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月考考试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恻隐(cè)蓬蒿(hāo)寒噤(jìng)忧心忡忡(chōng)B谀词(yú)默契(qiè)干瘪(biĕ)恪尽职守(kè)C.虔信(qián)纤绳(qiàn)狡黠(xiá)吹毛求疵(cī)D.诓骗(kuāng)恣睢(shuī)缟素(gǎo)味同嚼蜡(jiáo)【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寒噤(jìn)。B默契(qì)。D恣睢(suī)。2.下列各组词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拮据雄辨无精打彩红妆素裹目不暇接B.瑟索安祥奋不顾身挖心搜胆谈笑风生C.陨落扶掖舐犊之情起承转合各行其是D.愕然抽噎笑逐颜开断章取意九宵云外【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雄辩;无精打采。B安详。D断章取义;九霄云外。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父母无微不至的爱,是儿女穷尽一生也无法偿还的亏欠。那里面____(蕴藏蕴蓄蕴含)着太多牵挂,从小到大,伴随我们人生每一步,始终如一。(2)聪明人喜欢______(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强聒不舍),让自己脱颖而出;而智者选择沉默,注重聆听。因此,聪明是一种能力,智慧则是一种境界。【答案】①.(1)蕴含②.(2)侃侃而谈【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蕴藏,蓄积深藏未露。蕴蓄:蕴藏;积蓄。蕴含:包含在内。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点睛: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4.经典诗文默写(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岁晏有余粮。(7)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8)而现在,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9)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②.(2)燕然未勒归无计③.(3)会挽雕弓如满月④.(4)只恐双溪舴艋舟⑤.(5)赢得生前身后名⑥.(6)吏禄三百石⑦.(7)零落成泥碾作尘⑧.(8)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⑨.(9)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⑩.(10)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竞”“舴艋”“碾”“蜗”等字词的书写。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众所周知,勤奋刻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②在它的帮助下,我们总能在主动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③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历经勤奋努力、刻苦拼搏的人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④韩愈不忘勤奋刻苦的求学态度,正是他获得成功的主要关键渠道。(1)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请提取第②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答案】(1)众所周知,勤奋刻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或众所周知,勤奋刻苦——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我们发挥潜能。(3)删掉“主要”或“关键”【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破折号与“是”重复。去掉破折号即可。(2)此句的句子主干要分别提取主语部分、谓语部分和宾语部分的中心语。(3)语意重复,删掉“主要”或“关键”即可。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在“替天行道”的大旗下,他们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
(人物A)一心想要为兄弟申冤,却状告无门,于是拔刃血仇,血溅鸳鸯楼;林冲遇祸先让再忍,被逼绝境,终于
(情节B),雪夜上梁山。他们是《水浒》中的两个人物,这部古典名著的作者是
。(1)文中的人物A是___________(2)文中的情节B是_________(3)这部古典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答案】①.(1)A人物是武松②.(2)B情节是风雪山神庙或火烧草料场③.(3)施耐庵【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二、综合性学习(共3小题,计7分)7.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答题。莫振离,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30年来,莫振高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丰年58岁。(1)【点击师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礼赞师魂】莫振高校对都安教育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感动中国”颁奖词曾用“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来评价他,我们还可以用哪两句古诗词名句来礼赞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感念师恩】为表达对母校老师的感激之情,小组自发台办一期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送给老师。①大家都在“师恩情深”栏日中写--句表达对老师感激之情的话语,请你也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手抄报已设计了两个栏目,请你设计另外两个。(不能直接用材料和题目中的四字词语作答)栏日一:师恩情深栏目二:恩师风采栏日二:__________。栏目四:_________。【答案】①.(1)示例: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校长的感人事迹。②.(2)示例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示例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③.(3)①句子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即可。④.②师生剪影⑤.师生故事【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认真阅读这则材料,主体是“莫振高”,事件是“感人事迹”。据此即可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可准备一个笔记本,分门别类的把相关的名句整理出来。因为莫振高是一个老师,所以可以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礼赞他。(3)①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分析表达的主题或目的是什么,然后即可根据这个主题来组织语言,表述时,一定要语言通顺,说理有据,有时还要注意要有称呼。本题表达的对象是自己的老师,表达的目的是表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长度要求是一句。据此可作答如下:老师,是您为我的理想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谢谢您!②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栏目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分析手抄报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栏目一定要与主题相关,还要认真分析已给出的栏目名称,所设计的栏目一定要与其格式相同。据此即可作答。三、阅读(共15小题,计43分)【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自尊①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最近看到几位大师的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②钱学森家里的炊事员曾经说,钱老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钱老儿子钱永刚听了炊事员的话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③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岭南大学居住的两层楼房的一楼给学生上课。当时选修他课程的不过五六人,陈先生绝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他的讲课。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④当前,在社会中,一些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他们目中无人,装模作样,虚伪失真,故作姿态,这种看似自我尊重的过分表达,表现出的却正是不尊重别人的自我膨胀,是没有自信的无意识流露。⑤与这些人相反,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甲】和侮辱,人格遭到【乙】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他们被【丙】了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穿戴整齐地向这个世界告别。傅雷先生在“文革”中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尊重的最后方式。⑥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你保持着对他人的谦恭,人们便在你的谦恭中读出涵养和文明,心中会由衷地尊敬着你。(选自《钱江晚报》有删改)8.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9.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0.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①践踏②剥夺③欺凌11.第⑤段中傅雷先生的事例,能不能与第②段钱学森和第③段陈寅恪的事例颠倒顺序?请说明理由。12.读完本文,请结合自己的一次经历,谈谈你对“自尊”的理解。【答案】8.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9.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或对比论证。10.③①②11.不能,因为三个事例之间呈递进关系,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傅雷先生的例子能够证明"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这一观点,是对论点的进一步证明。12.示例一:在考试中,我拒绝了抄袭答案的诱惑,这就是坚守诚信,是自尊的表现。