束了战争维护和平,促进了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以见证汉藏民族的团结友好。B项正确;唐朝没有对吐蕃进行管辖,排除A项;唐朝与吐蕃是民族交往,排除C项;天山南北是西域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9.唐高宗时,进士科地位慢慢超越了明经,进士科评选标准甚严格,考上人数只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当时曾有一句说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出了进士科的难度。与此现象有关的制度是()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隋唐创立的科举制分科考试,进士科难度大于明经科。B项正确;汉代设立刺史制度,排除A项;魏晋以来设立九品中正制,到隋唐时期被科举制取代,排除C项;汉朝设立察举制,排除D项。故选B项。10.公元659年,唐朝苏敬等23人奉敕,以《本草经集注》为基础,增补注文与新药,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由政府颁布的药典。这部药典是()A.《唐本草》 B.《千金方》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唐本草》是一部以政府名义编纂的药典,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巨大著作,标志着中国药物学更向前发展,A项正确;《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排除B项;《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C项;《本草纲目》作者是李时珍,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排除D项。故选A项。11.964年,太祖乾德二年设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开宝六年(973年)参知政事于政事堂议政,宋仁宗、宋神宗时期,参知政事的职权和礼遇达到巅峰。其设置分化了()A.枢密使军权 B.知州决策权 C.通判监察权 D.宰相行政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宋朝中央设参知政事,分化了宰相的行政权,D项正确;设枢密使分化了宰相的军权,排除A项;知州是地方长官,排除B项;通判是地方长官,排除C项。故选D项。12.“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它们是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征掠、围猎的需要而设的军事首领,随后发展为固定的军事组织,“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其实际人数多少不定。这一组织盛行于()A.辽朝契丹族 B.西夏党项族 C.元朝蒙古族 D.金朝女真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金朝保留本民族的猛安谋克制来进行管理,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材料,排除ABC项。故选D项。13.《元史》卷九十一《百官志七》载:“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国初,其地总于陕西。至元十八年,以陕西行中书分省四川。·二十三年,始置四川行省。署成都,统有九路五府。”其设置()A.使郡县制向西南地区扩展 B.加强了对四川地区的管理C.结束了四川分封制的历史 D.巩固了元朝民族统治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国初,其地总于陕西。至元十八年,以陕西行中书分省四川。二十三年,始置四川行省。署成都,统有九路五府。”可知,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直属元朝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加强了对四川地区的管理,B项正确;行中书省制度不是郡县制,排除A项;秦朝时期已经结束了四川分封制的历史,排除C项;材料是地方管理制度,与民族政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4.《宋史》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据此可知,宋朝()A.传统自然经济有一定突破 B.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南方C.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高峰 D.江浙成为人才的集中地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宋朝“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地区,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自然经济的突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江浙人才,排除D项。故选B项。15.北宋大儒张载《横渠语录》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提出这一口号的目的是()A.复兴强化儒学地位 B.提倡存天理灭人欲C.追求天人合一思想 D.建立儒家独尊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张载的横渠四句凸显了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担当的精神。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北宋儒士致力于复兴儒学,A项正确;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天人合一思想,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家独尊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16.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命人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儿蒙古文;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用以拼写蒙古语,也广泛用来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反映出蒙元时()A.重视民族文化开发 B.完成了汉语拼音化C.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D.蒙古族实现了汉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蒙元时期,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改制藏文字母,用以拼写蒙古语,也广泛用来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加强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的趋势,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开放民族文化,排除A项;这一时期是汉语拼音化的早期,排除B项;蒙古族未实现汉化,排除D项。故选C项。17.15世纪前期,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A.大幅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抗击了倭寇对沿海的骚扰C.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往 D.耀兵异域抵御了西方侵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5世纪前期,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可知,郑和下西洋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往,C项正确;郑和下西洋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排除A项;戚继光抗击了倭寇对沿海的骚扰,排除B项;冯子材援越抗法是耀兵异域抵御了西方侵略,排除D项。故选C项。18.1644年3月19日,大顺军从正阳门、德胜门人,经承天门步入内殿。大臣皆己逃散,崇桢带著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最后自缢景山,史称甲申之变。这一变局表明()A.清朝结束了明朝统治 B.瓦剌南下终结了明朝C.多尔衮打败了李自成 D.