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下列关于动物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的出生率相同B.所有种群的性别比例都为1∶1C.害虫种群密度不能作为防治的依据D.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种群数量将增多种群的数量特征3.(2016·全国卷Ⅱ)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
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
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
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
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种群的数量特征1.(2017·石家庄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种群的数量特征2.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的数量特征讨论:1、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Nn=2n2、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2216问题探讨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构建数学模型种群的数量特征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种群的数量特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概念模型种群的数量特征Nn=2n数学模型就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学及其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象、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数学模型时间分钟20406080100120140160180细菌数量248163264128256512
/个种群的数量特征构建数学模型种群的数量特征248163264128256512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时间分钟20406080100120140160180细菌数量
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曲线图更直观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曲线图表示的数学模型不够精确此图仅为理想条件下细菌数量增长的推测,自然界中是否存在此类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案例?Nn=2n种群的数量特征1859年,澳大利亚24只野兔——6亿只野兔实例一枪杀、投毒、设置陷阱——但效果不好传播致命病毒(粘液瘤病毒)的蚊子种群的数量特征美国的一个岛屿1937~1942年环颈雉实例二种群的数量特征一、“J”型曲线1、产生条件:
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2、发生时期:3、特点:新物种迁入的开始阶段、实验条件下Nt=N0λt种群数量连续增长,增长速率逐渐加大。增长率呢?不变种群的数量特征【特别提醒】(1)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速率。①种群增长率: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无单位。计算公式:增长率=×100%。②种群增长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斜率),有单位,如个/年。计算公式:增长速率=。种群的数量特征“J”种群的数量特征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种群数量的变化呢?1、内部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主要指决定种群繁殖特性的因素)2、外部因素包括影响种群动态的食物、空间、天敌、气候等“J”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种群的数量特征请你绘制大草履虫的种群增长曲线![例]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种群的数量特征二、“S”型曲线1、环境容纳量(K):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2、产生原因:环境条件如空间、食物、天敌等制约。种群的数量特征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曲线如何?增长速率3、增长特点:有最大值K;增长速率不断变化——开始时为0→K/2时最大→K时0增长率呢?不断减小种群的数量特征“S”种群的数量特征增长速率增长速率“J”“S”种群的数量特征“J”“S”种群的数量特征时间乙:S型曲线K值a种群数量甲:J型曲线“J”型增长曲线“S”型增长曲线
环境阻力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环境阻力)出生率=死亡率种群的数量特征时间乙:S型曲线K值a种群数量甲:J型曲线“J”型增长曲线“S”型增长曲线
环境阻力获得持续捕鱼量虫害防治控制最大放牧量种群的数量特征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二)、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在不利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种群的数量特征(2015·广东高考改动)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C.可用标志重捕法计数D.K值约为120000个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血球计数板通常是一块特制的厚载玻片,载玻片上有四条槽而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而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9大格其中间的1大格又称为计数室,微生物的计数就在此大格中进行。种群的数量特征0.1mm正面侧面血球计数板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这是为什么?使酵母菌在试管中分布均匀3、对照?不需要,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4、重复实验?需要,提高数据的准确性5、怎样记录结果?记录表怎样设计?6、如果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增加稀释倍数种群的数量特征(2015·广东高考改动)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C.可用标志重捕法计数D.K值约为120000个种群的数量特征变式1曲线分析(1)从曲线图可以看出,酵母菌生活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的时间是___________。(2)随着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数量的增多,其种内斗争将___________。40小时以后增大(加强)种群的数量特征变式2图形转换若在该封闭培养体系中长时间培养,则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将会是下图中的___曲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①随酵母菌数量的增多,培养液中营养物质消耗增多,酵母菌种内斗争加剧,②代谢产物使生活环境恶化种群的数量特征3.(2017·临沂模拟)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种群的数量特征4.(2017·宁德十校联考)下面的图1和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种群的数量特征A.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曲线b代表出生率B.海洋鱼类捕捞后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C.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D.图2中的G点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与实践案例
- 2025年度电子加油卡定制化充值优惠方案合同
- 2025年度豪华别墅购买协议书分期付款及配套设施合同
- 2025年度银行贷款反担保合同履行监督合同
- 2025年度道路工程施工安全责任合同
- 2025年度商铺转租合同附带租赁区域品牌推广服务
- 2025年度货车司机劳动合同(附带物流配送服务协议)
- 2025年度销售团队激励机制及考核标准劳动合同补充协议
- 2025年度农家乐项目承包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网络安全短期技术支持人员劳动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产教融合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2024年微生物检测试剂行业商业计划书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单词表
- 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纲要
- 物业公司介绍
- JTGT H21-201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永辉超市公司员工招聘问题及优化(12000字论文)】
- 中国直销发展四个阶段解析
-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镇海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材解读
-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