示例二:在学习中,我成绩优秀,能力突出,被同学嫉妒了,我能主动与他沟通,解除矛盾,我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尊。示例三:自习课上,老师误以为我与同学说话,严厉地批评了我。当时我没有顶撞老师,课下与老师沟通。我在尊重老师的同时赢得了老师对我的尊重。【解析】【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文的题目“自尊”是论题,第一自然段结尾针对论题,指出“最近看到几位大师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即提出论点: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点睛:概括(提取)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谈论话题的看法,观点。先看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再看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中间寻找原句,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用标题即可回答。理解中心论点,就要抓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尤其要看看有没有分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9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此文的论证方法很多,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或对比论证等。但一定要用具体例子说明才好。比如举例论证,用钱学森、陈寅恪、傅雷夫妇的事例来论证中心论点。【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感及对词语的把握能力。相比而言,【乙】【丙】两处更易选择,因为【乙】空的前面是“人格遭到”,语意顺畅,应选①践踏。【丙】的宾语是“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这个动词应是②剥夺。这样【甲】处的答案也就有了。【11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论据的顺序能否颠倒。通过“傅雷夫妇”这一事例,意在证明“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这一观点。是对论点的进一步证明。所以不能与第②段钱学森和第③段陈寅恪的事例颠倒顺序。读懂全文,梳理脉络是作答的关键。【1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题,考查学生表述自己想法的能力。要围绕着文章的观点以及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谈,也就是围绕本文的中心论点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对“自尊”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拔掉那颗蛀牙她恨全家人。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13.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14.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地位尴尬,滋生仇恨→_________→_________→回报亲情,收获快乐15.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1)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16.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答案】13.“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14.①.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②.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15.(1)褒义贬用,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表达一种否定意思;这种成长是一种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长。(2)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16.文章通过写“她”对家人由恨而爱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会产生畸形心理的现状。(或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文章告诫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解析】【13题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本文内容先理解“蛀牙”在文中比喻什么,再抓住文章开头和结尾句理解“拔掉那颗蛀牙”表达了作者对人际关系以及生活的认识。本题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也正是这颗“内心的蛀牙”,使她沉默寡言、性格畸形。所以,这一标题,不但新颖,还有效的揭示了本文的主旨,那就是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14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把握。文章的2、3、4小节写的是“地位尴尬,滋生仇恨”;文章的5、6、7、8小节写的是“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文章的9、10、11小节写的是“医生指点,唤醒亲情”。【15题详解】试题分析:赏析文句。(1)先根据文章的2、3、4小节具体分析“恨”的具体内容。然后再回答“茁壮”加引号的目的,“茁壮”加引号是褒义贬用,表达的是一种否定的态度;这种成长是一种畸形的成长。一定要理解好上下文之后再作答。(2)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里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定要答出景物对渲染清新、亲切的气氛和烘托人物关系暖化的气氛所起的作用。【16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文章的警示意义。要结合全文内容作简析。本文通过人物对家人情感的转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同时也对父母提出要求: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舜发于畎亩之中(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4)人恒过然后能改18.下列句子中,“则”的意义与用法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案】17.(1)起,指被任用(2)这种,这样,这些(3)“衡”通“横”,梗塞,不顺(4)犯错误18.B19.(1)(通过这些)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才能。(2)这样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20.客观因素:艰苦环境的磨练。主观因素:思想斗争的折磨。【解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发”:起,指被任用。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18题详解】试题分析:B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的“则”与题干句中的“则”都是表假设“如果”。A表承接“就”。C表承接“就”。D表转折“却”。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而”“则”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用法。【19题详解】试题分析: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所以”“动”“曾益”“然后”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20题详解】试题分析: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外部艰苦环境的磨练。主观因素:内部思想斗争的折磨。此题要理解好什么是客观,什么是主观。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相见欢【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21.请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22.“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中“一般滋味”具体指代什么?【答案】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为下文直抒胸臆做铺垫。22.远离故乡的离愁别绪;独处清冷深院的孤独寂寞;亡国之痛。(任答两点即可)【解析】【21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诗人的炼字功夫。首先要答出修辞手法,然后根据具体语境答出作用。其一,运用比喻,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作用要答出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其二,“钩”谐音“勾”,勾起词人离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22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深刻含意的把握。“别是一般滋味”那肯定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刻骨铭心的感觉,对于当时的诗人来说,应指指失国之痛、去国之思和亡国之恨。这是李煜降宋后的作品,此时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农产品冷链物流保温合同
- 2024年度特许经营合同标的及其经营范围
- 2024年度人力资源服务合同:培训机构与人力资源公司之间的合作
- 2024年度影视版权引进与发行合同
- 2024年度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改造合同
- 记录簿印刷品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标的和授权范围
- 车载冰箱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自行车车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输送机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医院肺结核的培训课件
- 矿井地面维修电工培训课件
- 膏方课件培训
- 铁道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行政人事部年终总结
- 《河流(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
- 矿山财务分析与风险评估
- 建筑面积计算案例
- 一《撰写报告》(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 中国多发性肌炎专家共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