明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攻陷北京,推翻明朝统治,D项正确;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推翻了明朝统治,不是清朝,排除A项;瓦剌大军南下进攻京城,于谦领导京都保卫战,排除B项;吴三桂和多尔衮在山海关一片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李自成仓皇带领起义军逃离了北京,排除C项。故选D项。19.1662年7月,郑成功病逝。康熙题撰挽联云:“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康熙帝挽联肯定了郑成功()A.坚定平定噶尔丹叛乱 B.收复台湾的伟大功绩C.保证了西藏稳定局势 D.抗击沙俄的雄心壮志【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可知,这句话意思是随着清军推进,南明诸王相继覆亡,郑成功仍坚持反清复明,并东征台湾以为据点。康熙帝肯定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大功绩。B项正确;A项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与材料中的郑成功无关,排除A项;乾隆保证了西藏稳定局势,排除C项;康熙抗击沙俄的雄心壮志,与材料中的郑成功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其中,提出“工商皆本”和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 B.徐光启 C.王守仁 D.顾炎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和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的思想,A项正确;BCD不符合材料,排除BC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是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确立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铁农具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代替。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实力增长,要求政治改革,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秦孝公赢渠梁即位后,下令招贤决心图强改革,商鞅自魏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策略,深得孝公信任。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商鞅任左庶长,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变法,秦国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逐渐成为七雄中最富强的集权国家,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摘编自《商鞅变法》材料二北宋立国后,为了防止地方割据,维护中央集权,官僚机构庞大臃肿;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南侵,形成了庞大军事体系,出现了冗员、冗兵、冗费,财政入不敷出,民众负担沉重,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庆历新政失败后,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缔和,朝廷内外危机四伏,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推进了军队建设,但由于用人不力及执行偏差,变法带来负面效果。元丰八年神宗死,子哲宗即位,起用司马光为相,除置将法外全部被废。——摘编自《王安石变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在制度变革上的体现,概括商鞅变法的必然性。(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问题,概括王安石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答案】(1)体现: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军功爵制;建立县制;必然性:铁犁牛耕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各国竞相改革变法;出现“百家争鸣”,法家学说顺应时代要求,成为变法的思想武器;秦国落后,要求变法以增强国力。(2)问题:“三冗”问题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政府财政收入危机;措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保甲法;保马法等。【解析】【小问1详解】体现:根据材料一“废井田、开阡陌”可知,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根据材料“实行县制”可知,建立县制;根据材料“奖励耕织和军功”可知,军功爵制;必然性: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是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确立的过渡时期”可知,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统治者要求建立专制集权;根据材料“铁农具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代替”可知,铁犁牛耕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根据材料“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实力增长,要求政治改革,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可知,新兴地主阶级壮大,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结合所学从法家思想、秦国落后等角度分析。【小问2详解】问题:根据材料二“出现了冗员、冗兵、冗费”可知,“三冗”问题严重;根据材料二“财政入不敷出”可知,政府财政收入危机;根据材料“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缔和”可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措施:结合所学可以列举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保甲法、保马法等。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朝代设置机构1西汉西城都护府2唐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3元朝北庭都元帅府4清朝.伊犁将军问题:从上表中选取一个朝代,说明其设置机构主要管理我国什么省级行政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设置的背景和影响。(要求:史实准确,表达清晰。)【答案】西汉,西域都护府是管理我国新疆省行政区。背景:汉初匈奴势力强大,多次袭击汉朝边疆,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打败匈奴,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通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道路,促进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丝绸之路”;汉宣帝为了管理统一的西域地区而设置西域都护府。影响:加强了与内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留给后世边疆治理的经验借鉴。【解析】此题是开放式问题。任取一个王朝分析地方机构设置的背景和影响。例如选取汉朝的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府是管理新疆省行政区。背景:结合所学从匈奴袭击汉朝边境、卫青和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中原与西域的联系等角度分析。影响:结合所学从内地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往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对后世边疆治理的借鉴等角度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